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象棋有哪些基本走法它的規則是什麼
國際象棋又被稱為歐洲象棋或者西洋棋,整個國際象棋的棋盤是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黑白棋子各16個,16個棋子分別是王一個,後一個,車兩個,象兩個,馬兩個,兵八個。
國際象棋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棋類游戲之一,而且競技性也是非常的強,所以國際象棋也是十分的有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的接觸一下這種棋類。
Ⅱ 國際象棋的規則是什麼
國際象棋規則
1 國際象棋棋盤
國際象棋對局由雙方在一塊稱為「棋盤」的正方形板上走動棋子來進行
1.1 棋盤由64個大小相同,深("黑格")淺("白格")相間的方格組成。
1.2 棋盤置於對局者之間,雙方的右下角須是白格。
1.3 8排垂直的格子稱為"直線"
1.4 8排水平的格子稱為"橫線"
1.5 同色格組成的角角相觸的各地稱為"斜線"。
2 國際象棋棋子
2.1 對局開始時,對局一方有16個淺色棋子("白棋"),另一方有16個深色棋子("黑棋")
2.2 這些棋子如下:
一個白王 一個白後 兩個白車 兩個白象 兩個白馬 八個白兵 一個黑王 一個黑後 兩個黑車 兩個黑象 兩個黑馬 八個黑兵
3 國際象棋規則 - 國際象棋行棋權
3.1 對局首先應由執白棋一方走出,雙方輪流走棋,每次各走一著,直至對局完成
3.2 一方著法完畢,稱這為另一方"行棋"
4 國際象棋規則 - 一著棋的基本定義
4.1 除易位[見第5.1條(2)]以外,棋手將一個棋子從一格移到另一格,無論該格是空格或被對方棋了占據,均為一著。
4.2 除參加易位的車[見第5.1條(2)],以及馬(見第5.5條)以外,任何棋子都不能越過被其他棋子占據的格子。
4.3 一個棋子走到被對方棋子占據的格子並吃掉那個棋子,仍算一著,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關於"吃過路兵"見第5.6條(3)]
5 國際象棋規則 - 國際象棋棋子的走法
5.1王
(1) 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未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
(2) 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原始位置向任何一圍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那人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
(3) 如果一方先觸摸車一起然後再觸摸王,那麼他不能用那個車進行易位,這種情況須按第7.2和7.3條處理
(4) 如果一方在准備易位時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然後發現易位不合規則,他可以選擇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造反走任何規則的著法。
(5) 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一) 王已經移動過,或者
(二) 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6) 下列情況暫不能易位:
(一)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
(二)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5.2 後
後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橫線或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3 車
車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和橫線上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4 象
象可走到它所在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限制外)
5.5 馬
馬的走法由兩個不同 步驟組成,先沿橫線或直線走一格,然後沿斜線離原格方向一格,在走第一格時即使該格已有棋子占據也仍可行走
5.6 兵
(1)兵只能朝前走
(2)除吃子以外,兵可從原始位置起沿所在直線和向前走一格或兩格(所佔據格子必須是空格)。以後每次只能沿直線向前走一格。吃子時,只能吃它斜前方一格的棋子。
(3)當兵處於攻擊對方兵從原始格子一次走兩格所經過的格子時,可以把後者走兩格當作走一格而吃掉它,這種吃法只能在對方以該方式走兵後立即進行,稱為"吃過路兵"。
(4)兵一旦到達底線,必須立即變換為與它相同顏色的後、車、馬、或象,這種變換仍被視作同一著,變換何種棋子由棋手選擇,不必考慮棋盤上是否還有同類的其他棋子,這種由兵變換為別的棋子的走法稱為"升變",升變的棋子立即生效。
(5)在比賽中,因升變所需補充的新棋子如不能立即獲得,棋手可按停棋向裁判求助,該棋手務必嚴格按照5.6條(4)規定的方式完成該著
6 國際象棋規則 - 一著棋的完成
6.1 一個棋子被移到一個空格,行棋方的手已離開該棋子。
6.2 吃子時,被吃的棋子已從棋盤上拿走,行棋方已將自己的棋子放以新的格子,並且已經離手。
6.3 易位時,地棋方已把車放在王經過的格子上,並且已經離手,王離手時盡管這著棋尚未完成,但該方除在那一翼易位以外已無權中走它著,如果此易位是合乎規則的。
6.4 兵升變時,後蓁肋上拿走,新棋子已放到升變格並且已經離手。如果到達升變格的兵已經離手,盡管這著棋尚未完成,但該方已無權把該兵走到其它格子。
6.5 在確定
否走滿規定時限內的規定著數時,棋手是後棋必須在他按了鍾後才能社作完成。除第10.1、10.2、10.3、10.4和10.6條款規定的情形外,本款適用於其他所有情況。
7 國際象棋規則 - 摸子
7.1 行棋方如果預先說明自己的意圖(例如,聲稱"我擺正棋子"),則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擺正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
7.2 除上述上,如果行棋方有意識地觸摸了"
(1) 同一方的一個或更多的棋子,他瞳動或吃掉所觸措的第一個可以走動或可以被吃的棋子;或者;
(2) 一個已方的棋子和一個對方的棋子,他用前者吃掉後者;如果這種吃法不合規則,如果無法確定先觸摸哪一個棋子,則以已方棋子作為已被觸摸的棋子。
7.3 如果所觸摸的已方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著法(或者對所觸摸的對方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吃法),行棋方有權走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
7.4 如果一方想提出對方違反了第7.2條,他必須在自己觸措棋子之前提出。
8 國際象棋規則 - 國際象棋不合規則的局面
8.1 如果在對局過程中發現有不合規則的著法,應將局面恢復到該著法未走出之前的形勢。然後,倘若不能按此要求恢復原來局面,則對局應作廢重下。
本款適用於對局的任何階段,也適用於待裁決的對局。
8.2
如果在對局過程中,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因偶然因素被移動過,而且重新放置時沒有擺對,應將書面恢復到事故發生前的形勢,然後繼續對局,倘若不能按此要求恢復原來局面,對局應作廢重下。
8.3 如果一主在行棋的過程中,無意碰倒了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他和自己的賽時將局面復原。
8.4 如果在封棋開始後,發現局面擺得不對,必須重新擺成封棋時的局面再繼續對弈
8.5 如果在對局過程中發現棋子的原始位置擺錯了,對局應作廢重下。
8.6 對局開始後發現雙方棋子的顛倒,如果此時賽時已過第一時限所規定
的四化之至局應繼續進行,倘若未逾四分之一,在不對比賽時間表構成嚴重干擾的前提下,裁判員可以重新安排棋子顏色正確的對局。
8.7
在對局過程中如果發現棋盤的放置有違第1.2條規定,應將弈成的局面移到正確放置有違第1.2條規定,應將弈成的局面移到正確放置的棋盤上再繼續對局,
9 國際象棋規則 - 將軍
9.1 當王所佔的格子受到對方一人或兩個棋子的攻擊時,王就被照將,攻擊王的棋子被稱作對王"將軍"。行棋方的著法不能使已方的王處於任何對方棋子攻擊的格子。
9.2 被將軍的一方,必須立即走一著棋應將,如果無法應將,王即被稱為'將死"
9.3 將軍不必聲明
10 國際象棋規則 - 對局結束
10.1 將死對方王的一方為勝方。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10.2 一方認輸,對方即為勝方,對此,對局結束,
10.3行棋方的王雖未受到將軍,但卻無有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對局結果作和,處於這種情況的該方被稱為"無子可勸"。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10.4 下殘局形勢之一,對局結果作和。
(1) 單王對單王
(2) 單王對王單象或王單馬
(3) 王單象對王單象,且雙方的象是同以格象
10.5 只剩單王的一方不能作勝方。如果剩單王一方的對方超時,或封棋著法不合規則,則以 應判作和棋。
10.6 雙方一致同意和棋,對局結果作和,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10.7 一方可根據第10。6和的規定提議和棋,但這只能在他剛走出一著棋時提,只有在和棋建議提出後,該方才能按動對方的鍾,對方對此建議
可以接受,也可以口頭或完成一棋的形式表示拒絕,在對方按受或拒絕和棋建議之前,一方所提出的這個建議始終有效。
10.8 一方在對方棋鍾走動正在思考著法時提出和棋,對方可以接受提和也可以拒絕,對以這種方式提和的棋手,裁判可以給予處罰
10.9 一方在已方棋鍾走動時或在已方封棋完畢後提和,對方在未看見提和著法前,可以暫不作同決定,
10.10 如果相同局面第3次重復,行棋方棋手一旦提出,對局結果作和,這可以有以下兩種情況:
(1) 相同局面即將第3次出現,行棋方先在記錄紙上寫下著法,然後向裁判聲明他准備走出該著法;或者
(2) 相同局面剛於第3次出現,每次都輪到同一方行棋。
相同局面是指同種同色的棋子都占據同樣的格子,而且所且棋子可能的著法(包括易位或吃過路兵的權利)都相同的局面。
10. 11 如果一方沒有援引第10。10條所述理由之一提出和棋要求,就走了一著棋
,他便失去了提和的權利;但是,如果輪到該方行棋時相同局面再次出現,他就又擁 有了提和權利。
10.12 行棋方提出和棋要求並證實至少在最近連續50回合中,雙方沒有吃過任何一子,也沒有走動任何一兵,對局結果作和。
對於某些局面,回合數可以增加到50以上,但對所增加的回合數和有關局面,組織者必須在賽前明確宣布。
10.13如果一方根據第10.10或第10.12條款提出和棋,裁判必須首先關閉雙方賽鍾,然後對提和要求是還合乎規定進行審驗。若此時裁判不在現場,提和方可以將雙方賽鍾按停,待裁判裁決。
(1) 經審驗,提和理由成立,對局判和。
(2) 經審驗,提和理由不成立,裁判應在提和方已用賽時上加上5分鍾。如果這樣做意味提和方已超過時限,判提和方負。若情形並非如此,對局應繼續進行。而根據第10.10條聲明自己的著法的提和方必須在棋盤上走該著棋。
(3) 一方根據上述有關條款,一旦提出和要求,不允許撤回。
10.14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規定著數的一方判負。但如果雙方只剩下單王,對局結果作和(見第6.5條和第10.5條)
10.15對局開始或封局續賽開始後,棋手遲到賽桌1小時以上者判負。遲到時間從比賽續賽開始起算,但是,在封局續賽中,如果封棋方遲到,在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則裁判判法不同:
(1) 封棋著法已把對方王將死,應判缺席封局方勝。
(2) 封棋著法使對方無子可動或因此導致出現第10.4條所列出的局面之一,對局結果判和。
(3) 出席方超過時限,按第10.14條規定判該棋手負。
10.16 封局續賽開始時,如封棋方的封著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則判封棋方負:
(1) 模稜兩可的著法:
(2) 實際意義不能成立的虛假之著:
(3) 不合規則的著法。
10.17 在對局中拒絕遵守本規則的一方判負。如果對局雙方均拒絕遵守本規則或者雙方均遲到棋盤旁達1小時以上則對局雙方均判負。
11 國際象棋規則 - 國際象棋對局記錄
11.1 在對局進行過程中,雙方都要用代數制記錄法在規定的比賽記錄紙上逐著記錄(包括已方與對方著法),字跡應盡可能清晰可辨。至於棋手走出著法後記錄還是記錄後走出著法,由棋手自行決定。
11.2 如果一方的棋鍾所剩時間離時限已不足5分鍾可不必要求他履行11.1條規定。但一俟枯鍾上特別的超時標志表明是時限已以,他必須立即在記錄紙上補全漏記的著法。
11.3 如果雙方均不能履行記錄,裁判或代理裁判必須盡可能一場並作好有關記錄,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一方小旗落下,裁判不必干預,在此之前,裁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棋手指出已經走了多少著。
11.4 如果第11.2條並不適用 ,而一方拒絕按照第11.1條的規定作對局記錄,裁判應援用第10.17條。
11.5 如果一方同意按照裁判要求補全記錄,但又提出必須參看對方記錄,否則無法補全已方記錄,他必須向裁判員提出借用對方記錄要求,如果能在時限以前不影響對方比賽且補全記錄,裁判應予考慮,裁判一旦作了借用記錄決定,對方不得拒絕,因為比賽記錄屬比賽組織者所有,而重現對局所需時間將作為補全記錄者的用是地,在其它任何情況下,記錄只能在時限過後補全。
11.6 如果在時限之後,只有一方必須補全記錄,則須在走下一步棋之前補全,而此時若輪到對方行棋時,補記錄者仍應開動已 的棋鍾。
11.7 如果在時限之後,雙方都需要補全記錄,這時雙方的棋鍾都應該停住,直一兩份記錄補全為止,如果必須借用裁判記錄或在裁判員監督下藉助於棋盤,裁判員應預先記下實際的對局局面。
11.8 如果在運用和11.6條時,裁判員發現僅藉助記錄紙不能使對局重現,他應該援用11.7條。
11.9 如果不可能履行第11.7條的規定來補全記錄,對局應該繼續,在這種情況下,應把對局的下一著作為下時限的第一著。
12 國際象棋成績計算
對於勝局,勝者得1分,負者得0分,對於和棋,雙方各得1/2分。
Ⅲ 國際象棋規則
1、布子規則:國際象棋由黑白兩種棋子組成。無論是白方視野還是黑方視野,棋盤的最右下角的一格一定要是白色,白後一定要放在白格上,黑後一定要放在黑格上。
2、行棋規則:國際象棋是雙方對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
3、比賽規則:
(1)比賽時,規定白棋先走,黑棋後走,雙方輪流走棋,一次走一步棋。
(2)在對局中,行棋方用手觸摸了自己方面的某個棋子,就必須走動它。只有當所觸摸的棋子根本無法走動時,才可以另走別的棋子。如果用手觸摸了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它。
(3)一著棋走了之後,手已離開棋子,就不能再改走它著。如果這時行棋方的手還沒離開這個棋子,還可另改其他格位,但必須按「摸子走子」原則走動這個棋子。
(4)在規定要做記錄的比賽中,雙方在對局進行過程中,都要用競賽規則規定的代數記錄法在對局記錄紙上逐著做好記錄,包括自己的著法和對方的著法,都要記錄,要求字跡應當盡可能地清晰可辨。
(5)正規比賽一般都用棋鍾計時,比賽規則規定,走出該走的一著棋之後,方能按鍾,而且必須用走棋的同一隻手按鍾。比賽時,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走滿規定的著數。
(6)比賽時不可連續地向對方提議和棋。一方提和時,如對方表示拒絕,必須等對方也提和一次以後,才可以再次提和。對於對方的提和可以用口頭表示拒絕,也可以用走棋方式表示拒絕。
Ⅳ 國際象棋規則圖解有哪些
國際象棋是一項有2000多年歷史的運動,在國內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對於下棋者的邏輯思考能力、計算能力和預判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國際象棋的入門其實很簡單,掌握這些最基本的規則,就可以開始和對手對弈了。那麼國際象棋規則有哪些呢?
國際象棋規則如下: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不過,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參見「特殊規則」。
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的「蹩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國際象棋規則也是比較全面的,充分了解國際象棋規則之後就可以與對手進行對弈了。
Ⅳ 國際象棋規則
行棋規則
第1條 國際象棋對局的性質和目標
1.1 國際象棋對局由雙方在一塊稱為「棋盤」的正方形上交替走動各自的棋子來進行。對局首步應由執白棋一方走出。一方走子之後,稱之為另一方「行棋」。
1.2每一方的目標都是置對方王於「受攻狀態」,且對方無符合規則的著法避免王下一步被「俘獲」。達到上述目標的棋手稱之為「將死」對方,並作為在對局中贏棋。王鉸將死的一方作為輸棋。
1-3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將死對方的局面,作為和棋。
第2條 棋子在棋盤上的初始位置
2.I 棋盤由64個(8x 8)大小相同、深(「黑格」)淺(「白格」)相同的方格組成。棋盤置於對局者之間,雙方的右下角必須是白格。
2.2 對局開始時,一方有16個淺色棋子(「白棋」),一方有16個深色棋子(「黑棋」)。
一個白王 通常用K和表示
一個白後 通常用Q和表示
兩個白車 通常用R和表示
兩個白象 通常用B和表示
兩個白馬 通常用N和表示
八個白兵 通常用P和表示
一個黑王 通常用K和表示
一個黑後 通常用Q和表示
兩個黑車 通常用R和x表示
兩個黑象 通常用B和表示
兩個黑馬 通常用N和表示
八個黑兵 通常用P和表示
2.3 棋子在棋盤上的初始位置如圖10
2.4 8排垂直的格子稱為「直線」。8條水平的格子稱為「橫線」。同色格組成的角角相觸的各行稱為「斜線」。
第3條 走子
3.1 任何棋子不準走到被己方其他棋子占據的格子。如果一個棋子走到被對方棋子占據的格子,吃掉那個棋子,並把它從棋盤上拿走,仍算一著。如果一個棋子能夠根據第3.2到第3.8條款在某一格吃子,則稱之為攻擊對方這個棋子。
3.2 象可以走到它所在斜線上的任何格子(圖1)。
3.3 車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和橫線上的任何格子(圖3)。
3.4後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橫線或斜線上的任伺格子(圖4)。
3-5 象、車和後在進行上述著法時,不能跨越任何中間的棋子。
3-6 馬可走到並非它所在直線、橫線或斜線的與它所處位置最為臨近的格子之一。按照第3.1條款,馬在著法過程中所經過的鄰近中間格子不能視為它所佔據的格子(圖5)。
3.7
(1)兵可沿其所在直線向前走一格(該格必須是未被其他棋子占據的)。
(2)兵的第一步可以如(1)那樣走,也可沿其所在直線向前走兩格<這兩個格子必須是未被其他棋子占據的)。
(3)兵的吃子是兵走到其斜前方由對方棋子占據的格子,吃掉該格內的棋子(圖6)。
(4)當一個兵處於攻擊對方兵從初始格子一步走兩格所經過的格子時,可以把後者走兩格當作一格而吃掉它。這種吃法只可以在對方以該方式走兵後立即進行,稱為「吃過路兵」(圖7)。
(5)當一個兵到達離其初始位置最遠的格子時,必須變換為與它相同顏色的後、車、象或馬,這種變換仍被視作同一著。變換何種棋子由棋手選擇,不受以前已經吃掉什麼棋子所限制。這種由兵變換為別的棋子的走法稱為「升變」,升變的新棋子立即生效。
3.8
(1)王可以有如下兩種不同走法:
a.走到未受到對方一個或一個以上棋子(即使其本身不能走動)攻擊的任何相鄰的格子(圖8)。
b.「易位」。這是由王和己方同一橫線上任何—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初始位置向那個車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該車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圖9口12)。
(a)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①王已經移動過,或者
②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b)暫時不能易位的情況如下:
①王所在的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
②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2)當王受到對方一個或兩個棋子攻擊時,王稱為被「將軍」,本身不能走動的棋子也可以對對方王「將軍」。將軍不必聲明。
3.9 行棋方不準走造成或允許己方王處於被「將軍」狀態的著法。
第4條 行棋
4.1 走每步棋都只能用同一隻手。
4.2 行棋方如果預先說明自己的意圖(例如,聲稱「我擺正棋子」或這一術語的法文音譯「呀杜巴」),則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擺正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
4.3 除第4.1條款列出情況以外,如果行棋方有意識地觸摸了:
(1)己方的一個或更多的棋子,他必須走動所觸摸的第一個可以走動的棋子,或者
(2)對方的一個或更多的棋子,他必須吃掉所觸摸的第一個可以被吃的棋子。
(3)雙方的各一個棋於,他必須用己方的棋子吃掉對方的棋子,如果這種吃法不符合規則,他必須走動或吃掉所觸摸的第一個可以走動或可以被吃的棋子;如果無法確定何方棋子先予觸摸,則以己方棋子作為先予觸摸的棋子。
4.4
(1)如果一方觸摸了己方的王和車,而在這一側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他必須在這一側翼易位。
(2)如果一方先觸摸車,然後再觸摸王,那麼,這著棋不允許他在這一側翼易位,這種情況必須按第4,3(1)條款處理。
(3)一方在准備易位時先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而這一側翼的易位不合規則,他必須走王的合乎規則的著法,其中包括向另一翼易位。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選擇走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
4.5 如果所觸摸的棋子不能走動或吃掉,行棋方可以走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
4.6 對於對方違反了上述任何條款,行棋方一旦觸摸了棋子,就無權提出指控。
4.7 作為一個合乎規則或部分合乎規則的著法,當一個棋子已經放在一個格子上時,此後,不能把它移到另一個格子。這步棋應鉸視為已經走出,屆時規則第3條所有相應要求應該充分滿足。
第5條對局結束
5.1(1)用合乎規則著法將死對方的一方為勝方。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2)一方認輸,對方即為勝方。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5.2
(1)行棋方沒有合乎規則的著法可走,而他的王井未被將死,對局結果作和,這種局面被稱為「無子可動」。至此,對局即告結束,前提是造成「無子可動」局面的著法是合乎規則的。
(2)當雙方都不能以合乎規則的著法將死對方的王時,對局結果作和,這種局面被稱為「死和局面」。至此,對局即告結束,前提是造成這種局面的著法是合乎規則的。
(3)雙方一致同意和棋,對局結果作和。至此,對局即告結束(見第9.1條)。
(4)如果任何相同局面在棋盤上將要或已經出現3次或3次以上,對局結果可以作和(見第9.2條)。
(5)如果在最近連續50回合中,雙方都沒有走動任何一兵,也沒有吃過任何一子,對局結果可以作和(見第9.3條)。
參考:http://ke..com/view/4015721.htm
Ⅵ 國際象棋的規則和走法國際象棋的規則和走法有哪些
1、國際象棋的基本走棋規則是兵只能向前不能退後,每次行棋只能走一格,但是最初的一步的時候可以選擇走一格或者兩格。
2、兵的吃子方式也不太一樣,它走的是直線,但是吃子卻只能斜著去吃,也就是兵在行進的斜一格中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吃掉對方,然後占據那一格。
3、馬的走法就有點像中國象棋中的走法,馬走日,也就是斜兩格行走,而且不同於象棋中的馬,國際象棋中的馬是可以隔子走的,不會出現象棋中撇馬腿的情況。
4、象的走法只能斜走,同時並不規定走幾格,也就是說只要是斜著走,走幾格都沒有問題,也沒有象棋中象不能過河的規定。
5、後的走法是不受橫,斜,直的影響,而且不管走多少格,只是不能隔子行走,後也是國際象棋中最強的一個棋子。
6、王也是橫,直,斜都是可以走的,直是每次都只能走一步,而且王面前要是有對方棋子的時候,那個格子王不能走的。
7、國際象棋吃棋子跟象棋的規則是相似的,只要行走的格子里有著對方的棋子,那麼就可以吃掉對方的棋子。
8、國際象棋最終勝利的方式跟象棋一樣,最後的勝利方式都是吃掉對方最重要的棋子,象棋是吃掉帥或者將,國際象棋則是以吃掉對方的王為目標。
Ⅶ 國際象棋的規則口訣
小兵直進斜吃走,到底職務能升變;城堡通行整棋盤,橫豎格數不受限;騎士直斜能跳子,棋盤格子能走遍;主教斜走分黑白,通行棋盤格一半;後是主教加城堡,四面八方有路線;國王全局是關鍵,橫豎斜行一步限。
國際象棋又稱西洋棋,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棋類游戲。國際象棋棋盤是個正方形,由橫縱各8格、顏色一深一淺交錯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深色格稱黑格,淺色格稱白格,棋子就放在這些格子中移動,右下角是白格。
8條直線從白方左邊到右邊分別用小寫字母a、b、c、d、e、f、g、h表示;8條橫線從白方到黑方分別用數字1、2、3、4、5、6、7、8表示。
國際象棋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黑白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兵種是一樣的,分為王、後、車、象、馬、兵六種。
國際象棋由黑白兩種棋子組成。無論是白方視野還是黑方視野,棋盤的最右下角的一格一定要是白色,白後一定要放在白格上,黑後一定要放在黑格上。白王一定在e1格,黑王一定在e8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