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北對國際生免試躺著能進是否屬實呢
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公布2018年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後,近日有網友稱:清華北大美籍華人學生能免試,幾乎可以「躺著進」國內清華北大。
外籍華人申請入學至少需海外居住兩年
新公布的2018年清華大學國際學術(本科)招生簡章(以下簡稱招生簡章)發現,內容較2017年基本不變。
在2017年年初,清華大學發布2017年的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時,就因「免試」引起熱論。網友認為,這樣一來,外籍華人「躺著就能進清華」,對國內高考生不公平。還有網友質疑,在就學壓力下,「免試」可能促使更多人赴美生子,獲得美國國籍後通過「申請—審核」制,輕而易舉進入國內名牌大學。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上述招生簡章中,也對這類群體有明確規定:「對原為中國公民、後加入外國國籍者,執行教育部教外來(2009)83號文。」
而據「教育部外來(2009)83號文」(全稱為《教育部關於規范我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規定,自2010年起,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學年度的4月40日以前)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實際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計算,以入境和出境簽章為准)。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居民移民外國後返回國內接受高中教育並畢業,如未恢復中國國籍,則屬於在中國定居的外國僑民,如符合我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軌道的報名條件,可持其所在省(區、市)公安機關填發的《外僑居留證》,在其所在省(區、市)省級招生委員會制定的地點報名參加我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這也意味著,持有外國護照的學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就讀國內高校,需要提供海外居住證明等文件。
有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實際上,此前實行考試制,占優勢的正是佔有漢語優勢的外籍華人和亞洲學生。對於學校來說,留學生的選擇面反而窄。
國內多所高校對國際生「免試」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大學近年也啟用了「申請-審核」制。
廈門大學是較早對國際生開始實施「申請—審核」制的高校。早在2014年的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中,廈門大學就明確提出,「我校國際學生錄取實行與國際接軌的 申請審核制 。」
此外,一些學校設置了「考試」和「免試」兩種招生方式。但無論考試與否,申請的國際生均要符合相關規定。如,大多高校在今年的招生簡章里提到:對於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居民在移民外國後作為外國留學生申請者,應在國外有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
最新公布的中國人民大學2018年來華留學生本科招生簡章也提出,原為中國公民後加入外國國籍的考生,除了提交入籍證明、注銷原中國戶籍證明外,還需要提交最近4年的護照出入境簽章頁復印件(原件備查)和最近4年(2014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的國外學習經歷證明。
不少學校還要求,在國外出生即獲得外國國籍的華裔考生,須提供出生證明。
清華稱「免試後門檻更高競爭更強」
早在2017年,清華大學招生辦就對輿論回應稱,放眼世界,「申請-審核」制是比較通行的本科國際學生選拔方式,可以更為全面地考核報考學生的高中學業水平、中文能力、綜合素質等。因此,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舉措之一,從2017年開始,清華推行本科國際學生「申請-審核」制。
對於網友「免試意味著降低門檻」的質疑,清華大學表示,通過對申請材料的要求可以發現,新的錄取方式門檻將會更高。比如其中包括各國主要高校所要求的筆試成績,但不局限於SAT、AP、A-level、各國高考成績等,這將作為重要錄取和考核依據,還有獲獎證書以及其他大學錄取通知書等輔助證明材料。
清華大學稱,實施本科國際學生的申請-審核制後,由於擴大了優秀生源的申請范圍,實際上增大了申請者的競爭難度。
免試是否會對國內考生造成不公平?清華大學也表示,其在國內的招生錄取規模,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國際學生招生名額也並不擠占國內學生名額。
專家:申請門檻不代表錄取門檻
在教育學者熊丙奇看來,「申請門檻不代表錄取門檻」,國內高校對國際生採取「免試入學」的方式,並不意味著招生門檻降低。在國際上,高校的國際生招生多採取「申請—審核」制,滿足條件者即可申請。熊丙奇認為,但這並不意味著,滿足申請條件就能被錄取,學校在眾多的申請者里,挑選最滿意的學生,這種方式也相對科學。
此外,「申請--審核」制可以避免用同樣的試卷測試不同國家學生,不科學的弊病。
南都記者注意到,高校對國際生啟用「申請--審核」制並非「特立獨行」。教育部2009年9月發布的《留學中國計劃》就提出,改革來華留學人員招生錄取辦法,採取國際通行的審核、考查、考試等相結合的靈活招生方式。在完善預科教育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來華留學人員進入本科專業學習標准。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致力於我國教育的國際化。根據教育部此前發布的《留學中國計劃分項目工作進程規劃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年留學人員數量要達到409000人次,437000人次,468000人次,500000人次,年增長率要達到6.94%。
《留學中國計劃》也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內地高校及中小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達到15萬人,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家。
在該背景下,國內各大高校紛紛研究探索與世界接軌的招生方式,如上述的「申請—審核」制。有業內專家對南都表示,網友想法太簡單,名牌高校有特定的門檻。此外,「申請—審核」制的爭議點,不該放在「是否公平」,畢竟並未佔用國內學生名額。高校應該思考,如何增強實力,吸引更多的國際一流人才。
『貳』 十年寒窗抵不過一紙國籍,清華招生外籍學生免試,專家卻說很公平,為什麼
引言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元朝末年高明在他的《琵琶記》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10年的努力默默無為,一朝成名之後名滿天下。每一年的高考,無不都與這一句話相似,無數的學子十年磨劍,就是為了那麼一朝成名。
今年的高考已經過去很久,填報一本一批志願的時間也在7月28號就開始。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清華北大等格外地受到關注。清華的《2020年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本科)招生簡章》公布後,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其中,討論的焦點還是「免筆試」進清華的問題,有人認為這么做有失公平,因為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只要有外籍的本本」就可以免筆試進入清華,而國內的學子則需要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去准備高考。
免試招生出來以後,國內還有很多家長動歪腦筋,即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子女獲取國外的國籍,從而擁有進入清華大學的資格。其實這么做是非常沒必要的,也許進入清華大學容易,但是獲取中國國籍卻沒那麼簡單。
腳有多大,就穿多大的鞋。沒有上清華的實力,上來之後又能做什麼?總之,這一政策是清華為了自身發展和提高影響力而作出的,對很多學生也提供了便利,但不是進入清華的一個竅門。
『叄』 外籍華人申請清華大學碩士要注意什麼如何才能提高錄取率
序言:對於很多國內的高考生來說,清華和北大作為中國的兩所最頂尖的綜合類大學,簡直就是一些人終生不能企及的夢想,但是對於外籍華人來說,他們進到清華大學的機會要比國內的考生多的多。而在研究生入學考試方面,清華大學也給了外籍華人一些相對便利的政策,因此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話題就是外籍華人申請清華大學的碩士,需要注意什麼?怎麼樣才能提高錄取率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中文
在清華大學申請碩士需要外籍華人,需要會一些中文,按照規定必須達到漢語水平必須達到HSK5級(含5級)以上,且每科目均在60分以上才可以申請。如果有特殊情況的話,HSK4級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也可以申請,但需要在入學後的一年內達到5級,否則取消就讀資格。如果母語為漢語或者是高中階段使用漢語教學的申請者,經清華認定,可以免除提供HSK的成績。
『肆』 以外國人的身份申請清華國際生如何
可以,不過以下幾點事項需要注意:
1)去年還是前年,北大查出中國人移民幾內亞比索,使用幾內亞比索國籍申請北大留學生的事件,現在對外國留學生的資格審查比較嚴格,如果你沒有取得國籍有相當長的時間的話,可能有問題。
2)學費至少是中國學生的一倍。
『伍』 外籍考清華北大的條件
外籍學生申請進入我國高校就讀(不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還是其它高校),除了要符合對應本科高校招收外籍學生的要求之外,還必須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國籍證明文件)4年及以上,並且最近4年內有2年以上在國外實際居住記錄(每年至少住滿9個月以上方可算一年)。
對於國內、港澳台地區的原居民,移民後獲得了外國國籍,申請作為國際學生進國內高校學習,也應該滿足上述外籍學生的條件方可被錄取。
如果外籍學生想進入內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本科階段學習,除了滿足上述條件之外,還需要達到哪些要求?我們來看看。
清華大學外籍學生申請資格
外籍學生申請清華大學的入學資格,要求獲得高中畢業證書、18歲及以上(未滿18歲者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提供中學成績單、所在國畢業考試或者預科考試證書、國際標准測試結果(SAT、ACT、A級、AP、IB等)以及其它的相關輔助材料。中國公民獲得國外永久居留權者不具有報考資格。
漢語水平考試(HSK)在5級及以上,且每門科目都在60分以上。如果HSK只有四級並且每門科目都在60分以上也具備資格,但必須提高到5級及以上,每門科目在清華大學第一年學習期間超過60分。如果是以中文為母語的外籍考生,如果提供所讀中學學校的就讀證明,可以申請免考HSK,母語不是英語的考生,則需要提供英語考試成績報告(雅思、托福等)。
考生在線申請,上傳需要的文件後,如果通過了清華大學的審核,將參加學校的綜合測評,學校最終將一句考生的學業成績、語言能力、輔助材料以及綜合測試成績決定錄取與否。
北京大學外籍學生申請資格
北京大學的留學生申請資格與清華大學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北京大學一般限定年齡在18周歲到25周歲之間。
學生申請資料包含高中畢業證書、高中階段所有課程的成績單、有效期內的普通護照、出生證明及出生時父母雙方的國籍證明(含國內永久居留權證明)、獲獎證書等相關資料。另外申請學生需要獲得國際通行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滿足下表中SAT、IB、A級、ACT等4項成績中的一項。
通過學校初試的申請者,將參加學校的初試,考試科目分語文、英語、數學等三科,初試合格才能參與復試(面試)。
『陸』 外國考生如何報考清華北大的研究生
北京大學
對非中文國家的公民:
在「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的官網進行在線申請,並列印。
提交申請材料並支付申請費用。
通過初審的材料交由相關學科部門進行復審,若復審再次通過,則可被邀請參加部門考試;未通過初審的,在規定期限前重新提交相關材料重新初審,通過後步驟同直接通過初審者。
參加部門考試。
通過考試的學生即被錄取。
以上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國際學生辦公室,和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官網。以2015年度英文版對外招生簡章為基礎進行概括。具體的申請條件和步驟還請自行至此兩個部門的官網進行查詢。
(6)國際生上清華有什麼政策擴展閱讀:
北大留學生培養
據2018年12月北大官網信息顯示,每年來北大學習的留學生已經超過7000人次,留學生來北大學習,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申請攻讀本科、碩士或博士等學位項目。
也可以申請非學位項目,進修專業課程,補習漢語,從事專題研究,參加預科項目或短期培訓項目,項目名錄包括:本科生項目、碩士生項目、博士生項目、高級進修生項目、普通進修生項目、研究學者項目、預科項目、短期項目等。
『柒』 外國人要上中國大學有什麼條件
要看你想讀哪個大學,以及高中念的是什麼課程,國內大學對於外籍留學生,沒有統一的高考,有類似於「自主招生」的考試,或者免筆試,都有面試,每個大學的門檻和要求各不相同,例如,清華大學從2017年開始一律實行免試申請制度,北京大學實行免試申請、考試、預科相結合,針對於不同的群體,結合在全世界的情況作出靈活化的招生策略,
下面提供清華大學2019年的資格條件,其餘的大學差不錯的,僅供參考:
答: 2019年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本科)招生申請資格如下:
1)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相當於中國普通高中畢業學歷的外國公民。
2)學習成績優秀,請提供成績證明(包括但不限於):
a)最高學歷學校提供的官方成績單(原件及中文或英文公證件);
b)國家/地區統一高中畢業考試成績單;
c)國際通行標准化測試成績(如SAT/ACT/A-Level/AP/IB等);
d)其他證明材料。
3)語言能力:
a)漢語水平達到HSK五級(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漢語水平最低達到HSK四級(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也可申請,但需在入學後一年內達到HSK五級(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否則取消就讀資格;如母語為漢語或高中階段使用漢語教學的申請者,經我校認定,可免除提供HSK成績。
b)英語水平良好:母語為非英語的申請者需提供TOEFL/IELTS等英語水平成績證明。
4)截至2019年9月1日年齡在18周歲(含)以上;仍未滿18周歲的申請人,須在入學時提交相關證明文件(詳見招生簡章附件二本科國際學生網上申請上傳附件列表中說明)。
5)對原為中國公民、後加入外國國籍者,我校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外來〔2009〕83號文。
『捌』 美籍華人上清華北大有優惠嗎
有。清華為了吸引國外留學生出了很多優惠政策,比如獎學金、學費等,美籍華人他還是屬於外國的戶籍,但是來華留下的學生比例並不高。
『玖』 免試上清華,住房有補貼,外籍身份在國內究竟有多少福利
清華大學留學生或者外籍學生都是要參加考試的喲~雖然比高考要容易一些,但也是因為報名的人數少(畢竟國內人口太多啊)。關於住房補貼,清華留學生雖然住的是單間的公寓樓,但是價格很貴的(¥2000多每月),而普通學生住的公寓樓4人間是¥900元一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