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石油危機的表現是什麼

國際石油危機的表現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3 15:27:30

① 有誰知道70年代美國石油危機的具體情況么最好是有當時情況的~~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不斷受到石油供給的沖擊。那個時期就是我們現在普遍認為的世界石油危機時期。

石油成阿拉伯世界的武器

1973年10月,中東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停止了對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的石油輸出。這次禁運造成了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國內的原油價格大幅度上升。

這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為何產生?這可以追溯到阿拉伯與以色列由來已久的沖突上。二次世界大戰後,阿拉伯人眼看著自己的家園變成了猶太人的樂土,這激怒了他們。他們拒絕承認以色列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並認為惟有武力奪回自己的土地才是公正的。

出於把蘇伊士運河國際化的目的,英國人和法國人自然地站在了以色列人的一邊。於是有了英法支持的以軍在最初的戰爭中占盡先機。而失利的阿拉伯人立馬結成同盟,對以色列發動了為期6天的戰爭。1973年的贖罪日,在這個猶太人最神聖的假期中,以色列經歷了阿拉伯軍隊在蘇聯支持下的沉重報復。

這次戰爭以後,阿拉伯產油國家發現使用石油禁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政治戰術,並且這種方法也同樣可以在經濟上產生作用。阿拉伯國家開始意識到他們自身的強大力量,認識到他們可以通過石油去控制原本在世界各地發號施令的西方社會。他們意識到,禁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對付西方社會的手段。即使恢復了石油輸出,他們依然能夠保證以一個較高的價格控制油市並能獲得高額利潤。恐慌的投資者和石油公司會因為不斷增長的油價而陷入不只是美國一個國家在內的經濟旋渦,這顯然是非常危險的。

"財主們的聚會結束了"

彷彿一夜之間,美國如夢初醒地發現它已不再能承擔原有的原油消耗。「財主們的聚會結束了。」這讓所有的美國人無法接受。

石油危機帶來的惡果紛至沓來。

這些直接結果是相當戲劇性的。汽油價格只不過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就狂漲了4倍。人們眼看著原油價格從僅僅25美分/加侖的增幅越過1美元後仍然不停往上漲。根據美國汽車協會的記錄,當時絕大部分西方國家的加油站,竟然有20%在危機期間整整一周沒有燃料可以供應。在更多的地方,司機們被迫等待2到3個小時,只是為了獲得加油的機會。當時,美國的原油總消耗量猛然下降了20個百分點。

美國政府的絕望並沒有讓他們選擇放棄,他們試圖去修改議案以改進這個糟糕的局面。國會發布了對在公路上行駛車輛每小時55英里的速度限制。當然這是一個好消息。不僅因為原油消耗可以減少,而且也讓車禍一夜間減少。由此看來,今天的燃料經濟指標與來自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為了節約能源而做出的努力息息相關。許多國家在當時也通過修改夏令時間以求降低電的使用量。所有這一切都象徵了美國人所懷著的保護能源的微弱希望。

稅額減免在當時也成為了可能。總統尼克松成立了能源部,並使其成為內閣辦公室,其職責主要是發展國家能源事業。汽油公司和加油站也竭盡全力保護原油量。除了尼克松發起了一次自願減少汽油消耗的行動外,各大加油站也宣布每個星期日自願關閉,並且聲稱:他們拒絕出售給不是「常規顧客」的用戶。不過,加油站仍然不只一次把超過10加侖的汽油出售給同一個用戶。他們希望這些努力可以幫助公眾,使大家更節省燃料。當然,普通大眾也沒有隻是成為旁觀者,很多美國家庭把家中的空調轉向25度———油價的提高的確讓人們養成了節省燃料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企業開始嘗試著改變它們的能源消費方式,甚至尋求新的能源以替代對原油的依賴。

經濟快速增長時代謝幕

阿拉伯國家開始再次把石油裝運到西方國家,但是這次是以更加膨脹的價格。整個世界性的經濟衰退成為了這次禁運最顯著的長期效應。通貨膨脹保持率超過了10%,失業記錄也出現了歷史最高。人們無奈地發現,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而謝幕了。

由於石油禁運,小汽車的生產也出現了巨大變化。在底特律,狂漲的汽油讓人們無法承受。為了保護用油量並且推動經濟發展,人們不再製造那些使用大發動機大功率的小汽車。底特律被迫去提升全部小汽車使用燃料的效率。日本製造的小汽車因為具有美國小汽車達不到的效率標准而越來越暢銷,銷售額迅速增加。這一時期的美國汽車工業被迫陷入了無奈的境地。

雖然這場噩夢持續的時間自1973年開始,前後不過一年,但是歐佩克國家已經成功地使西方市場的石油價格增加了4倍。這種石油禁運在國際關繫上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也帶領著中東國家進入了新的時代。這無疑是中東國家的一項政治和經濟重要成就。

第三世界國家第一次發現了它們的自然資源能在政治和經濟環境下被當作武器使用。提高的油價不僅是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一次威脅,更是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嚴正警告。

這個時期,很多必要的商品價格經歷了首次迅速而戲劇性的上升。從此,西方世界的脆弱被毫無掩飾地扒開了。

"請允許我發動汽車"

幾年後,剛剛從重創中蘇醒的美國,在1979年伊朗總統霍梅尼上台的時候,又一次捲入了石油危機。伊朗人沒有讓美國人睡得安穩,霍梅尼很快就宣布對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油價從每桶15美元上漲至35美元,在全球經濟界重新颳起颶風。

二度受創的西方人如同驚弓之鳥,開始為第二天醒來是否能夠有油發動汽車而失眠。「請允許我發動我的汽車」,這是當時美國報紙的一個頭條標題,更是美國人當時最奢侈的心願。

② 七十年代的國際石油危機時期是怎麼回事

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為反對發達國家低價掠奪能源,聯合減產提高原油價格,由於歐美石油消耗大國石油儲備不夠,導致油荒,甚至出現人拉汽車的情景.此事表明第三世界聯合斗爭的成果,與美蘇爭霸沒什麼關系.

③ 歷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機有什麼共同點

三次石油危機的共同特點都是因事關中東戰略地位的各種問題而引起戰爭,導致油價飆升,沖擊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發展,使他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或者呈現下降趨勢。三次世界危機的引爆點都在中東,都是中東擁有石油的阿拉伯國家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爭奪石油這一戰略資源而引爆。

第3次石油危機時發生在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的獨裁者薩達姆居然要吞並自己隔壁的石油產量大國科威特。伊拉克本來就是石油大國,如果再讓薩達姆控制了科威特,薩達姆便可以利用石油這一武器對西方國家發動攻擊,這是美國萬萬不願意看到的,所以1999年悍然發動了海灣戰爭。美軍為首的聯合國部隊憑借高精尖的武器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消滅了伊拉克部隊,迫使薩達姆不得不被迫求和,撤出了科威特。

④ 70年代石油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973-1974年,在阿拉伯國家採取的石油減產、禁運、提價、在國際石油公司中增加參股權和對國際石油公司進行國有化等措施的綜合作用下,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導致了一場世界范圍的「石油危機」。人們通常稱之為「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危機在西方世界造成極大恐慌,引發了西方國家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⑤ 什麼是石油危機,石油危機對國家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為什麼

什麼是石油危機:
20世紀50年代起,石油成為美國的主要能源,進口石油日增。從中東進口大量石油價格長期在每桶2元以下,廉價的石油成為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中東產油國早就對低廉的油價不滿。1973年,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實行禁運,同時大幅度提高油價。沉重打擊了美國的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

影響:
沉重打擊了大量依賴進口石油的美國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此後,美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節能措施,並開始研究太陽能等新能源。

⑥ 「石油危機」指的是什麼

20世紀70年代以來,阿拉伯國家對西方發達國家採取了減產、禁運、提價、國有化等措施,使這些國家出現了以石油為主的能源供不應求,並由此造成了經濟混亂和社會動盪,所以被稱為「石油危機」。

⑦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定義

石油危機是指經濟危機在世界石油領域的一種表現。所謂經濟危機是指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衡或產生劇烈震盪。

⑧ 為什麼國際上有兩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6日是猶太人的贖罪日,阿拉伯人利用這個時機發動了打擊以色列、收復失地的新的中東戰爭。與此同時,阿拉伯產油國同外國石油公司集團進行提高石油標價的談判。10月14日談判破裂。10月16日,海灣五個阿拉伯產油國和伊朗的代表在科威特開會,決定單方面把每桶石油的標價提高70%。幾十年來國際石油資本寡頭壟斷集團控制石油市場價格的局面宣告終結。10月17日,阿拉伯產油國的石油部長決定逐步削減對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石油供應量。美國沒有重視這一舉措,10月19日宣布對以色列提供22億美元的緊急軍事援助,這一舉動激怒了主要產油國。當天,利比亞首先宣布對美國禁運石油。10月20日,沙特等海灣阿拉伯產油國停止向美國供應石油。到12月,世界市場每天的石油供應量減少了500萬桶。12月下旬,歐佩克德黑蘭會議決定再次提高石油價格。
提價、減產和禁運同時發生,使西方國家經濟出現一片混亂。提價以前,石油價格每桶只有3.011美元,兩個月後,到1973年底,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1.651美元。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的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
第二次危機(1979—1980年):1978年底,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國王統治的「伊斯蘭革命」。1978年12月26日至1979年3月4日,伊朗石油出口全部停止,世界石油供應突然減少了500萬桶/日,再加上西方各國政府和石油公司競相在現貨市場上搶購石油,造成石油供應短缺,石油價格飛漲,從每桶13美元猛升至34美元,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緊接著,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突襲伊朗。兩伊戰爭的爆發使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一度完全中斷,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一度暴漲到每桶42美元。但由於1979年以來持續一年多的搶購,使西方國家有了較充足的石油儲備,加上沙烏地阿拉伯迅速提高了本國石油產量,所以到1981年油價終於穩定在每桶34~36美元的歐佩克標價范圍內。
這兩次油價暴漲給發達國家的經濟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也推動了發達國家在非歐佩克地區的石油勘探開發。因此,1982年以後,世界石油市場出現了石油供大於求。

閱讀全文

與國際石油危機的表現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