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東青島旅遊景點有哪些
青島黃海之濱,膠州灣畔,有一顆深受中外遊人喜受的璀燦明珠——青島。城市是因為海中有座小青島而得名。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以多姿多採的旅遊名勝和天然良港馳名中外。
青島在清末仍為一普通小漁村,原本屬於即墨市。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清政府派兵在此駐防,青島逐漸成為海防要地。1929年設立青島特別市,1930年正式設立青島市。
青島三面環海、一面依山,海岸迂迴曲折,山色鬱郁蔥蔥,兼有山海之勝。市區的房舍建築層壘參差,風格各異,但多為紅瓦覆頂,兼有歐亞美各洲和中國民族風格,與碧海、藍天、綠樹共同構成了城市特有的風貌。位於青島東北部的嶗山旅遊風景區,一向以山峻石奇,林木繁茂、古跡眾多的而著稱。青島著名的旅遊景點還有:棧橋、小青島、魯迅公園、海水浴場、八大關、嶗山的上清宮與下清宮、一灣之隔的黃島、平度的天柱山魏碑、即墨的田橫島等等。
青島有記載的,最早的旅遊活動源於古代的帝王巡遊。春秋時期,齊桓公、齊景公都曾泛舟琅琊(今青島膠南市琅琊鎮境內),流連數月而不歸。齊景公還泛舟游少海(今膠洲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中央的權力和統治,頌揚自己的功績,滿足游覽享樂、實現長生不老的慾望,曾5次大規模巡遊,其中有3次到了青島地域的琅琊台,並巡遊嶗山等地。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南登琅琊,大樂之,留三月」。以後,秦二世、漢武帝、漢宣帝、漢明帝也多次巡遊琅琊。漢武帝以「愛巡遊、喜獵射、嗜山川、慕神仙」而聞名。他七次出巡,其中四次巡遊琅琊,為有記載的到青島地域巡遊次數最多皇帝。
.北九水棧橋愛情角巨峰元帥樓魯迅公園天主教堂第二海水浴場第一海水浴場青島國際啤酒城基督教堂信號山公園八關山花石樓湛山寺海洋公園匯泉廣場迎賓館公主樓五四廣場康有為故居海軍博物館中山公園小魚山太清宮
㈡ 漢武國際城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武漢漢武國際城
城市:武漢
樓盤位置:漢南經濟開發區南二路(馬影河畔)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高層,板樓,塔樓,
公交線路:興城大道興二路: 273路
其他交通方式:沿興城達到向西南方向行駛,與興二路交匯處向西方向行駛,約300米左右即達。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16269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6.1%,共14棟樓,停車位527個
周邊配套:學校:子林小學、紗帽小學、育才小學、紗帽中學、育才中學
商業:中百倉儲、武商量販、紗帽購物廣場
內部配套:小區內部有商業街,便利店等便民措施。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㈢ 中國歷史上的對外侵略戰爭有哪些
別看中國的近代是一直被國外欺負的對象,但是在古代,中國可以說是當時的世界大哥,都是我們去侵略對方的,但是如果說不為人知的還沒有幾個,而一般人不知道,只有熟悉歷史的人知道的對外侵略還是有不少的。
要說最遠的還要數那馬背上的天驕了,也是他將中國的版圖闊到最大,他就是成吉思汗了,一個殺嘚敵人都膽寒的人,當時他的蒙古西征,都從亞洲打到了現在的阿富汗去了。而他的子孫建立的元朝,也是很強的,也打到過泰國。
現在的印度,尼泊爾,外蒙古,不丹,朝鮮等地,這些現在中國的鄰居,在當時是比較弱小的,被當時強盛的中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是被侵略過的。
所以,被看近代我們中國是被欺負的,但是再往前翻中國還是很強的,再往後翻,現在的中國也是很強的。現在的中國是嚮往和平的。
㈣ 中國歷史上著名人物有哪些
1、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
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3、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
開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寶慶三年(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4、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
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
5、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㈤ 甘肅瓜州有哪些好的旅遊景點
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是中國著名的六大石窟之一;漢唐勝跡鎖陽城和「康熙夢城」橋灣城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稀世珍寶象牙佛,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見證。大漠駝鈴、古道石窟、絲路藝術、瀚海蜃景、胡楊秋色、清泉綠洲構成了瓜州獨具特色的西域文化景觀。
文物古跡有279處,其中:瓜州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保存完好的其它古遺存多達314處,是甘肅省的旅遊資源大縣之一,著名的景點有榆林窟、鎖陽城、東千佛洞和橋灣城。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為中國著名的六大石窟之一;東千佛洞是一座不可多見的西夏藝術寶庫,其壁畫「玄奘取經圖」,比《西遊記》成書早300多年;鎖陽城是中國西部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古城之一,薛仁貴、張守圭、張議潮等曾在此任指揮使、節度使,延續至明代廢棄,具有極高的旅遊觀賞和考古研究價值;橋灣古城位於312國道線上,距安西縣城85公里,康熙夜夢橋灣城,怒斬貪官程金山父子,至今廣為傳頌。經久不衰的石窟藝術、眾多的古城遺址、水天一色的水庫塘壩、鬼斧神工的風蝕地貌、膾炙人口的名人軼事,閃爍著絲路藝術的光芒。久遠的歷史,孕育了許多美妙的傳說,如張騫瓜州嘗美瓜、薛仁貴兵困鎖陽城等,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瓜州縣旅遊業設施完善配套,己開通了縣城至榆林窟、鎖陽城、東千佛洞、雙塔、橋灣、白虎關、浪柴溝等景點的數條「一日游」線路,建成賓館、飯店、旅館60家,娛樂場所70餘處,年接待中外遊客近百萬人次。
西夏佛教藝術寶庫——東千佛洞
東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於甘肅省安西縣城東南84公里的長山子古河道兩岸,與鎖陽城相距22公里。現存23窟,尤以內容豐富、技藝精湛的西夏壁畫稱絕於世。其密宗佛教壁畫彌補了莫高、榆林二窟不足,堪稱西夏佛教藝術寶庫。其第二窟的《密宗曼陀羅》中,觀音優美的體形,露臍裝,超短裙的妝飾在全國絕無僅有,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一艷佛」。著名敦煌學家段文傑先生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安西6幅《玄奘取經圖》,其中東千佛洞2幅《水月觀音》的發現是稀世之珍。它比明代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早了300多年,對研究《西遊記》成書之前,主要人物藝術形象的創造和完善,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玄奘取經圖》的出現,與玄奘對安西的特殊感情是分不開的。據史料記載,玄奘當年西行是朝廷不允許並被通緝的。瓜州刺使獨孤達、州使李昌為玄奘取經的壯行所感動,當面撕毀牒文,並派青年胡人石磐陀做向導,夜渡葫蘆河,偷過玉門關。這段史實和壁畫情節極為吻合,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2001——2002年,東千佛洞壁畫臨摹、攝影展在日本展出,瓜州(安西)被媒體炒作為「孫悟空的故鄉」。
千古名關——唐玉門關
六朝、隋唐之際,中原通往西域的伊吾大道(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暢通。玉門關由敦煌東遷至瓜州晉昌縣境(今安西雙塔堡一帶)。這里截山橫卧,山勢險峻,碧水中流,形成天然隘口。東臨綠州,西接荒漠,儼然鐵關雄視。據有關專家考證,唐代玉門關就設在這里。這處千古名關的關城淹沒在碧波盪漾的雙塔水庫之中,這里山巒起伏,烽燧林立,關內的沃野草原和關外的大漠戈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唐玄奘偷渡玉門關、夜渡葫蘆河的歷史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自唐玉門關設置以來,這里成為將士出征的誓師之地,親人送別的離散之所。也是唐代詩歌長河中最悲壯、最蒼涼的千古絕唱「長風幾萬里,吹渡玉門關」,其豪邁壯闊之氣,回盪在中國詩歌不朽的無限時空之中。「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道盡將士的思鄉之情,塞外蒼涼的景象。關以詩名,詩以關揚。千百年來,唐玉門關已成為中國西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門。
榆林窟
中國佛教石窟,敦煌石窟的組成部分。俗稱萬佛峽。位於瓜州縣城西南約70千米的踏實河兩岸。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莫高窟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式方面一脈相承,同為嬌縱姊妹窟。
現存41窟,其中東岸30窟、西岸11窟。無紀年題記,依洞窟形和壁畫判斷,唐4窟、五代8窟、宋12窟、西夏4窟 、元代4窟、清9窟。彩塑多經過清人之手,藝術性極差,僅第六窟內高約20米的唐代大佛塑像,雖經後代裝鑾,仍保留大唐風韻。榆林窟壁畫保存完好,內容豐富,主要有經變、佛像、密教圖像、佛教史跡、裝飾圖案、供養人等。其中有些形象為其他地區石窟所未見,如描寫瓜州節度使曹氏家族的供養像(第十九窟)、都勾當畫院畫家的形象、沙州工匠都勾當畫院使?保供養像、知畫手武保琳供養像(第35窟)、西夏時期黨項武官畫像、唐僧取經圖等。西夏時期的水月觀音像,皓月當空為背景,觀音坐水旁石上,婀娜多姿,五官清秀,半裸的身軀,裝飾華麗,一派溫柔女相。壁畫的藝術手法多種多樣 ,有鐵線描、高古游絲描、也有蘭葉描。
㈥ 楊炯《從軍行》全文翻譯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首都長安,心中自是不平。將軍領了兵符奉命出征,統帥強悍的騎兵包圍了龍城。大雪彌漫,天色昏暗,使軍旗上的圖案顏色變得模糊暗淡,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寧願做個下級軍官池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做置身書齋的書生。
一、全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二、賞析
(1)《從軍行》 借用漢樂府舊題,寫一個書生從報警的烽火照亮西京到慷慨從軍、奔赴沙場奮戰的全過程。語短意長,雄健激揚。
(2)這首詩布局精當,脈絡分明,跌宕有致。烽火引起詩人內心的波濤;進而從軍告別京城,投奔沙場與敵鏖戰;最後以自豪的口吻表達立功塞外的壯志。詩人善於選擇意象,精心營構典型場景。這首詩時間跨度大,而字數甚少,因此需要從嚴選取代表性強、信息量大的事物納入詩章。
三、背景
(1)《舊唐書·高宗紀》載:永隆二年(公元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 固原 、 慶陽 一帶,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征。詩中就記錄了這次征戰的情況。
四、作者
(1)楊炯(約650—約693),華州華陰(今屬陝西)人,唐代文學家,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
(2)楊炯自幼聰敏博學,唐顯慶四年(659年)應童子舉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館,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補秘書省校書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為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貶為梓州司法參軍,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約如意二年(693年)卒於任上。
㈦ 咸陽旅遊景點有哪些
1、漢武帝茂陵
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市城東北南位鄉茂陵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西漢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當數漢武帝茂陵,在中國歷史上,如此規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驪山墓方能與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