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構最看好的次新股:寧德時代連遭重挫 誰最強
想來大夥們對寧德時代的名字都非常熟,在電源設備行業也可以稱之為世界的龍頭,很多機構投資者都喜歡投資寧德時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寧德時代的詳情。
趁著還沒開始,大家先來了解一下我准備的電源設備行業龍頭股名單,大家快點來領取吧:寶藏資料:電源設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鋰電池材料,著重在於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法。公司很關心產品和技術工藝的研究,建立了多領域完善的研發體系,而且也是建設了更多的研究中心和實驗室來完善產品。
從上文就可以得知寧德時代的電池是做得很牛的,下面將通過亮點分析寧德時代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定增擴產137GWh鋰電池,規模優勢拉大,龍頭地位持續鞏固
公司2020年底產能約100GWh,2021年底預計將達到200GWh,公司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規劃了七大產能基地,加上此次定增擬擴產137GWh,預計到2025年公司產能將超過600GWh,全球動力電池產能王者的地位更加穩定了。公司目前已為大眾、寶馬、戴姆勒、PSA、現代、 特斯拉等大多數全球一線車企供貨,等到了2025年,預計公司的全球市佔率能超過30%。
亮點二:行業技術領路人,CTP、鈉離子電池彰顯公司實力
公司在研發方面有很大力度的投入, 持續創新開拓。2020年提出CTP方案,可以顯著地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公司的第1代鈉離子電池是在2021年7月份推出的,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並且計劃在2023年實現基本的產業化。公司擁有的技術在業內長期屬於領先水平,這家公司與國內外其餘的廠商相比競爭實力較強。
亮點三:積極推動中上游合作,成本優勢強於同行。
公司已先後和德方納米、富臨精工、天賜材料、永太科技等企業達成合作關系,積極布局磷酸鐵鋰、電解液、6F等上游供需偏緊的原材料,確保公司供應鏈正常運行。對於盈利能力而言,2021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的營業利潤率佔比為14.6%,與同行LG新能源(8.0%)、松下的營業利潤率(2.6%)相比較,公司成本管控能力強,有著突出的盈利能力。
由於篇幅受限,對於更多寧德時代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學姐已經整理進了下面的文章,戳這里閱讀:【深度研報】寧德時代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國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滿足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兩個要求,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預計鋰離子電池儲能將迎來發展的高峰期。寧德時代在儲能技術以及產能布局方面具備行業前瞻性優勢,行業高速的發展會帶來不小的好處。
三、總結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寧德時代作為電源設備行業龍頭有著雄厚的實力,知前景一片光明。文章的信息不是實時的,有一定的滯後性,要是想要更加准確的掌握寧德時代未來行情,直接點擊下面的鏈接,安排專門的投資顧問給你診斷股票,寧德時代的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是否已經到來,我們可以看看:【免費】測一測寧德時代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功率半導體十大龍頭
韋爾股份、中芯國際、卓勝微、北方華創、兆易創新、華潤微、紫光國微、鵬鼎控股、滬硅產業、三環集團在半導體企業中排名前十。
1、新能源領域的寧德時代已經率先站上萬億市值,那麼,代表著人類最先進的半導體科技也應該有萬億市值的龍頭。那麼,我們來簡單說說這十大半導體龍頭,其實,這十大龍頭和半導體ETF(512480)中的十大重倉股基本一致,韋爾股份、卓勝微、北方華創、兆易創新、紫光國微等在列,這裡面沒有科創板的中芯國際、滬硅產業、華潤微等,但是多了長電科技、匯頂科技、瀾起科技、華天科技、中微公司,那麼,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個龍頭。
2、韋爾股份 603501:2422.09億,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產品的研發設計。以CIS業務為核心,多產品線協同發展開啟韋爾新征程。2019年收購全球第三大CMOS圖像感測器供應商豪威科技,除豪威外,韋爾股份近兩年對外先後收購思比科、Synaptics 等優質資產,對內加大在分立器件、 射頻 IC、模擬 IC 等領域研發力度,形成了以 CIS 業務為核心,多產品線協同發展的業務布局。2020年上市公司實現營收198.24 億元,同比增長45.43%;實現歸母凈利潤 27.06 億元,同比增長481.17%,在疫情等外部不利因素影響下 依舊保持了較高的增速。2021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創下單季歷史新高,體現了公司主業橫向拓展後良好的成長性。預計公司業績有望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3、中芯國際688981:2263.81億,大陸晶圓代工龍頭,被給予厚望,目前全球最領先的晶元製造商是台積電,佔了全球晶元加工5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芯國際卻只有6%的市場份額,上市即巔峰,後面股價持續低迷,主要還是我們依然被卡脖子,而中芯被給予的希望太大了,最後大家失望了,中芯國際目前的先進工藝主要是14nm和28nm製程,大家都在等中芯國際量產出7nm製程的晶元,而台積電7nm和5nm製程的晶元早就量產了,現在人家已經大力投資建廠在研發3nm製程的晶元了,而現在高端手機都是5nm,所以,這是中芯國際的軟肋。業績方面,20年及一季度都不錯,目前半導體景氣度在提升,股價還是有希望的
⑶ 寧德時代市值破萬億,新能源風口誰才能脫穎而出
從公司來講,比亞迪屬於行業龍頭,得到了行業認可,涵蓋了新能源、電子、汽車、半導體,打通了全產業鏈,而且所屬的行業也屬於國家大力提倡和支持的朝陽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不考慮公司,論前途半導體工程師明顯優於質量工程師,機會和成長空間和平台更大一些。在所有中國企業,質量工程師的地位,我只說呵呵,包括特斯拉和寧德,吃力不落好,還沒有業績是品質工程師普遍常態。
比亞迪未來發展可期,下一個風口碳中和、半導體、新能源他們全都布局了,而且公司內部馬上也要搞股權激勵了,半導體也馬上要上市,市值超千億。未來其他業務板塊也是成一個就分拆上市一個。綜合考慮吧!深圳不適合買房定居,但比寧德跳槽更好換工作。寧德買房還是相對容易的,但是位置比較偏。
⑷ 求鋰電池廠家排名榜,有哪些比較推薦
鋰電池廠家排名榜: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公司、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萬向A123系統有限公司、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哈爾濱光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山東威能環保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較推薦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動力電池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中國企業將逐步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展,而日韓企業也將進一步向中國市場發力,中國將成為動力電池競爭的主戰場,歐美國家的企業雖然在本輪競爭中失去了位置,但他們已經在為下一階段的競爭做布局,是潛在的強大競爭者。
⑸ 中國鋰電池企業前十名
中國鋰電池企業前十名
1、排名第一鋰電池廠商—寧德時代CATL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成立於2011年,公司總部位於福建寧德。公司專注於通過電池技術,為全球綠色能源應用,提供能源存儲解決方案。
公司研發生產電動汽車及儲能系統的鋰電池,電動汽車電池模組,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動力總成,大型電網儲能系統,智能電網儲能系統,分布式家庭儲能系統,及電池管理系統(BMS)。公司建立了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完整的研發、製造能力,擁有材料、電芯、鋰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在儲能領域,公司承接了部分關鍵客戶的大型儲能項目,年項目總量已超過40兆瓦時。
2、排名第二鋰電池廠商—比亞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5年,橫跨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分別在香港(H股)和深圳(A股)上市。全球較大的充電電池生產商,鎳鎘電池/手機鋰電池暢銷,具有強大的研發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磷酸鐵鋰動力電池。
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成功推出了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電動車、LED和電動叉車等新能源產品,並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應用。憑借全球領先的鐵鋰電池技術,比亞迪正積極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變革。目前的有效產能為4.5Gwh,其中惠州1Gwh、深圳坑梓3.5Gwh,預計到2015年底,整體產能將達到6Gwh,2016年將擴張到10Gwh。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僅供比亞迪自用。2015年上半年,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收入約30億元。
3、排名第三鋰電池廠商—國軒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是由珠海國軒貿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國軒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國軒主要從事鋰電池材料、電芯設計工藝等供應商和服務商,專業從事新型鋰離子電池及其材料的研發、生產和經營的企業。主要產品為磷酸鐵鋰材料、電芯、動力電池組、BMS系統及儲能型鋰電池組。
國軒高科目前的有效產能1.5Gwh,主要為方形和圓柱形動力鋰電池電芯。國軒高科的主要客戶包括南京金龍、江淮汽車、安凱客車、中聯重科、上海申沃、東風汽車、河北御捷等。2015年上半年,國軒高科動力電池營業收入約7.5億元左右。
4、排名第四鋰電池廠商—力神電池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7年,鋰電池十大品牌,天津市名牌產品,行業標准起草單位,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整體電源解決方案,專注於於新能源汽車、儲能和特種設備配套市場主力供應商。力神電池產品包括圓(柱)型、方型、動力和聚合物鋰電池以及光伏系統、超級電容器等六大系列近千個型號。產品應用涵蓋消費類電子產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儲能三大領域。
目前的有效產能約為1Gwh,主要客戶包括江淮、吉利、一汽、東風汽車、南京金龍、廈門金龍、中通客車、天津清源等。2015年上半年,其動力電池業務收入約為5.7億元。
5、排名第五鋰電池廠商—中航鋰電
中航鋰電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成飛集成控股的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鋰電池管理系統研發、生產的高科技新能源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容量覆蓋了10Ah到500Ah,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電動車輛、電力儲能、軍事應用、軌道交通、礦用裝備等
⑹ 最有潛力的鋰電池龍頭股是誰
1、天齊鋰業(002466.SZ):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企業,是我國鋰行業絕對龍頭,是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產品最重要的供應商,把持全球鋰資源、鋰鹽加工戰略地位。
2、眾和股份(002070.SZ)公司旗下馬爾康金鑫礦業投產將加速,2015年礦石處理量將達到45萬噸,鋰精礦產量為7.7萬噸,成為全球第二大鋰礦供應商,且具備了「鋰礦-基礎鋰鹽-電池材料」的完整鋰產業鏈。
3、西藏城投(600773.SH)公司目前控制西藏龍木錯鹽湖礦區以及結則茶卡鹽湖41%的權益,兩個鹽湖碳酸鋰儲量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碳酸鋰產能瓶頸突破將提升估值空間。
4、西藏礦業(000762.SZ)公司扎布耶鹽湖碳酸鋰儲量180多萬噸,是國內最優質的鹽湖鋰資源。與天齊鋰業合作將突破碳酸鋰產能升級的技術障礙,參股方比亞迪亦能協助電池級碳酸鋰試樣和加速達產。
拓展資料
1、由於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鋰電池生產要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進行。但是由於鋰電池的很多優點,鋰電池被廣泛的應用在電子儀表、數碼和家電產品上。但是,鋰電池多數是二次電池,也有一次性電池。少數的二次電池的壽命和安全性比較差。
2、後來,日本索尼公司發明了以炭材料為負極,以含鋰的化合物作正極的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沒有金屬鋰存在,只有鋰離子,這就是鋰離子電池。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鋰離子生成,生成的鋰離子經過電解液運動到負極。而作為負極的碳呈層狀結構,它有很多微孔,達到負極的鋰離子就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同樣,當對電池進行放電時(即我們使用電池的過程),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鋰離子脫出, 又運動回正極。回正極的鋰離子越多,放電容量越高。我們通常所說的電池容量指的就是放電容量。在Li-ion的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處於從正極→負極→正極的運動狀態。Li-ion Batteries就像一把搖椅,搖椅的兩端為電池的兩極,而鋰離子就象運動員一樣在搖椅來回奔跑。所以Li-ion Batteries又叫搖椅式電池。
3、隨著數碼產品如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的廣泛使用,鋰離子電池以優異的性能在這類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並在近年逐步向其他產品應用領域發展。1998年,天津電源研究所開始商業化生產鋰離子電池。習慣上,人們把鋰離子電池也稱為鋰電池,但這兩種電池是不一樣的。現在鋰離子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
⑺ 新能源電池排名前十名有哪些
新能源電池排名前十名如下:
1、寧德時代
作為被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對標的國內的唯一一家競爭對手,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在國內當屬領先,雖然動力電池規模上目前還不能排名行業老大,但是其電池技術和品質先後得到了國際豪華品牌寶馬、大眾的認可。
也算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給國際車廠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目前國內自主品牌與之合作的有東風汽車、上汽、長安汽車、吉利、廣汽等。
2、比亞迪
比亞迪作為國內動力電池的龍頭,依託於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帶動,其動力電池業務在規模上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原先一直堅持磷酸鐵鋰技術的比亞迪,在其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刀片電池,而無論是什麼技術路線,我們同樣有理由相信比亞迪依託其多年的電池生產經驗一定能將電池做好。
3、國軒
2015年借殼東源電器上市後的國軒高科成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純正的動力電池標的,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上的熱度也讓國軒高科市值高達250億元。從客戶看,國軒高科以商用車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凱和江淮,乘用車領域訂到較少,未來的競爭力提升還要看其在乘用車領域的作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年,大股東中海油退出,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CT)重新成為力神的控股股東。易主後的力神電池仍沒有擺脫央企的機制,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力神總是會慢一步。但是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龍頭企業,力神在技術和產品上還是具備相當競爭力的。
5、中航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鋰電池企業,中航鋰電是國內上公告目錄最多的動力電池企業。但是客戶以商用車為主短期內能快速將業績做大,畢竟商用車不可能持續高速增長,未來的增長動力還要看乘用車方面的發展。
6、德賽
深圳市德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圍繞鋰電池產業鏈進行業務布局,公司已經成為全球中小型移動電源領域的知名廠商,與全球主要電芯廠開展合作。
7、沃特瑪
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啟動電源、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並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之一。
產品覆蓋國內31個省市,並遠銷六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佔有率26.6%。公司產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環保要求,並通過了相關認證及檢測。
8、威能
威能環保目前的訂單基本全部來自於商用車領域,乘用車僅有眾泰汽車在使用威能環保的三元電池。威能環保的快速成長也是得益於商用車市場在2014年、2015年的井噴,未來的成長潛力還得看其在乘用車領域的布局。
公司研發生產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已與中通客車、南京金龍、申沃客車、眾泰、中國一汽、福田歐輝、沂星等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並出口歐洲、美洲。
9、微宏
微宏動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鈦酸鋰動力電池,瞄準的市場為商用車市場,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領域,微宏動力收貨頗豐。但是如何在乘用車領域突破是微宏動力應該考慮的事情,畢竟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潛力還是來自於乘用車。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經營范圍為鋰電池隔膜及鋰離子電池其他材料,擬建設年產15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專業電子薄膜製造企業之一。
鋰電池產品廣泛應用於家電、電子、電力等傳統領域和節能光源、通訊系統、鐵路電氣化、混合動力汽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興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在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⑻ 寧德時代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
40億凈利,500億資產,1300億估值!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巨型獨角獸寧德時代即將登陸A股。
寧德時代此次IPO,發行規模不超過2.17億股,募資規模約53.52億元。創下創業板設立以來的新紀錄。據外界推測,上市後,寧德時代的市值有望達到1300億元以上。
僅用不到七年時間,就從無名小卒躥升至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公司,寧德時代為何能迅速搶跑,成為新能源細分領域的獨角獸?
創始人差點兒錯過寧德時代
時光倒回7年前,很難有人相信,在寧德,這個福建不起眼的小鎮上,一個千億級別的獨角獸即將誕生。
寧德時代的誕生,源於寧德人:曾毓群,返鄉創業。
出身寧德農村的曾毓群是個不太安分的人。21歲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曾毓群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國企,三個月後辭職,南下東莞,進入了新科,一家為電腦硬碟生產磁頭、年營收達10億美金的港資企業。在這里一待就是十年,31歲時,曾毓群成為新科的研發總監。
在新科,曾毓群接觸到美籍華人高管陳棠華、梁少康,這兩位伯樂。1999年,新科的執行總裁梁少康找到曾毓群,准備拉他一起做電池。
曾毓群並未答應,當時他正在與獵頭接洽,考慮前往深圳一家公司做總經理。
梁少康十萬火急,拉攏曾毓群的頂頭上司陳棠華做說客,才最終說服曾毓群。
1999年,三人一起在香港注冊成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TL),進軍消費電池行業,締造了這只新能源獨角獸故事的開端。
ATL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做聚合物軟包電池,明確方向後,曾毓群飛往美國,購買了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
然而,當曾毓群開始試制電池時,發現產品存在一個致命問題,使用一段時間就會因為內部材料分解釋放氣體而膨脹,導致電池存在爆炸風險。
團隊經歷2周連續加班,嘗試了數十種電解液配方之後,ATL團隊通過試驗調整改進電解液配方,最終做出了不鼓氣的電池。
可謂生逢其時,ATL恰巧趕上了2000年中國手機行業爆發的風口。
2001年,ATL在東莞白馬的廠區落成,當年出貨量達到100萬枚電芯,主要為藍牙耳機等產品供貨,而後成功切入蘋果公司產業鏈。
2008年,曾毓群將新工廠開到了老家寧德,投資15億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因遵循動力電池不能全外資生產的國家政策,2011年ATL將動力電池事業部脫胎出去,在寧德另成立了一家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剛剛成立的寧德時代股權結構里,中資佔85%,外資15%。經過反復的股權整合,目前寧德時代已成為純中資的中國企業。
寧德時代的股東名單中,可看到大部分都是曾經的ATL高管:曾毓群、黃世霖……直至2017年3月,曾毓群一直兼任ATL總裁兼CEO、董事;寧德時代總經理、董事。
創業初期遇寶馬「神助攻」
以寧德時代成立的2011年為節點,國產新能源汽車進入了迅速發展的時期,不斷釋放出對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消息,驅使諸多合資企業加快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布局。
身披蘋果電池供應商的光環,華晨寶馬主動向寧德時代拋出了橄欖枝,為自家的純電動汽車「之諾1E」尋找電池製造商。
然而這個「橄欖枝」也並不是誰都能接得住。華晨寶馬向寧德時代提交了七百多頁的動力電池系統需求規格書,詳細到不同工況下能量及功率要求,上百道質量管理要求。
為了順利完成合作,雙方成立了100+人的電池聯合開發團隊,涵蓋電芯、系統架構、機械設計、測試驗證、質量管理等所有電池包的關鍵技術領域,最終成功開發了華晨寶馬首款電動車電池「之諾E1」。
與華晨寶馬合作之後,寧德時代走完了動力電池研發、設計、開發、認證、測試的全流程,也為它後續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品牌背書。這是當時唯一一家走入跨國汽車企業動力電池供應鏈的中國企業。
有了寶馬的「助攻」,寧德時代順利拿下宇通、北京普萊德的訂單,這兩家公司也是真正將寧德時代推向整車產業配套的功臣。為其後期野蠻生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到後期,汽車主機廠的半壁江山都與寧德時代有合作。
成長奇跡:7年時間從0到1300億
除了把握住了風口、汽車巨頭的助攻,寧德時代的成長奇跡更多源於自身。
寧德時代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屬於產業鏈的核心位置。
早在2008年,寧德時代的創始人之一黃世霖就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力電池管理系統(BMS)。在眾多動力電池企業還沉迷於磷酸鐵鋰電池領域之際,寧德時代早就瞄準了三元鋰電池。
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材料為磷酸鐵鋰,裝機量佔比超過70%;而到2017年,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迅速崛起,裝機量佔全年總市場裝機量的44%。三元材料電池也有望在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裝機比例中超過50%。
從產能分布上看,2017年,寧德時代總產能14億,其中,三元材料產能8億,高於磷酸鐵鋰產能6億。
事實上,直到2015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系統銷售還僅為2.19GWh,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四。
而這一數字在2017年翻了近6倍,近12GWh的動力電池系統銷量讓寧德時代一舉成為國內第一的動力電池生產商,且超越了松下(特斯拉供貨商)成為世界第一。
在擁有14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的國內市場中,僅寧德時代一家就獨佔27%的市場份額,超出沃特瑪15個百分點(國內行業老二比亞迪因其電池業務目前全部內部消化,與動力電池領域其他公司暫無可比性)。
至2017年底,寧德時代的總產能為17.09GWh。為滿足市場需求,寧德時代IPO所募集的53.52億元資金,主要將投向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和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項目。
據介紹,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預計在2020年左右可以完成建設,屆時寧德時代將新增產能24GWh。
風口漸退,寧德時代深度綁定下游廠商
經過前兩三年高速發展後,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毛利水平下滑現象,尤其是受原材料漲價、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等影響,動力電池的價格、成本持續承受來自上下游的壓力,作為行業龍頭的寧德時代也難避免毛利回落。
財報顯示,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的銷售均價均趨於下降,已由2015年的2.28元/Wh降至2017年的1.41元/Wh,累計降幅為38.26%;不過,動力電池系統單位成本也在持續下降,由2015年的1.33元/Wh 降至2017年的0.91元/Wh,累計降幅為31.78%。
綜合價格和成本的變化,同期其毛利率分別為38.64%、43.70%和36.29%。這是寧德時代的毛利首次出現下滑,但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8個百分比左右,在行業毛利整體下降的時候,其降幅小於平均水平,顯示出較高的成本控制能力。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動力電池行業內優勝劣汰,具有規模效應和技術實力的龍頭企業將更有優勢,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對於行業的頭部企業而言,上下游的控制力成了關鍵。
2017年,寧德時代最重要的布局是與下游整車廠商聯姻,成立合資公司,實現深度綁定。
盡管早在2009年,寧德時代已與北汽集團合資建立普萊德。2017年5月,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聯合新設兩家合營企業——時代上汽與上汽時代,前者,上汽持股49%(寧德時代51%),負責電芯生產;後者,上汽持股51%(寧德時代49%),負責Pack生產。
在合資建廠的基礎上,寧德時代還引入了東風集團、長安汽車整車廠商參股。
這種下游深度綁定客戶的邏輯是動力電池的下游應用場景主要為乘用車市場,先綁定有實力的整車廠商,未來整車廠商的表現,將直接決定電池廠商的競爭地位。在2017年以前,特斯拉、豐田普銳斯的供應商松下長期占據全球第一的位置。反觀其競爭對手沃特瑪和國軒高科,兩者既沒有合資建廠,客戶知名度也不如上汽等。
從反映對下游的話語權的另一個指標:應收賬款來看。
2015年-2017年,寧德時代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3.98億元、73.23億元和69.38億元,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業收入的佔比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周轉率同樣呈下降趨勢,其95%的賬齡保持在1年以內,在應收賬款質量等方面均明顯強於沃特瑪和國軒高科。
截至2017年底,寧德時代的存貨周轉率達4.92,也遠超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露出霸主意圖,爭奪行業話語權
擺脫上游約束,拿到行業的話語權,確保高毛利率,寧德時代漸顯霸主意圖,順理成章地做出了選擇:殺入上游資源廠商。
動力電池上游的兩大核心資源:鋰、鈷。
早在2015年,寧德時代便完成了對國內領先的三元前驅體生產廠商——廣東邦普的收購,成功將鋰電池梯次利用產業鏈形成循環閉環。
寧德時代通過廣東邦普,將廢舊鋰離子電池中的鎳鈷錳鋰等有價金屬通過加工、提純、合成等工藝,生產出鋰離子電池材料三元前驅體,使資源在電池產業中實現循環利用。
2016年,寧德時代運用鋰電池回收技術生產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三元前驅體的毛利率達26.8%,高於行業均值的22.67%。
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價格波動率相對於2016年已經下降了11個百分點。
動力鋰電的技術瓶頸,主要在正極材料/隔膜、負極材料、電解液,而寧德時代的核心供應鏈中,以國內原材料、設備供應商為主,已形成完善的國產供應鏈體系。
同時,下游深度綁定客戶,寧德時代與上汽成立合資公司,與蔚來深度合作,進入寶馬、大眾、北汽、吉利、長安等車企的供應體系,佔領先發優勢。
從而,成功超越國內巨頭比亞迪、沃特瑪、國軒高科,甚至全球巨頭松下,晉升世界第一。
此外,在掌握核心技術的前提下,產銷量的規模效益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帶來技術進步和工藝流程改進,使得生產效率與能量密度不斷提升。
2015年-2017年,寧德時代研發費用分別為2.81億元、10.80億元和16.03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6%、7.39%和8.37%,研發佔比穩步提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目前,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40Wh/Kg。在快充技術上,寧德時代也已經實現充電30分鍾續航500公里。
如今,寧德時代已飛出巢穴,這只「獨角獸」能否在海外市場迅速立足也將成為真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