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歌是什麼背景什麼時間下創作的
國際歌
歐仁·鮑狄埃(1816-1887)出生於巴黎一個製作木器的手工業工人家庭,他在艱難的環境里刻苦自學,從他所能夠找到的書籍中吸取知識的營養。法國革命民主主義詩人貝朗瑞的詩,在他心靈里留下深刻的印記。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時,年僅14歲的他就寫出了他的第一首詩歌《自由萬歲》。從此,他開始用詩作為武器,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並逐漸由一個民主主義者向社會主義者轉變,並於1870年加入了第一國際,成為第一國際巴黎支部聯合會的委員。
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革命爆發了。英勇的巴黎工人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3月28日,公社成立了。鮑狄埃先後擔任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委員、二十區中央委員會委員、公社委員。他在擔任公社社會服務委員會委員時,被人們稱譽為「最熱情的公社委員之一」。
巴黎公社失敗後,他在群眾的掩護下,躲進了蒙馬特爾我人基特家的閣樓,倖免於難。在這悲痛的日子裡,他的心情無法平靜,5月30日,他用戰斗的筆,寫了了震撼寰宇的宏偉詩篇--《國際》,正式宣告向敵人「開火」。
1887年,他在貧困中與世長辭,巴黎的群眾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在他逝世後的第二年,法國工人作曲家彼爾·狄蓋特以滿腔的激情為《國際》譜寫了曲子。從此,它便成了世界無產者最喜愛的歌,從法國越過千山萬水,傳遍全球,1890年出現了西班牙譯文的《國際歌》,1899年被譯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現了德文、英文、義大利文的《國際歌》,1906年正式傳入了俄國,為了便於傳唱,翻譯這首歌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黨員柯茨只選擇了六段歌詞中的一、二、六三段,1923年瞿秋白將它從俄文翻譯成了中文,因此我國所唱的《國際歌》也只有三段。
1923年,瞿秋白從蘇聯回到國內,擔任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刊物《新青年》主編,同時著手翻譯《國際歌》。
《國際歌》自1888年6月在法國里爾一次工人集會上第一次唱出後,這首法國工人的戰歌經四十多年的傳播,已成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蘇聯人民就是唱著它戰勝敵人,最終走向新勝利的。但是,在當時的中國,《國際歌》並沒有流傳開來。《國際歌》傳入中國後,有兩種譯文,可惜都譯得不理想,歌詞晦澀不上口,廣大勞苦大眾很不容易接受。這也是這首偉大歌曲一直沒有能在中國傳唱開來的原因。
瞿秋白在蘇聯出席了第九次全俄蘇維埃大會,見到了列寧;他更在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裡受到了蓬勃發展的各項事業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他早就下決心,要將《國際歌》重譯,讓它在中國廣泛流傳,成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首戰歌。
重譯《國際歌》的宗旨,就是要讓翻譯過來的歌詞,既准確又易唱,讓它很容易在勞動人民中間流傳開來。當時,瞿秋白住在北京黃化門西妞妞房他叔叔的家裡。守著一架風琴,他開始著手譯《國際歌》了。他對照原文,一字一句的推敲。時而沉思斟酌,時而自彈自唱。每一句歌詞定稿,都要如此反復再三。他譯著,唱著,譯到「國際」一詞時,他站了起來。這個詞,漢語只有兩個字,而外文卻是老長一串音節。如果照例譯成「國際」一詞,配上原譜,將成為「國際———,就一定要實現」,「國際」一詞,拖得這么長,那將是很難唱也是十分不悅耳的一句。
瞿秋白為這個詞怎麼翻頗費思索,他在小屋裡來回走動,不時地哼著,想著。在莫斯科的經歷,又一幕幕浮現在他眼前:那嚮往社會主義而來到蘇俄的各國無產者激動歌唱的聲音,那解放了的蘇俄人民幸福歡歌的聲音,以及他自己為求真理而慷慨高歌的聲音,都匯集成一片氣勢磅礴、無往而不勝的雄渾壯麗的旋律,回盪在他的耳際。他忽然停下腳步,若有所悟地走到琴邊,手指按在琴鍵上,有力地彈奏著《國際歌》的這一段。隨著琴聲清晰的節奏,他用不很高的,卻十分庄嚴的聲音唱出了:「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歌詞和歌曲是那樣和諧地融和成一體了!瞿秋白終於用音譯的辦法,解決了這一難題。
《國際歌》譯成後,他曾對曹靖華說過:「『國際(英特納雄耐爾)』這個詞,在西歐各國文字里幾乎是同音的,現在漢語用了音譯,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時可以和各國的音一致,使中國勞動人民和世界無產者得以同聲相應,收萬口同聲、情感交融的效果。」
1924年,瞿秋白在上海大學任社會學系主任,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學的紀念會上,瞿秋白登上高高的講台,在一群愛國青年中間,與任弼時等師生一起唱起了《國際歌》。從此,這首響遍全球的偉大旋律,就一直伴隨著中國人民向反動黑暗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瞿秋白在重譯《國際歌》11年後,於1935年2月在江西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殺害。臨刑時,他昂首高唱著自己翻譯的《國際歌》,他用歌聲向敵人宣布:「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
《國際歌》節奏抑揚頓挫,慷慨激揚,感情豐富,蘊涵深刻的道理。國際歌代表著社會底層人民的一種反抗精神,一種反抗壓迫反抗專制反抗剝削的一種精神.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專制,哪裡有剝削,哪裡就有著國際歌的聲音!
[法]歐仁.鮑狄埃詞
比爾.狄蓋特曲
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沖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的通紅,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一切歸勞動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蟲!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一旦把他們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國際歌》中文版的由來
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作詞,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譜曲的《國際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是世界上最被廣泛傳唱的歌曲之一。
130多年來,《國際歌》被譯成多種文字,傳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響徹寰宇。它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上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國歌後,則把《國際歌》作為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
早在20世紀之初,中國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現過未曾署名的《國際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應該是鄭振鐸與其好友耿濟之在1920年10月翻譯發表留下來的。但是以詩的形式出現, 沒有附曲,不適合唱頌。
1923年6月,《新青年》第一期上發表了瞿秋白從法文譯來的詞和簡譜的《國際歌》,這便是我國最早能唱的《國際歌》。瞿秋白將法文「Internationale」(國際)一詞音譯為「英德納雄納爾」,如此,詞和曲和諧地融為一體,朗朗上口,使《國際歌》在社會上得以傳唱起來。
而我們今天在各種集會上所傳唱的《國際歌》,則是1923年詩人蕭三從俄文版轉譯,陳喬年配歌,副歌譯為:「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1962年,中國音協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邀請有關專家,對《國際歌》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② 國際歌 創作歷史背景是什麼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
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
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隨後,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
公社失敗後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詩歌《英特納雄耐爾》(又譯《國際工人聯盟》)。該詩曾使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國際歌》譜寫了曲子,國際歌創作完成。
(2)民樂版國際歌是哪個朝代的裝束擴展閱讀
1、歌曲鑒賞
《國際歌》熱情謳歌了巴黎公社戰士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氣概。該歌曲向資本主義宣戰,充分表現了革命無產階級不屈的豪邁氣魄。
《國際歌》這首歌曲為行板,降B大調,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貫穿首尾的旋律,為帶副歌的二段體結構。悲壯的前奏過後,深沉的第一主題昂首進入,表現出革命志士們不屈的氣節。
樂曲的中段旋律在調性上實際上轉為屬調(即F大調),始終庄嚴、雄渾,曲調中愈發透出光明與希望;最後,樂曲的前奏經過自然再現,在氣勢宏大的高潮中結束,預示著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一定會實現。
2、社會影響
對蘇聯:
1900年12月,列寧將《國際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詞原文登載在《火星報》上。
1902年俄國詩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將其翻譯成俄文,發表在在倫敦出版的一本俄國移民雜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國際歌》開始在俄羅斯工人中間流傳。
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報》重新發表了這一作品。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決定以俄文版的《國際歌》作為蘇聯的代國歌。
直至1944年,蘇聯政府選擇了《牢不可破的聯盟》作為蘇聯的國歌,同時把《國際歌》作為蘇聯共產黨的黨歌。在蘇聯解體以後,《國際歌》成為俄羅斯共產黨的黨歌。
對中國:
《國際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轉譯自俄文版並於1923年6月15日發表,此版本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國際的精神)在歌詞中音譯為「英特納雄耐爾」,原來是國際工人聯合會(第一國際)的簡稱,有時表示國際共產主義。
③ 國際歌原版是誰唱的
《國際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為其譜曲。這首歌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它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上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國歌後,則把《國際歌》作為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1920年中國首次出現由瞿秋白譯成中文的《國際歌》。1923年由肖三在莫斯科根據俄文轉譯、由陳喬年配歌的《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1962年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④ 國際歌發表於
國際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這首歌也曾經是世界上最被廣泛傳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1816年-1887年)在1871年所作(當時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皮埃爾·狄蓋特(1848年-1932年)於1888年為其譜曲。這首歌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傳統上,唱國際歌時常舉手握拳致意。國際歌不僅僅被共產主義者所傳唱,而且在很多國家中的社會主義者和社會民主黨人中也廣泛流傳。這首歌被作為被壓迫者的戰歌。
這首歌曾經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注意共產國際的會歌並不是此歌)。
1900年12月,列寧將《國際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詞原文登載在《火星報》上,1902年俄國詩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將其翻譯成俄文,發表在倫敦出版的一本俄國移民雜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開始在俄羅斯工人中間流傳。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報》重新發表,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決定以俄文版的《國際歌》作為蘇聯的代國歌。1944年衛國戰爭中,在200多位應征作者中,選擇了《牢不可破的聯盟》取代《國際歌》,作為蘇聯的國歌。
此歌最廣為傳唱的中文版本,1923年6月15日由瞿秋白(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任總書記)自俄文版轉譯。此版本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 (國際的精神)在歌詞中音譯為「英特納雄耐爾」,原來是國際工人聯合會的簡稱,有時表示國際共產主義。此版本作為中國共產黨黨歌。
1926年(民國十五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紀念時,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曾經印行國際歌傳單,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詞中先音譯為「英特爾拉雄納爾」,再音譯為「英特爾納雄納爾」。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作國歌。
後來,中法大學教授、翻譯家沈寶基作出了較忠於原文法文的《國際歌》完整版中譯,其中Internationale在譯文中音譯為「因呆爾那西奧那爾」。
這首歌被各國的共產黨人,社會黨人和社會民主黨人廣為傳唱。基本上,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前,都會演奏國際歌。此外,2005年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結束的時候,會場演奏了《國際歌》,曾參加抗日戰爭的中國老兵和來自世界各國的抗日老戰士和國際友人也高唱此曲。此外,2006年10月22日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結束的時候也演奏了此曲。
⑤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的國際歌是什麼版本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兔子(小白兔)
中華民國 禿子
蘇聯 毛熊
俄羅斯 大毛
烏克蘭 二毛
白俄羅斯 三毛
美國 白頭鷹
法國 公雞(高盧雞)
英國 牛牛(約翰牛)
德國 老虎/貓(漢斯虎/漢斯貓)
(註:二戰後德國被分裂為東西德,分屬華約和北約,故老虎角色也出現兩種.)
日本 一隻短腿的禽類,自稱為鶴
巴基斯坦 捻角山羊,昵稱「巴巴羊」
印度 白象
朝鮮 紅星軍帽棒子(北棒)
韓國 美式鋼盔棒子(南棒)
澳大利亞 袋鼠
伊朗(巴列維王朝) 王冠駱駝
伊朗(霍梅尼執政後) 獅子(波斯獅)
伊拉克(薩達姆·海珊政權) 鬍子貝雷帽駱駝(漫畫中名叫「傻大木」)
沙烏地阿拉伯 包頭巾駱駝(漫畫中名叫「沙隆巴斯」)、狗大戶 頭巾來源於阿拉伯頭巾,身上諸多寶石表示其極其富有。
阿富汗 頭巾鬍子駱駝
東南亞諸國 猴子
北越 紅星猴子
南越 三條杠猴子
印尼 回民帽猴子
非洲諸國 河馬
坦尚尼亞 「坦」字河馬
利比亞(卡扎菲政權) 「卡」字河馬
烏干達(伊迪·阿明政權) 瘋鴨大叔(一隻帶著鴨子面具長相怪異的河馬)
古巴 鱷魚 。
南斯拉夫 大白鵝 鵝是南斯拉夫的代表動物。
科索沃 小白鵝
以色列 戴勝鳥(阿戴爾)
⑥ 《國際歌》的詞、曲作者分別是誰哪國人
《國際歌》的詞作者是歐仁·鮑狄埃,法國人;曲作者是皮埃爾·狄蓋特,生於比利時,後移居法國人,也是法國人。
《國際歌》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20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並在1944年把《國際歌》作為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1920年中國首次出現由瞿秋白譯成的中文版《國際歌》。
1923年由蕭三在莫斯科根據俄文轉譯、由陳喬年配唱的《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1962年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6)民樂版國際歌是哪個朝代的裝束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巴黎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
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隨後,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
⑦ 《國際歌》誕生的背景是什麼
《國際歌》誕生
《國際歌》是1871年由歐仁·鮑狄埃寫成的無產階級的戰歌,並用"國際工人協會"的簡稱"國際"來命名。歐仁·鮑狄埃(1816-1887)是法國工人詩人,巴黎公社的活動家。1816年10月4日鮑狄埃出生在巴黎一個赤貧的工人家庭,青少年時代用詩歌作武器向反動勢力斗爭。積極參加了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和六月起義。1865年加入第一國際,並參加了國際巴黎支部的領導工作。普法戰爭期間,他在詩篇中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軍,成立"紅色的公社"。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後,當選為公社委員,保衛公社英勇作戰。巴黎公社失敗後的第二天,他隱藏在巴黎城郊蒙馬特爾工人區一間簡陋的頂樓里,寫下了《國際歌》的歌詞。他在歌詞中揭露了資本主義"毒蛇猛獸"吃盡了勞動人民血肉的暴行;闡明了"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是勞動群眾"創造了人類世界"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表達了公社英雄們要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要為真理而斗爭"的決心;闡述了無產階級的團結戰斗,必然能使"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的偉大真理。歐仁·鮑狄埃貧困一生,於1887年11月6日病逝,葬於拉雪茲墓地。1888年6月,法國工人作曲家比爾·狄蓋特為這首詩歌譜了曲。從此《國際歌》就響徹全世界,激勵著各國無產階級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勇斗爭。1902年,俄國人科茨首次將它譯成俄文。1944年以前,它為蘇聯的國家。1920年瞿秋白又把歌詞從俄文重譯,使之准確易唱,廣泛流傳。
⑧ 《國際歌》是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流行的嗎這首歌明顯就是無產階級性質的
國際歌的作者是一個法國人,我不曉得國際歌是什麼時候寫的,我覺得應該是巴黎公社那個時期,那個時期的歐洲共產主義還是有一定市場的,特別是法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國際歌的初衷應該就是為了民主,無論哪個國家的公民,只要需要為民主戰斗,都可以唱國際歌。當然,嚴格來講國際歌還是只適合社會主義
⑨ 國際歌創作背景是什麼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
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隨後,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
公社失敗後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詩歌《英特納雄耐爾》(又譯《國際工人聯盟》)。該詩曾使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國際歌》譜寫了曲子,國際歌創作完成。
(9)民樂版國際歌是哪個朝代的裝束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國際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轉譯自俄文版並於1923年6月15日發表,此版本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國際的精神)在歌詞中音譯為「英特納雄耐爾」,原來是國際工人聯合會(第一國際)的簡稱,有時表示國際共產主義。
早在20世紀之初,中國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現過未曾署名的《國際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應該是鄭振鐸與其好友耿濟之在1920年10月翻譯發表留下來的。但是以詩的形式出現, 沒有附曲,不適合唱頌。
1923年,瞿秋白從蘇聯回到中國,將《國際歌》重譯。
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紀念時,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印行《國際歌》傳單,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詞中先音譯為「英特爾拉雄納爾」,再音譯為「英特爾納雄納爾」。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即中央蘇區)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作為國歌。
1962年,中國音協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邀請有關專家,對《國際歌》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國際歌》還是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演奏歌曲。從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閉幕時和黨的重大活動結束時,都會演奏《國際歌》。
⑩ 國際歌搖滾版伴奏哪裡有(就是唐朝那種的)
http://www.banzouku.com/read.php?tid=34513
http://www.yblxx.com/down/software.asp?id=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