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暖城的泉州水暖城
泉州水暖城指的是中國水暖城,又稱南安水暖城或侖蒼水暖城,泉州「中國水暖城」有限公司經國家工商總局批准設立,位於泉州南安市侖蒼鎮,集水暖衛浴潔具、工業閥門等產品展示、經貿於一體,規劃用地1020畝。首期工程佔地面積182畝,建築面積9.28萬平方米,建設展示中心1座,次中心商場12個,經營店面489間,寫字樓301套,總投資2.2億元。水暖城吸引了全國各省市的閥門、衛浴潔具企業,簽約入駐企業211家,投資總額2.28億元;二期工程規劃用地350畝,已完成土地徵用和平整。
由中國陶瓷衛浴協會命名的「中國水暖城」在民族英雄鄭成功故鄉——南安市冉冉崛起。它以福建省水暖工業園為依託,以「中國水暖之鄉」侖蒼鎮和「中國水暖閥門基地鎮」英都鎮為核心,輻射溪美、美林、省新、東田、翔雲、眉山等鄉鎮及鄰近安溪縣城廂鎮。五佰多家水暖閥門生產企業支撐中國水暖城的形成和發展,三萬多遍及在全國各地的水暖供銷大軍,把水暖城和全國各地的水暖閥門產品送到千家萬戶,占據了全國70%以上水暖閥門市場銷售份額,中國水暖城優越的交通環境和完善的銷售網路受到業內人士的青睞,是目前國內唯一集科研開發、產品展示、倉儲物流為一體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水暖閥門專業市場。
中國水暖城總規劃面積68公頃,計劃投資15億元,首期工程完成建築面積9.28萬平方米,總投入2.2億元,有500多個展示鋪面,2004年底首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2005年2月11日至14日在中國水暖城成功舉辦了「2005年中國(南安)泵閥水暖交易會」。來自全國各地280多家水暖閥門生產企業參展,與會客商達3萬多人。首屆展會達到預期效果,預計第二屆交易會將有更多企業參展。 到目前為止,已簽約入駐中國水暖城的企業有200多家。其中國內十大閥門製造企業就有9家入駐,4家中國陶瓷衛浴協會副會長單位首批搶灘入駐中國水暖城,目前水暖城大部分鋪面已全面開業,繁榮交易景象開始顯現,又吸引了一批國內外水暖生產企業和零配件生產企業要求入駐水暖城,為進一步完善水暖城各項功能,滿足市場需求,二期工程正在抓緊建設前期准備工作,土地徵用、平整、規劃、設計等主要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預計7月份可開工建設,二期規劃用地23.3公頃、建築面積19.8萬平方米,主要工程項目為:技術研發中心、倉儲物流和酒店服務業三大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後,中國水暖城功能基本完善,並將有力拉動南安水暖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
南安水暖產業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以南安侖蒼銅、鐵加工工匠為代表的手工匠,由修理城市民用水龍頭的勞動中,發現並抓住了水暖產品市場短缺商機,開始轉向試制水龍頭。從最初純手工加工,到機械化生產;從單一的水龍頭產品發展到現在3000多種產品品種、規格;從使用國營企業陳舊機床設備,到現在擁有先進的數控機床和專用設備;從粗糙低劣的產品,到成為全國行業產品標准參與制定單位,節水產品生產示範企業;從被懷疑是資本主義,到被譽為「鄉鎮企業一枝花」;南安的水暖產業經歷了風風雨雨。以閩南人敢拼才會贏的精神,南安人頂住了各種壓力,克服種種困難,把水暖產業從小拉扯到今天,成為福建省一個重要的產業集群。全市目前有水暖閥門生產企業450多家,生產從業人員2萬多人,2004年,全行業年產值約25億元。擁有先進低壓鑄造設備佔全國1/3強,具有較高技術裝備優勢。有8家企業產品被認證為節能產品,其中有中宇集團、申鷺達集團、輝煌集團被認證為節水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5家企業被授予「中國衛浴產品行業知名品牌」,全行業共有67家企業通過ISO9000標准認證,有4家企業被命名為福建省名牌產品,有5件商標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中國水暖城為南安水暖行業第三次創業構築一個重要躍昇平台。規劃產品研發目標是以節水為基礎,向個性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使產品質量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主要骨幹企業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生產技術裝備到2010年要基本淘汰型砂鑄造,大部分採用重力和低壓鑄造,加工設備實現數控化、流水線、電鍍工藝,基本實現水鍍和PVP離子真空鍍膜技術,產品品牌目標是:主要骨幹企業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有1-3個產品成為世界認可的品牌,並使中國水暖城成為我國水暖產品出口最重要基地。 隨著福建省水暖工業園區建設的推進,中國水暖城日臻完善,南安水暖產業明天將更輝煌。
Ⅱ 輝達國際豪城交通方便嗎應該怎麼過去
城市:廈門
樓盤名稱:廈門輝達國際豪城
公交線路:距泉州、南安市區20餘公里,屬泉州市半小時經濟圈內
其他交通方式:距泉州、南安市區20餘公里,屬泉州市半小時經濟圈內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Ⅲ 請問肯德基在福建省有幾家
福州市
肯德基解放店 閩清縣解放大街華僑城東區1層
肯德基蓮荷店 連江縣鳳城鎮蓮荷東路1號樓1、2層
肯德基福港店 長樂國際機場內候機樓J2—1
肯德基長樂金峰店 長樂金峰鎮臚峰大道源安超市旁
肯德基長樂店 長樂勝利路2號
肯德基長山湖店 長樂廣場路長山湖商業廣場
肯德基利生店 福州八一七南路中亭街利生苑133-140號1層
肯德基五一南店 福州五一南路1號聯信中心1層
肯德基元洪店 台江路107號元洪錦江二期
肯德基先施店 福州五一北路188號一、二層
肯德基金達KFC店 倉山區建新鎮金榕路與金達路交叉口東南角金榕大潤發
一層1號商鋪
肯德基省府店 鼓樓區八一七北路68號福建供銷大廈二樓
肯德基安泰店 福州津泰路津泰新村19號一、二層
肯德基江濱店 福州市楊橋西路128號
肯德基寶龍店 福州市工業路193號
肯德基中亭店 福州市八一七南路中亭街嘉惠苑104-106號1層
肯德基東街口店 福州市八一七北路101號聚春園大酒店2樓
肯德基津泰店 福州市津泰路222號
肯德基火車站店 晉安區茶園街道福州火車站前地下廣場
肯德基帝豪店 福州市五四路帝豪國際大廈一樓
肯德基萬達店 台江區鰲江路8號福州金融街萬達商業廣場一層(1-70)、
二層(2-1)
肯德基師大店 倉山區首山路7號濱海嘉年華H區一、二層
肯德基金山店 倉山金山大道100號北京金山05店面肯德基餐廳
福清市
肯德基一拂店 福清市一拂路1號
肯德基融僑店 福清市西門元洪路國際商務展銷廣場1層
廈門市
肯德基美仁宮店 廈門市廈禾路規劃42號A地塊南側美仁廣場
肯德基明發店 廈門市嘉禾路與蓮前路交叉口東北側明發商業廣場一樓
肯德基華天店 嘉禾路華天花園二期C幢華天港澳台購物中心一層
肯德基匯騰店 廈門市嘉禾路323號匯騰大廈1層
肯德基SM廣場店 廈門市嘉禾路SM城市廣場1層
肯德基羅賓森廣場店 廈禾路885號羅賓森廣場一層
肯德基世貿店 廈門市廈禾路878-888號世貿中心1-2層
肯德基宏輝店 廈門市中山路308號宏輝大廈1層及夾層
肯德基華僑店 廈門市中山路5-17號
肯德基鼓浪嶼店 思明區龍頭路8號三友旅遊城1F
肯德基旺寶榮店 思明區南路158號旺寶榮商廈1層
肯德基演武店 思明區演武路4號富萬邦商業廣場1樓
肯德基中華城店 思明區思明南路175號之2-5(中華城二樓)
肯德基嘉禾店 思明區蓮坂「陽光世紀廣場」一、二層
肯德基後濱店 思明區後濱路12號1號樓一層(A-102)、二層(A-201)
肯德基濱南店 思明區湖濱南路與白鷺洲路交叉口百腦匯科技大廈
肯德基育秀店 思明區廈門市工人體育館中心廣場地下一層
肯德基東方時代店 廈門市湖濱西路111-112號東方時代廣場1-2層
肯德基濱北店 廈門市湖濱北路海灣新城一期一號樓一層
肯德基富山店 廈門市湖濱南路398號廈門富山國際展覽城1層
肯德基湖裡萬達店 廈門市湖裡區萬達商業廣場一層
肯德基湖裡店 湖裡區海天路37-51號1層
肯德基長浩店 湖裡區禾山鎮高殿村寨上社第二工業區11#綜合樓
肯德基機場店 湖裡區高崎國際機場3號候機樓二層國際出發廳
肯德基興隆店 湖裡區興隆路交叉口大唐世家一期G棟
肯德基高崎店 廈門市湖裡區高崎國際機場3號候機樓一層
肯德基閩南印象汽車穿梭店 廈門市湖裡區祥店劉厝舊村E地塊
肯德基枋湖店 廈門金湖路5號枋湖公共交通樞紐中心2層
肯德基梧村店 思明區廈禾路梧村汽車站改擴建工程一層
肯德基瑞景汽車穿梭店 思明區鴻文居住區瑞景商業廣場一、二層
肯德基石鼓店 廈門市集美石鼓路88號1樓
肯德基杏東店 廈門市集美區杏東路11號之11~之32一層
肯德基杏林店 廈門市杏林杏西路1號D商場/E商場一層
肯德基樂海店 廈門集美樂海路23號,廈門嘉庚快速公交樞紐站邊二樓
肯德基未來海岸店 廈門市海滄區嵩嶼海景城未來海岸居住區四區藍月灣一
期商業中心
肯德基阿羅海DT店 廈門市海滄區行政中心南側濱湖路阿羅海城市廣場
肯德基馬巷店 廈門市翔安區馬巷鎮巷南路翔安商業廣場一、二層
肯德基城南店 廈門同安城南路21-23號大唐世家三期一層
肯德基匯景新城店 廈門市翔安區祥福五里23號匯景新城中心一層
肯德基西安廣場店 廈門市同安區西安路東側西安廣場二期商住樓1層
寧德市
肯德基蕉城店 寧德市八一五西路一號東方國際大飯店
福鼎市
肯德基環城店 福鼎市南大路和古城南路交匯處太姥商住區太姥毫庭A幢
莆田市
肯德基東園店 莆田市北大路與東園路交叉口正榮時代廣場9號樓一層
肯德基客運中心店 莆田市文獻東路莆田客運樞紐中心一、二層
肯德基新文獻店 莆田市文獻中路大唐1號樓
肯德基梅園店 莆田市梅園路三信花園1層
肯德基大唐店 莆田勝利路大唐廣場2號樓家樂福一層
肯德基金鼎店 莆田市文獻東路北側三信金鼎廣場西南面一、二層店面
肯德基荔城店 莆田文獻路東百24小時超級商場1層
肯德基赤港店 福泉高速公路莆田境內赤港服務區A道
肯德基涵華店 莆田市涵江區涵華西路3號1.2層
肯德基仙游店 仙游縣鯉城鎮洪橋八二五大街359號1層
泉州市
肯德基豐澤店 泉州市豐澤商城1層
肯德基嘉信茂店 泉州市江濱北路嘉信茂廣場一層
肯德基百源店 泉州市打錫街中旅商場1樓
肯德基匯金店 泉州市燈洲村溝後匯金廣場1層
肯德基潯南店 德化縣興南街瓷都世紀城一、二層
肯德基安溪鳳城店 泉州安溪鳳城八三一路三遠商城4座1-2層
肯德基刺桐店 泉州市湖心街和刺桐路交叉路口(原汽車城)
肯德基迎賓汽車穿梭店 泉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諾林商城一號樓一,二層
肯德基安溪寶龍店 安溪縣建安大道寶龍城市廣場一、二層
肯德基華大汽車穿梭店 泉州市豐澤區城東鎮前林
肯德基中心車站店 泉州市豐澤區泉秀路泉州客運中心站
肯德基陳埭店 晉江市陳埭鎮大鄉村中國(晉江)鞋業城內
肯德基英林店 晉江市英林鎮英龍中路46-50號一,二層
肯德基陽光店 晉江市青陽陽光中路陽光百貨1層
肯德基汽車站店 晉江市長途汽車站配套服務工程一層
肯德基安海店 晉江市安海鎮東鯉中心區1號居住小區(成功東路)一層
肯德基成功店 南安市溪美鎮新華街成功大廈1層
肯德基南安金街店 南安市枊城辦事處成功街中段南側東方偉業(南安)城市
廣場一、二層
肯德基螺城店 惠安縣螺城鎮八二三東路90號惠台商城內A幢西側
肯德基惠興店 惠安縣螺城鎮惠興街君臨世紀大廈中閩百匯一、二層
肯德基逸濤店 泉州市泉港泉五路逸濤購物廣場1樓
肯德基晉江SM店 晉江市羅山街道福埔開發區SM城市廣場一層、負一層
石獅市
肯德基皇冠店 石獅市湖濱長福東港路602號石獅電信大廈一層
肯德基德輝店 石獅市曾坑德輝開發區德輝廣場1層
肯德基九二店 石獅市九二路商業步行街A區
漳州市
肯德基銀都店 漳州市延安北路6號銀都大廈1層
肯德基水仙汽車穿梭店 漳州市薌城區芝山鎮詩浦村
肯德基丹霞店 漳州市丹霞路嘉信茂廣場一,二層
肯德基新華北店 漳州市薌城區新華北路與漳響路交匯處東北角地塊冠成
國際一層
肯德基西大街店 漳浦縣麥市街與西大街交匯處萬新西湖商業廣場1#樓
龍岩市
肯德基龍岩中興店 龍岩市新羅區閩西交易城中心廣場北側新發現國際廣場
半地下一層、一層
肯德基麒豐店 龍岩市中山路麒豐商廈1-2層
肯德基世紀天成店 龍岩市龍岩大道與登高西路交界處世紀天成廣場一層
肯德基龍岩萬陽店 龍岩市龍岩大道與西陂路交界口萬陽城大潤發1號店面
三明市
肯德基南門店 永安市燕江中路518號南門商廈一,二層
肯德基永安佳潔店 永安市燕江南路1399號
肯德基府前店 沙縣府前路民發商業廣場一二層
肯德基列東店 三明市梅列區列東街100號文化娛樂中心1層
邵武市
肯德基昭武店 邵武市小東門路邵武國際廣場一、二層
Ⅳ 輝達國際豪城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廈門輝達國際豪城
城市:廈門
樓盤位置:洪瀨鎮輝達鞋業廠員工公寓二層
開發商:南安市輝達鞋業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公交線路:距泉州、南安市區20餘公里,屬泉州市半小時經濟圈內
其他交通方式:距泉州、南安市區20餘公里,屬泉州市半小時經濟圈內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5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地上停車場
周邊配套:行政:鎮政府
銀行:工行
醫院:洪瀨醫院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Ⅳ 輝達國際豪城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泉州輝達國際豪城
城市:泉州
樓盤位置:洪瀨鎮輝達鞋業廠員工公寓二層
開發商:南安市輝達鞋業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公交線路:距泉州、南安市區20餘公里,屬泉州市半小時經濟圈內
其他交通方式:距泉州、南安市區20餘公里,屬泉州市半小時經濟圈內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5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地上停車場
周邊配套:行政:鎮政府
銀行:工行
醫院:洪瀨醫院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Ⅵ 南安市水頭鎮這幾年的變化
1、地理環境
南安市位於福建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中心區域,地處晉江中游,東經118°8′30〃~118°36′20〃,北緯24°34′~25°19′。東接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東南與晉江市毗鄰;南與廈門翔安區的大、小嶝島及金門縣隔海相望;西南與同安區交界;西通安溪縣;北連永春縣,東北與仙游縣接壤。全市陸域周長313公里,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82公里,陸地面積203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1、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8公里。
南安全境山巒起伏,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程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翔雲的雲頂山、東田的芹山、向陽的五台山、蓬華的天柱山。丘陵山地、水域、平原分別佔全市總面積的73%、6.3%和20.7%,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主要河道為東溪和西溪,系晉江上游支流,兩溪在豐州的雙溪口匯合為晉江,經泉州灣入海。滔滔兩溪水,潤澤著肥沃的土地,積淀了豐富的資源,孕育了豐饒的物產。
南安地處亞熱帶,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依山傍海,山青水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8℃,降雨量介於1000-2000毫米之間。"四序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是南安氣候特點的形象概括。
2、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南安土地總面積3052869.9畝,現有耕地517410、1畝,園地311098、8畝,林地1325182.7畝,草地198.1畝,其它農用地122034畝,建設用地448482.9畝,未利用地328463.3畝。
2、森林資源
南安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70.8萬畝,林木蓄積量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1.6%,現有森林多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主要的用材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杉木、木荷、相思、桉樹等,還有南方紅豆杉、樟樹、福建柏、油杉、米櫧、閩粵栲、格氏栲等珍稀樹種。全市現已建設巨尾桉等速生豐產林基地4萬畝,花卉基地面積1萬畝,省級森林公園3個,縣級森林公園2個。
3、水資源
南安多年來平均水資源量為17.366億立方米,入境客水41.40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1.035億立方米。人均年佔有水資源量1173立方米,佔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的39%。晉江水系在本境內的河流有東、西溪中下游段及晉江部份幹流,有5條小流域被水利部、財政部聯合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小流域"。2001年10月南安通過省初級水利化試點縣(市)建設的驗收,全市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機電灌站、江海防堤、攔河閘壩、水電站、鄉鎮供水以及節水灌溉等各種水利水電工程1.4萬多處,現有小(二)型以上水庫149座,占泉州市的67.6%,城區防洪堤總長25.26公里,防洪標准達20年--30年一遇(遠期50年一遇);鄉鎮供水工程26處,日供水能力19萬噸。南安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其中最具開發價值的是碼頭新湯的溫泉,可供開發為療養、游覽勝地。
4、水產資源
南安海岸線長32.8公里,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5.6萬畝,灘塗面積3.6萬畝;大小溪流河道400千米,溪灘4.5萬畝,可供養殖的水庫、山圍塘、池塘、井潭52729畝;可養魚的稻田214425畝,可供熱帶魚類越冬保種的溫泉3處。水產資源較豐富,魚、蝦、貝、藻種類繁多,是我省壇紫菜主產區之一。
5、礦產資源
南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花岡岩、輝綠岩、陶瓷土、高嶺土、鋁土、絹雲母、紫砂土、泥煤、鎢、錳、鐵、鉛、鐧、鉬、水晶、鋅、磷等28種。第一大非金屬礦藏花崗岩,儲量約30億立方米,年開采量約1000萬立方米。其中產於豐州的"礱石"飲譽中外,可廣泛應用於化工工業及雕刻,同時是優質建築材料,可做高級裝飾面板、異型線條、弧板等產品,已成為大型的城標雕塑、龍柱、羅馬柱及知名建築首選石材。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廈門港海中覆鼎山上鄭成功塑像、北京人民大會堂、南京中山陵等重要建築都採用它。除花崗岩外,第二大非金屬礦藏高嶺土,總儲量約8700萬噸,目前年開采量約50萬噸。 3、歷史沿革、
南安置縣甚早,歷史上曾是福建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在境內現今的豐州建置東安縣,西晉改為晉安縣,南朝梁改為梁安縣。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置南安郡,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隋開皇九年(589)改郡為縣。唐武德五年(622),在南安縣,置豐州,州治設在今豐州鎮。貞觀九年(635),並豐州入泉州(今福州)。唐嗣聖初(684),分出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南安縣城為武榮州治。故南安又別稱武榮。1937年初縣治遷往溪美鎮。從此溪美成為南安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新中國成立後,南安仍沿用縣制,至1993年5月撤縣建市。
4、傑出人物
南安人傑地靈,歷代英才輩出。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先後涌現出"開八閩文化之先"的唐代詩人歐陽詹,宋代政治變革家呂惠卿,傑出政治家科學家蘇頌,明代抗倭名將傅應嘉,偉大的思想家李贄,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台灣醫祖沈全期,明清兩朝重臣洪承疇,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葉飛,以及愛國愛鄉的著名僑領李光前、共和國功臣李引桐等。他們在不同的時期為國家為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桂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龍土、全軍一等功獲得者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工程學院院長庄釗文等數千名專家、學者、教授,他們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各行各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5、行政區劃
1993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南安撤縣設市,以原南安縣行政區域為南安市的行政區域。經數次調整,至2005年底,全市轄有溪美、柳城、美林3個街道,省新、東田、侖蒼、英都、翔雲、金淘、蓬華、詩山、碼頭、九都、羅東、樂峰、梅山、洪瀨、洪梅、康美、豐州、霞美、官橋、水頭、石井21個鎮,眉山、向陽2個鄉,雪峰1個經濟開發區,32個居委會,384個村委會。
6、人口民族
截至2004年底,南安市總人口為148186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8.26人。南安境內以漢族為主,歷史上曾有畲族、回族、壯族、滿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布衣族等25個少數民族,多已漢化。目前,少數民族人口數較多的有:畲族,主要分布在碼頭的雷姓、省新、詩山等鄉鎮的藍姓、石井的鍾姓;滿族,主要為霞美的粘姓;回族,主要為官橋的丁姓和郭姓。
7、著名僑鄉
南安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的南安籍華僑華人150萬人、港澳同胞20萬人、台灣同胞達150萬人。華人華僑遍布於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西歐等36個國家和地區。
早在漢魏時期,就有南安人遠涉重洋,外出謀生。他們以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為僑居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祖籍碼頭劉林、被譽為"菲律賓爭取自由斗爭的真正英雄"的劉亨賻;祖籍省新後埔、新加坡著名建築家林路;祖籍梅山競豐、被新馬社會譽為"橡膠大王""華人中的第一人"的李光前;祖籍樂峰爐內、詩書雙絕被新加坡政府宣布為"國寶"的潘受等等。
廣大的華僑華人在外建功立業,同時也心系桑梓,他們或捐資捐物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或投資興辦企業,參與家鄉的現代化建設。據統計,自1994年以來,僑親每年捐贈家鄉公益事業的資金均在一億元人民幣以上,2005年捐資額為1.0598億元,自建國以來累計捐資已達17億元,其中捐資100萬元以上的有200多人和20多個社團,捐資1000萬元以上的有34人,捐資上億元的有5人。獲省政府金牌表彰的有500多人次,銀牌表彰的150多人次,銅牌表彰的300多人次,受省政府立碑表彰的有34人,受泉州市政府立碑表彰的有10人。僑親在家鄉興辦的企業有1000多家,成為南安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基礎設施
1、交通航運
南安交通四通八達,初步形成"以市區為中心,高速公路、鐵路為依託,國省道為樞紐,縣道為輻射,鄉村公路為連接,港口碼頭為延伸"的交通運輸一體化網路服務保障體系。福廈高速公路、國道324線、省道307、308、201、206線穿越境內;全
市公路通車里程2619.6公里,瀋海高速公路12.9公里、國道324主幹線25.94公里、省級干線4條120.46公里、縣級干線15條341.69公里、鄉村道路2111.47公里、橋梁484座16846.3米。公路密度為128公里/百平方公里、17.6公里/萬人口,高於全國、全省、泉州市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連接漳平-泉州-肖厝的"漳泉肖鐵路"在南安境內長33.73公里,設有石礱、美林、侖蒼三個停靠站。
近年來,南安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十五"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1.6億元,完成新改建國道2.2公里、省道45.1公里、農村公路840公里,新建隧道1座1713米、大橋5座1134延米、港口碼頭4座9個泊位。2005年完成交通基建投資2.23億元(其中重點交通項目1.3億元、農村公路8500萬元、港航設施800萬元),農村公路等級明顯提高,實現了85%的鄉鎮(23個)通二級以上公路,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實現路面硬化。
道路運輸行業迅速發展。全市現有客運企業8家,客運車輛351輛,兼營客運出租汽車企業2家,計程車54輛。開通道路客運班線70條,日發班次1520次,實現全部鄉鎮和80%行政村通客運班車。2005年,完成道路運輸客運量115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68239萬人公里、貨運量1550萬噸、貨運周轉量156475萬噸公里。
水上運輸和港口經濟凸顯優勢。石井港區屬二類口岸,被列為對台通航口岸,現有雜貨碼頭6個(5000噸級1個、3000噸級1個、2000噸級1個、漁業碼頭1個、淗江1000噸陸島交通碼頭1個,客運泊位1個),石油專用碼頭1000~5000噸級7個,在建石井五千噸級滾裝碼頭1個。2005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10萬噸,海峽兩岸直航營運191航次、貨運量32萬噸。水運企業7家,船舶91艘載重量24萬噸。2005年完成水路運輸貨運量456.2萬噸、貨物周轉量76.3億噸公里。
正在建設的泉三高速公路在南安境內路段全長48.29公里,設霞美、省新、碼頭三個出入口。
2、電力能源
南安市幾年來不斷加大電力設施技改建設力度,電網布局趨於合理,供電可靠,2005年用電總量27、35億千瓦時。全市有水電站114座,裝機容量4.1257萬千瓦;火電站1座,裝機容量5000千瓦。有供電所24個,變電站22座,其中110KV變電站11座,主變23台,主變總容量795.5MVA;35KV變電站11座,主變17台,主變容量116、35MVA;10KV配電變壓器8492台,總容量1551MVA;110KV送電線路18條,總長度208.078公里;35KV送電線路19條,總長度192、375公里;10KV配電線路229條,總長度2692.26公里。
3、電信郵政
近年來,郵政電信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全市電信程式控制交換系統總容量達60多萬門,電話用戶總數達50多萬戶,行政村通話面達100%,電信業務收入及業務規模均居全省各縣市第二位。建成本地SDH數字傳輸網中五個環網,形成了大通道、自愈能力和安全穩定性強的中繼傳輸網路;擁有現代化的分組交換網、數字數據網、計算機寬頻互聯網和彩色會議電話網;寬頻基礎網路建設不斷完善,高速通信網覆蓋全市各鄉鎮,網路通信服務水平已達世界先進水平。移動通信業務開通了語音通信、短消息、移動數據/傳真、移動IP電話、信息點播等40多種服務項目,全市384個行政村通數字行動電話,信號覆蓋率達到99、9%以上,手機用戶超過45萬個。
在郵政建設方面,能抓住市場發展規律,提高技術含量,郵政業務包括信函、報刊發行、郵政儲蓄、匯兌和集郵等五大類業務,還辦理區域快遞、廣告信函、代辦保險、代收水電費、代理電信、物流等一系列新型業務。郵政服務網路完善,全市郵件投遞線路302條,總里程20000多公里。實行全省報刊訂閱微機聯網,推廣使用郵政綜合營業微機系統。2005年完成郵政業務總收入5715萬元,郵政儲蓄期末余額達到12、6億元。
4、城市建設
南安1993年撤縣建市以來,城市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街道寬敞整潔,高樓鱗次櫛比,景觀別致典雅。南安城市建成區域面積已從1993年的4.8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15.8平方公里。市容市貌明顯改觀,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市市政設施日趨完備,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區現有道路總面積134萬平方米,人均8、98平方米;排水排污管道69.5公里,橋梁16座,路燈8350盞(總功率約70萬千瓦);垃圾中轉站6座,填埋場正在建設中;建成首期工程日產5萬噸的美林自來水廠,現市區日供水能力達7.8萬噸,服務區域25平方公里,用水人口11萬人;市區現有公交線路9條,中巴57部。入夜華燈齊放,霓虹閃爍,交相輝映,流光溢彩。
新城建設加快進行。城市出入口宛如花園,綠樹成行,綠草如茵;星級酒店、賓館、商場、寫字樓等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已建成華僑大酒店、南安大酒店、成功大廈、電信大廈、鄭成功塑像、鍾樓等一批城市標志性建築物;新建成河濱公園、市區中心花園、南山公園,並整治柳湖公園。現市區綠化覆蓋率達38.4%,人均公共綠地8.05平方米。建成了多功能體育館、青少年宮、兒童樂園、溪美大橋、美林大橋、市區防洪堤等一批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設施,城市綜合功能不斷完善。舊城改造步伐加快,新建了長安小區、普蓮小區、建宏花園、新華花苑等一批新興住宅小區。
城鎮規劃建設齊頭並進,不斷推進城鄉一體化。水頭、梅山兩鎮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城鎮建設示範鎮,英都溪溢小區、水頭福興小區被評為"福建省首批優秀小區",水頭東南小區被評為"福建省第二批優秀小區",侖蒼"中國水暖城"一期小區被評為"福建省第七批優秀小區"。
5、環境保護
南安市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積極開展區域性、流域性、行業性污染綜合整治,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城市環境質量逐年提高,轄區環境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被評為省"一控雙達標"先進集體和泉州市"零點計劃"行動先進單位。2003年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結果列全省12個縣級市中第五名。
南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於國家二級標准,地表水、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98%,東西溪水質保持在Ⅲ類,達到功能區要求。區域、交通環境雜訊平均值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轄區總體環境質量良好。
南安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的方針,開展生態環境調查和功能區規劃,嚴格執行"四山兩江"的保護規定,開展水土保持和封山育林工作。加強城市綠化,提高綠化水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1、6%,人均公共綠化面積6、02m2。
積極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活動,南安一中獲得國家級"綠色學校"稱號。全市目前有省級"綠色學校"3所,泉州級"綠色學校"37所、縣(市)級"綠色學校"79所,2個社區評為泉州市級"綠色社區"。
經濟發展
1、經濟增長
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適度超前的快速增長態勢,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215.55億元,比上年增長10.4%,低於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1億元,下降2%;第二產業增加值130.36億元,增
長10、9%;第三產業增加值70、77億元,增長11、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624元,比上年增長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7%,財政支出9、23億元,增長13、4%,稅收收入15.73億元,增長13、2%。市場商品供應充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83億元,增長13%,實際增長1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增長0、9%。
2、農業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南安農業生產組織實施"糧食自給工程"、"菜藍子工程"、"水果富民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工程"等項目,培植壯大糧食、水果、畜牧、水產、食用菌、花卉、蔬菜、茶葉八大農業支柱產業。通過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施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建設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南台農業合作與交流,努力實現農業"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確保農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5年,全市農業總產值23.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04元,農林牧漁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43.95%、1.38%、45.96%和5.61%。
截止2005年,南安現有耕地面積52.1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2.2萬畝,建立糧食生產基地7個,引進推廣糧油優良品種30個,推廣應用新技術10項,糧食總產量達22.06萬噸;可供養殖的淡水面積5.3萬畝,海域4.2萬畝,庭院式名優水產品養殖和甲魚工廠化養殖別具特色,建有水產專業養殖場68個,海洋捕撈漁船4對,引進推廣水產養殖新品種7個,新技術4項,水產品產量5.7萬噸,是福建省壇紫菜主產區之一,牡蠣干質量名列全省前茅;水果種植面積30.5萬畝,有千畝水果生產基地12個,種植名特優新品種12個,應用新技術6項,水果產量7.5萬噸(其中龍眼產量1.6萬噸),是全國最大的龍眼生產縣(市)之一,享有"中國龍眼之鄉"美譽;有專業畜禽養殖場250多家,引進特種養殖5個,推廣新技術6項,肉蛋奶產量7.9萬噸;同時還有500畝以上茶葉生產基地5個,千畝蔬菜基地4個,100萬袋以上的食用菌生產基地5個,花卉專業場166家,霞美鎮"泉州花卉城"是福建省四大花卉基地之一。
近年來,南安市圍繞壯大龍頭企業推進創建產品品牌這一思路,積極組織開展農產品標准化、無公害基地生產,推進"七個二、六個一"基地建設,促進南安農業上水平,出品牌。現已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南安市農業產業化投資經營有限公司、閩台農產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官橋糧食城有限公司。全市申報並獲批準的有機食品認證1家(三竹茶葉種植公司),綠色食品認證11個("綠喜"牌桂圓干、"康爾美"桂圓干、"臨笑峰"烏龍茶、"九日山"牌石亭綠茶、"都山"牌姬松茸、"金潤大米"、"迪香大米"、"山寶黑楊梅"、"日泰烏龍茶"、"正新山"牌蘆柑、"PENHLLA"牌烏龍茶),無公害食品認證26個,HACCPL認證3個。
3、工業經濟
改革開放特別是1993年撤縣建市以來,南安工業經濟取得了輝煌成就。2005年工業產值達394億元,比1993年增加330、14億元,年均增幅16、5%。2005年全市國民經濟三產比例為6.7:60.5:32.8,工業企業1、3萬家,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6、8%,上繳稅金9.3億元,佔全市工商稅收的78%,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82.5 %。工業已成為南安經濟發展的主力,為南安經濟綜合實力居於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第32位、躋身全國最發達100個縣市行列作出重要貢獻。
經過幾年的發展,到2005年全市規模以上的企業593家,逐步形成濱海綜合產業基地、扶茂中國流行面料產業基地、泉州汽配與工程機械產業基地、侖蒼英都水暖閥門產業基地、成功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官橋水頭糧油食品深加工產業基地、南安鞋業產業基地、官橋建築陶瓷產業基地、官橋水頭家居產業基地以及詩山傘業基地。石材產業集群、水暖產業集群、建陶產業集群被列入省級32個重點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南安市榮獲"中國建材之鄉"稱號,水頭鎮獲"中國石材城"、英都鎮獲"中國水暖閥門製造基地鎮"、詩山鎮獲"中國雨傘城"、省新鎮獲"中國日用品生產基地鎮"、侖蒼鎮獲"中國水暖城"稱號。
4、第三產業
南安加快發展以旅遊、信息和金融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由2004年的7.4:59.9:32、7調整為2005年的6.7:60.5:32.8。交通運輸服務、郵電服務、旅遊服務、房產服務等服務業無論在規模還是在層次上都有明顯的擴大和提高。旅遊業全年累計接待人數171、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7億元。
金融保險業已形成了以國家專業銀行為主體、以地方銀行、城鄉信用社等為補充的金融市場體系。除了傳統的信貸業務外,金融債券、股票基金交易、外匯業務、保險業務等都得到發展。保險系統已形成多元化發展格局,既有國有專業化的如人壽、財產保險,又有股份制綜合性的保險公司在南安開辦保險業務。2005年實現保費收入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2.3%。保險服務功能的有效發揮,為穩定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應有的作用。2005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達190.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150.04億元,增長12、9%,各項貸款余額達106.85億元,增長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