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化包括哪些企業

國際化包括哪些企業

發布時間:2022-06-26 18:40:05

❶ 中國有哪些國際化公司

排序 企業名稱 企業性質 經營業態 營業額(萬元)
1 中國百勝餐飲集團 外資企業 西式快餐 1186879

2 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 股份制 火鍋 433000

3 內蒙古小尾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 股份制 火鍋 281579

4 上海錦江國際酒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制 綜合餐飲 268256

5 北京小土豆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私營 中式正餐 183600

6 重慶小天鵝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限責任 火鍋 126531

7 重慶市德庄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 火鍋 122760

8 德克士食品開發有限公司 外資企業 西式快餐 100855

9 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控股 特色酒樓 99300

10 中山市海港飲食娛樂管理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 特色酒樓 95290
wanglq901229

❷ 比較國際化的公司名字有哪些

如下:

1、博華公司、非一般公司、鵬飛公司、晟睿公司。

2、福盈公司、精信公司、迅捷公司、電通公司。

3、江達公司、涵耀公司、驅力公司、雅度公司。

4、頂峰公司、主流公司、創美公司、禰椎公司。

5、博洋公司、上元公司、沸點公司、興豹公司。

6、聚格公司、輝恆公司、壹點公司、金粒公司。



❸ 什麼是企業國際化能力它包括那幾個內容謝謝。

企業國際化能力是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局限於一個國家,而是面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一種客觀現象和發展過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國際市場,去組合生產要素,實現產品銷售,以獲取最大利潤。

企業國際化包括管理國際化、生產國際化、銷售國際化、融資國際化、服務國際化和人才國際化六個方面。其中包括的內容有:

1、管理國際化,是指企業的管理具有國際視角,符合國際慣例和發展趨勢,能在世界范圍內有效配置資源。

2、生產國際化,是指企業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采購、運輸和生產,利用海外資源提高生產績效的方法。

3、銷售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國內外的銷售網路,根據不同地區和產品,有選擇地進行銷售活動,使自己利潤最大化。

4、融資國際化,是指企業有能力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成本低、風險小的融資機會。

5、服務國際化,是指企業能根據實際范圍內不同的地區提供從售前到售後並且符合當地文化習俗、法律規章的服務。

6、人才國際化,是指企業擁有的人才不僅要熟悉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等領域相關知識,而且懂經營、會管理。

由此可見,一個企業國際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上述六個方面。

(3)國際化包括哪些企業擴展閱讀:

中國企業國際化面臨的主要障礙,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雖然進入新的發展機遇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國際化程度還不高,發展還不成熟,同全球著名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經營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影響中國企業國際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礙包括以下方面:

1、資金障礙。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普遍面臨資金不足的障礙,導致發展速度低,投資規模小,生產經營不成規模,海外並購對象質量不高等情況長期存在。

2、人才障礙。國際化企業需要國際化的人才,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面臨國際化人才匱乏的突出問題。國內企業現有人才不能適應海外市場,這是目前最令企業頭疼的問題。由於缺乏具有國際化經營經驗的營銷人才、國際經營管理人才、法律人才,金融人才,嚴重限制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

3、管理障礙。國際化經營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國企業普遍缺乏跨國管理的經驗,組織現有的管理能力很難適應企業國際化的需要。管理障礙突出表現在:一沒有全球化的組織架構;二缺乏跨文化整合能力;三不具備全球化思維模式。

4、品牌障礙。品牌價值是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如何讓自己的品牌得到海外消費者的認可,是幾乎所有中國企業必須跨越的障礙。

❹ 中國企業中真正有具體國際化戰略的公司有哪些

目前全球化仍然是世界貿易的主流,大部分大公司原料或者產品都會涉及到進出口,所以製造業企業多數都有國際化的戰略。互聯網或者新興產業涉及到新技術,通常也有國際戰略,比較特殊的是房地產公司,中國有些大公司比如萬達跨行業經營比較普遍。國際化戰略比較模糊。

❺ 國際企業有哪些類型

概念

國際企業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泛指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 向,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之間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因此,國際企業至今並未有一個公認的統一的定義。由於分析角度與分析需要的不同, 國際上對國際企業的概念都有其獨特的界定方法。我們認為國際企業目前無法進行精確的定義,因為國際經營活動的種類、范圍、性質和介入程度都難 以區分清楚,從而對國際企業業務活動就難以界定。相反,上述籠統的概念倒是貼切的,因為突出了國際企業的經營宗旨就是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而且經營活動已超越了國界。
編輯本段
分類

綜述
與國際企業這個名稱相似,多國企業、跨國公司的含義都存在著爭議。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國際企業是多國企業、跨國公司、超國公司(SupernationaI Corporations 或 SupernationaI Enterprises)、世界企業(World Enterprises 或 World Corporations)和全球企業(GlobaI Enterprises)的總稱。其中多國企業和跨國公司是國際企業最主要的代表。
多國企業
多國企業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I Enterprises 或 Multina- tionaI Corporations)。它有兩個基本的含義:一是指在多個國家從事國 際經營活動,並以一國為母國的國際企業。從這一點上說,多國企業實際上是跨國公司的同義詞。二是指多個國家共同出資(或提供條件)、在某國或 地區注冊成立、從事國際經營活動的國際企業。這種形式的多國企業沒有明確的母國。如南美洲安第斯條約的國家裡,由兩個或幾個國家共同創辦和經 營的公司即屬此類。1974 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在拉美國家代表的提議下通過決議,以「跨國公司」取代「多國企業」來稱指第一種含義上的多國企業。
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I Corporation 或 TransnationaI Enter- prises)一般是指一國公司以本國為基礎,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設立分支機 跨國公司服務方案構或子公司,並在共同的管理戰略和組織下 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國際企業。跨國公司的定義目前也不統一,原因在於不同學者或不同國家對認別跨國公司的標准不一致,這里介紹狹義和廣義兩個最有影響的定義:
(1)哈佛大學的狹義定義:哈佛大學商學院著名的教授雷蒙德·弗農(Reymond Vernon)領導下跨國公司項目研究小組認為,跨國公司是那些在海外6個以上國家擁有生產製造子公司、並且擁有子公司 25%以上股權的國際企業。
(2)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知名人士小組的廣義定義:這個後來發展為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的小組認為,跨國公司是指「凡是在兩個或更多國家擁有和控制工廠、礦山、銷售機構以及其它資產的所有企業。」

❻ 企業國際化的企業國際化的內容

企業國際化包括管理國際化、生產國際化、銷售國際化、融資國際化、服務國際化和人才國際化六個方面。
1、管理國際化,是指企業的管理具有國際視角,符合國際慣例和發展趨勢,能在世界范圍內有效配置資源。
2、生產國際化,是指企業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采購、運輸和生產,利用海外資源提高生產績效的方法。
3、銷售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國內外的銷售網路,根據不同地區和產品,有選擇地進行銷售活動,使自己利潤最大化。
4、融資國際化,是指企業有能力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成本低、風險小的融資機會。
5、服務國際化,是指企業能根據實際范圍內不同的地區提供從售前到售後並且符合當地文化習俗、法律規章的服務。
6、人才國際化,是指企業擁有的人才不僅要熟悉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等領域相關知識,而且懂經營、會管理。
由此可見,一個企業國際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上述六個方面。

❼ 國際化企業

所謂國際化企業是指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際市場作為主要目標市場並滿足其需要,實現在國際上拓展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跨國進行科技開發、投融資、生產、營銷活動的企業。

❽ 企業國際化的什麼是企業國際化

企業國際化就是指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局限於一個國家,而是面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一種客觀現象和發展過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國際市場,去組合生產要素,實現產品銷售,以獲取最大利潤。
就單個企業來說,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的生產國際化、銷售國際化和管理國際化。
就所有企業來說,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的內含國際化和外延國際化。所謂企業的內含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技術、人才、服務等非物質性的生產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所謂企業的外延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資金、設備、廠房等物質性的生產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就企業活動的方向來說,企業國際化包括內向國際化和外向國際化兩個方面。企業內向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進口生產性要素或非生產性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其主要形式有進口貿易、三來一補、合資合營、購買技術專利、成為外國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企業外向國際化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出口生產性要素或非生產性要素而實現的企業國際化,其主要形式有出口貿易、國外合資合營、技術轉讓、國外合同簽定、在國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企業國際化和國際化企業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有明顯區別的概念。前者強調的是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後者強調的是這一過程的結果。盡管如此,「國際化企業」仍然是企業國際化之應有之意。

❾ 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國際化的企業

國際化的企業都是先進的,它的產品都是聯通到很多國家的,它的勞動力和也佔到很多國家,它的經濟也佔到很多國家,

❿ 中國哪些企業具有國際化戰略

一、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進程分析:雙向國際化的視角

企業國際化戰略,是指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積極參與世界分工體系,由國內經營向全球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所做出的戰略選擇。從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基本表現為在規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經營范圍上由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在價值鏈網路上由單一走向復雜。企業國際化發展歷程實際就是與世界經濟發生聯系、融合的一個過程,具體包括生產要素方面的聯系,如資金、技術、人力資本等;經營活動的聯系,如研發、供應、生產、營銷等方面。因此,我們可以將企業的國際化理解為一個雙向發展的過程,即包括內向國際化和外向國際化兩個層面。

內向國際化活動主要包括技術引進、三來一補、國內合資合營等;外向國際化活動主要包括出口、技術轉讓、國外合資合營、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同時,企業內向國際化與外向國際化之間並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著全過程、多渠道、多方式的聯系,企業國際化從初期的技術、設備的進口開始,通過內向的國際經濟聯系,既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和技術基礎,又間接將企業與國際市場相連接。另外,這種聯系不僅僅發生在初期,出口和跨國戰略聯盟實際上都體現出內向與外向國際化之間的緊密聯系(Welch和Luostatinen,1993;梁能,1999)。

中國企業處在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對外經濟更加開放的時期,不僅自身要經歷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過程,同時還要面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所帶來的本土競爭。實際上,中國的企業是在本土競爭日趨激烈,自身不斷發展和變革的前提下,來做出國際化戰略選擇的。結合中國企業多年來國際化戰略發展的實踐,從企業雙向國際化的角度出發,基本可以將我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的歷程劃為四個階段,即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階段,產品出口階段,建立戰略聯盟階段和「走出去」階段。

1.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階段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擴大了對外經濟交流,開展了大量的技術引進工作。從企業技術引進的對象來看,在1981年~1993年,我國技術引進合同總金額近363億美元其中,成套設備和關鍵設備合同金額平均占合同總金額的78.2%,技術許可合同僅佔10.3%,其他合同金額所佔比例均比較小。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這種高比重的特徵呈繼續擴大的趨勢,1991~1993年成套設備與關鍵設備合同數平均約占同期合同總數的比例升至55%,合同金額所佔比重升至80.4%(何保山等,1996)。由此看來,企業技術引進過程中重「硬體」輕「軟體」的現象非常明顯。成套設備的引進只是形成了一定階段性的生產能力,並未形成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從總體上看,我國企業對技術的消化、吸收和進一步創新重視不夠,在關鍵零配件和關鍵技術上對國外廠商仍有較強的依賴。

另外,從企業技術引進的方式來看,20世紀80年代我國企業主要是通過技術貿易的方式從發達國家和地區引進先進或成熟的技術。隨著進一步的改革開放,我國的技術引進方式也進入了復合型階段,外商直接投資、專項貿易、BOT等方式也被運用到技術引進中來,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式。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一階段我國企業處於國際化的初期和准備階段。一部分重視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企業,不僅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同時還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將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際競爭中。

閱讀全文

與國際化包括哪些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