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有哪些國際友好測試

有哪些國際友好測試

發布時間:2022-07-30 13:10:53

① 國際認證有哪些

② 最新的軟體測試方法有哪些

隨著軟體測試技術的不斷發展,測試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針對性更強;選擇合適的軟體測試方法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軟體測試方法:
β測試_Beta測試
β測試,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稱Beta測試,用戶驗收測試(UAT)。
β測試是軟體的多個用戶在一個或多個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下進行的測試。開發者通常不在測試現場,Beta測試不能由程序員或測試員完成。
當開發和測試根本完成時所做的測試,而最終的錯誤和問題需要在最終發行前找到。這種測試一般由最終用戶或其他人員完成,不能由程序員或測試員完成。
α測試_Alpha測試
α測試,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稱Alpha測試.
Alpha測試是由一個用戶在開發環境下進行的測試,也可以是公司內部的用戶在模擬實際操作環境下進行的受控測試,Alpha測試不能由該系統的程序員或測試員完成。
在系統開發接近完成時對應用系統的測試;測試後,仍然會有少量的設計變更。這種測試一般由最終用戶或其他人員來完成,不能由程序員或測試員完成。
可移植性測試
可移植性測試,英文是Portability testing。又稱兼容性測試。
可移植性測試是指測試軟體是否可以被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體或軟體平台上。
用戶界面測試-UI測試
用戶界面測試,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稱UI測試。
用戶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軟體中的可見外觀及其底層與用戶交互的部分(菜單、對話框、窗口和其它控制項)。
用戶界面測試是指測試用戶界面的風格是否滿足客戶要求,文字是否正確,頁面是否美觀,文字,圖片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測試的目標是確保用戶界面會通過測試對象的功能來為用戶提供相應的訪問或瀏覽功能。確保用戶界面符合公司或行業的標准。包括用戶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測試。
用戶界面測試用戶分析軟體用戶界面的設計是否合乎用戶期望或要求。它常常包括菜單,對話框及對話框上所有按鈕,文字,出錯提示,幫助信息 (Menu 和Help content)等方面的測試。比如,測試Microsoft Excel中插入符號功能所用的對話框的大小,所有按鈕是否對齊,字元串字體大小,出錯信息內容和字體大小,工具欄位置/圖標等等。
冒煙測試
冒煙測試,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煙測試的名稱可以理解為該種測試耗時短,僅用一袋煙功夫足夠了。也有人認為是形象地類比新電路板功基本功能檢查。任何新電路板焊好後,先通電檢查,如果存在設計缺陷,電路板可能會短路,板子冒煙了。
冒煙測試的對象是每一個新編譯的需要正式測試的軟體版本,目的是確認軟體基本功能正常,可以進行後續的正式測試工作。冒煙測試的執行者是版本編譯人員。
隨機測試
隨機測試,英文是Ad hoc testing。
隨機測試沒有書面測試用例、記錄期望結果、檢查列表、腳本或指令的測試。主要是根據測試者的經驗對軟體進行功能和性能抽查。隨機測試是根據測試說明書執行用例測試的重要補充手段,是保證測試覆蓋完整性的有效方式和過程。
隨機測試主要是對被測軟體的一些重要功能進行復測,也包括測試那些當前的測試樣例(TestCase)沒有覆蓋到的部分。另外,對於軟體更新和新增加的功能要重點測試。重點對一些特殊點情況點、特殊的使用環境、並發性、進行檢查。尤其對以前測試發現的重大Bug,進行再次測試,可以結合回歸測試 (Regressive testing)一起進行。
本地化測試
本地化測試,英文是Localization testing。
本地化就是將軟體版本語言進行更改,比如將英文的windows改成中文的windows就是本地化。本地化測試的對象是軟體的本地化版本。本地化測試的目的是測試特定目標區域設置的軟體本地化質量。本地化測試的環境是在本地化的操作系統上安裝本地化的軟體。從測試方法上可以分為基本功能測試,安裝/卸載測試,當地區域的軟硬體兼容性測試。測試的內容主要包括軟體本地化後的界面布局和軟體翻譯的語言質量,包含軟體、文檔和聯機幫助等部分。
本地化能力測試
本地化能力測試,英文是Localizability testing。
本地化能力測試是指不需要重新設計或修改代碼,將程序的用戶界面翻譯成任何目標語言的能力。為了降低本地化能力測試的成本,提高測試效率,本地化能力側是通常在軟體的偽本地化版本上進行。
本地化能力測試中發現的典型錯誤包括:字元的硬編碼(即軟體中需要本地化的字元寫在了代碼內部),對需要本地化的字元長度設置了固定值,在軟體運行時以控制項位置定位,圖標和點陣圖中包含了需要本地化的文本,軟體的用戶界面與文檔術語不一致等。
國際化測試
國際化測試,英文是International testing。又稱國際化支持測試。
國際化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軟體的國際化支持能力,發現軟體的國際化的潛在問題,保證軟體在世界不同區域都能正常運行。國際化測試使用每種可能的國際輸入類型,針對任何區域性或區域設置檢查產品的功能是否正常,軟體國際化測試的重點在於執行國際字元串的輸入/輸出功能。國際化測試數據必須包含東亞語言、德語、復雜腳本字元和英語(可選)的混合字元。
國際化支持測試是指驗證軟體程序在不同國家或區域的平台上也能夠如預期的那樣運行,而且還可以按照原設計尊重和支持使用當地常用的日期,字體,文字表示,特殊格式等等。比如,用英文版的 Windows XP 和 Microsoft Word 能否展示阿拉伯字元串?用阿拉伯版的 Windows XP 和 阿拉伯版的Microsoft Word 能否展示阿拉伯字元串?又比如,日文版的Microsoft Excel對話框是否顯示正確翻譯的日語?一旦來說執行國際化支持測試的測試人員往往需要基本上了解這些國家或地區的語言要求和期望行為是什麼。
安裝測試
安裝測試,英文是Installing testing。
安裝測試是確保軟體在正常情況和異常情況下,例如,進行首次安裝、升級、完整的或自定義的安裝都能進行安裝的測試。異常情況包括磁碟空間不足、缺少目錄創建許可權等場景。核實軟體在安裝後可立即正常運行。安裝測試包括測試安裝代碼以及安裝手冊。安裝手冊提供如何進行安裝,安裝代碼提供安裝一些程序能夠運行的基礎數據。
白盒測試-結構測試-邏輯驅動測試
白盒測試,英文是White Box Testing。又稱結構測試或者邏輯驅動測試。
白盒測試是把測試對象看作一個打開的盒子。利用白盒測試法進行動態測試時,需要測試軟體產品的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不需測試軟體產品的功能。
白盒測試法的覆蓋標准有邏輯覆蓋、循環覆蓋和基本路徑測試。其中邏輯覆蓋包括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和路徑覆蓋。
白盒測試是知道產品內部工作過程,可通過測試來檢測產品內部動作是否按照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進行,按照程序內部的結構測試程序,檢驗程序中的每條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預定要求正確工作,而不顧它的功能,白盒測試的主要方法有邏輯驅動、基路測試等,主要用於軟體驗證。
白盒測試常用工具有:Jtest、VcSmith、Jcontract、C++ Test、CodeWizard、logiscope。
黑盒測試-功能測試-數據驅動測試
黑盒測試,英文是Black Box Testing。又稱功能測試或者數據驅動測試。
黑盒測試是根據軟體的規格對軟體進行的測試,這類測試不考慮軟體內部的運作原理,因此軟體對用戶來說就像一個黑盒子。
軟體測試人員以用戶的角度,通過各種輸入和觀察軟體的各種輸出結果來發現軟體存在的缺陷,而不關心程序具體如何實現的一種軟體測試方法。
黑盒測試常用工具有:AutoRunner、winrunner、loadrunner。
自動化測試
自動化測試,英文是Automated Testing。
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來進行測試,這類測試一般不需要人干預,通常在GUI、性能等測試和功能測試中用得較多。通過錄制測試腳本,然後執行這個測試腳本來實現測試過程的自動化。國內領先的自動化測試服務提供商是澤眾軟體。自動化測試工具有AutoRunner和TAR等。
回歸測試
回歸測試,英文是Regression testing。
回歸測試是指在發生修改之後重新測試先前的測試以保證修改的正確性。理論上,軟體產生新版本,都需要進行回歸測試,驗證以前發現和修復的錯誤是否在新軟體版本上再次出現。
根據修復好了的缺陷再重新進行測試。回歸測試的目的在於驗證以前出現過但已經修復好的缺陷不再重新出現。一般指對某已知修正的缺陷再次圍繞它原來出現時的步驟重新測試。通常確定所需的再測試的范圍時是比較困難的,特別當臨近產品發布日期時。因為為了修正某缺陷時必需更改源代碼,因而就有可能影響這部分源代碼所控制的功能。所以在驗證修好的缺陷時不僅要服從缺陷原來出現時的步驟重新測試,而且還要測試有可能受影響的所有功能。因此應當鼓勵對所有回歸測試用例進行自動化測試。
驗收測試
驗收測試,英文是Acceptance testing。
驗收測試是指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方法論的一個階段,這時相關的用戶或獨立測試人員根據測試計劃和結果對系統進行測試和接收。它讓系統用戶決定是否接收系統。它是一項確定產品是否能夠滿足合同或用戶所規定需求的測試。
驗收測試一般有三種策略:正式驗收、非正式驗收或Alpha 測試、Beta 測試。
動態測試
動態測試,英文是Moment Testing。
動態測試是指通過運行軟體來檢驗軟體的動態行為和運行結果的正確性。
根據動態測試在軟體開發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作用,動態測試可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1、單元測試
2、集成測試
3、系統測試
4、驗收測試
5、回歸測試
探索測試
探索測試,英文是Exploratory Testing。
探索測試是指通常用於沒有產品說明書的測試,這需要把軟體當作產品說明書來看待,分步驟逐項探索軟體特性,記錄軟體執行情況,詳細描述功能,綜合利用靜態和動態技術來進行測試。探索測試人員只靠智能、洞察力和經驗來對bug的位置進行判斷,所以探索測試又被稱為自由形式測試。
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英文是Unit Testing。
單元測試是最微小規模的測試;以測試某個功能或代碼塊。典型地由程序員而非測試員來做,因為它需要知道內部程序設計和編碼的細節知識。這個工作不容易做好,除非應用系統有一個設計很好的體系結構; 還可能需要開發測試驅動器模塊或測試套具。
集成測試
集成測試,英文是Integration Testing。
集成測試是指一個應用系統的各個部件的聯合測試,以決定他們能否在一起共同工作並沒有沖突。部件可以是代碼塊、獨立的應用、網路上的客戶端或伺服器端程序。這種類型的測試尤其與客戶伺服器和分布式系統有關。一般集成測試以前,單元測試需要完成。
集成測試是單元測試的邏輯擴展。它的最簡單的形式是:兩個已經測試過的單元組合成一個組件,並且測試它們之間的介面。從這一層意義上講,組件是指多個單元的集成聚合。在現實方案中,許多單元組合成組件,而這些組件又聚合成程序的更大部分。方法是測試片段的組合,並最終擴展進程,將您的模塊與其他組的模塊一起測試。最後,將構成進程的所有模塊一起測試。此外,如果程序由多個進程組成,應該成對測試它們,而不是同時測試所有進程。
集成測試識別組合單元時出現的問題。通過使用要求在組合單元前測試每個單元,並確保每個單元的生存能力的測試計劃,可以知道在組合單元時所發現的任何錯誤很可能與單元之間的介面有關。這種方法將可能發生的情況數量減少到更簡單的分析級別
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英文是System Testing。
系統測試是基於系統整體需求說明書的黑盒類測試,應覆蓋系統所有聯合的部件。系統測試是針對整個產品系統進行的測試,目的是驗證系統是否滿足了需求規格的定義,找出與需求規格不相符合或與之矛盾的地方。
系統測試的對象不僅僅包括需要測試的產品系統的軟體,還要包含軟體所依賴的硬體、外設甚至包括某些數據、某些支持軟體及其介面等。因此,必須將系統中的軟體與各種依賴的資源結合起來,在系統實際運行環境下來進行測試。
端到端測試
端到端測試,英文是End to End Testing。
端到端測試類似於系統測試,測試級的「宏大」的端點,涉及整個應用系統環境在一個現實世界使用時的模擬情形的所有測試。例如與資料庫對話,用網路通訊,或與外部硬體、應用系統或適當的系統對話。端到端架構測試包含所有訪問點的功能測試及性能測試。端到端架構測試實質上是一種"灰盒"測試,一種集合了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的優點的測試方法。
健全測試
健全測試,英文是Sanity testing。
健全測試是指一個初始化的測試工作,以決定一個新的軟體版本測試是否足以執行下一步大的測試能力。例如,如果一個新版軟體每5分鍾與系統沖突,使系統陷於泥潭,說明該軟體不夠「健全」,目前不具備進一步測試的條件。
衰竭測試
衰竭測試,英文是Failure Testing。
衰竭測試是指軟體或環境的修復或更正後的「再測試」。可能很難確定需要多少遍再次測試。尤其在接近開發周期結束時。自動測試工具對這類測試尤其有用。
接受測試
接受測試,英文是Accept Testing。
接受測試是基於客戶或最終用戶的規格書的最終測試,或基於用戶一段時間的使用後,看軟體是否滿足客戶要求。一般從功能、用戶界面、性能、業務關聯性進行測試。
負載測試
負載測試,英文是Load testing。
負載測試是測試一個應用在重負荷下的表現。例如測試一個 Web 站點在大量的負荷下,何時系統的響應會退化或失敗,以發現設計上的錯誤或驗證系統的負載能力。在這種測試中,將使測試對象承擔不同的工作量,以評測和評估測試對象在不同工作量條件下的性能行為,以及持續正常運行的能力。
負載測試的目標是確定並確保系統在超出最大預期工作量的情況下仍能正常運行。此外,負載測試還要評估性能特徵,例如,響應時間、事務處理速率和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方面。
強迫測試
強迫測試,英文是Force Testing。
強迫測試是在交替進行負荷和性能測試時常用的術語。也用於描述象在異乎尋常的重載下的系統功能測試之類的測試,如某個動作或輸入大量的重復,大量數據的輸入,對一個資料庫系統大量的復雜查詢等。
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英文是Stress Testing。和負載測試差不多。
壓力測試是一種基本的質量保證行為,它是每個重要軟體測試工作的一部分。壓力測試的基本思路很簡單:不是在常規條件下運行手動或自動測試,而是在計算機數量較少或系統資源匱乏的條件下運行測試。通常要進行壓力測試的資源包括內部內存、CPU 可用性、磁碟空間和網路帶寬等。一般用並發來做壓力測試。
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英文是Performance Testing。
性能測試是在交替進行負荷和強迫測試時常用的術語。理想的「性能測試」(和其他類型的測試)應在需求文檔或質量保證、測試計劃中定義。性能測試一般包括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
通常驗證軟體的性能在正常環境和系統條件下重復使用是否還能滿足性能指標。或者執行同樣任務時新版本不比舊版本慢。一般還檢查系統記憶容量在運行程序時會不會流失(memory leak)。比如,驗證程序保存一個巨大的文件新版本不比舊版本慢。
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英文是Practical Usability Testing。
可用性測試是對「用戶友好性」的測試。顯然這是主觀的,且將取決於目標最終用戶或客戶。用戶面談、調查、用戶對話的錄象和其他一些技術都可使用。程序員和測試員通常都不宜作可用性測試員。
卸載測試
卸載測試,英文是Uninstall Testing。
卸載測試是對軟體的全部、部分或升級卸載處理過程的測試。主要是測試軟體能否卸載,卸載是否干凈,對系統有無更改,在系統中的殘留與後來的生成文件如何處理等。還有原來更改的系統值是否修改回去
恢復測試
恢復測試,英文是Recovery testing。
恢復測試是測試一個系統從如下災難中能否很好地恢復,如遇到系統崩潰、硬體損壞或其他災難性問題。恢復測試指通過人為的讓軟體(或者硬體)出現故障來檢測系統是否能正確的恢復,通常關注恢復所需的時間以及恢復的程度。
恢復測試主要檢查系統的容錯能力。當系統出錯時,能否在指定時間間隔內修正錯誤並重新啟動系統。恢復測試首先要採用各種辦法強迫系統失敗,然後驗證系統是否能盡快恢復。對於自動恢復需驗證重新初始化(reinitialization)、檢查點(checkpointing mechanisms)、數據恢復(data recovery)和重新啟動 (restart)等機制的正確性;對於人工干預的恢復系統,還需估測平均修復時間,確定其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安全測試
安全測試,英文是Security Testing。
安全測試是測試系統在防止非授權的內部或外部用戶的訪問或故意破壞等情況時怎麼樣。這可能需要復雜的測試技術。安全測試檢查系統對非法侵入的防範能力。安全測試期間,測試人員假扮非法入侵者,採用各種辦法試圖突破防線。例如:
①想方設法截取或破譯口令;
②專門定做軟體破壞系統的保護機制;
③故意導致系統失敗,企圖趁恢復之機非法進入;
④試圖通過瀏覽非保密數據,推導所需信息,等等。理論上講,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沒有不可進入的系統。因此系統安全設計的准則是,使非法侵入的代價超過被保護信息的價值。此時非法侵入者已無利可圖。
兼容性測試
兼容測試,英文是Compatibility Testing。
兼容測試是測試軟體在一個特定的硬體/軟體/操作系統/網路等環境下的性能如何。向上兼容向下兼容,軟體兼容硬體兼容。軟體的兼容性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地方。
比較測試
比較測試,英文是Compare Testing。
比較測試是指與競爭夥伴的產品的比較測試,如軟體的弱點、優點或實力。來取長補短,以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可接受性測試
可接受性測試,英文是Acceptability Testing。
可接受性測試是在把測試的版本交付測試部門大范圍測試以前進行的對最基本功能的簡單測試。因為在把測試的版本交付測試部門大范圍測試以前應該先驗證該版本對於所測試的功能基本上比較穩定。必須滿足一些最低要求。比如不會很容易程序就掛起或崩潰。如果一個新版本沒通過可測試性的驗證,就應該阻攔測試部門花時間在該測試版本上測試。同時還要找到造成該版本不穩定的主要缺陷並督促盡快加以修正
邊界條件測試
邊界條件測試,英文是Boudary Testing。又稱邊界值測試。
一種黑盒測試方法,適度等價類分析方法的一種補充,由長期的測試工作經驗得知,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的邊界上。因此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邊界條件測試是環繞邊界值的測試。通常意味著測試軟體各功能是否能正確處理最大值,最小值或者所設計軟體能夠處理的最長的字元串等等。
強力測試
強力測試,英文是Mightiness Testing。
強力測試通常驗證軟體的性能在各種極端的環境和系統條件下是否還能正常工作。或者說是驗證軟體的性能在各種極端環境和系統條件下的承受能力。比如,在最低的硬碟驅動器空間或系統記憶容量條件下,驗證程序重復執行打開和保存一個巨大的文件1000次後也不會崩潰或死機。
裝配/安裝/配置測試
裝配/安裝/配置測試是驗證軟體程序在不同廠家的硬體上,所支持的不同語言的新舊版本平台上,和不同方式安裝的軟體都能夠如預期的那樣正確運行。比如,把英文版的 Microsoft Office 2003安裝在韓文版 的Windows Me 上,再驗證所有功能都正常運行。
靜態測試
靜態測試,英文是Static Testing。
靜態測試指測試不運行的部分,例如測試產品說明書,對此進行檢查和審閱.。靜態方法是指不運行被測程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序的文法、結構、過程、介面等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靜態方法通過程序靜態特性的分析,找出欠缺和可疑之處,例如不匹配的參數、不適當的循環嵌套和分支嵌套、不允許的遞歸、未使用過的變數、空指針的引用和可疑的計算等。靜態測試結果可用於進一步的查錯,並為測試用例選取提供指導。
靜態測試常用工具有:Logiscope、PRQA;
隱藏數據測試
隱藏數據測試在軟體驗收和確認階段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部分。程序的質量不僅僅通過用戶界面的可視化數據來驗證,而且必須包括遍歷系統的所有數據。
假設一個應用程序要求用戶兩條信息-----用戶名和密碼來創建帳戶。這個用戶輸入這兩條數據後保存。最後,一個確認窗口將通過資料庫中找到這條數據來顯示用戶名和密碼給用戶。為了驗證所有的數據保存是否正確,一個QA測試人員會在這個確認窗口簡單的查看下用戶名和密碼。如果他們成功了?假設資料庫記錄了第三條信息----創建日期,它可能不會出現在確認窗口,而只在存檔中才出現。如果創建日期保留的不正確,而QA測試人員只驗證屏幕上的數據,那麼這個問題就不可能被發現。創建日期可能就是一個bug,由於一個用戶帳戶保存了一個錯誤的日期到資料庫中,這個問題也不可能會被引起注意,因為它被用戶界面所隱藏。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是它卻演化出了一點:隱藏數據測試的重要性。
等價劃分測試
等價劃分測試的英文是equivalence partition testing。
等價劃分測試是根據等價類設計測試用例的一種技術。是黑盒測試的典型方法之一,通過把被測試程序所有可能的輸入數據域劃分成若幹部分。從每一部分中選取少數有代表性的數據作為測試用例,可有效減少測試次數,極大提高軟體測試效率,縮短軟體開發周期.等價類劃分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有限的測試資源的情況下,用少量有代表性的數據得到比較好的測試效果。有效等價類盒無效等價類。有效等價類中的數據代表的是一組符合需求文檔的正確的有意義數據。無效等價類則正相反。
判定表
判定表的英文是decision table,是指一個表格,用於顯示條件和條件導致動作的集合。
定義:判定表是分析和表達多邏輯條件下執行不同操作的情況的工具。
判定表的優點:能夠將復雜的問題按照各種可能的情況全部列舉出來,簡明並避免遺漏。因此,利用判定表能夠設計出完整的測試用例集合。
在一些數據處理問題當中,某些操作的實施依賴於多個邏輯條件的組合,即:針對不同邏輯條件的組合值,分別執行不同的操作。判定表很適合於處理這類問題
深度測試
深度測試的英文Depth test ,是指執行一個產品的一個特性的所有細節,但不測試所有特性。
當比較函數返回真的時候才顯示出效果來。必須啟用「#深度測試」,才能執行測試。不使用的時候需要關閉。
基於設計的測試
基於設計的測試的英文是design-based testing,是根據軟體的構架或詳細設計引出測試用例的一種方法。
一種基於設計模型的測試方法(Model Based TestIng System,MATIS).該方法利用用戶界面自動生成方法,把設計模型中的類屬性定義和實現中的控制項屬性組織在一起,構建描述界面的邏輯對照表,輔助測試腳本引擎執行自動測試腳本.藉助設計模型中擴展的類定義,MATIS方法可以自動生成測試用例和測試數據。
文檔測試

③ 第三方測試機構是哪些

第三方檢測機構又稱公正檢驗,指兩個相互聯系的主體之外的某個客體,我們把它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兩個主體有聯系,也可以是獨立於兩個主體之外,是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准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獨立第三方檢測企業的存在有著其自己特別的意義,既是政府監管的有效補充,幫助政府擺脫"信任危機",又能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服務平台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壁壘的加劇,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快速發展。
第三方檢測機構國內起步的很晚,基本是2000年以後的事情,歐美在15世紀經濟開始之初,為了保證產品品質,就有第三方的檢測機構介入,成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商品檢測在十九世紀中也已經很普遍了,並成為一種自覺的商業行為。
國內現階段檢測現狀是:內銷產品由國家檢測機構負責,如質監局、疾病預防中心等,出口主要由外國檢測機構負責,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夾縫中生存。
在中國,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由於起點低,起步晚,並不受廣大商家的歡迎。但是由於國內對外貿易的增長,需要更多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國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擁有需求。中國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國外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是機構成立時間晚,和國外動輒幾十年,百年歷史的檢測機構相比,類似漢斯曼產品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這樣1995年就成立的公司已經算是國內較早的檢驗機構了。和國外第三方檢測機構相比,國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還有一個特點是規模小。雖然國內已經有多家檢測機構,但是這些檢測機構的規模和檢測的資質,都不讓人覺得放心。

④ 國際認可的英語考試要有哪些可以介紹一下嗎~謝謝

雅思 托福
目前為止,全球最廣泛認可的。
雅思簡介
us雅思(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簡稱IELTS,中文名為國際英語語言測試系統)是由英國文化協會(The British Council,即英國駐華大使館/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CESOL)和澳大利亞教育國際開發署(IDP Australia)共同舉辦的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此項考試是為申請赴英語國家(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留學、移民的非英語國家學生而設,用來評定考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雅思考試包括四個部分,依次為聽力、閱讀、寫作和口語,考試時間共2小時45分鍾。每一部分都獨立評分,四部分得分的平均分作為考生的雅思綜合得分(小數部分取捨到最近的一分或半分,即如果平均分為6.125分,雅思得分算作6分)。成績單上將列出考生每一部分的得分,同時給出考生的綜合得分。雅思考試滿分為9分。考試成績在考試後十個工作日內通知考生。成績有效期為兩年。
[編輯本段]IELTS考試包括兩類
培訓類(General Training )目前較多適用於移民;
學術類(Academic)目前較多適用於留學。
無論哪種考試, 無論你將此成績用於何目的, 所有同類(G或A)考試同一次都使用同一份試卷,考試中不涉及你的專業知識, 只考試英語水平能力。
IELTS考試的詞彙要求並不高,主要偏向應用能力,但答題技巧因與TOEFL(托福)和國內英語考試(4-6級)完全不同,所以掌握題型和快速解答就顯得非常重要。
[編輯本段]考試組織機構
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Cambridge ESOL
英國文化協會The British Council (即英國駐華大使館/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
澳大利亞教育國際開發署IDP Australia
[編輯本段]目前情況
IELTS考試憑借其公平、可靠和權威性,國際認可度日益提升。獲得全球超過6000所院校認可,比如加拿大所有大學認可IELTS成績,英國、愛爾蘭、紐西蘭、荷蘭等國家的院校優先認可IELTS 成績;澳大利亞只接受IELTS成績;法國、丹麥、芬蘭等歐洲國家的英語授課項目也要求IELTS成績。目前在美國有超過2000所院校接受IELTS成績(此數字正不斷增長),如頂級的8所常春藤聯盟院校全部接受IELTS成績。「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的美國排名前一百三十位院校,有115所院校接受IELTS成績,占總數的88.5%,在前五十位院校中有47所接受IELTS成績,佔94%。
通過IELTS官方提供的全球認可搜索引擎(Global Recognition System)可方便查詢全球范圍內的認可IELTS的院校名錄及其要求的分數和聯系方式,地址是http://bandscore.ielts.org。
IELTS考生數量近年來一直保持迅速增長,2007年全球IELTS考生人數超過93萬,而中國作為考生來源的第一大國,考生人數超過21萬,較2006年增長近50%。IELTS已遠遠超越其他同類測試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英語測試。
[編輯本段]雅思(IELTS)分數檔次詳細說明
9分
Expert User. Has fully operational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appropriate, accurate and fluent with complete understanding.
成績極佳,能將英語運用自如,精確、流利並能完全理解.
8分
Very Good User. Has fully operational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with only occasional unsystematic inaccuracies and inappropriacies. Misunderstandings may occur in unfamiliar situations. Handles complex detailed argumentation well.
非常良好,能將英語運用自如,只是偶爾有不連接的錯誤和不恰當,在不熟悉的狀況下可能出現誤解,可將復雜細節的爭論掌握的相當好.
7分
Good User. Has operational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though with occasional inaccuracies, inappropriaci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some situations. Generally handles complex language well and understands detailed reasoning.
良好,有能力運用英語,雖然在某些情況有時會發生不準確、不適當和誤解,大致可將復雜的英語掌握的不錯,也理解其全部內容.
6分(澳大利亞移民&英國留學分數線)
Competent User. Has generally effective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despite some inaccuracies, inappropriaci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Can use and understand fairly complex language, particularly in familiar situations.
及格,大致能有效的運用英語,雖然有不準確、不適當和誤解發生,能使用並理解相當復雜的英語,特別是在熟悉的情況時.
5分 (加拿大移民&紐西蘭移民分數線)
Modest User. Has partial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coping with overall meaning in most situations, though is likely to make many mistakes.Should be able to handle basic communication in own field.
適當及格,可部分運用英語,在大多數情況下可應付全部的意思,雖然可能犯下許多錯誤,在本身領域內應可掌握基本的溝通.
4分 (英國預科分數線)
Limited User. Basic competence is limited to familiar situations. Has frequent problems in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Is not able to use complex language.
水平有限,只限在熟悉的狀況下有基本的理解力,在理解與表達上常發生問題,無法使用復雜英語.
3分
Extremely Limited User. Conveys and understands only general meaning in very familiar situations. Frequent breakdowns in communication occur.
水平極有限,在極熟悉的情況下,只能進行一般的溝通理解.
2分
Intermittent User. No real communication is possible except for the most basic information using isolated words or short formulae in familiar situations and to meet immediate needs. Has great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只屬於偶爾使用英語,除非在熟悉的情況,使用單詞和簡短的短句表達最基本的信息,在說寫方面有重大的障礙.
1分
Non User. Essentially has no ability to use the language beyond possibly a few isolated words.
不能通過,可能只能說幾個單詞,無法溝通.
0分
Candidate diid not attempt the interview. No assessable information provided.考生沒有參加考試,沒有可評估的信息.
Listening & Reading有0.5分檔次Writing & Speaking 只有整數檔次
註:在2007年7月英國文化教育部出台新規定,從2007年7月以後,雅思考試寫作(Writing)和口語(Speaking)部分和Listening, Reading一樣,都實行半分制!這意味著如果寫作和口語水平考官覺得不夠整數檔,會有一個半分,不會像以往直接落到下一個整數檔。
IELTS作為一個全球性的英語語言考試已經獲得了美國相當數量大學的認可,請注意是相當數量不是全部,而且美國高校對於IELTS的要求也比較高,大多數要求7分以上,很多要求6.5分,極少數要求6分,6分以下幾乎不存在。

托福基本概況
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作為外語的英語考試——托福)是由美國教育考試服務處E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舉辦的為申請去美國或加拿大等國家上大學或入研究生院學習的非英語國家學生提供的一種英語水平考試。美國教育考試服務處由1965年開始承辦此項考試的管理工作。
「托福」譯自TOEFL,中國人稱為考「托福」。
僅1988~1989年度,全世界就有56萬多人參加了T0EFL考試,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設立了1700多個T0EFL考試中心。至今為止,美國和加拿大共有2300多所院校規定,凡是外國學生申請到該校入學學習的,必須提供T0EFL,GRE,GMAT或TSE的某一項或兩項標准化考試證明,只有達到學校所要求成績的報考者,才能取得入學和申請獎學金的資格。除了美國、加拿大等大部分國家的高等院校外,歐洲(如英國)、大洋洲(如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都已承認T0EFL考試成績。近幾年來,國內的聯合國駐華機構和外企及合資企業在聘錄用職員時,或國際基金組織在測試職員的英語水平時,也都採用TOEFL考試成績。
現在,只要去英語國家讀書,就必須參加托福考試,作為英語生活能力的證明。但是,目前在托福、雅思等英語培訓班學習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國外回來「回爐」的留學生。經過各外語學校的入學測試表明,他們的英語成績並不高,說明出國留學並不一定能提高外語水平。老師們普遍認為:語言學習環境很重要,但是艱苦學習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再沒有好的方法,就算到了國外,外語水平也難以實現飛躍。(以上內容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2005年第3期《領會命題意圖,把握兩種關系》)

⑤ 測試小白,面試的時候考官問怎麼去測一個web端電子商務平台網站呢用到哪些測試呢

全方面考慮:

  1. 功能測試: 電子商務的基本功能,登錄/登錄,交易,訂單等;

  2. 兼容性測試: 不同終端,不同瀏覽器打開的兼容效果;

  3. 性能測試:能支持多少用戶同時在線,並發訂單提交量

  4. 穩定性/可靠性測試:單點故障?

  5. 友好性測試:是否符合用戶使用習慣

  6. 安全測試:是否存在sql注入攻擊,xss等

  7. 介面測試:對接外部系統的介面

  8. 國際化測試:是否有外語版

  9. 文檔測試:網站是否有操作文檔,是否准確

⑥ 國際通用智商測試工具

智商(IQ)是指智力測試的商數,也就是說用你的智力年齡除以你的實際年齡,再乘以100。通常認為,IQ在80~120之間屬於正常,IQ在120以上屬於超常。
我們一般所指的IQ實際上只是學習知識時所顯示出來的學習能力,可謂之「學業智商」。然而隨著個體學業結束進入研究領域,取而代之的評價標準是「創造力」。
另外,智力測試通常由三部分內容組成:語言、數字和圖像。然而,智力的全部內涵要遠遠超出這幾項,它包括記憶力、敏感性、邏輯推理能力、分析歸納能力、觀察力等,不是僅靠智商測試就能表現出來的。
最初,人們採用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數來表示一個人的聰明程度,後來,發現的用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比例能更好地表達一個人的智力水平,於是人們提出了智力商數即商數的概念。智商就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比率再北以100,即: IQ(智商)=MA(智年年齡)/CA(實際年齡)×100,假如一個同學今年12歲,他完成了15歲兒童應答的題目,則其M.A為15,C.A為12, IQ為125。在未經挑選的人群中,智力平均數100,因此,智商接近100者稱為智力正常,智商130以上者稱為智力超常,智商70以下者稱為智力落後。

閱讀全文

與有哪些國際友好測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