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的通用語言為什麼是英語而不是漢語
首先是歷史原因。世界進入工業社會的時候,正式大英帝國強盛的時期,在全球多個地方建立了殖民地,特別是建立了後來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當時很多地方(比如非洲、印度)由於小的部族語言數量太多,無法統一,所以也需要一個統一的外來語言作通用語。另外,從這時開始,最先進的文化成果和科技成果大都以英語為載體。這些原因造成了全世界學英語的傳統。
其次是語言本身的原因。英語歷史上遭受過多種語言的影響,從語法上是歐洲語言(全是綜合性語言)里最接近分析性語言的(換句話說,英語是歐洲語言里最像漢語的),從詞彙上說,英語里充斥了外來成分,尤其和法語的一致度相當高。這些特徵是英語處於世界語言里離誰都不太遠的位置,也適合各個民族學習。
漢語則不具備這兩點:中國近代以來的影響力並未達到過壓倒其他國家的地步,而漢語又是和阿拉伯語並稱為世界最難語言的語種,所以很難把漢語當成世界通用語言。
B. 為什麼中文不能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為什麼英語就行
因為中文使用的人數雖然是最多的,但是使用的范圍不廣,不像英語那樣使用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很多國家都用英語。少數服從多數,這點我么要清楚。其次,國家能力不夠,不是世界老大,說的話沒人聽,如果美國說要用中文,那就不一樣了。同樣的話從不同的人的嘴裡講出來,效果不一樣。
C. 漢語為什麼不是國際通用語言
漢語不是國際通用語言,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漢語使用人數雖眾,多達十幾億人,但使用的范圍有限,只在中國一國和海外的華人社區通用。
二是近代以來,中國被西方列強欺凌,弱勢民族伴隨弱勢語言。列強把其語言推向全球各地。中國先賢為尋求救國之路,都是通過遠洋留學,學習西方強國語言,來掌握先進科技文化,以圖復興大業。國際交往中,以強國語言作為國際通用語溝通交流。
三是中國的漢語文是世界公認為最難的語言文字。第一難,漢語是世界少有的聲調語言,同一個發音不同的聲調就會表達不同的意思。而世界語言(越南語除外)是沒有用聲調來區分的詞義的。四聲調也好,九音律也罷,對說漢語以外的民族來講,比唱歌音階都難掌握。外國人學漢語難在聲調,初學漢語的洋人就是聲調把握不好,被國人譏笑為洋腔洋調。第二難,是記述漢語的文字漢字,這是一種非拼音的像形會意文字,即所說的話與文字基本沒有聯系,每個漢字的發音要靠死記硬背,外國人看漢字如同是圖形符號,入門非常難。
基於上述原因,要使漢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那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