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巴黎公社起義
巴黎公社起義1871年,法國巴黎工人和其他勞動人民為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而舉行的武裝起義。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後,法軍連遭慘敗。9月4日,巴黎人民發動革命,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但資產階級篡奪革命果實,組成以L.J.特羅胥為首的「國防政府」。「國防政府」壓制人民群眾的抵抗運動,謀求與普魯士議和。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巴黎人民紛紛拿起武器,建立194個國民自衛軍新營,由L.E.瓦爾蘭、E.V.杜瓦爾、L.-A.布朗基、G.弗路朗斯等工人運動活動家擔任指揮官。「國防政府」先後兩次鎮壓人民起義,加緊投降活動,於1871年1月28日同10天前宣告成立的德意志帝國政府簽訂停戰協定。2月13日,法國新國民議會召開。17日,L.-A.梯也爾出任政府首腦。26日,法德草簽和約,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大部,賠款50億法郎。3月1日,和約得到法國議會批准。與此同時,梯也爾政府取消國民自衛軍薪金,封閉進步報紙,並准備解除國民自衛軍武裝。政府的喪權辱國行徑激起人民群眾極大憤慨。3月18日晨,梯也爾政府軍襲擊蒙馬特爾高地和梭蒙高地,企圖搶奪國民自衛軍大炮,從而引發武裝起義。
當日11時,瓦爾蘭奉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之命率部進占蒙馬特爾,同時國民自衛軍在市內要地解除政府軍武裝。午後,國民自衛軍佔領陸軍部、市政廳和其他政府機關。當晚,梯也爾率政府官員逃往凡爾賽;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成為革命臨時政府。杜瓦爾等少數人主張立即進軍凡爾賽,徹底消滅反動勢力;多數人則主張盡快進行公社選舉。19日,中央委員會發布公告,號召市民返回所在地區進行公社選舉,以便將權力移交給公社。26日,巴黎分區進行公社選舉,86人當選為公社委員。28日,20萬人隆重舉行巴黎公社成立大會,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新型政權宣告誕生。巴黎公社採取一系列革命措施:摧毀舊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包括常備軍、警察和法院),建立公社領導的10個委員會以行使政府權力;公社官員實行選舉任命制,取消高薪制;頒布法令,保護工人和勞動群眾利益;宣布政教分離;實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吸收外國進步僑民參加戰斗。
梯也爾政府逃到凡爾賽後,立即拼湊反革命武裝准備反撲。3月28日,梯也爾政府與德國政府簽訂《盧昂協定》。德國根據協定釋放10萬余法國戰俘,以加強凡爾賽軍隊,並提供軍火和情報。4月2日,凡爾賽軍隊1萬人開始進攻巴黎,奪占庫爾布瓦。3日,國民自衛軍兵分三路進攻凡爾賽:右路約6000人,由弗路朗斯和貝爾熱勒指揮直抵布日瓦勒,距凡爾賽僅約6公里,但遭到頑強抵抗,被迫撤退;中路約1萬人,由愛德指揮從東面進攻凡爾賽,但因炮火不足而進展甚微;左路約7000人,由杜瓦爾指揮從東南面進攻凡爾賽,也因炮火不足而被迫撤回。杜瓦爾和弗路朗斯犧牲。7日,梯也爾政府軍在M.麥克馬洪指揮下進攻巴黎,佔領訥伊橋。次日,公社將領、波蘭愛國志士J.東布羅夫斯基在巴黎西部組織反擊,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20日,塞納河左岸地區陷落,巴黎市區開始受到猛烈炮擊。5月10日,L.C.德萊克呂茲接任軍事代表後,力圖扭轉被動局面,但進攻巴黎的凡爾賽軍隊已增至13萬人,而公社的一線作戰部隊僅1.8萬人。巴黎西南部的伊西和旺沃炮台相繼陷落。同日,梯也爾政府同德國政府達成秘密協議,凡爾賽軍隊得以通過德軍防線從東部和北部進攻巴黎;德軍則封鎖巴黎,切斷市內糧食供應。公社處境更為困難。20日,凡爾賽軍隊發起總攻,於次日15時從未設防的聖克盧門突入巴黎城區,當夜佔領四座城門。22日,公社發表《告巴黎人民和國民自衛軍書》,號召人民拿起武器,為保衛公社而戰。巴黎人民積極響應,依託街壘工事同敵人展開殊死決戰。23日,凡爾賽軍隊通過德軍防線前沿迂迴公社軍隊側後,攻佔戰略要點蒙馬特爾高地,次日攻佔包括市政廳在內的巴黎市中心。25日,德勒克呂茲陣亡,瓦爾蘭接任軍事代表。27日,撤到拉雪茲神甫墓地的約200名公社戰士同5000餘名敵人殊死搏鬥,最後在一堵牆下全部壯烈犧牲。28日,凡爾賽軍隊佔領整個巴黎,瓦爾蘭犧牲,起義失敗。
❷ 巴黎公社是什麼時候成立的巴黎公社對後世的影響巴黎公社的措施和經驗教訓
巴黎公社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公社是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許多著名的工人運動活動家——瓦爾蘭、迪瓦爾、若阿納爾、塞拉耶等,都是巴黎公社委員。巴黎公社的政權性質和活動特點,明顯地表現在公社存在的短暫時期內所採取的措施中。公社取消了常備軍,代之以武裝的人民,宣布教會同國家分離,取消了牧師的薪俸,使國民教育擺脫宗教影響。為了消滅失業現象,公社於4月16日頒布了關於恢復被業主遺棄的作坊的生產並將其轉交給工人合作團體的法令,組織了生產子彈的作坊,取消了官吏的高薪並規定其薪額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公社的全部活動都具有旨在對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會性,也具有國際意義。但是,在巴黎開始的革命沒有在全國取得勝利。里昂、聖艾蒂安,圖盧茲、納博訥、馬賽、波爾多等城市的公社被凡爾賽政府軍隊摧毀了。在主要是小佃農戶和無地雇農居住的涅夫勒省的三個地區以及其它農業地區,農民的革命發動沒有得到大規模發展,並於1871年4月被鎮壓。在法國的中心存在著兩個相互對抗的國家政權:以公社為代表的無產階級政權和以凡爾賽反革命政府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政權。反革命利用公社的防禦策略,加強和補充了自己的軍隊。公社也有成千上萬的軍隊,但缺乏軍事建設、制訂計劃和作戰方面的經驗。作為政權機關的巴黎公社是由各派代表組成的,它是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黨派的聯盟。這導致了對綱領和實際工作中的許多重要問題出現嚴重分歧。公社領導的持久的辯論貽誤了對反革命採取堅決行動,導致了主動權的喪失。國民近衛軍是巴黎公社武裝力量的基礎。為了加強巴黎防禦,根據人民群眾的要求,大大擴充了近衛軍部隊。其數量從3月份的6萬人增加到5月份的9萬人(野戰部隊)。國民近衛軍的補充起初是按自願原則進行的。後來規定凡19到40歲的勞動者必須學習軍事,實行地域(按區)補充原則,指揮員通過選舉產生,同時也使用轉到公社一邊並在委員們監督之下工作的軍事專家。在對資產階級作戰中,國民近衛軍依託巴黎幾個地區的防禦工事(堡壘、要塞壁障)和在起義中構築的街壘。公社社員注意發揮火炮的巨大作用。組織了軍隊供給勤務和衛生工作。公社的軍事組織具有國際性。在公社社員行列里同法蘭西人並肩戰斗的還有波蘭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亞人、義大利人等。參加巴黎街壘戰斗的俄國革命者有德米特里耶娃(托馬諾夫斯卡婭)、科爾溫—克魯科夫斯卡婭(扎克拉爾)、拉夫羅夫,薩任、波塔片科等。用馬克思的話說,巴黎公社奠定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理,後來全世界的革命者又發展了這些原理。梯也爾政府利用公社社員尚在躊躇之機,於5月中旬調動10萬大軍撲向巴黎。這支軍隊中的士兵主要是普魯士統帥部為了加強反革命力量而釋放的法國戰俘(6萬人)。當時,公社的國民近衛軍不到5萬人。國民近衛軍被改編為兩個集團軍:第1集團軍由東布羅夫斯基指揮,負責防守巴黎西部;第2集團軍由弗魯布萊夫斯基指揮,負責保衛城市南部。5月份,連續進行激戰。巴黎的勞動者死守陣地。但是,組織得更好、數量上占優勢並得到普魯土積極支持的梯也爾軍隊取得了勝利。反革命的殘酷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梯也爾的土兵在巴黎街頭殺死了3萬名公社社員,3.6萬多人被交付法庭審判。列寧評價說:無產階級「貶低了國內戰爭中純軍事行動的意義,沒有向凡爾賽堅決進攻,以便在巴黎取得徹底的勝利,而是行動遲緩,使凡爾賽政府有時間糾集黑暗勢力來准備五月的流血周
❸ 巴黎公社整個過程中如何體現國際主義的
1.公社反對民族之間的仇恨,推倒了象徵民族主義的凱旋柱。
2.公社有三分之一的委員是馬克思領導的第一國際的支部成員。
3.公社領導層中,有外國正義人士。
3.公社贊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❹ 關於「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
Commune de Paris
1.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後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世界歷史上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公社的誕生 1870年9月2日拿破崙三世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投降。巴黎人民掀起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勝利果實卻落入資產階級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奧爾良黨人之手,成立了「國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L.-A.梯也爾出任法國政府首腦。28日簽訂法德和約,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大片領土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梯也爾政府的喪權辱國行為激起人民群眾的極大憤慨。巴黎民眾紛紛要求成立公社,以監督政府。3月15日,國民自衛軍251個營隊的代表選出中央委員會 。3月18日晨,梯也爾政府出動軍隊襲擊蒙馬特爾和梭蒙高地 ,企圖奪取國民自衛軍的417門大炮,逮捕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成員,從而觸發武裝起義。當晚國民自衛軍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機關和塞納河上的橋梁。梯也爾政府成員及其軍隊 、警察和官吏倉皇出逃凡爾賽。3月26日巴黎進行選舉,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公社設立10個委員會(執行、軍事、財政、司法、治安、勞動與交換、糧食、教育、社會服務、對外聯絡)作為新的政權機構。公社解除資產階級常備軍,取締舊警察機構。頒布教會與國家分離法令,根本改造司法機關,實行法官選舉制。公社通過全體公職人員需經選舉始得任命的決議,頒布廢除國家機關高薪法令,規定公職人員最高年薪6000法郎,相當於一個熟練工人的工資水平,以防止國家機關由社會的公僕變為社會的主人。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勞動立法方面實施某些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通過將逃亡業主遺棄的工場轉變為工人協作社法令,改變薪金收入高低懸殊現象,實行保持合理差別的勞動報酬制度,並著手勞動者直接參與企業管理的試驗。公社還制定若干保護工人直接利益的勞動法令,如取締麵包房夜班制、禁止任意罰款和剋扣工資法令等。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公社先後通過若干減輕人民負擔和解決生活困難的法令。其中有一切債務延期在3年內分批無息償還法令、無償發還典當金額不足20法郎低檔典押物品法令、免收3個季度房租法令等。
公社把自己的斗爭看作國際性的事業,宣告「公社的旗幟是世界共和國的旗幟」。公社團結許多國家的僑民為共同事業並肩戰斗。波蘭人、義大利人、比利時人組成僑民兵團。參加保衛公社的波蘭人多達500~600人,其中有將領J.東布羅夫斯基及W.符盧勃列夫斯基等。5月6日,公社拆毀沙文主義和民族壓迫象徵的旺多姆紀念柱,將旺多姆廣場改名國際廣場。
公社的失敗及其原因:從4月2日起,公社戰士與凡爾賽政府軍在巴黎近郊展開激戰。由於德國在4月間釋放10萬余戰俘以補充法國軍隊,至5月中旬,凡爾賽政府已能調集13萬兵力進攻巴黎。而與之相對抗的公社第一線作戰部隊的全部兵力僅有18000人。5月8日,凡爾賽軍開始炮擊巴黎城防工事。5月10日,法、德正式簽署《法蘭克福條約》,並達成秘密協議,允許凡爾賽軍越過德軍防線進攻巴黎,德軍對巴黎實行封鎖,切斷糧食供應。同日,新雅各賓派領袖L.-C.德勒克呂茲臨危受命,擔任公社軍事代表。公社將士頑強奮戰,多次主動出擊。5月17~20日,凡爾賽軍集中300門海軍炮和攻城炮猛轟巴黎西區各城門。5月21日,凡爾賽軍由叛徒引路從聖·克盧大門廢墟攻入巴黎城區。23日,凡爾賽軍經德軍防線前面「中立」地帶包抄蒙馬特爾,佔領該地。公社戰士逐區進行街壘戰。25日,德勒克呂茲殉職,E.瓦爾 蘭繼任軍事代表。28日,瓦爾蘭、C.T.費雷等公社委員率領公社戰士進行最後的抵抗。凡爾賽軍對巴黎人民實行血腥大屠殺,據統計共有29804人遭殘殺,72941人在作戰中犧牲,60971人被投入監獄或流放。
公社革命的失敗由多方面因素所決定。當時的法國,以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客觀歷史條件遠未成熟。國際、國內階級力量對比於無產階級不利。在普法戰爭失敗的特定歷史時刻,法國資產階級極端虛弱,因而出現革命形勢,起義獲得勝利。一旦德法議和,俾斯麥政府支持梯也爾政府鎮壓公社,力量對比將發生根本變化。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運動有力配合,亦未爭取到廣大農民的支持,陷於孤軍奮戰境地,在力量懸殊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敗。主觀因素方面,由於法國無產階級本身的歷史局限性,出現若干嚴重失誤,如沒有抓住敵人立足未穩之機,及時進軍凡爾賽,沒有沒收擁有30億資產的法蘭西銀行,聽任其向凡爾賽政府提供經費等。公社委員會內部在作戰緊要關頭對面臨的嚴重局勢和應採取的緊急措施出現重大分歧,圍繞成立救國委員會及其職權、組成問題產生多數派和少數派,並在5月中旬一度瀕於分裂。由此表明,沒有一個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堅強領導,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不可能緊密團結革命隊伍,採取正確斗爭策略,去奪取勝利。
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國無產階級自發進行的一場革命,第一國際並沒有以任何行動直接促使公社誕生,而是以其思想和影響孕育了公社革命。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的40名成員中半數以上是國際成員。當選的81名公社委員中有36名國際成員。除了某些重大失誤,公社所採取的重大措施,尤其是社會經濟措施,都與國際的原則相符合。
❺ 巴黎公社及其教訓
巴黎公社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
教訓:
由於當時的政治經濟條件所限,世界范圍內的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和大發展的時期,資產階級正與封建勢力做最後階段的斗爭,發生於資本主義大工業初期階段的這次無產階級起義無法進行其推翻資本主義統治、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願望。
但是,作為一次壯舉,它帶給我們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只是資產階級內部的民主,當無產階級的斗爭威脅到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安全時,資產階級會毫不猶豫地把無產階級投入血泊之中。
巴黎公社運動的失敗原因:
1,客觀上:生產力水平沒有成熟到足以廢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19世紀70年代,生產力水平和無產階級的威信,都未達到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的程度。
2,主觀上:無產階級的不成熟,公社缺乏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沒有理論的指導,也沒有前人的可供借鑒的經驗。
❻ 巴黎公社到底算什麼主義
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巴黎公社的作用眾說紛紜。它發生在1792至1794 年法國大革命時期,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前夕,巴黎部分選民在市政府組成維持秩序委員會,組織民團,任命巴伊為市長。
巴黎公社配圖
簡單的巴黎公社簡介也印證了馬克思對它的評價,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對此持反對意見,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實際上還是無政府主義。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無產階級武裝暴力直接奪取城市政權的第一次嘗試。它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斗爭和社會主義的學說,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上寫下了光輝、偉大而悲壯的一頁。
誠然,由於當時的政治經濟條件所限,世界范圍內的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和大發展的時期,資產階級正與封建勢力做最後階段的斗爭,發生於資本主義大工業初期階段的這次無產階級起義無法進行其推翻資本主義統治、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願望。但是,作為一次壯舉,它帶給我們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當無產階級的斗爭威脅到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安全時,資產階級會毫不猶豫地把無產階級投入血泊之中以上便是詳細的巴黎公社簡介,也是教訓。
❼ 巴黎公社的介紹
巴黎公社起義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無產階級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為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國家政權而進行的一次武裝斗爭。武裝起義雖然僅進行了72天,但它卻以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具有世界意義的第一次演習,載入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光輝史冊。
19世紀中葉,法蘭西第二帝國經濟不斷惡化,對外關系接連受挫,各種社會矛盾日趨激烈,法皇路易·波拿巴的專制統治陷入全面危機。為擺脫困境,轉移國內人民視線,法國於1870年7月19日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進程卻與波拿巴的願望完全相背,法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9月2日波拿巴在色當被困投降。消息傳到巴黎,市民群情激憤,9月4日爆發了人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國,成立了以特羅胥將軍為首的「國防政府」。這時,普軍繼續向法國內地推進,戰爭性質發生了變化,法國成了防禦侵略戰爭的一方。但「國防政府」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愛國激情視如洪水猛獸,不顧國家民族利益,與敵屈辱求和,妄圖把巴黎交給敵人,利用敵人之手鎮壓人民革命,使普軍得以長驅直入,包圍巴黎,佔領了法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土。10月31日,17萬法軍向普魯士投降,引起了巴黎人民的極大憤慨,又爆發了旨在推翻叛國政府的第二次起義。起義雖再次被鎮壓下去,但兩次起義使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受到了實戰鍛煉,明確了只有推翻資產階級政權,才能維護民族獨立。為此,巴黎無產階級在同政府賣國政策的斗爭中,利用政府建立國民自衛隊的法令,在全國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裝力量。愛國熱情高漲的巴黎工人沖破政府限制,僅三個星期就組成了194個工人營隊,並推舉一批革命者當了工人營的營長,成立了士兵代表機構「內務委員會」,獲得了大量武器和軍需物資,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為主體的國民自衛軍。1871年2月,巴黎無產階級革命武裝正式成立了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選舉了總司令和20名委員,草擬了章程,為武裝起義做好了最重要的准備。
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同普魯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停戰和約。2月17日,奧爾良黨人首領梯也爾上台。由於與普魯士達成妥協消除了後顧之憂,法國資產階級便集中全力來對付國內無產階級特別是巴黎的工人武裝,以圖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3月8日至17日,梯也爾政府向巴黎增調了2萬名政府軍,准備奪取國民自衛軍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員會成員。當時,巴黎的國民自衛軍有417門大炮,分別集中在蒙馬特爾高地和棱蒙高地等地。3月18日凌晨5時,政府軍一個團佔領了蒙馬特爾停炮場。槍聲驚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搶的消息迅速傳開。該區的國民自衛軍戰士立即集合起來,包括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內的人民群眾也隨同一起擁上蒙馬特爾高地。政府軍士兵發生嘩變,與人民群眾聯合行動,逮捕了反動軍官、警察和憲兵。偷襲棱蒙高地的政府軍也未能迅速把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趕到的國民自衛軍擊潰。
政府軍的偷襲失敗了。這時,已在巴黎各地特別是工人區爆發的武裝起義迅速展開。國民自衛軍和人民群眾自動拿起武器,建築街壘,布置崗哨,派出巡邏隊,集中分散的大炮。中央委員會採取緊急措施領導武裝起義,佔領了部分地區。中午以後,國民自衛軍開始越出本區,向巴黎市中心挺進,起義由防禦轉入進攻。15時,國民自衛軍根據中央委員會的進攻命令,展開巷戰,攻佔了陸軍部及其他一些軍事機關和據點。21時,控制了萬多姆廣場,政府軍和憲兵聞風喪膽,落荒而逃。22時許,國民自衛軍進入市政廳,升起紅旗。至此,中央委員會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裝起義推翻了梯也爾政權,取得了偉大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進行了普選,一大批工人、社會主義者和國際主義者參加了巴黎公社領導機構,一個嶄新的無產階級國家政權誕生了。
梯也爾跑到凡爾賽後,手下僅剩1萬多殘兵敗將。為向巴黎無產階級反撲,他一方面糾集反動軍隊的散兵游勇,另一方面請求俾斯麥釋放戰俘,重新拼湊和整頓了軍隊。此時,巴黎仍處在敵人的包圍之中,東面和北面普軍15萬大軍壓境,西面和南面凡爾賽軍隊伺機反撲,形勢對公社極為不利。
而公社卻麻痹大意,疏於防範。4月2日清晨,凡爾賽軍炮轟巴黎,向巴黎城西的訥伊橋發起進攻。公社2000名戰士與1萬多名敵軍激戰數小時後,放棄了訥伊橋等陣地。凡爾賽的炮聲震醒了巴黎,公社執行委員會當即決定進攻凡爾賽。4月3日晨,公社匆忙調集4萬人,分3路向凡爾賽進軍。中路1萬餘人從東面進攻,擊退敵憲兵隊後遭強大敵軍阻擊後撤;左翼6000多人從東南方向進軍,初戰獲勝,進抵距凡爾賽5公里處因彈葯和援兵不濟而被迫後撤,不幸陷入敵重兵包圍,指揮員杜瓦爾被俘就義;右翼1萬餘人經訥伊橋沿大道出擊,佔領呂埃伊後與北部部隊會合,因故大量增兵後被迫後撤。這次出擊,由於公社領導對軍事形勢盲目樂觀,對大規模軍事行動缺乏准備,致使出擊部隊沒有統一領導、各行其事,導致了失敗。凡爾賽遭公社沉重打擊也被迫改變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戰術。
4月6日,梯也爾將軍隊整編為2個軍,加上普軍後來釋放的5萬名戰俘,約11萬人。凡爾賽軍與東面和北面的普軍對巴黎形成了包圍。公社方面軍事工作進展不大,僅有1.6萬作戰部隊和4.5萬預備部隊。雖然公社擁有1200門大炮,但由於組織不善,能夠配置使用的只有200門,且缺少熟練炮手。但為了保衛革命成果,公社戰士在忠誠堅定、智勇兼備的軍事將領指揮下,與敵浴血奮戰。4月7日,凡爾賽軍隊依仗優勢炮火攻佔了訥伊橋和附近據點。巴黎城防司令東布羅夫斯基率領西線5000名裝備很差的部隊,同9倍於己的敵人激戰。17日,250名公社戰士在貝康城堡抗擊5000名敵軍進攻達6個小時。21日,在訥伊方向堅守的公社戰士日夜作戰,與敵展開肉搏,擊退了強渡塞納河之敵。在南線,凡爾賽軍為奪取伊西和旺夫炮台,不惜用數百門重炮轟擊炮台,公社戰士為守衛炮台頑強戰斗。到4月底,公社守住了巴黎西線和南線,給凡爾賽軍以大量消耗。5月初,公社調整了巴黎防禦部署,東布羅夫斯基指揮第一軍在西線抗擊敵6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隊的猛攻,公社戰士充分利用5輛裝甲車和塞納河上的10艘炮艇與敵廝殺,不僅以少量兵力頂住了敵軍主力的進攻,而且支援了南線作戰。在南線,敵進攻的主要目標仍是伊西和旺夫炮台。5月3日夜,防守木蘭—薩克多面堡的第五十五營軍官叛變,敵突然佔領了南線這個主要據點,數百名公社戰士陣亡或被俘。接著凡爾賽軍發起全線總攻,8日伊西炮台失守。公社雖在此時加強了軍事指揮,但大局已難挽回。13日旺夫炮台被攻克。在西線,8000名連續作戰、疲憊不堪的公社戰士與8萬名裝備精良的敵人作戰,有時還主動出擊。但從5月17日起,凡爾賽軍集中重炮開始猛轟巴黎,並集中了13萬人准備進攻巴黎。
5月21日下午,凡爾賽軍從對克盧門進入巴黎,一場震撼世界的流血大巷戰開始了。為保衛公社政權,巴黎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奮起抗敵,他們在街道和廣場築起街壘,不論男女老少,人人拿起武器同敵人進行殊死的戰斗。22日拂曉,敵12個師約10萬人進佔了巴黎大部分市區。25日,公社戰士同敵人展開了激烈戰斗。在塞納河左岸,公社戰士與敵進行白刃戰,直到被敵包圍,才撤過塞納河。在市中心,婦女、兒童與公社戰士並肩作戰,抗擊敵人的輪番進攻。27日,敵軍開始圍攻最後兩個工人區,在拉雪茲神甫墓地200名公社戰士與5000名凡爾賽士兵展開肉搏,戰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戰士壯烈犧牲,被俘戰士全部被槍殺在墓地的一堵牆前。這堵牆永為世界無產階級紀念的「公社社員牆」。28日16時,公社戰士堅守的最後一個街壘被攻克。英雄的巴黎人民的武裝起義在經過不屈不撓的斗爭後,被凡爾賽軍血腥鎮壓下去了。
據統計,公社戰士共有7.29萬人在作戰中犧牲,2.98萬人被槍殺,6萬多人被投入監獄或被流放。
巴黎公社起義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革命,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的第一次總演習,為無產階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公社戰士高昂的革命鬥志永遠激勵著世界無產階級起來進行斗爭。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上,法國資產階級正處在上升階段,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條件尚不具備。另外,公社也未能把革命發展到法國各地,取得外省和廣大農民的支持,形成強大的工農聯盟。還有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個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堅強領導和正確思想的指導。主觀上,由於法國無產階級本身的歷史局限性,在軍事斗爭方面出現了一些嚴重的錯誤:一是錯誤地始終採取防禦政策,沒有利用多種機會去消滅凡爾賽反革命力量。尤其是在進軍凡爾賽的問題上,沒有在起義勝利後乘勝進攻凡爾賽,消滅梯也爾的有生力量,而是忙於組織選舉,貽誤了戰機,給敵以喘息之機,得以卷土重來。在4月份戰斗日趨激烈的時候,巴黎前線指揮員得到的命令只是「防禦」,沒有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適時發起進攻,只是消極地等待強敵進攻,這等於等待失敗:二是軍事准備不足,敵情不明,造成軍事部署和指揮失誤。起義勝利後,巴黎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公社對凡爾賽的反撲缺乏警惕和軍事准備,4月2日炮擊巴黎的炮聲響了,公社的人們還認為是節日禮炮。4月3日在未進行充分准備的情況下,又倉促決定出擊凡爾賽,結果進軍失敗,使公社遭受很大損失;三是軍事組織混亂,紀律鬆弛。起義成功後,公社擁有6萬多人的部隊,20萬枝槍,1200門大炮,5個炮台和一個工事堅固的環形要塞地帶,足夠使用幾年的彈葯及法蘭西銀行數十億法郎的資金,完全可以組織強大的出擊和長期防禦。但公社未很好地利用這些條件,部隊缺乏必要的組織紀律和統一領導,任意行動和自由來去的現象時有發生。
戰斗中公社戰士缺少足夠武器,可在倉庫里卻放著28萬枝步槍。公社在選拔軍事領導人上也存在失誤。巴黎公社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她的功績不可磨滅。這些經驗教訓更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