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國際主義精神
「國際主義」就是對世界各國人民一視同仁,在抱持公平、正義的觀點下,不存私心地對待本國和他國人民。
舉個例子,比如西班牙內戰的時候,歐洲各國部分人民自發地來到西班牙幫助當地人民對抗弗朗哥的獨裁政權。這只是出於爭取自由的正義感,而沒有考慮一己私利。這就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類似的還有白求恩。
與國際主義相對的則是「沙文主義」或「狹隘民族主義」——即盲目地認為自己的民族和國家處處高外國一等,認為為自己國家的利益侵害他國權益是理所應當的。二戰軸心國大多就是靠這樣的思想毒害人民為其賣命流血的。
「我們的國際主義」並不是什麼專屬名詞,所以要結合出現的上下文來理解。就沒辦法幫您解答了。
『貳』 建立新型國際關系,各國應該弘揚怎樣的精神
建立新型的國際關系,各國應該弘揚平等協商,互利互信的原則精神,堅持以和平共處5項原則為基礎發展國際關系。
『叄』 國際主義之精神是什麼意思
國際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 意同「國際主義」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原則之一。是一種思想,是國家或團體在對外活動中進行合作的超越國家界限的一種思想理念。英語: Internationalism (politics)西班牙語: Internacionalismo法語: Internationalisme俄語: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изм (политика)「國際主義」這個概念和思想最早是由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來的。「工人沒有祖國」,「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兩個著名的論斷就集中地體現了國際主義的思想。國際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反對國際資本主義,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這就是國際主義的核心內容。在談到國際主義與民族利益的關系時,經典作家指出:「無產階級的國際運動,無論如何只有在獨立民族的范圍內才有可能」,「民族獨立是一切國際合作的基礎」,「無產階級如果允許『本』民族對其它民族採取一點點暴力行動,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 列寧較早地提出和使用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這一概念。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初,蘇維埃俄國與國內外敵人進行生死大搏鬥,迫切希望得到國際無產階級的支持和援助,而當時迅猛高漲的歐洲革命形勢又為此提供了極大的現實可能性。因此,列寧這一時期所講的國際主義的范疇主要是指民族國家之間的關系(如蘇俄與德國、波蘭、匈牙利等),國際主義的核心內容是指世界革命尤其是歐洲革命。列寧倡導了「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著名口號。保衛新生的蘇維埃俄國被視為國際主義的直接目標。隨著戰爭的結束和蘇俄工作重心的轉移,隨著世界革命特別是歐洲革命由高潮走入低谷,隨著統一的蘇聯國家的建立和黨內大俄羅斯主義的抬頭,列寧的國際主義思想發生了變化,其范疇從民族國家之間延伸到了社會主義國家內部,把蘇聯內部各民族的平等和聯合(如俄羅斯與烏克蘭、喬治亞等的關系)也上升到了國際主義的高度,納入到了國際主義的范疇,再三強調要反對大俄羅斯沙文主義。不過,列寧並未放棄世界革命的思想,而是在等待新的機會,並力圖通過蘇聯社會主義的實踐榜樣來影響和推動世界革命。 斯大林沒有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使國際主義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得到發展和完善:他國際主義的原則性堅持不足,而實用主義的考慮過多。斯大林以蘇聯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為理論依據,極其實用主義地把蘇聯的利益等同於國際主義,把共產國際作為為蘇聯的國家利益服務的工具。在蘇聯內部的民族關系問題上,斯大林把反對大俄羅斯主義和反對地方民族主義等同起來,實際上強調的是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收起國際主義的旗幟,打起俄羅斯民族主義的旗號來動員全民抗德衛國。在斯大林看來,既然國際主義不利於保衛蘇聯,所以要不惜拋棄,民族主義旗幟有利於保衛蘇聯,故而要高高舉起。 戰後,美蘇冷戰格局逐漸形成,在東歐地區出現了一個社會主義體系。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又開始大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來了。l 9 4 8年共產黨情報局以「民族主義」、 「違反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為由開除南斯拉夫,並在東歐各國開展了清除「鐵托主義分子」、反對「右傾民族主義」的運動。斯大林把是否實行蘇聯模式、是否尊重蘇聯的領袖地位作為檢驗真假國際主義的試金石。 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繼承了斯大林對國際主義的看法。「社會主義大家庭」這一提法就源於赫魯曉夫時期。「社會主義陣營」、「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社會主義國際主義」的提法幾乎成為口頭禪。赫魯曉夫說「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就象士兵站隊一樣,應該向領頭的看齊」。有名的「勃列日涅夫主義」理論更是集中體現了勃列日涅夫對國際主義的認識和實踐。其主要內容有:無產階級「國際專政論」;蘇聯「大國責任論」;其它社會主義國家「有限主權論」。國際主義嚴重變形了,成為蘇聯干涉和控制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論。國際主義精神更是一種和平的精神,有針對性、理智的精神。它能使人明辨是非,使人明白該如何寬容他人,該寬容怎樣的人。
『肆』 國際主義精神是什麼意思
國際主義精神是主張和實行國與國之間平等互利的思想和行為,是同沙文主義、霸權主義相對立的處理國家之間關系的正確原則。
國際主義不但是社會主義國家處理對外關系的一個基本准則,而且是資本主義國家某些政要的一種政策主張。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WalkerBush,喬治·沃克·布希)在競選期間和就職之後多次談論「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主義」。盡管人們在使用國際主義一詞時賦予它不同的內涵,但相對於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等概念來看,它是一個美好的語詞,表達了符合全人類利益的正確理念。
馬克思主義關於國際無產階級團結的思想,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原則之一。它要求各國無產階級在爭取民族解放、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和建設共產主義的斗爭中,在馬列主義的原則基礎上緊密團結,互相支援,反對共同的階級敵人。同時認為各國無產階級政黨之間應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幹涉內部事務,認為一個國家革命的成功要靠這個國家本身條件的成熟和勞動人民的斗爭。
『伍』 新型國際關系的內涵是什麼將會對世界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影響
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
『陸』 新精神活性物質,又稱為什麼
又稱「策劃葯」或「實驗室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質在2013年《世界毒品報告》中首次被提出。聯合國對它定義是,沒有被聯合國國際公約(包括《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和《1971年精神葯物公約》)管制,但存在濫用,並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的單一物質或混合物質。
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由於毒理作用比傳統毒品更強、難於管控、善於偽裝,使得它已成為繼海洛因、冰毒之後的第三代毒品,在歐美、俄羅斯、日本等國家濫用流行趨勢明顯。
國家禁毒辦宣布,從2017年7月1日起,將U-47700等4種物質列入非葯用類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製品種增補目錄。U-47700、MT-45、PMMA,這些對於普通人來說透著神秘的代號,對於制毒販毒的「絕命毒師」們而言,卻並不陌生。這些代號指的是一類新型毒品,更加准確的名字叫做「新精神活性物質」。
(6)國際新型精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在合成毒品依然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同時,新精神活性物質又成為國際禁毒界必須面對的新難題。」北京大學中國葯物依賴性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毒品濫用防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時傑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一大類沒有被國際公約所管制但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的具有精神活性作用的物質,包含合成大麻素、興奮劑(苯乙胺、卡西酮、哌嗪等)、致幻劑或分離性致幻劑(氯胺酮及苯環利定)、鎮靜劑、色胺、氨基茚及芬太尼類合成阿片等。
據悉,新精神活性物質自2009年興起以來,在全球迅速泛濫,且愈演愈烈,危害嚴重。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預測,新精神活性物質將成為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並將強力沖擊以海洛因為代表的第一代毒品和以冰毒為代表的第二代毒品。
『柒』 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什麼
新精神活性物質也被稱為「第三代毒品」。(第一代毒品是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傳統毒品,第二代毒品指冰毒、K粉等合成毒品。)
許多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毒理作用比海洛因、嗎啡等傳統毒品更加強烈,像我國列管的U-47700的葯效約是嗎啡的7.5倍。
(7)國際新型精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少量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質,人會出現心動加速、血壓升高、肝腎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狀。大量吸食後會引起偏執、焦慮、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應,嚴重的會精神錯亂,甚至抽搐、休克、腦中風死亡,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
新精神活性物質,主要以中樞興奮和致幻作用為主,因此,濫用後急性中毒情況下主要表現為發生不可控制的興奮、易激惹、沖動、性亂行為,並由此導致性病、艾滋病、肝炎等傳染性疾病的感染傳播。
『捌』 國際主義精神還有哪些 要簡潔的
就是世界主義精神,是站在整個世界而非僅僅只是站在某個國家、
民族的角度來考慮全人類快樂幸福的思想和世界觀。
一般而言只有智力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才會不同程度的具備這樣的精神!
普通人往往很難產生這樣的想法和精神!
『玖』 這是什麼精神,這就是國際主義精神,這就是共產主義精神,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作為一名黨員,我表示很慚愧。不過貌似是說的白求恩,這指的是無私奉獻和互助互愛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拾』 什麼是國際共產主義精神
「國際主義」這個概念和思想最早是由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來的。「工人沒有祖國」,「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兩個著名的論斷就集中地體現了國際主義的思想。
在談到國際主義與民族利益的關系時,經典作家指出:「無產階級的國際運動,無論如何只有在獨立民族的范圍內才有可能」,「民族獨立是一切國際合作的基礎」,「無產階級如果允許『本』民族對其它民族採取一點點暴力行動,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