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中國開始接收難民,安置在哪裡最好
摘要 如果中央真同意接收難民,最好的辦法就是就地安置,劃出安全區,派出維和部隊,收繳武器,組織難民建設家園,同時在安全區實行軍管,對於難民,為維持其尊嚴,可選擇低技術含量,勞動密集型企業,讓其去辦公司,為難民提供工作機會,做到以工代賑,對於難民國原有企業(如果有),則注入資金,中方代管,恢復生產,這才是治本之法。歐美看著聖母,實則偽善,在滿嘴仁義道德下均為算計,真算得上是潘朵拉。
Ⅱ 四川汶川在重建期間難民怎麼安置
通過設定安置點安置,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不少災區已經不能適合人們居住,因此在政府的統一組織下不少居民搬離原來的居住地移民到別的州縣。但是跨市州異地安置必將會給遷入地環境帶來影響,四川省邛崍市南寶山是汶川大地震後四川省唯一跨市州移民安置點,地震移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和環境問題是關繫到四川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問題。因此本文從環境角度實例分析了四川省邛崍市南寶山移民安置區的環境變化,評價了移民搬遷對安置區生態環境的影響,南寶山農場地處邛崍市西部,位於邛崍市油榨鄉和南寶鄉境內,距離成都市城區112千米、距離邛崍市城區40千米。南寶山原為國有農場,2005年遷走,留下7000畝左右的茶場、耕地和林地,海拔1100~1650米。南寶鄉是邛崍市的林業大鄉,林地面積佔全市的17%,全鄉植被完好,森林覆蓋率達到94%。 南寶山農場現有的產業資源包括菜地資源、茶地資源和林業資源,土地總面積約7707畝,其中茶地4500畝、菜地720畝、天然生態林1770畝。可供移民生活保障的生產用地約5220畝,扣除安置點規劃的宅基地、道路交通、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公共配套設施用地約620畝,實際有效生產用地約4600畝。同時,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地震前人均耕地面積為1. 5~2畝,基本沒有林地。現在人均耕地面積是2. 51 畝,林地1. 2畝,比地震前擁有的耕地面積有所增加,並且擁有了林地資源。 綜合分析認為,移民安置規劃中已考慮了遷入安置點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及生產方式, 是否能夠為移民所適應和接受, 同時當地的社會環境是否能夠接納移民等因素;其生產安置方式符合地方的實際情況,有利於區域環境保護。因此, 南寶山移民可以得到妥善安置, 並能通過移民安置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 促進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 來源:商情
Ⅲ 緬甸難民在中國雲南省什麼地方
在靠近中緬邊境的盈江縣,援助組織工作人員陶美思(音譯)表示,當地有大約4萬名難民,其中僅盈江縣就有2萬人,「幾乎都是老弱婦孺,還有孕婦和正在哺乳的女性。」
陶美思說,許多難民住在臨時的難民營里,其他人在邊境兩側的學校和村莊里找到了臨時的容身地,還有幾千名難民在森林裡流浪。
望採納!
Ⅳ 緬甸果敢逃過中國的難民都安置住哪兒了
根據中國官方發布的數字,三分之一的難民住進了中國政府為他們提供的難民營里。安置點位於南傘的中緬國際商貿城,這是一處沒有完工的建築群。兩棟只建好了框架的4層樓上,安置了約13000名難民。樓房裡的每一個隔間里都裝有電燈和飲水機,地面鋪了一層彩條尼龍布和一層草席,席子上堆著套有黃色被套的棉被,「雲南民政」的字樣印在被套上。越來越多的難民涌往這里,樓房間的空地上也搭起了成片的藍色帳篷。
Ⅳ 俄羅斯應不應該在東西伯利亞接受並安置難民
在歐洲的眾多的國家一共有20多個國家,一共接收了100多萬的敘利亞的難民,就連美國也接收了3-4萬,而俄羅斯卻是0接收。但是根據俄羅斯的具體的情況來看,俄羅斯沒有接收並安置難民也沒有什麼。
首先就是一個烽煙四起的國家,到處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自已的事還做不完,自已的老百姓也不是太富裕,怎麼會去充這樣的大頭。這件事應該有推波助瀾,把中東搞亂的國家,特別是英美這樣的國家來做。
俄羅斯真要引進或者大批量引進難民,其實就是那些中東的穆斯林難民,那俄羅斯很可能就看保護大亂了,以前就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如果這次在東西伯利亞一大批穆斯林,這東西一夾擊,包裹,這俄羅斯就沒有安穩的日子過了。
所以,俄羅斯不選擇將中東難民接受並且安置在東西伯利亞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Ⅵ 我們大陸咋不接受敘利亞100萬難民呢直接就安排在新疆
新疆經濟壓力就夠大了,再來一百萬人,那是一百萬張嘴啊,老外都不敢收,再說了中國就沒有大規模接收難民的歷史
Ⅶ 烏克蘭東部難民都移民到俄羅斯什麼地區
大部分被安置到羅斯托夫,也有安置到斯塔夫羅波爾的。俄羅斯還以優惠條件,引誘他們移民去加里寧州。
Ⅷ 逃離的阿富汗難民將去往何處
阿富汗鄰國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都是可以從陸上前往的難民。在新一輪難民浪潮面前,英國、加拿大、法國、美國等國都提出了接納難民計劃。一些國家,如澳大利亞,瑞士和奧地利明確表示不會直接接受難民。
從塔利班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已經有一個星期了。當前,喀布爾的安全形勢穩定,街上人滿為患。但是,仍然有超過2000人來自阿富汗多個省份,他們等候在喀布爾機場外面。在5到10分鍾的時間里,塔利班武裝人員和美軍士兵向空中開火驅散人群。
八月二十一日,在阿富汗的喀布爾機場,仍然有一些人想要逃離,另外還有很多人通過陸上通道逃到鄰國。
阿富汗人大量外逃的可能性大:
報道稱,對嚴厲的伊斯蘭教教法的擔憂並不是阿富汗人可能逃離的唯一原因。暴力、乾旱和新冠肺炎疫情已經使數百萬阿富汗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其中許多人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成為經濟移民。
塔利班已經關閉了重要的邊境口岸,跨過邊境的阿富汗人「非常有限」。但歐盟說,由於塔利班統治下的不穩定局勢,長期來看「移民壓力會增大」。
聯合國難民署說,自1月份以來,由於安全局勢惡化,超過55萬阿富汗人在國內流離失所。歐盟敦促成員國增加對需要保護的阿富汗人、尤其是女性的入境配額。
以上內容參考 參考消息-外媒盤點:有關阿富汗難民的五個疑問
Ⅸ 媒體:中國能不能接收難民
中國能不能接收難民?
面對歐洲難民潮,有中國網友認為,中國應該接收一些難民,為他們提供幫助;也有網友表示反對,認為這將導致未來中國和現在歐洲一樣「難民圍城」。其實,中國大規模接受難民的歷史早已有之,直至今天中國依然在接收來自各國的難民。
誰算「難民」?
國際法上對於「難民」地位的認定,主要依據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及1967年《關於難民地位的議定書》。中國已經於1982年簽署了這兩個文件。
據國際難民法權威、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梁淑英在其一篇名為《非法入境難民的處理原則》中的解釋,根據現行國際法,認定一個人是「難民」,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棲身於本國或經常居住國之外,不能或不願受本國保護和不能或不願返回經常居住國,並且由於他的種族、宗教、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持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有正當理由畏懼迫害。
雖然,上述兩項國際公約並沒有規定因為戰亂而逃離家園的人需被承認為「難民」。不過,國際社會目前通行的做法,已經將在戰亂情況下逃離本國的民眾認定為「難民」。
二戰時,近三萬猶太人曾避難上海灘
中國最著名的難民接收,就是二戰期間對猶太難民的庇護。
在當時,面對德國法西斯大肆迫害猶太人,歐洲多國卻拒收猶太難民。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給許多猶太難民發放了簽證。
何鳳山1937年被派往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工作,1940年5月離開維也納。據何鳳山的回憶錄里記載,一個猶太青年,跑了40多個領館,沒有一個領館肯給他簽證,最後他找到了何鳳山。何鳳山說我給你發簽證,他說我要11張。發簽證必須是要本人親自來的,但是何鳳山給他發了11張。
何鳳山全力救助猶太人的消息被迅速傳開後,中國駐維也納總領館門前很快排起了長隊。法西斯當局則以中國領事館租用猶太人房子為由,硬將房子沒收了。何鳳山便自己出錢租用了一處小房子,繼續給猶太人核發「救命簽證」。
何鳳山到底向多少猶太人發放了簽證,至今都沒有一個准確的數字。但從1938年6月到10月,僅以找到的簽證號碼推算,他就發放了1900多份,而1938年11月納粹沖鋒隊製造「水晶之夜」後,何鳳山為猶太人發放的簽證就更多了。
1937年到1939年8月,是猶太難民湧入上海的高峰期,他們被安排居住在上海虹口區提籃橋一帶。但隨著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將猶太難民趕進虹口的難民隔離區,2萬多猶太難民和原先就居住在虹口的10萬中國人擠在一塊不到1平方英里的狹小空間里。
幸運的是,當希特勒把600萬猶太人抓進集中營進行駭人聽聞的屠殺時,近3萬猶太難民卻在上海存活下來,並開創了新的生活。
20世紀70年代,內地和香港各接收二十多萬越南難民
1949年後,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接收國際難民,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越南船民潮、「排華」潮和中越戰爭期間。中國政府奉行的「為每一個來到中國的越南難民提供永久性難民庇護」的承諾,在聯合國救助難民史上絕無僅有。據統計,到1978年底,中國共接收越南難民26.5萬,其中不少為中國僑民。這些難民、歸僑經甄別後被後送到廣西、廣東、雲南、福建、江西5省263個國營農場。
香港處理越南「船民潮」的案例堪稱遵循「不推回」和「各國互助分擔」國際原則的樣板。越南戰爭結束後,1975年5月,首批越南難民3743人全數獲得香港收容,至此,彈丸之地的香港爆發了越南船民潮。香港遵循「不推回」原則,頂住巨大經濟、社會壓力,收容了超過20萬名逃港越南人。最終經聯合國難民署協調,根據「互助分攤」原則轉移到第三國安置、定居的就多達14萬余名,遠超過事後遣返原籍的6.7萬多名。
直至今天,中國仍在接收難民
中國難民接收工作還有很多是在國際社會的協調下,完成國際義務。
1979年末,蘇聯侵略阿富汗,大批阿難民南逃巴阿邊境被阻,滯留中阿邊境,中國開放邊境,暫時接收了6萬多名阿富汗難民。
1980年至1988年,在聯合國難民署爭取下,在歐美國家財政支持下,中國作為南亞難民中轉國,接收了2萬多印度錫克族難民和斯里蘭卡泰米爾族難民。這批難民後來絕大部分轉往美國、加拿大和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一小部分換發無國籍護照,留在中國,主要集中在北京、廣州和昆明三地。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中國不但向約旦的難民營提供援助,也作為中轉國接受了一些伊拉克移民。
2009年,緬甸北撣邦第一特區(俗稱果敢特區)自治武裝發生內戰,近萬名(一說數萬名)果敢難民湧入中國南傘等口岸,進入中國國境避難,中方確保了難民基本生活保障。
事後中國在得到「確保難民安全」的承諾後進行了遣返說服工作,短時間內將大部分難民遣返回國。
據《看天下》雜志2014年報道,經由聯合國難民署批准生活在中國的難民有138人,此外還有410人已提交尋求庇護申請,其中大部分是非洲人,成為難民的主要原因是戰爭和沖突。
「難民」來中國歸誰管?
聯合國難民署網站上的信息顯示,任何非中國國籍的人都可以尋求中國的難民資格,只要帶上護照,到聯合國難民署北京的辦公室登記姓名、國籍、出生日期、成為難民的原因等,就可以得到一張《尋求庇護者證明》,並預約甄別面試的時間。在接受甄別面試前,他們可以合法在中國居留。尋求庇護者證明有效期一般為兩個月,如果到期還沒輪到他們面試,可以帶原件去換一份新的。
甄別面試一般由所在國政府負責。不過中國政府並未接管這項工作,所以還是由聯合國難民署負責。《看天下》雜志報道,甄別面試的慣例是一對一,由難民署工作人員主持。面試內容主要圍繞「你為什麼離開你的國家」。問答都十分具體,一般持續兩小時以上,有時需要四個小時甚至更久。難民署工作人員會根據各種情景、細節是否與當地情況相符來判斷申請者回答的可信度,鑒定其是否真的符合難民標准。很多申請者會在這一環節「露餡」。
如果第一次甄別面試沒通過,申請人有一次申訴機會,可以接受第二次面試,補充回答很多細節問題,證明自己身份。第二次還是沒通過的話,難民署將把申請人的資料提交給中國公安機關,中國公安機關會將此人按非法居留的外國人處理。
如果通過面試,在中國的居住地由難民和尋求庇護者自行選擇,但難民署的工作人員也會給他們一些建議。
除此之外,中國並沒有處置國際難民的專門法律。目前中國對難民的日常管理主要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2012年6月30日公布的這部法律第一次明確提到了難民:「申請難民地位的外國人,在難民地位甄別期間,可以憑公安機關簽發的臨時身份證明在中國境內停留;被認定為難民的外國人,可以憑公安機關簽發的難民身份證件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除此之外,並無相關詳細規定。
目前,涉及國際難民的具體應對的指導性文件,主要是《國家涉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它屬於2003年SARS事件之後制定的《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體系的一部分。
「難民」會不會在中國一直生活下去?
答案是,很難。
聯合國難民署對於難民的永久解決方案,通常有三種——自願遣返:一般是來源地局勢好轉,可申請由難民署幫助返鄉;就地融合:即在申請難民身份的地方定居,成為該國公民;第三國安置:可申請去願意接收難民、給他們國籍的國家。
由於戰亂等原因,對於很多難民來說,回家的時間遙遙無期,而目前中國又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解決難民的身份,最好的出路就是被第三國接收。
聯合國難民署並不能決定難民是否被接收,這完全由難民接收國來自行決定,且難民也不能挑選去哪個國家。得到難民資格後,需要多久才能有國家接收,沒有人知道。
而在等待的時間里,這些難民也要遵循中國法律對於外國人的管理。難民們都沒有在中國工作的權利, 難民在中國期間一般都被視為外國人,沒有工作權利,因此他們的食宿完全由聯合國難民署幫助解決。他們的醫療保健費用也由聯合國難民署支付。
按照《公安派出所外國人住宿登記管理辦法》,他們如果要搬家,需要向派出所申請變更住宿登記,民警會檢查他們的相關材料,在《外國人住宿登記表》「備注」欄中註明,並上報出入境管理部門。
近幾年,難民們在中國享有的權利也有所增加。2012年底,難民署中國辦事處得到消息,中國外交部與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共同簽訂了協議,難民兒童從此可在中國上公立學校。
中國並不是難民熱衷的目的地,但最近幾年申請難民資格的人數不斷增加。難民署中國代表處的工作人員在接受《看天下》雜志采訪時說:「以前只要直接來登記,就可以拿到尋求庇護者證明,然後確定甄別面試時間。現在因為來申請的人太多,流程增加了一項,必須通過電子郵件或上門提前預約,由工作人員安排登記日期。」
由此看來,中國的難民問題已開始浮現,如何解決難民的後續問題和應對未來可能存在的難民風險,中國應當盡快地以國際法為基礎,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難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