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高科技型研究所,隸屬於科技局,請問這個研究所算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隸屬」的准確意思是什麼
就是科技局搞的第三產業,把一些科研成果轉換成實際價值的單位,管理層屬於科技局,下屬職工基本不在編制。
B. 高新技術企業屬於企業的什麼
高新技術企業屬於企業的一種榮譽資質。高新技術企業與一般企業相比較,有三個主要指標:一是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企業產品產值的比重;二是企業獲得專利狀況;三是企業科技人員佔全部員工的比例,這些比例都高於一般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一個城市的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與質量是一個地區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C. 南京理工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的介紹
南京理工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成立於2012年11月,坐落於國家級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南京理工大學與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作共建的獨立法人單位。南京理工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南理工高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D. 中電科四大所是哪四所
中電四大所分別是水科院、電科院、水規總院、電規總院。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子)著力實施核心技術從中低端向中高端、主營業務從產業鏈的中下游向中上游「兩個轉變」,著力於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12月18日,中國電子軟體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
至此,中國電子四大研究院即深圳研究院、國際工程研究院、高新技術研究院和軟體研究院全部宣告成立。
進一步完善了中國電子以中央研究院、領域(專業)/區域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為主體的三級科研體系架構,將有力推動「兩個轉變」戰略的實施,促進中國電子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中,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作為國務院批準的事業單位,成為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所屬事業單位。
2011年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及電力設計、施工企業一體化重組中,按照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方案,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改為隸屬於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管理。
E. 中科研創(北京)國際信息技術研究院是做什麼的啊
中科研創(北京)國際信息技術研究院位於首都北京,是由國家政府部門審核批準的大型國際科研機構。本院是集技術開發、技術轉化、投資咨詢、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大型國際科研機構。在生物和醫葯、信息、新材料、先進製造、先進能源、海洋、資源環境、現代農業、現代交通、航空航天等技術領域超前部署,掌握一批核心技術的專利,支撐我國高技術產業與新興產業發展。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和發展工程技術產業作為院里的發展方向,著眼服務於大規模開發生產,突出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三個重點,幫助企業建立技術依託,引進技術,引進人才,解決技術難題。
研究院擁有眾多知識產權碩士、博士後和外企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懂得市場經濟與專利法的專業性人才;在技術轉化方面擁有資深專業的技術研究人員、技術經紀談判專家等組成的院務委員會專業團隊,成為我院成功可靠而有利的外腦決策群。
研究院為解決全球性技術壁壘問題提供溝通渠道;為技術委託企業研發可操作性強的先進生產技術;為企業在國際市場面臨的技術難題提供解決方案及深入研究;支持企業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高把創新成果轉變為知識產權的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知識產權創造體系,加強技術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始終致力於提高企業自主創新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F.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是什麼行政級別
該院為廳級事業單位建制,院長書記應該為副廳級。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84年,為北京市屬的多學科、綜合性、跨行業的大型科技研發機構,也是全國最大的地方科研院。現有員工521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867人,具有高級職稱人數452人,博士研究生229人,碩士研究生1051人。20多年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堅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將高技術與區域經濟緊密結合,通過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不斷激發自身的自主創新活力。科研院建有15個國家級、市級、院級高新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擁有博士130人,在信息和微電子技術、公共安全與安全生產技術、環境與清潔生產技術、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技術、精密加工與射線應用技術、軟科學與決策咨詢、科學普及與知識傳播等重點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G.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隸屬於政府哪個機構部門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9
H. 南京理工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的基本概況
高新技術研究院以「整合資源、突出特色、服務地方、攜手共贏」為發展理念,以共創「高科技產品研發平台、高績效技術轉移中心、高質量公共服務平台、高層次人才集聚平台」為發展目標,力爭成長為具有「市場、產品、研發、人才、管理」五大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公司。
南京理工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圍繞高新區產業結構,依託南京理工大學國內一流的科研設施和高科技人才、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成果,加強產業共性和關鍵技術創新,突出重點、強化特色,重點在新材料、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領域,積極引導南京理工大學的科技、人才優質資源向高新區積聚,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孵化與產業化工作,組建科技公共服務平台。
發展理念
整合資源 突出特色 服務地方 攜手共贏
六大意識
搶抓機遇的緊迫意識(機遇意識)、大力開拓的市場意識、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加強協作的團隊意識、大膽探索的創新意識、不斷提升的學習意識
「54321工程」
重點打造研究院「市場、生產、研發、人才、管理」五大核心競爭力,實現學校、政府、企業和團隊四方滿意,加強市場拓展和對外聯絡宣傳、加強科技創新和產品開發製造、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和管理創新三項基礎工作,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和服務企業人才引進,推進產學研合作。
「五個一目標」
建立一套工作體系、打造一支工作團隊、產出一批創新成果、做實一批合作基地、打造一個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