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譯著為什麼這么貴

國際譯著為什麼這么貴

發布時間:2022-07-19 13:13:14

Ⅰ 參考文獻中叢書、譯著的規范表示

參考文獻著作格式

本刊採用GB7714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表於文後;表上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2],……,與正文中的標示序號、格式一致。主要責任者(姓先名後,英文不加縮寫點)超過3人時,只寫前3名,後面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名應按標准縮寫,不加縮寫點。參照ISO 690—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一、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頁碼(任選).

[1] 劉國鈞, 陳紹業, 王鳳翥. 圖書館目錄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 15–18.

[2] 辛希孟. 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A集 [C].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

[3] 張築生. 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 [D]. 北京: 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 1983.

[4] 馮西橋. 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 [R]. 北京: 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1997.

二、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頁碼.

[5] 何齡修. 讀顧城《南明史》 [J]. 中國史研究, 1998, (3): 167–173.

[6] 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等. 一種用於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字濾波技術 [J].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4):62–67.

三、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A]. 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 原文獻題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7] 鍾文發. 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 [A]. 趙瑋. 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 [C].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471.

四、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N]. 報紙名, 出版日期(版次).

[8] 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 [N].人民日報,1998-12-25(10).

五、國際、國家標准

[序號] 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 [S].

[9] 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S].

六、專利

[序號] 專利所有者. 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 專利號, 出版日期.

[10] 姜錫洲. 一種溫熱外敷葯制備方案 [P]. 中國專利:881056073,1989–07–26.

七、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 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11] 王明亮. 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 [EB/OL]. http: //www.cajcd.e.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 萬錦. 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1996.

八、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Z].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Ⅱ 國際法方面比較經典的書有哪些求推薦

以下主要是基礎性的經典著作。 【中文原著】 1. 周鯁生 :《國際法》(上下冊),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很多觀點已經過時) 2. 王鐵崖:《國際法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3. 趙理海:《國際法基本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4. 李浩培:《國際法的概念與淵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李浩培:《條約法概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 6. 梁西:《梁著國際組織法》(第六版),楊澤偉修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 7. 白桂梅:《國際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中文譯著】 1. [英] 詹寧斯、瓦茨修訂:《奧本海國際法》,王鐵崖等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九版於2008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2. [蘇] 童金:《國際法原論》,尹玉海譯,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2006年。 3. [英] 布朗利:《國際公法原理》,曾令良等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八版由克勞福德James R Crawford修訂,2012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4. [英] 馬爾科姆·N·肖:《國際法》(第六版),白桂梅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5. [德] 魏智通主編:《國際法》(第五版),吳越、毛曉飛譯,法律出版社2012年。 6. [意] 卡塞斯:《國際法》,蔡從燕等譯,法律出版社2009年。 7. [美] 亨金:《國際法:政治與價值》,張乃根等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 8. [英] 奧斯特:《現代條約法與實踐》,江國青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上述著作,都有英文原著,建議參照原著閱讀,不再一一列舉原著書目。

Ⅲ 出版外文譯著的周期一般是多久流程怎樣

出版時間的話一般半年到一年不等,得看後續情況,跟出版社也有關系,有的時候合同上面會寫多久之內出版。簽合同的話不用多久吧,只要聯系好出版社,確定通過試譯,就可以簽了。

Ⅳ 個人外文譯著如何出版

1. 先確定你能從原作者和原出版社那裡獲得出版權。一般來說個人比較難。
2. 如果你個人拿不到,那麼需要說服國內出版社從原出版社那裡獲得出版權。多數情況下都是出版社出面獲得出版權。
3. 怎麼說服出版社呢?需要向出版社說明這本著作在國內會有比較好的銷路,有多少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影響力之類)。
4. 如果說服不了出版社,而你一定要出版,那就只好自己掏錢了(包括付給原作者原出版社的版權費,付給現出版社的出版費用)。
5. 但是國內這么多出版社,也要挑一下。就要看你想出版的著作是不是這家出版社擅長出版的類型。國內的出版社,有些擅長出版文藝作品,有些擅長出版學術類,有些是教輔考試類,還有法律類,計算機類,外語類,等等。不擅長這一類的出版社很難說服,一般都是自費。擅長該類圖書的出版社眼光更苛刻,但說不定他們就會覺得這是好選題,會主動要出版(不收你費用)。
6. 在國內擅長出版這類著作的出版社中,和編輯詳談。內容包括:著作類型,原作者的信息,你自己的信息,大致字數,讀者對象。如果該編輯感興趣,會跟你要翻譯的樣稿。當然也免不了會談費用問題。

Ⅳ 《三國演義》《巴黎聖母院》《文化苦旅》《論語譯著》,從中挑一兩篇,甚至是全部。教我寫一下讀書筆記。

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謚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系,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只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為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佔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為諸葛亮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空城計」,就是因為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了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雲、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為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後,關羽就成為完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為「大帝」,到處為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通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麼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為了提倡為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為了盡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後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為流芳千古的模範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後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後,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一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餘字的長篇敘事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後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雲。其最後幾句,更是引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Ⅵ 國內什麼出版社的書質量比較好

1.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學類書籍看這家的准沒錯,都是嚴肅作品。我現在淘文學書感覺真累,出版得太多了,人民文學永遠不讓我失望。他們家一套藍白封面的當代學人散文集我特別喜歡,現在還沒湊全,估計也湊不全了。文學書包括現當代作家和古典文學,目的都偏普及性。除了文學書,人民文學還出版學術書籍,我的收藏里它家這類書比較偏詩,。比如《杜甫詩選》,《李白詩選》,納蘭的集子,李清照的集子等等。去年入手的蔣凡等人的《世說新語》,幾乎是我見到最好的簡體字版本了。在這個條目下,劉先生的答案所犯的錯誤包括但不限於:1.作家出版社現在也有,並且獨立性很強,相對來說作家主要出版文學書,而且水平比較參差,好的非常好,差的相當差,懷疑也有些人情書號弄出去;2.所謂「註解不詳細」,並不對,可見前面舉例的書;3.《白鹿原》的初版就是人民文學出版,彼時陳忠實並不是「取得一定成就和榮譽的作家」;4.所謂「紙質、印刷無可挑剔」雲雲,基本屬於胡扯。
2.中華書局(此處並不是上海譯文出版社,是因為劉先生的排名過於詭異,所以大有調整)。學術書籍方面,一套繁體豎排的二十四史是愛書人永遠的愛與痛。良心價格(我開始收集的時候,綠皮那套平均十塊錢一本),高端內容,劣質紙張。好在零八零九以後,印刷有很大改觀,應該是換了印刷廠,可惜這定價也是一版高過一版。除去這套大部頭,繁體豎排的古代名家文集古代作品校箋集也有好大一套,學了商務印書館的樣子,按照顏色來加以區分,但是封面風格都很接近。除去這兩套大書,我個人還很喜歡收集中華書局出版的筆記,包括白色為主色調也用顏色加以區分的唐宋,元明,清人筆記,這都是繁體豎排的,橫排的有以藍色為主色的晚清民國筆記。這幾套書也是很難搜羅,印數都不高,選書也很難選,因為簡介都差不多,只能翻實體書。我在書店裡只要見到喜歡的也一定買下來。除了數不盡的繁體豎排,中華書局也出版一些普及性的古典作品,比如簡體字的前四史,四大名著等等,也是弄個精裝硬殼子唬人,不過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現當代作品有馬未都於丹等人的書,印量很大,市面上很好找。
3.商務印書館。外文翻譯的學術書籍巨頭,實際上還是延續民國的思路,藍綠橙黃四種顏色代表不同門類的專業書。封面整齊劃一,不好說好壞,個人感覺印刷比中華書局好些。可惜學術書籍的選題方面主要偏重社科人文,沒有科普作品。除了這套外文學術名著叢書之外,商務印書館也有其他的學術書籍,印數很低,能不能找到得看運氣。

Ⅶ 國際法方面比較經典的書有哪些求推薦

以下主要是基礎性的經典著作。 【中文原著】 1. 周鯁生 :《國際法》(上下冊),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很多觀點已經過時) 2. 王鐵崖:《國際法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3. 趙理海:《國際法基本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4. 李浩培:《國際法的概念與淵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李浩培:《條約法概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 6. 梁西:《梁著國際組織法》(第六版),楊澤偉修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 7. 白桂梅:《國際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中文譯著】 1. [英] 詹寧斯、瓦茨修訂:《奧本海國際法》,王鐵崖等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九版於2008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2. [蘇] 童金:《國際法原論》,尹玉海譯,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2006年。 3. [英] 布朗利:《國際公法原理》,曾令良等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八版由克勞福德James R Crawford修訂,2012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4. [英] 馬爾科姆·N·肖:《國際法》(第六版),白桂梅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5. [德] 魏智通主編:《國際法》(第五版),吳越、毛曉飛譯,法律出版社2012年。 6. [意] 卡塞斯:《國際法》,蔡從燕等譯,法律出版社2009年。 7. [美] 亨金:《國際法:政治與價值》,張乃根等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 8. [英] 奧斯特:《現代條約法與實踐》,江國青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上述著作,都有英文原著,建議參照原著閱讀,不再一一列舉原著書目。

Ⅷ 人民出版社翻譯的哈利波特

原載 活力網http://www.hoolee8.com/viewthread.php?tid=110295&highlight= 或www.52ebook.com

http://www.52harrypotter.com/Index.htm

http://www.hpfans.net/

http://joinmbledoresarmy.warnerbros.com/

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w=g%26s%26r%26h
第1章
1)原著8 頁 Mr Dursley always sat with his back to the indow in his office on the ninth floor.
譯著2頁 德思禮先生在他九樓的辦公室里,總是習慣背窗而坐。
改譯為 (德思禮先生在他十樓的辦公室里,總是習慣背窗而坐。)
評論 [英國英語的九樓是中國的十樓]

2)原著9 頁 Dundee
譯著4頁 {腳注}肯特郡在英格蘭南部。約克郡在英格蘭北部。丹地是英格蘭北部海港。
改譯為 (丹地是蘇格蘭中部海港。)
評論 [注意,英格蘭和英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 England; 後者 The United Kingdom or The UK。英國地理上

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丹地到了英格蘭北部,蘇格蘭獨立主義者一定很有意見]
再評 {不懂裝懂,誤導讀者}

第2章

3)原20 頁 Harry was used to spiders, because the cupboard under the stairs were full of them,
譯著12頁 哈利對蜘蛛早就習慣了,因為樓梯下邊的碗櫃里到處都是蜘蛛,
改譯為 (哈利對蜘蛛早就習慣了,因為樓梯下邊的儲物間里到處都是蜘蛛,)
評論 [此處cupboard是建於樓梯下面存放東西的小間,與放碗的『碗櫃』有本質意義的不同。]
再評 {難道人文社對於『碗櫃』里能放下一張床這件事就從來沒有什麼疑惑嗎?這個錯誤一直沿襲,至今未改,

HBP(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第四章里cupboard 還是『碗櫃』}

4)原著26 頁 Harry could have sworn a low, hissing said, 『Brazil, here I come……』
譯著17頁 哈利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噝噝的聲音輕輕地說:「我是從巴西來到這里的……」
改譯為 (哈利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噝噝的聲音輕輕地說:『巴西,我來了……』)
評論 [Brazil, here I come:很明顯,它生於動物園,從未到過巴西,現在它想去巴西原籍]
再評 {無數讀者因此困惑}

第3章

5)原著28 頁 ……the local comprehensive……
譯著19頁 綜合制中學(以下腳註:) 五年制中學,學生11歲入學,課程包括普通與職校學科。
改譯為 (本地公立學校)
評論 [這一註解只有 『學生11歲入學』是正確的。Local Public School 是『本地公立學校』;這種中學可以是五

年制(11 - 16歲)或七年制 (11 - 18歲)。前者學生14 歲參加SATS考試取得 Key Stage 3 成績,16歲畢業取得GCSE 證

書;後者學生在取得 GCSE 證書後可以繼續深造,取得 A-Level 證書,同時獲得升大學的資格。『本地公立中學』只教授

普通學科,職校學科要在 『Further Ecation College』 裡面學。]
再評 {古人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什麼要不懂裝懂,誤導讀者?}

6)原著32 頁 That evening when he got back from work, Uncle Vernon did something he'd never done before;

he visited Harry in his cupboard. "Where's my letter?" said Harry, the moment Uncle Vernon had squeezed

through the door.
譯著22頁 當天傍晚,弗農姨父下班回家,做了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他竟然到碗櫃前來看望哈利了。『我的信呢?』

弗農姨父一擠進門,哈利就問。
改譯為 (當天傍晚,弗農姨父下班回家,做了一件他從來沒有做過的事;他居然到儲物間來看哈利。『我的信呢?』

弗農姨父一擠進門,哈利就問。)
評論 [大概人文社自己也發現『碗櫃』太小了,大胖子弗農進不去,所以改成『到碗櫃前』,可那他為什麼需要『

擠進門』呢?人文社實在無法自圓其說。]

第4章

7)原著42頁 (Order of Merlin, First Class, Grand Sorc., Chf. Warlock, Supreme Mugwump, International Confed.

of Wizards)
譯著31頁 (國際魔法聯合會會長、巫師協會會長、梅林爵士團一級魔法師)
改譯為 (梅林一級勛章獲得者、大巫師協會首席巫師、國際魔法師聯合會會長)
評論 [不知為什麼人文社要改變原作的順序;Chief Warlock 在《混血王子》中譯為『首席巫師』,比『會長』更

符合原文;顯然International Confed. of Wizards 是『國際魔法師聯合會』而不是『國際魔法聯合會』; 『梅林爵士團

一級魔法師』 錯譯]

8)原著45 頁 Gulpin' gargoyles, Harry, people are still scared.
譯著33頁 『對那些狂奔的戈爾工們,哈利,人們現在還心有餘悸。……』
改譯為 (『狂奔的戈爾工啊,哈利,人們現在還心有餘悸啊。……』)
評論 [Gulping Gargoyles 如人文社前譯,是如同『天啊』一樣的感嘆詞,見32頁),但此處譯文卻成了伏地魔一

伙]
再評 {只過了一頁怎麼就忘了?}

9)原著45頁 Head boy an' girl at Hogwarts in their day!
譯著33頁 他們當年在霍格沃茲還分別擔任男女學生會的主席呢!
改譯為 (他們當年在霍格沃茲是監督生的男女領袖!)
評論 [霍格沃茲根本沒有學生會,自然也沒有什麼學生會主席。Head boy and girl 是監督生的男女領袖]

第5章

10)原著51 頁 "Seems a shame ter row, though," said Hagrid,
譯著39頁 『劃船好像有點丟臉,不過,』海格說著,……
改譯為 (『可惜要劃船,不過,』海格說著,…… )
評論 [Seems a shame to row 是不能單從字面翻譯的,明顯錯譯]
再評 {誤導讀者}
11)原著55頁 He was fine while he was studyin' outta books but then he took a year off ter get some firsthand

experience....
譯著43頁 上學的時候書也讀得很好。可後來他休了一年學,為了要獲得一些第一手的實踐經驗……
改譯為 (他書讀得挺好,但他想獲得一些第一手的實踐經驗,就出去游歷了一年…… )
評論 [他書本知識學得不錯,但實際經驗不夠,因此出去游歷。原著既沒有說到只是上學時讀書好,也沒有說到游

歷是在他上學時進行的。實際上,他不是休學而是中斷工作]
再評 {時間混亂,誤導讀者}

12)原著58 頁 they plunged even deeper, passing an underground lake where huge stalactites and stalagmites

grew from the ceiling and floor.
譯著45頁 他們已經沖到地底下更深的地方,經過一片地下湖,上面掛滿了巨大的鍾乳石和石筍,一直垂到地上。
改譯為 (他們已經沖到地底下更深的地方,經過一片地下湖,巨大的石鍾乳從洞頂垂下,巨大的石筍則在地面生長。


評論 [人文社缺乏常識。 在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溶洞中,石鍾乳從洞頂垂下,石筍在地面生長]
再評 {誤導讀者}

13)原著61 頁 "Yer not from a Muggle family. If he'd known who yeh were -- he's grown up knowin' yer name

if his parents are wizardin' folk. You saw what everyone in the Leaky Cauldron was like when they saw yeh.
譯著48頁 『你又不是麻瓜家庭出來的。如果他父母是男女巫師 —— 你在破釜酒吧就已經看到了 —— 那麼他就是聽著

你的名字長大的。……』
改譯為 (你又不是麻瓜家庭出來的。如果他知道你是誰 —— 如果他父母是巫師,那麼他就是聽著你的名字長大的。

你在破釜酒吧就已經看到了吧,人們看到你時是什麼反應……』)
評論 [If he』d known who you were 漏譯;what everyone in the Leaky Cauldron was like when they saw

yeh大部分漏譯;整個結構支離破碎]
再評 {慘不忍睹}

14)原著62 頁 Harry himself examined silver unicorn horns at twenty-one Galleons each ……
譯著49頁 哈利正在細看一個用獨角野牛角製成的號角,每個價值二十一加隆……
改譯為 (哈利自己正在細看一些銀色的獨角獸的角,每個價值二十一加隆…… )
評論 [silver 漏譯;unicorn就是獨角獸;horns就是角;不是一個,而是許多個,因為 horns是復數;號角應該到

樂器店,怎麼會在葯店賣?〕
再評 {遠離原著}

15)原著64頁 Try this one. Beechwood and dragon heartstring.
譯著51頁 試試這一根。山毛櫸和蛇神經做的。
改譯為 (試試這一根。山毛櫸和龍心弦做的。)
評論 [Dragon 居然被譯成了『蛇』!不可思議;heartstring錯譯]

16)原著66頁 Harry didn't speak at all as they walked down the road; he didn't even notice how much people

were gawking at them on the Underground, laden as they were with all their funny-shaped packages, with the

snowy owl asleep in its cage on Harry's lap.
譯著52頁 一路上,哈利一言不發,在地鐵上他甚至沒有留意他們提著的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包裹。他懷里還抱著一隻

熟睡的雪梟,這招來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改譯為 (一路上,哈利一言不發;在地鐵上他甚至沒有留意到,他們提著的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包裹和他懷里籠子

里熟睡的雪梟招來了許多好奇的目光。)
評論 [這一段人文社譯得稀里糊塗:是句子復雜一點他們就理解不了,還是根本就沒有用心去讀去譯,想當然糊弄

糊弄而已?]

第6章

17)原著72 頁 "Hang on, I think I remember him saying something about it," said the other twin. "Once --"

"Or twice --"

"A minute --"

"All summer --"
譯著58頁 『慢著,我記得他說過,』孿生兄弟中的另一個說,『說過一次——』『說不定是兩次 —— 』『等一會兒—

—』『說了整整一個夏天呢——』
改譯為 (『慢著,我記得他說過,』孿生兄弟中的另一個說,『整整一個夏天——』 『——每分鍾都要說—— 』 『

一次——』 『或者兩次——』)
評論 [人文社完全沒有把正確的意思譯出來:once or twice a minute all summer.]

18)原著79 頁 Harry looked at Ron and was relieved to see by his stunned face that he hadn』t learnt all the

set books off by heart either.
譯著 漏譯無頁
現譯為 (哈利看看羅恩。從他吃驚的表情知道他也沒把書全都背下,不覺鬆了一口氣。)
評論 [Harry looked at Ron and was relieved to see by his stunned face that he hadn』t learnt all the set

books off by heart either.整整一個自然段全部漏譯]
再評 {不但是單純的漏譯。這個自然段定下了三人組在學術學習方面的基調,漏掉是很不應該的}

19)原著82 頁 『……Said they'd been bewitched. 』
譯著66頁 『說他們走火入魔了。』
改譯為 (『說他們是中了魔法。』)
評論 [『中了魔法』才是真正的借口:不是情願的,是中了魔法不自覺的。『走火入魔』 在中國是練功者 {佛教或

道教信徒或武林人士}在練功時未能實現自我控制而發生的重大意外;那麼在英國又指的是什麼呢?]
再評 {困惑讀者}

20)原著84 頁 「Trevor!" cried Neville blissfully, holding out his hands.
譯著68頁 『感謝上帝!』 納威伸出雙臂欣喜若狂地喊道。
改譯為 『特列弗!』納威伸出雙臂欣喜若狂地喊道。)
評論 [Trevor 是那隻蛤蟆的名字,怎麽成了 『感謝上帝!』了?]
再評 {困惑讀者,不可思議的錯譯}
發不下,點那網址好了『

閱讀全文

與國際譯著為什麼這么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