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美國政府退出國際條約有什麼限制

美國政府退出國際條約有什麼限制

發布時間:2022-06-30 11:59:42

Ⅰ 美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就連《第三階段裁武條約》也不一定續,為什麼

眾所周知,特朗普提前數月就美國准備離開《開放天空條約》一事做出了准備。美國雖然向《開放天空條約》所有簽約國遞交退約決定,但特朗普政府在當天的白宮會議中卻指責俄羅斯違約,自己離開《開放天空條約》也是被逼無奈,同時美國又在這個時候打一個大棒給出一個蜜棗,說未來還會有機會和俄羅斯達成項全新的協議。

對於這一點,普京方面表示特朗普就任總統期間進行了各種限制和制裁措施,現在美國也接連退出了《中導條約》,這也是非常激烈的,未來很有可能會對國際穩定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普京必須就俄羅斯問題上對美國釋放的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Ⅱ 美國為何退出當初自願簽署的《中導條約》

美國退出當初簽署的《中導條約》無非有三點原因。第一點原因美國准備發展一批屬於自己的中短型核武器。第二點原因特朗普想重振軍威,所以對於核武器非常的看重。第三點原因特朗普對於核武器的威力非常有自信,認為只要得到這種中短型核武器後可以獲得更大利益的。

第三點原因特朗普對於核武器的威力非常有自信,認為只要得到這種中短型核武器後可以獲得更大利益的。當初簽訂《中導條約》,是因為美國與俄羅斯都認識到了對方核武器的限度,彼此非常的忌憚,所以才簽訂了《中導條約》。而如今美國自認為比俄羅斯更加了解核武器,在相比之中可以取得更大的利益,這才使得美國退出《中導條約》。

Ⅲ 美國為什麼要退出《伊核協議》,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首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時機把握地非常好,而且這個做法也很符合“美國優先”的美國傳統觀念(特朗普被稱為最有一個堅守美國傳統價值觀的總統)。在美軍逐步退出中東戰場的同時,為了加強美國在中東的控制權,不得不削弱俄羅斯在中東的權利,伊朗本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削弱伊朗也成了美國的戰略之一,退出《伊核協議》也只不過是個制裁伊朗的理由罷了。

而且這個老大還不聽美國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這誰受得了。所以特朗普直接退出協議,並且制裁伊朗,使得以色列有機會與之抗衡。所以盡管美軍退出了中東,但是特朗普卻不希望中東地界上少了美國的話語權。

Ⅳ 美國為什麼退出中導條約

國際格局大變動大調整,加劇美國戰略焦慮,是促使美國退約的國際大氣候。

回顧歷史,直到美蘇核力量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基本達到平衡後,雙方才開始談判以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1980年代中期,當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平衡逐漸向美國傾斜時,雙方在蘇聯作出實質性讓步的前提下簽署了《中導條約》。美國的撤軍也與當前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密切相關,在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執政期間,美國在外交上傾向於單邊主義。但是,當時超級聯賽的結構相對穩定,美國對其軍事實力很有信心,將其作為外交優先事項。

Ⅳ 特朗普為什麼會宣布退出國際條約

美國特朗普退出條約原因是這些貿易協定不再符合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所以自特朗普上任以後,堅持美國至上的政策:製造業回歸、增加就業、減少貿易逆差是特朗普的核心政策。

最終,簽訂該條約的根本目的是限制俄羅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常規武器出口,並保持其作為武器出口霸主的地位。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這也限制了美國向外國出口武器,影響了美國軍事工業集團的利益。特朗普政府“退出”只是為了放鬆武器出口,贏得政治領域的軍工集團。

Ⅵ 美國一直退出各種條約,聯合國對美國沒辦法嗎

美國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就算是如今比較和平的今天,各國飛速的發展,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發展飛快的中國,都是比不過美國的,因為他實在是太強了,作為二戰時期最大的贏家,他在後來的發展之中非常的迅速,即使是後來世界多元化,那麼世界上仍舊是一超多強,而美國就是那個「超」,中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等等只能是「強」。


現如今中國也是在世界上是不弱的,有著一些的話語權,但是距離美國這個超級大國還有這很大的距離,希望中國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向著美國不斷的前進吧!

Ⅶ 美國接連「退群」,公信力下降,美國到底要做什麼

2020年是美國的災難之年,內憂外患讓人頭禿,不僅僅是大選中各個黨派的紛爭,疫情的爆發更讓本就不順利的美國雪上加霜。不過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美國如此狼狽也有自身的大部分原因在裡面,一直想把霸權主義擴張到全球的美國,終於還是遇到了硬茬。


在今年5月,美國有計劃宣布退出了《開放天空條約》,在如此嚴峻的國際形勢下,美國依舊堅持退出國際條約,這無異於是加劇了國際的緊張氣氛。雖然外界評價美國已經沒有什麼好的言論,在國際合作中美國也失去了別國的信任,但是滿心是霸權主義的美國並沒有將外界的評價當做一回事。美國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國家,在美國沒有任何事能夠大的過利益驅使,他們也不會考慮關於這件事的後果只要沒有損害利益,對於國家形象之類的影響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國際上的每個條約的指定其目的都是為了平衡國家之間的利益,保證國際環境相對安全,但是這也意味著在某些方面國家都需要犧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來換取協議的達成。很顯然,美國並沒有這種和平的意識,在他們眼中只要損害國家的利益,那就是頭等大事,那些被放棄的條約一定是對美國的某些方面起到了制約作用,受到限制的美國沒辦法「大展拳腳」,退出就在預料之中了。

美國「退群」之後,自然也會想到自己的公信力下降,但是這樣代表了他們強硬的以自身利益為上的態度,不受制約的美過更加的危險,是否能夠抑制美國還要看國際上所有國家的努力。

Ⅷ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就是為了能夠在中國周邊部署中程導彈嗎

在冷戰的背景下簽訂的《中導條約》,是歷史上第一份減少核武器的條約,能夠從根本上緩和東西方對峙,將歐洲從蘇聯的中程彈道導彈的威脅下解脫出來,所以最大的受益者是歐洲各國,美國此時宣布退出《中導條約》,就是抱著挑撥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對峙的目的,使得歐洲更加堅定地依靠自己,對俄羅斯施壓。

美國認為退出《中導條約》會給俄羅斯施加巨大的壓力,實際上最害怕的不是俄羅斯,而是處於俄羅斯中程彈道導彈打擊范圍內的歐洲國家,這將刺激歐洲國家像日本韓國一樣建設反導攔截系統。

Ⅸ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違反國際法什麼原則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不違法國際法。中導條約是美國和前蘇聯制定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限制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研發部署及使用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導彈及500到1000公里的短程導彈。因為如果美國部署了中程導彈,那麼在加拿大、韓國、日本的導彈不到半個小時就會打到蘇聯。同理,美國也怕蘇聯用中程導彈打歐洲。在這種背景下中導條約誕生了 ,但是這個條約只是雙方的約定,不在國際法的管轄范圍內。因此就算美國退出了,只能說美國不講信用而不能說美國違反了國際法。

Ⅹ 美國為何退出核不擴散條約

美國沒有推出核不擴散條約,美國推出的是反導條約

美國總統布希不顧國際社會與國內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於13日宣布美國將正式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這一決定為美國政府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掃除了障礙,但對國際裁軍進程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同時也損害了國際安全和戰略穩定的基礎,將給世界秩序帶來難以預料的影響。

布希宣布退出《反導條約》的決定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為了維護美國的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秩序,美國近年來加緊研究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反導條約》是美國部署這一系統的主要障礙,美國一直在尋求修改、廢除或單方面退出這一條約。今年年初開始執政的共和黨政府具有濃厚的軍人背景,代表著軍火工業集團的利益,因此自上任以來加快了發展導彈防禦系統的步伐。

但是,俄羅斯和世界多數國家認為,《反導條約》是國際安全和戰略穩定的基石,應當維護和遵守這項條約。1999-2001年聯合國大會連續三年通過決議,呼籲維護和遵守反導條約。布希政府執政以來,加緊外交斡旋,希望俄羅斯能夠支持修改或放棄《反導條約》。由於俄羅斯立場堅決,反對修改或放棄條約,布希政府今年8月作出決定,將「按照自己的時間表」來決定何時退出條約。終於,布希選擇現在這一時刻宣布了這個決定。人們認為,布希宣布這一決定在時間選擇上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根據布希政府的計劃,美國將於2004年也就是布希本屆總統任期結束之前建立初步的導彈防禦系統。迄今為止,美軍方已經進行了5次導彈防禦試驗,但在這些試驗中,攔截導彈都是從陸基固定發射架發射的,尚未涉及《反導條約》禁止的海基、空基以及陸基機動系統。目前美國防部正考慮在明年2月份進行的下一次試驗中開始使用海基雷達,而且更重要的是明年四五月份將在阿拉斯加的格里利堡動工興建5個攔截導彈發射井,也就是開始建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基地。這些都明顯違反《反導條約》的規定。條約規定,如果簽約雙方中任何一方決定放棄條約,必須提前6個月通知對方。因此,布希在離建立國家導彈防禦基地正好6個月之際宣布退出《反導條約》。

同時,「9·11」事件與對阿軍事打擊為布希提供了有利的國內氛圍。在「9·11」事件之前,美國國內對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論。反對者認為,美國面臨的威脅並非來自所謂「無賴國家」的核導彈威脅,而是常規武器或者劫機、爆炸等傳統的恐怖襲擊。「9·11」事件為反對者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但布希政府利用這一事件後人們對於遭受外來襲擊的擔憂,大肆宣揚彈道導彈對於美國安全的威脅,稱「9·11」事件凸顯了美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的迫切性。特別是隨著美國對阿富汗軍事打擊的開展,布希政府的支持率比以前提高,為推動導彈防禦系統減少了阻力。布希作出這一決定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

此外,「9·11」事件後,美俄關系得到改善,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再是《反導條約》問題,布希政府認為,選擇這一時機宣布退出條約不至於招致過於激烈的反響。俄羅斯從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經濟的需要出發,積極支持美國打擊恐怖主義的行動;美國也需要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俄美關系迅速升溫。俄總統普京13日在對美國決定退出《反導條約》發表評論時雖然表示美國此舉是「錯誤的」,但同時強調這不會影響俄美關系和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此間一些評論認為,布希政府退出《反導條約》標志著美國在現代史上首次退出一項重要的國際軍控條約。它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對國際裁軍進程和國際安全與穩定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反導條約》是在冷戰期間簽署的。它通過所謂的「核恐怖平衡」使人類在冷戰的緊張對峙中避免了遭受核戰爭毀滅的災難。今天,冷戰雖然已經結束,但它仍然是全球戰略穩定的基石,目前有32個裁軍和核不擴散的國際條約同它直接掛鉤。如果布希政府能夠背棄《反導條約》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其他國家是否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退出有關的條約?早就有一些專家學者擔心,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將破壞全球的戰略穩定,進而引發新一輪規模更大、威脅更甚的軍備競賽,世界和平將受到更大的威脅。

冷戰後,各國人民普遍希望兩極世界結束之後能夠建立一種較為健康的多極化的世界政治新秩序。而美國政府以對付導彈威脅為幌子,企圖建立一個能夠永遠確保它絕對軍事優勢的盾牌,從而爭得對國際事務的「主導權」。這一做法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擔憂。雖然在目前的形勢下美國的決定尚未引起俄羅斯或美國的歐洲盟國的激烈反對,但從長遠來說,無疑將會引發一系列更深層次的矛盾。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日前所指出的,布希的這一舉措是開創了「一個使美國自己也會後悔的先例」。(

與美國政府退出國際條約有什麼限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