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醫學雜志論文怎麼寫

國際醫學雜志論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6-28 18:40:30

❶ 醫學論文應該怎麼寫

醫學論文從結構上,要分為4個部分:前言、方法、結果和討論,即我們通常所說的IMRAD結構。這些個部分也是一篇醫學論文的主體,而要撰寫出一篇高質量的醫學論文我們就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言
引言也稱前言,前言的寫作應注意簡潔明確地闡明研究的主旨和目的和想要回答的問題,同時就該問題向讀者進行簡介並給出必要的文獻。就一篇5000字左右的論文而言,前言一般為150~200字最佳。

前言部分的主要內容應該是告訴讀者你為何要進行該項研究,從而使讀者相信該研究的重要性。第一句話中應幾乎包含均成說的所有內容,努力闡明與以前研究的不同之處,最好的引言也應包括對以前所有的相關研究的系統回顧,並證實該研究的必要性。不應使用讓讀者產生困惑的縮略語,要給出研究的設計而不是結論,同時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數據,要謹慎地使用文學寫作技巧。

二、題目
醫學論文的題目是一篇論文核心內容的高度概括,是眼睛一般的存在,應盡量簡明並概括主題。
三、材料和方法

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寫作,應當按照邏輯順序來描述研究的設計,詳細敘述研究的步驟或給出有關文獻,給出對所得資料進行分析的方法。研究設計應包括:對其進行簡潔的描述,告知讀者如何進行隨機化,應注意「獨立、平行、配對、自身對照」等詞語的使用,最好引用原始報道該設計和方法的論文、在敘述研究是如何進行的過程中,應告知讀者如何選擇研究對象,給出剔除對象的原因;准確而詳盡地描述所使用的材料,給出所用葯物的精確劑量,告知確切的治療方式。在寫作時,同時要注意醫學研究中所涉及的倫理學問題,以人為對象的實驗報告,應表明實驗過程是否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標准。文章中不使用病人的姓名、縮寫名或醫院中的各種編號,若刊用人像應有病人的許可或採取遮蔽法。在分析資為附,應使用P值以證實無效的假設,對該研究的可信度進行評估,給出統計學分析所用的確切檢驗,避期時業阻液用繳作專門術語,還應指明所用的通用計算機程序。

四、結果

結果是論文的核心。是該研究所獲得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或驗證後得出的主要發現。

該部分應回答在前言中提出的問題,採用文字、圖、表並用的方式,說明與對照組比較的結果,也應告知意想不到的結果。當研究對象不足100例時,應避免使用百分數,10例以下時應使用分數表示。涉及結果時應給出樣本數、范圍、均值及標准差或可信區間,若涉及變異,應給出其自由度和F值。

❷ 醫學論文怎麼寫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❸ 醫學論文格式怎麼寫

醫學論文的格式一般是:文題,作者,摘要,引言,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代號與縮寫,參考文獻
其實你去投某一個期刊,期刊上都會對格式要求有註明,而且也非常詳細,2216859613你自己看下就好。優助醫學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❹ 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論文

據學術堂了解,醫學論文往往能反映一個醫學工作者的學術水平,因此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根據論文對該作者的技術業務進行衡量和評價;但若只是為了拿出論文而撰寫論文,那就偏離了科學活動的方向,也歪曲了撰寫論文的目的。對於醫學總體來說,醫學論文則是反映醫學科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是表明醫學科研動向的一些信息,也是推動醫學進步的有效形式。 那麼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論文,下面詳細為你介紹:

一、標題 (title)

標題亦稱文題、題目、題名或篇名,是一篇論文的核心內容的高度精華。擬定標題猶如畫龍點睛,關系著整個作品的形象,因此通常是在論文全部完成之後經過反復推敲而得。標題應選用幾個最恰當的詞加以邏輯組合,使之能全面、確切、具體而又簡明地反應出文章的特定內容。

二、作者(author)

論文標題下應有作者的署名及其所在單位名稱和地區郵政編碼等。此處的作者應是該項科研課題的承擔者及其主要合作者,表示對論文的內容負責,當然也是接受褒獎的依據。

三、提要與關鍵詞(synopsis and key words)

此項內容的名稱目前尚不甚一致,有作「提要」或「內容提要」者,亦有作「摘要」或「概要」者。在西方醫學期刊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常分別採用Abstract、Synopsis、Summary等不同的詞(。

四、引言(Introction)

引言亦作導言、前言、序言或緒言,其意皆同。引言是正文的開端部分,起著引導或破題與承題的作用,能給人以一個概括印象並提供預備性知識,以便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全文的內容。

五、方法(methods)

有些人也常將這一部分的段落標題寫成研究對象與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臨床資料與方法(clinical data and methods)或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等。本段內容主要是體現該項研究的科研構思與實驗設計,使人了解具體的研究方法和有關研究對象的各種情況;也是衡量該論文的科學性的一個重要部分。

六、結果(results)

這一部分是研究者的主要勞動成果,是該項工作所獲成績之總匯,但其內容的表現形式卻不應該為大量原始記錄的堆積和羅列,而應是經過統計學處理並科學地組織起來的一系列重要數據。

七、討論(discussion)

討論是對研究結果進行理論思維和理性認識的部分,可佔全篇論文的較大篇幅。本部分的中心任務是將所獲得的資料加以系統化和理論化,同時作出科學的解釋與評價,並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觀點,為本項研究的結論打下基礎。

八、結論(conclusion)

結論可以單獨形成一個段落,亦可置於「討論」之末而不另立段落標題,近年趨於向後一種形式發展。如果長篇文章,而且結論明確、條理分明,仍應設此段落,可以起到鮮明突出並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

九、小結(summary)

小結是文末的收尾部分,在前些年的論文中往往單列一項。通常有兩種寫法:一是按照一般文章的格局,對全文的始末作一概括性歸納,以結束全篇;另一是按照科研論文的撰寫習慣,將本項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作一簡要概述,以數行文字集中加以表達。後一種筆法基本上相當於內容提要,因而近些年來不少刊物已明確規定,幾正文前有內容提要者文末之小結應刪減。

十、參考文獻(references)

在一篇科研論文的末後,均應按照有關規定正確地列出參考文獻。然而,在目前的一些醫學論文(包括論文手稿和已刊出的論文)中,參考文獻部分存在的問題可謂最多。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對論文中「參考文獻」一項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②文獻條目的書寫質量較差;③對列出文獻的重點和數量掌握不好;④ 文獻條目的書寫格式不夠標准。

十一、其他(miscellaneous)

一般的科研論文由前述十項內容已基本上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但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附加一些東西,如致謝、附錄、補充等,另外,每篇論文的末尾均應注有明確的日期。

十二、文摘(abstract)

文摘並非科研論文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是與論文並列的繁簡篇;不過,較重要的論著均應在正文之外另附文摘。文摘的主要用途是為二次文獻編輯(信息的二次加工處理)提供一個適當的資料模式,同時亦可供讀者初步閱讀(以決定是否需要去查閱全文)和剪貼文獻卡片等。目前我國醫學期刊對文摘的要求有兩種,一是中文文摘,一是英文文摘;前者可供國內各專科醫學文摘期刊選用或其他雜志轉載,後者則著眼於國際學術交流。

❺ 醫學論文寫作技巧

根據學術堂的了解,在動手書寫學位SCI醫學論文之前,首先要在頭腦里詳細構思SCI醫學論文的整體結構,多參考其他的SCI醫學論文的寫法,列出詳細的提綱,並盡可能的詳細,這樣在動筆開始寫作以後就不會脫題。

建議作者在序言部分參考外文期刊所發表的 SCI醫學論文的序言部分,要充分認識到序言部分的難度和重要性。因為每個研究者對於自己的研究技術方案、技術路線、實驗過程、技術成果等很熟悉,心中一般都有數,容易表現出來。而序言部分要概括、總結和分析他人的工作,還要論述自己的觀點,難度相當大。國內刊物發表的SCI醫學論文,一般不太注重序言部分,學位SCI醫學論文的序言也是相互搬遷的較多。因此,要提高SCI醫學論文質量和水平,一定要在認真參考外文期刊文章的基礎上,充分思考,可以先盡量寫詳細,然後根據需要再精簡。不要開始簡單,後來再修修補補,就難以形成系統性。還需要注意的是SCI醫學論文摘要是SCI醫學論文的意義、內容、特點的高度概括,500字左右的摘要應該簡明扼要。

還有,SCI醫學論文要盡可能多的利用圖形、表格、公式、數據表達意思,說明原理、方案等,有助於讀者理解內容。SCI醫學論文在評論他人的研究工作時,一定要客觀,避免引起糾紛。特別是談論其不足和缺點時,一定要慎重,沒有把握時,且不可憑感覺或印象隨意發表評論。參考文獻中列出的文獻,應盡可能的標注在SCI醫學論文中。

另外,一般對SCI醫學論文的創新性沒有特別的要求,但特點總應該有的,即使利用現成的方法、原理、工藝解決了生產或研究中的某個問題,也算有實用的特點。作者應盡力將研究工作的特點或創新點暴露給讀者,有的研究生為了顯示SCI醫學論文的重要性,也不管是不是特點和創新點,列出一大串的特點和創新點,而有的根本不是特點和創新點。實際上,作為SCI醫學論文,只要選題有一定的意義和工作量,作者能夠獨立完成,沒有錯誤,有特點就符合基本要求,創新點或特點有2-3個就相當不錯了。

❻ 醫學論文的摘要怎麼寫

一般都是目的、方法、結果、結論這四個方面,根據論文的框架總結論文的摘要即可。重點是治療方法務必詳實,結果務必准確,對結果的分析要合理,在參考對照時一定要聯系實際情況,盡量靠近單一變數的准則。另外,討論部分要能夠有啟示意義,除了對結果分析外,最好能夠結合行業背景或者該研究方向的現狀結合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❼ 如何寫好醫學英文論文

醫學論文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文字記錄和書面總結,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論文報道醫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醫學科學發展和進步的動力。尤其是SCI論文,能使成果向國際上展示,並有可能被人採用和傳播,為人類造福,因此,更具有意義與價值,那麼一篇好的英文SCI醫學論文改怎麼寫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一步步分析。
英文SCI醫學論文應注意的幾大環節:寫前准備Preparation, 論文結構 Structure, 論文文題Title, 摘要Abstracts,
引言Introction, 文章主體Body of Paper, 結論 Conclusion, 和致謝Acknowledgement。
1、Preparation就是收集資料,找出靈感和方向,主要依靠的是期刊和文獻journal in library。
2、Structure是重點,文章的結構應該:選題要寬,研究方向要窄,然後最後的結論又發散開來。在文章主體前後都必須有聲明(declarativestatement),用最少的字句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吸引讀者。
3、Title必須清晰簡短(clear,short),以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然而文題中切記不能出現縮略語和自己的結論。
4、Abstracts
是文章的一個縮影,一定要簡明扼要(可為一段文字,篇幅<200字),按照文章順序介紹主要研究對象(subject)、實驗設計
(design)、實驗步驟(proceres)以及最後結果(results),這種介紹必須讓非專業的人員能夠看懂。
5、引言同樣要保證簡短,順序是一般背景介紹、別人工作成果、自己的研究目的及工作簡介,其中介紹別人工作時只需介紹和自己最相關的方面,而對自己的工作介紹不用說明細節,因為這個要放到文章正文中去。不要忘記在介紹自己工作之前要有一個聲明。
6、Body部分可以分為方法methods、討論discussion和結果result三個部分:
(1)
Methods,詳盡的介紹自己的實驗方案以便於他人能夠重復自己的實驗過程,對於通用的實驗方案可以簡略,重點要放到自己的獨創方案上面,按照實驗的先後順序介紹,為了文章的閱讀方便,不要使用過多層次的副標題subheadings。
(2)Discussion,這個部分是為了以後的study ,在其中提出自己的 problem
或者是hypothesis,和別人的成果進行比較,暗示自己的主要收獲,為後面的conclusion做准備。
(3)Result,使用text、table、figure等手段表達出來,其中table不要使用過多,而
figure必須保證圖線清楚、註解明確,必要的時候還要對於自己的結論進行解釋說明。
7、Conclusion中不要包含文章未涉及的信息,保持簡潔;如果此文章只是項目的一部分,稍做說明。在寫完之後回頭看看是否有邏輯上的錯誤,是否考慮到了讀者興趣等。
8、Acknowledgement,不要忘記,這個不僅反應了一個人的個人品質,還一定程度體現了研究水平。

❽ 醫學論文正文應該怎麼寫

你好,以下是醫學論文綜述的寫作方法:
1 醫學綜述的定義和特點
醫學綜述是查閱了醫學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合性描述的文章。
醫學綜述的特點:①綜合性: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佔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②評述性: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並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③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醫學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並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於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於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綜述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無嚴格的規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專著,參考文獻可數百篇乃至數千篇;小的可僅有千餘字,參考文獻數篇。一般醫學期刊登載的多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過20篇,外文參考文獻不應少於1/3。
2 綜述的內容要求
選題要新 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內容基本一致,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說理要明 說理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將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層次要清 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前後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語言要美 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文獻要新 由於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後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並將序號置入該論據(引文內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確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校者把關 綜述寫成之後,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❾ 如何撰寫醫學學術論文.ppt

據學術堂了解,不少人對醫學學術論文寫作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了醫學學術論文寫作的八個步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第一步,確定論文的選題

從廣義上說,選任何本專業范圍內的題目都能夠寫出東西來,只要你有新觀點、新發現、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這後面的五新大大限制 了論文的選題.

這是由於作者多數是第一次寫這么長的學術論文,缺乏經驗,也缺乏深厚的知識積累,難以把握;同時,二三萬字這個條件也對選題有很大的制約,如果題目過大,無法在這個相對狹小的范圍內展開.所以,選題是否得當,對於論文的成功,影響很大。

第二步,文獻檢索

其實就是圍繞已經確定的論文選題,回顧相關的理論和研究.這一步的工作是較為艱苦的,需要有思想准備.這一步是必要的,如果沒有這一步,你的論文內容很可能重復了別人已經做過的工作,等於白做;查找的過程,也是啟發思路、產生觀點火花的過程,不走這一步,等於掐掉了自己新觀點、新視角、新材料的來源.這也是為下一步做觀點、角度、材料上的准備.

第三步,提出選題的理論假設,或要研究的具體問題

選題是指准備寫的論文的大體方向和范圍,真要動手寫作,就會遇到兩類具體的問題.

第一類屬於觀點方面的:我的具體觀點是什麼你可以設想出一個或幾個觀點,但它們僅僅是一種假設,通過許多證據、材料,通過嚴密的論證和適當的論證框架結構,證明你的假設是成立的,這才能形成論文的主體.

第二類屬於實用方面的:我要具體論證什麼問題你可以提出許多原因、各種環境條件的影響,它們是不是與所論證的問題相關,相關到什麼程度,這需要通過科學的調查和分析.不論哪一種情況,這涉及論文的中心思想或論證主題,一定要明確,並且貫穿論文的始終.

第四步,研究方法決定

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大體可以歸為兩大范疇,思辨研究和實證研究,後者又可分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兩種具體的研究方法.人們為探究社會事實或社會現象,而採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設、收集資料的方式和對結果的判斷標准.

但是各種研究方法在現在的論文寫作中,已經越來越多地呈現相容和內在的連接.一般地說,根據自己的選題和討論的具體問題,可以以一種研究方法為主,輔以其他的方法.

第五步,設計論文框架結構

一般文章的寫作也需要有這一步,但對論文來說,更為必要,其要求也更細一些.一般情況下,一篇論文要有緒章、入題的第一章、主體章節,以及結束語.章節的設置在寫前要有個大體的布局邏輯,使之結構合理;章和章之間有一種邏輯聯系,防止盲目寫下去,淹沒主題,不知所雲.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會根據收集材料的情況、調查訪問中遇到的新情況,經常變動.

但是就像建築師在蓋房子前必須有圖紙一樣,到了寫論文這個層次上,大體的文章框架不能僅僅存於腦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對細致一些,具體到節更好(但節的層次開始時不要固定化),便於寫作時心中有數.到了設計論文框架這一步,因為有了文字化的章節設計,除了請導師指導外,這是在正式動筆寫前較廣泛地徵求其他專家意見的一個好機會.框架還不是厚厚的論文,看時花費的時間不多,又可以大體看出文章的價值或存在的問題.這時修改論文結構比寫完後修改要輕松、容易得多,時間也較為寬余,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第六步,分析、歸類,將分別充實到論文各部分中,再進行解釋、論證

這實際就是論文寫作本身,所以這樣描述,意在讓作者理解論文寫作的過程.各種材料和論據,不是天生就可以證明論點或說明具體問題的,需要通過作者對材料的組織和論證,才能使其變得富有生命力,極其自然、有力地為自己所論的題目服務.在這一步,需要溫習一下學過的邏輯學或社會調查統計的知識,用正確的邏輯思維和嚴謹的數據組織方式,緊緊圍繞已經確定的理論假設或具體問題,調動自己所學的各種知識,通過正論(這是主要的)、反論、設論、駁論、喻論等等手法,論證觀點或問題,得出結論,完成論文.

論證中肯定會出現種種材料使用或缺乏的問題、邏輯推理的問題、論據與論題不相配的問題等等,需要停下來再找材料和訪問專家,充實或削減原來論文框架中的內容,必要時對框架結構進行局部調整.這種情形是正常的、經常發生的.在時間的安排上,對此要做出計劃.如果時間安排不當,有時論文功虧一簣的原因就在於寫作時間安排過緊,來不及調整論文結構,這很不值得.

第七步,必要時重新估量選題,修正論證對象范圍

這是與第六步同時出現的另一種情形,即通過較為廣泛地徵求意見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來的選題對自己不適當,或難以完成,那麼就要及時調整整個論文寫作的計劃,改變選題.這種情形也是正常的,關鍵在於不要長時期猶豫不決,必須較快地做出決定,以便有時間重起爐灶.由於前面已經對本專業的學術研究有過較多的思考和文獻檢索,即使改變選題,重新做起,花費的時間不會很多,對此過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選題不當、難以完成的另一種情況不在於選題本身,而在於選題論證的范圍過大.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把論證對象的范圍縮小就是了.這里最大的障礙在於作者捨不得割愛,花費了許多功夫准備論文,一旦許多材料用不上,難以割捨.這種情況當然會涉及到重新設計論文框架結構的問題.不過,將較大的論證對象的范圍縮小,總比相反的情形要容易得多.

第八步,規范化的檢查和調整

文中的引證標示、注釋及編號、文後的參考文獻編排,以及不屬於論文本身的內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關鍵詞等等,都要按照規范化的要求進行檢查和調 整.這些雖然屬於技術性問題,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學態度.

特別是引證,凡是使用了別人觀點的地方,都必須註明材料來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將別人的研究成果變成自己的.標明的材料來源也要十分清楚,論著名稱、作者或編者、出版社或發表的刊物名稱、出版或發表時間等等,一應俱全.

❿ 醫學論文怎麼寫

醫學論文寫作一般有幾種類型:綜述、個案報道、病例分析、臨床研究、科研課題論著、學位論文等等。
醫學論文的撰寫要看你的經歷和年資,這決定了您對問題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廣度,也就是能力,簡要建議如下:
1、在校學生,一般只能寫綜述等理論探討型的論文;
2、低年資者,綜述、病例個案報道、回顧性病例分析等。
3、高年資者哪一種類型的論文都可以。
至於怎麼寫醫學論文,以下步驟供參考:
結合自己平時的工作和學習,藉助資料庫查找相關的參考資料,大量參閱相關文獻,篩選自己喜歡的、熟悉的內容,找出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的論點,著手撰寫。以下內容供參考:
醫學論文的基本格式及寫作方法
(一)標題(title)
標題要求:
1.闡述具體、用語簡潔:一般不超過20個字。
2.文題相稱、確切鮮明:標題體現內容,內容說明標題。
3.重點突出、主題明確:突出論文主題,高度概括,一目瞭然。不足以概括論文內容時,可加副標題(破折號、括弧或加序碼)。
(二)作者署名(author)
1.作者署名的意義
(1)明確論文責任:文責自負
(2)獲得應有的榮譽:載入科技發展的史冊
(3)文獻檢索的需要:著者檢索
(4)明確著作權:人身權和財產權
2.作者署名的原則
署名的個人作者,只限於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貢獻,以及參加撰寫論文並對內容負責的人。(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3.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為集體署名和個人署名。
(2)第一作者應是論文課題的創意者、設計者、執行者,是論文的執筆者。
(3)多人合寫時,主在前,次在後;多單位合寫時,用腳注標明。
(4)作者人數不易過多,一般不超過6人。
(5)指導、協作、審閱者可列入致謝中。
(三)摘要(abstract)
1.摘要內容和格式
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說明論文要解決的問題及其起源、由來。
(2)方法(methods):說明研究時間、參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試者的人數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結果(results):說明研究內容中主要結果,包括數據和統計學檢驗結果。
(4)結論(conclusions):說明主要結論,包括直接的臨床應用。
其它格式
(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論文要解決的問題及其起源、由來、研究背景。
(2)設計(design):論文基本研究設計。
(3)地點(setting):研究地點、單位、等級。
(4)對象(subjects, patients):論文研究的時間、參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試者的人數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5)處理(intervention):論文的臨床治療和其它處理方法。
(6)檢測(measures):論文為評定結果而進行的主要測試項目。
(7)結果(results):說明研究內容中主要結果和數據。
(8)結論(conclusions):說明主要結論,包括直接的臨床應用。
2.摘要的寫作要求
(1)連續寫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標題,不舉例證。
(2)格式規范化。
(3)簡短、完整,一般佔全文文字的10%左右。
(4)文字性資料,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
(5)內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四)關鍵詞(key words)
關鍵詞是表達科技文獻的要素特徵,是具有實際意義的詞或片語。
主題詞是規范化的關鍵詞,關鍵詞是具有靈活性和廣泛性的自由語言。現階段關鍵詞和主題詞都作為檢索語言使用。由於關鍵詞是自然語言,同義詞、近義詞、多意詞未統一,造成檢索誤差,故目前多採用從醫學主題詞表(MeSH)中選擇。
1.關鍵詞格式
3-8個詞或片語,之間空一格書寫,不加標點符號。外文字元之間
可加逗號,除專有名詞的字首外,余均小寫。
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1)可從標題、摘要和全文內容中選擇,以從標題中選擇最常用。
(2)要嚴格篩選,充分、准確、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內容。
(3)查閱醫學主題詞表確認。
(五)引言(introction)
1.引言的基本內容
(1)簡要敘述研究此項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2)研究此項工作的歷史背景
(3)國內外對研究此項工作的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4)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義
(5)適當說明研究此項工作的時間、材料和方法
2.引言的寫作要求
(1)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一般為200-500字,約佔全文的1/8-1/10。
(2)實事求是、客觀評價:不能蓄意貶低前人,切忌妄下斷言。
(3)少用套話:水平如何,自有共論。
(4)勿與摘要相同,避免與正文重復:不涉及結果或結論。
(5)一般不寫「引言」字樣標題。
(六)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材料與方法的主要內容
(1)實驗對象:
①動物:名稱、品種、數量、來源、年齡、性別、分組標准與方法。
②微生物或細胞:種、型、株、系、培養條件和實驗室條件。
③臨床病例:來源、數量、性別、年齡、病因、病程、病理診斷、分型標准、選擇標准。
(2)實驗儀器:儀器設備名稱、生產廠家、型號、操作方法、改進之點。
(3)實驗材料:葯品和試劑的名稱、成份、規格、純度、來源、出廠時間、批號、濃度、劑量、給葯方法、途徑、用葯總量。
(4)實驗方法與條件:
①臨床病例:觀察方法、指標、治療方法、葯物名稱、劑量、使用方法、療程。
②手術與標本:手術名稱、術式、麻醉方法、標本制備過程。
③實驗室:實驗與記錄手段、觀察步驟、指標、注意事項、方法改進及依據。
(5)統計學方法:
(七)結果(results)
結果是論文價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結晶。全文的結論由此得出,討論由此引發,判斷推理和建議由此導出。
1.結果的內容
(1)數據:不用原始數據,要經統計學處理。
(2)圖表:用於顯示規律性和對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觀地表達研究結果。
(4)文字:對數據、圖表、照片加以說明。
2.結果的寫作要求
(1)按實驗所得到的事實材料進行安排,可分段、分節,可加小標題。
(2)解釋客觀結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評價、分析和推理。
(3)結果要真實性,不可將不符合主觀設想的數據或其它結果隨意刪除。
(4)因圖表和照片所佔篇幅較大,能用文字說明的問題,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圖表或照片。
(八)討論(discussion)
討論是論文的重要主體部分,是作者對所進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資料進行歸納、概括和探討,提出自己的見解,評價其意義。
1.討論的內容
(1)對實驗觀察過程中各種數據或現象的理論分析和解釋。
(2)評估自己結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與他人結果比較異同,並解釋其原因。
(3)實驗結果的理論意義及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
(4)作用機制或變化規律的探討。
(5)同類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及與本文的關系。

閱讀全文

與國際醫學雜志論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