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象棋為什麼不能困斃

國際象棋為什麼不能困斃

發布時間:2022-07-09 15:04:39

Ⅰ 為什麼國際象棋的困斃要被算做和棋

國際象棋規則就是必須要將死才能贏,沒有困斃這一說法,和中國象棋規則是不一樣的。

Ⅱ 國際象棋無子可動和將死的區別

1、棋局形勢不同。

無子可動的形勢是目前王並沒有被將軍,其他子暫時無法緩解王即將面臨的危險局面。將死的形式是目前王正面臨將軍的形勢且無解。

2、棋局勝負結果不同。

無子可動時,輪到無子可動方走時可以隨意走出一步(不被將軍即可)可以提出求和即逼和。將死狀況下,無求和的資本及規則,直接判定為敗局。

(2)國際象棋為什麼不能困斃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勝負規則:

1、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長將除外),「將軍」方贏得比賽。

2、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為和局。

3、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稱為死局;

4、一方連續不斷地將對方的王,且對方無力避免,這被稱為長將和局;

5、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逼和;

6、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

7、雙方在連續50回合內都沒有吃掉對方任何一子,並且未移動一個兵的,判為和局。

Ⅲ 國際象棋將死和將和的區別

將死和將和的區別是:

①一個正在將軍,一個沒將軍將。

②一個勝負有分,一個和棋。


將死:當一方將軍且對方無法應著時,成為將死。

國際象棋生下來就是模擬現實生活戰爭,目的就是要把對方的王殺死(將死),而不是困斃【將和(無棋可走)】,國象和中象不一樣,國象幾下死了,馬隨意跳躍,而象棋不是,很多的著法,有防守有進攻,而國象只有進攻,國象還有兵的升變,反映了和中國制度的差異。

Ⅳ 國際象棋把對方困閉算贏算和

恩,算和。你需要好好了解國際象棋的勝負和規則。逼和是其中一種。

就是說,輪到一方走棋。對方的王和任何一個子沒有可去的地方,不能動。這種情況叫逼和。

西方人的做法是很講君子風度的,堂堂一個國王,我們只能把它將死,而不能把它逼死。法國的拿破崙兩次被反法同盟打敗。不也沒要他的命嘛,只是把他送到一個小島囚禁。換中國改朝換代的做法,這個皇帝早就人頭落地了。

Ⅳ 國際象棋怎麼贏啊~~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

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長將除外),「將軍」方贏得比賽。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棋」。

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1、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一方提和時,必須在自己走棋的時間內提出和棋,同時走出自己的棋並按鍾。任何提和都不可以撤回。對方在自己的時間內思考是否和棋。同意,則口頭聲明;不同意,則拒絕或直接走棋。任何人都不能連續提和,即自己的提和被對方拒絕後若沒有對方再次提和遭拒絕的話,那麼自己是不可以提和的。

2、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稱為stalemate或「逼和」(相當於中國象棋的「困斃」,不同的是,國際象棋中出現這種情況時算和局,而不是算被「困斃」的一方輸。這一點初學者要注意);

3、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稱為"3 folder"或「三次重復」;

(5)國際象棋為什麼不能困斃擴展閱讀:

行棋規則——

1、國王

國王可以直行、橫行、斜行,但是每次只能動一個格。國王是生命的象徵,國王死掉,棋局結束。

2、王後

王後是國際象棋中最為厲害的棋子,因為她可以直行、橫行、斜行,且行走的格數不受限制,只要前方沒有其它棋子。

3、象

只能斜行。國際象棋中有兩個象,一個位於黑格,一個位於白格,著也意味著,黑格中的象永遠不會出現在白格的位置。

4、馬

國際象棋中的馬和中國象棋中的馬的行走方法是一樣的,都是走「日」字。但是國際象棋中的馬沒有「拌腿」一說。

5、車

國際象棋中的車與中國象棋中的車一樣,都是可以直走、橫走,且走的格數不受限制。另外,車還有一種特殊的走法,叫做「王車易位」。每局中,對局雙方都有一次同時移動國王和車的機會。但是王車易位有諸多限制,想詳細了解的朋友可以網路上找。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6、兵

如果兵是第一次行走,可以走一格或者兩格,如果不是第一次行走,只能走一格,且只能直行,不能橫行和斜行。另外,兵吃子兒的方法比較特殊,一般,兵只能吃斜前方的子兒,吃完後占據斜前方的位置,還有一種特殊的吃法,兵一次走兩格,走完後在同一橫線上有對方的兵時,可以將其吃掉,然後占據斜前方的位置。這叫做「吃過路兵」。

Ⅵ 國際象棋判定勝負的標准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長將除外),「將軍」方贏得比賽。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棋」。

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1.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注意:一方提和時,必須在自己走棋的時間內提出和棋,同時走出自己的棋並按鍾。任何提和都不可以撤回。對方在自己的時間內思考是否和棋

。同意,則口頭聲明;不同意,則拒絕或直接走棋。任何人都不能連續提和,即自己的提和被對方拒絕後若沒有對方再次提和遭拒絕的話,那麼自己是不可以提和的。

2.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稱為material或「死局」;

3.一方連續不斷地將對方的王,且對方無力避免,這被稱為「長將和」;

4.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稱為stalemate或「逼和」(相當於中國象棋的「困斃」,不同的是,國際象棋中出現這種情況時算和局,而不是算被「困斃」的一方輸。這一點初學者要注意);

5.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稱為"3 folder"或「三次重復」;

6.雙方在連續50回合內都沒有吃掉對方任何一子,並且未移動一個兵的,判為和局。


(6)國際象棋為什麼不能困斃擴展閱讀:

傳說故事

關於國際象棋的產生,國際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自己獨斷專行,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國王有個親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離開臣民而存在」的道理來勸告國王,但又不敢公開提出自己的意見。

他想出了一個暗示的辦法:在木製棋盤上,用骨制的棋子組成兩支軍隊進行戰斗;每一方面有一個首腦——王,另有車、馬、象、兵四個兵種,組合成一個陣容的整體,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戰斗便結束。

王同時又是很弱的一環,他只能依靠戰友——即別的更有力的棋子保護,這些棋子必須在整個戰斗過程中同心協力來保衛王。這種游戲一方面往西傳到波斯、阿拉伯和歐洲,經過改變,形成現代的國際象棋;另一方面往東傳到緬甸、東南亞和中國。

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還有一個較為著名的傳說:在古代印度有一個國王,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難以計數的財富。但是權力和財富最終使他對生活感到厭倦,渴望著有新鮮的刺激。某天,一位老人帶著自己發明的國際象棋來朝見。

國王對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歡,非常迷戀,並感到非常滿足。對老人說:「你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為了獎賞你,你可以從我這兒得到你所要的任何東西」。

老人的要求是: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後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後一個格子放滿為止。

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老人這個卑微的請求。然而,國王最終發現,按照與老人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小半格子數目都不夠。老人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總數將是一個十九位數,折算重量約為2000多億噸,即使現代,全球小麥的年產量也不過是數億噸。

Ⅶ 國際象棋的相關規則

國際象棋由黑白兩棋組成,執白先行,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
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稱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攻擊方取勝。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棋"。 對於初學者,擺棋時記住:
右下角是白格,白後占白格,黑後占黑格。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不過,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參見「特殊規則」。
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的"蹩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長將除外),「將軍」方贏得比賽。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1.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注意:一方提和時,必須在自己走棋的時間內提出和棋,同時走出自己的棋並按鍾。任何提和都不可以撤回。對方在自己的時間內思考是否和棋。同意,則口頭聲明;不同意,則拒絕或直接走棋。任何人都不能連續提和,即自己的提和被對方拒絕後若沒有對方再次提和遭拒絕的話,那麼自己是不可以提和的。)
2.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稱為material或「死局」;
3.一方連續不斷地將對方的王,且對方無力避免,這被稱為「長將和」;
4.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稱為stalemate或「逼和」(相當於中國象棋的「困斃」,不同的是,國際象棋中出現這種情況時算和局,而不是算被「困斃」的一方輸。這一點初學者要注意);
5.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稱為"3 folder"或「三次重復」;
6.雙方在連續50回合內都沒有吃掉對方任何一子,並且未移動一個兵的,判為和局。

Ⅷ 國際象棋的基本規則以及棋的走法

規則

布子規則

國際象棋由黑白兩種棋子組成。無論是白方視野還是黑方視野,棋盤的最右下角的一格一定要是白色,白後一定要放在白格上,黑後一定要放在黑格上。白王一定在e1格,黑王一定在e8格。

國際象棋是雙方對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各種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

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特殊著法

除了棋子的一般著法外,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並視為一步棋。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記錄時記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語中表示 「路過」。

兵升變:本方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可升變為「後」、「車」、「馬」、「象」,不能不變。這被視為一步棋。升變後按新棋子的規則走棋。

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作為王執行的一步棋。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後翼易位,記譜記為0-0-0)和"短易位"(王翼易位,記譜記為0-0)。

王車易位是國際象棋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戰略,它涉及王、車兩種棋子,是關鍵時刻扭轉局勢或解殺還殺的手段。

王車易位有較為嚴格的規則限制,當且僅當以下6個條件同時成立時,方可進行王車易位:

1.王與用來易位的車均從未被移動過(即王和車處在棋局開始的原始位置,王在e1或e8,車在a1、a8、h1或h8。但如果王或用來易位的車之前曾經移動過,後來又返回了原始位置,則不能進行「王車易位」,因為不符合「從未被移動過」);

2.王與用來易位的車之間沒有其他棋子阻隔;

3.王不能正被對方「將軍」(即「王車易位」不能作為「應將」的手段);

4.王所經過的格子不能在對方棋子的攻擊范圍之內;

5.王所到達的格子不能被對方「將軍」(即王不可以送吃);

6.王和對應的車必須處在同一橫行(即通過兵的升變得到的車不能用來進行「王車易位」)。

對於王車易位的規則有一些誤解,特此說明,一切以上述6點為准,在符合上述規則且有下列情況出現時,是允許王車易位的:

1.王未正被「將軍」,但之前被「將軍」過;

2.用來易位的車正受對方攻擊;

3.在長易位中,車所經過的格子在對方的攻擊范圍之內。

上述三點不影響王車易位的進行。【注意:在比賽走子時,必須先移動王,再移動車,否則被判為車的一步棋,王車易位失效。】

勝負判定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長將除外),

「將軍」方贏得比賽。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棋」。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1、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2、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稱為material或「死局」;

3、一方連續不斷地將對方的王,且對方無力避免,這被稱為「長將和」;

4、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稱為stalemate或「逼和」(相當於中國象棋的「困斃」,不同的是,國際象棋中出現這種情況時算和局,而不是算被「困斃」的一方輸。這一點初學者要注意);

5、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稱為"3 folder"或「三次重復」;

6、雙方在連續50回合內都沒有吃掉對方任何一子,並且未移動一個兵的,判為和局。[1]

比賽規則

白先黑後

比賽時,規定白棋先走,黑棋後走,雙方輪流走棋,一次走一步棋。國際象棋屬於零和游戲,零和游戲又被稱為游戲理論或零和博弈,源於博弈論(game theory)。是指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而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

摸子走子(摸子動子)

在對局中,行棋方用手觸摸了自己方面的某個棋子,就必須走動它。只有當所觸摸的棋子根本無法走動時,才可以另走別的棋子。如果用手觸摸了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它。只有當自己任何一個棋子都無法吃它時,才允許走別的著法。

如果預先說明自己的意圖,則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擺正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

落子無悔

一著棋走了之後,手已離開棋子,就不能再改走它著。如果這時行棋方的手還沒離開這個棋子,還可另改其他格位,但必須按「摸子走子」原則走動這個棋子。

1、在對局時,如果發現棋盤的方向擺錯了,即黑格的棋盤角放在了自己的右側,應即把對局已走成的局面移置到另一塊擺放正確的棋盤上,然後繼續對局。

2、在對局中,如果發現雙方所用棋子顏色反了,先後走不符合比賽的編排規定,應交換棋子,重新開始對局。如此時比賽時間已過了第一時限所規定的四分之一,則對局應繼續進行。

3、一方「將軍」時,另一方未採取相應的「應將」措施而誤走了其他著法,要及時糾正。被「將軍」一方要重新選擇「應將」的著法。但是,重走時誤走的棋子如果可以「應將」,就必須用它來「應將」,只有在它無法「應將」的情況下,才能另用別的著法來「應將」。

以上發現的各種情況,要在對局過程中及時糾正。如果賽後才發現,那麼對局的結果有效。

做好記錄

在規定要做記錄的比賽中,雙方在對局進行過程中,都要用競賽規則規定的代數記錄法在對局記錄紙上逐著做好記錄,包括自己的著法和對方的著法,都要記錄,要求字跡應當盡可能地清晰可辨。可以走著以後記,也可以走著以前記,由棋手自行決定。

如果某一方棋手的棋鍾上所剩時間離開時限已不足5分鍾,這時,可不做記錄,待時限過去後,再用自己的時間補記完全。

對局記錄上不要遮蓋任何東西,應該使得裁判員能夠看得清楚。

用好棋鍾

正規比賽一般都用棋鍾計時,比賽規則規定,走出該走的一著棋之後,方能按鍾,而且必須用走棋的同一隻手按鍾。比賽時,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走滿規定的著數。發現棋鍾指示有誤或工作異常時,應當舉手示意,請來裁判員及時解決。

比賽開始前,應當觀察棋鍾鍾面調得是否正確,如發現有誤,應在賽前向裁判員提出,要求重新調好。

提議和棋

比賽時不可連續地向對方提議和棋。一方提和時,如對方表示拒絕,必須等對方也提和一次以後,才可以再次提和。對於對方的提和可以用口頭表示拒絕,也可以用走棋方式表示拒絕。提和必須占自己的走棋時間,即走出一步棋後向對方提出,並按下自己的鍾。

比賽禁例

1、對局時棋手不得藉助書本、棋譜或任何手寫或印刷的資料,不得在另一個棋盤上分析棋局,也不得求助於第三者。

2、比賽時,在記錄紙上除了記錄實際對局的著法和用時外,不得做筆記以幫助記憶。

3、在對局和比賽時間內,不得在比賽室內進行棋局的分析。

4、禁止以任何方式干擾或分散對方的注意力,包括不顧對方的拒絕一再提出和局的建議。


(8)國際象棋為什麼不能困斃擴展閱讀

棋手等級

國際象棋手如果在國際棋聯規定的各種比賽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可獲得國際棋聯所定的等級稱號。在面對面比賽中的國際等級稱號有:特級大師、國際大師、棋聯大師、女子特級大師、女子國際大師等5種。特級大師是最高級稱號,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①參加世界冠軍挑戰者對抗賽的任何棋手;

②國際大師或棋聯大師在局數總和不少於24局的比賽中,兩次或兩次以上獲得特級大師的成績,國際等級分至少為2450者。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獲得國際大師稱號:

①在局數總和不少於24局的比賽中,兩次或兩次以上獲得國際大師的成績,國際等級分至少2350者;

②下列比賽的第一名:世界女子冠軍賽、大區賽、世界青年冠軍賽、歐洲青年冠軍賽、美洲青年冠軍賽、非洲青年冠軍賽。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獲得棋聯大師的稱號:

①在局數總和不少於24局的比賽中,兩次或兩次以上獲得棋聯大師的成績,國際等級分至少2250者;

②中學生(17歲以下)世界冠軍賽的第一名;

③在世界冠軍賽的一個循環中比賽局數不少於13局,取得1次棋聯大師的成績。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獲得女子特級大師稱號:

①在局數總和不少於24局的比賽中,兩次或兩次以上獲得女子特級大師的成績,國際等級分至少2250者;

②在女子世界冠軍賽的一個循環中比賽局數不少於13局,同時取得1次女子特級大師的成績。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獲得女子國際大師的稱號:

①在局數總和不少於24局的比賽中,兩次或兩次以上獲得女子國際大師的成績,國際等級分至少是2100者;

②在世界冠軍賽的1個循環中比賽局數不少於13局,同時取得1次女子國際大師的成績。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國際象棋

Ⅸ 國際象棋和棋的規則

這個現象叫做【無子可動】也叫【逼和】

白棋剛走了一步兵F4,輪到黑方行棋了,只有一個國王了,必須走國王,可是黑王周圍全被白子包圍了,沒有可以走的一個格子,屬於【無子可動】。【無子可動】在中國象棋里叫困斃,算作輸,可在國際象棋里【無子可動】是和棋,黑王不能主動送給白棋吃。
換一句話說,國際象棋的王必須要在最後一步被將死,而困死只能是和棋。

閱讀全文

與國際象棋為什麼不能困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