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象棋啟蒙怎麼開始
先從吃子開始。找本小林光一的書 吃子妙技。把那做一遍就成功了。
『貳』 家長教孩子學國際象棋
鏈接:https://pan..com/s/1-h9g3c0VAjrgyXVL8VTkFg
孩子學習下棋可以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以及謹慎思考問題的能力,由於象棋要考慮很多因素,以及很多步驟,對鍛煉孩子的思維的活躍性以及跳躍性有很大的幫助。孩子獲勝了還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以及鍛煉孩子的不怕挫折的永遠精神。因為下棋是孩子和家長一起下,所以還可以建立家長和孩子的情感溝通。是親子關系更緊密等等。
『叄』 我們的國際象棋作業6
(1). 1.Qa4 Kb6 2. Qb3 Qb3 3. b8=Q 1-0
(2). 1.Qa4 Kb6 2. Qb3 Qb3 3. b8=Q 1-0
(3). 1.Qa3 Kb5 2. Qb2 Qb2 3. b8=Q 1-0
(4). 1.Qa3 Kb6 2. Qb2 Ka6 3. Qa2 Kb6 4. Qb1 Qb1 5. b8=Q 1-0
3. ... Kc7 4. Qh2 Qh2 5. b8=Q 1-0
(5). 1.Nc1 a2 2. Nb3 #
(6). 1.Kc2 Ka1 2. Nc1 a2 3. Nb3 #
(7). 1.Kc2 Ka2 2. Ne4 Ka1 3.Nc5 Ka2 4. Nd3 Ka1 5. Nc1 a2 6. Nb3 #
(8). 1. Bb5 Qb5 2. Nc7
(9). 1. Rc6 Bc4 2. Rc4 Kc4 3. Qc6
(10).1. c7 Rd6 2. Kb5 Rd5 3. Kb4 Rd4 4. Kb3 Rd3 5. Kc2 Rd4 6. c8=R (6. c8=Q Rc4 7. Qc4 draw) Ra4 7. Kb3 1-0
最後一道經典題目呵呵~
『肆』 國際象棋入門已經會走棋,但是要贏棋很難,有什麼書可以學習接下來就是學習開局了嗎
第一、先說說入門。
會走子,真不算入門。什麼時候才叫入門呢?至少一到兩年吧,看你投入資源的程度(時間,精力,意志力等)。業余選手,以每天投入兩個小時學練計,如果得法,兩年左右,棋力能到1000分,算是入門了吧。再花兩年時間堅持,水平達到1500分左右。之後的1500至2000分這個區間是個堪,大多業余選手在這個時期就荒了。其實只要智力正常,堅持下去,達到2000分,是可望也可及的。我這話說的有出處,有先例,但只是回答個問題,就不細細引證了。
第二、談談輸棋。
下棋這種事,輸棋是常事,因為,你總得找水平比你高的人下,才會有樂趣,勝了比自己強的棋手,才會真的感受到幸福。但棋力這種東西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水平相近的,才能互有勝負。低手有機會跟高手過招,勝負就不重要了,把求勝心放一邊,好好想想,走出有味道的棋來,就是勝利了。就是說,專注於棋,享受過程。此時,勝也不可喜,說明別人讓你了;負更不必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事。
當然,如果水平比對手略高一點,但還總負,就是有原因的,這關乎於實戰技巧,附一里的文字是我引用的,可能說的更有意思。
我要說的是,學棋的過程,一方面練技術,另一個作用就是錘煉心理,勝負,喜悲,就象打鐵的過程,把棋手鍛煉成一個壓縮過的人,密度很大的人,能承受,敢擔當。勝,取之有道,敗,再接再厲,這就是體育運動帶給我們的最大收獲。
第三、談談學棋。
找一本入門教程,誰編的不重要。好的啟蒙教程當然也重要,但多半是英文版的,就不向你推薦了,國內的國際象棋教程和相關資料的出版,多是翻譯,錯漏難免,就不要深究了,反正你就是業余學學,是本完整的教程就行,也別多,就一本,從頭到尾,吃懂吃透,比一堆資料看不穿強的多。
學會走子後的學習:
1、學基本戰術,常用的就二十來個,先一個個的學會,然後做一步殺,兩步殺,三步殺,多步殺的戰術及戰術組合題。每天三十道以上,限時,每道題三分鍾。一年下來,一萬多。專業人員有個共識,就是真正的完全的掌握了戰術,能達到2000分水平。
2、同時開始學常用開局,掌握個十種左右也就夠玩了。
3、再就是殘局,做殘局題,每天十題。
4、打譜,每天至少打一局,重復的也行。找些帶講解的高手對局,看懂後,背會,自己在棋盤上擺棋。擺棋要投入,否則這么好的方法會弄的意義不大。擺棋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要代入你自己,先角色扮演,當完白棋,當黑棋;避免視覺記憶,棋盤用完大的用小的,正著放,橫著放,反著放。總之,是要根據棋理去推演。不要只簡單記憶,看著盤子,幾十步棋擺起來快的很,轉眼就得,但放下盤子,就忘記為啥那麼下了,總失去了打譜的真意。
5、找高手實戰,每天至少一局,記譜,下完復盤,找問題,挑毛病,總結經驗教訓。
6、學習棋文化。棋道中的先輩們,不但留下了大量精彩的對局,同時,也留下了許多比棋更有價值的棋文化,如果不關注這一部分,學棋就有點買櫝還珠的味道了。先讀一些傳記,比如卡思帕羅夫的《棋與人生》,美國棋手喬希寫的《學習的藝術》,中國的諸宸和謝軍也有傳記只是更偏重情感類,但都可以讀讀。從這些文獻中學習和揣摩棋手們學棋的經驗和心境的演變,相當的有宜於自身水平的提高,絕不是閑書。再讀各個階段的棋譜、棋史;再就是關注最新的比賽和新對局。
7、建立並不斷的豐富自己的資料庫,收集各種開局,對局。各種書集和文獻。分類保管好。
8、選一個合適的軟體,打譜和研究用。不一定找最全,最大,最強的那種軟體,我覺得,小巧,實用的,用起來更有效率。注意,不是用來對弈用,軟體的下法和演算法跟真人不一樣,還是要多跟真人下。人的錯誤和軟體的錯誤是不一樣的,更深的原因我也不想說了,慢慢的你就要體會到。
9、保護和培養好這份興趣愛好。學棋中的勝負,也是一種磨難,會讓人時常心生放棄。所以要呵護好這份心情,想強大,就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心理准備。自己好好調節。
10、最重要的學棋方法是:自學。
11、找一個好老師,是自學的一部分。
12、當學棋學到覺得自己真笨時,覺得自己腦力不夠時,不必自責。棋和體育運動就是這么個東西,會讓人同時也體會到高山仰止與敬畏。知道謝軍、劉國梁、林丹、姚明不是一般人了吧!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超越自我。勝負,重要嗎?
13、我學棋頭半年的500盤棋中,只勝過20盤左右。半年後,突然勝率就高了,勝到跟原先的對手下棋失去興趣時,再找水平更高的人下,還是不斷的輸,1000盤之後,也是負多勝少,但對手也越來越強,我想,只要不斷的找高手下,就是這種結果。但在真正的比賽中,從一開始的無名次,到不斷的堅持到最後,下著下著,你就知道,要超越的,就是那麼幾個人了。
學棋是場馬拉松比賽,比的不是誰一時跑的快,是誰跑的最遠,跑的最久。當然,囿於天份,有些人,也一樣懂堅持,很難超越,到最後,比的是誰先松氣和誰活的久吧,開個玩笑。
這一個階段,歷時一到兩年左右,至此,才算是入門了。
如果真入了門,你上面的那些問題,你自己都能回答。再往後怎麼走,你也自然會知道。
第四、業余和職業問題
很多運動存在著業余和職業問題。但國際象棋不應該有,要說起來,都是業余,這個世界上,真的能只以棋為生的人,數的過來。而且,這些人最後也不是靠下棋為職業去生存,常常是靠教棋為生的。教棋,只是老師,而不是棋手了,所以棋手,通常都還有自己的主業。
棋的魅力也體現在這個地方:無論你做什麼事業,都能從棋道中得到感悟和力量。這就夠了。
不要強調自己是業余學棋,學棋,就是學棋,區別就是花多少時間而已。本來應該幹嘛的,還得去干。國際象棋國家隊的隊員最後基本都是大學畢業,有自己的專業,只是同時也下棋罷了。世界五百強的高管中,很多1500分至2200左右的棋手,人家事業做的也很好,棋還能下成這樣子,就很說明問題了吧。總之都一樣,玩頭腦,玩手段,玩心智。
附一:國際象棋實戰技巧 (注,這段文章的作者和來處我已經忘記了,想睡覺了,不去找出處了,向作者致歉)
一、失誤:
下棋的時候出錯,那是每個人都會的,上至世界冠軍,下到初學者,即便是能算到終局的國際象棋軟體也不能避免,所以就沒什麼好奇怪的,只要努力避免少犯錯就成了,我們拜師,我們讀書,都是為了不犯錯,少犯錯。失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子力失誤,就是被對手簡單地或者復雜地吃掉了一個子,也就俗稱的丟子;另外一種就是局面失誤,就是棋子的走法沒什麼錯,但是戰略層次上出現了可見或者比較難發現的問題。
造成失誤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實力。如果實力不是問題的話,那麼就有四方面的原因。
1. 筋疲力竭,下慢棋時常會發生,解決辦法是:巧克力、果汁、西洋參或者其他自己合適的食品。
2. 分神,比賽的時候,鄰桌發生吵架、打仗,分散了注意力。解決方法,就是停鍾等著事情解決了再開始。
3. 走神,有時候腦子不是想棋而是亂想,這個就得自己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法,例如深呼吸,默念什麼等等。
4. 失誤循環,其實人們常常犯同樣的錯誤,如果把自己的錯誤都一一找出來,那麼就會發現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解決方法多注意這樣的重復。
二、提和:
有人認為一般不要接受和棋要求也不要提和;也有人認為根據實際情況。蘿卜白菜,個人所愛,自己制定個標准最好。
三、數點:
一般的兌子要根據數點,點數相同了,就成了。但也有特例。
白棋用一個後,換了黑棋的象象馬,雖然點數相同(9點),但黑棋其實是吃虧了,因為3個輕子的機動性顯然要比一個後要強。
一馬一象6分,一車一兵也是6分,但馬象的機動性顯然要比車兵強,所以白棋還是虧了。
四、心理影響:
國際象棋雖然是個純技藝的游戲,但是心理意思在裡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比賽里對手為了給對手施加心理壓力,手段方法數不勝數。
避免受影響的方法是:
1. 專注於棋盤,而不是對手本人。
2. 總是按對手要走出最好的招法來想棋。
3. 如果對手有任何影響你的行為,立馬報告裁判。自己不要去和對手理論,免得影響自己的情緒。
4. 如果對手已經丟了幾個子還再負隅頑抗,不要生氣,耐心地找出最安全的方法來對付。
5. 要有熊心豹膽,熊心就是要有戰勝對手的雄心,豹膽就是不管對手的等級分是多高。
有一個著名的特級大師說過:如果我輸了一盤棋,我的對手就必須打敗我三次:他們首先要在開局打敗我,接著要在中局打敗我,最後他們還要下一個完美的殘局。
五、時間壓力:
1. 既不急著走,也不拖拖拉拉。
2. 對手走完後,要先想:他為什麼要這樣走?知道了對手的目的之後,就要想自己應該做什麼,想好了自己的招法後,問問自己:我這步棋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好結果?要是自己覺得結果不好,那就應該再想。
3. 盡可能少的走來走去。
4. 平時要准備好自己的開局庫,磨亮自己戰術眼。
5. 快棋尤其是5分鍾快棋,既可以鍛煉開局,也可以對未來的時間壓力有所適應。
6. 如果對手陷入時間恐慌,不要怕對手用你的時間思考,對手一走你就更著走。這時候容易產生致命的失誤。要鎮靜,盡量走出自己最好的招法。
『伍』 國際象棋作業逼和
1. 1.H2 KH1 2.Kh3 g7 h4 g8=Q逼和
2. 1.Qg5 Kg5逼和
這么簡單的題!!!哎,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給我分吧
『陸』 國際象棋
三言兩語不大可能說清楚。如果你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規則,那就先記下這幾條吧:
1、盡量不要形成疊兵(即自己的小兵盡量不要因為吃子而形成一前一後在一條路上的模樣,因為那會擋住自己的路,發揮不出威力);
2、盡早王車易位。易位後車容易發揮,王也比較安全;
3、不要用一車去換一馬加一相,那樣是吃虧的(跟中國象棋的一車換馬炮不同);
4、要有意識地促成小兵的升變(即沖到底線變成別的棋子),為此犧牲個把車馬相也在所不惜;
5、如果中國象棋的基礎好,可以考慮把王後和相拼掉,保留車馬對攻,這樣取勝幾率會高一點。
這些不是絕對的,只適合初學者,等下一段時間,你就會知道這些的作用和局限。同意其他知友的意見,要真想提高,還得買本書看看。
『柒』 小學國際象棋課如何上
肝功能長期正常並不代表完全的乙肝病毒變異,肝是比較沉默的器官,即使70%已壞死,它是照常工作。
我的建議是每3個月肝功能檢查一次、B超檢測一次、DNA檢測一次;因為小三陽的復制情況只能通過DNA看出來。DNA檢測乙肝病毒為陰性則不必擔心,說明該病毒屬於靜止狀態不會再復制;若DNA檢測為陽性,則有必要經常檢查並引起相關注意!
『捌』 國際象棋初學者應該做些什麼來提高能力
了解國際象棋規則後,一定要學會作棋譜記錄,最好要學會一到兩種常見開局。
不論是初學者還是其他水平棋手,堅持作記錄相當重要。自己的對局必須祥做記錄,隨後要認真分析。分析就是根據記錄來復盤,復盤是對局實戰的復習,就是在對局結束後,把這一局的全部著法再進行重演,以檢查其中得失的一種方式。養成復盤習慣,長期堅持,必見成效。
對手最好是比自己稍好一點的棋手,或者是與自己實力差不多的棋手。水平接近的棋手,兩人心意容易相通,這樣雙方出謀劃策,一方吃了虧,再去翻翻書,或者請教高手,就會切實地學到一點東西。畢竟吃一塹長一智,吃虧之後,學到的東西就容易記住。下棋時必須認真,這很重要。認真下一盤棋的效果可以抵上隨手而下的十盤八盤。
求學之道要實事求是,最好選擇一本自己能看懂的書籍,然後自己擺局結合著書上的分析思考。很多人喜歡看特級大師或者大師的棋譜,但對於初學者,與高手的水平相差太遠,比如對局戰略思想等,從中一時還不容易學到東西,所以我個人不建議初學者分析高手棋譜,待棋藝有點長進後再說。如果你沒有專門的老師,電視上有時有國際象棋節目,可以看高手講棋,可以留心觀聽,必有收益。
知識要一點點的積累,國際象棋水平的提高也是一樣的,不是靠一兩個絕招就可以制勝的。棋中並無「絕招」,所謂絕招就是特定局面下的佳著,水平到了自能發現,水平不到就無法依樣畫葫蘆。
學國際象棋沒有特別困難的地方,我們只要願意開動腦筋,持之以恆的學習,必定能取得進步,只不過因學習和鑽研的程度不同,在技藝上就有所高低。但只要不斷地虛心學習和鍛煉,不怕失敗,及時研究致敗的原因,汲取別人的長處,棋藝就可以逐步提高。
『玖』 國際象棋開局基本原則與分析!!重要分析
開局時,要搶中心,出輕子,早易位。不要信樓上的說法,那是不可靠的。首先,在開局,單單一個棋子或一兩個兵是沒有進攻與防守可言的。「堵住對方的兵」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性的。開局時,兵是用來搶佔中心用的,同時也為了能讓棋子開出來。馬是要跳出來,但一定是要以搶佔中心為目的的,邊線的馬是毫無用處的。象用來防守是大材小用了,它們也應當積極地控制中心。開局時千萬不要把車開出來,那樣是沒有任何用處的,簡直是浪費步驟。後不要隨便開出來,因為開局時走後往往會得到災難性的後果。因為對手的兵、馬、象都可以抓後從而乘機出子並佔領中心,那樣的話就得逃後,無法出動其它棋子了。王車易位不僅不會失去速度,並且反而贏得速度。那樣,另一個車在中局就有可能發揮巨大的作用。開局時萬萬不可隨便進攻,因為很多情況下這種進攻是不成熟的。就好比甲乙兩支人數都相等的軍隊在打仗時,甲方先派一個人去殺敵,結果被幹掉,然後甲方再派兩個人去殺敵,結果又被幹掉。這時候乙方開始全體出動去進攻,那麼甲方在人數上敵不過,只能認輸了。這說明開局要以出動棋子與兵控制或佔領中心並盡快將王易位,。然後才能考慮從哪裡開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