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局勢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
1、進入新世紀,國際關系進入新世紀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正在繼續,一些具有規律性的特點和趨勢進一步顯現。國際環境對我國利大於弊、積極因素多於消極因素的總體狀況沒有改變,但某些挑戰和問題有了新的發展,值得關注。
2、國際局勢保持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戰爭、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當前,大國關系繼續以合作為主調並保持相對穩定。美歐、美俄之間矛盾有所緩和雖然雙方之間深層次的矛盾和分歧並未消除;
另一方面,舊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一時難以建立起來,兩極格局解體留下的空間,客觀上有利於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大國之間,包括冷戰期間敵對國之間的相互關系發生重大的變化,眾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國都要求美國與其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通過對話和合作,促進共同的發展和繁榮,這使美國推行單邊擴張政策越來越困難了。
『貳』 當今國際戰略格局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國際戰略格局是指國際社會中國際戰略力量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對穩定的力量對比結構及基本態勢。
本質:國際戰略格局本質上是一種國際戰略力量的對比。
基本特徵:
一、國際戰略格局與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關。
二、國際戰略格局同世界經濟格局相適應。
三、國際戰略格局同國際秩序相互作用。
四、國際戰略格局各層次相互獨立相互影響。
演變的動因:
一、國際戰略力量及其相互關系的重大改變。
二、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形勢特點:
一、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城多極化趨勢。
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試圖建立一個新的安全結構。
三、經濟因素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在上升。
四、武裝沖突和局部戰爭對國際安全的影響相對突出。
五、軍售競爭和大幅度軍費投入對穩定產生不利的影響。
發展趨勢:
一、戰略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
二、世界"五大力量"關系將日趨復雜化。
三、中國的地位與作用將越來越突出。
(2)國際大局局勢如何擴展閱讀:
威斯特伐利亞格局
近代國際關系格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17世紀初期,其標志是該時期席捲歐洲的30年戰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成為現代國際關系史的開端。和約確立的國家無論大小、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均能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國際協議的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載入史冊。
如果用國際關系學"多層分析"方法去總結這段歷史,則可見此時期發生了多層變化:
1、從國際層面上看,神聖羅馬帝國控制歐洲局面已經走向衰落;
2、從國家層面上看,民族國家(nationstate)成為國際舞台的主要角色;
3、從決策者個人層面看,王權逐步代替了神權,各國君主的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國際關系中的紛爭更多地體現了決策者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觀意願。總之,此階段是建立在主權國家基礎上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形成階段。
國際格局的形成與發展(1991-)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世界發生了對人類歷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巨大變化,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國際關系格局進入了一個轉型期。兩極世界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況的結束,給國際關系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世界各種力量經過發展和重新組合後,新的"多極化"世界格局已經初見端倪。由於視角的不同,學術界對新格局的看法不盡相同。然而,盡管國際格局的發展仍有若干變數,但用"一超多強"來形容目前世界格局,是相對全面的一種概括方法。
參考資料:互動網路-國際戰略格局
『叄』 當今國際局勢
當前,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國際形勢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世界還很不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中依然存在,並有新的發展。以新的"炮艦政策"和新的經濟殖民主義為主要特徵的"新干涉主義"嚴重損害了許多中小國家的主權獨立和發展利益,也給世界和平和國際安全造成威脅。與此同時,因種族、宗教、領土等問題引起的地區沖突此起彼伏,國際犯罪、環境惡化等跨國問題遠未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還很多。但從總體上看,國際形勢緩和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多極化進程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單極"世界的圖謀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經濟全球化給各國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巨大風險。但利用機遇,防止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不一樣的。全球范圍內南北差距繼續擴大,貧國愈貧,富國愈富。如此種狀況持續下去,不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發達國家的經濟也難以實現穩定增長。改革和完善國際金融體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和一致要求。
當前,國際關系進入新世紀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正在繼續,一些具有規律性的特點和趨勢進一步顯現。
(一)、國際局勢保持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戰爭、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
當前,大國關系繼續以合作為主調並保持相對穩定。美歐、美俄之間因伊拉克戰爭出現的矛盾有所緩和,雖然雙方之間深層次的矛盾和分歧並未消除;中美關系在台灣問題、經貿問題等方面面臨新的考驗,但雙方的合作領域與共同利益仍在擴大,雙邊關系中的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中俄、中歐戰略夥伴關系進一步鞏固,合作關系繼續加深;中日政治關系雖因日政界對二戰態度、雙方領土爭端等問題而受到較大幹擾,但雙方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仍然高潮迭起,足見中日友好與合作基礎深厚,日趨成熟;中印政治與經濟關系均保持積極態勢。相對穩定的大國關系,反映和平與發展作為當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轉。
然而,當前國際形勢亦有相當嚴峻的一面。地區性的戰爭和暴力沖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戰亂、動盪與緊張已從三個方面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壞甚至摧毀了有關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環境。其二,間接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環境。其三,增添了大國關系中的隱患,從而威脅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二)、霸權主義仍是當今世界動盪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權主義在伊拉克雖遭受挫折,但元氣未傷,其謀求單極世界霸權的勢頭仍將延續相當一段時期;當今世界多數熱點問題,如伊拉克戰爭的各種後遺症、巴以沖突的持續和升級、朝鮮半島形勢的緊張,雖涉及各種復雜因素,但從根本上說都與霸權主義干預密切相關
(三)、國際恐怖主義反彈強烈,國際反恐斗爭形勢嚴峻。
冷戰結束後,恐怖主義活動愈演愈烈,已成為國際社會一大公害。近年以來,國際反恐形勢出現若干新動向。首先,恐怖主義活動出現新的反彈,打擊恐怖主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義襲擊頻率增加,活動范圍、襲擊規模擴大。西班牙、俄羅斯等地先後遭受嚴重恐怖主義襲擊,舉世震驚。
(四)、全球性軍事戰略深入調整。
當前,世界上一些軍事大國正在進行二戰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軍事戰略調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強軍事實力,強化軍事力量在維護和擴展國家利益中的職能作用,謀求在世界多極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爭奪在二十一世紀國際社會中的戰略主動權。
總體來看,國際環境還是比較好的,對於中國的發展還是利大於弊的。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世界目光,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都為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提高加分。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使得國與國之間既存在摩擦、更存在依靠。美國、日本的重要貿易夥伴中,中國就排在前列。
G20國峰會實質是一種轉折,使得中國真正與世界「接軌」,真正有了自己可以走的道路,也從這一刻開始,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端。當然,世界的發展也出現重大轉折!在當今發展的時代,一個國家的體制正面臨嚴重的挑戰,不管從軍事還是經濟的角度來講,中國的體制正在不斷的改善中。從東亞病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從G20走到G2,中國人民的每一步都在挑戰,或許,這種挑戰也是也是一種機遇,使得中國在現如今的國際形勢下長足發展。
對我國來說,對當前國際形勢進行評估,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認識國際環境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影響。這既涉及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也涉及到對當今世界長遠變化大勢中一些深層問題的認識。
首先,從總體上看,當前國際形勢對我國仍是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於我國繼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國家發展戰略。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的時代特徵、世界多極化趨勢、經濟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給我國發展提供的巨大動力和機遇,是長期性、可持續的。只要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這些機遇就會繼續促進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其次,當前國際矛盾的特點、世界戰略格局的調整方向、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趨勢、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僅沒有弱化而且正在強化國家主權在國際關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義。要在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保持和爭取比較有利的地位,對於國家主權在國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礎價值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要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矛盾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必須堅持和倡導在相互尊重主權的前提下,積極尋求存異基礎上的求同,多元基礎上的共識,共贏基礎上的合作。
再次,台灣問題對中國保持和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構成的不利影響呈增大趨勢,已成為中國在本世紀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隱患。涉台外交在維護中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對「台獨」分裂勢力在兩岸關系中製造種種突發性事件的任務與日俱增。美軍積極調整在亞太的軍事部署雖然是為其全球戰略服務的,但客觀上使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環境更加復雜。面對挑戰,中國必須不斷發展自己,提高包括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使我軍建設更加適應未來戰爭的要求。
最後,世界經濟保持繁榮、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加大了對世界各種資源的需求,同時也促使世界經濟利益分配格局調整加快,有關國家之間為爭奪資源和市場、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磨擦增多。這使中國在未來的發展和開放過程中面臨更多的壓力,也對中國繼續參與國際競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需要在自身經濟增長方式和對外合作方式等方面進一步開拓進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大旗,積極應對這些問題,處理好維護中國自身利益與促進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之間的關系。
『肆』 2當前國際競爭態勢如何(12分)
摘要 親您好,當前國際局勢呈現大國競爭加劇的特徵。隨著中、美、歐綜合實力繼續接近,多極化仍是國際格局的大勢所趨。大國博弈的長期化,也使得多國內部獨立自主外交的呼聲加強。一些中小國家在大國博弈中積極尋求外交平衡,避免成為大國競爭的「代理人」。國際格局繼續保持東升西降之勢,中國有效應對大國博弈、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與意願持續增加。
『伍』 現在世界什麼局勢了
當今世界變化非常的大我們要時刻關注當今世界的一舉一動,積極分析變化,也可以獻計獻策
要追隨潮流,不斷的充實大腦,不斷的從細微的東西中獲取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為國家獻計獻策
『陸』 中國當前面臨的復雜國際形勢
一)、國際局勢保持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戰爭、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
當前,大國關系繼續以合作為主調並保持相對穩定。美歐、美俄之間因伊拉克戰爭出現的矛盾有所緩和,雖然雙方之間深層次的矛盾和分歧並未消除;中美關系在台灣問題、經貿問題等方面面臨新的考驗,但雙方的合作領域與共同利益仍在擴大,雙邊關系中的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中俄、中歐戰略夥伴關系進一步鞏固,合作關系繼續加深;中日政治關系雖因日政界對二戰態度、雙方領土爭端等問題而受到較大幹擾,但雙方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仍然高潮迭起,足見中日友好與合作基礎深厚,日趨成熟;中印政治與經濟關系均保持積極態勢。相對穩定的大國關系,反映和平與發展作為當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轉。
然而,當前國際形勢亦有相當嚴峻的一面。地區性的戰爭和暴力沖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戰亂、動盪與緊張已從三個方面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壞甚至摧毀了有關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環境。其二,間接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環境。其三,增添了大國關系中的隱患,從而威脅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二)、霸權主義仍是當今世界動盪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權主義在伊拉克雖遭受挫折,但元氣未傷,其謀求單極世界霸權的勢頭仍將延續相當一段時期;當今世界多數熱點問題,如伊拉克戰爭的各種後遺症、巴以沖突的持續和升級、朝鮮半島形勢的緊張,雖涉及各種復雜因素,但從根本上說都與霸權主義干預密切相關
(三)、國際恐怖主義反彈強烈,國際反恐斗爭形勢嚴峻。
冷戰結束後,恐怖主義活動愈演愈烈,已成為國際社會一大公害。近年以來,國際反恐形勢出現若干新動向。首先,恐怖主義活動出現新的反彈,打擊恐怖主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義襲擊頻率增加,活動范圍、襲擊規模擴大。西班牙、俄羅斯等地先後遭受嚴重恐怖主義襲擊,舉世震驚。
(四)、全球性軍事戰略深入調整。
當前,世界上一些軍事大國正在進行二戰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軍事戰略調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強軍事實力,強化軍事力量在維護和擴展國家利益中的職能作用,謀求在世界多極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爭奪在二十一世紀國際社會中的戰略主動權。
總體來看,國際環境還是比較好的,對於中國的發展還是利大於弊的。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世界目光,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都為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提高加分。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使得國與國之間既存在摩擦、更存在依靠。美國、日本的重要貿易夥伴中,中國就排在前列。
對我國來說,對當前國際形勢進行評估,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認識國際環境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影響。這既涉及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也涉及到對當今世界長遠變化大勢中一些深層問題的認識。
『柒』 我國當前面臨的國際形勢
當今世界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各種國際勢力相互激盪,以下是我從政治軍事經濟方面對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形勢的一些較淺的認識,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繼續發展,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駕駛,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的基本態勢,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局勢發生新的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繼續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沒有改變,我們仍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有利於促進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同時增大了各國各地區經濟的運行風險,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the,即使機遇又是挑戰,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捌』 當前國際局勢發展趨勢
「
西方主導了500年的國際大格局在二戰結束時開始發生變化。非西方力量經過70多年發展而逐步壯大,已經超越了臨界點。估計大約再過30年,非西方力量將與西方力量並駕齊驅,共同形成總體穩定和基本均衡的國際大格局。但當前,世界經濟進入徘徊期,國際力量對比進入盤整期,國際機制建設進入爬坡期,困難和挑戰較前更多也更為嚴峻。因此國際社會、特別是國際主要力量需要排除干擾,透過表象抓住本質,充分認識國際形勢的基本走勢,准確界定各自的和共同的戰略方位,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推進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建設。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顧問委員會高級顧問、上海國際問題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席楊潔勉,文章來源於《現代國際關系》2019年03期。
」
500年前的地理大發現和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軔催生了歐美(西方)主導的近代、現代國際大格局,這一狀況直到二戰結束後才開始發生變化。非西方力量經過70多年發展而逐步壯大,已經超越了臨界點。估計大約再過30年,非西方力量將與西方力量並駕齊驅,共同形成新的國際大格局。但是,當前正是充滿曲折、矛盾、競爭和斗爭的迂迴爬坡期。國際體系基礎發生變化,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全球治理相對滯後,因此更需要國際社會特別是國際主要力量充分認識國際形勢的基本走勢,准確界定各自和共同的戰略方位,堅持多邊主義和反對單邊主義,爭取建立總體穩定和基本均衡的國際大格局,進而推進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建設。
1
當前國際大格局的基本特點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大格局是國際體系和國際關系的基礎,也是我們觀察、分析和理解世界變化的重要切入點。
(一)國際格局的定義及時代意義。
國際格局指主要國際力量或主要國際行為體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乃至相互制約所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結構狀態和力量對比態勢,一般指綜合實力的對比(即本文所述的「國際大格局」),但有時也可分為政治格局、經濟格局、安全軍事格局等。
當前國際社會對國際大格局的表述和定義尚未完全形成共識。美國較多採用「世界力量中心」或「世界力量對比」的說法。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早在1971年7月6日的一次演講中,就把美國、蘇聯、歐洲、日本和中國列為「世界五大中心」。當年認同尼克松「世界五大中心」之說的基辛格在近半個世紀後對世界主要力量有了新詮釋。他在《世界秩序》一書中把美國列為領導力量,歐洲、中國和亞洲列為重要力量,還從非國家的多種文明和科技發展等方面看待世界的重要力量。歐盟認為,當今世界是歐、美、中三大力量並立的格局。俄羅斯和中國以「多極化」來概括當前國際格局,指出:「雙方相信,當前國際體系正在朝著多極化演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二)國際大格局具有相對穩定性。
國際格局一旦形成,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期並發揮其影響。正確認識國際大格局的相對穩定性有利於堅持戰略方向,增強戰略定力。
第一,國際力量多極化是一個長期發展的歷史進程。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國際力量對比開始從美蘇兩極向多極化發展,這一趨勢延續至今。冷戰結束近30年來,國際主要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正在走向從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一方面,政治安全上的西強東弱和經濟科技上北強南弱的基本態勢尚未發生根本的轉變,西方在力量對比上仍處於相對優勢。另一方面,政治外交上的東升西降和經濟金融上的南上北下的國際力量對比趨勢也在繼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力量的優勢正在逐步喪失。繼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崛起之後,非洲大陸崛起的勢頭也相當強勁,正在同亞洲崛起相互呼應,在氣勢上直逼美歐。而且,非西方力量的上升正在從經濟和政治領域迅速向科技、文化、教育、輿論等諸多領域迅速拓展。
第二,時代的主題和時代命題仍將長期保持不變。在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領導人以傑出政治家的戰略遠見提出了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和時代命題問題。數十年來,盡管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但和平發展依舊是時代主題和時代命題。從時代主題方面講,國際社會的主流要求不是戰爭和意識形態斗爭,而是謀和平、求發展、促合作。美國和俄羅斯在敘利亞有武裝對抗,美國和中國在經貿問題上有斗爭,但當今世界與爆發一戰、二戰和冷戰前夜的世界具有本質的不同。世界大戰或主要力量大規模武力對抗的可能性依舊很小,一些武裝、宗教和種族沖突仍在可控范圍之內。烏克蘭的艦艇在刻赤海峽遭到俄羅斯扣押,但美國的艦艇在大西洋航行不會遭到俄羅斯潛艇的攻擊。從時代命題方面講,天下遠非太平,國際社會面臨的戰爭、動亂、貧困、大規模疾病、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全球性挑戰正在以新的內涵和形式向縱深發展。而且,全球治理機制的赤字和滯後更是增加了時代命題的緊迫性和嚴峻性。
第三,科技進步和創新正在積聚巨大的促變能量。在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時代」)之後,世界正在開啟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科技對經濟的促進和催化作用可望達到歷史的新高。正如中國領導人所指出的那樣:「當前,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主要國家抓緊制定新的科技發展戰略,搶占科技和產業制高點。」確實,當前的科技創新正在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動力、新的消費和新的發展,其產生的促變能量怎麼估計也不會過高。
(三)充分認識國際大格局變與不變的雙重特點。
國際大格局態勢和趨勢的相對穩定性說明,國際形勢發展具有自身發展的周期和規律,都需要經過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決定當代國際大格局的一些主要因素具有內在自動和外部互動的持續性,它們的存在和發展維護了轉型過渡期的相對穩定,避免了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崩盤,為新格局的形成和發展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前瞻和清醒地認識國際大格局,不僅能更加科學客觀地界定內政外交的戰略目標,而且還能為國際社會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促使國際社會在順應時代潮流中形成更多合作的正能量。而且,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國際大格局絕非任何一國之力所能單獨擔當,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建設。
需要指出的是,在國際關系中,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戰略耐心和戰略定力,既要遵循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善用歷史機遇期。特別是在面臨重大變化時,更要與時俱進,從容和有效地應對,在變化中勝出。
2
國際大格局變化的動因
國際大格局的變與不變只是表象,我們需要透過表象認清其本質,並進而達到正確認識和有效應對的目的。正確認識國際大格局的態勢和趨勢是堅定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信心的基礎,准確把握這些態勢和趨勢又能堅定戰略定力和堅持戰略目標,從而在千變萬化的國際形勢中促進國際大格局朝著總體穩定和基本均衡的方向繼續前進。
(一)世界經濟在曲折中發展。
物質是世界的第一屬性,經濟發展是國際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近30年來,世界經濟的發展既有增長的有利因素也有舉步維艱的困難。一方面,在上世紀90年代的信息革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顯現的國際合作意識和當前的科技創新等都為世界經濟注入了動力,在總體上避免了世界經濟的大衰退,並使美國、中國、印度等主要經濟體維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長。此外,國際社會雖然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功能和改革方面屢屢受挫,但創建了二十國集團峰會及有關機制以取代原有的西方七國集團而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在其最具活力的亞洲發生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日本「失去的20年」,2008年爆發於美國的次貸危機終又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10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貿易投資等也深受影響。世界經濟有進有退,曲折前進。
(二)大國的動態平衡。
與二戰後和冷戰後相比,當前的大國力量對比的差距正在縮小。在政治方面,美國的領導力和主導力都在下降,歐洲的自主和自強意識在增強,俄羅斯力圖重振大國雄風,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在經濟實力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全球經濟體2018年排行榜前十名依次為:美國(20.412萬億美元)、中國(14.1萬億美元)、日本(5.167萬億美元)、德國(4.211萬億美元)、英國(2.936萬億美元)、法國(2.925萬億美元)、印度(2.848萬億美元)、義大利(2.181萬億美元)、巴西(2.138萬億美元)、加拿大(1.798萬億美元)。在國際機制方面,許多大國認識到相互的利益交匯和共處共生的客觀現實及需要,因而接受現有國際機制最低限度的約束,維持著國際政治、安全、經濟的基本秩序,注意發揮國際機制的作用,如維持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和伊朗核協議。
(三)社會思潮的正向動力和逆向阻力。
當前,一些國家朝野的思潮和動向都有新的表現和影響。美國民粹主義把特朗普送進白宮,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優先」的口號下,相繼(威脅)退出《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朗核協議和《中導條約》等,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沖擊了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也影響到許多國家和人民在世界范圍內合作共贏的思想和意願。英國的「脫歐」正在對戰後區域一體化領頭羊的歐洲形成強大的沖擊。此外,中東地區的極端主義導致暴恐主義的思想和行為有恃無恐,致使「伊斯蘭國」應運而生並為害世界。但是,我們仍需堅持兩點論。在美國特朗普政府「退群」中要看到國際社會對其舉動的批評和抑制,在英國「脫歐」中要看到英國國內的辯論和歐盟對地區主義的堅守,在中東地區的「伊斯蘭國」現象中要看到極端暴恐
『玖』 目前國際戰略格局主要呈現的態勢和結構應該是
目前國際戰略格局主要呈現的態勢和結構如下。
三是非國家行動者的數量越來越多。跨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各種非政府組織也在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和社會交流,這也是政府擴大影響力的主要途徑。
『拾』 中國當前國際局勢怎麼樣 當前國際形勢怎麼樣 有打丈的可能嗎
中國當前的局勢非常好,國內經濟穩定發展,國際形勢信義不提高,不會打仗的人民不願意打仗的,但是我們也絕不容外來勢力欺負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