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國的見面禮儀有哪些
1.握手禮儀
握手是一種很常用的禮節,一般在相互見面、離別、祝賀。
握手是現在社會大多數國家相見時最常用的禮節,廣泛運用於政要、商要和普通百姓之間。行握手禮時,一般要求主人主動,男士必須光手,女士則可以戴手套。另外,握手不能交叉,也不能一隻腳在內一隻腳在外。
握手禮是會議、社交、慰問等情況下使用。純禮節意義上的握手姿勢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對方的手掌持續1-3秒鍾,雙目注視對方,面帶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傾,頭要微低。
2.拱手禮儀
又叫作揖禮,在我國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的禮節之一,常在人們相見時採用。即兩手握拳,右手抱左手。
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目前,它主要用於佳節團拜活動、元旦春節等節日的相互祝賀。也有時用在開訂貨會、產品鑒定會等業務會議時,廠長經理拱手致意。
3.鞠躬禮儀
鞠躬意思是彎身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禮節。三鞠躬稱為最敬禮。在我國,鞠躬常用於下級對上級、學生對老師、晚輩對長輩,亦常用於服務人員向賓客致意,演員向觀眾掌聲致謝。
4.擁抱禮儀
在歐美、中東及南美洲常見的禮節,一般用於熟人和朋友之間,有時伴隨著接吻禮,是比較親密的一種見面禮儀,這種禮儀一般用於同性或者親密的異性之間。
流行於歐美,通常與接吻禮同時進行。擁抱禮行禮方法:兩人相對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挾對方左後肩,左手挾對方右後腰。握各自方位,雙方頭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擁抱,然後再向右擁抱,最後再次向左擁抱,禮畢。
5.吻手禮儀
吻手禮:吻手禮源於古代維京人用手向其日耳曼君主遞禮物的風俗,流行於歐美上層社會,是一種僅對貴族已婚婦女實施的禮節。吻手禮一般在室內舉行,並且僅限於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背。
男子同上層社會貴族婦女相見時,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則可將指尖輕輕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錶示,則不吻。如女方地位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禮在英法兩國最流行。
6.接吻禮儀
見於西方、東歐、阿拉伯國家,是親人以及親密的朋友間表示親昵、慰問、愛撫的一種禮,通常是在受禮者臉上或額上接一個吻。
接吻方式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臉,親額頭;兄弟姐妹、平輩親友是貼面頰;親人、熟人之間是擁抱,親臉,貼面頰,在公共場合,關系親近的婦女之間是親臉,男女之間是貼面頰,長輩對晚輩一般是親額頭,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間才吻嘴。
7.合掌禮儀
合十禮又稱合掌禮,流行於南亞和東南亞信奉佛教的國家。其行禮方法是:兩個手掌在胸前對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對,手掌向外傾斜,頭略低,面帶微笑。
8.跪拜禮儀
跪拜之禮,廣泛應用於中國古代社會,周時就有稽首、頓首、空首三大跪拜禮儀規定,行禮者必須雙手疊加膝前,叩首到地且停留多時。這種禮儀一直到辛亥革命時才伴隨著封建制度一同滅亡。
9.吻腳禮儀
吻腳禮是由東方傳入,表示一種拜服的態度,往往是被征服者或者臣民對統治者所行的大禮。《舊約》和《新約》中都有關於吻腳的記載,表現一種宗教臣服。在非洲某些地區,現在還保留著這種古老的禮節。
舉手注目禮:舉手注目禮是專屬於軍人的禮節,軍人行軍禮時舉右手,手指並攏,指尖觸帽檐,兩眼注視對方,直到對方答禮才可放下手。遇到長者或者長官時,軍人必須行軍禮。
10.點頭禮儀
點頭禮一般用於平輩和同級別的人之間,屬於比較快比較生疏的禮節。一般兩人在路上行走相遇可以在行進中繼續施行點頭禮,長官對部下、長者對晚輩答禮也可以用點頭禮。
11.碰鼻禮儀
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中還保留著一種古老的見面禮儀,即碰鼻禮。毛利主人在初次見面時必須與客人鼻尖對鼻尖連碰兩三次,碰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則說明客人越受他們尊敬。
12.貼面禮
在阿拉伯國家,兩個老朋友相見不僅僅會握手和擁抱,還會行貼面禮。行禮時,用右手扶著對方的左肩,左手摟住對方的腰,左——右——左貼面三次。如果兩人關系親密,還會在貼面的同時發出親吻的聲音。
B. 在外國有哪些節日
外國節日有很多,由於篇幅問題在此只列舉5個。
1、情人節(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VALENTINE'S DAY)
2、狂歡節(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3、愚人節(4月1日)-----FOOL'S DAY
4、國際勞動節(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EASTER
1、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2、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原由主節一直延長到四旬節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節前幾天。盛行於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遊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於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3、愚人節(April Fool's Day、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是西方社會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節與古羅馬的嬉樂節和印度的歡悅節有相似之處。
在歐美一些國家,這一天,人們以多種方式開周圍的人的玩笑,上當者當被告知是愚人節時,才恍然大悟,所以這一天總是能夠引出許多笑話,不過某些玩笑也會因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或改變形勢衍生成為(網路)謠言。但是,玩笑最晚只能開到中午12點,這是約定俗成的嚴格規矩。
4、五一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稱國際勞動節、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節日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5、復活節(Easter),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節日,西方信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在西方教會傳統里,春分之後第一次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逢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周。因此,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之一,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舉行慶祝。
C. 國際通用的見面禮儀有幾種
1、握手禮
握手是大多數國家見面和離別時相互致意的禮儀。握手既是人們見面相互問候的主要禮儀,還是祝賀、感謝、安慰或相互鼓勵的適當表達。
2、鞠躬禮
與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的外國友人見面時,行鞠躬禮表達致意是常見的禮節儀式。
3、擁抱禮
兩人正面站立,各自舉起手臂,將右手搭在對方的左肩後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對方的右後腰。
4、親吻禮
長輩與晚輩親吻的話,長輩吻晚輩的額頭,而晚輩吻長輩的下頜。同輩人或兄弟姐妹親吻的話,只能相互貼一貼面頰。
5、吻手禮
吻手禮即男士親吻女士的手背或手指。吻手禮的接受只限於已婚的女性。
6、合十禮
又稱合掌禮。這種禮節通行於東亞和南亞信奉佛教的國家或佛教信徒之間。
D. 世界各國的見面禮儀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雲南、廣東,貴州三省。壯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土地。祖先崇拜佔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著「天地親師」的神位。有的還信奉佛教。
壯歌久負盛名,定期舉辦對歌賽歌的「歌圩」盛會;壯族刺綉、竹芒編以及「干欄」建築藝術等名揚遠近。
如果有客人來訪,他們都會熱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讓座遞煙,雙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聲講話,進出要從客人身後繞行。和客人共餐,要兩腿落地,和肩同寬,不能蹺二郎腿。
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等為主食。認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餚、珍品。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普遍喜歡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顯得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龍州等地的婦女還有嚼檳榔的習俗,有些地方檳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愛吃胡羅卜、西紅柿、芹菜等。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台。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干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彝族的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而死的家畜之肉;禁過年七天內推磨,不然會使家境貧困;忌用餐後把湯匙扣於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否則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
苗族
節日是苗族風情展現得最精彩淋漓的時刻。黔東南苗族有名堂的節日有一百多種,春節、過苗年、吃姊妹飯節、吃牯藏、爬笙節、龍船節……數不勝數,一些節日又往往"節中有節",或者不同地方不同時間同過一個節,節慶活動比伏彼起,因此流傳"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的說法一點也不過份。就拿春節來說吧,一般過了正月初三,各村寨就陸續掀起蘆笙會的熱潮,今天這個寨子結束,明天另一個寨子又開始了,一個接一個像走馬燈似的,彷彿沒完沒了。
有些節日並非年年進行,例如"吃牯藏節"十三年才過一次,使得連苗家未經歷過的新一代人覺得分外神秘。
熱衷於追尋這些節日的人,如果想每一個節慶都去陶醉一番,那可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圓滿輪一遍呢。
苗族的禁忌:做客的時候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肝、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早飯後,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4、初二3班 6號 郭*軒同學提供(老師按:去新疆旅遊必讀,呵呵)
一、清真食堂遍布全疆
新疆居住著12個少數民族,他們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達斡爾族、滿族、塔塔爾族和俄羅斯族。
其中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烏孜別克七個少數民族全民信仰伊斯蘭教,並且遍布全疆,因此全疆各地到處都有大量的伊斯蘭教餐廳--清真食堂,所用的炊具、餐具都和漢族食堂的炊具、餐具嚴格分開。供清真食堂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群眾自己宰殺,並且嚴禁與豬肉一起存放、運輸和買賣。清真食堂的管理人員、炊事人員一般也由這些民族的職工擔任。
伊斯蘭民族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禁豬,他們忌諱提到與「豬」有關的詞語。
二、主要少數民族的見面禮節
新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見面禮節,每種禮節都代表了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友好感情。這里的山美水甜,人也格外熱情。
維吾爾族在新疆各民族中,人數最多,佔53%以上,無論走到哪個縣,都可以見到維吾族人民。按傳統習慣,維吾爾族見面時,不施握手禮,而是把右手放在左邊的胸前,然後把身體向前傾側三十度,然後說:「薩拉木來坤」(「祝福」之意)。如果一個人一次碰到十幾個熟人,對每個人都要這樣;如果遇到尊貴的客人或是長輩,則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並點頭、鞠躬,表達對長者的尊重和禮貌。婦女見面時,就不施這種禮,而是要互相擁抱,右臉面要挨一下,並說:「薩拉木」;長者見到小孩時,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稱呼,老人則要吻小孩的臉蛋和額頭。不過年輕人見面時,有時行現代的握手禮,並說:「亞克西木塞孜」(您好)。
長期生活在牧區的哈薩克族人對人格外熱情和有禮貌,見面時,都要伸出手握住對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熱情,並說:「薩拉木來坤」,同時還要問七八個「阿曼」(「平安」之意),其內容要問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兒女、牲畜等,不然,則被認為不禮貌。婦女們見面時,一般是點頭、問侯。若兩人較長時間沒有見面,那麼見面時就顯得格外熱情並要擁抱,表示親昵和思念。
錫伯族是新疆人口較少的民族,主要集中在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在全疆各地也有分布。他們十分注重禮節,見面時大都施握手禮,並說:「霍卓納」(您好)。但對老人和長輩卻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邁半步,雙腿下曲,雙手按在左膝蓋上問好。每逢過年,兒女們要給父母叩頭拜年,然後再給其他長輩拜年。
塔吉克族是居住在世界屋脊—塔什庫爾干高原上的民族,他們的見面禮別具一格,饒有風趣。晚輩見到要先請安,婦女和男性長輩見面,男長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婦女拉著長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與長輩見面時,一般可行握手禮,若交情較深,則要互相吻對方的手背,以示尊敬和熱情。婦女們見面時,一般要擁抱,年長者吻晚輩的眼和前額,晚輩吻長蜚的手。平輩之間互吻面頰或嘴唇。小夥子們見面時,一般有兩個動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對方唇邊,互吻一下對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見面時,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則要輕輕地按一下女的頭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禮節,即使見到素不相識的遠道來客,也要熱情問候,並把雙手拇指並在一起,熱情他說:「更艾力賣右卓」(「相互支持」的意思)。
蒙古族現在一般施握手禮,長輩對晚輩說:「賽尤」(你好),晚輩對長輩則說:「賽伴塔」(您好)。但是一般青年人見到老人,卻不施握手禮,而是,向老人點頭、鞠躬,並說「阿莫爾拜塔」(「問安」的意思)。如果和尊貴的客人見面時,禮節十分隆重。當得知客人要來的消息後,要在地界那裡等候,並要准備酒肉和奶製品,見面時要敬獻酒和哈達,表達主人對客人的熱情和真誠。在離別時,也要到地界那裡送行,並要敬酒獻歌。
俄羅斯族是一個熱情的民族,親朋好友見面時,一般要擁抱,井親吻面額。一般人見面時只握手,並說:「孜德拉斯維基」(您好),然後還要問一下健康、工作和家裡人的情況,當別人問完之後,要說聲:「斯巴西巴」(謝謝),表示禮貌。
在新疆已有 200多年歷史的滿族人,現在有近l萬人口,滿族是個有崇高禮節的民族,對老人非常尊敬。禮節很多。晚輩見長輩,不分貴賤要說:「瑪法賽英」(「爺爺您好」的意思)。除問安之外,還有請安、打千兒、半蹲禮、撫鬢禮、抱見禮、頂頭禮等。親友相見,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禮。現在滿族人的見面禮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禮節已從簡,晚輩見長輩以鞠躬禮聚多,平輩以握手禮為常。不過在親友之間,婦女們還保持著「半蹲兒」禮。
三、主要少數民族的禮貌語言
新疆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禮貌語言,而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很多禮貌語言是共同的。不論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充孜族還是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回族,大家在見面的時候都以右手撫胸,頻頻點頭行禮,說聲「薩拉姆!」「薩拉姆」包含「您好」、「向您問安」的意思,表達了尊敬別人的心情,無論在城市或鄉村,到處都可以見到少數民族人民謙虛、恭敬、親切相待的動人情景。
請求別人做事或幫忙的時候,往往用詢問、客氣的話語,尤其對待長者特別顯得畢恭畢敬,在長者面前,任何失禮的舉動都是絕對禁止的,走路讓長者先行,談話讓長者先說,坐下時讓長者坐在上座,喝茶吃飯都要先敬老人;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長輩的名字,當著老人的面不得喝酒、抽煙、放肆談笑,吃飯的時候,長者先入席。
少數民族非常熱情好客。哈薩克族有句諺語:如果在太陽落山的時候放走客人,便是奇恥大辱。凡是前來拜訪或者投宿的客人,不管相識或者不相識,都會受到熱情接待。
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中,因為維吾爾族人數最多,所以維吾爾語比較通用。一般情況下,與人見面要說:「亞克西姆賽孜?」見到長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右手搭胸,行鞠躬禮,然後說聲「薩拉姆」,這表示最親切的問候。
在稱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輩序之稱,少數民族一般對人不以官職相稱,其中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稱呼比自己稍長的男性為「阿卡」,就是哥哥、大叔的意思;比自己稍長的女性尊稱為「阿恰」或「阿依拉」,就是姐姐、大嬸的意思;稱比自己年幼的男性為「吾康」(弟弟),女性為「森額爾」(妹妹);對年幼的人一般在名字後面加上「烏卡」,就是弟弟、妹妹,表示親切;對上了年紀的女性長者叫「姆媽」(奶奶),男性長者尊稱為「波瓦」(爺爺);對比較熟悉並與自己母親同輩的女性叫「阿帕」(媽媽)、男性叫「達達」(爸爸);長者對晚輩,不論是不是親生子女,都稱 「巴拉姆」(我的兒子)、「柯孜姆」(我的女兒);青年同性之間互稱「阿達西」(朋友);對幹部和軍人稱「堯爾達西」(同志);對小男孩稱「巴郎」,女孩稱「克孜」;對小夥子不能稱「巴郎」,應選擇上面的對應尊稱;青年之間還有個親昵的稱呼叫「阿達西」(朋友),不過男遊客不要對女性,尤其對姑娘不能這樣稱呼;叫維吾爾族同志的名字的時候最好用全稱,用一、兩個字代替便顯得不禮貌,如努爾·買買提, 叫做「努爾」就不太好,不過對熟悉的同志這樣稱呼也是可以的,因為他可以諒解。
四、喪葬習俗
在喪葬方面,新疆各兄弟民族一般都實行土葬。在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喪葬是不用棺材的;人死之後,先由宗教人士給死者擦澡,然後以白布裹屍,用一種專門製作的移屍用的平木板抬到墓穴入葬。出葬時不許婦女和不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到墓地去。人死後第七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家屬要舉行悼念活動,請阿匐念經,請親友吃飯,此儀式叫「乃孜爾」。這些民族稱墓地為「麻扎」,他們重視對麻扎的保護,通常都不讓非穆斯林到那裡去,更不許牲口進入。誰若在麻扎挖土,就會受到人們的譴責。維吾爾人盡一切可能在親人的墳墓上栽樹,並力求栽活。
五、服飾
新疆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衣服裝飾和其他生活習慣。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婦女愛著彩色綢裙,戴艷麗或潔白的頭巾,喜愛耳環、項鏈、手鐲、戒指等裝飾物。男性愛穿西服或褡伴。戴綉花帽則是這些兄弟民族男女群眾的共同喜好。蒙古族男性愛戴禮帽。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穿長統皮靴。
E. 常見的見面禮是什麼
第一次約會送什麼禮物好
1、送對方喜歡的東西
都說送禮最好要送到點子上,所以男人之前就要打聽清楚你的女人喜歡什麼,最愛什麼東西,比如她喜歡看誰的書,那你就買書啊,這樣的禮物我相信她會喜歡的。
2、送應景的禮物
如果說你與她約會的時候剛好是節假日,比如中秋節、情人節等等,那這個就可以不用花很大的心思了,你可以送符合這個節日的禮物。
3、送個性DIY傳達用心
男人可不可以DIY呢?女人會不會覺得男人DIY太娘了?女人對於這個倒不至於,如果說男人是用心在做一個禮物送給女人,那你的心意真的表達非常好了。
4、送她美麗如化妝品
女孩子都是愛美的,每個女人都不會少了化妝品,所以男人買化妝品是最保守也是最安全的禮物,當然你得知道她用什麼,她的膚質是什麼,要不然送一些沒用的化妝品也是尷尬。
5、送美麗的鮮花表心意
如果你實在是想不到送什麼禮物,也沒有時間或是心思去弄禮物,那就送鮮花吧,鮮花送美女,沒有哪個女孩會拒絕的,不過第一次約會可不能送玫瑰哦,這樣顯得你目的性太強了。
第一次約會要注意什麼
一、別穿戴太多的名牌
穿名牌的女生究竟是在炫耀什麼?是炫耀你多錢、還是暗示對方你要有錢才能和我談戀愛?約會談戀愛是一件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情,沒有必要弄得那麼高端,穿戴太多名牌去約會很容易會把男生嚇跑。
二、化淡妝
做自然、真實的自己並不代表你不用化妝,適當的妝容還是很有必要的,但只需要淡妝就可以了,打扮得太妖艷的話看起來像是一個風塵女子,他在和你逛街是會感到十分不自然。
三、表現出最自然的自己
女生在第一次約會的時候無需刻意的表現自己或討好他人,把最真實最自然的自己展現出來就可以了,男生其實喜歡的是不做作、無掩飾、落落大方的女人,所以你沒有必要把自己變成對方心目中的完美女人,即使你第一次成功地變成了那個人,在以後的約會中他也會慢慢發現那個真實的你,有時候掩飾太多,會妨礙彼此的相互了解。
四、約定下一次見面
如果你認為這個男生不錯,可以繼續談下去的話,別忘了你和他的下一次,約定下次見面的時間,去做什麼等等,讓對方看到你的主動以及這段感情的發展可能性。
五、注意把握主題
女生喜歡的韓劇、愛情小說、娛樂圈八卦等男生往往不太感興趣。別一坐下來就大談特談哪個韓國偶吧很帥啊、誰和誰又鬧緋聞什麼的,男生除了「哦哦哦」之外恐怕也搭不上什麼話了。嘗試去尋找大家共同的話題,比如可以聊一下時下的熱點、對方的興趣愛好等等,不要把第一次約會變成是一個人的「獨角秀」。
F. 各國初次見面的禮儀有哪些
各國初次見面的禮儀:亞洲國家
亞洲是亞西亞洲(Asia)的簡稱,位於東半球東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共有三大人種:亞西亞人種、亞利安人種和馬來人種。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____三大宗教的發源地,絕大多數國家信奉佛教,也有少數國家信奉伊斯蘭教。由於亞洲歷史悠久,禮節禮貌比較繁雜。
1.日本人的禮儀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和佛教。佛教徒遵守"過午不食"的教規。 日本人講話分敬體、簡體兩種語言,使用時要麼都用敬體,要麼都用簡體,二者不可混淆。但對客人、長者、上司講話都用敬語,否則便被認為是不尊重對方。
日本在見面時一般都互致問候,脫帽鞠躬,稍微低頭,眼睛向下,表示誠懇、可親。初次見面,互相鞠躬,互換名片,一般不握手。行禮時雙手平攤膝前,同時表示問候。沒有名片就 自我介紹 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如是老朋友或比較熟悉,就主動握手,甚至擁抱。若遇女賓,女方主動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遇到年長者亦然。日本人十分重視禮節,每日鞠躬無數次,特別是婦女,溫柔體貼,極守婦道,對男子很尊重。日本人平時見面最普通的語言是"您早"、"您好"、"再見"、"請休息"、"晚安"、"對不起"、"拜託您了"、"請多關照"、"失陪了"等等。
在日本。"先生"不是隨便稱呼的。就狹義而言,它是指 教育 者(教授、講師、教員、師傅)和醫生;就廣義而言,則是對年長者、國家與地方領導人及有特殊技術才能的尊稱。即使被稱為"先生",也應有受之有愧的表示,否則會給人傲慢的感覺。對於普通的人,一般都不稱"先生",只要在其姓名後加上職稱或"樣"(音Sama)或さん(音Sang)即可,等於我們通常稱呼"小張"或"老王"的意思。日本人吃飯使用筷子有許多講究,對於客房服務來說,要切忌為客人備餐時將筷子垂直插入米飯中,因為垂直插著筷子的米飯在日本是用來祭奉死者的。
日本人忌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的顏色;還忌諱荷花圖案;並認為梅花是不祥之花;贈送禮品忌諱"9"字。
2.朝鮮人的禮儀
朝鮮人見面也行鞠躬禮,互相深深地鞠躬,表示尊敬和謝意。
3.泰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的禮儀
在泰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此外,尚有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
泰國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後,通常在名字前加上一個稱呼。對成年男人,常加"乃",(意為"先生"),"乃"字是尊稱,也表示男性。而對成年婦女,名字前常加"娘"字(意即:"夫人"、"女士")。泰國人一般只簡稱名字,口頭稱呼時,不論男女,一般在名字前加"坤"字,表示親切。
泰國人見面時通常雙手合十於胸前,稍稍低頭,互致問候。合十分三種:小輩見長輩雙手舉得較高,一般到前額;平輩相見舉到鼻子高度;長輩對小輩還禮到胸前為止。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深。當別人向你合十致意,你要合十回敬,否則失禮。當然現在的政府官員和知識分子有時也握手問好,但男女之間見面是不握手的。
泰國人認為頭是人最神聖的部位,隨意摸別人的頭被視為莫大的無禮。小孩子的頭只讓國王、高僧和父母摸。別人坐時,切忌將物越過其頭頂。遞送東西給別人須用右手;正式場合雙手奉上。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不得已而使用左手時,要說一句"請原諒,左手"。小輩給長輩遞東西用雙手,長輩接東西時可用一隻手。他們認為,右手是清潔的,左手是骯臟的。至於拋東西給別人則更不允許。坐時翹腿被認為不禮貌,把鞋底對著別人,意即將別人踩在腳下,被認為是一種侮辱性舉止。婦女坐時要雙腿並攏,否則被認為缺乏教養。走過別人面前,必須躬著身子,以示歉意,婦女尤須這樣。就餐按輩份入座,長者在上首。喝酒吃菜都由長者先動手。
印度是一個人口、民族眾多的國家,居民分別信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伊斯蘭教、
____、錫克教、佛教等。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婆羅門教,等級觀念極深。印地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此外還有烏爾都語、泰盧固語、孟加拉語等十多種主要語言。
牛在印度是神聖的,稱為"聖牛",牛奶更是聖潔之物。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後,女人結婚後改用丈夫的姓。男人通常只稱呼姓,不稱呼名;女人通常則只稱呼名。印度人見面的禮節是雙手合十。對婦女不可主動握手。印度人交談中如同意對方的意見時,將頭向左搖動,不同意時則點頭。印度人以玫瑰花環獻給貴賓,賓主相互問好後將花環套在客人頸上。花環大小視客人的身份而異,獻給貴賓的花環很粗大,長度過膝,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則僅及胸前。
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信奉各種宗教,因此習俗也各不相同。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盤里取食。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說來,等級越高,葷食越少,等級較低者才吃葷(羊肉)。印度教徒一般都用右手吃飯,拿食物或敬茶,遞取別人東西時也忌用左手。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們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
新加坡華人多信奉佛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督教和天主教。在新加坡,社會開放,人們又嚴守本民族的禮儀,十分注重禮貌。禮節以握手為主。
新加坡人到中國來,一般都喜歡吃粵菜,而工程師、醫生等知識分子的早點則喜歡吃西餐。他們愛吃炒魚片、油炸魚、炒蝦仁,不信佛教的還愛吃咖喱牛肉。主食方面,愛吃米飯和包子,不吃饅頭。水果方面,愛吃桃子、荔枝、生梨等。下午希望有點心。
4.巴基斯坦、阿拉伯等西亞國家的禮儀
巴基斯坦等西亞國家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禁忌豬肉類食品,也不使用豬皮製品。他們見面第一句話就是"真主保佑",以示祝福。告別時多講祝願的話,如"真主保佑你一路平安","真主保佑你全家團圓"等。伊斯蘭教徒每天做禮拜五次,禮拜五也不例外。禮節動作各地不一。例如一部分阿拉伯地區的人見面,一般以左手貼在胸前,右手舉在額前表示敬意。
5.東南亞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的禮節
華僑多信佛教,每到宗教勝地,一般都捐獻香火。由於民族血緣關系,他們的禮節和國內差不多,一般行握手禮,但同婦女握手不宜過重。禮貌語言近似國內。在香港, 春節 重視互相拜年,喜歡講"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而不說"新年快樂"或"節日快樂"。因為香港人說的"快樂"和"快落"聽來相似,人們過年過節又特別忌諱"落"字,尤其是生意上和上了年紀的人,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另外,在香港還有喜"八"與"發"諧音,而"四"與"死"同音,故人們避免用"四"做標志,送朋友禮品,不送"四"個。非說不可時,則以"兩雙"或"兩個二"代替。此外,對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的稱謂語也與國內不同,男的稱"先生",女的稱"太太"或"小姐"。
非洲人的禮節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Africa)的簡稱,位於東半球西南部,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由於長期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奴役,經濟落後,來我國旅遊的人很少。非洲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天主教和____,禮儀比較復雜。非洲人喜歡自由活動,比較散漫,對女服務員有時態度放肆,也不善於整理房間。
在接待中要注意客人的國家原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譬如坦尚尼亞原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客人除了本民族的習俗外,還帶有英國人的習俗。而阿爾及利亞、馬里等國家的客人則帶有法國人的習俗。非洲各地禮節不同,例如埃及人信奉伊斯蘭教,較有禮貌。中非部分黑人的見面禮節不是握手,而是自己的兩手互相握住,在臉前搖動,表示問候。
各國初次見面的禮儀:歐美國家
歐洲是歐羅巴洲(Europe)的簡稱,位於東半球西北部,絕大多數是歐羅巴人種。美洲的全稱是阿美利加洲(America),現在來我國旅遊的美洲客人,主要指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人;他們的祖先多系歐洲移民,禮節禮貌和歐洲差不多,只是更開放一些,所以此處一並介紹。歐美國家的禮儀,主要有七種:
1.鞠躬禮
鞠躬禮系下級對上級或同級之間的禮節。行禮時須脫帽,右手(如右手持物可用左手)握住帽前檐中央將帽取下。右手垂下後身體對正,用立正姿勢,雙目注視受禮者,身體上部向前傾斜約十五度,爾後恢復原狀。脫帽時所用之手和敬禮方向相反,即向左邊的人敬禮,以右手脫帽;向右邊的人敬禮,以左手脫帽。
2.點頭禮
點頭禮系同級或平輩間的禮節,也須脫帽。如在路上行走間相遇,可在行進中施禮;如在路上遇見長官或長者,則須立正行鞠躬禮,但長官對部下或長者對幼者的答禮,可在行走中點頭答之或伸右手或手觸帽檐答之。
3.舉手注目禮
舉手注目禮系軍人禮節。敬禮時舉右手,手指伸直並齊,指尖接觸帽檐右側,手掌微向外,上臂與肩齊高,兩眼注視對方,待對方答禮後方可將手放下,對長官或長者每次見面都應照常行禮。
4.握手禮
握手禮是歐美最常見的禮節,在世界許多國家都通行。行禮時距對方約一步,上身稍前傾,伸右手,四指並齊,拇指與之分開伸向受禮者。飯店客房服務中須注意,客人先伸手時,方能握之,切忌一腳門里一腳門外與人握手,尤忌四人交叉握手。和初次見面的女人通常不握手,只行鞠躬禮。同男人握手越緊,表示友情越深,和女人握手則須輕些。
5.吻手禮
吻手禮是流行於歐美上層社會的一種禮節。和上流社會貴族婦女或夫人見面,若女方先伸出手做下垂式,則將指尖輕輕提起吻之。但女方如不伸手,則不吻。行吻手禮時,若女方身份地位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後,再握手吻之。此項禮節英法社會最重視。
6.接吻禮
接吻禮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朋友、夫妻之間表示親昵、愛撫的禮節。通常是在受禮者臉上或額上輕吻一下。遇到高興的時候,或有喜事或悲傷的時候,一般也行接吻禮,表示親熱和慰問。
7.擁抱禮
擁抱禮是歐美各國熟人、朋友之間表示親密感情的一種禮節。他們見面或告別時互相擁抱,表示親密無間。擁抱禮通常和接吻禮同時進行。
各國初次見面送禮注意事項
德國:送禮講究包裝
在德國送禮,對禮品是否適當、包裝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專送情人的,絕不可隨便送;德國人喜歡應邀郊遊,但主人在出發前需要做好細致周到的安排。
阿拉伯國家:初次見面不送禮
阿拉伯人初次見面時不送禮,否則會被視為行賄。按阿拉伯習俗,用舊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別不能送禮物給有商務往來的熟人的妻子。更不可詢問他們的家居情況。去阿拉伯人家參觀做客,千萬不能盯住一件東西看個不停,那樣阿拉伯主人一定會要你收下這件東西,否則心裡將鄙視你。
法國:送花別捆紮
在法國送禮,一般選在重逢時。禮品選擇應表示出對法國主人的智慧的贊美,應邀去法國人家用餐時,應送幾枝不捆紮的鮮花。
拉丁美洲:不能送手帕、刀剪
在在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則被認為是友情的完結。手帕也不能作為禮品,因為它是和眼淚相聯系的。拉丁美洲人喜歡美國生產的小型家用產品,比如廚房用具等。在拉美國家,征稅很高的物品極受歡迎,最好不送奢侈品。
日本:禮,一定要送,不必有用
日本人講究禮儀,有送禮的習俗。但一般送些對其本人沒啥用途的物品,收禮人可以再轉送。日本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名酒及中葯,對一些名牌貨也很喜歡,但對有狐獾圖案的東
西則比較反感,因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徵,獾則代表狡詐。到普通百姓家做客,送菊花只能15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16瓣的菊花。
英國:討厭有公司標記的禮品
英國人講究外表,一般送禮都是送花費不多的東西,如高級巧克力,名酒和鮮花也是英國人收禮的最愛之物,合適的送禮時機應是晚餐後或看完戲之後。對標有公司標記的禮品,英國人普遍不欣賞。公司若送禮,最好以老闆和私人名義。
美國:送禮,當面打開
一般來說,美國人不隨便送禮。有的在接到禮物時常常顯得有些難為情。如果他們湊巧沒有東西回禮,就更是如此。但是逢節日、生日、婚禮或探視病人時,送禮還是免不了的。
美國人最盛行在 聖誕節 互贈禮品。聖誕節時,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為收到各種新奇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這是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大人們之間常送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禮物多用花紙包好,再繫上絲帶。按照美國傳統,聖誕節的前幾天還有個「白聖誕節」,屆時,人們用白紙包好禮物送給附近的窮人。
此外,美國人認為單數是吉利的。有時只送三個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於中國人講究成雙成對。美國人收到禮物,一定要馬上打開,當著送禮人的面欣賞或品嘗禮物,並立即向送禮者道謝。禮物包裝都較講究,外表精美華麗,裡面卻不一定是太貴重的東西。有時打開里三層外三層的精美包裝,露出來的只是幾顆巧克力糖而已。
俄羅斯:千萬別送錢
俄羅斯人送禮和收禮都極有講究。俄羅斯人忌諱別人送錢,認為送錢是一種對人格的侮辱。但他們很愛外國貨,外國的糖果、煙、酒、服飾都是很好的禮物。如果送花,要送單不送雙,在他們看來,雙數是不吉利的。
荷蘭:食品,少送
在荷蘭,人們大多習慣吃生、冷食品,送禮忌送食品,且禮物要用紙製品包好。到荷蘭人家做客,切勿對女主人過於殷勤。在男女同上樓梯時,其禮節恰好與大多數國家相反:男士在前,女士在後。
G. 世界上各個國家客人見面的禮儀有哪些
世界上各個國家客人見面的禮儀有握手禮儀、拱手禮儀、鞠躬禮儀、擁抱禮儀、吻手禮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