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為什麼教材不寫實際的國際局勢

為什麼教材不寫實際的國際局勢

發布時間:2022-08-28 19:02:40

❶ 如何正確認識當代中國的國際戰略

一)時代主題的轉換
1.19世紀末至20世紀60年代的國際生活的主題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時,列寧通過對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矛盾的科學分析,指出壟斷資本主義形成後,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各種矛盾日益加劇,形成全面的、深刻的和持久的政治經濟危機,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從而為無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由此,列寧提出當時國際生活的主題是戰爭與革命。
2.當今時代的主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來,世界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力量超過了戰爭的力量。人類在20世紀中已經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也經歷了冷戰對峙的磨難,付出了沉重代價。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都不願意歷史的悲劇重演,都不願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區再發生新的熱戰、冷戰和動亂,都不願看到任何國家或集團再推進新的霸權和強權。反對霸權主義,爭取世界和平,這已經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和普遍要求,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共識。
其二,經濟的發展成為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關注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政府普遍認識到以經濟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對一個國家的世界地位的影響,紛紛把發展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冷戰結束後,經濟問題成為國際關系的重點,經濟斗爭成為國際斗爭的主要內容,發展問題更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發展問題是當代世界的突出問題,具有全球的意義。謀求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和主流。
其三,新的科學技術革命方興未艾。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首先是在發達國家,而後便在世界范圍內興起了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幾乎各個科學技術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新的飛躍,產生了並在繼續產生一系列新興科學技術。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使社會物質生產的各個領域面貌一新,經濟出現巨大增長,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同時也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其他領域。各國紛紛制定科學技術特別是高科技的發展規劃,並把它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以及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四,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新科技革命的發生,引起了國際分工和經濟高度國際化的發展,使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廣度上都得到空前的發展,各國的生產、流通、投資等日益連接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間的經濟發展只有在相互依存和滲透的條件下才能真正實現,世界經濟已經全球化並呈加速發展之勢。
鄧小平準確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深刻地考察了時代的要求,科學地概括了時代發展的新特點和內容,從而對戰後世界形勢的新變化,提出了新的理論概括。他在20世紀80年中期就多次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和平問題,是指在較長時期內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問題,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和制止局部戰爭的問題。現在雖然在較長時期內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可能的,但是人類仍然面臨著戰爭的威脅。和平問題是一個事關全人類的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
發展問題,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而且是整個世界的發展問題。我們應當把發展問題提到整個人類的高度來認識,要從這個高度去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
發展問題成為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的核心,相本原因在於長期以來通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形勢惡化,貧困差距擴大。
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其中,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保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人類才有可能集中力量求發展;發展是和平的基礎和根本途徑,只有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才能更加有力地反對霸權主義,消除誘發戰爭的種種不利因素,爭取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要在和平環境下才能順利實現。和平離不開發展,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和平力量才能不斷壯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戰。正如江澤民同志所指的:「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各國的共同發展則是保持世界和平的基礎。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當今世界的頭等大事,就是在和平穩定中謀求發展。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正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個長期的國際和平環境,需要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爭取和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是我國對外工作的首要任務。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3.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加快、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的情況下,把世界的生產、貿易、金融等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開放。
經濟全球化不是主觀人為推動的,它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而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世界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經濟全球化不僅加劇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資金、技術、市場和資源方面的競爭,也加劇著一些國家內部的貧富矛盾,引發社會沖突。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長期安寧的;
(二)當代中國的國際戰略
1.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國際戰略
新中國建立前夕,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根據當時的國際環境和中國革命幾十年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新中國即將奉行的國際戰略政策。1949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我們可以採取和應當採取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的方針」,「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的繼續存在」,「我們必須盡可能
地首先同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民主國家做生意,同時也要同資本主義國家做生意」。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對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和立場作了明確規定,基於上述總政策和基本原則,以及國內外形勢的特點,新中國決定實施三大具體方針和政策措施,即「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2.鄧小平對國際形勢的新判斷
自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以後,鄧小平根據世界各種努力的實力對比消長與變化,根據世界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和走向以及由此產生的新問題、新矛盾,對國家形勢作了一系列的新判斷。
第一,世界大戰是可以避免的。60年代和70年代,由於美國擴大對越南的侵略戰 原蘇聯對我國的軍事威脅日益增加,我們一度認為世界戰爭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對國際形勢進行了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對戰爭與和平問題作出了新的判斷。鄧小平說:「過去我們的觀點一直是戰爭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這幾年我們仔細地觀察了形勢,„„由此得出結論,在較長時期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對於總的國際局勢,,我的看法是,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鄧小平根據世界形勢的變化,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這是他從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國際矛盾中,抓住了制約、影響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鄧小平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還有其他許多問題,但都不像這兩個問題關系全局,帶有全球性、戰略性的意義。」這是因為和平與發展問題不僅反映了世界形勢發展的大趨勢,而且還反映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第三,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東歐劇變特別是蘇聯解體後,原有兩極格局瓦解,冷戰局面結束。但是,冷戰思維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並沒有改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妨礙發展的主要根源。世界各國人民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第四,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瓦解,世界局勢發生急劇變化。蘇聯解體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的終結,就格局已經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鄧小平提出,對於國際局勢要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經過冷靜觀察和分析,他指出:「現在舊的格局在改變中,但實際上並沒有結束,新的格局還沒有形成。」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一家獨霸世界力不從心;歐洲聯盟的建立,加快了經濟、政治一體化進程成為國際經濟、政治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日本正在積極努力,爭取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邁進;俄羅斯現在的實力,決定它仍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不容低估;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必將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正如江澤民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
動的歷史時期。兩極格局已經終結,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3.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在新的世紀,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國際秩序是指國際社會中的行為主體處理彼此間關系的原則、手段和相應的保障機制的總和。國際秩序通常包括國際規則、國際協議、國際慣例和國際組織等。一般來說,特定的國際秩序是以特定的國際格局為基礎的。由於國際格局形成於特定歷史時期,是世界上各種重要的政治、經濟力量的對比和布局,具有相對穩定而又不斷變化的特點。現行的國際秩序即舊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是與當時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和世界格局相適應的。國際政治舊秩序的基本特徵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種舊的國際政治秩序嚴重危害著世界的和平、穩定和安全。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基本特徵是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剝削,這種舊的國際經濟秩序造成了南北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
由於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極端不公正、不合理,也兩極格局終結世界正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改變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便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國際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世界各國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紛紛提出了各自關於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要求和斗爭,建立什麼樣的國際新秩序,是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
中國一貫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74年,鄧小平同志就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講到國際新秩序問題。1988年9月21日,鄧小平同志在同斯里蘭卡總統談話時,首次提出需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和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主張。同年10月4日,鄧小平同志對來訪的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說,現在要研究提出建立一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問題。過去的國際政治是霸權主義,是集團政治。集團政治本身就不平等。經得起考驗、能夠維持和平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8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時精闢指出:「世界總的局勢在變,各國都在考慮相應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國際秩序。霸權主義、集團政治或條約組織是行不通了,那麼應當用什麼原則來指導新的國際關系呢?最近,我同一些外國領導人和朋友都談到這個問題。世界上現在有兩件事情要同時做,一個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一個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20世紀90年代以來,江澤民同志等中國政府領導人在各種場合多次聲明,中國作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員,願意同世界各國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而不懈努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應該從當今世界的實際情況出發,應該反映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和共同利益,應該體現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的要求。」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應該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保障各國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利,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中國政府主張建立的國際政治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應當作為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參與國際事務;各國有權根據各自的國情,獨立自主
地選擇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和發展道路;國與國之間應當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不幹涉別國的內政;國家之間的分歧和爭端應當遵照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准則,通過協商和平解決,不得訴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脅。
中國政府主張建立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各國有權對本國資源及其開發實行有效控制;有權參與處理國際經濟事務;發達國家應尊重和照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時不應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加強南北對話與合作,在商品、貿易、資金、債務、貨幣、金融等主要領域作出必要的調整和改革,做到經濟上互惠互利。
國際秩序對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即對於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有著直接的重要關系。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會有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各國發展,而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秩序則會起相反的作用。國際秩序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國際社會中各主要行為體力量關系對比的結果,所以要判斷國際秩序的性質,看其是否公正、合理,就只能以其是否有利於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為惟一的標准。
中國政府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贊賞,也得到一些發達國家的有識之士的支持。但中國政府也清醒地看到,歷史上形成的國際舊秩序現在還占支配地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還在日益擴大的現實告訴我們,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發展中國家要加強自身的團結合作,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還要抓緊時機發展自己,以增強談判地位,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4.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推進發展模式多樣化
鄧小平不僅積極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准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還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風雲變幻,國際局勢錯綜復雜,國際社會各種力量重新組合的時候,及時提出「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以及「不舉旗、不當頭、不稱霸」的處理方針,使中國在維護國內政局穩定的同時,用自己的行動促進了國際關系民主化。
20世紀80年代末,國際形勢發生了戰後以來最為劇烈的變化,世界社會主義出現低潮。面對國際風雲突變,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中國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既堅決頂住了西方的壓力,又不同它們進行全面對抗;既團結發展中國家反對霸權,又避免自己當頭,避免把世界的一些矛盾集中到自己身上,保證我們掌握戰略主動權。
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凝聚各國人民的力量解決面臨的突出問題。歷史已經反復證明,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各國共同解決,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各國合作應對;任何一個國家和一種力量,都不可能也沒有能力來獨自完成這個任務。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人民作主;國際上的事情要由各國平等協商。在事關世界和地區和平的重大問題上,應該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堅持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爭端;
尊重發展模式多樣性,保證各國和睦相處、互相尊重。各國人民在自身的發展進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各種文明互相交流和借鑒,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各種文明和社會制度應該而且可以長期共存,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應該只有一種模式。一個和平相處、共同發展的世界,只能是一個
各種文明相互交匯、相互借鑒,所有國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充滿活力而又絢麗多彩的世界。
5.樹立新安全觀
以軍事聯盟為基礎,以軍備為手段的舊安全觀,無助於保障國際安全,更不能營造世界的持久和平。
新安全觀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協作。

❷ 形勢政策課包括哪些內容

1.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

2.了解形勢與政策基本知識以及當前國內外重大、熱點問題,了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開闊學生視野,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3.形勢與政策課總計32學時,課內專題講座24學時,社會實踐8學時。課內專題講座在大學一、二年級進行,每學期講座2個專題,共計8個專題。社會實踐在大學三年級進行,按社會實踐具體要求開展。

4.大學一年級通講專題,大學二年級選擇專題。每個專題講座都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認真聽講,課上做好學習筆記,課下完成心得體會。沒有按時參加的同學請利用其他時間補上相同或其他內容的講座。

5.形勢與政策課成績考核實行百分制,包括平時表現、上機考試和社會實踐三部分分值。平時表現按形勢與政策課學習手冊記錄的內容分類後給出分數。上機考試在大學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末進行,考核內容包括課上講座和教科書的相關內容。社會實踐按相關具體要求給出分值。

勢與政策課的根本任務就在於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高職院校在德育工作中,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和變化,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加強對學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這對於提高高職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他們成長成才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為什麼教材不寫實際的國際局勢擴展閱讀

形勢政策課的課程示例

1、題目:中美貿易摩擦的實質、走向以及中國的對策 指導教師:馬軼倫老師 請同學提前到指定地點參與討論,並根據討論題目提前准備發言稿,避免學習手冊最後一頁專題研討空白,當然可以在討論結束後再對發言稿進行補充、添加。

2、題目:打造生態文明的「生命共同體 」指導教師:陳肖東老師 請同學提前到指定地點參與討論,並根據討論題目提前准備發言稿,避免學習手冊最後一頁專題研討空白,當然可以在討論結束後再對發言稿進行補充、添加。

3、題目:人際困擾與積極關系 指導教師:應兆升老師請同學提前到指定地點參與討論,並根據討論題目提前准備發言稿,避免學習手冊最後一頁專題研討空白,當然可以在討論結束後再對發言稿進行補充、添加。

❸ 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思想能否對我們今天國際局勢有一些借鑒呢

如下: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現實啟示:必須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認清中國國情與社會性質面對新的國際形勢與世界格局,黨的基本路線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在處理各種問題時,應當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從而更好的發展。

❹ 中國目前國際局勢如何

真不知道經濟學家怎麼想的,非要把財富越來越少說成衰退,把財富越來越多,但是增長得比以前慢叫下滑。中國經濟下滑了,但依然是7%以上的增速,依然是發展最快的經濟體。而且現在經濟增速放緩有中央調控的因素在裡面,其實每年的實際增長率都比政府提出的目標高,目前政府一些做法其實是在倒逼行業自我規范。比如前不久任由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飆到13.444,央行死活不放錢出來,就是逼銀行將資產從金融投機市場撤出來,以投入實體經濟。
國際形勢現在看起來是比以前嚴峻,但其實是美國對華政策由遏制轉變成了牽制。也就是說目前美國遏制中國,不讓中國發展的企圖已經破產了。只能想辦法牽制中國的發展,讓中國發展慢一點兒。
打不打仗今天真的很難說,明天會明朗一點兒。現在日本自民黨、大家黨、維新會要修改憲法,公明黨沉默,其餘黨派反對修改憲法。如果明天日本參院選舉結果自民黨、大家黨、維新會在參院的席位超過162席,或者雖然三黨沒有超過162席,但是公明黨也支持修憲,那麼下一個甲午年(2014年)戰爭無法避免。如果日本人能意外的清醒一下,不將選票投給被安倍控制的那群AV女,戰爭就能避免,至少是推遲幾年。

❺ 中國當前面臨的復雜國際形勢

一)、國際局勢保持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戰爭、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

當前,大國關系繼續以合作為主調並保持相對穩定。美歐、美俄之間因伊拉克戰爭出現的矛盾有所緩和,雖然雙方之間深層次的矛盾和分歧並未消除;中美關系在台灣問題、經貿問題等方面面臨新的考驗,但雙方的合作領域與共同利益仍在擴大,雙邊關系中的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中俄、中歐戰略夥伴關系進一步鞏固,合作關系繼續加深;中日政治關系雖因日政界對二戰態度、雙方領土爭端等問題而受到較大幹擾,但雙方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仍然高潮迭起,足見中日友好與合作基礎深厚,日趨成熟;中印政治與經濟關系均保持積極態勢。相對穩定的大國關系,反映和平與發展作為當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轉。

然而,當前國際形勢亦有相當嚴峻的一面。地區性的戰爭和暴力沖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戰亂、動盪與緊張已從三個方面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壞甚至摧毀了有關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環境。其二,間接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環境。其三,增添了大國關系中的隱患,從而威脅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二)、霸權主義仍是當今世界動盪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權主義在伊拉克雖遭受挫折,但元氣未傷,其謀求單極世界霸權的勢頭仍將延續相當一段時期;當今世界多數熱點問題,如伊拉克戰爭的各種後遺症、巴以沖突的持續和升級、朝鮮半島形勢的緊張,雖涉及各種復雜因素,但從根本上說都與霸權主義干預密切相關

(三)、國際恐怖主義反彈強烈,國際反恐斗爭形勢嚴峻。

冷戰結束後,恐怖主義活動愈演愈烈,已成為國際社會一大公害。近年以來,國際反恐形勢出現若干新動向。首先,恐怖主義活動出現新的反彈,打擊恐怖主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義襲擊頻率增加,活動范圍、襲擊規模擴大。西班牙、俄羅斯等地先後遭受嚴重恐怖主義襲擊,舉世震驚。

(四)、全球性軍事戰略深入調整。

當前,世界上一些軍事大國正在進行二戰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軍事戰略調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強軍事實力,強化軍事力量在維護和擴展國家利益中的職能作用,謀求在世界多極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爭奪在二十一世紀國際社會中的戰略主動權。

總體來看,國際環境還是比較好的,對於中國的發展還是利大於弊的。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世界目光,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都為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提高加分。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使得國與國之間既存在摩擦、更存在依靠。美國、日本的重要貿易夥伴中,中國就排在前列。

對我國來說,對當前國際形勢進行評估,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認識國際環境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影響。這既涉及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也涉及到對當今世界長遠變化大勢中一些深層問題的認識。

❻ 現代國際局勢

1、我國有個預言故事叫《狼和小羊》,如今該故事正在利比亞真實的上演。西方列強以和平和人道主義為謊子,操控聯合國在利比亞設立了禁飛區,不允許一個主權國家自己的飛機在本國領空飛翔,卻不惜代價的派遣轟炸機對一個主權國家任意轟炸,這些如狼似虎的強盜給利比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真可謂「項庄舞劍意在沛公」,聯合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不幹涉內政,這些狼蟲虎豹卻視而不見,無任何作用,強盜們所謂的「人道主義」完全是用導彈和轟炸在表演著各個角色,這與《狼和小羊》「狼」的行為如出一轍。
按照西方文明國家的邏輯推理,若承認發生在利比亞的反政府武裝組織是合法武裝組織,那麼發生在西方國家的反政府武裝組織也就應該是合法的,也就是承認世界上所有搞恐怖活動的組織都是合法的,「本拉登也成了合法」。全世界人民最好響應這些強盜的號召趕快行動起來,拿起武器都來反政府,打倒列強,人們才有好日子過,省得這些滿嘴人道主義,心存狼子野心的侵略者,吃飽了沒事做不搞掠奪撐得慌,披著節能減排的外衣,口喊著降低二氧化碳的口號,卻一個勁的嫌地球不夠熱,肆無忌憚的在別人國家亂扔炸彈,製作溫室氣體,破壞地球資源,消耗地球的不可再生資源石油,「它們是真正披著羊皮的狼」這幫傢伙名副其實才是真正最大的唯恐天下不亂的頭號恐怖分子。這就是有個人說過的「美國無所不能的邏輯」。
卡扎菲沒有用恐怖行為侵犯別的國家,一沒投炸彈在「公廁」倫敦,二沒有轟炸「法爛西」埃菲爾,卻只忍氣吞聲來接受來自北約炸彈的回答。
古時候人們都認為用棍棒打家劫舍稱為「強盜」那麼西方列強用炮彈轟炸一個無還手之力的主權國家,應該說他們比強盜還強盜,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搶財物,前者搶財不害命,後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披著羊皮先殺人,而後再掠奪利比亞的石油,
真正的人道主義應該給利比亞人民送生活必需品,而西方所謂的「人道主義」給利比亞送去的卻是破壞和殺人,這與人道主義相悖,因為「人道主義」和「殺人」是背道而馳的。
八國峰會內幕使我們聯想到過去八國聯軍打中國的侵略情景。妥協不能成就願望,只有反抗才可能贏得曙光。
人在做天在看,鬼子殺人在二戰,回敬日本起海嘯,美國龍卷在泛濫。

2、所謂國際關系格局,實際上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形成的國際秩序和利益分配體系。隨著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矛盾、利害關系的變化,國際關系格局必然隨之調整乃至完全打破舊的格局。所以說,國際關系格局演變的根本原因是實力對比的變化,它包括經濟、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等,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一流強國,在上述三個方面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方面比較突出。

一、近現代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及特點

從19世紀初至當代,國際關系格局先後經歷了四個局面,即維也納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和世界格局多極化。

1814~1815年間,戰勝拿破崙帝國的歐洲各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這次會議由俄、普、奧、英四國操縱,會議通過了恢復封建秩序、限製法國再起、分割法屬殖民地、重劃歐洲版圖、維護德意分裂等決議。從而形成了維也納體系。為鞏固該體系,又先後成立了神聖同盟和四國同盟,旨在鎮壓歐洲和一切革命運動。維也納體系體現了歐洲專制君主以高壓手段,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它反對社會進步,任意踐踏弱小民族利益。但用召開會議的辦法解決國際爭端,在客觀上使近代國際關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維也納體系內部矛盾重重,大國之間為了各自利益互相勾結又互相爭奪,瓦解是必然的。19世紀20、30年代歐洲的革命運動動搖了維也納體系,並使之走向瓦解。希臘獨立首先打破了維也納體系所規定的歐洲版圖,歐洲封建統治秩序不斷遭到沖擊,嚴重動搖。法國七月革命後,維也納體系名存實亡。1848年歐洲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

一戰結束後,戰勝國分別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巴黎和會及其協約國及參戰各國與戰敗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包括對德的凡爾賽和約,對匈牙利的特里亞農條約,對奧地利的聖日爾曼條約,對保加利亞的納伊條約,對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2)國際聯盟的建立。(3)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九國公約)。在凡爾賽體系中戰勝國的要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滿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凡爾賽條約第231條規定德國和其盟國應當承擔戰爭責任,這實際上就使戰勝國對戰敗國索取賠款合法化,於是條約規定德國和其他戰敗國要向戰勝國賠款。(2)對德國領土的安排和軍事力量的嚴格限制,以及對德國殖民地的瓜分,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權全部移交日本等,滿足了法、英、日的一些要求。(3)對波蘭的復國,對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和南斯拉夫國家獨立的承認,部分尊重了民族自決權。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戰勝國列強在共同宰割戰敗國,瓜分殖民地和反對各國人民革命中所達成的暫時妥協。這個體系是不牢固的,因為它不但沒有消除戰勝國之間的矛盾,而且加劇了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國主義宗主國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具體說來:①凡爾賽體系是建立在對戰敗國的掠奪基礎上的,這就必然導致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的加劇,擁有極大經濟潛力的德國決不會忍受凡爾賽和約的壓制,隨著經濟力量的恢復和增長,必然會拒絕履行直至撕毀和約。②戰勝國之間矛盾重重,也是削弱凡爾賽體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凡爾賽體系是戰勝國列強妥協分贓的產物,它沒有也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的矛盾。法國對巴黎和會沒有完全實現其肢解德國、奴役德國的計劃不滿,為了鞏固它在歐洲大陸的霸權,繼續採取削弱德國的政策。英國則在歐洲大陸上繼續推行抑法扶德的均衡策略,在經濟上、政治上支持德國,指望以此來削弱法國的陣地。美國不甘心在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它留在凡爾賽體系之外,在歐洲扶植德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同日本、英國展開了新的爭奪。③由於凡爾賽體系的帝國主義性質,它遭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對。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政府的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土耳其人民通過民族解放戰爭,埋葬了色佛爾條約,打開了凡爾賽和約的缺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以及戰敗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有力地沖擊著凡爾賽體系的基礎。正如巴黎和會沒有消除帝國主義的矛盾一樣,華盛頓會議也未能解決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日本不滿意華盛頓會議的結果,這就預示著日美矛盾的必然激化和英日分歧的擴大。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也決定了華盛頓體系的脆弱性。隨著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戰勝國之間因分贓不均所帶來的矛盾,以及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這些矛盾的發展必將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導致帝國主義爭奪霸權的新戰爭。

雅爾塔體系指1943年底到1946年初二戰後期到戰後初期雅爾塔會議前後,以美蘇為主的大國間所達成的一系列戰後國際政治秩序的協議。它包括: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三次三大國首腦會晤等國際會議的協議,戰後初期東歐地區版圖的變化,德國的分治,聯合國初期的活動以及大國有關的遠東地區勢力范圍的安排等。該體系的特點是: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中心的兩極結構,取代了傳統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結構。雙方的沖突不僅是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的沖突,而且是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根本對立。斗爭的主要方式是冷戰,在亞、非、拉等地區,則有各自支持的國家間的局部戰爭。美蘇冷戰對立的標志是:政治上:杜魯門主義的形成,歐洲共產黨中央情報局的建立與1950年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簽訂;經濟上:馬歇爾計劃的提出,經互會的成立;軍事上:北約和華約的建立。雅爾塔體系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經歷了冷戰、冷戰與緩和的交錯,美攻蘇守、美蘇對峙、美蘇互有攻守的演變過程。雅爾塔體系的演變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始終以美蘇關系為主線,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和協調為中心,冷戰共處貫串始終,但戰略態勢互有變化;美蘇在多處熱點上出現全面對抗,但從未爆發面對面的熱戰。雅爾塔體系的建立是以戰後初期國際力量對比為基礎的,由於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使各國在國際上的對比力量發生變化,使雅爾塔體系受到沖擊,兩個超級大國對各自盟國的控制力也不斷減弱。首先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獨立,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給美蘇兩極格局以有力沖擊。如在聯合國中,改變了超級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局面。其次,日本、西歐重新崛起,使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局面,逐漸轉變為美、日、西歐三個經濟中心。東歐國家獨立自主的傾向不斷增長,兩極格局的基礎終於動搖了,世界多極化趨勢迅速發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東歐劇變,德國重新統一,華沙條約組織解體,尤其是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它標志著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為主要特徵的國際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雅爾塔體系最終瓦解,世界政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當前世界格局的特點是,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終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世界正處於新舊格局交替的過渡時期。格局轉換時期的特點為:(1)這次格局轉換是在和平條件下發生的。過去的世界格局都是通過戰爭來進行的。一戰打破了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格局,在戰勝國的安排下形成凡爾賽體系。二戰打破了法西斯集團和反法西斯集團的格局,在戰勝國特別是美、蘇的安排下形成了雅爾塔體系。(2)從兩極格局向多極格局轉換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將有一個比較長的過渡時期。(3)在這次新舊格局轉換過程中,斗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為什麼說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因為:(1)兩極格局終結,美國雖然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但美國想一家獨霸世界已經力不從心。(2)當前世界上,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這四種力量,無論哪一種都不可能做為獨立的一極來與美國抗衡。因此說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二、近代現代國際關系的基本線索與階段特徵

世界近代現代的國際關系,若依據國際關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變化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進行分析。

1.從17世紀下半期至一戰為第一時期。此時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國際關系的中心舞台在歐洲。在這一時期,歐洲列強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展開激烈的角逐和斗爭,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早期殖民擴張時期的國際關系:時間為17和18世紀,其中法國、西班牙、荷蘭和英國四大商業強國的沖突,構成了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中心內容之一。在這場斗爭中,先是英國打敗西班牙,17世紀下半期,英荷之間又發生了三次戰爭,結果荷蘭的殖民優勢被摧毀;在北美,英國奪取了荷屬阿姆斯特丹(改名紐約)。17世紀晚期到18世紀,英國又同法國多次發生戰爭,奪取了法屬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地區,並奪取了法國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盤。在長期殖民戰爭中,英國掌握了海上霸權,搶佔了廣大殖民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這一時期,新崛起的俄羅斯帝國與瑞典的北方戰爭、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擴張,構成了國際關系的第二個內容。俄國彼得一世、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的擴張表現在領土的侵佔,這與英、法等國殖民地擴張有所不同。同時,此種擴張更多地帶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擴張,則是早期資產階級原始積累的性質。在這一時期,強國之間的關系隨著各自利益的需要而變化,如普奧,既有戰,又有結伙瓜分波蘭的舉動。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和發展時期的國際關系:時間從18世紀法國大革命開始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止。18世紀以前,封建君主專制國家對國際事務擁有重大影響。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體系。歐洲各國封建勢力內外勾結,組成反資產階級革命同盟。因此這一時期的國際關系首先表現為法國與歐洲列強的關系。在法國大革命中,先是普奧組成干涉軍,失敗後,英國為同法國爭奪中東的利益和進行海上爭霸,組織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後,法國與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間的關系,是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與傳統的封建勢力之間關系的繼續,並使新生政權得到鞏固和發展;法國與後來反法同盟之間的關系,帶有明顯的爭霸特點;而對西班牙和俄國的進攻,則是侵略行徑。1815年,拿破崙戰爭失敗後,戰勝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建立了具有一定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際政治體系——維也納體系。當時的歐洲列強俄、英、普、奧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在歐洲劃分了勢力范圍,奠定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這個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封建專制國家在其中占據支配地位,組成了多極均勢結構,以恢復、鞏固歐洲封建秩序,消滅各國革命為目的。19世紀中期,為了爭奪海外殖民地和歐洲霸權,資本主義列強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導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國際戰爭,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為爭奪土耳其,英、法、俄之間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在德意統一過程中,也滲透著復雜的國際關系,德意志統一進程包含有普奧與丹麥的關系、普奧之間的關系和普法之間的關系。義大利統一主要體現了奧意的關系、意法的關系、法奧的關系等。

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和一戰時期的國際關系:19世紀末,隨著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英國的工業生產由70年代的世界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法國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美國由世界第四位躍居第一位;德國超過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這種新的力量對比與當時勢力范圍的劃分、殖民地的佔領不相稱,世界領土又已經被瓜分完畢,於是新老帝國主義之間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和斗爭變得空前尖銳。由於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德國的領土野心和殖民擴張對老牌頭號殖民帝國英國的威脅最大,英德之間的矛盾成了當時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德奧意三國同盟和以英國為首的英法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侵略集團,雙方瘋狂擴軍備戰,終於在1914年爆發了一戰。一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掠奪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雙方在西線、東線、南線以及亞洲部分地區進行了交戰。1918年德國戰敗投降,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2.從一戰後至二戰期間為第二時期。此時,美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與之相反,歐洲主要國家卻因戰爭而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時,十月革命的勝利和蘇聯的誕生,從根本上動搖了舊的國際秩序,在這一歷史變化的影響下,國際關系的中心開始從歐洲向它的兩側轉移。這一時期的國際關系呈現出更為復雜的局面。

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繼續進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但是由於戰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爭霸的對手由兩大軍事集團變為戰勝的協約五強——英、法、美、意、日,戰敗的同盟國暫時失去爭霸的資格。同時,美日的崛起沖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國際格局。在全球范圍內,英美之間的爭奪成為主要矛盾;在歐洲,法國同英美相互對立;在遠東,日、美、英三國斗爭中,日、美之間的爭奪尤為劇烈。爭霸的方式從戰場移到和會的談判桌上。先後召開了巴黎和會。在會上,英法美三國都想按自己的意圖處置戰敗國,安排戰後世界。因而矛盾重重。在殖民地和國聯問題上,美國企圖依靠其強大的經濟金融實力,操縱國聯,控制英法,充當盟主,領導巴黎和會,進行殖民地分割,以實現自己稱霸世界的野心,但遇到軍事實力更為強大的英法等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充當世界霸主的計劃落空,加上國內黨派斗爭,美國沒有參加國聯,國聯被英法所操縱。在處置德國疆界和賠款問題上,英美則聯合反對法國,相互之間展開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斗爭,經過激烈爭吵,簽訂了對德和約和對其他戰敗國的和約,在爭霸的中心地帶歐洲和西亞、非洲重新瓜分了勢力范圍,暫時調整了列強在西方的關系。為了解決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列強爭霸矛盾,戰勝國又召開了華盛頓會議。這次會議在承認美國優勢的基礎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軍軍備和瓜分中國等問題達成了協議。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確立了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從而完成了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所謂「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帝國主義與蘇俄之間的關系也是構成戰後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帝國主義國家對蘇俄進行了經濟封鎖和長達三年的武裝干涉,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兩種社會制度由軍事沖突轉到和平共處局面。

20年代,英法美圍繞德國賠款問題的斗爭,已不單單是賠款本身,而是上升為帝國主義爭奪歐洲霸權的復雜問題。爭奪的結果,英美乘法國佔領魯爾的失敗,把賠款問題的主動權抓到自己手中。道威斯計劃的通過和實施,說明法國謀取歐洲霸權的努力失敗,英美特別是美國取得在賠款問題上的控制地位,增強了它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這是繼華盛頓會議之後,帝國主義之間關系的又一次調整。這次調整發生了有利於美英而不利於法國的變化。1925年簽訂的洛迦諾公約是道威斯計劃在政治上的繼續。它雖然在總體上沒有打破凡爾賽體系,但進一步削弱了法國,抬高了德國,導致了歐洲大國之間相對地位的微妙變化。法國對德國違反「和約」的行為已不能實行單獨制裁,法國的東歐同盟體系遭到削弱,本身的邊境安全置於英美兩國的空頭保證之下。法國在歐洲的領導權被嚴重削弱。德國恢復了國際關系中的大國地位,加入了國聯,並任常任理事國。英國取得了平衡歐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間沖突的仲裁者和法國的保證人。

30年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新的變化,1929年德國工業生產再次超過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重新加入了帝國主義爭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組合。德意日法西斯結成了侵略集團,撕毀了「和約」,沖破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擴軍備戰,發動對外侵略。英法美面對法西斯的步步緊逼,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行退讓妥協的綏靖政策。它們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不加干涉,聽任日本擴大侵華戰爭,縱容德意侵佔弱小國家,甚至同法西斯國家一起演出了「慕尼黑」丑劇。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和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交相助長,使國際局勢越來越滑向全面爆發世界大戰的邊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仍然是帝國主義制度及其爭奪世界霸權的侵略擴張在整個戰爭中起了決定的作用,英美也捲入反法西斯戰爭,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結成了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這就使二戰演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戰初期,德國憑借著優勢兵力,橫掃大半個歐洲。法國敗降,義大利參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法西斯國家勢力一時達到頂峰。1942年中期到1943年初,以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海戰、北非阿拉曼戰役等三大戰役為轉折點,法西斯國家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結束。大戰中,蘇美英等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盟國之間在政治上互相協商,軍事上互相配合,物質上互相支援,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當然,由於聯盟的參加國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標之外還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聯盟內部也存在著矛盾和沖突,大戰中期主要圍繞著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大戰後期集中表現在戰後世界的安排問題上。然而,打敗法西斯畢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標,因此協調戰略,互相支援的聯合趨勢始終佔主導地位。從聯盟建立到大戰結束,國際反法西斯聯盟並未破裂。最後反法西斯聯盟國家終於在1945年相繼打敗德日,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二戰後至今為第三個時期。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格局經歷了由兩極對峙到多極化的演變趨勢。

從1945年到50年代末,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峙與抗爭時期。二戰後期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戰時同盟的政治基礎動搖,美蘇兩個大國之間全球戰略的分歧逐漸擴大,戰時同盟發生分裂。美國憑借它在戰時膨脹起來的經濟軍事實力,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把戰前對抗的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糾集在一起,組成了帝國主義陣營。蘇聯同新生的歐亞人民民主國家一起組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美國要稱霸全世界,遇到了蘇聯這個最大的障礙。美蘇由聯盟轉為敵對。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戰中的法西斯國家同反法西斯聯盟的生死較量變為兩大陣營的全球對抗。歐洲是美國對外擴張的全球戰略的重點,蘇聯是主要對手,「冷戰」是美國採取的主要方式和政策。1946年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進行「冷戰」宣傳。1947年美國拋出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方針——杜魯門主義,公開打出反蘇反共的旗幟,「冷戰」全面展開。接著美國又實施了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的馬歇爾計劃,1949年建立了以美國為盟主的西方防禦體系「北約」組織。針鋒相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55年建立了「華約」組織。在歐洲形成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

在亞洲,美國扶蔣反共,干涉中國內政,建立亞太軍事同盟體系,組成了對中國和蘇聯的包圍圈;發動侵朝戰爭;武裝侵佔中國台灣;發動侵越戰爭。中朝越等國人民進行了反侵略反干涉的斗爭。總之,兩大陣營的對峙構成了戰後初期世界政治格局和國際關系的基本特徵。

從60年代到70年代,是兩大陣營開始解體、美蘇爭霸與三個世界形成時期。由於蘇聯推行霸權政策,社會主義陣營到60年代解體。同時,帝國主義陣營也出現分裂,形成了美國、西歐、日本三大經濟中心。戰後兩大陣營的對峙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所取代,它們構成了第一世界;亞非拉獨立國家形成了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反帝、反殖、反霸,構成第三世界;美蘇兩國各自盟國的獨立自主傾向進一步發展,它們既不同於超級大國,又不同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兩者之間,構成第二世界。中國屬於第三世界。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二戰後,在雅爾塔體系基礎上形成的以美蘇為主體的兩極格局全面崩潰了。世界政治格局從此進入了由兩極向多極化轉換的過渡時期。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演變的根本動因包括:蘇聯經濟的衰落及其解體直接導致了兩極格局的終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兩極走向多極的主要標志。

三、世界近代現代國際關系領域的主要矛盾

世界近代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有四對:(1)資本主義同封建主義的矛盾,如普奧干涉法國革命,英國等多次組織反法同盟參加對法作戰。(2)資本主義國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如殖民侵略的加劇,亞非拉人民不斷掀起反殖、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運動。(3)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的矛盾,如國際無產階級同國際帝國主義的矛盾和斗爭。(4)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如英國與西、葡、荷、法爭奪海上霸權的斗爭;英法與俄國爭奪黑海海峽的斗爭;法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的斗爭;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建立,一戰的爆發等。

進入現代,國際關系領域的矛盾更加復雜,頭緒更多。這包括:(1)社會主義國家同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蘇聯社會主義的誕生和成長,打破了數百年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資本主義勢力對社會主義國家,如對蘇聯、中國無一例外地採取武裝干涉、經濟封鎖、政治滲透等手段試圖扼殺之,但事實證明它們失敗了,從此世界出現兩種制度共處的局面。尤其是二戰還提供了反對法西斯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結盟的新經驗。二戰結束後兩大社會制度冷戰、緩和、激烈競爭、和平共處,貫穿於當代世界的全過程。(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這包括一戰後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30年代的法西斯國家與反法西斯國家的矛盾、二戰後超級大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間的矛盾。其集中表現形式為先是從列強爭霸到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從法西斯主義與反法西斯主義間的矛盾到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的矛盾,美國與歐洲聯盟、日本間的矛盾以及歐洲聯盟內大國的爭斗。(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與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它經歷了20世紀上半葉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反對宗主國的殖民剝削和政治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以及二戰後一大批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爭取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斗爭。在當代世界,新興發展中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的關系已由對抗關系發展到控制與反控制、斗爭與協調的關系。(4)社會主義國家間的矛盾:這主要表現為蘇聯實行社會擴張政策和大國主義、老子黨立場,在社會主義國家與兄弟黨之間,出現了蘇聯的控制與中國、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反控制、反霸權主義和維護社會主義國家主權和獨立的斗爭,並一度出現像1968年的蘇聯武裝侵略並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和蘇中邊界沖突事件等。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教材不寫實際的國際局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