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交上,一秘,二秘,三秘是什麼
1、一等秘書是重要的業務級官員。在大中型使館中,一等秘書往往負責重要的業務方面的事務,或者擔任某個處室的負責人,對外辦理一些政治性或事務性的交涉。小型使館中一等秘書有時具有第二把手的身份。
2、三等秘書更多地是從事事務性工作的官員,從事某個處室內的具體業務,單獨對外交涉的機會就很少了,是年輕外交官晉升和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台階。
3、二等秘書則是介於前述兩者之間,在工作中顯然要承擔比三等秘書更重要的任務,對外交涉辦理各種案件的次數和機會也要多一些。
(1)國際秘書叫什麼名稱擴展閱讀
當代外交具有以下特徵:
1、獨立自主的外交權是主權國家的標志之一,外交的主導原則是主權平等;
2、「外交授權有限」,外交涉及國家最高利益,外交決策權在國家最高決策機關,外交機關只是執行決策機關制定的決策,僅在一定限度內可以靈活掌握,遇有重大問題須請示決策機關;
3、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國家領導人以各種方式的直接參與,起著愈來愈大的作用;
4、全方位、多元化地參與外交活動是當代外交的發展趨勢。各國外交都受該國政治、經濟制度以及國內政策和需要的制約。
5、綜合國力是一國外交的基礎和後盾。經濟、文化、科技、體育等領域的官方對外聯系以及被稱為「人民外交」或「國民外交」的各類民間對外交往,是對外交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補充,但也受綜合國力的制約。
② 什麼叫國際秘書
在1952年訂定,目的為肯定秘書工作在職場上的貢獻,並鼓勵年輕朋友們投入此專業生涯發展。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完整的星期,就是「國際秘書周」, 該周的星期三是為「國際秘書節」。
③ 什麼是秘書
秘書(Secretary)可以指:
1.政黨之內的要職,最高者稱為總書記。
2.寫字樓及商業機構內的文員職位,專長是速記、打字、安排日程、會議、訂機票、訂酒店等。
3.香港決策局的最高級公務員職位。
美國聯邦政府的部長英文名稱亦為(總統的)部會秘書,如國務卿為Secretary of State、陸軍部長為Secretary of Army,平時稱為部長先生Mr.Secretary。
涵義
①協助領導人聯系接待,辦理文書和交辦事項的工作人員。
②指秘書職務。
秘書崗位是與領導崗位相伴生的,有了領導才有秘書的存在。秘書與領導的關系是一種有別於同事關系的特殊關系。這種關系處理的好壞事關全局工作的開展和秘書工作的成敗。一般機關單位的秘書皆不是某個領導的專門秘書,是要為整個機關單位領導群體服務的,工作具有綜合性的特點。
從秘書職位的角度來看,秘書職位經歷了從官職向社會職業轉變的過程。
當今社會的秘書,在本質上是領導人工作的助手,既不能缺位無所作為,也不能越權胡作非為。
秘書:是領導者、主事者身邊的綜合輔助工作人員和公務服務人員。他們以輔助決策,綜合協調,溝通信息,辦文、辦會、辦事等為主要職能,是領導者、主事者的參謀和助手。
該定義可從3個角度來理解:
秘書服務的根本對象是領導者;
秘書活動的基本方式是處理信息和事務;
秘書活動的根本性質是輔助性。
秘書實務:秘書工作者通過具體操作,直接作用於實際事和物的過程。
資產階級革命後,秘書職位主要承擔的是輔助性管理這一內涵開始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另外,國外私人秘書的發展歷史也相當悠久。
貴族成員多喜歡僱傭私人秘書為他們處理信箋、賬目和邀請函等。商人也有秘書,他們通常被叫做"辦事員"。如英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和哲學家約翰·洛克就曾長期擔任著名領袖人物的私人秘書。16世紀英國的著名詩人約翰·鄧恩也曾是掌璽大臣的私人秘書。
總之,在秘書職業社會化以前,秘書主要指在政府部門中擔任高級官員的人或為政府部門及高級官員提供輔助服務的公職人員,因此,我們將這一時期稱為秘書官職化時代。
西方發達國家的定義。國際職業秘書組織(英文全稱:professional secretaries international)
"秘書"這個詞來源於保密者。指那些被國王和王後僱傭來保守國家和私人秘密的人。
今天Secretary第一個字母S大寫的時候,意為部長或大臣,這是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
Secretary of State 在英國是指(主管政府一部門的)國務大臣,在美國則指國務卿。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意為外相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Home Affairs 則是內政大臣
Chief Cabinet Secretary 日本的"內閣官房長官"。
沙特的石油部長、印度的外交部常務副部長等。
資產階級革命後,秘書職位主要承擔的是輔助性管理這一內涵開始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另外,國外私人秘書的發展歷史也相當悠久。
貴族成員多喜歡僱傭私人秘書為他們處理信箋、賬目和邀請函等。商人也有秘書,他們通常被叫做"辦事員"。如英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和哲學家約翰·洛克就曾長期擔任著名領袖人物的私人秘書。
16世紀英國的著名詩人約翰·鄧恩也曾是掌璽大臣的私人秘書。
總之,在秘書職業社會化以前,秘書主要指在政府部門中擔任高級官員的人或為政府部門及高級官員提供輔助服務的公職人員,因此,我們將這一時期稱為秘書官職化時代。
(3)國際秘書叫什麼名稱擴展閱讀
〖secretary〗:受雇為上級處理通訊及日常事務和雜務的人。
〖secretbook〗:秘密的書,如宮禁藏書、讖緯圖篆、朝廷機要文書等。
1.職務名稱之一。我國現今秘書的主要職責是協助領導人處理綜合情況、調查研究、聯系接待、辦理文書和交辦事項等。
2. 使館中介於參贊和隨員之間的外交人員。分一等秘書、二等秘書和三等秘書。受使館首長之命進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
3. 秘密機要的書籍文件。宮禁秘藏之書。
《漢書·劉歆傳》:"及 歆 校秘書,見古文《春秋左氏傳》, 歆 大好之。" 漢張衡《西京賦》:"匪唯翫好,乃有秘書,小說九百,本自虞初。"《晉書·荀勖傳》:"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書,詔 勖 撰次之,以為《中經》,列在秘書。"
4. 秘密機要的書籍文件。指讖緯圖籙等書。
《說文·易部》:"秘書說曰:日月為易。"段玉裁注:"秘書,謂緯書。"《後漢書·鄭玄傳》:"遂博稽六蓺,粗覽傳記,時覩秘書緯術之奧。"
5. 秘密機要的書籍文件。指朝廷機要文書。
6. 官名;職務名。古代稱掌管圖書之官。如 漢 以來之秘書監、秘書郎皆是。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梁 朝全盛之時,貴遊子弟,多無學術,至於諺雲:'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 唐李商隱有《代秘書贈弘文館諸校書》詩。
7. 官名;職務名。掌秘要文書之官,如 三國 魏 之秘書令、秘書丞。
8.秘書就是協助領導處理日常事務和各種辦公室繁雜事務的專業人士。
④ 秘書一詞的由來
秘書
一、國外的定義
1.西方發達國家的定義。國際職業秘書組織(英文全稱:professional secretaries international)
是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主的跨國秘書組織,它給秘書所下的定義是:"具有熟練的辦公室工作能力,不需上級
敦促即能主動負責、積極進取、干練果斷、能在授權范圍作正確決定的經理助手。
2.原蘇聯的定義。認為:"秘書是一項普通的職業,其職能主要為機關提供稱作秘書的輔助性、事務性和
信息性的服務。"這主要指機關秘書,因為私人秘書不是主體,它強調的是全面輔助領導與為領導服務的秘書
職能。這個定義較接近我國的情況。
3.日本的定義。日本學者認為秘書是"幫助與處理各種事務的工作人員";還有通俗的說法:"秘書是全能
運動員"。這突出表明了秘書的工作范圍是隨著領導人的工作范圍而變化的,"賦予性"強,是很難明確界定的
,同時也強調了秘書為領導人服務的"直接性"。日本社會具有東西交融的特點,它對秘書必須絕對忠於領導的
要求特別強烈。
以上國外定義的共性:(1)秘書是一種社會職業,而不僅是一種官職名稱;(2)秘書主要是為領導服務
的人員。不管要求與許可權有何不同,前一點與我國的現狀是有差異的,在我國秘書主要地還是一種職務名稱,
而沒有完全社會職業化;後一點則是古今中外秘書的共性,即一切秘書都是為其領導人服務的助手,沒有領導
就沒有秘書,正是領導人的需求,導致了秘書工作的產生與秘書的誕生。
二、我國對秘書定義的各種說法
我國自80年代以來,對秘書的定義進行了探討,並有所進展,各家界說多種多樣:
1.1979年《辭海》秘書詞條寫道:秘書是"職務的名稱之一,是領導的助手。秘書工作是一項機要性的工
作,它的任務是收發文件、辦理文書、檔案和領導交辦的事項,各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一般均設有秘書工
作部門或秘書工作人員。"
2.1982年毛含德教授在《秘書學概論》(內部版)中說:"秘書是一種職務的名稱……是在國家政權單位
、事業和企業單位中,協助領導綜合情況,研究方針政策,密切各方面的關系,辦理文書、檔案、人民群眾來
信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務的人員,也是一種職稱。" 提出了研究政策問題是正確的,但"職稱"只是一種設想。
3.1983年張金安、常崇宜在《秘書學概論》中認為:"秘書是一種職務、也應當是一種職稱","是領導的
耳目、助手和參謀。" 當時"信息"一詞尚未流行,"耳目"實際上指這個意思;另外這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參
謀"問題。但"職稱"之說是不確的。
4.1986年張家儀在《秘書》雜志上撰文認為:"秘書是身處領導機構或附著個人,撰制掌管文書,輔助決
策,並處理日常事務的服務人員。"並認為"秘書從事的工作也就是秘書職業,秘書職業也就是服務性的,所以
秘書決不是一種職務而是一種職業。"
上述秘書的"近身"特點(即"身處領導機構")是1985年底李欣在武漢提出的;輔助性是上海樓宇生強調的
秘書的本質屬性;社會職業化是常崇宜1983年在《秘書學概論》中提出的。張家儀概括較好,反映了秘書學研
究的深度。但"附著個人"的提法不準確,講"秘書決不是一種職務"也嫌絕對化。
5.1987年常崇宜在《現代秘書工作》一書中認為,"秘書是一種職務名稱,也是一種社會職業。是領導機
關首腦或特定領導人員的助手。各種秘書的具體助手作用各不相同,但都是通過輔助領導,直接為領導服務去
體現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
這是試圖對公務與私人秘書、各行業、層次、工種秘書作出的廣義定義,其中的"特定領導人員"包括了私
人秘書的領導者,正由於是廣義,文字概括不精練。
6.1987年劉祖遂、王守福在《通用秘書學》中認為:"秘書是社會職務的名稱之一,是為領導中樞和領導
者提供綜合性、輔助性服務的公務人員。" 這里明確指出"公務人員",是一種狹義的定義。
7.1989年董繼超在《公務秘書學》中認為;"所謂秘書,就是掌管文書並直接輔助上司全面處理事務的人
員。" 這里用了"所謂"二字,並沿用了論述秘書活動方式的辦法,以及強調了"事務"而未提"參謀",反映了定
義的難度。
此外,筆者所見到的我國秘書界著名學者李欣、王千弓、翁世榮等在他們的論著中,都沒有直接探討定義
問題。1990年袁維園主編的《秘書學》也只講到秘書"是廣泛的社會職業之一",是"一種行政職務"。
歸納起來,各家說法中涉及的有四個問題:(l)我國秘書是一種職務名稱,還是一種社會職業,或者二
者兼有?(2)我國秘書的主要職能作用是助手,還是參謀,或者二者兼有,又如何准確表達?(3)對秘書下
定義時應主指狹義的辦公廳室中的秘書,還是應包括廣義的如研究室、信訪局、保密局、檔案局等與辦公廳室
獨立平行的機構、甚至業務科室中從事秘書工作的人員?(4)私人秘書的情況很不相同,但數量正在擴大,
要不要包括進去?
三、初步的結論
l.廣義秘書的概念;"秘書是領導人的事務與信息助手。"這里的廣義,包括了公務秘書、私人秘書,又
包括了各行業、層次、工種;領導人既含單數,又含復數--領導集體;因此只能是簡明、抽象的概括。
2.狹義秘書的概念。"秘書是一種職務名稱,正在成為一種社會職業,指處於領導近身,直接為領導從事
事務性、信息性的輔助服務的工作助手。"這里著重排除了私人秘書。
廣義與狹義內涵相通,又有差異。主要強調了秘書是領導近身的直接助手,是直接為領導服務的人員這一
含義。這個"助手"包括了智力性的助手在內,從而也反映了現階段我國要求秘書部門發揮"參謀作用"的現實。
⑤ 什麼是秘書現代秘書的確切涵義是怎樣的
秘書
一、國外的定義
1.西方發達國家的定義。國際職業秘書組織(英文全稱:professional secretaries international)
是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主的跨國秘書組織,它給秘書所下的定義是:"具有熟練的辦公室工作能力,不需上級
敦促即能主動負責、積極進取、干練果斷、能在授權范圍作正確決定的經理助手。
2.原蘇聯的定義。認為:"秘書是一項普通的職業,其職能主要為機關提供稱作秘書的輔助性、事務性和
信息性的服務。"這主要指機關秘書,因為私人秘書不是主體,它強調的是全面輔助領導與為領導服務的秘書
職能。這個定義較接近我國的情況。
3.日本的定義。日本學者認為秘書是"幫助與處理各種事務的工作人員";還有通俗的說法:"秘書是全能
運動員"。這突出表明了秘書的工作范圍是隨著領導人的工作范圍而變化的,"賦予性"強,是很難明確界定的
,同時也強調了秘書為領導人服務的"直接性"。日本社會具有東西交融的特點,它對秘書必須絕對忠於領導的
要求特別強烈。
以上國外定義的共性:(1)秘書是一種社會職業,而不僅是一種官職名稱;(2)秘書主要是為領導服務
的人員。不管要求與許可權有何不同,前一點與我國的現狀是有差異的,在我國秘書主要地還是一種職務名稱,
而沒有完全社會職業化;後一點則是古今中外秘書的共性,即一切秘書都是為其領導人服務的助手,沒有領導
就沒有秘書,正是領導人的需求,導致了秘書工作的產生與秘書的誕生。
二、我國對秘書定義的各種說法
我國自80年代以來,對秘書的定義進行了探討,並有所進展,各家界說多種多樣:
1.1979年《辭海》秘書詞條寫道:秘書是"職務的名稱之一,是領導的助手。秘書工作是一項機要性的工
作,它的任務是收發文件、辦理文書、檔案和領導交辦的事項,各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一般均設有秘書工
作部門或秘書工作人員。"
2.1982年毛含德教授在《秘書學概論》(內部版)中說:"秘書是一種職務的名稱……是在國家政權單位
、事業和企業單位中,協助領導綜合情況,研究方針政策,密切各方面的關系,辦理文書、檔案、人民群眾來
信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務的人員,也是一種職稱。" 提出了研究政策問題是正確的,但"職稱"只是一種設想。
3.1983年張金安、常崇宜在《秘書學概論》中認為:"秘書是一種職務、也應當是一種職稱","是領導的
耳目、助手和參謀。" 當時"信息"一詞尚未流行,"耳目"實際上指這個意思;另外這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參
謀"問題。但"職稱"之說是不確的。
4.1986年張家儀在《秘書》雜志上撰文認為:"秘書是身處領導機構或附著個人,撰制掌管文書,輔助決
策,並處理日常事務的服務人員。"並認為"秘書從事的工作也就是秘書職業,秘書職業也就是服務性的,所以
秘書決不是一種職務而是一種職業。"
上述秘書的"近身"特點(即"身處領導機構")是1985年底李欣在武漢提出的;輔助性是上海樓宇生強調的
秘書的本質屬性;社會職業化是常崇宜1983年在《秘書學概論》中提出的。張家儀概括較好,反映了秘書學研
究的深度。但"附著個人"的提法不準確,講"秘書決不是一種職務"也嫌絕對化。
5.1987年常崇宜在《現代秘書工作》一書中認為,"秘書是一種職務名稱,也是一種社會職業。是領導機
關首腦或特定領導人員的助手。各種秘書的具體助手作用各不相同,但都是通過輔助領導,直接為領導服務去
體現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
這是試圖對公務與私人秘書、各行業、層次、工種秘書作出的廣義定義,其中的"特定領導人員"包括了私
人秘書的領導者,正由於是廣義,文字概括不精練。
6.1987年劉祖遂、王守福在《通用秘書學》中認為:"秘書是社會職務的名稱之一,是為領導中樞和領導
者提供綜合性、輔助性服務的公務人員。" 這里明確指出"公務人員",是一種狹義的定義。
7.1989年董繼超在《公務秘書學》中認為;"所謂秘書,就是掌管文書並直接輔助上司全面處理事務的人
員。" 這里用了"所謂"二字,並沿用了論述秘書活動方式的辦法,以及強調了"事務"而未提"參謀",反映了定
義的難度。
此外,筆者所見到的我國秘書界著名學者李欣、王千弓、翁世榮等在他們的論著中,都沒有直接探討定義
問題。1990年袁維園主編的《秘書學》也只講到秘書"是廣泛的社會職業之一",是"一種行政職務"。
歸納起來,各家說法中涉及的有四個問題:(l)我國秘書是一種職務名稱,還是一種社會職業,或者二
者兼有?(2)我國秘書的主要職能作用是助手,還是參謀,或者二者兼有,又如何准確表達?(3)對秘書下
定義時應主指狹義的辦公廳室中的秘書,還是應包括廣義的如研究室、信訪局、保密局、檔案局等與辦公廳室
獨立平行的機構、甚至業務科室中從事秘書工作的人員?(4)私人秘書的情況很不相同,但數量正在擴大,
要不要包括進去?
三、初步的結論
l.廣義秘書的概念;"秘書是領導人的事務與信息助手。"這里的廣義,包括了公務秘書、私人秘書,又
包括了各行業、層次、工種;領導人既含單數,又含復數--領導集體;因此只能是簡明、抽象的概括。
2.狹義秘書的概念。"秘書是一種職務名稱,正在成為一種社會職業,指處於領導近身,直接為領導從事
事務性、信息性的輔助服務的工作助手。"這里著重排除了私人秘書。
廣義與狹義內涵相通,又有差異。主要強調了秘書是領導近身的直接助手,是直接為領導服務的人員這一
含義。這個"助手"包括了智力性的助手在內,從而也反映了現階段我國要求秘書部門發揮"參謀作用"的現實。
四、如何做一個成功的秘書
作為秘書,必須要了解自己的領導在工作和私人方面的交際范圍。如果不了解領導的交際范圍,分不清他朋友親戚的親疏,
不僅在工作日程上不好安排,就是許多電話也不好處理。「我找某某!」對方電話打進來,不僅不報姓名,而且對領導直呼
其名,如果你聽不出這是領導的太太或老爸的聲音,只是公事公辦地反問「請問您是……」則有可能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因
為要了解領導的一些私人生活,或者是在給領導家送材料的時候,或者是在轉接電話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了解一些領導
的隱私。由於領導的私生活一般與工作無關,因此,作為職業秘書的操守,對於領導的隱私,看到了的要當作沒看見,聽到
了的等於沒聽見;只有這樣,領導才能真正放心讓你協助他的工作。
在這種現代企業中,職業經理人與職業秘書的關系,既不是封建庄園里的主人與奴僕的關系,也不是江湖武林中那種師徒關
系,更不是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那種桃園結義的關系。秘書與領導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交響樂團中的樂手與指揮的關
系一樣,樂手不是為指揮而演奏,而是按指揮的手勢與指揮一起,共同為觀眾而演奏。秘書不是為領導而工作,而是與領導
一起共同為企業而工作,只不過秘書是根據領導的指令而工作。因此,盡管秘書與領導之間可能存在著一些私人情誼,或者
其他的恩恩怨怨,但秘書與領導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一種工作關系,不存在任何人身依附關系。既然是一種工作關系,那
就必須優先考慮公司利益,而不是個人之間的關系。
由於要保證公司領導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公司的一些戰略問題或核心問題,秘書有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像塊紗
布,過濾一些來找公司領導的電話、客人或文件。因此秘書就變成了一座各科室與公司領導之間的橋梁。正因為是橋梁,寬
度有限,偶爾出現擁擠堵塞現象就是難免的。這樣,那些暫時被堵塞的人不可能個個都能理解,於是,有人要找個地方撒
氣。在大多數情況下,必然會把怨氣發泄到秘書身上。
也許是最近有關慈禧太後的電視劇太多了,許多人把李蓮英當作老佛爺的秘書看待,所以在他們的印象中,秘書都有李蓮英
那樣的本事,事情辦不辦得成,全在於秘書肯不肯幫自己的忙。不說外來的客人,即使是在公司內部,許多人也不一定了解
秘書部門的工作,以為各種報告批不批,領導想見誰不想見誰,都是秘書部門說了算,所以像魯天明這樣,文件批不下去,
就朝秘書部門發火。當然,也有人知道這並不是秘書部門的責任,但是他們又不好直接朝公司領導發火,所以只好把秘書部
門當作出氣筒。可以說,當出氣筒似乎也成了秘書工作的一大特色。
由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秘書部門與科室發生一些矛盾,造成一些誤會是正常的。比方研發部門覺得某項新產品必須盡快研
發,不然就會被競爭對手超過,所以打報告給公司領導,要求盡快上馬開始研發;而秘書部門可能從銷售部門的報告中了解
到,這種產品市場還沒有成熟,用不著那麼急,所以沒有把研發部的報告優先送給領導。因此,秘書部門與各科室出現一些
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只要加強溝通,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但是,秘書如果一聽到別人講你一兩句氣話,你就針鋒相對,在橋梁本來不暢通的情況下,憑個人意氣辦事,再設一個卡,
擺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把人家堵在橋頭,將正常的工作矛盾轉化為個人恩怨,人事糾紛,就會使事情越來越復
雜,最後有可能變成死疙瘩。
由於你是領導的秘書,在別人的眼裡,不管是做什麼,你都是替領導在辦事,有人甚至還以為是領導有意讓你這么做的,所
以,只要你願意,你就有很多機會和辦法,像只砂輪一樣把對方磨得一點脾氣也沒有。但是,當你像只砂輪強行把對方磨平
的同時,它肯定會給你帶來隱患。人家口服心不服,今天斗不過你明天還會跟你斗;明裡斗不過你暗裡可以給你使絆;一有
機會,人家又會把你當出氣筒。所以秘書最忌採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態度跟人家治氣。因為,你把人家的路堵死
了,實際也就把自己的路給堵死了。
對於秘書來說,有被人求的時候,肯定就有求人的時候,而且求人的時候還很多,比方領導跟秘書要個資料,這就需要有關
科室提供素材;領導外出辦事,也需要各科室配合;秘書的工作都比較煩瑣,就像胡雪岩說的八個壺七個蓋,你要同時保證
每個茶壺上都有蓋,沒有別人的幫忙很難做到。即使你百事不求人,你也會事倍功半……要做好秘書工作,不僅要得到領導
的信賴,還要得到各科室的信賴,而且是長期的信賴,所以秘書必須知道自己的位置,為人寬容和坦誠。
除開個別人是出於妒忌的原因,絕大部分是由於這種誤會造成的,因此,一個稱職的秘書,在承受這些抱怨的同時,應想方
設法改進自己的工作,加強與對方的溝通,為使自己這座橋梁更順暢一些,盡量幫對方的忙。
不管是什麼原因,人家把怨氣發到你身上,你就跟人家治氣,對於秘書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對自己看得不順眼的人
極少理睬,在工作上能辦的也盡量拖著不辦;而對另一些自己覺得滿意的人則是極為熱情。時間長了便會有人覺得你是在拉
幫結派,那些不被你理睬的人對你更充滿了敵意,不時以種種借口與你過不去,而原先與你要好的人因擔心別人議論以至無
形樹敵,也開始避免與你多接觸,弄得你孤家寡人似的。
作為秘書,要學會與各種人打交道,若是一味關照與自己相近的人,而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予以排斥,最後受損失的還是自
己。所以待人應多些寬容,以工作大局為重,切不可根據自己的好惡去處理人際關系。
秘書應該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首先她要理解領導的工作意圖,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准確、完
整地將領導的指示傳達給各個科室。另外一方面,就是與同事之間,與各個部門之間溝通協調好,理解他們的工作意圖,准
確地向領導匯報。部門與部門之間,領導與部門之間,如果秘書能協助去除溝通屏障,會讓各科室之間的協調更和諧。在各
科室的人眼裡,秘書比較了解領導,所以經常希望能得到秘書的「關照」,了解領導的真正想法和意圖。事實上,每個人由
於處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吸收不同的信息與情報,思想也時時隨著資訊沖擊、知識的累積而改變,所以作為秘書,應
隨時了解領導的真正想法。誠實是最好的溝通協調的方法了。
如果作為秘書,你不善於溝通,而是今天跟這個治氣,明天跟那個治氣,你的工作還怎麼做?就算你在工作中不需要求人,
斗來斗去會有好心情嗎?人有時只要稍微想想,就會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除開睡覺的時間,一個人在辦公室里的時間遠
遠超過在家的時間,如果你在辦公室像在家裡一樣互愛和謙讓,哪怕只有一半的互愛和謙讓,你會覺得工作和生活會溫暖美
好多少倍!
生意人做生意講究求財不求氣;對於當秘書的來說,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求和不求氣。
⑥ 秘書節 Secretary's Day 的來歷
國際秘書日是由國際專業秘書協會(Professional Secretaries International 簡稱PSI,現已改為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s 簡稱IAAP)在1952年由美國芝加哥兩位資深秘書倡議發起,1955年由美國宣布設立的。隨後成為一些跨國大企業的固定活動時間。目的為肯定秘書工作在職場上的貢獻,並鼓勵年輕朋友們投入此專業生涯發展。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完整的星期,就是「國際秘書周」;該周的星期三是為「國際秘書日」。因此今年的秘書周為4月22-28日,而秘書日就是4月25日。據說這一天,所有的秘書都有假期,還會收到上司的鮮花和賀卡來表達感激之情。上司可以在秘書日為秘書更新電腦設備或軟體,訂購專業雜志,為秘書報名參加研討會,訓練課程,安排加入秘書協會等專業組織,也可以與秘書共進午餐或贈送禮物花束,這些都是表達對秘書肯定的貼心做法。 ., ~`
⑦ 聯合國秘書是誰
2016年12月12日,聯合國候任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上宣誓就職,於2017年1月1日起行使聯合國秘書長職權。
聯合國秘書處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和外地進行聯合國組織日常工作的國際工作人員班子。
秘書處由秘書長和聯合國工作人員組成,其職責是為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服務,並負責執行這些機構所制定的方案和政策。秘書長是聯合國的最高行政首長。
秘書長是大會根據安全理事會的推薦而任命的,任期為五年。除去其行政職責外,憲章要求秘書長執行安理會、大會及其他主要機構所委託的「其他職務」。憲章還授權秘書長可以「將其所認為可能威脅國際和平及其安全之任何事件」提請安理會注意。此外,還設副秘書長、助理秘書長若幹人。
⑧ 涉外文秘是做什麼的啊
涉外文秘,即涉外秘書,是一種國際化的職業,對語言有較高要求。主要去政府涉外機構、外向型企業從事秘書、檔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處工作。
在各級黨政群機關,國外企事業單位、企事業單位、鄉鎮企業、文化宣傳部門從事語言文字、文書秘書、文化宣傳管理及公共關系等工作。
國外:涉外秘書一般是在出口企業、外國企業、私人企業或合資企業中工作,他們要和全球范圍內的客戶聯絡和提供服務,他們的工作是國際化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涉外秘書是指在「三資」企業,外國駐華機構,我國涉外單位、部門供職的秘書,是改革開放以後產生的新型的外向型、復合型秘書,他們掌握一門以上外語,能操作辦公自動化設備,懂經濟、懂法律、掌握秘書工作理論和技能,是輔助上司實施管理的專門人才。
⑨ 有秘書身份的職位名稱有哪些
秘書身份的職位名稱有聯合國秘書長,還有辦公室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