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山的海拔有多高
557M
北京的香山又叫靜宜園,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位於北京海淀區西郊,距市區25公里,全園面積160公頃,頂峰香爐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園。
香山之名源於佛教經典。據載,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羅衛國都城(即父城)近處有座香山,為大悲觀世音菩薩得道的地方。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香山之名也隨之傳入。所以,中國以觀音為主祀的佛教寺廟大都名為香山寺。
2. 香山海拔高度
香山位於京郊西山東麓,在北京市區的西北,距市中心28公里。總面積160公頃,是一座歷史悠久、富有自然情趣 的山林公園。
山中有乳峰石, 時時噴出雲霧,與廬山的香爐峰相似。又因山上有巨石,很像香爐,香山因此得名。香山的最高峰是香 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
3. 香山海拔多高啊
香山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山腳下
電 話: ◇6:00—19:00
乘車路線:360路動物園到香山;904路西直門到香山;333路圓明園到香山;318路蘋果園到香山
門 票:¥5元,索道30元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市西郊,距市中心20餘公里,佔地160公頃。主峰海拔557米,形似香爐,故名「香爐峰」,俗稱「鬼見愁」,香山是其簡稱。香山公園歷史悠久,始建於1186年,元、明、清幾代帝王均曾在此在營建離宮別苑,為皇家游幸駐蹕之所。香山公園有名勝古跡數十處,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
4. 香山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香山(Fragrance Hill )又叫靜宜園,位於北京海淀區西郊,距市區 25公里,全園面積160公頃,最高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園。1186年,金代皇帝在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稱甘露寺。寺旁建行宮,經歷代擴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為靜宜園。1860年和1900年慘遭搶劫和焚毀,1949年後陸續修復了大部分名勝。主要景點有鬼見愁、玉華山莊、雙清別墅等。玉華山莊位於山脈中部,是庭院型風景點,院內古樹參天,榕樹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層層,是幽雅宜人的好去處。 香山紅葉最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黃櫨樹葉紅得象火焰一樣。這些黃櫨樹是清代乾隆年間栽植的,200年來,逐漸形成擁有94000株的黃櫨樹林區。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觀賞紅葉的最好季節,紅葉延續時間通常為1個月左右。半山亭、玉華山莊和閬風亭都是看紅葉的好地方。七百年前的金代,始建皇家的行宮和香山寺。元、明兩代屢加修建使得皇家園囿初步形成規模。清代乾隆年間,對香山大興土木,使之作為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靜宜園」,名列清代著名景觀「三山五園」之內。
5. 香山公園海拔多少米
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頂有一塊巨大的乳峰石,形狀像香爐,晨昏之際,雲霧繚繞,遠遠望去,猶如爐中香煙裊裊上升,故名香爐山,簡稱香山
6. 香山最高峰海拔高度
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
7. 香山海拔高程是多少
公園歷史
香山歷史源遠流長,自晉代葛洪的丹井,始有記載。
金朝
金世宗、章宗兩朝皇帝營建香山,為其營建的寺廟賜名「大永安寺」,章宗帝還先後七次到香山游幸,留下夢感泉等多處遺跡。
元朝
皇慶元年(1312年),仁宗帝賜鈔萬錠,重修香山大永安寺,並更名為「甘露寺」。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耶律楚材的後裔耶律阿勒彌創建碧雲庵。形成「香山八景、碧雲十景。」
明朝
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司禮太監范宏出資七十餘萬,「捐貲市材,命工重建,殿堂、樓閣、廊廡、像設,煥然一新,規制宏麗,蔚為巨剎。事聞,乃賜額永安禪寺。」
清朝
乾隆帝在舊行宮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擴建,僅用九個月的時間就在香山建成大大小小的園林八十餘處,其中乾隆帝欽題並賦詩二十八處,成為明噪京城的二十八景,乾隆帝賜名「靜宜園」。香山、靜宜園占京西「三山五園」中一山一園。1860年,英法聯軍將包括靜宜園在內的三山五園內的大量珍物劫掠一空,建築幾乎全部焚毀。1900年,八國聯軍再度劫掠,一代名園瓦礫遍山,幾近荒廢。
清代乾隆年間修建的羅漢堂。
民國
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香山的大部分風景區又被「達官貴人」、「軍閥巨商」建為私人別墅,多處名勝封閉。
1917年因順直(河北省)水災,在香山開辦了慈幼局,收養男女災童千餘人,水災過後,由清室內務府撥借香山靜宜園,於1920年10月3日成立香山慈幼院,收養無家可歸的災童,熊希齡任院長。
1925年3月12日,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京逝世後,曾在香山碧雲寺內停靈長達四年之久。移靈南京紫金山後,在這里設孫中山的紀念堂和衣冠冢,供人瞻仰。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進駐香山,毛澤東在雙清別墅工作和居住,在此指揮了著名的渡江戰役,籌建了新中國,翻開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1956年,香山作為人民公園正式對公眾開放。
1993年至今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景區。
2002年被評為首批北京市精品公園,2004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自然資源
截至2013年,香山公園經調查共有391種,其中野生種類佔多數並且大面積分布。數量最多的主要有黃櫨(香山紅葉)、側柏等。
香山作為一處擁有著自然風光的山林公園,建園歷史悠久,特別是在建築、寺廟周圍分布著大量的栽培植物,如銀杏、油松等,栽植時間長,古樹數量眾多。其中,一、二級古樹共計5800餘株,約佔北京市城區古樹的約1/4,一級古樹就有300餘株。樹種有側柏、油松、圓柏、白皮鬆、槐樹、銀杏、楸樹、麻櫟、榆樹、元寶楓、欒樹、七葉樹、皂莢等十三種,成為香山重要的景觀資源。香山古木參天、濃蔭蔽日,使這里顯得更加峰巒疊翠、林木幽深。為了加強對古樹的保護,公園於2005年對古樹進行了衛星定位普查。
香山傳統的觀賞花木也已成規模,如牡丹、玉蘭、西府海棠、山杏、山桃、月季、紫薇、連翹、梅花、丁香等等,形成了一些集中的觀賞區,如杏花林、梅花谷、丁香路、椴樹路,特別是椴樹,極具特色,在市內其他園林比較少見,是香山優良的芳香植物和秋色葉植物。
香山野生植物中,也有許多觀賞價值高的種類,如歸化植物二月蘭、花木蘭、萎陵菜、三裂綉線菊、各種沙參、狗哇花、甘野菊、小紅菊等,在春秋兩季常常形成山花爛漫的美景,為香山山野風光增色不少。一些觀果的樹種,如山裡紅、西府海棠、海棠果、金銀木、柿樹、紫珠,林區大量的構樹、酸棗、孩兒拳等,吸引了鳥類前來棲息,在香山生態系統中起重要的作用。
古樹名木
香山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6%。古樹名木眾多,其中一、二級古樹就有5800餘株,佔北京近郊古樹總數的1/4。
聽法松
位於香山寺。自殿中視之,狀若偏袒階下好似在探向殿內聽老佛師說法,相傳東晉時有位高僧在講經時講得義理明澈,竟使頑石感化點頭稱是,乾隆為與古代頑石聞經點頭相比美,命名。
鳳棲松
在見心齋北門外石橋前,此松一枝幹酷似一隻孔雀引首東望,故名。
瓊松塔影
知松園景區位於南北主要游覽幹道西側。佔地2公頃,是1987年新闢建的景區。景區內一、二級古松柏100餘株。
九龍柏
九龍柏為一株側柏,在金剛寶座塔頂後部。樹高6米多,樹干分為九杈,造型酷似九條蛟龍空中騰舞而得名。民國初年,孫中山至此,曾親手去掉壓在樹幹上的積石。後孔祥熙撰寫「總理親手扶植塔頂側柏記」以示紀念。1988年被定為一級古樹。
8. 香山公園海拔多少米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