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電影《烈火中永生》英勇就義時響起的音樂是什麼
電影烈火中永生中許雲峰英勇就義時的音樂是國際歌。
國際歌是一首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戰歌,鼓舞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為徹底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世界而斗爭。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就是指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
影片評價:
該片的結構非常緊湊,人物高度集中,把斗爭的焦點放在了許雲峰,江姐和徐鵬飛幾個人身上,表現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不靠豪言壯語,表現敵人的丑惡不靠漫畫化的手法。
特別是於藍同志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准確,朴實而感人地表現了江姐高尚的革命情懷,趙丹塑造的許雲峰在氣質上差點火候,而項堃扮演的徐鵬飛,避免了以往臉譜化的手法,把一個效忠黨國而又極端殘忍的特務頭子形象推到了觀眾面前。
影片採用黑白片拍攝,這是與該片的悲壯基調相吻合的,有助於主題的深化,在普遍採用彩色片的情況下大膽採用黑白片來拍攝,這確是一種高明的選擇。
該片塑造了浮雕般的革命者英雄群像,洋溢著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氣概,其蘊含的革命犧牲精神,樂觀主義精神已經熔鑄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該片抓主線,舍其餘,立主腦,減頭緒的情節方法不僅是為符合電影表演藝術而做的取捨,更有其深刻的內在時代緣由,作為體現當時文藝思想的典範實踐,該片也成為當時革命斗爭題材電影創作的縮影和模板,從這一點上說,其認識價值是深遠的。
B. 《國際歌》的作者寫這首歌的目的是什麼
1870年,法國同普魯士(即後來的德國)發生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1871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 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然而,資產階級政府不甘心失敗,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英勇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 巴黎公社雖然失敗了,但《國際歌》誕生了。公社失敗後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的歌詞。後來,經工人作曲家狄蓋特譜曲後,《國際歌》在全世界廣泛傳唱開來。
C. 電影《烈火》中永生英勇就義時響起的音樂是什麼
電影《烈火中永生》中許雲峰英勇就義時的音樂是《國際歌》。
《國際歌》是一首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戰歌,鼓舞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為徹底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世界而斗爭。「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就是指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
《烈火中永生》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水華執導,趙丹、於藍、張平、項堃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65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小說《紅岩》,講述在重慶解放前夕,去華鎣山區參加農村武裝戰爭,同敵人展開頑強斗爭的故事 。
國際歌(1888年皮埃爾·狄蓋特作曲的歌曲)
《國際歌》(法語:L'Internationale)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歌詞由歐仁·鮑狄埃於1871年6月1日創作,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6月為其譜曲。《國際歌》最早是由筆名為列悲的譯者於1920年譯成中文。
《國際歌》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1922年至1944年為蘇聯的國歌,1931年至1937年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歌。中國共產黨入黨宣誓儀式一般程序的第一步為奏(唱)《國際歌》。從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閉幕時,都會演奏《國際歌》 。
以上內容參考:國際歌- 網路
D. 電影《烈火中永生》英勇就義時響起的音樂是
電影《烈火中永生》中許雲峰英勇就義時的音樂是《國際歌》。
《國際歌》是一首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戰歌,鼓舞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為徹底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世界而斗爭。「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就是指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
《烈火中永生》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水華執導,趙丹、於藍、張平、項堃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65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小說《紅岩》,講述在重慶解放前夕,江姐在丈夫被敵人殺害後,去華鎣山區參加農村武裝斗爭,由於甫志高的出賣,她和許雲峰被捕,他們在獄中保守黨組織秘密,同敵人展開頑強斗爭的故事 。
E. 紅岩10一12章概括100字左右
1、第10章
李敬原和許雲峰在茶園里接頭,許雲峰沒想到早已斷絕組織聯系、自己過去的交通員成崗那裡騙錢,看見甫志高守在門口,甫志高已叛變,許雲峰保護李敬原被特務捕,特務們趕到成崗家,意外發現《挺進報》的來源。
成崗急中生智把掃帚掛在窗口保護大家,成崗被捕。成瑤與李敬原在中山公園碰面,成瑤知道成崗被捕和印刷《挺進報》。
2、第11章
劉思楊被捕,渣滓洞敵人用斷水折磨革命者,龍光華抄葉挺的《囚歌》激勵大家意志,老大哥勸大家吃霉臭的米飯,特務屠殺革命者。
3、第12章
暴雨過後,余興江與老師相認;汽車疾駛,許雲峰被抬入牢房;許雲峰高唱《國際歌》,同志們放聲應和;女牢中「監獄之花」誕生,放風時,龍光華取水被打。
(5)許雲峰唱國際歌的目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岩》反映的是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之間展開的一場生死較量。1948年,中國革命已經進入關鍵的轉折期,勝利即將到來。然而,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重慶正處在黎明到來之前最黑暗的時刻,在這樣黑暗的時刻,山城重慶正在進行著殘酷的斗爭。
小說圍繞著三條線索來展開對斗爭的描寫:「人間地獄」——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與反動派之間的生死較量;地下黨所領導的城市運動;華鎣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斗爭和農民運動。這三條線索交織成一個整體,最終匯集到獄中斗爭這條主線索上。
作者集中描寫了「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敵我斗爭,生動地表現了革命者為迎接全國的解放,徹底挫敗敵人的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殊死斗爭,真實再現了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進行最後決戰的艱巨性,揭露了敵人垂死掙扎的極端兇殘和色厲內荏的本質,歌頌了革命志士為真理而斗爭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精神。
F. 紅岩第11,12,13,14,15,16章主要內容
第十一章:補敘劉思楊被捕,渣滓洞敵人用斷水折磨革命者,龍光華抄葉挺的《囚歌》激勵大家意志,老大哥勸大家吃霉臭的米飯,特務屠殺革命者。
第十二章:暴雨過後,余興江與老師相認;汽車疾駛,許雲峰被抬入牢房;許雲峰高唱《國際歌》,同志們放聲應和;女牢中「監獄之花」誕生,放風時,龍光華取水被打。
第十三章:龍光華犧牲,革命者憤怒。要求追悼龍光華,談判代表被拘禁,難友們絕食抗議四天不動搖,特務們用米飯肉片誘惑終失敗,絕食抗議獲得成功。
第十四章:叛徒出賣,江姐被捕。游擊隊途中援救,狗特務奸計得逞。
第十五章:半夜提審江姐,竹簽子釘十指,獄友們唱《囚歌》鼓勵安慰,趁著放風,各囚室送來慰問信和詩篇。
第十六章:戰友帶來好消息,獄中新年大聯歡。
(6)許雲峰唱國際歌的目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岩》創作背景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
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後代」,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
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
G. 電影《烈火中永生》英勇就義時響起的音樂是什麼
在電影《烈火中永生》英勇就義時響起的音樂是國際歌。
許雲峰英勇就義時的音樂是國際歌。國際歌是一首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戰歌,鼓舞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為徹底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世界而斗爭。國際歌是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作詞,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譜曲而成的歌曲。
《國際歌》鑒賞:
《國際歌》從歌名、歌詞到曲調都體現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理想、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和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精神,並隨著共產黨人的執著追求和國際工人階級解放斗爭的發展而傳遍全世界,呈現強大的生命力。
在曲調上,這首大調作品在音程上先揚後抑,旋律上千迴百折,雖然結構上大體上只有主旋律和副歌兩個部分,但是音樂色彩明亮高亢、雄壯嘹亮符合全世界多數人民的音樂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