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油田,正在枯竭嗎
著名的歐洲北海油田是英國掌控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的基石,也是缺油的西歐國家發展經濟與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能源保障。通過對北海油田的開采,英國與挪威等國發展起的石油工業也曾走在世界前列。
海上油田開採的技術門檻線相當高
但這對於歐洲發達國家恰恰是強項
然而,在歷經多年的油氣開采後,北海油田這一昔日歐洲能源的心臟正面臨逐漸枯竭的命運。
地處設得蘭群島、大不列顛島、荷蘭低地、日的蘭半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端之間的北海,是總面積約57.5萬平方千米的超級油田所在地。如果不是1969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孤注一擲打完最後一口井,這一超級油田的命運也許永遠都只能埋藏在不為人知的深海之下。
周邊國家都是歐洲經濟標桿
在他們之間有個大油田,真是太合適了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貧油國”的帽子一直是困擾西歐國家最大的能源問題。雖然離西歐最近的蘇聯是產油大國,但在冷戰的背景下,意識形態對立與國家安全的擔憂使得歐洲無法從蘇聯進口石油。
蘇聯近在咫尺,中東也離得不遠
但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有很大風險
工業社會的運轉離不開石油,命脈卻抓在別人手裡▼
才能在更長的時間內維持整體的穩定供給
以傳奇油田——布倫特油田來說,曾經產量高達40萬桶每天的布倫特油田,產量在90年代後就開始急劇下跌。到了2015年,布倫特油田3個在運行的平台中,就有兩個平台停產,唯一剩餘的一個平台日產量也不足1000桶每天。
不僅如此,英國油氣新發現的數量也在銳減。按照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的標准,英國在2010年僅發現4個大型油氣田,不僅比2009年的13個大幅減少,同時也跌至多年來的谷底。
一座廢棄的天然氣平台
巨大的工業景觀
與鄰居英國的情況類似,挪威新探明的油氣資源也是連年走低,近十年幾乎沒有大型油氣田被發現。根據挪威石油理事會的統計,2010年挪威的石油新發現僅為16個,大大低於2009年的28個。
而且,海底油田的開發歷時漫長,從粗略的地震波物理勘探到細致的鑽井取岩芯樣本勘探,再到安裝設備、成本核算、申請開發許可等,往往耗時五至十年以上。
當然,正因為難度大,成本高
這種大型海工裝備本身也是個門檻很高的大市場
中國也正在這方面加速追趕
除了日漸枯寂的石油儲量,高稅收與高環保要求也是打擊北海油田的一大原因。
由於整體經濟不景氣,油氣行業向英國政府上繳的大量稅收愈發重要,為了彌補財政收入的不足,英國政府加大了對油氣行業的征稅力度。在越發嚴苛的環保條約規定下,北海的石油開發企業也不得不增加成本來滿足環保規定。
如果風電的成本能再降低再降低
歐洲可能進一步壓縮油氣的能源佔比
2011年,英國政府改變了英國大陸架石油生產活動的稅收結構和稅率,稅收新政大幅增加了英國油氣行業的稅率,因而導致英國北海地區的油氣產業越發缺乏競爭力。
再加上美國低成本頁岩油和國際低油價的沖擊,開采成本原本就高的北海油田更是陷入了開采一桶虧損一桶的無解境地。
作為同行的海灣國家有著更低的開采成本
但是油氣在歐洲只是一個產業,而在中東是國家支柱
他們的壓力更大,轉型也更難
若不能加大石油勘探力度並發現新油田,步入暮年的北海油田將難逃枯竭的命運。屆時,有著50年歷史的北海石油工業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歷史舞台,而西歐國家自身的能源保障,可能又要看俄羅斯和中東的臉色行事了。
⑵ 究竟國際原油下跌對中石油是利好還是利空 請說明原因
對中石油來說,原油漲跌都沒有什麼風險,國企壟斷的行業,水漲船高的道理你應該明白吧?再說了,中國國內的油井,打的油,基本都是廉價出口,倒貼。財經評論無非是胡弄股民。不要跟著幼稚。
⑶ 世界十大油田中為什麼沒有大慶油田
大慶油田自1960年開發建設,至2007年,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6.7億噸,累計生產原油18.21億噸,占同期全國陸上石油總產量的47%,因為剩餘產量問題,所以未能進入十大油田。
1、加瓦爾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東部,首都利雅得以東約500km處,探明儲量達107.4億噸,年產量高達2.8億噸,占整個波斯灣地區的30%,為世界第一大油田。油井為自噴井,原油含臘量少,多為輕質油,凝固點低於-20℃,便於運輸。有輸油管通臘斯塔努拉油港(世界最大油港)外運。
2、大布爾干油田:位於科威特東南部,探明儲量99.1億噸,年產7000萬噸左右。原油特點與加瓦爾油田相似,多由米納艾哈邁迪油港外運。
3、博利瓦爾油田:位於委內瑞拉東部,奧里諾科平原上。多為重質油,探明儲量52億噸,年產達l00萬桶。
4、薩法尼亞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東北部海域,探明儲量33.2億噸。原油部分通過輸油管運往黎巴嫩的黎波里、西頓,敘利亞的巴尼亞斯港裝船。一部分輸往臘斯塔努拉外運。
5、魯邁拉油田:位於伊拉克南部,五十年代即已開發,緊鄰本國油港,發展迅速。探明儲量26億噸,年產量佔全國的60%。出口經本國在波斯灣頭的三個油港,即霍爾厄爾阿巴亞、米納厄爾巴克爾與法奧。
6、基爾庫克油田:位於伊拉克北部,開發較早。探明儲量24.4億噸,原油多經管道從地中海東岸的幾個港口(土耳其的杜爾托爾港,黎巴嫩的西頓港等)出口。
7、羅馬什金油田:位於俄羅斯的伏爾加——烏拉爾油區(即「第二巴庫」)。儲量達24億噸,年產1億噸左右,居俄羅斯的第二位。該油田主要生產中質與重質原油,含硫量較高。
8、薩莫洛特爾油田:位於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油區(即秋明油田或「第三巴庫」),地處西西伯利亞中部。探明儲量20.6億噸,年產1.4億噸左右,在世界上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為俄羅斯最大的油田。
上述二油田除供國內消費外,一部分還經「友誼」輸油管(以阿爾梅季耶夫斯克為起點,分別經烏日格羅德和布列斯特出口,年輸送能力約l億噸)向東歐國家出口佔一半以上,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口約佔40%左右。
9、扎庫姆油田: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中西部,探明儲量15.9億噸,多數為自噴井。原油質量好,含臘少,有管道通往魯韋斯油港和首都阿布扎比外運。
10.哈西梅薩烏德油田:位於阿爾及利亞東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端。油田中乾井少,單產高;原油含硫量低,質量好。有輸油管通往阿爾澤、貝賈亞等港口外運。
⑷ 國際原油價格大跌,背後暗示的經濟危機恐是汽車市場混亂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國持續爆發,截至2020年4月26日,確診案例已達到282萬,甚至各界都肯定這是一個被低估的數字。這樣災難性的疫情肆虐,連帶讓西德州原油(WTI)歷史性的在4月20日出現-37.63美元的收盤價!在這完全違反市場原則、顛覆買賣意涵的奇景,賣家還要給買家金錢的情況,令許多民眾都好奇國內汽、柴油價格能降到什麼樣的新低?不過,許多專家學者憂心預測,石油價格崩盤暗示的經濟危機,更可能是汽車市場混亂、許多車廠恐營運困難的警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緊急通知!國際油價再次暴跌,會有哪些影響
原油價格是全球經濟晴雨表之一,其價格的上漲或下跌都對世界經濟產生顯著的影響。原油價格飆升趨勢嚴重時,會引起通貨膨脹率上升,長期的高油價會阻礙國家的宏觀調控,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產生抑制。反之,油價暴跌會導致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不足,容易對市場環境做出錯誤判斷並對市場上的資金流動造成沖擊,不利於世界經濟復甦。同時原油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僅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收入,同時也關繫到國家的能源安全。
然而,低油價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一是對中國國內成本較高的油氣開發企業造成沖擊,影響中國東部老油田的生產運營。二是可能減弱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動力,不利於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而且,低油價也將對中國在頁岩氣、煤層氣、油砂、深海石油、可燃冰等非常規能源的開發上產生負面影響。三是中國遭遇債務違約的風險上升。中國的能源合作對象國多數法制不健全,油價大跌致其收入銳減,財政困難,加之「石油美元」逆向流動導致國際流動性趨於復雜,信貸評級問題浮出水面,中國遭遇債務違約的風險大增。
⑹ 國際原油期貨首現負值!油價會迎來暴跌嗎
不知為何,今年這頭幾個月總是過得不太平,先是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緊隨其後的就是美股多次熔斷,再之後全球負利率蔓延,就在昨天,國際油價也出現負值。北京時間4月20日,即將到期的美國WTI5月原油期貨合約出現暴跌,跌幅超過300%,創下近月合約歷史最低收盤水平和單日最大跌幅,收於每桶-37.63美元。這是石油期貨自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輕質原油期貨交易以來,首次跌入負數交易。
為何石油期貨價格會出現負值?
首先,需要聲明的一點就是5月石油期貨價格出現負值並不代表如今石油價格也是負值,僅代表石油運輸儲存成本大於石油價值。截止北京時間4月21日中午12時,WTI美國原油價格為21.3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為25.36美元/桶。
但在另一方面,國內的成品油供給體系,與海外還存在較大差異,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本次期貨暴跌出現負值,主要是海外原油存儲能力造成的,對於國內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會造成暴跌。成品油價格繼續下行是肯定,但下跌的幅度不足以稱之為暴跌。同時暴漲暴跌對於成品油供給體系內的企業都是不良影響,平緩調整對於整個行業更為健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