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十大浪漫城市
1 哈爾濱
北國之都冰城哈爾濱,可以說是國內最具異國情調的城市之一了,滿大街的歐式建築和金發碧眼的俄羅斯美女帥哥,以及眾多露天的酒吧,讓你有些懷疑自己是否早已置身歐洲。在一個晴朗的冬日,徜徉在中央大街銀裝素裹的美麗的建築群中,看滿街的美女帥哥,在聖索菲亞大教堂高高的穹隆頂下仰望藍天,此刻的心情又怎能不夠浪漫愜意呢?
2 大連
同樣做為現代的北國都市,大連除了享有「北方香港」的美名外,又是國內有名的「浪漫之都」。任何殖民的城市,總是在擺脫了殖民的遭遇後,多多少少留下一些異域的風情。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主要集中在俄羅斯風情街,南山旅遊風情一條街,還有中山廣場周圍積聚的不同風格的建築,洛可可,巴羅克以及哥特式的建築風格在大連的建築中都可以覓得到足跡。另外,旅順口區匯聚的一些古老的建築,也給大連的異國風情添上了濃濃的一筆。除了別具特色的建築外,大連的碧海藍天以及空氣中充斥著的草的清新與海的咸澀味道也使人的心情為之一震。這樣一個永遠不會讓人感到壓抑與煩躁的城市,又如何能夠與浪漫脫得了干係呢?
星海廣場
3 青島
碧海藍天,綠樹紅瓦,濃縮了青島的特色。按理說,北方的海灘,多是粗糙的小石子沙灘,可青島的海灘卻是精緻的細沙,這一點,很是讓北方其他的海濱城市艷羨。是凡有海的地方,總是讓人多少產生些浪漫的情懷,長長的棧橋,美麗而又綿長的海岸線,還有那綠樹掩映中時隱時現透著貴族氣的紅瓦,又如何能夠不讓人心動流連呢?
棧橋
4 杭州
號稱「甲桂林」的杭州,無疑是浪漫的。自古以來,關於西湖的美譽就已不絕於耳了。今天的西湖,在經過了精心的改造後,已然煥發出另一種青春。西湖旁的建築風格迥異的酒吧里飄出來的悠揚的薩克斯風與咖啡的淳香在訴說著個性與現代的同時又讓人耳目一新。陽春三月,迎著溫暖的微風,徜徉在湖濱路上,看隨風飛舞的柳枝上透出的鵝黃倒影在湖水的春光里,看遠山在美麗的春色中若隱若現,再去古老的靈隱寺上燒上一份虔誠的祝福,順便再去河舫街上尋尋古,好一個愜意的春日啊!
西湖
5 上海
說起繁華的上海,很多人都會覺得上海不夠浪漫,因為喧囂和壓力總是讓很多人喘不過氣來。這個時候,不妨去外灘走走,每到那裡,伴著不時劃過耳畔的渡船的汽笛聲,看周圍那些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建築,總是不由想起二三十年代那個群雄爭霸的上海灘。再去新天地和衡山路上的酒吧里坐一坐,即便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浪漫的心情也是尋得到的。
外灘
6 廈門
有著「花園城市」美名的廈門,城市面積雖小,卻處處濃縮著精華。閑暇的時候,踩著鼓浪嶼的浪花,一邊吟著那首膾炙人口的《致橡樹〉,一邊在深深淺淺的小巷裡去尋訪詩人舒婷的足跡。再去普陀寺體驗一下虔誠,或是在珍珠灣里隨意地游上一圈,亦或是在柔風輕拂的沙灘上懶懶地睡上一覺,這一切,怎不讓人沉醉?
廈門鼓浪嶼
7 珠海
是我最喜歡的三個城市之一。這個美麗的大花園據說一年四季都嗅得到花香。穿梭在綠樹成茵,花團緊簇的街道上,讓你的心情永遠保持舒暢。特別是到那條臨海的悠長的「情侶路」上走走,迎著海風,嗅著空氣中混雜著咸澀和草的清香,心也不由跟著醉了。累了的時候,到旁邊的草地上坐上一坐,在過往行人悠閑而愜意的腳步中,心也不由跟著醉了。
珠海夢幻水城
8 桂林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本身就是一幅巨大的重調水墨畫。置身這樣一幅美麗的畫中,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了。坐上竹筏,順著灕江漂流而下,看兩岸的青山和水中的倒影交相輝映,或是租上一台腳踏車,在山水間穿行,讓心情也一同跟著飛起來。再去西街上去捕捉那些金發碧眼高高大大的老外們在小家碧玉的南國建築群中驚奇的目光,或是小酒館中飲上一兩杯,讓自己永遠沉醉在桂林的山水間。 桂林山水
9 三亞
陽光,沙灘,椰林,藍天,以及純凈得找不出雜質的空氣,如同夢一般的天堂,構成了三亞永遠動人的主旋律。作為中國唯一熱帶濱海國際旅遊城市,三亞的海灘不知征服了多少遊客。連綿起伏的青山,波平浪靜的海灣,清澈如鏡碧玉般的海水,柔軟如綿白銀般的沙灘,品著椰汁,吹著微風,曬著太陽,真是找不出比這再愜意的事情來了。
三亞 風光
10 麗江
麗江,夢中的伊甸園,永遠牽動著我的心弦。小小的四方街濃縮了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建築的精華,又溶入了現代的浪漫情調。穿行在小橋流水間,在古老的東巴風情中尋找著茶馬古道的痕跡。聽完宣科主持的納西古樂,再到現代的咖啡館里坐一坐,在牆上懸掛的遊客感懷中發上一段感懷。再去眺望一下玉龍雪山,最後再到瀘沽湖的豬槽船上小坐一下,想來世外桃源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吧!
⑵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旅遊城市有哪些
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九江榜上有名
12月20日,由國際旅遊業管理協會、亞太旅遊聯合會、中國國際品牌協會等主辦的「相約世博——2009中國精選國際旅遊品牌推廣盛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西藏拉薩、浙江紹興、雲南梅里雪山、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江西婺源、虎跳峽風景區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旅遊城市(縣)和景區,全國知名旅行社等近百餘位代表參加了此次盛會。在當日下午的頒獎盛典上,九江市獲得「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殊榮。
據悉,此次大會主要內容包括:中國精選旅遊品牌盛裝展示,由著名旅遊城市、魅力名縣、知名景區、特色旅遊項目展示優秀旅遊品牌的旅遊資源;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魅力名縣)展播。大會組成了由國家旅遊局、各國大使館旅遊參贊、旅遊界權威專家及旅遊媒體的專家評審團,對申報參選的地區進行嚴格的篩選評比,評選出最具國際品牌價值旅遊城市、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等20餘個獎項。
來自人民網、上海東方衛視、旅遊衛視等多家媒體報道了此次盛會。會上,播放了魅力九江的旅遊宣傳片,我市旅遊部門從旅遊產品、接待服務、品牌設立等方面對九江旅遊產品進行了宣傳推介,並與其他參會單位進行了現場對接,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雲南、江蘇等地的旅遊界人士表示,將在適當的時間來九江具體商談合作事宜。會後,人民網對我市的旅遊資源進行了專訪,通過網路媒體再次向廣大國內外遊客推介了九江旅遊品牌。
⑶ 三亞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啊
三亞是具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三亞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位居第三。2016年9月,三亞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
2017年2月,三亞入選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之一。三亞也是同時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及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3)中國唯一一個國際旅遊城市是哪個擴展閱讀
三亞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地理坐標介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總面積1919.58平方千米。
2,地形地貌
三亞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58.65千米,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等。
⑷ 為什麼桂林旅遊在中國排不上名次,還說什麼國際旅遊城市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在國內還是挺有名的~景色也是可以的~
至於國際旅遊城市,這個有點過了。
⑸ 三亞是中國最出名的旅遊城市嗎
最出名不敢說.. 事實上也有些人不知道三亞.. 但是三亞絕對堪稱中國最美麗的海濱城市
三亞市區坐落在這樣一種幽美的以山、海、河為特點的自然環境之中,城市的建設注意城市與自然景觀環境、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山——海——河——城」巧妙組合,渾然一體,構成了三亞市區獨特的環境特色。
三亞市區環境極為獨特,山、海、河三種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構成了三亞市特有的自然景觀。市區三面環山,北有抱坡嶺,東有大會嶺、虎豹嶺和海拔393米的高嶺(狗嶺),南有南邊嶺,形成環抱之勢,山嶺綿延起伏、層次分明;同時,山脈的延伸將市區分成若干青山圍成的空間,為城市不同地區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間景觀環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綠色屏障輝映出三亞市的嫵媚多姿。眾多山頭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灣和城市景觀的制高點。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眾多海灣各有佳景。處於市區的大東海、小東海、三亞灣與市民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海上的東、西二島彷彿是面向南海的一張大門,為寬闊的海面增加了層次感,海霧飄過,兩島掩其中,平添了幾分神秘;漫步沙灘,作為三亞市標志的鹿回頭隱約可見。三亞有東、西二條河穿過市區,二條河交叉南匯於南邊海,北匯於中島端,自然岸線曲折多變,上游水網縱橫交錯,兩岸自然生長的紅樹林綠影婆娑,時有水鳥飛弋,魚躍錦鱗,景緻優美,生機盎然。
三亞市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海南省風景名勝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在約兩百公里的海岸線上,密布亞龍灣、大東海、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海山奇觀、南山文化旅遊區等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她不僅具備現代國際旅遊五大要素——陽光、海水、沙灘、綠色植被、潔凈空氣,而且還擁有河流、港口、溫泉、岩洞、田園、熱帶動植物、民族風情等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在國內外堪稱一絕。
三亞古稱崖州,也稱鹿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筆洞三亞古人類遺址等都蘊涵著豐厚的歷史文化。三亞地處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境內匯集了陽光、海水、沙灘、氣候、森林、動物、溫泉、岩洞、田園、風情等十大風景資源。2007年北京奧組委宣布三亞成為08北京奧運會國內火炬傳遞的第一站。
星羅棋布的旅遊景點、風情萬種的旅遊資源,構成了罕見的熱帶濱海風光。迷人的海灣,令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這里四季如春、花果飄香、山巒疊翠、椰林婀娜、海鷗翩躚。那如虹的海灣、清澈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奔涌的浪花、明媚的陽光、海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那碧波萬頃的大海、變幻莫測的白雲、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風情,無不散發出動人心魄的魅力。
面對美麗的三亞,讓人不禁折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來到這里,不少海內外遊客都忍不住驚嘆「不是夏威夷,勝似夏威夷」。我國第三代領導人游覽三亞海山奇觀時,對其勝景贊嘆不已,即興題詞「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而音樂人則譜寫了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觸動了無數人的心扉。
⑹ 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有哪些
1、桂林市:
三亞是具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三亞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位居第三。
2016年9月,三亞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2017年2月,三亞入選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之一。
⑺ 桂林是哪個省的。
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市。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萬年智慧聖地,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城市、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7個區(市)縣和高新區、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0餘萬。
桂林地處中國華南、東盟自由貿易區門戶城市、「一帶一路」和黔粵湘桂交界聯接點、國際性旅遊航運樞紐中心、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是中央軍委桂林聯勤保障中心駐地,也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
(7)中國唯一一個國際旅遊城市是哪個擴展閱讀:
據市區寶積岩和甑皮岩洞穴發現的遺物考證,距今約一萬年前,桂林就有人類祖先活動。夏、商、周時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漓二水後,桂林便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
「桂林」之名,始於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當地盛產玉桂而成名,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
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後歸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於獨秀峰南,貞觀八年(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節度。五代十國時先後屬楚和南漢的桂州。宋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後屬靜江府。元時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
明清時均屬廣西省桂林府。民國時屬廣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縣,1940年始設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為日寇佔領,光復後仍為廣西省轄市,民國歷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為廣西省轄市,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桂林城區和郊區。1981年7月、1983年10月陽朔縣、臨桂縣分別劃歸桂林市管轄。
199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實施部分區劃調整,將郊區更名為雁山區。
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組建新的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陽朔、靈川、臨桂、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恭城10個縣(自治縣)及荔浦市。
⑻ 桂林也算國際旅遊城市
桂林,一座享譽世界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它以擁有甲天下的山水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一流的生態環境、完善的城市功能和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以及最適合人類居住、能夠滿足現代人多元化旅遊需求的國際旅遊城市的獨特魅力,吸引著四海賓朋。 桂林邁向國際化旅遊城市的一個突出標志是旅遊業不斷發展壯大,入境人數排名全國城市前列。桂林在我國旅遊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認為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旅遊城市。近年來桂林旅遊業不斷發展壯大,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200多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100多萬人次,入境人數在全國城市排位第五。建國以來,先後有80多個國家的100多位元首和政府首腦先後訪問游覽過桂林。從尼克松開始到柯林頓,美國歷屆總統先後訪問過桂林,並為美如仙境的桂林山水所傾倒。最近,美國參議院臨時參議長史蒂文斯先生及9位參議員也訪問桂林。2005年,桂林市全年遊客接待量達到120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7.95億元,比2004年增長15.6%。企業全年上繳政府各項基金和稅費9362萬元。 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又是桂林邁向國際化旅遊城市的另一個突出標志。繼2000年,桂林市生產總值(GDP)突破300億元後, 2005年達536.92億元。「十五」期間,GDP 增幅呈逐年上升趨勢,年平均增長11.1%,高於「十五」計劃預期目標2.1個百分點,高於1979-2000年(即改革開放至九五期末)平均增長速度1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32.9:30.9:36.2調整到2005年24.3:39.3:36.4,實現了三次產業結構順序由「一三二」向「二三一」的歷史性轉變,三次產業呈現均衡、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05年財政收入51.61億元,是「九五」期末的2.13倍,年均增長16.3%,增幅高出預期目標6.3個百分點;人均財政收入1044元,比「九五」期末增加540元。財政收入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8.0%提高到2005年的9.6%。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加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1%和19.5%。 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05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7.2億元,排廣西第一;農業增加值126億元,排廣西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3003元,增收365元,總量排廣西第三,增量排廣西第二;糧食總產205.6萬噸,水果總產166.6萬噸,蔬菜總產371.7萬噸,食用菌總產10.23萬噸,均排廣西第一;生豬出欄529萬頭,肉類總產48.9萬噸,分別名列廣西第一、第二。 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管理繼續加強,城鄉面貌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為桂林邁向國際化旅遊城市夯實了基礎。桂(林)梧(州)高速公路(桂林段)、兩江國際機場擴建、巴江口水電站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或建成使用,萬福路、城北自來水廠、百條小街小巷改造等城市建設工程相繼完成,城市承載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創城」工作成效顯著,城市品位進一步提高。 堅持不懈的「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環保」,使桂林全市目前森林覆蓋率達到66.5%,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8.7%,綠地率達35.6%,市區人均佔有公園綠地面積達8.4平方米。灕江城市段水質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准。市區大氣環境質量接近國家一級標准,一級和二級空氣質量平均每年達到330天以上,「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公園被建設部授予2005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該市被評為全國城市區域環境質量和道路交通雜訊環境質量「雙十佳」城市,並在國家環保總局組織的全國47個重點城市環境綜合質量定量考核中,連續5年名列第一,是全國最適合人居住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