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旅遊為什麼會增加外匯

國際旅遊為什麼會增加外匯

發布時間:2022-06-26 00:30:06

❶ 現代旅遊資源有哪幾方面的作用

現代旅遊的作用
(一)滿足人類需求
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快、強度高,人們需要利用閑暇時間出去旅遊,已達到休養生息、彌補消耗、恢復體力和腦力的目的,這一點需求主要是針對參與社會工作的旅遊者而言的。我們可把此歸結為「滿足人類補償性消費需求」再者,人們積累文化知識,提高科學水平,往往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接受培訓來實現的。旅遊活動為人們在閑暇時間獲得全面、綜合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這說明了旅遊活動還能「滿足人們的發展性需求」。 第三,多數人是為了豐富文化生活,鍛煉身體,而進行的旅遊。即「滿足人類娛樂、鍛煉等方面的需求」。
(二)促進經濟發展
1.發展進口旅遊——可增加外匯收入
據統計從1950年至2000年,國際旅遊收入從21億美元猛增到4000多億美元。這表明,國際旅遊業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了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從而大大增加了旅遊接待國的國民收入。
2.國內旅遊——回籠貨幣、穩定市場
2000年「五一」期間,國內旅遊者每天花掉20多億元人民幣,國內旅遊收入高達180億元人民幣。現在,中國花在旅遊上的消費人均約142.65元。
3.擴大就業
旅遊業基本上就是屬於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性行業,需大量勞動力,而且它們都具有資金需要量少,勞動力需要量大,以及技術限制較小,人員培訓期短的特點。因此,發展旅遊業是解決社會就業的一條主要途徑。
4.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現已形成了旅遊一動百業興的局勢。旅遊是綜合性產業,它不僅能帶動酒店、餐飲交通運輸、建築、商品貿易、金融等第三產業的發展,而且能促進農副產品加工業、建材、交通機械等工業部門,以及為旅遊業培養各類管理人員的旅遊教育的發展。
(三)擴大交流
旅遊業可以使人們增進了解,擴大交流。旅遊是和平的使者、友誼的橋梁,在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政治、文化、外交大局方面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旅遊是民間對民間、人民對人民友好交往、傳遞友誼的渠道,是開展民間外交的有效途徑。隨著中國公民出國旅遊市場快速發展,成為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家,是世界許多國家與中方高層會談的重要內容。
旅遊是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必然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充實新的內容,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

補充:
旅遊資源分類
1.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分類:
自然旅遊資源:主要是天然賦存的具有游覽觀光、休息療養、娛樂體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這些要素或以單體和單體組合,或以某種要素為主輔以其它要素組合構成旅遊資源。
地文景觀類——山嶽形勝、岩溶景觀、風沙地貌、海濱沙灘、特殊的地質現象和地貌類型等。
水域風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澗、冰川、濱海等
生物景觀——森林、草原、珍稀樹種、奇花異草、珍禽異獸
氣候與天象景觀——適宜於避暑避寒療養治病的氣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觀,如泰山日出、廬山雲瀑、黃山雲海以及雖可遇不可求但出現頻率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樓、極地極光等。
人文旅遊資源:是指能夠吸引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古今人類所創造的物質實體或以其為載體的神話傳說、名人軼事等。
歷史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建築遺址、石窟石刻等
民族文化及其載體——主要包括可視、可感、可參與的特殊民俗禮儀、習俗風情、節日慶典、民族藝術和工藝等。
宗教文化資源: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參觀游覽型的宗教建築藝術,如壇、廟、寺、觀、帶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賦予其中的裝飾、雕塑、壁畫、楹聯、碑刻等; 另一類是這些宗教建築和藝術本身營造的宗教活動場所。如各種宗教的神職人員佈道求法,現代旅遊者中也有大量專為求神拜佛而光顧宗教寺廟道觀的。
城鄉風貌:具有視覺形象的歷史文化名城、獨具特色的現代都市風光,具有清新質朴的田園風光、古鎮村落等。
現代人造設施:富有特色、具有規模、某種特殊意義和影響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設施。
有影響的國際性體育和文化事件:
飲食購物:包括各種富有特色的地方風味美食、特產名品、特色市場與著名店鋪等。
2.根據旅遊活動內容而劃分
游覽鑒賞型:以優美的自然風光、著名古代建築、遺址及園林、現代城鎮景觀、山水田園、以攬勝祈福為目的的宗教寺廟等為主。
知識型:以文物古跡、博物展覽、科學技術、自然奇觀、精湛的文學藝木作品等為主。
體驗型:以民風民俗、社會時尚、節慶活動、風味飲食、宗教儀式等為主。
康樂型:以文體活動、度假療養、康復保健、人造樂園等為主。
3、以旅遊活動的性質作為分類標准
觀賞型旅遊資源,運動型旅遊資源,休(療)養型旅遊資源,娛樂型旅遊資源和特殊型旅遊資源。
4、其他不同分類標准
◎按傳統旅遊資源觀分類,中國旅遊資源包括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民俗風情資源、傳統飲食資源、文化資源和工藝品資源,以及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等。
◎按現代旅遊產業資源觀分類,中國旅遊資源包括觀光型旅遊資源、度假型旅遊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和滑雪、登山、探險、狩獵等特種旅遊資源,及美食、修學、醫療保健等專項旅遊資源。
◎魏向東版按照旅遊資源基本屬性劃分為三類: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社會旅遊資源
◎按照旅遊資源質量和級別分類
1999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按照旅遊資源品位、旅遊交通、游覽、旅遊安全、衛生、通訊、旅遊購物、綜合管理、年旅遊人數、旅遊資源與環境保護等條件,將中國旅遊區劃分為一、二、三、四個等級。
一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50萬以上。
二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國內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30萬以上。
三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本級行政區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10萬以上。
四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該地區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該地區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3萬以上。

❷ 誰知道什麼是國際旅遊外匯收入

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是指來華旅遊的海外遊客(包括來華旅遊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胞)在大陸(省、區、市)旅遊過程中由遊客或遊客的代表交由賓館支付的一切旅遊支出。旅遊支出包括海外旅遊者和一日游遊客在賓館(酒店、飯店)居住期間,由賓館組織的遊程中行、游、住、吃、購、娛等方面的旅遊支出,但不包括以商業為目的的購物、購買房、地、車、船等資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資、饋贈親友的現金以及為公共機構的捐贈。國際旅遊收入分為商品性收入和勞務性收入兩種。商品性收入:是指以實物形式為國際旅遊者服務的收入,包括「商品銷售」和「飲食銷售」的收入。①商品銷售收入:是指銷售給國際旅遊者的商品,如工藝品、文物、字畫、文房四寶、書報雜志、煙酒、花、化妝品、葯品、服裝以及旅遊紀念品等的收入。②飲食銷售收入:是指為國際旅遊者提供膳食、飲料等的收入。勞務費收入:是指賓館(酒店、飯店)為國際旅遊者提供各種服務的收入,包括長途交通費、住宿費、市內交通費、郵政電訊費、文化娛樂費以及其它服務費的收入。①住宿費:是指為國際旅遊者提供住宿賓館(酒店、飯店)的客房住宿服務的收入。②交通費:是指為國際旅遊者提供在市內交通服務及景點瀏覽往返的收入。③康娛費:指用於健身、文化娛樂的費用。④其它:指在勞務費收入中扣除住宿費、交通費和康娛費以外的其它費用。如郵政費等。國際旅遊統計調查工作由旅遊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目前使用的國際旅遊收入統計數據由旅遊主管部門通過對海外旅遊者的抽樣和問卷調查取得。統計頻率: 年度數據來源: 旅遊局

❸ 旅遊外匯收入的旅遊外匯收入的提高

增加旅遊外匯收入最主要的就是要增加來華入境人數,增加旅遊景點、改善旅遊條件、開發旅遊資源,吸引國外遊客。同時,還要為遊客准備種類繁多、價格合理、方便實用的商品、特別是有紀念意義的小商品;改善服務質量、增加服務種類,等等。

❹ 旅遊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

旅遊業對社會經濟的積極影響
1、擴大外匯收入渠道,平衡國際收支。旅遊業具有創匯能力高、換匯成本低的特點,它主要是靠經營、服務、進而吸引外國遊客上門,就可以把本國的勞務和物資迅速轉化為外匯。外匯收入的增多當然就可以緩解國家的國際收支中出現的逆差現象,彌補國家部分赤字。

2、擴寬貨幣回籠渠道,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擴寬貨幣回籠渠道,加快貨幣回籠速度和擴大貨幣回籠量是國內旅遊的重要經濟職能。在一定時期內,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兩和貨幣量必須保持一致。如果流通的貨幣量多於商品的供給量則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引發貨幣貶值,威脅經濟系統的安全運行。

3、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旅遊業是競爭性、綜合性很強的產業。一方面對相關的行業有較強的依託性,另一發面又有十分突出的關聯帶動作用,在國民和第三產業中處於一個產業群的核位,發揮著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核心作用。

4、增加目的地稅收。不論是發展國際旅遊,還是國內旅遊,都可以起到增加目的地政府稅收的作用。而稅收是國家提供諸多如國防、交通道路等"公共產品"的重要資金來源。
5、提高區域經濟水平,縮小地區差別。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旅遊業的發展有利於促進經濟發達地區的財富向欠發達地區的轉移,有利於促進區域間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旅遊業對社會經濟的消極影響
1、有可能引起目的地物價上漲。就一般情況而言,外來旅遊者的支付能力高於旅遊目的地的居民,消費水平也較高,加之在"窮家富路"的傳統思想下旅遊者往往願意高價購買各種服務和產品。在經常有大量遊客來訪的情況下,則難免會引起旅遊地區的物價上漲,這勢必會損害當地居民的利益。

2、有可能導致產業結構惡化。旅遊業因其廣闊的發展空間、強大的產業關聯性,會對目的地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改善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目的地國家(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過分依賴於旅遊產業的發展,將可能削弱其抵抗風險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國際旅遊為什麼會增加外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