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理解能力有哪些

國際理解能力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3 10:29:34

Ⅰ 如何培養具有國際理解力的學生

在課堂里,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

Ⅱ 國際理解課程是什麼有哪些好的國際理解課程項目

北師大、康德教育聯合研發了康德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是由康德集團聯合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研發,為學校在日常教學中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提供了權威的理念和教學體系。

Ⅲ 什麼是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了界定,就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很多英語教學專家在談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時有各自的見地。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講堂「學生英語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與培養途徑」專題講座中提到,英語核心素養應當包括兩個方面,即認知的與非認知的。認知方面指的是學術、知識,非認知方面則是指價值觀、情感態度等。

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創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屬於今後培養核心素養中應包括的內容。龔亞夫還認為,中小學英語教育應改變單純以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目標,設計多元的目標,如「社會文化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語言交流目標」,把語言學習與思維認知、個人素質培養等結合起來,體現英語教育在促進人的品格與思維發展方面的價值。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王薔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方面構成。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構建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一)三個方面
1.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語篇、話題、功能等,它是語言能力的基石,沒有語言知識的鋪墊,就無法實現語言技能的培養。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它是語言能力的載體,是形成語言理解(聽、讀、譯)和語言表達(說、寫、譯)的途徑。語言各技能相互依託、共同促進。語言理解是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一種內化,而語言表達則是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基礎上的最終輸出。

2.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指個體在思維活動中智力特徵上的差異,是衡量一個人思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英語思維模式在語法、語義、語篇、語用等方面與漢語言思維模式有差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漢兩種語言思維模式之間的異同、聯系、轉換、互補會給學習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維想像空間,幫助學習者拓寬視野,為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打下堅實基礎。

3.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上的突破。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任何語言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於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使用,有利於在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的基礎上培養世界意識,最終具備面向世界的國際視野。

(二)兩個關鍵

1.學習能力
一般來說,學習能力就是有效運用學習方法與技巧的能力。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同時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中,學習能力是其他素養的「催化劑」。
2.情感態度
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中,情感態度是其他素養的「潤滑劑」。人的發展是自我發展,它不是靠教育直接發生,特別是在語言學習中,學生的成長發展靠的是來自於與情感態度緊密相連的動機。只有調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生才有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情感態度」達到和諧共鳴,才能創造出課堂活力。

(3)國際理解能力有哪些擴展閱讀:

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策略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促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語言能力是一個整體,不能碎片化,培養語言能力要建立在一個整體性的語言學習活動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創設緊密聯系真實生活和社會實際的英語教學情境,作為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橋梁。

(二)問題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是智力與能力的核心,智力品質是智力活動中、特別是思維活動中智力與能力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因此它又叫思維的智力品質或思維品質。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敏捷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五個方面。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加強交際擴展學生的文化意識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只有通過交際才能習得,而文化意識的培養更需要交際來實現。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利用教材以外的網路信息資源來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觸英語國家各方面的信息很方便,因此本文所指的交際是突破了以往的僅僅是「面對面的真實」的交流,而是藉助網路平台實現與國外的「面對面的虛擬」交流。

(四)以融合貫穿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

以合作融合催化學習能力
合作融合的關鍵在於學生在完成小組任務的過程中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它需要學生的分工與合作,也需要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用合作作為催化劑,使學生在共同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的時候,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習能力的增強,又反過來對其他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助推作用,讓其他的核心素養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總之,合作實現了學生間智慧的互換、心靈的接納,是培養文化領域中語言溝通素養的有效途徑。

2.以知情融合潤滑情感態度

知情融合即認知和情感的融合。現代教學把課堂視為一個由認知和情感交織共生的生活世界,一方面認知為情感的產生和發展提供理性基礎,另一方面情感對認知活動又具有動力、強化和調節作用,情感和認知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關系。

知情之間有層次的遞進循環,最終實現融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環境等潛在知情因素,啟動、維護、強化學生的認識活動,使教學過程既是認知訓練的過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提升的過程。同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准確找到教與學和諧一致的結合點,讓發自內心深處的真誠打動學生,引發情緒與心靈共鳴,讓課堂教學成為師生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染的過程。

以上是我對核心素養的界定和分類、學者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觀點以及英語學科的課程特點,來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解讀和對教學策略進行研究,有些觀點還不成熟,還有待商榷和補充。但不管怎樣,一線教師要以徵求意見稿為指導,在實際教學中思考和探索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與方法,讓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英語的學習及應對全球化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Ⅳ 國際上理解教育實質是在教育中貫穿什麼觀

國際上理解教育實質是在教育中貫穿「多元主義價值觀」。
解析:
國際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國在國際社會組織的倡導下,以國際理解為教育理念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國際理解教育的實質是在教育中貫穿多元主義價值觀,培養具有多元主義價值觀的公民,增強其對不同國家、地區、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

Ⅳ 什麼是國際理解教育

國際理解教育是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日本出現的教育思潮和活動。是隨著當代經濟貿易活動國際化而發展起來的,旨在通過傳播和掌握各國地理、經濟、文化和政治等知識,適應日益擴大的國際交往的需要,達到各國及其人民之間相互理解和相互關心。

主要教育內容包括理解發展中國家、參與各國開發、異國文化傳統以及和平教育、環境教育、回國子女教育等。主要教育形式有語文課程和社會課程的教學,邀請外籍人員參加學校活動和作報告等。

拓展資料:

無論您已經為人父母,還是即將或者希望成為父母,它都適合您閱讀。父母肩負著最重要的使命:他們負責生命的傳承。僅憑這一點,就該為他們頒發證書。父母撫養孩子,負責孩子的教育。因此,對於所有熱愛生活的人而言,給父母任何贊許都不為過。

如果我的祖先中有任何一位不情願,那《理解教育:何為家庭教育的本質》就不可能由我來執筆,只能讓給其他人了。所以,能夠得到這個機會,我非常高興,希望《理解教育:何為家庭教育的本質》能幫助您——親愛的父母——更加深刻地領會教育之道。

教育定義既反映了教育的本質,又可將教育活動同其它活動,如學習、訓練、宣傳等區別開來,可視作教育的基本概念。但是,與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教育」相比,該定義涉及的范疇顯得窄多了。傳統上,人們把學習培養、教育培養、訓練培養、資助培養等事物都看作是教育,這表明在人們的意識里,還另有一種大得多的教育概念,即宏觀的教育概念。

它既包括了基本概念的教育、訓練、學習等可以直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的一類活動,還包括那些雖然不能直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卻可以對前一類活動的進行起到幫助、促進作用的活動,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培養活動。宏觀的教育其實是等同於培養的,那麼,培養的定義也就是宏觀教育的定義。在上述基本的教育定義基礎上,去掉能區別學習、訓練等活動的「種差」,就成為宏觀的教育(培養)定義: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而進行的活動。

宏觀的教育的唯一特徵是「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這表明判別某個活動是不是教育不在其結果如何。現實中,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動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會失敗。而有些活動,如研究活動、宣傳活動雖然可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卻並不是人們所公認的教育活動。

當人們持不同的立場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時,能從正反兩方面來對待人的素質、能力,正向的去開發、加強人的某些素質、能力,反向的則去削弱、抑制人的某些素質、能力。人的素質、能力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的與其它動物一樣,是大自然長期進化造就的。後天的又分為兩種情況,其一為人們不經意間獲取的,或非刻意成就的;其二是人們刻意造就的,宏觀的教育就概括了所有刻意於人的素質、能力而進行的活動。

Ⅵ 什麼是國際理解

「國際理解」的宗旨,是幫助人們不把外國人當作抽象的人,而把他們看作具體的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理性,有他們自己的苦痛,也有他們自己的快樂。教育的使命就是幫助人們在各個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提倡國與國之間互相寬容、增進友誼和進行合作。

「冷戰」結束以後,國際交往的性質發生了深刻變化,世界呈多極化發展的格局。加之進入90年代以後,以網路通訊為標志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為人類全面進入「全球化時代」奠定了基礎。



(6)國際理解能力有哪些擴展閱讀:

然而,暴力、種族歧視、仇外情緒、尋釁的民族主義、文化排斥、恐怖主義等現象並未終結,反而具有了新的性質。在這種背景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1994年10月召開了「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確立了新時期國際理解教育及相應的「和平文化」的基本內涵。

大會通過了《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宣言》及相應的《為和平、人權和民主的教育綜合行動綱領》。《宣言》和《行動綱領》標志著「多元主義教育價值觀」理論與政策上的確立,這種價值觀體現了全球化時代的基本精神。

Ⅶ 走進帕丁頓雙語學校

集團介紹:

 依託百年交大的辦學經驗,順應教育改革的時代潮流,199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孕育而生。教育集團以獨立法人和社團法人的形式投資,運營教育產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終身教育領域的引領品牌。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傳承百年交大「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醇厚傳統,秉持「嚴謹,務實,創新」的質量方針,不斷探索和發展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滿足社會教育需求,承擔社會教育責任。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將堅定不移地以教育興國為己任,揚百年交大之底蘊,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國際合作為紐帶,傾力服務社會,樹立終身教育的一流品牌。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以職業教育,國際教育作為公司戰略發展發現,通過控股,參股等形式,以獨立運營,戰略合作和管理及品牌輸出等多種形式,在職業教育,國際教育等領域不斷探索和優化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及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旗下的上海交大南洋中學,上海交大南洋附屬(崑山)學校,上海交大南洋現代教育中心,劍橋A-Level國際考試中心,國際教育學院,企業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研究院,幹部教育學院,游戲動漫學院等已成為所在領域的佼佼者。

  樂學帕丁頓

  一、小初融合課程:

   以浙江省義務制教學小學、初中階段課程綱要為基礎,實施雙語浸入式教學。課程內容整合中國國家課程和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課程,英語教學採用雙語教材,採用中西融合的教學與管理方式,通過豐富多元的課程與活動,激發孩子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培養孩子善於發現、勇於探究、大膽創造、樂於合作、勇敢擔當的品質,從而全面發掘學生潛力,實現個性化培養。

  第一層級 、基礎課程:國家課程

  第二層級、拓展課程:立足青少年核心素養,實施全人教育。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 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

  第三層級、研學課程:就課程目標在游學中開展的探究式研究性學習活動

  二、國際高中課程  

GAC-ACT課程

  GAC全稱「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即全球認證證書,由美國高考委員會(ACT)與全球多所大學和評估機構合作開辦,是全球認可度最高、認可范圍最廣的大學預科課程。完成 GAC課程,學生可直接免預科進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等大學本科一年級學習。 ACT考試作為GAC課程的結業考試,成為全美4000多所大學認可的入學和獎學金發放標准,包括頂尖高校如哈佛、普林斯頓、斯坦福等常春藤名校。GAC畢業生還可獲得美國大學最高39個學分的減免,GAC課程也是全球唯一在課程中正式包含著名的美國大學入學考試(ACT)的國際課程。

  A-LEVEL課程

  湖州帕丁頓雙語學校的英國課程是在英國文化交流中心和駐上海總領事的力薦之下,與英國倫敦頂尖私校肯辛頓公學(創辦於1952年)合作辦學,實現了中英教育資源的最大整合。完全採用英國高中的評價體系,並沿用肯辛頓公學的教學體系,由英方委派外方校長和學術總監嚴格按照英方標准進行管理,並長期進行師資培訓與交流互動,保證課程教學質量與肯辛頓公學文化的傳承。 我校的A-Level課程提供了一到兩年的預備課程,同時還有AS 和A2課程。 在預備課程階段,除了英語教學課程以及雅思考試准備,學生們還會參加以下課程的學習:數學、科學、計算機科學、商業研究、藝術與設計、表演藝術 在A-Level課程的兩年裡,我們的學生通常會選擇3個A Level科目,有些情況下可能會增加至4個科目。課程的定向學習有助於培養獨立的學習技能,並確保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課程的學習。我們也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中的演講和會談項目以及KPS 著名的教師資源。我們提供8門A-level課程供學生選擇:數學、高階數學、生物、化學、物理、計算機科學、商業、美術。

三、創新實驗高中(普通高中)

  必修課依據《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開設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信息技術、體育、美術、音樂。按照國家規定開設的選修課有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9 門學科。 課程結構:國家課程+校本課程+拓展課程 重點建設以下幾類課程:學科延伸、語言、人文、科創、藝體、steam、大學實驗室課程及大學先修課程。 學生通過參加國內高考,升入國內大學院校,也可對接國外大學申請。

辦學方針: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湖州帕丁頓雙語學校,由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全方位管理,依託百年名校雄厚辦學力量,整合全球頂級教育品牌資源,全面實施K15雙語課程教育體系,致力打造「國際化,現代化,特色化,智能化」名校。 湖州帕丁頓雙語學校以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學校,人才的培養目標,教育內容額選擇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採用不僅滿足於本國,本地區的要求,而且適應於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對高素質國際人才的要求。學校在國際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除確保規定的中國課程教學外,力求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教育文化的精髓和和核心教學方法,使國際教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西合璧」。學校教育國際化的最終目的是培養 「具有國際意識,國際理解能力,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這種人才能立足於本土,放眼於世界,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湖州帕丁頓雙語學校以學生素養發展為己任,創建特色,鑄造品牌,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以文化建設為支撐點,著力打造「生態,創意,文化,快樂」的智慧校園,為把湖州帕丁頓雙語學校建成全國一流名校而努力。

Ⅷ 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有何特定內涵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一、社會責任。主要是個體處理與他人(家庭)、集體、社會、自然關系等方面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
1.誠信友善。重點是自尊自律,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寬和待人;孝親敬長,有感恩之心;熱心公益和志願服務等。
2.合作擔當。重點是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對自我和他人負責;履行公民義務,行使公民權利,維護社會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點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規則與法治意識;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維權;崇尚自由平等,堅持公平正義等。
4.生態意識。重點是熱愛並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具有綠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行動等。
二、國家認同。主要表現為個體對國家政治制度、核心價值理念、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的理解、認同和遵從。
5.國家意識。重點是了解國情歷史,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熱愛祖國,認同國民身份,對祖國有強烈的歸屬感;自覺捍衛國家尊嚴和利益等。
6.政治認同。重點是熱愛中國共產黨;理解、接受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信念和行動等。
7.文化自信。重點是了解中華文明形成的歷史進程;承認和尊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
三、國際理解。主要表現為個體對國際動態、多元文化、人類共同命運等方面的認知和關切。
8.全球視野。重點是具有開放的心態;了解人類文明進程和世界發展動態;關注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與價值等。
9.尊重差異。重點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積極參與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蘊。主要是個體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表現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
10.人文積淀。重點是積累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蘊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等。
11.人文情懷。重點是以人為本,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關切人的生存、發展和幸福等。
五、科學精神。主要是個體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表現的價值標准、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
12.崇尚真知。重點是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等。
13.理性思維。重點是尊重事實和證據,有實證意識和嚴謹的求知態度;理性務實,邏輯清晰,能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規范行為等。
14.勇於探究。重點是有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能夠提出問題、形成假設,並通過科學方法檢驗求證、得出結論等。
六、審美情趣。主要是個體在藝術領域學習、體驗、表達等方面的綜合表現。
15.感悟鑒賞。重點是學習藝術知識、技能與方法;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創意表達。重點是具有藝術表達和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具有生成和創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提升生活品質等。
七、學會學習。主要表現為個體在學習態度、方式、方法、進程等方面的選擇、評估與調控。
17.樂學善學。重點是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自主學習,注重合作;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等。
18.勤於反思。重點是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有清楚的了解;能夠根據不同情境和自身實際,選擇合理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等。
19.數字學習。重點是具有信息意識;有數字化生存能力;主動適應「互聯網+」等社會信息化趨勢等。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個體在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人生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20.珍愛生命。重點是理解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具有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掌握適合自身的運動方法和技能,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重點是能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有積極的心理品質,自信自愛,堅韌樂觀;積極交往,有效互動,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等。
22.適性發展。重點是能正確判斷與評估自我;依據自身個性和潛質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有計劃、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時間與精力;具有達成目標的持續行動力等。
九、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勤於實踐、敢於創新方面的具體表現。
23.熱愛勞動。重點是具有積極的勞動態度;廣泛參加各種形式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具有動手操作能力等。
24.批判質疑。重點是具有好奇心和想像力,敢於質疑;善於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新設想,並進行理性分析,做出獨立判斷等。
25.問題解決。重點是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能依據特定情境和具體條件,選擇制定合理解決方案;具有創客意識,能將創新理念生活化、實踐化等。

Ⅸ 如何培養學生的國際理解素養

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學里的老師比較關注的吧。 工程能力,如果我直白的來理解,是不是需要讓學生明白做一個工程需要具備的全局思維、過程思維、結果思維呢? 如果真正要讓學生脫離理論學習,提高工程能力,建議設置在工程中學,在學習中總結工程能力的方式。只有真實的體驗,才能提高學生的感知和認知,給學生機會和空間,通過實際的案例,推導出工程能力的具體要求。

Ⅹ 跨文化交際主要講什麼的呢

跨文化能力是現代青年的基本能力,是進行文明對話的基礎

跨文化能力有著豐富的內涵,既包括多語言能力,也包括文化理解能力、文化整合能力以及開放包容的精神與合作的態度。跨文化能力已經成為現代青年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現代化和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2016年,「國際理解」被列為中國學生核心素養「責任擔當」的內容之一。因為有了理解才有感同身受,才有彼此欣賞和相互尊重,才能推己及人,自覺反對文化霸權主義或文化部落主義,真正樹立起全球意識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未來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推進世界和平發展的人,必定不是狹隘封閉、傲慢自大的人,而是有著高度「國際理解」能力的人。通過跨文化培養,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與他人、本國與他國、本土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共性與差異,增強國際理解和跨文化能力,才能自如行走在不同文化之間,進行國際交往和文明對話。

中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消費市場,隨著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未來中國與其他國家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合作將會更加深入。大到兩國政府間的戰略合作,小到企業間的商貿洽談,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熟知彼此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規和制度都是開展合作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想要促進更深更廣合作,那就更需要了解彼此的思維模式、傳統觀念和社會習俗這些更深層面的文化,從而把握不同,求同存異,共同發展。這些顯然都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來完成。

中國社會對跨文化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對跨文化人才培養有著獨到的見解。中國傳統的「和」文化既是跨文化的表現形式,又是跨文化的實現方法和價值追求,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和而不同」,是在堅持自身立場的同時,能夠包容差異、心平氣和地共存而非對立。在文化交流加深同時沖突不斷的當下,中國高等教育應該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深得中華文明精髓的「現代君子」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擺渡者」。

跨文化人才培養有助於涵養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交流是一個對等的概念,有你有我才有交流;沒有自我,就沒有真正的交流。文明交流也是如此,應該是對等的、平等的,應該是多元的、多向的;在文明的交流上,沒有大小強弱之分。跨文化能力意味著對文明交流的方式也有著良好的把握:既有能力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場上觀察他文化,又有能力以其他文化的視角來反觀自己的文化,在這種觀察與反觀中達成對不同文化的深層次理解,從而培養出真正的文化自信與文化關切。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有一段落後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人的自信心;通過跨文化學習和比較,有助於我們的青年把這一段歷史放到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去觀察,放到更廣闊的古今中外政治經濟大格局中去解讀。在觀察與反觀中,當代青年對中華文明的生命力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自己的文化之根和今天的成就會有更深刻的敬意。

閱讀全文

與國際理解能力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