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企業如何向國際進軍

企業如何向國際進軍

發布時間:2022-09-05 16:01:48

⑴ 國際化更需要一種理念 中國企業如何走向國際

我國的企業國際化主要有四個途徑:
一、吸收和利用外資:
吸引和利用外資與國內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收入水平極低,國民收入少於400美元,這樣的窮國或窮地區對跨國公司沒有吸收力。因此當前對我國中西部地區實行經濟傾斜政策、扶貧政策和東部沿海地區支持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政策,逐步縮小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差距,是我國經濟全面實現與國際接軌的首要條件。
二、對外商品貿易: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實體之間進行的跨邊界商品交換活動,是國際化經營過程中的最初級,也是最重要的市場進入方式。一個國家通過生產率方面具有較大比較利益的商品或服務的進出口,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
三、許可證貿易:
許可證貿易方式是技術貿易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其貿易的標的內容包括專利技術、商標和專有技術三方面。從我國情況看,一些具有高新技術的大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掌握了一定的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具備了出口技術的條件,技術出口即可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較多的企業產品生產技術落後,產品開發能力較差,與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產品升級換代步伐不相適應,急需引進消化一些必要的和關鍵性的生產技術,節省較大的產品技術開發投資,用較短的時間達到世界一流的生產技術水平,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的競爭實力。
四、對外直接投資:
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有國際間企業購並、合資經營和獨資新建企業幾種形式。企業購並當前已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通常是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來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和經營領域。根據以下有利條件,可選擇企業購並方式:為競爭和佔領國際市場,在國外組織生產和銷售,繞過國際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能夠提高企業的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有利於企業組織專業化生產,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科研開發能力等資源也可以得到充分共享;可以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進入新的行業;可以使企業獲得某些競爭優勢並有利於實現經營「當地化」;被購並企業有發展前途和獲利能力;能獲取技術信息,管理知識,經營決竅等公開市場不易獲得的稀缺資源。

⑵ 內陸中小企業如何融入國際市場

在內陸地區,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很大,而它們在經營理念、人力資源素質、資信狀況等方面都具較大的優勢,若能充分發揮它們自身的
特點,發展外向型經濟、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還是會大有作為的。
內陸中小企業的發展思維要轉向全球大市場就必須開拓好國際市場,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和企業自身特點進行市場開拓。所謂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基本原則是指,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加入國際生產、分工體系,融入國際貿易、金融過程中,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目的所必須遵循的一般要求和基礎規則。因此,內陸中小企業與國際市場對接要遵循國際競爭規則,千方百計規避市場風險,立足於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發揮企業自身的國際比較優勢,積極調整企業的經營戰略和經營方式,實現目標市場的佔領和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遵循經濟規律,規避市場風險
內陸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首先應遵循世界經濟與世界市場的基本規律。世界經濟發展的四大基本規律是指,世界經濟生活國際化規律、世界經濟一體化規律、世界經濟不平衡發展規律、世界科技不斷縱深發展的規律。由於它們在世界經貿領域都具有普遍性、大量性、長期性和持續性等基本屬性,作用大、范圍廣、影響深,對世界經濟各個組成部分的主要內容、發展過程及其主要方面都起著巨大作用。從宏觀上看,它對各個國家、地區和區域集團的綜合國力與綜合經濟實力的形成,對國家競爭力量的對比及其相互關系的結構性變化起著基礎作用。從微觀上看,對企業、企業集團參加國際市場競爭,彼此的興衰和消長起著催化和推動作用。內陸地區中小企業要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既是這四大經濟基本規律的作用結果,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其次要遵循價值規律。由於市場的中心問題是價格,世界市場的中心是世界市場價格,無論是世界商品市場、國際金融市場、世界科技與勞務、信息市場等,都有一個價格問題,都要受國際價值規律的支配和作用。國際價值及其轉化形式國際生產價格是世界市場價格的理論基礎。
再者,經營風險是永遠存在的,大企業如此,小企業亦然。對於進軍國際市場的中小企業而言,規避和化解風險就是通過各種有效的經濟技術手段,將經營風險減小或分散,其主要戰略有風險迴避、風險抑制、風險轉移等。國際市場風雲變幻、機會無窮,中小企業介入國際市場必須加快步伐,相關政府機構也應該在政策、制度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包括政府行政部門職責,相關法律政策,中介服務機構等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因此,內陸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要嚴格遵循四大規律和國際價值規律,轉變自身增長方式,尋求世界市場的新增長點,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增強自身競爭力為出發點,不斷提高自身的勞動生產率,主動去適應經濟規律,規避風險,拓寬市場,提高企業綜合素質。
發揮比較優勢,找准市場定位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了競爭優勢的概念:「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就是企業、行業的競爭優勢,一國興衰的根本原因在於能否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競爭優勢的關鍵在於能否使主導產業具有優勢,產業具備優勢就必須提高生產效率,而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的源泉則在於企業建立和培育自我加壓、不斷進取的創新機制。」按照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競爭優勢的關鍵在於差別,在於比較優勢,內陸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關鍵是突出比較優勢,只有具備了比較優勢才能具有在國際市場的優勢競爭力。
從現代市場經濟的理論來看,內陸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具有生存和發展的可能的。首先,按照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競爭優勢的關鍵在於差別。我國內陸地區中小企業存在著企業規模小、產品技術檔次低、管理水平落後、信息不暢、分銷渠道少等比較劣勢,但它的比較優勢也特別明顯。它的責權利高度集中,決策機制反應比較快捷,容易鑽空當,找缺口,集中力量專門化等優勢,企業的產品也往往定位於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級產品和一般工業製成品,從而在國際市場細分中佔有一席之地。
其次,隨著人們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國際市場細分也日益精細。國際市場越是細分,中小企業參與競爭的機會就越多。不少成功的中小企業,大都是把自己有限的資源和能力集中在某個細分市場上,精於某個產品或產品線,力爭做這一細分市場上的老大。他們極少分散到其他領域,也不會被其他行業暫時的高利而心動,倉促投資,他們通常首先使現有的產品或產品線通過地域拓廣,發揮規模效益和已有的競爭優勢,用獨特產品去發掘海外市場機會,跨越國界打遍天下。德國的數百家出口「小巨人」是執行這一策略的行家裡手。這些中小企業生產著諸如紙張切割機、控制測量儀等很專門化的一流產品,在相關的細分世界市場上,佔有率穩步擴大,令不少大公司也刮目相看。
再次,現代企業存在著組織規模擴張的內在動力,但在整體組織規模的演變趨勢上,存在著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協作的規律。我國內陸中小企業發展的歷史不長,大多由個體戶、夫妻店和原來鄉鎮、集體企業演變而來,具有投資規模小,經營產品單一的特徵,符合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存在著拓展國際市場的生存空間。
最後,按照資本利潤分配的原則,利潤分配在產業鏈的分布上有從低到高的分配規律,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不可避免地在國際分工中處於產業鏈上端,但比較成本的優勢將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延續。在產業結構轉化和演變規律上,由於技術進步、技術轉移和高新技術的開發,存在著技術後進企業的跳躍發展的可能,所以內陸中小企業基於國際市場的現實情況,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就要積極塑造和發揮自身的成本優勢,機制優勢、產業優勢和服務優勢。
調整經營戰略,捕捉市場商機
內陸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是指民營企業為實現其國際化經營的目標,重點研究國際化經營的風險、競爭結構和分析自身國際化經營的約束條件,使自身的經營活動適應變化的國際經營環境,充分利用國際市場上尚未被滿足的經營機會,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比較優勢,有效地利用和配置國際資源,指導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方針策略。
國際市場瞬息萬變,內陸中小企業要佔有一席之地,必須加快經營戰略隨國際市場變動的步伐。成功的國際化經營必須以正確的國際化經營戰略為前提和基礎。企業經營戰略和策略離不開企業自身的經營條件和其所經營的客觀環境。從某種程度上講,企業經營戰略是企業自身條件與經營環境之間關系的協調和體現。內陸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既不同於國內沿海開放地區企業,也不同於從事國際化經營的國有企業。
根據對國際市場經營環境和國內政策條件的分析,首先,內陸中小企業要勇於打破不敢進軍國際市場的心理障礙,只要經營手段符合國際市場競爭規律,產品符合國際市場需求,就要大膽地去開拓。
其次,一旦在國際市場立足,隨著資金、規模等實力的增強,就要突破「國內生產、國外銷售」的傳統經營觀念,實行「本土化」經營觀念,即推行「各國設計、各國生產、各國銷售」的新經營觀念,不斷提升企業形象及綜合實力,以形成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及經營理念。
再次,要針對國際化經營的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經營戰略。一般而言,內陸中小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要經歷四個階段:一是出口供貨階段;二是自營出口階段;三是跨國經營階段;四是國際化經營階段。因此,民營企業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目標市場所在國的市場規則和商業慣例,針對國際市場環境的復雜性,把自身的經營優勢和目標市場的分析相結合,提出並實施與國際接軌的市場經營戰略。
調整好經營戰略後,要隨時留心國際市場不為常人注意的商機,發現國際市場上的空當與間隙。同樣的信息,對一些人猶如過眼煙雲,而對另一些人則視為至寶。這也是許多中小企業打入國際市場的高招。非洲在許多人眼裡是個貧窮落後的地方,許多大企業興趣不大,但中國生產自行車、縫紉機、日雜用品的企業都在那裡發現了很好的市場機會。就連一家生產平板車的北京小企業,也將平板車以散件的形式出口到坦尚尼亞,大受青睞,連該國總統也稱贊道,這是為非洲人民做了件好事,因為非洲路況差,許多路不通汽車,自行車裝載有限,而平板車能兩頭兼顧,於是,眾人根本不可能想到能出口的平板車,都找到了非洲這一外銷之地。
管理技術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之力。在高新技術得到蓬勃發展的國際大背景下,企業的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商品結構檔次高低,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高低,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企業組織小而散,企業管理尤其是質量管理、成本管理、財務管理差,經營秩序混亂,嚴重阻礙了國際化經營的進程。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於管理和技術創新。
首先,加強管理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隨著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擴大,領域的延伸,組織架構設置的復雜化,對企業的管理模式提出了科學、規范的要求,這是塑造企業經營優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必要條件。我國內陸地區中小企業普遍起步晚,大多實行家族式管理,企業中存在著家族文化、家長製作風以及與之相應的倫理觀念。盡管在創業初期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但隨著企業的發展,規模的擴大,消極因素也日漸明顯,如管理模式的不規范、隨意性強導致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企業市場競爭力減弱等。企業管理的嚴重滯後,已經成為制約內陸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瓶頸。所以,在復雜的國際市場環境中,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促進內陸中小企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的重點是提高管理水平,要積極轉變管理理念,採用現代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生產、營銷、財務等管理體系,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其次,技術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和興旺發達的原動力。內陸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必須遵循「以質取勝」戰略。要貫徹這個戰略,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具體體現在企業經營成果上是產品品牌能否樹立,體現在企業運作上關鍵是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健全創新機制,提高企業技術對市場的反應能力,不僅是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生存的需要,更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發展壯大的需要。這也是內陸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必備條件和克服自身產業優勢的根本途徑。所以內陸中小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必須樹立新的發展觀,以技術創新求生存、求發展,通過多種途徑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實力。
總之,在世界經營全球化發展趨勢和我國加入WTO這一有利條件下,內陸中小企業只有遵循國際市場經濟規律,結合自身經營條件和外部經營環境的實際變化,發揮優勢,選準定位,才能在與國際市場對接過程中把握好機遇和挑戰。
(作者系中共河北省辛集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⑶ 中國企業如何參與國際競爭

一、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現狀
1、產品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
2、品牌與形象競爭力差。
3、市場營銷體系競爭力弱。
4、企業創新能力不強。
5、資產規模小,競爭能力弱。
6、管理水平差距大。
二、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措施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公司企業為主要形式,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
首先,企業應明確權責劃分和內部關系,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組織結構體制;
其次,企業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再次,企業應加強內部制度建設。
(二)盡快形成全面創新的機制
經營理念的創新:海爾的海外經營
科學技術的創新:格力電器、諾基亞、通用電氣等
管理方式的創新:聯想的「大船結構」管理模式(集中指揮,分工協作)、沃爾瑪(最先進的電腦管理系統、衛星地位系統和電視調度系統等)
(三)實施品牌戰略
品牌國際競爭力的具體量化形式是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即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我國企業要樹立品牌意識,要借鑒國外企業成功的品牌成長和品牌運作經驗,提高國內品牌自己的設計開發能力,使產品在競爭中獲得高度的「差異化」,使品牌成為企業個性化和企業形象的標志。
(四)組建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
規模化經營是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加深專業化程度和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⑷ 企業如何進行國際化經營

國際化經營是指企業從國內經營走向跨國經營,從國內市場進入國外市場,在國外設立多種形式的組織,對國內外的生產要素進行配置,在一個或若干個經濟領域進行經營的活動的戰略。那麼企業如何進行國際化經營?

進行國際化經營的方式

跨國界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商品在國際間的交換,即國際貿易;特許,包括商標、專利權、專有技術及具有財產價值的知識產權的使用;勞務輸出,包括市場廣告、法律服務、財務信息咨詢、保險、貨物運輸、會計以及管理技術咨詢等服務的輸出; 國際間接投資,包括證券及 不動產投資等; 國際直接投資。

環境要素

1.政治和法律環境

2.經濟和技術環境

3.文化環境

4.自然地理環境

國際化經營競爭戰略

1. 全球一體化的壓力

當不同國家的消費者對某一種商品的品味和喜好相近時,就存在著普遍的需求,滿足普遍需求的產品幾乎不需要按照不同的市場來改變。

2.當地化反應的壓力

由於 國際企業的產品需要在多個國家進行銷售,在某些情況下,公司必須考慮在不同國家中的不同需求。當不同國家的客戶的品味和喜好存在差異時,當地化反應帶來的強大壓力隨之產生。當不同國家的習慣不同的時候,當地化反應帶來的壓力也會應運而生。不同國家之間分銷渠道和銷售方式的差異也會帶來本地化反應的壓力。東道國政府在經濟和政治上的要求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當地化反應壓力。

3. 全球戰略的選擇

有四種可供選擇的全球競爭戰略,採用不同模式的企業的組織特徵有著不同的特點。

(1)國際模式

(2)多國模式

(3)全球模式

(4) 跨國模式

⑸ 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方式

一、出口模式


出口模式包括間接出口和直接出口兩種方式。

間接出口是指企業通過本國的中間商(既專業性的外貿公司)來從事產品的出口。

直接出口是指企業擁有自己的外貿部門,或者使用目標國家的中間商來從事產品的出口。。


二、契約模式

契約模式主要包括:許可證模式、特許經營模式、合同製造模式、管理合同模式和工程承包模式、雙向貿易等六種。

三、投資模式


投資模式屬於進入國際市場的高級階段。

我國的「走出去」戰略所指的主要就是投資模式。投資模式包括合資進入和獨資進入兩種形式。


1、合資進入。合資指的是與目標國家的企業聯合投資,共同經營、共同分享股權及管理權,共擔風險。合資企業可以利用合作夥伴的成熟營銷網路,而且由於當地企業的參與,企業容易被東道國所接受。但是也應看到由於股權和管理權的分散,公司經營的協調有時候比較困難,而且公司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有可能流失到對方手裡,將其培養成將來的競爭對手。


2、獨資進入。獨資指企業直接到目標國家投資建廠或並購目標國家的企業。獨資經營的方式可以是單純的裝配,也可以是復雜的製造活動。企業可以完全控制整個管理和銷售,獨立支配所得利潤,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也不易丟失。但是獨資要求的資金投入很大,而且市場規模的擴大容易受到限制,還可能面臨比較大的政治和經濟風險,如貨幣貶值、外匯管制、政府沒收等。


四、國際戰略聯盟


國際戰略聯盟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為了相互需要,分擔風險並實現共同目的而建立的一種合作關系。國際戰略聯盟是彌補劣勢、提升彼此競爭優勢的重要方法,可以迅速開拓新市場,獲得新技術,提高生產率,降低營銷成本,謀求戰略性競爭策略,尋求額外的資金來源。

拓展資料:

進入國際市場模式是指國際營銷企業進入並參與國外市場進行產品銷售可供選擇的方式。歸納起來,具體包括三大類:一是出口,即國內生產,國外銷售,這是一種傳統,簡單,風險最低的進入方式;二是合同進入,又稱非股權進入,它有多種具體的形式,而且富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實用性;三是對外直接投資,又稱股權進入,即企業直接在目標市場國投資,就地生產,就近銷售。

⑹ 中國跨國公司如何走向國際化道路

從戰略選擇上看,我國企業國際化首先應側重解決如下問題:
(一)國際化企業的發展戰略
國際化企業是推進經濟國際化的主體,因而國際化企業的發展問題是我國發展開放型經濟戰略和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化企業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的結果,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是從國內經營轉向跨國經營的漫長過程。一般都經過商品國際化階段(即把國內生產的商品直接拿到國外市場銷售)、國外生產階段(即通過許可證貿易、與國外廠商進行長期合作或在國外直接投資建廠生產)、跨國公司階段(即在幾個國家或地區建立生產基地,或者與這些國家的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再從這些基地向世界市場提供和銷售產品)。經過改革開放後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一批跨國企業。但是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跨國公司相比,我國跨國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和交流方面還顯得勢單力薄,在國外投資規模小、營業額不大,活動范圍有限,還缺乏擠占國際市場的能力。特別是從行為標准衡量(即從企業的管理經驗、動機與取向、策略及規劃等角度衡量),則我國稱得上跨國公司的企業就更少了。因此,我國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馳騁,還必須進一步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通過收購、兼並和跨國經營形成更多的跨國公司、跨國企業集團。對於國內眾多的中小企業來說,更可以從保持和強化競爭優勢出發,與國內外企業結成動態戰略聯盟,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聯手開拓海外市場,以降低成本,減少經營風險。聯想集團的國際化戰略為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經營提供了一些寶貴的經驗。聯想為自己向海外發展設立了三部曲:第一步是辦貿易公司,以了解市場,積累資金,選擇產品開發的突破口;第二步是成立有海外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世界銷售網路的跨國集團公司;第三步是在海外股票市場上市,形成規模經濟。

(二)目標市場或投資區位戰略
中國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經營目標、技術水平和實力來考慮目標市場或投資區位戰略。
1.資源性投資仍然是我國近期海外投資的主要戰略目標。其中獲取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生產性資源是現階段海外投資必須考慮的投資重點。如我國生產活動中日益短缺的鐵礦、石油和木材等資源,高尖精技術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稀缺的資源。因此,我國海外資源性投資的另一個重點,應是尋求高技術資源。
2.高新技術產業。我國在航天、原子能、生物工程、激光技術、超導材料等方面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是這些新技術產品在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利用率低,而在國際市場則前景廣闊。因此,這些技術和相關產品應向消費及需求層次比較高的發達國家出口,或直接投資生產與銷售。同時,我國高技術企業在發達國家建立 R&D機構,或與發達國家同類企業進行戰略聯盟,還可以吸收當地技術成果,開發適合當地的產品。
3.專有技術。主要指我國具有傳統特色的技術,包括古典園林、中國國畫、中醫中葯、手工藝品和傳統食品等。這些技術和產品可以轉移到文化背景相近的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還可以通過海外華人網路向全球市場拓展。
4.標准技術產業。一般指紡織業、機械製造業等,這些產品的技術要求已趨標准化,市場競爭的關鍵在於商品價格的高低,而影響商品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和勞動力等生產成本。因此,這類技術可以轉移到一些資源豐富、勞動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鄰國和發展中國家,並向第三國出口。
5.適用技術產業。主要指符合那些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技術水平、生產結構和消費水平的相關技術。因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市場規模較小,工業化程度不高,技術和熟練勞動力缺乏,不適應發達國家的大型跨國企業所採用的大規模使用資本密集型設備和技術所進行生產。而我國的一些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勞動密集型技術則比較適應。中國這類企業不僅可以產品直接出口,還可以通過技術轉讓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

(三)進入國際市場的戰略
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貿易式進入,如通過代理商/經銷商或直接設立境外銷售分支機構/子公司,開拓國際市場;二是契約式進入,如許可證貿易、特許經營、技術協議、服務合同、管理合同、建築或交鑰匙工程合同、生產合同和合作生產協議等安排。經營方法、管理經驗等無形資產;三是投資式進入,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採取投資新建、跨國並購(獨資)和合資經營(股權投資)以及策略聯盟等形式轉移各種經營資源。
以上三種模式各有利弊。實際上,對於國際化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戰略在選擇方式上並不是單一的,也可能會同時採用幾種方式進入。這取決於企業對客觀情況和自身條件的判斷。
最後,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首先,有關主管部門應盡快研究、制訂中國企業境外投資法,統一和規范對國有企業、民營、私營和合資等各類性質企業進行境外投資的標准、審批程序和管理辦法,以法律形式公布,規范其境外投資行為。其次,要制訂我國企業海外經營的鼓勵和保護性政策措施。提供信貸與補貼以增強跨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對高新技術要適當放寬審批標准、外匯融資便利,優先允許上市等。對我國企業實現出口退稅,對資源開發型投資項目產品進口實現關稅減免,對海外直接投資的收入可以降低征稅率。

⑺ 論我國企業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

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們必須順應趨勢,積極投身於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那麼,我國企業如何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求得生存發展,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企業面臨的挑戰

一般來說,國外企業從資本規模、研發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相對於國內企業都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他們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有效的配置生產資源,使產品成本降到最低。而國內企業長期以來面對較為封閉的國內市場,觀念落後,管理水平低下,生產成本高,而且缺乏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搏擊的經驗和能力。特別是一些過去依靠國家高關稅保護和政府補貼的企業,如汽車、信息技術等行業,將會經受更大的考驗。
1、國內市場份額被侵佔的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更多的外國企業涌進中國。他們帶來的產品質量優良、技術先進、成本較低,並且擁有良好的品牌和豐富的營銷手段。這樣,原本屬於我國企業的市場會有很大一部分逐漸落入外國企業的手中。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有些國外商品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非常高,有文章報道,2000年諾基亞在中國的營業額近30億美元,約占其全球市場營業額的12%,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諾基亞全球第二大市場。
2、競爭力下降的挑戰。國外企業的到來,不僅搶佔了國內企業的市場份額,而且嚴重削弱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力。這些跨國企業規模巨大,特別是近年來跨國公司間的兼並收購風越刮越烈,兼並後的跨國公司規模更大,加之這些企業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管理和營銷經驗豐富,因而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這種競爭優勢會使這些跨國企業在全球的生產和銷售中很容易形成壟斷。我國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資金不足、技術落後、設備陳舊、管理僵化,在和外國企業的激烈競爭中常常力不從心,很容易被它們擠垮。
3、人才流失的挑戰。根據國外企業的發展戰略,當他們進入我國市場後,不會向我國派駐大量的本國人員來從事該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因為他們本國人員的工資水平較高,為降低成本,一般只派幾個高層的管理人員,剩餘的人員則需要從我國選拔。國外企業在我國招聘員工的工資水平遠低於他們本國員工的工資水平,但和國內其他企業的員工相比卻高出很多。這樣,他們就很容易在我國僱傭到較高水平的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隨著我國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人才流動的各種限制正逐漸被取消,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藉此時機有意識地採取了一些優厚的政策吸引我國高技術人才。據報道,美國正考慮把外國專業人員的限額從每年的11.5萬人增加到20萬人;德國也宣布,要在歐盟以外吸引兩萬名資訊科技專業人員;英國則為更容易地從亞洲徵聘資訊科技專業人員,正在修改有關法律。

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企業的優勢

雖然經濟全球化會給我國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但我們也不要盲目悲觀,我們應當樹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信心,因為在市場、成本、體制等方面,我們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中是可以佔到主動地位的。
1、市場優勢。龐大的人口規模使中國潛在的國內市場十分廣闊,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優勢。據統計,每年我國水泥的消耗量幾乎佔了全球消耗量的40%,鋼材佔了25%。在商界有句話叫得市場則得天下,所以在全球競爭中,如果國內企業能夠真正佔有國內市場份額的話,那麼這個天下應該是我們的,我們對參與經濟全球化應該充滿信心。另外,遍及全球幾乎每一個角落的華人以及香港這樣的國際貿易、金融中心,在中國的對外經濟活動中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便於中國產品走向世界,佔領國外市場。
2、人力成本優勢。我國現在的勞動力成本非常低廉,在世界上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外國大企業之所以不斷向中國轉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且我們的勞動力不僅僅只具備價格上的競爭力,在質量上也是不錯的。我國每年培養近200萬大學生,這個數字足以讓每個外國人感到驚訝,所以這樣一個人才市場對於全世界來講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最近,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就是西方國家的智囊團,他們發表了一個報告,說中國所提供的這樣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市場,可以延續20年到30年。
3、體制和政策環境優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包括現代企業管理體制機制的建立,我國的體制優勢也正在逐步顯現。政府宏觀調控轉變為以經濟手段為主,政企關系和市場規則更加規范,政策法律環境更加完善、透明和統一,企業同政府的交易成本不斷下降,政策環境越來越寬松,十分有利於企業發展。另外,相對於國外企業,國內企業具有豐富的同國內各種管理機構打交道的經驗,這也是一種優勢,可以降低這種交易成本。

三、國內企業如何參與經濟全球化

由於經濟全球化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關鍵取決於發展戰略。一個企業只有放眼未來,制定出正確的發展戰略,才會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健康地向前發展。
1、確立市場競爭主體地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要求企業確立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地位。我國加入WTO後,將進一步加快我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潮流的步伐。面對新的、高水平的競爭對手,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大資源,我國企業必須確立市場競爭主體地位,否則,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大市場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廣泛地與已經進入或將要進入我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及其他外商合作,利用它們的品牌,將自己的產品輸往國外;二是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培養我國自己的跨國公司。我國的優秀企業可以利用世界上其他國家對外資的優惠政策,把企業的生產、銷售等轉移到國外,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逐步發展、壯大自己。無論企業採取何種方式,都必須具備市場競爭主體地位。
2、實施品牌戰略。面對經濟全球化,企業取勝的關鍵其實就是品牌。目前我們國內企業最缺的也是品牌,例如在家電業,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但我們還是在為別人打工,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品牌。美國耐克公司,它只有研究機構,它不生產一隻鞋,不生產一隻襪子,不生產一件運動服,但是它憑著這個品牌讓全世界的人為它打工。我國企業只有培育出自己的國際品牌,才能進軍國際市場。然而,創建國際性的名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要借鑒和學習外國公司創名牌的經驗,依靠自身的努力,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將中國傳統文化和企業自身文化結合到品牌中,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品牌。 3、把發揮比較優勢和增強競爭優勢結合起來。我國的比較優勢是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為了迎接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國內企業必須充分利用我國的比較優勢,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例如,由於我國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企業就應積極地利用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和我國比較優勢相關聯的企業在產業結構中大部分都屬於比較低級的產業,是發達國家淘汰的產業。但這些產業對於我國來講又不能放棄,因為它可以解決我國大量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因此,國內企業除了要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外,還必須通過深化體制改革、進行結構調整、加快技術進步、改進經營管理等措施,不斷增強競爭優勢,把發揮比較優勢和增強競爭優勢結合起來。這才是國內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基本戰略,也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夠持續發展。
4、重視人才戰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雄厚的人才資本,誰就會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搶占制高點。由於各種原因,當前我國企業的人才外流現象十分普遍,給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因此,為了今後的發展,我國企業必須大力實施人才戰略:一是要選拔優秀的領導層。企業的領頭人是企業發展的關鍵,關繫到企業的生死存亡。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人才對於企業的重要性,選拔一些有能力、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作為企業的領頭人。二是用事業、感情、待遇留住人才。人才招聘進來以後,還要想方設法將他們留住。用事業留人,就是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用感情留人,就是要對人才以誠相待,幫助他們營造一個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工作環境;用待遇留人,就是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三是加強對企業現有員工的在職培訓。在教育培訓中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為企業培養和造就一批經營管理人才、研究開發人才、市場營銷人才、財務會計人才。
5、實現企業經營的信息化。信息技術在企業的運用,可以提高企業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使企業對新問題和新形勢馬上做出反應,從中受益。我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很多企業對網路的應用還不夠,雖然一些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但應用水平很低,只有少數企業在互聯網上宣傳自己的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因此,未來信息化建設對於企業加強管理,提高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整體競爭水平就顯得十分重要。
6、加大企業的技術創新。企業在逐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技術創新至關重要,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一家企業如果不能對自己的產品進行開發和技術更新,是無論如何也具備不了競爭能力的。目前我國企業技術水平普遍較低,技術創新能力亟待加強。要實現技術創新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要立足現有實際,利用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對企業進行改造,在改造過程中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二是要培養自己的科技研發隊伍,加大同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圍繞市場多開發一些新產品、新技術,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在這個進程中,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國企業如果不能掙脫傳統觀念和傳統體制的束縛,對各種挑戰和機遇視而不見,未來肯定是被淘汰出局。企業只有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才能夠對挑戰從容應對,把機遇變為現實,才能夠在全球的市場競爭中得到錘煉,從而獲得更大活力,取得更長足的發展。

⑻ 一個企業如何從國內企業成長為國際企業

一個企業從國內企業成長為國際企業: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公司企業為主要形式,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

首先,企業應明確權責劃分和內部關系,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組織結構體制;

其次,企業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再次,企業應加強內部制度建設。

(二)盡快形成全面創新的機制

經營理念的創新:海爾的海外經營

科學技術的創新:格力電器、諾基亞、通用電氣等

管理方式的創新:聯想的「大船結構」管理模式(集中指揮,分工協作)、沃爾瑪(最先進的電腦管理系統、衛星地位系統和電視調度系統等)

(三)實施品牌戰略

品牌國際競爭力的具體量化形式是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即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我國企業要樹立品牌意識,要借鑒國外企業成功的品牌成長和品牌運作經驗,提高國內品牌自己的設計開發能力,使產品在競爭中獲得高度的「差異化」,使品牌成為企業個性化和企業形象的標志。

(四)組建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

規模化經營是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加深專業化程度和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⑼ 中國企業如何開拓世界市場,2000字左右

我國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之探討(供你參考)

「入世」將加速我國經濟向全球經濟轉變的進程,國內各行各業勢必受到巨大的壓力和沖擊,當務之急是如何做好自我調整,抓住機遇,主動迎接挑戰。

隨著我國自營外貿經營權由審批制向登記制的放開,已有一部分中小企業不同程度地走上跨國經營的道路。其中不少企業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存在某些諸如信息、資金、人才、技術等共性難題。就中小企業如何開拓國際市場的難題和對策問題進行分析探究。

另隨著我國自營外貿經營權由審批制向登記制的放開,已有部分中小企業不同程度地走上跨國經營的道路。通過長期與我國中小企業的接觸,發現盡管中小企業由於所處的市場環境及自身的經營狀況不同,但各個企業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大體相似。這些問題如果不徹底解決,中小企業將很難走出國門,而獲得較多的貿易利益。因此,如何克服現存的難題,把國際貿易做大做強,已成為當代企業家思考的重要問題。
1 中小企業開展國際貿易面臨的主要難題
1.1 對國際貿易環境的認識不夠
古人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分析國際市場營銷環境,了解環境威脅,把握市場機會,是任何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開展國際市場營銷活動的前提。尤其對於規模小、資源有限及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更顯重要。
一個從事國際貿易經營的中小企業,需要對貿易夥伴國的商務法律、貿易政策、政府幹預措施、經濟和人文等各個方面,藉助國際商務咨詢公司的力量,進行細致入微的全面了解。然後制定本企業的對策,即市場前景良好則開拓,否則主動放棄。令人遺憾的是,我國不少中小企業對貿易夥伴國現任政府的經濟發展政策以及對某行業國際貿易的態度關注不夠,給國家和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事例不勝枚舉。
1.2 外貿信息渠道不暢
當今我國中小企業獲取信息的渠道單一,主動獨立與國外客戶聯系的能力較弱,往往被動地等待外商或代理商上門聯系。雖然大部分中小企業具備了上網條件,理論上具備了拓展全球業務的條件,但是對於如何能夠在浩如煙海的網路資源中快速尋找到本企業所需要的有效的客戶信息,還存在很大的盲區。因為企業獨立開展國際貿易的時間較短,業務信息網路資源缺乏,在與外商的聯繫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及時掌握對方的需求,也就不能做出相應的回應。
1.3 企業自身資源有限
不少中小企業受自身資源條件的限制,在從事國際貿易方面,有一定的局限。主要體現在:①企業管理體制不合理。大多中小企業都是家族式的民營管理模式,缺少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市場運行機制效率低能,生產對國際市場的變化反應不靈,對環境風險承受能力較差;②缺乏國際貿易法規與國際貿易慣例方面的專門知識和經驗。在國際貿易合同的簽訂及履行中,不懂得如何利用貿易規則和國際慣例,如何選擇和使用國際結算方式,出現貿易糾紛後如何合理保障自身的權利,如何正確選擇糾紛的解決渠道等,其結果經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1.4 缺少專業外貿人才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開展國際貿易最缺乏的還是人才。我們知道要想做好外貿業務,往往需要大量相關人員的配合,比如報關員、翻譯、外貿談判人員、涉外法律、財會等,這些人員在外貿活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講,要配備上述人員顯然力不從心,畢竟企業要考慮經營成本的問題。現實的狀況是,企業聘用專門負責進出口貿易的人員,希望你既是翻譯又是報關員,同時也是談判人員和法律方面的能手,當然了,首先你一定是一名出色的營銷專家。但一項商務活動不是個人單獨所能完成了的,況且一名外貿人員,又不可能全面掌握上述業務內容。因此,往往會因准備不足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發生。
1.5 出口產品結構雷同
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的產品多為檔次低、品種單一雷同的產品,並受資金、技術等因素影響質量常常不穩定,加上出口市場狹窄,各企業為了推銷其產品,竟相壓價,造成了出口市場的混亂,有時甚至不惜低價傾銷,招致國外對中國出口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繼而進一步惡化中國出口貿易的國際市場環境。
另外,目前部分中小企業對保護知識產權還不是很重視,看到同行生產的產品性能款式等優於自身,就會馬上組織力量去研究,進行技術嫁接改進,模仿生產加工,毫無申請專利保護市場的意識。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專利權的成品,極有可能使外商陷入法律糾紛,外商也很難感興趣。這也是我國中小企業很難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原因。
1.6 缺少和國際大客戶的交往
一般來說,在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消費呈現個性化和多元化。大企業在追求規模經濟效益時,對小批量、多品種產品不願顧及或由於種種原因無法涉足,相對留下了一些市場空隙,這就為中小企業實施跨國經營提供了基本條件。譬如,我國的民族工藝品和中國菜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已走出國門,在美國、東歐等國紛紛落戶。但遺憾的是很多中小企業老總,想獲得客戶又不想投入過多,他們總是喊著資金回報率,擔心過多投入沒有高回報,影響業務的開拓。譬如,企業在搜狐網站作了一周的旗幟廣告,當你的顧客第一次瀏覽了你的廣告後,他會自然的繼續尋找其他同類產品進行比較,當這個過程結束後,他決定購買你的產品,但他再次來到搜狐網站時,卻發現你的產品不見了,原因是你的廣告投入期已經結束。你投入了但沒有收獲,反而使你的競爭對手的產品得到了推廣。所以,很多的企業因資金投入不足,白白浪費了金錢,也就失去了讓顧客了解公司的機會,當然也就缺少與國際大客戶的交往。

2 中小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對策建議
2.1 樹立全球化經營發展戰略是中小企業走出國門的第一步
培養全球化思維方式是中小企業走出國門的第一步。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企業跨國經營未必需要龐大的規模,只要在價值鏈條的某些環節擁有相對優勢,都可能成為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我國中小企業應逐漸培養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維方式,為自身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2.2 依託專業進出口公司的力量,開展間接出口
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雖已獲得外貿經營權,但由於自身不熟悉國際市場或無力直接經營進出口業務等原因,開展國際貿易困難重重,必須尋求大型外貿企業的幫助,或加入由外貿公司牽頭若干個中小企業組建的大型綜合商社。
專業外貿公司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國際貿易知識、經驗和信息,具有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的優勢,可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信息及各種商業支持,減少貿易風險;而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可為專業外貿公司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與外貿公司之間只有建立一種共生的長期合作關系,才能構築國際競爭優勢。
2.3 藉助海外華人的經營網路
海外華人的跨國經營網路是中國開展跨國經營的獨特資源。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有限,不可能在許多地區都設置駐外機構,即便設有駐外機構,人手不足及人員素質較差都是很突出的問題。海外華人團體不但可以彌補企業駐外機構之不足,而且遍布海外各地的華商團體更可發揮地域性優越、社會關系廣等優點,可以協助我國中小企業掌握商機以順利進行市場開發。
2.4 利用電子商務尋求商機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給廣大中小企業帶來了極其難得的機遇。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活動,對於中小企業有較強的適用性:①網上貿易可使中小企業獲得與大企業平等競爭的機會;②可使中小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減少出口貿易環節,節約交易時間,顯著提高經營效率;③網上貿易可以為中小企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活動時應特別注意信息和交易安全問題,通常利用加密技術、數字鑒名和身份驗證等方法加強防範。另外,還應注意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的法律問題。電子商務是一種20世紀9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生事物,法律環境還很不健全,許多發生在電子商務領域里的糾紛沒有法律來規范,同時難度也很大,特別是涉及國際電子商務領域問題就更加突出,各國對於電子商務的規范有所不同。這需要中小企業進行國際電子商務時格外重視買賣雙方身份的認證,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和電子證據的認定等環節。
面對經濟全球化、國際競爭國內化以及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嚴峻形勢,中小企業應從企業的內部信息化做起,充分利用現有的網路平台,抓住WTO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勇敢地走向國際市場。
2.5 政府融資扶持必不可少
中小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對現有的工藝設備進行改造,實現更高層次的經營管理,因此急需社會的支持,尤其是資金的支持。但目前金融部門怕承擔風險,對中小企業大都很漠視,政府及其他部門協調力度不夠,致使中小企業感到舉步維艱。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這方面的措施經驗值得借鑒。
德國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成立了儲蓄銀行、復興銀行、信貸銀行等,政府以低息資金通過這些銀行為中小企業發放長期貸款,貸款的利息通常比市場利息低2%~2.5%;設立了「中小企業裝備信貸局」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有5家銀行設有專門處理中小企業貸款的事項。英國通過政府向銀行擔保,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而且把公司稅從原來的30%下降到20%。由此,我們也可以嘗試創辦中小銀行來處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或者採用歐美國家的初級股票市場的模式,開闢地方債市,為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打開一個方便之門。
當然,為積極促進中小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我國應盡快建立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中介組織等共同組成的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支持體系。國家應建立鼓勵中小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政策和專項預算,同時,改善外貿發展基金、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及各項政策性資金的使用方式;地方各級政府及外經貿管理部門要優化貿易環境,簡化各種審批手續,為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做好協調和服務。中介組織應為中小企業能夠便捷地獲取各類國際市場有效信息,提供外貿業務培訓,培育企業家精神。

⑽ 中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可以採取哪些經營策略

蔣老師觀點:一個企業可以有很多種途徑進入全球市場,包括許可、出口、特許經營、合同製造、國際合資企業和戰略聯盟、設立海外子公司,以及外商直接投資。每種策略都是企業進人全球市場的經濟機會,當然也都伴隨著義務約束與風險。

綜上所述:要成為跨涉全球市場的企業,就必須選擇最契合公司目標的市場戰略。各種不同的策略反映出企業的不同產權結構、資金投入,及其所能承擔的風險。不過,這對於准備迸人全球市場的人來說只是一個開端。重要的是要警惕那些影響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貿易能力的關鍵市場因素。

閱讀全文

與企業如何向國際進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