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教育該如何進行
首先,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逐步引導孩子擺脫對家長及老師的依賴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每天的作息時間要有規律性,要獨立完成從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臉、吃早餐、上幼兒園等一系列組合動作,晚上回家看電視要有節制必須按時自覺睡覺,培養孩子具有自控的能力。在這期間,要漸漸滲透禮貌教育,學習與人交往的基本技能「禮貌用語」。這時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大有益處。因為小學上課時間為35-40分鍾,這中間盡量不要大小便,因此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也很重要,可盡快扭轉幼兒午睡習慣,還要讓孩子了解交通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知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其次,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家長要經常給孩子灌輸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幫助孩子學習一些基本知識:數數、認字等,盡量培養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引導孩子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並把掌握的知識與周圍事物聯系起來。可經常帶孩子去公園,近郊的田野、山水等大自然,增加孩子的求知慾,並進一步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競爭。 再次,加強身體機能的鍛煉。幼兒的腕骨和指骨正處於生長的過程中,手指小動作的精確性較差,在教孩子學習寫字、畫畫、手工勞動的同時,要防止過度疲勞,時間不宜過長,活動量不宜過大,並注意對孩子各種營養的搭配,逐步逐量加強體力和活動技能,使孩子身心健康,保證正常的學習。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漫長的學習生涯將開始,但願每個孩子都能成才。 一、家長要「三忌」 (1)忌過分保護。 現在的孩子都是一根獨苗,捧在手中,貼在胸口,含在嘴裡,樣樣事情包辦代替(背書包,拿水杯),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捨不得讓他們做,甚至將子女的活動范圍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我們應該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是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過分的保護,會嚴重干擾了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導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難,缺少自信。 (2)忌過分寵愛。 現在的孩子,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作父母的有時明知其無理,但經不住孩子哭鬧,心一軟,只能樣樣事情依著他,從而導致了孩子以我為中心,在不正常的環境中成長的現象,可是進入學校以後,是有約束和壓力的,或許孩子回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評,作為家長,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行為要讓孩子受一些批評。 (3)忌過分期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希望孩子樣樣都爭第一名,心願是好的,但不能與幼兒園比,幼兒園學習負擔與一年級決然不同,次次測驗得100分不可能,我認為孩子認真努力了就行,在這一階段關鍵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家長教育要「五」重視 (1)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 在家尊重長輩與父母(來去要打招呼);看見老師、同學養成招呼的習慣。讓我們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學校和老師。我建議家長可以把《弟子規》中的道理給孩子講一講。 (2)重視孩子的合群教育: 有時小夥伴之間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傷了,孩子之間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歡的物品等等,作為家長決不能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原則,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受欺負而生氣時,兩個孩子又是好朋友了。所以作為家長要起到引導作用。 (3)重視孩子的集體活動: 要支持孩子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心。積極支持、鼓勵孩子投身社會實踐。使之在學校、社會等各項公益活動中磨煉意志,陶冶情操,消除「自我」意識,自覺融入社會,從小培養「我為人人」的意志品質。 (4)重視孩子養成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 孩子在開學後往往會感到不適應的就是作息制度。家長要根據學校要求和季節變化,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良好作息習慣。家長可為孩子安排一個家庭學習生活的作息時間表,講明早上按時起床,晚上按時入睡的重要性,並要求孩子做到。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僅睡眠充足,而且有時間吃好早餐,上學不遲到,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 (5)重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的教育: 要告訴孩子,課間游戲、午間休息要做到文明安全;放學後,結伴而行,不隨便和陌生人答話,過馬路要當心,家長晚來接孩子,要告訴孩子不要亂跑,在校門衛等候。 三、家長行為要四注意 子女最信賴的莫過於父母,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把教育的目標指向孩子,自己的言談舉止卻與教育目標背道而馳或完全不一致,這樣的教育不僅達不到預期目的,其本身就會鑄成孩子的不良品德。 (1)注意來校時,衣著整潔; (2)進校後不抽煙,不亂丟煙蒂;不要亂扔垃圾。 (3)不穿背心和拖鞋進校; (4)不在背後隨便議論、評價老師,有話面談。 這可以說是家長修養和素質的基本體現。家長對老師的評價會影響到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影響到老師的教育效果。孩子不尊重老師,將導致老師教育的失敗。 記得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我想我們家長和老師在這一點上,目標是一致的,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我們一起努力! 親情彩虹 我能給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許多東西,但不能強迫你學習。 我能指導你如何做人,但不能為你所有的行為負責。 我能告訴你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選擇。 我能為你奉獻濃濃的愛心,但不能強迫你照單全收。 我能教你與親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但不能強迫你這樣做。 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證你受人尊重。 我能告訴你真摯的友誼是什麼,但不能替你選擇朋友。 我能對你進行性教育,但不能保證你保持純潔。 我能對你談人生的真諦,但不能替你贏得聲譽。 我能提醒你酒精是危險的,但不能代替你對它說不。 我能告訴你毒品的危害,但不能保證你遠離它。 我能告訴你必須為人生確定崇高的目標,但不能替你實現這些目標。 我能教給你做人的優良品質,但不能確保你成為善良的人。 我能責備你的過失,但不能保證你因此而成為有道德的人。 我能告訴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但不能給你永恆的生命。 我能肯定我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你最美好的東西,但不能給予你前程和事業 孩子,我能為你做很多,因為我愛你;但是,你要明白,即使我願意永遠和你在一起,還是要由你自己做出那些重要決定。因此,我只求燦爛陽光永遠照亮你的人生之路,使你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2. 有了解海沛國際繪本工坊的嗎
有很多閱讀繪本,可以通過閱讀來提高孩子對知識的了解,還有人生的一些道理,有效增進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