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石油價格什麼時候開始上漲的
2004年
2004年隨著世界經濟的較快增長,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一度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04年美國消費者價格上漲3%,歐元區上漲2.1%,發展中國家上漲6%。但通過提高利率等一系列的措施,通貨膨脹的壓力已基本消除。但從2005年全球情況來看,由於石油、農產品、原材料等初級產品價格上漲較快,通貨膨脹的壓力仍在。 (一)石油價格居高不下。2004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持續劇烈動盪,油價一度創20多年來的歷史新高,油價高位強勢震盪持續時間之長,為上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以來所罕見。近期紐約市場的石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55美元後,又創了4個多月來的最高水平。不少專家預測,今年石油價格將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目前油價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的不斷增長,二是美元的持續貶值。由於石油是以美元定價的,美元匯率走低意味著石油生產國的實際收入下降。三是投機。目前看來,去年開始的世界石油價格上升趨勢今年將持續。油價的持續上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總體影響仍然有限,也不會使美國的經濟復甦脫軌,但對近年經濟增長較慢的國家如日本和歐元區的影響將比較嚴重。
油價整體上是波動上升,但其中有很多大起大落(起落得很誇張,歷史上很罕見).
今後如果美國經濟復甦較快,油價應該會出現一個小低谷.但由於資源減少,各國竟爭加劇等因素,油價肯定上升,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❷ 6月14日油價或將「大幅上調」,此次的上漲幅度會有多大
這種事情的發生或者說這個情況的出現吧,那麼上漲的幅度應該是不會太大,畢竟現在價格已經上漲到了這個地步,如果說上漲的幅度依然是很大的話,那麼就已經是超出了消費者對於這個汽油的價格的預估,那麼這樣的話就會造成了消費者對於消費汽油的慾望持續的下降,導致市場上的氣流那麼持續的售賣不出去這樣的這個市場上沒有人去購買這個汽油
對於這個汽油價格的大幅上調是不可能的事情,它可能會上漲幅度減小一些,持續的會上浮的省正常病因,需求量一旦大於供應數量的時候,那麼汽油的價格自然而然會上漲的,不過上漲幅度不會很大,但是會持續上漲,因為上漲幅度過大的話會一下子把消費者給嚇跑了
❸ 國際原油為什麼漲價
這篇文章分析的還不錯。
國際石油市場近年來強勢震盪,諸多因素互動突出,油市前景撲朔迷離。繼2003年、2004年和2005年連續大幅上漲後,2006年9月份起,國際原油價格突然持續下跌到60美元左右。2007年1月份,油價一直保持在50美元左右,油價的巨幅變動,對我國經濟安全具有巨大影響。本文從影響油價長期走勢的供給因素和需求因素以及對油價造成沖擊的短期因素三個方面對影響油價的因素進行了初步分析,以供參考。
一.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
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儲量,石油供給結構以及石油生產成本。
石油產量必須以石油儲量為基礎。過去的幾十年中,世界石油資源探明的儲量一直在持續增加,2005年底世界石油資源探明可采儲量約為12007億桶,20年間增加了4303億桶,增長了55.8%。雖然產量的增長速度大於已探明儲量的增長速度,但2005年底全球石油儲量與產量之間的比例為40.6年,可以預見,至少在未來10年不會出現全球范圍內的石油供給短缺現象。但是,由於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世界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以前達到頂峰,全球石油供給逐步進入滑坡階段。
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特點也對石油供給具有重大影響。目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方主要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國家。opec擁有世界上絕大部份探明石油儲量,其產量和價格政策對世界石油供給和價格具有重大影響。而非opec國家主要是作為價格接受者存在,根據價格調整產量。但2002年以來,受強勁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價刺激,opec產量激增,原油剩餘產能從2002年的560萬桶/日急劇下降到2006年的140萬桶/日左右,產能利用率高於90%,通過增加產量平抑油價的能力減弱。迫使市場參與者通過構建商業庫存作為應對風險的緩沖,而庫存需求反過來又刺激油價上行。
美歐跨國石油公司在世紀之交通過資本運作發起的新一輪兼並聯合使得世界石化產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隨著石化巨頭對全球石油資源、技術和市場的控制力的進一步增強,世界石化產業的發展和競爭以及石油價格的波動帶來了深刻影響。
此外,石油生產成本也將對石油供給產生影響。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動。世界石油價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區的石油生產決定,而低成本地區的石油決定了價格的波動幅度。
二.影響石油價格的需求因素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變化,替代能源的發展和節能技術的應用決定。
全球石油消費與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正相關。全球經濟增長或超預期增長都會牽動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出現上漲。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強勁增長也使得對原油的需求急劇增加,導致世界原油價格震盪走高。其中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帶動了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的1/3。而反過來,異常高的油價勢必會阻礙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又會影響石油需求的增加。
替代能源的成本將決定石油價格的上限。當石油價格高於替代能源成本時,消費者將傾向於使用替代能源。而節能將使世界石油市場的供需矛盾趨於緩和。目前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這勢必將對石油價格的長期走勢產生影響。
三.影響石油價格的短期因素
短期影響因素是通過對供求關系造成沖擊或短期內改變人們對供求關系的預期而對石油價格發揮作用的。
1. 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
2. 石油庫存變化
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緩沖,對穩定油價有積極作用。oecd的庫存水平已經成為國際油價的指示器,並且商業庫存對石油價格的影響要明顯強於常規庫存。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3. 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
opec控制著全球剩餘石油產能的絕大部分,iea則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他們能在短時期內改變市場供求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石油價格走勢的預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產保價和降價保產。iea的26個成員國共同控制著大量石油庫存以應付緊急情況。
4. 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特徵是期貨市場的影響顯著增強,目前已經形成了由期貨市場向現貨市場傳導的價格形成機制。盡管國際原油市場的投機活動不是油價上漲的誘發因素,但由於全球金融市場投資機會缺乏,大量資金進入國際商品市場,尤其是原油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了國際油價,並使其嚴重偏離基本面。
5. 匯率變動
相關研究表明,石油價格變動和美元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存在弱相關關系。由於美元持續貶值,以美元標價的石油產品的實際收入下降,導致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維持原油高價作為應對措施。
6. 異常氣候
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的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的價格變化。另外,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油價。
7. 利率變動
在標准不可再生資源模型中,利率的上升會導致未來開采價值相對現在開采價值減少,因此會使得開采路徑凸向現在而遠離未來。高利率會減少資本投資,導致較小的初始開采規模;高利率也會提高替代技術的資本成本,導致開采速度下降。
8. 稅收政策
政府幹預會使得市場消耗曲線凸向現在或未來。跨時期石油開采模式的稅收效應依賴於稅收隨時間變化的現值。例如,稅收現值隨時間減少會改變開采順序的決策。和不征稅相比,稅收最終還是會減少任意時點上的凈收益,也就減少了相應時期開採的積極性。而且稅收會降低新發現儲量的投資回報。
❹ 世界原油價格最高位是那一年
世界原油最高價格是2008年
二、油價上漲的原因分析
石油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基礎原材料,其價格波動受到諸多因素的左右,如供求、結算貨幣匯率、地緣政治、經濟前景、氣候變化以及股市行情等。不同國家和機構的代表對於油價問題的看法分歧較大。以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代表的產油國和發展中國家認為,當前國際石油價格與供需基本面無關,完全是市場炒作所致。石油輸出國組織秘書長艾爾-巴德里認為活躍的投機行為才是推高油價的幕後「黑手」,石油市場並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而且目前53天的原油儲備水平足以應付夏季能源需求的上升。而以國際能源機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國際大石油公司的代表則認為,發展中國家不斷增加的需求,是導致油價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石油輸出國組織應該增加石油生產。探究近來油價高企的原因,我們認為金融因素超過了商品因素。由於美元是原油交易的主要結算貨幣,美元貶值、次貸危機、股市下跌刺激投機資金進入包括原油期貨在內的商品市場,推高油價。
(一)投機基金的大肆炒作是油價上漲最直接的推動因素
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投機基金的投機交易是引起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和劇烈波動的重要原因,原油價格與以市場投機為目的的非商業持倉量、基金凈多頭頭寸之間具有高度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達到了0.89和0.81。因此,正是期貨市場的金融杠桿效應增加了對沖基金的能量,不同基金之間的做多、做空造成石油價格走勢遠遠偏離供求關系。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調查顯示,目前原油價格中的60%是由純粹的投機因素造成。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0年,石油期貨炒作只佔當時石油期貨市場總量的29%,而今天卻已大幅上升到71%。尤其是從2003年起,期貨市場的整體商品指數投機資金由130億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600億美元,升幅2000%,比 2007年年初高出60%;僅今年前52個交易日,新流入商品市場的投機資金就高達550億美元;炒家擁有的石油期貨合同,從714手暴漲到今天的300萬手,上升了4200倍左右。自2004年以來,進入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基金數量由4000多家增加到8500家;其中,共有595個對沖基金在進行石油交易,比三年前增加逾3倍。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進行的石油期貨和實貨交易的規模對比,從2003年的6比1到今天的18比1,四年增加兩倍。如果將倫敦和新加坡期貨交易所、不受監管的洲際交易所以及櫃台交易、指數交易和衍生品計算在內,這個比例還要提高。石油期貨市場的正常運作受到各種漏洞的干擾,出現不受限制和難以覺察的投機,遠遠超出健康的旨在提供流動性的水平,造成具有破壞性的價格扭曲。
美國議會和相關機構已經意識到投機基金對油價的操縱,油價的不斷高漲也對美國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因而不得不對此展開調查並計劃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5月26日,根據美國國會的指令, CFTC宣布對原油期貨市場展開全面調查,以釐清國際油價是否被操縱。調查初步顯示,投機基金通過三條可能的路徑操縱國際油價:首先,指數基金、養老基金及一些主權基金通過交易量佔25%的場外(OTC)市場來撬動整個國際原油價格,操縱國際石油價格;其次,通過普氏能源資訊(Platt's)這一全球著名的私人石油信息提供商進行報價來操縱國際油價;最後,部分參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憑借其在華爾街的影響力發布利多的研究報告,從而拉抬國際油價。CFTC還在研究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6月10日,CFTC成立了咨詢小組,包括能源產業人士和交易所官員及市場主要參與者——雷曼兄弟、高盛、美林等投資銀行,討論一些美國議員提出的方案,即CFTC嚴格約束原油期貨頭寸限制的豁免權利,對於保值者(即通過市場降低商品價格波動風險的機構)給予此豁免權;但是對於單純的投機者(即就是通過押注價格漲跌而獲利的機構)不給予豁免權,希望限制投機者對原油價格的炒作。
(二)美元持續貶值是本次油價上漲的推動因素
從2002年以來,美元累積貶值已超過50%。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先後七次降息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美元兌歐元等主要貨幣匯率持續下跌,大量資金從美國股市、債市中流出,流入石油等商品市場尋求保值增值,助推油價上漲。2007年國際油價累計上漲9.3%,而同期美元兌歐元貶值9.1%,兩者相關性很強。今年以來美元貶值對油價的影響有所減弱,但仍存在較大相關性。以6月為例,當月有4個交易日的油價波動緣於美國經濟因素,美元走軟對油價形成4.6美元的提升作用。
(三)地緣政治加深市場對原油供應穩定性的擔憂
圍繞石油的局部戰爭和恐怖主義從來沒有停止過。美國佔領伊拉克並沒有給伊帶來全面和平,至今伊拉克國內局勢依然動盪,石油生產充滿不確定性;同時,伊朗核問題引發緊張局面,沙特石油管道受到恐怖主義活動威脅,奈及利亞等主要產油地區沖突不斷,更加加劇了市場對局部供應中斷的擔憂,從而給予投機基金很好的炒作題材。6月份,奈及利亞石油工人罷工對油價形成4.4美元的提升作用;以色列針對伊朗核設施打擊的軍演及言論,再次點燃了市場對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擔憂,油價由此提升近8美元。
(四)產油國自身需求大增
從需求看,歷史上發生的三次石油危機,使油價在短期內分別上漲了250%、160%、200%,特別是前兩次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導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也抑制了石油需求。而這一次油價暴漲的作用有限,世界經濟沒有因油價過高而出現明顯的衰退,全球石油需求也仍然強勁,特別是產油國自身需求的增長也成為油價走高的重要推手。根據英國石油公司最新的2008世界能源統計數據,中東地區的石油消費需求增長4.4%,遠遠超過亞太地區2.3%的增量。
❺ 由於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家發改委3月19日宣布,自3月2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於
(1)∵每次都加50升93號汽油,調價後加一次油比調價前要多花23.5元,
∴每升汽油提高了:23.5÷50=0.47(元),
∵江蘇省內93號汽油在原來每升7.45元,
∴3月20日零時起江蘇省內93號汽油價格調整為每升:7.45+0.47=7.92元;
(2)設老李現在每次固定的加油金額至少為x元,
根據題意得出:
x |
7.92 |
x |
8.25 |
❻ 油價或將「大幅上調」,短期內是否會突破10元
我覺得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在短期內也是有可能突破10元的,因為在今年的上半年油價一直呈著比較迅速的增長趨勢,而且目前國際形勢也是比較緊張的,國際的石油也在不斷的上漲,這給我國國內的石油價格的變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❼ 國際油價8年來首破每桶100美元,導致其漲價的原因是什麼
國際油價8年來首破每桶100美元,導致其漲價的原因是由於供需不平衡導致的。
國際原油價格又上漲了,突破了每桶100美元,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價格,很多人對於原油價格可能並不敏感,因為這是按照每桶來計價的一種方式,1噸等於大概7.33桶,換算下來一桶是136公斤多一點,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加滿一箱油將會多花8到10元錢,與之相對應的是黃金價格也大幅度的走高,很多人不明白油價為何會上漲,下面就來說一說導致其漲價的原因:
一、供需不平衡
造成這次國際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供需關系不平衡造成的,一方面是原油需求擴大,另一方面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沒有按照承諾增加原油生產,導致了此次價格的上漲。
你知道國際油價8年來首破每桶100美元,導致其漲價的原因是什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