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歌是哪個地方的歌曲

國際歌是哪個地方的歌曲

發布時間:2022-07-26 17:28:05

① 國際歌是如何誕生的

1871年,法國東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巴黎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

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

隨後,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

公社失敗後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詩歌《英特納雄耐爾》(又譯《國際工人聯盟》)。該詩曾使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國際歌》譜寫了曲子,國際歌創作完成。

《國際歌》對我國的影響

1923年,瞿秋白從蘇聯回到中國,將《國際歌》重譯。

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紀念時,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印行《國際歌》傳單,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詞中先音譯為「英特爾拉雄納爾」,再音譯為「英特爾納雄納爾」。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即中央蘇區)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作為國歌。

1962年,中國音協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邀請有關專家,對《國際歌》譯文重新加以修訂。[1]

《國際歌》還是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演奏歌曲。從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閉幕時和黨的重大活動結束時,都會演奏《國際歌》。

② 國際歌是哪個國家的

國際歌起源於法國。
《國際歌》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由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作曲,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所作。
國際歌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上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國歌後,則把《國際歌》作為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1920年中國首次出現由瞿秋白譯成中文的《國際歌》。1923年由蕭三在莫斯科根據俄文轉譯、由陳喬年配歌的《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1962年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③ 國際歌 創作歷史背景是什麼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

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

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隨後,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

公社失敗後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詩歌《英特納雄耐爾》(又譯《國際工人聯盟》)。該詩曾使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國際歌》譜寫了曲子,國際歌創作完成。

(3)國際歌是哪個地方的歌曲擴展閱讀

1、歌曲鑒賞

《國際歌》熱情謳歌了巴黎公社戰士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氣概。該歌曲向資本主義宣戰,充分表現了革命無產階級不屈的豪邁氣魄。

《國際歌》這首歌曲為行板,降B大調,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貫穿首尾的旋律,為帶副歌的二段體結構。悲壯的前奏過後,深沉的第一主題昂首進入,表現出革命志士們不屈的氣節。

樂曲的中段旋律在調性上實際上轉為屬調(即F大調),始終庄嚴、雄渾,曲調中愈發透出光明與希望;最後,樂曲的前奏經過自然再現,在氣勢宏大的高潮中結束,預示著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一定會實現。

2、社會影響

對蘇聯:

1900年12月,列寧將《國際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詞原文登載在《火星報》上。

1902年俄國詩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將其翻譯成俄文,發表在在倫敦出版的一本俄國移民雜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國際歌》開始在俄羅斯工人中間流傳。

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報》重新發表了這一作品。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決定以俄文版的《國際歌》作為蘇聯的代國歌。

直至1944年,蘇聯政府選擇了《牢不可破的聯盟》作為蘇聯的國歌,同時把《國際歌》作為蘇聯共產黨的黨歌。在蘇聯解體以後,《國際歌》成為俄羅斯共產黨的黨歌。

對中國:

《國際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轉譯自俄文版並於1923年6月15日發表,此版本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國際的精神)在歌詞中音譯為「英特納雄耐爾」,原來是國際工人聯合會(第一國際)的簡稱,有時表示國際共產主義。

④ 「國際歌」是哪個國家的誰創作的

法國,巴黎公社

⑤ 國際歌起源哪個國家蘇聯嗎

國際歌起源法國。
《國際歌》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由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作曲,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所作。這首無產階級戰歌很快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熱情謳歌了巴黎公社戰士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氣概。向資本主義宣戰,充分表現了革命無產階級不屈的豪邁氣魄,這首歌曲在世界范圍內流傳極廣。
它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上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國歌後,則把《國際歌》作為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1920年中國首次出現由瞿秋白譯成中文的《國際歌》。1923年由蕭三在莫斯科根據俄文轉譯、由陳喬年配歌的《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1962年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國際歌》是中國共產黨不成文的黨歌。

⑥ 《國際歌》是哪國的國歌

國際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這首歌也曾經是世界上最被廣泛傳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1816年-1887年)在1871年所作(當時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彼爾·狄蓋特(1848年-1932年)於1888年為其譜曲。這首歌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傳統上,唱國際歌時常舉右手握拳致意。

這首歌曾經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注意共產國際的會歌並不是此歌)。

在許多歐洲國家,因為這首歌宣揚共產主義和毀損政府名聲的歌詞,所以20世紀初的時候這首歌被認為是違法的。

直到1944年為止,這首歌的俄文版一直是蘇聯的國歌。後來蘇聯國歌的地位被《偉大的聯盟》所取代,這首歌成為了蘇聯共產黨的黨歌。最早的俄文翻譯由Aron Kots(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在1902年所作,發表在倫敦出版的一本俄國移民雜志Zhizn'(《生活》)上面。這個翻譯版本包括原文六段歌詞中的三段(第一、第二、第六段)和副歌。

此歌最廣為傳唱的中文版本由俄文版轉譯,譯者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任總書記瞿秋白(1899年-1935年)。後來,中法大學教授、翻譯家沈寶基(1908年-2002年)有至做出較忠於原文法文的《國際歌》完整版中譯。這首歌是中國共產黨的黨歌。

⑦ 國際歌是什麼國家的人作的

法國
1871年5月28日,法國凡爾賽反動軍隊攻陷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的最後一個堡壘——貝爾·拉雪茲神甫公墓,革命失敗。反動政府對全城革命者實施了大屠殺,無數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中。面對著這一片白色恐怖,5月29日,法國工人詩人、巴黎公社的領導者之一歐仁·鮑狄埃(1816-1888)懷著滿腔熱血,奮筆疾書,寫下了這曲氣壯山河的歌詞。這首詩歌原名為《國際工人聯盟》,刊登在1887年出版的鮑狄埃的詩集《革命歌集》中。 最初《國際歌》,使用的是《馬賽曲》的曲調。1888年,在歐仁·鮑狄埃逝世後的第二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1848年-1932年)以滿腔的激情為《國際歌》譜寫了曲子。從此,它便成了世界無產者最喜愛的歌,從法國越過千山萬水,傳遍全球,1890年出現了西班牙譯文的《國際歌》,1899年被譯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現了德文、英文、義大利文的《國際歌》,1906年正式傳入了俄國,為了便於傳唱,翻譯這首歌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黨員柯茨只選擇了六段歌詞中的一、二、六三段, 130多年來,《國際歌》被譯成多種文字,傳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響徹寰宇。它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上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國歌後,則把《國際歌》作為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1923年瞿秋白將它從俄文翻譯成了中文,因此我國所唱的《國際歌》也只有三段。

⑧ 國際歌創作背景是什麼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

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隨後,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

公社失敗後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詩歌《英特納雄耐爾》(又譯《國際工人聯盟》)。該詩曾使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國際歌》譜寫了曲子,國際歌創作完成。



(8)國際歌是哪個地方的歌曲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國際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轉譯自俄文版並於1923年6月15日發表,此版本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國際的精神)在歌詞中音譯為「英特納雄耐爾」,原來是國際工人聯合會(第一國際)的簡稱,有時表示國際共產主義。

早在20世紀之初,中國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現過未曾署名的《國際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應該是鄭振鐸與其好友耿濟之在1920年10月翻譯發表留下來的。但是以詩的形式出現, 沒有附曲,不適合唱頌。

1923年,瞿秋白從蘇聯回到中國,將《國際歌》重譯。

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紀念時,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印行《國際歌》傳單,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詞中先音譯為「英特爾拉雄納爾」,再音譯為「英特爾納雄納爾」。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即中央蘇區)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作為國歌。

1962年,中國音協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邀請有關專家,對《國際歌》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國際歌》還是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演奏歌曲。從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閉幕時和黨的重大活動結束時,都會演奏《國際歌》。

⑨ 《國際歌》的詞、曲作者分別是誰哪國人

《國際歌》的詞作者是歐仁·鮑狄埃,法國人;曲作者是皮埃爾·狄蓋特,生於比利時,後移居法國人,也是法國人。

《國際歌》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20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並在1944年把《國際歌》作為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1920年中國首次出現由瞿秋白譯成的中文版《國際歌》。

1923年由蕭三在莫斯科根據俄文轉譯、由陳喬年配唱的《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1962年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9)國際歌是哪個地方的歌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巴黎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佔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

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隨後,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




⑩ 國際歌出自哪個國家

蘇聯

閱讀全文

與國際歌是哪個地方的歌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