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朱家尖客運碼頭汽渡到蝦峙島什麼地方
蝦峙柵棚碼頭。
蝦峙以島建鎮。位於舟山群島南部,北距沈家門約21.5公里,東北隔蝦峙門國際航道與桃花島相鄰,西隔小北港、條帚門水道與六橫島相望。西距寧波灣穿山半島僅13公里。全鎮由83個島嶼組成,又稱「百島漁鎮」,陸地面積22.9平方公里。
因為蝦峙島是非旅遊島的緣故,所依只有郭巨碼頭有班船汽渡上島,郭巨汽渡碼頭來往蝦峙島的汽渡船是按照島民早出晚歸的規律設定,一天就一班哦。
『貳』 中國已建好的30萬噸級航道有哪幾個分別是哪個城市哪個港口
從北到南依次是大連大窯灣(長興島在建)、營口鮁魚圈(仙人島在建)、唐山曹妃甸、天津港、青島港、寧波港、舟山港、福州羅源灣可門作業區、泉州青蘭山、惠州港、廣東湛江、欽州。
需要說明一說福州可門港雖然有30萬噸級的碼頭,也停泊過,但沒有建航道,是純天然的。其它的都是人工建造的。早期的是寧波蝦峙門外航道與湛江友滕內外航道。30萬噸級碼頭最多的是寧波與舟山。
現在在建的有連雲港、煙台、湄洲灣、廈門港古雷港區(實際是在漳州)、海南儋州洋浦港。
珠海與防城港有這種打算。
像南通、台州、溫州等不過是在吹罷了。
『叄』 國內25萬噸級以上航道有哪些
25萬噸級以上航道目前應該只存在於港口航道中,
天津港寶鋼馬跡山港
水運報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載:
6. 5月25日,全長22.2公里,可供30萬噸級空載船舶及20萬噸級以下船舶通航,水深達25.3米的蝦峙門口外航道整治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我國第一條30萬噸級人工航道正式建成。
另外據我國水運及航道的基本情況介紹和在關書籍記載:
全國第二次內河航道普查的數據顯示,到2002年底
1級航道(目前國內最高通航3000噸級)有1347公里
『肆』 舟山群島新區的新區優勢
「港、景、漁」是舟山新區最大的海洋特色資源。
港口方面:新區深水岸線眾多,港口資源豐富。全區水深15米以上岸線200公里,港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主航道可通行20萬噸以上船舶,境內的蝦峙門國際航線可全天候通行30萬噸以上巨輪。
海景方面:舟山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有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佛教名山「海天佛國」普陀山、「南方北戴河」嵊泗列島),其中普陀山被評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有岱山和桃花島兩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岱山風景區又分為岱山景區、秀山景區 、衢山景區。岱山風景 區猶以衢山島景區最為著名。衢山景區有美麗的沙灘 ,雙龍沙灘和長沙沙灘。有佛教名山觀音山,是普陀山的姐妹山。
漁業方面:舟山素有「東海魚倉」和「祖國漁都」之美稱。海域內盛產魚、蝦、貝、藻類等海水產品500多種,全市漁業年產量在120萬噸左右,舟山漁場是我國漁業資源基礎最好的漁場。舟山市近些年來先後榮獲了「中國漁都」、「中國海鮮之都」榮譽稱號。 舟山一直圍繞「海」字做文章,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全市初步形成了以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海洋旅遊、海洋醫葯、海洋漁業等為支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08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出1048億元,海洋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66.4%,是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最高的城市,三次產業比例為10.0:46.2:43.8,經濟結構實現了由單一的傳統漁業經濟向綜合的現代海洋經濟轉變。
臨港工業初具特色:已形成了以船舶修造、臨港石化、水產品精深加工等為支柱的海島型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達到832.6億元,造船能力已突破500萬載重噸,產值達到319.2億元,已成為全國重要的修造船基地。
港口物流步伐加快:已由地方小港口發展為區域性水水中轉大港,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9億噸,海運業運力達到293萬噸,躋身全國沿海十大港口之列。
海洋旅遊推陳出新:舟山國際沙雕節、海鮮美食節、觀音文化節等影響不斷擴大,海島海洋旅遊知名度不斷提高,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2008年旅遊接待人數達到1516萬人次。
海洋醫葯不斷創新:涌現出一批以浙江海力生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現代型、創新型海洋葯物、食品研發生產基地,產品國際優勢明顯。
海洋漁業加快轉型:從傳統的以捕為主逐步向捕、養、加、銷一體的現代漁業轉變,以舟山震洋發展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集水產捕撈、加工、進出口貿易於一體的現代型綜合性企業也頗具規模。水產加工業年產值在150億元左右,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
『伍』 蝦峙鎮的地理位置
蝦峙鎮,位於舟山群島南部(北緯29°44』36」,東經122°15』53」),北距區治沈家門約21.5公里。東北隔蝦峙門國際航道距桃花2.2公里,西南隔小北港、條帚門水道距六橫5.7公里。東南海域為洋鞍漁場,西北為崎頭洋。陸域面積17.01平方公里,最高點礁嶴山海拔207米,海岸線長57.02公里,島呈北西--南東走向,島形狹長形似浮於海上的大蝦。海岸線曲折,灣岬相間,海灣口門窄,縱深大,呈楔狀,是良好的港口錨地。
『陸』 蝦峙鎮的主要基礎產業
漁業是蝦峙鎮的主要基礎產業,全鎮現有各類大小漁船及漁業輔助船隻834艘,其中鋼質漁船408隻。1988年4月成立遠洋服務社以來,全鎮現有62艘北太及西南大西洋魷釣作業遠洋船隊,2001年被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評為「魷魚之鄉」。水產品加工業已形成冷凍、冷藏、魚粉和各類小包裝水產品加工體系,冷凍、冷藏容量達到3500噸,海水養殖面
積1462畝。
蝦峙共有船舶修造、建築材料、船用電子、漁用機械等集體、個私企業32家,年創產值超億元。
第三產業現有運輸、冷凍、冰鮮、掏沙船208艘,總投資超過8億元。
蝦峙港灣優良,海岸線總長約55.8公里,港口水深浪平,國家級重點漁港正在勘測、設計中。蝦峙門國際深水航道,可通航20萬噸級巨輪。旅遊開發正處於啟動階段,供電、道路、通訊、電視、醫療衛生等公共設施齊全,學校教育達到一定水平,總長3.3公里的高標准海塘已全部建成。
『柒』 蝦峙鎮的海運業
新型發展的海上運輸業是蝦峙經濟的又一支柱產業,隨著海上運輸業發展,成立全省首家鄉鎮級海運商會及海運服務中心。2005年3月底,全鎮擁有從事油運、貨運等運輸船共333艘,總運力近13.97萬噸,2005年1-3月完成產值5570萬元。在今後發展趨勢上,蝦峙漁民朝外海、大噸位和特種船舶方向發展。
蝦峙鎮現有企業28家(其中集體企業4家),產業分布為船舶修造、水產加工、製冰、機械加工等,2005年1-3月份全鎮工業產值1268萬元。蝦峙鎮工業利用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扶植水產品精深加工和家庭工業,鼓勵漁民發展國際直銷船,發展魷魚加工、銷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