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旅遊行業 行業慣例
酒店的話,分本地人和遊客,不同的價格
吃飯的話,2個菜單,遊客和正常吃飯的,(因為如果是導游帶進酒店吃的話,是必須要給回扣的,所以必須2個菜單)
出行的話,車費肯定是比本地人要貴的,而且要繞遠路。
購物的話,小件一般是30%回扣,大件是50%回扣,我說的是導游帶進店的情況,小件和大件的標準是3000以下和3000以上,至少我們這里是。
如果你想問這些是想旅遊的話,只要記住2點,不買珠寶不燒香。
如果是男的話,旅遊前最好先和女朋友溫存下,不要到外面按摩,小心仙人跳。
最後就是,只要你旅遊,就不要想不吃虧!
② 什麼是國際慣例國際慣例具體指什麼
國際慣例是指在國際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不成文的原則和規則。一般認為,構成國際慣例,須具備兩個因素,一是物質的因素,即有重復的類似行為;二是心理因素,即人們認為有法律拘束力。因此,國際慣例一般要經過相當長時間才能逐步形成。
1.不成文慣例。許多國際慣例都是不成文的,通常為國際社會普遍遵守的參與國際交往的原則和規則,如契約自由原則、有約必守原則、通過仲裁方式解決爭議、國家主權原則及由此而引申出來的原則和制度,如國家及其財產豁免原則、跨國公司或其他外國公司在東道國從事投資或其他跨國經營活動時必須遵守東道國法律的原則。
2.成文慣例。即由國際組織或學術團體對不成文的慣例進行解釋、整理編纂後的成文形式,它具有條理性、明確性和穩定性。隨著國際經濟交往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這些成文的慣例也在不斷地修訂和補充,使之適合於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如由國際商會主持制定的廣泛適用於國際貨物買賣當事人雙方權利與義務的《解釋通則》,最初公布於1936年,並分別於1953、1967、1976、1980和1990年進行了修訂和補充。該會於1933年制定的《統一慣例》,也進行了多次修訂。此外,國際商會還整理編纂了其他有關商事交易的規則和標准合同,如《托收統一規則》、《合同擔保統一規則》、商業代理示範合同格式等。除國際商會外,其他一些組織也整理編纂了若干規則,如國際法協會制定的《華沙——牛津規則》,國際海事委員會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主持制定的《仲裁規則》與《調解規則》,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主持制定的《跨國公司行為規則草案》以及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經過多年努力整理而成的《國際技術轉讓行為規則草案》等。
③ 正式介紹的國際一般慣例是什麼
所謂「國際慣例」,是在國際交往中逐漸形成,最初被某些國家反復使用,後來為各國接受並承認其法律效力的習慣做法和先例。一般包括國際外交慣例和國際商業慣例。 國際慣例有五個特點:一是通用性,即為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通用;二是穩定性,不受政策調整和經濟波動的影響;三是重復性,一般都是反復運用;四是准強制性,受到各國法律的保護,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五是效益性,被國際交往活動驗證是成功的。 國際慣例本身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只有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使用該種國際慣例時,才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辦公禮儀規范,在此是指基層公務員在工作崗位上處理日常事務時所應遵循的基本禮儀。又稱公務禮儀或行政禮儀。一般它簡稱為辦公禮儀。
遵守辦公禮儀,是基層公務員身份的必然要求,否則在人民群眾眼裡基層公務員的形象就有可能受到損害。辦公禮儀是基層公務員禮儀的核心內容,是每一名基層公務員都應優先掌握的最重要的禮儀規范。
基層公務員遵守辦公禮儀的必要性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為了維護個人的形象,為了維護國家行政機關的形象。另一方面,亦可使基層公務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個人的辦公水平,更為妥善而藝術地處理日常公務,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服務於社會。
工作禮儀
在日常工作之中,基層公務員有一些基本的禮儀規范必須遵守,這就是工作禮儀。就時間而論,工作禮儀適用於基層公務員的一切上班時間之內。就地點而論,工作禮儀則適用於基層公務員的一切辦公地點之內。也就是說,在一切工作場合,作為一般性守則的工作禮儀,是任何基層公務員均應恪守不怠的。
具體而言,注重服飾美、強調語言美、提倡交際美、推崇行為美等四點,是基層公務員所應遵守的工作禮儀的基本內容。
一、注重服飾美
一般來說,公務員的服裝應當合乎身份,莊重、樸素、大方。在工作中,基層公務員的打扮穿著是不宜完全自行其事的。因為基層公務員的服飾直接關繫到人民群眾對其所產生的第一印象的好壞,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其自身的教養與素質,所以對它不能不有所規范。
注重服飾美,便是工作禮儀對基層公務員服飾所做的具體規范。進而言之,所謂基層公務員的服飾美,則又分為下述三點要求。
(一)服飾素雅
基層公務員在工作中所選擇的服飾,一定要合乎身份,素雅大方。切不可令其有悖於常規的審美標准,進而有損基層公務員隊伍的名聲。
1.色彩少。基層公務員在工作場合所選擇的服飾,其色彩宜少不宜多,其圖案宜簡不宜繁。切勿令其色彩鮮艷搶眼,令其圖案繁雜不堪。
2.質地好。在經費允許的條件下,基層公務員的服飾應盡量選用質地精良者。如其正裝一般應選用純毛、純棉或高比例含毛、含棉面料,而忌用劣質低檔的面料。
3.款式雅。基層公務員的服飾,應以其款式的素雅莊重為基本特徵。若其款式過於前衛、招搖,則與基層公務員自身的身份不符。
4.做工精。基層公務員的服飾雖不必選擇名牌貨、高檔貨,但對其具體做工應予以重視。若其做工欠佳,則必定會有損於基層公務員的整體形象。
5.搭配准。搭配准,在此特指基層公務員的服飾應注重搭配之道。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的服飾之美關鍵在於和諧,而服飾的和諧則又主要有賴於精心的搭配。
(二)服飾莊重
在講究美觀的同時,基層公務員在選擇服飾時也不應對雅緻有所偏廢。基層公務員如果要打算做到服飾高雅脫俗,一方面應以其樸素大方取勝,另一方面則應要求其文明得體。具體來說,主要應注意避免以下五忌。
1.忌過分炫耀。基層公務員在工作之中所佩戴的飾物,應當以少為妙。不提倡基層公務員在工作場合佩戴高檔的珠寶首飾,或是過多數量的金銀首飾,不然便有張揚招搖之嫌。
2.忌過分裸露。在工作中,基層公務員的著裝不應過分暴露自己的軀體。不露胸、不露肩、不露背、不露腰、不露腿等「五不露」,便是對基層公務員著裝的基本要求。此外,不使內衣外露,也不應被疏忽。
3.忌過分透視。基層公務員在正式場合的著裝,不允許過於單薄透明。在任何時候,都不允許基層公務員的內衣透視在外,甚至令人一目瞭然。
4.忌過分短小。基層公務員的衣著,不應以短小見長。在任何正規場合,背心、短褲、超短裙、露臍裝等過分短小的服裝,都難登大雅之堂。
5.忌過分緊身。選擇過分緊身的服裝,意在顯示著裝者的身材,而基層公務員在工作之中顯然是不適合這樣的。
(三)服飾整潔
服飾整潔,是對常人的基本要求,每一名基層公務員自然也不可對此掉以輕心。基層公務員的服飾整潔,具體上應注意如下幾方面。
④ 國際慣例的慣例分類
國際慣例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根據國際慣例所涉及的主體和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
1.國家間交往的慣例。此類慣例是作為國際法主體的國家之間進行交往的規則和原則,如國家主權原則及由此而引申出的國家間交往的各項原則和制度,如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等五項原則。
2.不同國家的平等當事人之間進行的國際經濟交往的慣例。包括在世界范圍內廣為適用的由國際組織及特定行業及有關貿易協會制定的商事交易規則、標准合同共同條件等。
3.主權國家對國際商事交易進行管理與監督方面的慣例。如國家對進出口貿易的管理、稅收管理、企業管理,包括對外國私人投資者在本國境內投資及本國投資者在海外投資的管理等方面的原則和規則。
4.解決國家間爭議及不同國家國民間的民商事糾紛,以及國家與他國國民之間的國際商事爭議的慣例,如通過協商調解和仲裁方式解決上述爭論的規則。
⑤ 涉外旅遊的組織過程,基本禮儀和常見問題有哪些
一、涉外禮儀的基本概念
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
涉外禮儀實際上就是我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換而言之,它是講規范,規范就是標准。
由於地區和歷史的原因,各地區、各民族對於禮儀的認識有差異。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范,也叫涉外禮儀。涉外禮儀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范性、對象性、技巧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腳步的加快,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外事交往增多,了解涉外禮儀的內容和要求,掌握與外國人交往的技巧則顯得尤為重要。
二、涉外禮儀的基本要求:
1.尊重為本。要強調自尊自愛,要尊重自己的職業,要尊重自己的單位。
2.要有善於表達的理念。在國際交往中,接待外國客人,要強調接待三聲「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三、公務活動中的禮儀
1.公務交往中的介紹
①自我介紹——四個要點
●最好是先遞名片再介紹
●自我介紹時間要簡短,愈短愈好
●要注意,內容要全面
●先講全稱,再說簡稱
②介紹他人
● 社交場合的慣例,介紹人一般應該是女主人
● 國際交往中一般是三種人
A、專業對口人員
B、公關禮賓人員
C、貴賓來訪,禮儀上講究身份對等
●介紹他人的順序
A、把職位低者、晚輩、男士、未婚者分別介紹給職位高者、長輩、女士和已婚者。
B、介紹同事、朋友與家人認識時,應先介紹家人,後介紹同事、朋友
C、介紹來賓與主人認識時,應先介紹主人,後介紹來賓
D、介紹與會先到者與後來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後來者,後介紹先到者
③握手禮儀
A、握手方式
a、神態:專注、認真、友好
b、姿態:起身站立,迎向對方,在距其1米左右伸出右手,握住對方右手手掌,稍後上下晃動一兩下,並且令其垂直於地面
c、力度:不可過輕或過重。過輕顯得輕慢,不分對象用力過重,有時讓人反感生厭
d、時間:普通場合下,以3秒鍾為宜
B、伸手順序
一般情況下,講究「尊者居前」,即由身份較高者首先伸手
a、女士同男士握手時,應由女士首先伸手
b、長輩同晚輩握手時,應由長輩首先伸手
c、上司同下司握手時,應由上司首先伸手
d、賓主之間握手: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歡迎;客人告辭時,應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以就此留步
e、一人與多人握手時,既可按照由尊而卑的順序,也可按照由近而遠的順序。
C、握手時的避諱
貿然伸手,不該伸手時伸手。遇到上級、長者、貴賓、女士時,自己先伸出手是失禮的;該先伸手時不伸手。上級遇到下級,年者遇到年輕者,女士遇到男士,在需要握手致意的場合,前者不主動先伸出手。
用左手與人握手。伸臟手、病手與人握手。戴墨鏡與人握手。戴手套與人握手(社交場合中女士戴薄紗手套與人握手例外)。
目光游移。握手時精神不集中,四處顧盼,心不在焉,是無禮的。
長時間不放手,周圍的人很多,而你只顧與一人握手,忽視或冷淡別人,或者影響對方抽出手來與別人握手,也是失禮的。
交叉握手。當兩人正握手時,跑上去與正握手的人相握,是失禮的。一般不用雙手與人握手,熟人之間例外。
2.公務交往中名片的使用
①使用名片的重要性
● 一個沒有名片的人,將被視為沒有社會地位的人。
● 一個不隨身攜帶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別人的人。
②名片使用的禮儀
● 名片不隨意塗改;
● 不提供私宅電話;
● 一般不提供兩個以上的頭銜;
③索取名片要注意:
● 盡量不要去索取名片;
● 索要名片也最好不要採取直白的表達;
④交換名片的方法
● 交易法
● 激將法
● 聯絡法
⑤接受別人的名片的注意事項
● 有來有往——回敬對方
● 別人沒有名片——你要給人家退路
● 接過名片一定要看,能讀一遍
3.公務交往中的稱呼
●行政職務——正式的官方交往中使用
●技術職稱——專家學者
●泛尊稱——先生、小姐、夫人、女士
4.公務交往中的禮品贈送
①贈送禮品作用
● 紀念兩國人民、兩方人員的交往和友誼;
● 宣傳本國文化,宣傳企業形象,推廣民族特色。
②贈送禮品的種類和方式
禮品 方式 時間 地點
5.公務交往中的宴請
①五個要注意的問題
● 講費用
● 講菜單
● 講環境
● 講音樂
● 講舉止
②餐桌上講幾個忌諱,四個不準
● 讓菜不夾菜
● 祝酒不勸酒
● 不當眾整理服飾
● 在外人面前吃東西不發出聲音
6.公務交往中的穿著
●男性公務人員著裝要求——整潔、瀟灑、精幹
●女性公務人員著裝要求——大方、得體、精幹
7.公務交往中的其它要注意的問題
●參會禮儀
●商務日程的安排
●座位席的安排(會議主席台,宴席)
●禁忌點滴
四、有關資料
(一)飲酒禮儀
正式宴會上,服務員打開酒瓶後,先要倒上點遞給主人品嘗,主人應先飲一小口仔細品評,然後再嘗一口,感到所上的酒完全符合要求時,再向服務員示意,可以給客人們斟酒了。斟酒的順序是先主後賓,然後才是其他客人。斟酒時,酒杯應放在餐桌上,酒瓶不要碰到杯口。拿酒杯的姿勢,因不同酒杯而有所不同。高腳杯應以手指捏住杯腿,短腳酒杯則應用手掌托住酒杯。關於斟酒,中國有句土話叫「酒滿情深」。就是說斟酒以滿為敬。因此,酒桌上不論是什麼酒,一律以斟滿為敬。實際上,葡萄酒、香檳酒、白蘭地、甜露酒等,不宜斟滿,只宜斟到酒杯容量的2/3處,其目的是使飲者在飲用時能讓酒在杯中漩起來。使酒香充分地發揮出來。作為一種席上的飲品,從酒具的選擇,飲用方法,都有一定的規矩,所謂茶有茶道,酒也有酒道。首先飲酒要留有餘地,要慢慢地細飲,特別是飲烈性酒,千萬不要一飲而盡。有些人為了逞強好勝,互不相讓,你灌我,我灌你,來一個「喝酒不輸」,或者「不醉不夠朋友」,結果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口出穢語,掀翻桌凳,傷及鄰座,樂極生悲,結果被拘留或賠款,後悔莫及。這不僅破壞了宴會友好歡樂的氣氛,也是種有失禮儀、缺乏修養的行為,是宴會中飲酒最忌諱的一個方面。其次,要懂得宴會上飲酒的禮節。作為主賓參加宴請,應了解對方祝酒的習慣,即為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以便必要的准備。祝酒時還應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賓祝酒時,應暫時停止用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不要藉此機會抽煙。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貴賓席人員碰杯後,往往要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況,應起立舉杯,要目視對方致意。祝酒時要注意,祝酒詞既要滿足祝福又要有文采。比如很早以前,猶太人的宗教儀式上就舉杯高呼「為了生活!」查理·狄更斯《聖誕聖歌》中的一句敬酒詞使用得十分普通:「上帝賜福大家」。中國人碰杯時習慣說:「恭喜」,英國人碰杯時常說:「Cheers」(奇樂斯),法國人說:「Sante」(桑特);西班牙人則說:「Sholus」(薩魯斯),在莎士比亞的著作中有這樣一個絕妙祝酒詞「有好友好酒好款待,便成好人。」除祝酒外,飲酒前後,一般適宜談些談愉快、健康的見聞和真切的感受,以保持賓主之間的親切、熱烈樂觀的氣氛。
再次,如果你不善於飲酒,當主人向你敬酒時可以婉言謝絕,如主人請求你喝一些酒,則不應一味推辭,可選淡酒或汽水(如可樂、桔子水等)喝一點作為象徵,以免掃大家的興。當然作為敬酒者也不要強人所難,非逼著對方一飲而盡不可。宴會時,對自己的飲酒量,一般應掌握在平時酒量的1/3左右為好。
第四,在西餐中,正式宴會上每一個座位的餐桌上,刀叉和盤子的右上方擺著好幾個高腳酒杯,包括冰水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香檳酒杯等。裝紅、白葡萄酒的兩只杯子基本相同,或是大小略有不同,喝香檳酒的杯子則是另外一個樣子。一般是高腳口杯或鬱金香瘦高杯子,選擇何種酒杯,必須視菜單而定,歐美人在吃酒菜時的飲食方式,往往與飲酒密切相關。據說這有助消化,尤其在宴會、招待會等主要場合,幾乎是每道菜配以一種特定的酒,使用一種特定的酒杯,要求嚴格講究。美食之國的法國,歷來就有白酒配魚。紅酒配肉的不成文的規矩。酒會上一般飲用低度酒,以香檳最常見,香檳在西餐中有「酒王」之稱,味清涼甘甜,由於是酒中氣很足,開瓶時能發出清脆的響聲,在高級宴會上,各桌同時開瓶,發出砰砰的響聲,猶如鞭炮交鳴,給宴會增添隆重、熱烈的氣氛。
(二)餐桌上的禮節
東方與西方進餐的習慣多有不同,特別是正式的西餐宴會,規矩頗多。如果對此一無所知,難免貽笑大方。著名學者錢歌川先生曾經舉過兩個例子。
其一是在希特勒舉行的一次宴會上,一位中國使節按照在國內進西餐的習慣,用餐巾去揩拭刀叉,殊不知這種做法極不禮貌,彷彿是責備刀叉不幹凈。希特勒一見之下,立即命令侍者將全體客人的餐具一律重新換過,使那位中國使節窘迫難堪。
其二是李鴻章出使德國時出的洋相。李鴻章應俾斯麥之邀前往赴宴,由於不懂西餐禮儀,他把一碗吃水果後洗手用的水端起來喝了。當時俾斯麥不了解中國虛實,為不使李鴻章丟丑,他也將洗手水一飲而盡,見此情形,其他文武百官只得忍笑奉陪。今天東西人民之間的交往愈益頻繁,了解餐桌上的禮儀也是十分必要。
參加西餐宴會時應該注意下列事項:
1.應等全體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後才開始用餐。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勺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這是美國人的習慣,同歐洲有些國家不同。
2.餐巾應鋪在膝上。如果餐巾較大,應雙疊放在腿上;如果較小,可以全部打開。餐巾雖然也可以圍在頸上或系在胸前,但顯得不大方,所以最好不這樣做。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但絕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3.進餐時身體要坐正,不可過於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放在桌上,以免碰撞旁邊的客人。
4.使用刀叉時,應右手用刀,左手用叉。只用叉時,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時,不要將將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切肉應避免刀切在瓷盤上發出響聲。吃面條時,可以用叉捲起來吃,不要挑。中途放下刀叉,應將刀叉呈「八」字形分別放在盤子上。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
5.職麵包應該用手去拿,然後放在旁邊的小碟中或大盤的邊沿上,絕不要用叉子去叉麵包。取黃油應用黃油刀,而不要用個人的刀子。黃油取出要放在旁邊的小碟里,不要直接往麵包上抹。不要用刀切麵包,也不要把整片麵包塗上黃油,而應該一次扯下一小塊,吃一塊塗一塊。
6.吃色拉時只能用叉子。應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時也上了麵包、餅乾的話,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塊麵包或餅干,幫著把色拉推上叉子。
7.吃魚時可以用左手拿著麵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已經入口的肉骨或魚刺,不要直接吐入盤中,而要用叉接住後輕輕放入盤中,或者盡可能不引人注意地用手取出,放在盤子的邊沿上,不能扔在桌上或地下。水果核也應先吐在手心裡,再放入盤中。
8.要喝水時,應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不要用水沖嘴裡的食物。用玻璃杯喝水時,要注意先擦去嘴上的油漬,以免弄臟杯子。
9.進餐時不要將碗碟端起來。喝湯可以將桌子傾斜,然後用湯匙取。喝或喝咖啡不要把湯匙放在杯子里。
10.吃飯,特別是喝湯。不要發出響聲。咀嚼時應該閉嘴。
11. 不要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好果打噴嚏或咳嗽,應向周圍的人道對不起。
12. 在飯桌上不要剔牙。如果有東西塞了牙非取不可,應用餐巾將嘴遮住,最好等沒有別人在場時再取出。
13.進餐時,始終保持沉默是不禮貌的,應該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咀嚼食物時不要講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應咽下口中食物後再回答。談話時可以不放下刀叉,但不可拿刀叉在空中搖晃。
14. 在餐桌上,一路的食物都應用刀叉去取。只有芹菜、小蘿卜、青果、水果、干點心、乾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雞腿和麵包等可以用手拿著吃。
15.當侍者依次為客人上菜時,走到你的左邊。才輪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的右邊,就不要取,那是輪到你右邊的客人取菜。取菜時,最好每樣都取一點,這樣會令女主人愉快。如果實在不喜歡吃某種菜,也可以說:「謝謝你,不要了」。
16.當女主人要為你添菜時,你可以將盤子連同放在上面的刀叉一起遞給她或者交給服務員。如果她不問你,你就不能主動要求添菜,那樣做很不禮貌。
17.餐桌上有些食品,如麵包、黃油、果醬、泡菜、乾果、糖果等,應待女主人提議方可取食。大家輪流取食品時,男客人應請他身旁的女客人先取,或者問她是否願意讓你代取一些。進餐時,不能越過他人面前取食物。如需要某種東西時,應在別人背後傳遞。
18.用餐畢,客人應等女主人從座位上站起後,再一起隨著離席。在進餐中或宴會結束前離席都不禮貌。起立後,男賓應幫助婦女把椅子歸回原處。餐巾放在桌上,不要照原來的樣子折好,除非主人請你留下吃下頓飯。
要使宴會從始至終充滿愉快和諧的氣氛,不僅客人要舉止得當,彬彬有禮,男女主人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宴會開始後,男女主人的責任是使席間的談話始終活潑而風趣,每個客人都不受冷落。如果有人談及不恰當的話,主人應立即巧妙地設法轉移話題。
用餐時,評價應待客人吃完一道菜後,再換下一道菜。主人吃飯速度不可太快,如果多數人已吃完,而少數人尚未吃完時,更應放慢速度,以免使客人感到不安。
席間,主人應盡力使每位客人感到舒適自如。如客人將刀叉掉在地上,應立即禮貌地為他換一把。如果客人不慎打碎盤碗,女主人應鎮靜地收拾干凈,安慰客人,絕不能顯出不悅之色。
最後,主人絕不能在客人面前計算請客所花費的費用。
(三)如何穿西裝
西裝起源於歐洲,有獨特的著裝標准。著裝原則西方人穿西裝,常根據不同的場合和季節選擇不同的顏色。重大禮節性場合著深色西裝,上下班、娛樂和會友時則穿淺色、暗格、小花紋套裝。從膚色角度考慮,中國人在社交場合,宜選擇深藍、深灰、黑灰色西裝,這些顏色不僅端莊儒雅,而且能將面色襯托得更有光彩。穿西裝要注意四點:一是要平整,不可有摺痕;二是西裝領要貼背,並低於襯衫領1厘米左右;三是西裝長褲的長度要適中;四是西裝口袋不要放任何雜物。西裝的新舊與式樣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合體,因此細心保養很重要,穿畢應用專用西服衣架掛好,好的保養能使一套西裝永遠合身。
襯衫 每套西裝一般需有兩三件襯衫搭配。襯衫的領子不可過緊或過松,袖口的長度應該正好到手腕,以長出西裝袖口1-2厘米為宜。系領帶時穿襯衫要貼身,不系領帶時穿的襯衫可寬松一點。
領帶 領帶是男士打扮的焦點,通過它能展現穿戴者的個性,不同的領帶配同一件襯衫,能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領帶的顏色應根據襯衫來挑選,通常最易搭配的是紅色、藍色或以黃色為主的花色領帶。在非正式場合,穿西裝可以不系領帶,但襯衫的第一個扣子一定要解開。領帶多長合適?一般稍長於褲子的腰帶即可。領帶夾過去是西裝的重要飾品,現在國外已很少使用,如要固定領帶,可將其第二層放入領帶後面的標牌內。
西裝扣 西裝扣的扣法很有講究。穿雙排扣西裝,扣子要全部扣上;單排兩粒扣西裝,只扣第一粒,也可以全不扣;單排三粒扣西裝,只能扣中間一粒或全不扣;單排一粒扣西裝,扣與不扣均可;如果穿三件套西裝,則應扣好馬甲上所有的扣子,外套的扣子不扣。
(四)禁忌點滴
禮俗與禁忌始終是聯系在一起的。國外忌諱之物不勝枚舉,交往中注意不觸犯對方禁忌,才能獲得相互間的尊重與依賴。
數字禁忌 「13」這個數字被西方人視為不祥的象徵,據說它源於宗教典故:出賣耶穌的猶大是耶穌的第十三個弟子,於是人們對「13」心生厭惡。又由於耶穌受難在星期五,因此西方人在既是13號又是星期五的那一天一般不舉行活動。甚至門牌號、旅館房號、層號、宴會桌號都要避開「13」。英國劇院中找不到13排13號的座位,美國的劇院即使有13號也以半價出售。此外,非洲的迦納、埃及,亞洲的巴基斯坦、阿富汗、新加坡及拉美一些國家也不大喜歡這個數字。但不是所有西方人都排斥「13」,13號這一天,飛機照樣飛,火車照常開,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為兒子選擇13號舉行婚禮。
花卉禁忌 送花在國外非常普遍。由於習俗不同,某些花的含義在不同的國家也有區別。如荷花在中國有「花中君子」之稱,而在日本卻被認為是不祥之物,僅用於祭奠;鬱金香在土耳其被看作是愛情的象徵,但德國人卻認為它是沒有感情的花。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專用花卉,而在比利時、義大利和法國人眼中,菊花卻與死亡相聯,只能在墓地或靈前使用。在法國不要送康乃馨,因為它表示不幸;在日本去醫院探視朋友不能送白花,那將表示不吉祥。在與外國友人交往時,按慣例不能將菊花、杜鵑花、山竹花和黃色的花獻給客人。
宗教禁忌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宗教都已滲透到社會禮儀的眾多方面。在歐美國家要考慮到基督教的影響,在中東地區要考慮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在東南亞一帶則不能忽視佛教的存在。穆斯林國家的伊斯蘭教徒每天要做五次祈禱,這時無論有什麼要緊事都應暫且擱下,外來人雖然可以不做祈禱,但絕不能表現出不耐煩或干擾當地人的祈禱。對於信奉佛教的泰國人來說,所有的神像都是神聖的,不經允許不準拍照。在進入日本的神社或寺院的房舍之前,則應脫掉鞋帽和圍巾。
接待准備
外事接待單位為圓滿完成接待任務,一般需要專門接待小組,全面負責一切接待事宜。
接待工作首先應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弄清代表團的國別、名稱、成員名單、來訪目的等內容。如需要根據客人要求預定賓館或返程機票,還應索取來賓護照的復印(傳真)件。掌握了以上情況後,再制定一份周密的(中外文)書面接待活動日程安排(表),包括迎送、會見、會談、簽字儀式、宴請、參觀游覽、交通工具、餐寢時間、陪同人員等詳細內容。日程安排應盡量事先征詢來賓意見,還要考慮來賓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日程安排印製妥當後,要讓來賓抵達後及時人手一份。
迎送
要依據來訪者的身份,確定迎送規格。根據國際慣例,主要迎送人通常同來賓的身份相當。遇有高層外賓來宜昌訪問,要按上級接待部門的通知要求安排黨政領導人出面迎送,組織好迎送儀式、場地布置、獻花、照相、拍電視、組織群眾場面等內容,比如飛機(車、船)抵離時間、獻花人員的挑選和鮮花花束(花環)的准備、介紹賓主相見的方式、車輛順序的編排、座次的安排、國旗的懸掛等等,都要逐項落實。
迎賓時,外賓下飛機(車、船)後,禮賓人員應主動將迎賓人員姓名、職務一一介紹給來賓,迎賓人員隨即與來賓握手錶示歡迎。如遇外賓主動與我方人員擁抱時,我可做相應表示,不要退卻或勉強擁抱。如需獻花,應安排在迎賓的主要領導人與客人握手之後進行。所獻鮮花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或黃色花朵。
乘車時,應先請客人從右側上車,陪同主人再從左側上車。待外賓與陪同人員全部上車後,再驅車去賓館。途中,陪同人員應擇機將有利於對外宣傳宜昌的事物,如沿途所見的歡迎標語、人文景觀等向外賓介紹。
重要外賓和大型團體來訪,應安排專人、專車提取行李並及時送到客人房間。外賓抵達住處後,不宜馬上安排活動,應稍事休息,給對方留下更衣時間。
會見
凡身份高的人土會見身份低的、或主人會見客人,稱為接見或召見。反之,凡身份低的人士會見身份高的,或是客人會見主人,稱為拜會或拜見。接見和拜會後的回訪稱為回拜。
接見一方的安排人,應主動將會見時間、地點、主方出席人、其它具體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通知對方。如有合影,還要事先編好合影圖,一般主人居中,按禮賓順序,主人右手為上,主客雙方間隔排列,兩端均由主方人員把邊。
會見前,主人應在門口迎候客人,可以在大樓正門迎候,也可以在會客廳迎候。如果主人不到樓門口迎候,則應由工作人員在大樓門口迎接,引入會客廳。會見結束,主人應送客人至車前或在門口握別,目送客人離去。
領導人之間的會見,除陪見人和必要的譯員、記錄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安排就緒後均應退出。談話過程中,旁人不要隨意進出。
安排賓主座次時,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譯員、記錄員安排坐在主人和主賓的後面。其他外賓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就座,座位不夠可在後排加座。
會談
會談是指雙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其它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會談內容較為正式,且政治性或專業性較強。
會談首先要組成專門班子,確定主談人。我方主談人的職位要與對方主談人相同或相近。會談人數大體雙方相等。其次是准備會談提綱,如需在會談結束時雙方簽署《會談紀要》或《協議書》,應事先草擬好文本。
會談由主談人主持,其他人員未經主談人許可,不得隨便發表意見。如有不同看法,可寫條子遞給主談人,供主談人參考。如主談人請大家做補充發言,其他人可按主談人的談話口徑做適當補充,但不能提出與主談人意見相反的看法。
會談通常用長方形、橢圓形或圓形桌子,賓主按各人名牌所示相對而坐,以正門為准,主人占背面一側,外賓面向正門。主談人座位居中。
簽字儀式
參加簽字儀式的,基本上是雙方參加會談的全體人員。雙方為了對簽訂的協議表示重視,往往由更高的領導人出席簽字儀式。
一般在簽字廳設置一張長方桌作為簽字桌,桌面覆蓋深色台呢,桌後並列置放兩把椅子,供雙方簽字人使用,主左客右。座前擺放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別放置簽字文具,中間擺一旗架,懸掛簽字雙方的國旗。
雙方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進入簽字廳,簽字人入座,助簽人分別站在簽字人外側,其他人員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順序排立於各自的簽字人座位之後。簽字時,由助簽人協助翻揭文本,指明簽字處,本方保存的文本上簽畢後,由助簽人互相傳遞文本,再在對方保存的文本上簽字,簽妥後由雙方簽字人交換文本,相互握手。有時備有香檳酒,簽字後,共同舉杯慶賀。
國旗懸掛
國旗是國家的象徵,是民族的尊嚴。涉外活動中,我們往往通過懸掛國旗表示對本國的熱愛和對他國的尊重。國際交往中,一個主權國家內懸掛他國國旗有著一些公認的通行慣例。
按國際關系准則,一國元首、政府首腦、議會議長在他國領土上訪問,有在其住所及交通工具上懸掛本國國旗的外交特權。
國際會議上,會場外須懸掛每個與會國國旗;國際性體育、展覽等活動中,也要在有關正式場合懸掛所有與會國國旗。
懸掛雙方國旗,以右為上,左為下。兩國國旗並掛,以正面為准,右掛客方國旗,左掛本國國旗;汽車上掛旗,駕駛員左手為主方,右手為客方。雙方對座會談時,主客雙方分別在各自主談人桌上用旗架懸掛本國國旗。
國旗不能倒掛,也不能反掛。
宴請
宴請分宴會、冷餐招待會、酒會、茶會等形式。
宴請的時間應對主客雙方都合適,注意避開對方的重大節假日、有禁忌的日子和時間。例如,宴請基督教徒不要選十三日,更不要選十三日又星期五;伊斯蘭教徒在齋月內白天禁食,宴請應安排在晚上。
http://sns.qzone.qq.com/cgi-bin/qzshare/cgi_qzshareget_onedetail?uin=780059271&itemid=1300930372&cginame=cgi_qzsharegetmylist&spaceuin=0
⑥ 世界旅遊組織有哪些旅遊公約
負責制定國際性旅遊公約、規則,研究全球旅遊政策,收集和分析旅遊數據,定期向成員國提供統計資料。參與旅遊領域的經濟活動,倡導以旅遊促進經濟發展、消除貧困、解決就業、與各國開展合作項目。為旅遊經濟活動提供咨詢、援助,開展技術合作。[4] 工作任務主要包括:
援助發展中國家發展旅遊事業。為各個國家旅遊計劃提供援助,援助包括旅遊發展戰略規劃、物質技術和幹部保障、制定和落實旅遊計劃、職業培訓和幹部培訓等。
促進各成員國旅遊教育發展。
解決旅遊者和旅遊項目有關的安全保障。簡化旅遊、旅行和訪問的有關手續問題,促進政治經濟一體化和國際人文合作的加強。
幫助籌建各個國家政府的旅遊管理機構,發揮政府的職能和作用。
促進旅遊電子技術的發展,收集整理和傳播旅遊統計資料。
每年的9月27日慶祝世界旅遊日向全世界普及旅遊理念,每年都推出一個世界旅遊日的主題口號。同時選定一個國家作為主會場主辦慶祝活動。[12]
組織召開世界旅遊會議。[13]
⑦ 國際慣例的定義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國際慣例,又稱為國際習慣,它也是一種國際行為規范。國際慣例大別為兩類:一類為屬於法律范疇的國際慣例,別一類為屬於非法律范疇的國際慣例。前者具有法律效力,而後者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國際私法范圍內,也有兩種不同的國際慣例:一種是不需要當事人選擇都必須遵守的國際慣例,即強制性的國際慣例。另一種是只有經過當事人選擇,才對其有約束力的國際慣例,即任意性的國際慣例。
國際慣例的幾個特點:
·能用性,為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通用。
·穩定性,不受政策調整和經濟波動的影響。
·重復性,一般都是反復運用。
·准強制性,受到各國法律的保護,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
·效益性,被國際交往活動驗證是成功的。
⑧ 旅遊國際慣例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制度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政策層次。
第三個層次有一個按國際慣例組織和 按國際慣例運轉的問題。
第四個層次為經營層次,即在更為具體的運行和交往活動中如何採用國際慣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