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893年,英國多少個羽毛球俱樂部組成羽毛球協會
14個。
准確的說應該是1893年,英國14個羽毛球俱樂部組成羽毛球協會,即全英公開賽的前身。
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於英國。1873年,在英國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鎮有一位叫鮑弗特的公爵, 在他的領地開游園會時,有幾個從印度回來的退役軍官就向大家介紹了一種隔網用拍子來回擊打毽球的游戲,人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國際羽毛球聯合會
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於1934年成立,簡稱為國際羽聯,總部設在倫敦,正式工作語言為英語。國際羽聯的宗旨是:從國際方面管理各國羽毛球運動;安排各種國際羽毛球比賽並為比賽制定規程。
加強各會員協會之間的友誼,促進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國際羽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代表大會,國際羽聯代表大會在每年的5月至7月召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羽毛球
B. 國際羽聯定義是什麼
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於1934年7月在英國倫敦成立,總部設在倫敦,是國際奧委會承辦的國際體育組織之一。
國際羽聯成立時,只有加拿大、丹麥、英國、法國、愛爾蘭、荷蘭、紐西蘭、蘇格蘭、威爾士9個會員協會,現已發展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遍及五大洲。
根據章程,國際羽聯的任務是:進一步普及和發展世界羽毛球運動;加強各會員協會之間的聯系;舉辦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和其它國際比賽。現在它管轄的世界性比賽有:湯姆斯杯賽(世界男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尤伯杯賽(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蘇迪曼杯賽(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賽)、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世界羽毛球系列大獎賽、全英羽毛球賽等。
國際羽聯一度為歐洲少數頑固分子把持,毋視亞、非多數國家發展現狀和利益,無理阻撓被稱為「羽壇無敵之王」的中國入會。1978年2月,以中國和亞非多數國家為核心的世界羽毛球聯合會在香港成立,幷組織了兩屆世界羽毛球賽和一屆世界盃羽毛球賽(團體賽),形成兩大國際組織對抗的局面。
在世界有識人士推動下,國際羽聯不得不順應世界潮流,作出台灣羽聯改名「中國台北」和不許南非種族主義羽聯參加湯、尤杯和世界錦標賽的決定。在此基礎上,兩大羽聯於1981年5月宣告合並。我國從此成為國際羽聯會員國。
新的國際羽聯成立至今,先後任主席的有:
1981-1984 / C C REEDIE 克雷格·里迪
1984-1986 / P-E NIELSEN尼爾森
1986-1990 / I D PALMER 伊恩·帕爾默
1990-1993 / A E JONES, CBE 阿瑟·瓊斯
1993-2001 / Mme LU Shengrong呂聖榮
2001-/ Korn Dabbaransi's龔·達巴蘭西
C. 哪一年,世界羽毛球聯合會成立
[編輯] 建立 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的國際羽毛球聯合會(國際羽聯,IBF)一直是管理國際羽毛球的機構。幾個國家對國際羽聯的兩項政策不滿:國際羽聯接受中華民國為國家組織;拒絕因南非政府的種族隔離政策而中斷南非的會員資格。這幾個國家在非IBF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帶領下,成立世界羽毛球聯合會。於1977年9月-11月召開的會議由亞洲羽毛球聯合會發起,導致非洲羽毛球聯合會退出國際羽聯。1978年2月在香港召開的第3屆會議上正式宣布成立世界羽毛球聯合會。全部來自亞洲和非洲的十九個國家加入世界羽聯:孟加拉國、汶萊、中華人民共和國、蓋亞那、香港、伊朗、肯亞、朝鮮、模里西斯、尼泊爾、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坦尚尼亞、泰國、尚比亞和韓國。 印度、馬來西亞、奧地利、法國、西德、墨西哥(代表泛美羽毛球聯合會)、瑞典和南斯拉夫派出沒有投票權的觀察員列席會議。之後世界羽毛球聯合會組織了兩屆自己的世界錦標賽,一屆於1978年在曼谷舉行,另一屆於1979年在杭州舉行。[編輯] 合並 在中華民國主管組織更改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 Association(中華台北羽球協會)」(中文名稱為「中華民國羽球協會」)及國際羽協禁止南非羽毛球協會參加湯姆斯杯、尤伯杯和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後,兩個羽毛球聯合會決定合並。1981年3月舉行了特別會議,投票結果57對4支持合並。1981年5月26日,世界羽毛球聯合會正式與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正式合並。[1][2][3]
D. 羽毛球世界聯合會的歷史起源
羽毛球世界聯合會的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國際羽毛球聯合會。1981年5月,國際羽毛球聯合會與世界羽毛球聯合會合並,並維持原有名稱。2006年9月24日,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正式改名為羽毛球世界聯合會。
羽毛球世界聯合會是一個國際性羽毛球運動的管理組織,成立於1934年,總部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現有163個正式會員協會。世界羽聯的任務是普及和發展世界羽毛球運動,加強各國羽毛球協會之間的聯系。
現任主席是亞特蘭大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奧運冠軍丹麥人拉爾森,正式工作用語為英語。
E. 國際羽聯的羽毛球大獎賽分為哪些級別
國際羽聯現行規則將各類賽事分為了4個等級7個類別,也就是以下所列出的七類賽事,它們分別對應著原來的7★,6★,5★級別比賽……
Level 1:BWF Events——原7★級賽事,主要包括大家耳熟能詳四年一度奧運會,兩年一度的湯姆斯杯,尤伯杯,蘇迪曼杯,世錦賽等。賽事獎金由國際羽聯規定。這類比賽的積分最高,水平也最高。
Level 2:Super Series——原6★級賽事,即現在的國際羽聯超級賽。每站總獎金超過20W美元。賽事積分僅次於第一級別的大賽。
Level 3:Grand Prix Gold——原5★級賽事,總獎金不低於12W美元。
Level 3:Grand Prix——原4★總獎金不低於5W美元
第三等級的Grand Prix賽事(大獎賽)分為Grand Prix Gold和Grand Prix兩種,前者級別高與後者。相較之下前者的賽事獎金與賽事積分也高於後者。
Level 4:International Challenge——原3★級賽事,總獎金不低於1.5W美元:
Level 4:International Series——原2★級賽事,總獎金不低於5000美元
Level 4:Future Series——原1★級賽事,No prize money
F. 羽毛球世界聯合會的相關報道
在2007年8月吉隆坡世錦賽期間,姜榮中在被理事會提出不信任案後發表聲明,描述世界羽聯財務不透明,並炮轟第一副主席古納蘭篡位奪權。古納蘭等人在第二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了回擊,認為姜榮中這兩年的工作沒有成效,並責成姜榮中讓出主席一職,一場世界羽聯高層內訌上演。
其實,在蘇迪曼杯期間,姜榮中和古納蘭都領到了不信任案,只不過都沒有被
通過。世界羽聯內訌歷史悠久,這尤其表現在「亞洲幫」和「歐洲幫」的爭鬥上。2004年世界羽聯總部從英國轉移到馬來西亞,標志著「亞洲幫」的勝出。但是,包括移址問題在內,贊助問題、電視轉播問題、專業人士沒有話語權問題……給2005年上台的姜榮中留下一個「爛攤子」。剛上台的姜榮中力圖掌控世界羽聯,而以古納蘭為代表的一派也試圖控制世界羽聯,兩人的矛盾逐步升級。據《雅加達郵報》報道,在解釋為什麼將矛頭指向古納蘭時,姜榮中說:「實際上我不想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確實有不同的看法。這純粹是觀點不同。事情的起因是首席運營官問題。按照世界羽聯規定,這個職務是必須有的。但是我們沒有。這也是為什麼我決定任命一個的原因,但被任命的首席運營官後來被停職了。2005年阿納海姆世錦賽後,我們就曾一度沒有首席運營官,這是違反世界羽聯規定的。同樣,按照世界羽聯規定,(古納蘭的)第一副主席這個職務是不存在的。」
而按照古納蘭的說法,當時選他為第一副主席,姜榮中是同意的。姜榮中本人在吉隆坡世錦賽發表聲明時沒有提到第一副主席這一職務是否合乎世界羽聯規定,只是表示一年半的期限已過,古納蘭應當交回實權。
古納蘭回應移址問題時的說法是「該問題正在接受調查」,而對於廣泛拉贊助、增加電視轉播,其目的是欲將羽毛球打造成「世界第一拍類運動」。
接手世界羽聯首席運營官一職僅4個月的岡加拉奧被古納蘭等人停職。當時有說法稱古納蘭解僱岡加拉奧是因為後者「叛變」,轉投姜榮中,但也有說法稱是姜榮中的「策反」。馬來西亞人岡加拉奧為此與同胞古納蘭打起了官司。該官司引起社會廣泛注意,馬來西亞有關方面認為,身為馬來西亞人的古納蘭捲入其中有損國家形象,馬來西亞青年和體育部長還曾呼籲古納蘭辭職。
古納蘭首先否認了來自馬青年和體育部的壓力,並表示自己會在「適當」的時候辭職,但還不是時候。他還曾對新華社記者解釋,不認為解僱岡加拉奧的做法是錯的,因為自己是為了幫助羽毛球更快、更有效地「戰勝」網球,成為拍類第一運動。
對於自己是否成為這場內訌的犧牲者這個問題,姜榮中說:「我不確定。我是被理事會選舉出來的。即便是犧牲,我也是犧牲自己把錯誤的事情糾正過來。」
2005年蘇迪曼杯期間,姜榮中當選世界羽聯主席。僅僅兩年時間,姜榮中感覺自己被古納蘭架空,他認為後者不僅擁有世界羽聯的實際主席權力,而且官居多職:第一副主席、首席運營官
、3個委員會的主席(洲際聯合會委員會、市場和研究委員會、培訓中心和發展委員會)。對此,姜榮中說:「在一個組織內部,權力應當劃分於各個委員會或部門中間。每一個人也應當具有一定權力。但就世界羽聯而言,某一個人卻有著太大的權力。這是不對的。在這種情況下,世界羽聯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組織。我已經盡力讓世界羽聯成為一個負責、透明的組織,因為這是我們需要的。我們需要在內部有一個聲音,但不是一個人的聲音。我們只有形成統一的、經過協商的意見,才能夠幫助世界羽聯發展。」
世界羽聯基本上是被少數幾個國家「控制」,這讓很多人感到困惑,姜榮中同樣表示了自己的不滿:「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應有平等的機會。任何一項羽毛球比賽都應當是強隊和弱隊共同的節日。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中國羽球宿將李玲蔚在回應世界羽聯內訌時表示,兩人的主觀目的都是好的,只不過背景、文化的差異導致他們做事方式的差異,她對此表示遺憾並希望雙方應當以共同利益為重。
G. 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成立之初,總部設在
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成立之初,總部設在英國倫敦。
1934年通過第一部章程,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國際羽聯有9個成員(加拿大、丹麥、英格蘭、法國、愛爾蘭、荷蘭、紐西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之後即迅速發展為擁有眾多成員並受到世界公認的國際性組織。
1981年5月,國際羽毛球聯合會與1978年成立另一組織世界羽毛球聯合會(World Badminton Federation)合並,並維持原有名稱。
2006年9月24日,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正式改名為現如今的羽毛球世界聯合會。新的羽毛球世界聯合會總部坐落於馬來西亞吉隆坡。
(7)國際羽聯是什麼職位擴展閱讀:
比賽項目:
羽毛球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國際羽聯是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的成員。
國際羽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代表大會,每年召開一次。大會的任務是吸收新會員,審議會員提出的有關修改章程和規則的建議,選舉領導機構和專門委員會,聽取主席和秘書長的總結報告。
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負責各項工作,理事會由不超過7人的官員(主席、前任主席、下任主席、若干副主席)、5個大洲聯合會代表和12個委員組成。國際羽聯下設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5個地區聯合會。
國際羽聯舉辦的主要賽事有:
湯姆斯杯賽(男子),從1949年起每3年舉行一屆,從1982年起改為每兩年一屆;
尤伯杯賽(女子),從1956年起每3年舉行一屆,從1982年起改為每兩年一屆;
世界羽毛球錦標賽,1977年開始舉行;
蘇迪曼杯1989年設立,每兩年一屆,前八屆蘇迪曼杯比賽安排在與世界錦標賽同一時間和地點舉行(先進行蘇迪曼杯比賽,緊接著進行世界錦標賽)。從2005年第九屆蘇迪曼杯開始,蘇迪曼杯比賽將和世界錦標賽分開不同時間和地點在同年舉行。
奧運會羽毛球賽、湯姆斯杯和尤伯杯賽都要求先按地區進行預選賽,優勝者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
中國羽毛球協會於1981年加入國際羽聯。
國際羽聯總部設在英國倫敦。
現任主席:拉爾森(丹麥)
秘書長:托馬斯(丹麥)
成立時間:1934年
擁有會員:147個
H. 羽毛球運動員級別
羽毛球運動員技術等級標准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湯姆斯杯、尤伯杯、蘇迪曼杯世界混合團體錦標賽:
1、獲得團體冠軍上場參賽運動員;
2、獲得團體第二、三名的主力隊員(個別成績很差者除外)。
(二)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和世界盃賽中,獲得單打、雙打、混雙前八名(包括並列第三、第五名)。
(三)在國際羽聯年度大獎賽總決賽中,獲得各單項前三名的運動員(包括並列第三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一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在亞運會、亞洲錦標賽中獲得團賽前三名的主力隊員,獲得單項比賽前六名的運動員;
(二)在國際羽聯4星級以上系列大獎賽中,獲得各單項比賽前三名的運動員;
(三)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中,獲得各單項比賽前二名的運動員;
(四)在全運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團體錦標賽中,獲得團體前三名的主力隊員(上場次數達到60%,其中50%者)和獲得城運會團體賽第一名、全國青年錦標賽甲組團體賽第一名的主力隊員;
(五)在全運會比賽中獲得各單項前八名、在全國錦標賽中獲得各單項前六名和全國雙打冠軍賽獲得單項前三名的運動員;
(六)在中國羽協系列大獎賽中,獲得各單項比賽前三名的運動員;
(七)在城運會比賽中,獲得各單項和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中,獲得甲組各單項、雙打、混雙第—名的運動員;
(八)的正式比賽中,戰勝兩名國際級運動健將的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在十個以上國家參加的國際錦標賽或國際邀請賽和國際羽聯4星級以上系列大獎賽中,獲得任何一個項目第四至第八名的運動員;
(二)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中,獲得各單項第三至八名(並列第五名)的運動員;
(三)在全國比賽中,獲團體前三名除授予運動健將外的其他運動員和第四至第六名的主力隊員;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各單項比賽第九至十六名的運動員;
(四)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中,獲得甲組各單項和混雙第二至四名、乙組各單項前二名的;
(五)在全國少年比賽中,獲得男16歲組、女15歲組各單項冠軍的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凡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中,獲得甲組各單項和混雙第五名至八名、乙組各單項第三至六名的運動員;
(二)在全國少年比賽中,獲得男16歲組、女15歲組各單項第二至六名的運動員;
(三)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比賽以及其系統舉辦的比賽中,獲得各單項前六名、團體前二名的主力隊員;
(四)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辦的青少年比賽中,獲得單項前三名、團體賽冠軍的主力隊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在省轄市、縣—級舉辦的正式比賽中,獲得各單項前六名運動員、團體前三名的主力隊員;
(二)在省轄市、縣一級的少年比賽中獲得各單項前三名的運動員;
(三)在不少於十六名運動員參加的正式比賽中,獲得各單項前三名的運動員。
六、少年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少年級運動員稱號。
(一)代表地、市參加省、區、市級少年比賽的運動員;
(二)在不少於二十六名少年運動員參加的正式比賽中,獲得各單項前四名的運動員。
http://www.sports.gov.cn/hnfiles/ydy-bz/ydy-djbz51.htm
羽毛球業余等級標准 單打篇(轉貼)
業餘零級:沒有打過羽毛球
業餘一級:經常在馬路邊廣場上登露天地方打球,對風向沒有要求!不要求場 地和球網,對球拍沒有要求。並時常在這種地方被人家打得滿地找球。
業餘二級:經常在馬路邊廣場上登露天地方打球,對風向要求不高!不要求場 地和球網,對球拍沒有要求,時常打得別人滿地找球!認為自己的羽毛球打的不錯或很好,經常向人炫耀!不收看羽毛球賽!
業餘三級:喜歡到地上畫線的露天地打球,要求有球網,但不知道球網多高!刮風的時候不打球!認為自己的羽毛球打得很好,總是向人炫耀!偶爾收看球賽,覺得很熱鬧,很好看!
業餘四級:喜歡到室內的羽毛球場打球,知道打羽毛球很貴,知道球拍的正確握法。有自己的球拍。知道球拍可以買一支而不是買一付,知道球拍的線斷了可以再拉!經常收看電視轉播的球賽!知道自己羽毛球打得不好!
業餘五級:不到室外打球。經常在上課或上班時想關於羽毛球的事。喜歡殺球。開始關注器材問題,對球拍和拉線有自己的要求!同時對衣服鞋子等裝備產生需求!只知道別人打得好,不知道自己那裡打得不好!關注電視轉播的每場比賽並錄製成帶!有機會打球決不放過。能隨口說出n多球員的名字和使用器材。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
專業隊員。開始進入迷戀階段!
業餘六級:開始關注自己的技術細節,要求自己動作更細膩,失誤更少!開始使用假動作。能夠准確判斷對手的實力和缺點,能夠精準分析自己贏球或輸球的原因。開始接觸專業選手並與之過招!知道自己所在地區(市級)的高手!有自己不喜歡的球員。知道那個月有什麼樣的公開賽可以看!
業餘七級:經常和專業選手過招,並偶爾贏上一局。獲得過所在市級業余羽毛球賽的前五名!對於器材只要求球,拍,線。但對於場地要求很高,能夠感覺到體育館內的風向!只觀看重大比賽,並能指出國際級選手的優缺點!
業餘八級:獲得過省級業余羽毛球賽前五名。經常和專業選手過招,一般的專業隊員不是其對手!對於羽毛球界非常熟悉,知道全國有哪些是高手,能夠叫出每個省的教練的名字。對於奧運冠軍的簽名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