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經歷了幾個版本
2013年,我國全面啟動了對2003年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的修訂工作。本次修訂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指針,深入總結21世紀以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寶貴經驗,充分借鑒國際課程改革的優秀成果,努力將我國高中歷史課程標准修訂成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又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綱領性教學文件,構
2. 新刑法從哪些方面借鑒了國外經驗
新刑法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與此同時,它亦重視借鑒世界各國刑事立法的有益經驗,並為適應國際性的有組織的跨國犯罪增長的新態勢與加強國際刑事合作的需要,努力使國內刑法與國際刑法相銜接,具有開放性刑法的特點。其重視借鑒與銜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新刑法確立了三項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罪刑法定的主要內容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這是世界各國刑法普遍公認的一項法治原則。我國1979年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罪刑法定原則,因為當時受「宜粗不宜細」的立法思想的影響,刑法分則部分只有103條,估計可能會出現一些漏洞,使法律適用上發生困難,故規定了以有嚴格控制的類推作為補充。從立法精神看,基本上仍是堅持罪刑法定原則的。而且在司法實踐中亦很少適用類推處理案件。此次刑法修訂,刑法分則條文增至345條,各種犯罪的構成要件和法定刑幅度的規定力求明確、具體、完備。因而對罪刑法定原則採取更為徹底與明晰的態度,並在新刑法第3條明文作了規定。同時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74條規定的類推制度。
罪刑法定、適用刑法一律平等和罪責刑相適應三大原則是人類法律文化的結晶,是刑法理論研究發育成熟的優秀成果。罪刑法定原則體現新刑法既要實現懲罰犯罪,維護法制,保衛社會的任務;亦須重視保障公民個人的自由與權利,防止任意入人於罪或濫用刑罰,兩者必須兼顧,不可偏廢的立法意旨。適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則表明任何人犯了罪,不論其性別、出身、民族、財產狀況、教育程度、宗教信仰、職位高低、功勞大小,都要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禁止利用特權或財富徇私舞弊,對定罪、量刑或執行刑罰施加影響,致使罪犯得以逃避刑罰的制裁。至於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亦稱罪刑相當或罪刑均衡原則,則是在前兩項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關系。在刑法學發展史上,它是經過長期探索的過程,先是西方刑事古典學派主張「刑罰與犯罪相對稱」(貝卡里亞著:《論犯罪與刑罰》第65頁。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出版)以收一般預防犯罪之功效。其後刑事社會學派崛起,提出「刑罰個別化」的理論,倡導重視行為人個體情況,以預防重新犯罪。從當今世界各國刑法的現狀看,一般採取折衷(並合)主義,即以罪刑相適應為基礎,輔以刑罰個別化的多種措施。我國刑法在罪刑關繫上亦采此主張。前者表現為刑罰的輕重應以犯罪的性質及社會危害程度為主要依據,做到罰當其罪,不得輕罪重判,重罪輕判。後者表現為適用刑罰時還必須考慮影響刑事責任的諸種因素,如初犯或累犯,是否自首、立功或有悔罪表現,以及行為人的其他個體特徵(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恰當地確定從重、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的情節,充分運用緩刑、假釋、減刑、死緩等刑罰制度,使刑罰公正,合乎情理,有效地發揮其預防犯罪的作用。刑法基本原則是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確立上述三大原則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二)關於單位犯罪。從我國刑法不規定單位犯罪到規定單位犯罪,並列入刑法典,是我國刑事立法上的重大突破。所謂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觸犯刑律的行為。我國刑法用「單位犯罪」不用「法人犯罪」,是因單位犯罪的主體范圍比法人犯罪寬泛,它既包括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也可包括非法人單位和法人的分支機構以及某些經濟實體。確定這樣一個適用范圍比較符合實際需要,適應當前法人制度還不夠健全和非法人單位違法行為又較嚴重的情況。同時,也考慮到原有單行刑法一直沿用單位犯罪這個概念,繼續使用,符合習慣。
法人能否成為犯罪主體,在刑法理論上一直存在著爭論。從世界各國立法上看,英美法系國家較早規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責任。英國於1889年頒布解釋法,規定「關於刑罰適用,如果沒有特別規定,法人一概予以處罰」。美國最高法院亦有給法人定罪處以罰金的判例。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稍晚,如二戰後的日本僅在經濟行政法中規定對法人的刑事處罰。1994年法國頒布新刑法典,立法上確認「法人對相應的犯罪應負刑事責任」,並在總則中專節規定「適用法人之刑罰」。我國1979年刑法沒有規定法人犯罪,犯罪主體僅限於自然人。1987年制定《海關法》,作出單位可以成為走私罪的主體,從而為我國刑事立法規定單位犯罪開創了先例,以後陸續又有12個單行刑法及個別附屬刑法規范分別作出了有關單位犯罪的規定。此次修改刑法典,在總則和分則中對單位犯罪作出明確規定,既是近年來處理單位犯罪的司法實踐經驗總結,又明顯吸收了外國關於法人犯罪的立法經驗。
(三)關於危害國家安全罪。此次修改刑法把「反革命罪」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罪」,既是適應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情況發展的需要,又是採用國際通用的罪名,便於國際交往,有利於同這類嚴重犯罪的斗爭。
過去刑法用反革命罪,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但繼續沿用這個罪名,出現明顯的缺陷。反革命罪構成內容不合理,以有無反革命目的定性,由於目的與行為聯系的復雜情況不易正確界定,而有些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又不能包括進反革命罪,已不能適應當前的犯罪情況。縱觀世界各國,對於危害國家領土完整、顛覆國家政權、從事間諜活動等犯罪,都是用危害國家安全罪或國事犯罪。反革命又是個政治概念,如果罪犯在國外,稱反革命犯有可能被誤解為政治犯,若罪犯所在國拒絕引渡,勢必造成司法協助的困難。改用「危害國家安全罪」,還可以涵蓋反革命罪不能包括的內容。從一定意義上說,與國際上通用的罪名相一致,也是一種符合我國國情的借鑒。
(四)關於國際犯罪。國際犯罪是指嚴重危害國際社會根本性利益,依據國際公約確定為犯罪,應予刑罰懲罰的行為。對國際犯罪世界各國必須聯手合作,採取協調一致的刑事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與制止。我國1979年刑法通過以後,相繼加入或批准了多項防止與懲治恐怖主義行為的國際公約。這些國際公約明確規定締約國或加入國對此類國際犯罪行使普遍管轄權,並在國內法上將所禁止的行為規定為犯罪,承擔「或者引渡或者起訴」的義務。這次刑法修訂在國際犯罪方面著重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在刑法總則中確立對國際犯罪的普遍管轄權(新刑法第9條),這是對我國刑事管轄權范圍的重要補充。它表明對在我國境外發生的國際罪行,不論犯罪人是哪國人,其侵害的是哪個國家或個人利益,只要其進入我國領域,即可依照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增設對國際犯罪的普遍管轄權,既是表明我國堅決反對恐怖主義活動和認真履行所承擔的國際義務的一貫立場,同時又是為了與我國所簽署批準的國際公約產生的國際義務相銜接,全面地反映我國刑法的實際適用范圍。二是在刑法分則中補充規定有關國際犯罪方面的條款。此次刑法修訂中十分重視如何將國際公約所禁止的危害行為予以犯罪化的問題,除了國內法中已有可適用的條款外,增補新罪有:劫持航空器罪,危害航空安全罪,劫持人質罪,非法買賣、運輸核材料罪,洗錢罪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適應當前國際性的或跨國實施的犯罪時有發生的情況,使國內刑法與國際刑法相銜接,有利於開展國際刑事合作,維護我國的權益,並發揮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
3. 有中國特色的國際課程體系有哪些
(一)國際視野與中國特色
本次課程改革是在世紀之交的背景下進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國進行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展開的,這種形勢要求新課程必須置於國際視野中進行規劃和設計.
首先,組織學術力量,充分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經驗,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法國、德國、韓國、俄羅斯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教育與課程改革經驗,從中吸取值得借鑒的內容與方式.
其次,組織專家有重點地考察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的教育行政機構、教育研究與評估機構、中小學和幼兒園,尋求國際背景與中國特色的結合點.
第三,借鑒的經驗涉及各個方面,如各國普遍強調價值觀教育與道德教育,注重基礎學力的提高、信息素養的養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義務教育階段試行綜合課程,重建新的課程結構,建立國家課程標准;尊重學生經驗,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探索發展性的課程評價,強調評價的教育功能;構建共享的課程管理機制,促進學校課程的適應性,等等.
第四,新課程特別重視國際經驗的本土化問題,如在培養目標上,提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等.在課程結構上,表現為九年一貫設置課程,小學設置綜合課程,初中擁有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套計劃,並充分考慮學科研究的基礎,在課程標準的敘述上,保留一定的差異.在課程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等等.
(二)課程的繼承與創新
新課程確切地說是改善課程的一次嘗試,是課程改革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每次課改都有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50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課程改革,並由此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現行體系.綜觀義務教育制度確立以後的課程建設,有四方面比較突出的進展:一是在課程管理政策上改變了國家過於集中管理的方式,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課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只有「學科課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動課」、「選修課」等;三是推行了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樣化的方針,初步推動了教材的多樣化;四是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經驗,倡導了新的教育觀念,激活了教育實踐的改革.這些成就為構建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必要基礎.新課程根據社會發展、知識發展與學生發展對課程提出新要求的綜合思考,試圖在我國基礎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從兩級管理走向三級管理,使得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學校,有一定的課程權利,並承擔相應的職責;根據綜合性、均衡性與選擇性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系,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課程標准」代替「教學大綱」,進一步推動了教材多樣化策略,使得真正實現「一標多本」成為可能.同時,完善教材的審定製度,嘗試建立教材的選用制度;提升學校和地方已經形成的素質教育經驗,作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於課程改革的同仁分享.
(三)注重營造一種新的課程文化
新課程超越了教材改編作為課程改革標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單純以時間作為劃分依據的階段性,它把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持續不斷的系統工程,注重時間上的全程性與空間上的無限性,並通過這種新課程,營造一種合作、對話與探究的課程文化.
所謂合作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促進其發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實現.同時,每位兒童都有差異,他們的發展取決於有差異的課程,沒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異的課程.由於學校制度的建立與課程分化的傳統,導致教師的行為具有「個人專業主義」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礎上的合作,以實現一個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新課程強調一種共建共享的課程文化.專家、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都是合作共同體的一分子,應盡可能保證他們之間有合作的機會,並建立合作的機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課程倡導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要求家長首先應知道自己的角色,認識到自己也是課程改革或學校教育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校課程的決策人之一,而不是一個「局外人」;其次應了解新課程倡導家長享有對學校課程的知情權、評價權與建議權,學校或媒體都有義務告訴家長,他們的小孩在學校學些什麼,怎樣評價,以便家長可以做出決策或提供建議;第三應通過觀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學習需要、對學校或學習的態度以及素質報告單來評價學校課程的質量,並與學校或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採取相應的、適當的教育行動,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第四應對學校教育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機構,是青少年的專門化的教育場所,學校所承擔的是社會責任,而不是個人責任,因此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對於一個小孩而言學校教育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不能把一個家長的願望強加給學校,要學校承擔不該承擔的家長責任,設身處地地為學校或教師著想.
所謂對話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民主性.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是所有與課程利益有關的人員或部門之間的對話.由於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兒童的發展是全社會的焦點,因此,把什麼樣的課程交給兒童,或者說兒童需要什麼樣的課程,不能讓某個專家或某一群體的人來決定,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對話與協商,特別是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學生在學校里學什麼,取決於教師教什麼,教什麼取決於專家編的教材說什麼或專家出的考卷考什麼.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教師也不知道為什麼教,教師沒有機會與專家交流或對話,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課程在國家標准制定時就非常強調對話與協商,盡可能創造各種機會,讓課程專家與學科專家、專家與教師,專家與社會人士代表分別參與對話,或讓他們共同參與對話.同時,把「課程標准」作為文本,要求專家、教師、學生及其他相關人士不斷地解讀,並與之「對話」.
所謂探究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科學性.就課程的歷史來看,什麼樣的課程才是適合兒童的課程,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需要多代人前赴後繼、不懈地持續探究;就一門課程來說,從課程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到課程評價,也需要不斷的探究,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就課程實施的一個環節來說,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對靜止的物.這種專業特性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必須面對教育情景中的不確定性.教師每時每刻面對的情景都具有即時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師去解決,探究.例如,從理論上說,課前備課或計劃是不可缺少的,然而,這並不是說實施就是貫徹執行計劃,而是要根據課堂情景進行調整.研究表明,課前計劃過於充分的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反倒不敏感,導致較少鼓勵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和進行討論.另外,課前計劃詳盡的教師所教的學生比計劃簡略的教師所教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的分數要低.這說明,如果教師在上課時不隨機應變(探究),課前計劃就有可能起副作用.課前計劃畢竟是帶有主觀性的設計藍圖,實施時的靈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師與熟練教師的差別往往就在於此.因此可以說,教學即探究,教師即研究者.新課程倡導探究文化,強調應在不同層面進行課程創新.在國家層面,嘗試課程管理體制的創新,制定國家課程計劃與課程標准;在地方與學校層面,確保國家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嚴肅性,同時,鼓勵因地制宜地進行不同程度的課程創新,制定相應的計劃或方案;在課堂或實施層面,要求教師依據課程標准,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反對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確保課程對學生、學校、地方的適應性.
4. 課程國際化有哪些基本特徵
課程國際化有「全面性」、「選擇性」、「時代性」、「兼容性」、「內化性」5個基本特徵。
1、全面性。國際化的課程要能夠滿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需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表現為學習領域完整,課程門類、形式齊全。
2、選擇性。杜威指出,教育的目標必須以受教育者本身的行為和需求(包括先天的本能與後天養成的習慣)為根據。教育要從學生能力、特長和需要出發,在內容上有多樣性和選擇性。多元智能理論的創始人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在認知能力和智能風格上並不都一樣,只有針對特定受教育者能力和需求的教育,才能夠有效實施。學生這種智能上的差異性,決定了科學的課程體系從學生學習的維度和深度兩個方向上都要有選擇性。維度上的選擇性,是指給學生提供選擇學習內容的空間,深度上的選擇性是指給學生提供選擇學習難度的空間。
3、時代性。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為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奠基的工程。它應通過對學生價值觀、能力、知識的培養,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需要的素質。這顯然要求教育能夠在傳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回應時代和未來需求、融納時代元素,在課程內容上反映科學文化發展的最新成就,體現內涵的時代性、先進性。
4、兼容性。國際化的課程體系,不是單純本土課程的擴容,但也不是引進國際課程取代本土課程,而是要藉助優質國際課程資源改進和完善學校的課程體系,是本土課程與國際課程精華的融合。
5、內化性。課程國際化的內在追求,不是照搬一套或部分國際課程,而是學習國際先進課程體系的本質,把國際先進課程體系的理念和特點,轉化為教育主體開發課程的借鑒標准,使課程結構和每門學科都能體現全面性、選擇性、時代性等特徵,面向全體學生,滿足學生全面、個性、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鑄造課程在質量上的國際先進性。
5.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有哪些新的變化
1、本次課程標准修訂積極回應社會各界對教育問題的關切,努力從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出發,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容量和難度。
在課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學科進一步精選了內容,減少了學科內容條目。在課程難度控制上,有些學科直接刪去了過難的內容;有些學科降低了一些知識點的學習要求,從「認識」和「理解」調整為「了解」;有的學科對難度較大又不宜刪除的內容,以「選學」方式處理,既增加課程彈性,也控制了難度;還有些學科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適當調整了不同學段的課程難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2、 我國基礎教育有重視「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統,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比較薄弱。為此,此次課程標准修訂特別強調能力培養。一是進一步豐富了能力培養的基本內涵。如數學課程把傳統的「雙基」目標發展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動經驗、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進一步明確了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如針對教師反映對「探究學習」指導有困難的問題,提煉了「探究學習」的基本步驟和一般方法,以加強對能力培養的指導。三是理科課程強化了實驗要求。如物理明確列出了學生必做的20個實驗,化學要求學生獨立完成8個實驗,以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
6. 第八次課程改革借鑒的經驗
自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課程計劃屢次更新,經歷了8次較大的變革。
第一階段: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基礎教育課程(1949—1957)
第1次課程改革。1950年8月,教育部頒布《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公布《小學暫行規程(草案)》。明確小學學制為5年,開設語文、算術、體育、圖畫和音樂課程,四、五年級增設自然、歷史和地理。這是中國總結、沿襲解放區經驗的產物。
第2次課程改革。1953年3月,教育部頒布試行中小學教學大綱(草案),全面學習蘇聯經驗,小學算術、中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五科教育大綱基本參照蘇聯大綱的模式,放棄了自1951年開始的學制與課程探索,小學採用四、二制。
第二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基礎教育課程(1958—1965)
第3次課程改革。1958年9月,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為標志,以縮短學制、大煉鋼鐵、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主要特徵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展開了。
第4次課程改革。1963年7月教育部頒布《全日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對文化課、政治課和生產知識課,對教學、生產勞動和假期作了安排。該計劃沿用到「文革」開始。
第三階段:十年動亂時期的基礎教育課程(1966—1976)
第四階段: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初期的基礎教育課程(1976—1984)
第5次課程改革、1978年1月教育部頒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對學制、學時、各年級政治課程和文化課時間、學工學農學軍等「兼學」的時間作了規定。1981年,教育部頒布《全日制五年制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修訂意見》和《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
第五階段: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時期(1985—1998)
第6次課程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頒布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8年9月,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和24個學科的教學大綱。1990年3月,國家教委頒布《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由於實行義務教育,初中的教學計劃歸入義務教育,普通高中的教學計劃第一次單獨制定。
第7次課程改革。1992年8月,國家教委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發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方案(試行)》。1996年教育部頒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2000年再次頒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從此,教學計劃易名為課程計劃。
第六階段:課程體系全面現代化的時期
第8次課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此輪義務教育、高中課程改革奠定了基調。爾後,教育部又於2001年11月頒布《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於2003年頒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此次課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理論前瞻性和實踐操作性、對於世界趨勢的把握和本土經驗的總結,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標志著中國的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全面現代化的階段
7. 簡述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許多國家為改善課程體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總結世界上主要國家的課程變革實踐,可以得出課程政策變化的如下趨勢:
(1)為了應對變化中的技術經濟、政治國際國內環境等方面的挑戰,大多數國家的課程政策都強調社會協同、經濟振興和個人發展方面的目標。
(2)開發既確保核心內容的學習,又為選修學科提供更多機會的課程框架。
(3)確認了整體主義的課程取向,強調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強調了兒童中心的、活動本位的教學方式的重要性,促進創造性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並鼓勵自我導向學習。
(4)盡管大多數國家的課程政策開發仍然是中央集權的,但在開發中卻出現了盡可能征詢多方面意見的趨勢,對課程實施問題的決策制定則傾向於下移到地方和學校一級。
8. 談談西方現代大學制度對我國高教改革具有哪些借鑒意義
在我們談到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和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我們雖然取得了成績,但是,現在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建設和諧社會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些更高的要求,我們還不適應。
(二)高等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困擾著我們。去年我國高等教育的經費總額大概是1800多個億,現在對相當多的地方院校來說,主要經費來源已經不是國家的財政性投入,而是收費。有的學校甚至收費佔到了總經費的百分之七八十,而我們的收費在學校看來還是比較低的,但是,社會上對收費問題已經提出了比較強烈的疑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再進一步大幅提高收費。現在許多學校已經陷入了經費嚴重不足的困境,據了解,教育部的學校在經費問題上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教育部所管理的學校去年年底貸款余額已經超過了200億,其中個別怪物般龐大的大學貸款余額超過了30億,每年光還利息就要將近兩個億,這個數字相當於國家每年給它的撥款。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最大的江蘇省,它的財政狀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江蘇全省的高校貸款余額也超過了100個億,這個問題非常突出,致使我們有些大學大樓蓋起來了,但是內部的教學儀器空空盪盪,不能夠滿足需要。剛才參觀外事學院,我看到設備還是非常?好的。?
(三)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從1998年到2004年我們的本專科學生數從340.7萬增長到了1333.5萬,同期我們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師僅由40.7萬人增長到85.84萬人。顯然,擴招後我們的生師比一下就由以前的過低變成了生師比過高,生師比過高必然會影響到教育的質量。在一段時間內,有的學校甚至出現了200人的外語課堂,外語課一般公認以16到17人為佳,三四十人在一個課堂里就已經很湊合了,200人怎麼有開口的機會呢,沒有開口的機會就談不上外語教學的質量。 另一方面,在師資的提高上也存在著問題。歷來我們高等教育教師教育工作就是一個薄弱環節,我們過去培養新教師主要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來進行,一個學生畢業留校當老師,先給老教師當助教,幫著批改作業,聽老教師怎樣講課,然後在老教師的指導下去備課,再然後才是獨立去講課,而且還需要老教師在旁邊聽。這樣一點一點地逐漸由上比較少的課到上比較多的課。但是,現在我發現,相當一些學校今天還是學生,明天就成為了教師,最多進行半周到一周的校紀校規等基本要求的培訓就變成了教師,這樣的教師他怎麼能夠教好學生。我們知道教師數從40.7萬增長到85.84萬人,增加了40多萬,但在這個過程中又有著10萬左右的老教師退出了現職,這就意味著我國目前50多萬高校教師是教齡不足五六年的教師。在教育界有這么一條公認的慣例:沒有五到十年的時間,是培養不出一個合格教師的。這樣的話,實事求是地講,相當一部分教師是不夠合格的。 同時,我們教師的在崗提高大多是通過一邊教學,一邊進行科學研究總結自己的經驗而進行的。在這種生師比很高的情況下,教師難以抽出時間來思考教學問題,進行教育問題研究,這樣使得教師今後的發展又遇到了障礙,這個問題相當突出。如果不能夠使這些不合格的教師變為合格的教師將會毀掉我們的高等教育。
(四)我們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變化是在跑步進程中實現的,而我們並沒有做好准備。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數量簡單的變化問題,而是一定性質上的變化。主要特點就在於它的類型和模式的多樣化,現在的學校種類五花八門,有研究型的、研究教學型的、教學研究型的、教學型的以及高專高職等各種各樣的類型。對民辦本科院校來說,現在我們經常會說培養應用型的本科高技能人才,但是現在只是這些名詞提出來了,到底什麼是應用型本科人才,恐怕到現在為止,真正能講清楚的人並不多。同時我們適用於本科生的教材並沒有準備好,培養模式也沒有確定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五)我們出現了大批的新建院校,在五六年裡就新建了1000所高等學校,這些已經佔到學校數目的一半,這些學校無論管理水平還是教學水平還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這些學校不能夠和其他老的學校一樣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這樣的話我們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沒有保證的。
改革開放以來總結和評價 :
圍繞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對外開放和實現社會現代化,80年代以來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調整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教育是發展大於改革,教育在數量、規模上的發展令人矚目;但在體制的更新和教育價值、教育品質的提升上乏善可陳。
1、政治與教育、學術的關系的變化。社會現代化是一個日益倚重知識權威的過程。對教育、學術而言,需要從階級斗爭、政治至上、官本位的黨治文化,轉為建立教育的主體地位和學術本位的管理,以及實現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在制度層面的裹足不前,體制障礙成為影響中國教育和學術發展的嚴重因素。
2、新的教育方針,從為政治服務轉為為經濟建設服務,是一個有限的進步,其價值依然是國家功利主義的。但在教育體制由計劃向市場的轉變中,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政府與學校的關系、國家與社會力量的消長都在發生某種變化,教育地方化、多樣化的局面開始出現,體制外的教育開始生長。
3、就教育決策而言,政府包攬過多、行政主導的弊病並未解決,國家教育資源配置的方式並未根本改變,教育管理、教育決策中行政化、長官意志主導的傾向嚴重(如高校合並、擴招)。在新的利益格局下,由於公民、其他利益集團缺乏民主參與、表達的渠道,形成「教育利益集團」為追求自身利益而損害公共政策的情況(如重點學校制度、保送生制度等)。另一方面,以爭取經濟利益為核心的教育決策,導致許多有違教育規律的行為(如標志性高中等)。
4、在發展主義、經濟主義的發展背景下,教育目標以增長和效率為追求,在總量的增長中,出現價值的失衡和扭曲,突出表現為農村教育的薄弱和邊緣化;城鄉、地區和階層之間的教育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突顯,教育品質惡化。
5、就教育自身的發展邏輯而言,超越持續50餘年的精英主義路線,基礎教育均衡化、以人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方針已經提出。在學校教育的現實中,仍處於國家本位與個人本位價值混合和調整的狀態。
6、就社會現代化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現代教育制度和學校制度。它意味著建立教育的公共性、全民性、人文性、民主性,建立教育公共財政制度,建立學術本位、學術內行管理的現代大學制度,等等。
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展望
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現狀,並結合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景,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展望,以資當前我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定未來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借鑒。
21世紀,中國將步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作為知識傳遞、知識創新的基地,大學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將由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同時中國的高等教育也將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探討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無疑對當前我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定未來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辦學主體多元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我國高等學校也正在引入市場機制,以實現教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合理配置。國家、企業與個人都是教育的受益者,依據經濟學上的成本分擔理論,本著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國家各級政府、企業和個人都應該分擔高等教育的成本。2l世紀中國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將進一步向多元化的趨勢發展,這也是國外高等教育發展的普遍規律。
(一)國家各級政府辦學
我國公立高校經費來源正在由以中央撥款為主改變為中央和地方撥款相結合的形式,並且逐步向以地方政府撥款為主(主要指省級政府)的方式轉變。據統計目前我國政府撥款只能滿足高校維持運作開支的50%左右,其餘50%的經費要靠高校自己去籌措。但這不能根本上解決公立高校的辦學經費,國家各級政府還應該繼續加大對高等教育的經費投入。有位西方國家的校長曾經說過「誰在最不應該節儉的地方節儉,誰就將失去未來。」我國教育經費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要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國家首先必須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
(二)社會力量辦學
社會力量辦學主要有兩個組成部分:企業辦學和個人辦學。企業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其中的核心是人才市場的挑戰,對企業來講,能否擁有具備現代科技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將從根本上決定其在21世紀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勝負。因此從這一意義上來講,企業投資辦學不失為明智的舉動。有遠見的企業家,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關注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些企業已經投資於高等教育領域。但是,目前社會力量辦學還不規范。畢竟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文化活動,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並不是容易把握的事,並且需要很多資源(包括資金、場地、校舍、實驗設備、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不是僅僅有錢就可以辦學的。因此國家不能任其自由發展,還必須有相應的政策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的辦學行為。目前已有部分民辦院校由於不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被宣布停止辦學。
二、辦學權力自主化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本著「共建、調整、合作、合並」的原則,全國已有612所高校合並組建為250所,原國務院部委管理的400餘所高校多數改為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初步建立起了中央和省兩級政府管理的體制,國家各部委原則上不再辦學。政府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運用立法、規劃、撥款、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進行宏觀管理,確立和落實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地位。相應的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也在進一步深化,辦學活力和主動適應社會能力不斷增強。高校辦學權力自主化突出地體現在內部財務管理、用人制度、面向社會等三個方面。
(一)高校內部財務管理
隨著社會資金進入高等教育領域,高校的經費更多地來源於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因此高校在經費的使用上向國家直接負責的方式將會發生變化,還必須向除國家外的投資主體負責。我國有部分高校已經在嘗試建立*駱永進:男,國防科技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99級碩博連讀研究生。駱永迸: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展望87現代大學制度,與傳統的大學制度相比,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成立學校董事會,負責籌集辦學經費,校長向董事會負責。學校辦學經費的使用權也由校董事會負責,不必層層上報,這樣高校財務管理的自主權將進一步擴大。
(二)高校用人制度
高校的用人制度一直在困擾著高校管理人員和廣大教職工,由於長期以來計劃體制的影響,高校沒有較大的用人自主權。但是目前各個高校都在積極開展用人制度的改革,以便建立起有利於發掘和鼓勵人才的用人機制。改變過去統得過死的用人制度,允許高校教師自由流動,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本身的潛力和才能得到更為有效的發揮,有利於教師個體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高校創造更為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和條件,以吸引人才。從整體上來講,高校用人制度的改革,可以使教師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
(三)高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
高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主要是指高校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間接為社會服務,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直接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由於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和多變性,要求高校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的設計、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的培養規格也必須多樣化,並且能夠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做及時的調整。這就從客觀上要求高校必須擁有較大的辦學自主權,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辦學形式多樣化
隨著學習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將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不但適齡人口即18—22歲的人,需要接受適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已經參加工作的成人也需要接受適合其實際需要的、各種各樣形式靈活的高等教育。為了滿足各個年齡階段和不同職業的人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國已經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高等教育,比如: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自學考試和各種短期的在職培訓等等。
(一)學歷教育與非學歷高等教育逐漸融合
以前由於辦學條件的制約,我國的非學歷高等教育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同時由於認識上的偏見,導致其辦學規模小、質量低,影響著非學歷高等教育的發展。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面向在職人員的各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將成為一種必須,而不僅僅是學歷教育的一種有益的補充。我國高等學歷教育也將進一步面向社會自主辦學。這意味著,高等學歷教育也將為了滿足社會各階層對高等教育的多樣需求,而進行相應的改革,將會本著「寬進嚴出」的原則,逐步放寬招生條件;在學習年限上將打破全日制的模式,向全日制和部分時間制結合的方式轉變。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並逐步向相互融合方向發展。
(二)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將構築起我國21世紀終身教育體系2l世紀我國將步入學習化社會,學習將會成為每個人的終身需要。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教育思想將成為人們的共識,如何科學、合理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適應社會發展和滿足學習者對高等教育的
需求,將是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成人高等教育是指高等學校和其它高等教育機構為完成中等教育基礎上的成人實施的教育活動,包括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由於成人高等教育的對象不受年齡的限制,並且辦學形式比較靈活,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繼續高等教育的需求,其發展潛力是相當巨大的。成人高等教育將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補充;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迫切需要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加快科技進步的速度,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社會對科技型應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應用型科技人才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由於其對學習對象的年齡限制少,形式靈活,尤其是不要求參加自學考試的學生到校學習,不影響學習者個人的日常工作,給予學習者高度的學習自由,因此從一開始實施自學考試,其發展速度就比較迅速。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和時間將成為最稀缺的資源,人們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要求接受繼續高等教育的願望將更加強烈。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的高等教育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相互銜接、相互融合的立體式終身教育體系是21世紀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四、管理科學化、民主化隨著我國宏觀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也將進一步走向深入。21世紀高校的管理將由經驗管理向科學化管理的方向發展,將由專制管理向民主化管理方向發展。
(一)高校內部管理機制
隨著現代管理理論與決策科學的發展及其在高校管理當中的應用,我國高校將進一步由過去的以經驗管理為主的方式向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科學管理為主的方式轉變。以往的學校教育管理只強調教育領域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育管理同一般管理的共性,過多地強調學校教育的特殊性,偏重以經驗為主的管理方式。譬如說高校普遍沒有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統(Ⅷs)這一萬方數據88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1年第1期重要的現代管理工具,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高校本身卻在為政府和企業開發各種管理信息系統。是高校自身沒有意識到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嗎?應該不是,因為他們在推銷其科研成果時,極力向用戶宣傳其使用價值。那麼原因在哪裡呢?這就是上面提到的,高校的管理者過多地強調教育領域的特殊性,而沒有充分注意和強調教育管理同一般管理的共性。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告訴我們,教育管理的本質是現代管理理論在教育領域的具體應用,教育管理是管理的一個分支。因此高校的管理者應該著重強調教育管理中管理的一面,有意識地將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引入到高校的實際管理當中,促使高校管理由經驗式管理向科學化管理方向轉變,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更有效地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社會服務的功能及其近期和長期的發展目標。
(二)管理民主化
現代大學在學術與具體事務的管理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力,尤其是有著學術自由的傳統,最早提出並實施學術自由的是德國的馮•洪堡,現代美國高校也基本上繼承了這一傳統,在大學裡面普遍設有教授委員會,其主要任務與使命是對學術方面的事務做決策。現代大學的這一特徵,表明了教授在學校事務,尤其是學術事務的管理當中享有很大的自主權力。這也是現代大學管理民主化的具體體現。隨著我國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與深入,教授在高校管理尤其是在學術事務的管理中將擁有更大的決策權力,這是現代大學管理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我國高校管理向民主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之一。現代大學在管理方面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在對學生具體事務的管理上,給予學生自己很大的自主管理的權力。制定各種政策鼓勵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包括學生成立各種社團,設立學生管理機構),大學只是在宏觀上給予方向性的指導。在這一方面,我國地方高校也在積極行動。具體就是讓學生自己參與學校學生事務的管理過程,鼓勵學生組織各種社團,成立學生會,管理具體的日常學生事務。學校設有主管學生工作的機構,負責審批學生社團,指導學生會的管理工作,但僅限於在宏觀層次上的指導。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我國高校的內部管理體制正在向科學化、民主化的方向發展,21世紀我國高校管理仍將向這一方向發展。
五、網路化
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極大地影響著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網路化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在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網路化更是發展神速。僅以美國為例,據統計到1998年,在美國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開展遠程教育的高校占總數的60%左右,比三年前增長了3倍,其餘學校也將在3年內開始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教育,學生可以直接通過網上學習得到相應的學歷和學位。
(一)我國網上高等教育發展迅速
順應高等教育網路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教育部已經批准31所高校進行網路教育的試點,其中一些高校已經開始招生。根據教育部關於試點高校開展遠程教育的政策,獲得開展網路教育的試點高校可以進行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可以根據社會的需求,在專業設置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向修滿學分的學生發放學歷和學位證書。據中國教育報報道,中國目前網上學生已達18萬人。網路的優勢在於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並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和現代教育資源的優勢,把網路與教學直接連接起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人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可以自由選擇上網學習的時間和地點。這將更有利於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隨著我國網上高等教育的開展,將會有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二)高校校園網路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國內已有400餘所大專院校建立了校園網,但離真正的遠程教育和網路建設還有一定差距。即便是已經開展遠程網路教育的高校也基本上還是處於起步階段,與傳統的基於電視廣播的遠程教育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網上傳輸的課件基本上是純文本式或者是可以傳輸聲音、圖像和文本的多媒體課件,還沒有實現遠程實時、互動式教學。這就限制了網上教學的形式,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不能和教師進行實時的信息溝通和交流。要使遠程網路教育更好地發展,並體現其突出的優勢,必須加強高校校園網路的建設,並且開發出適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軟體;進一步完善遠程網路教育的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以保證網路教育的質量,促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向著網路化的方向迅速發展,為更多的公民提供高質量的遠程網路教育。
六、大眾化、普及化國際高等教育的發展一般都經歷三個階段,即精英教育階段、大眾化階段和普及化階段。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大眾化,正向普及化階段發展。當前我國也在積極地推行高校擴招政策,正在向大眾化的方向奮斗。
(一)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現狀』就在人們關於高校擴招是否合理的議論當中,我國高校近年普遍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據統計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10.5%,萬方數據駱永進: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展望892000年已超過11%。根據樂觀的估計我國原定2010年毛入學率達到15%的目標,以現在的發展速度有可能提前實現。暫且不論高校擴招有利於拉動內需,以緩解經濟發展的壓力,單從高校擴招可以讓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即從受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出發,高校擴招,對逐步實現大眾化的目標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2l世紀的目標——高等教育普及化
隨著在2l世紀初葉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目標得到實現,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人們民主意識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說高等教育普及化是2l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任國家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面臨著數量發展與質量提高兩者之間的矛盾,尤其是我們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如何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過程中處理好這一矛盾,應是所有關心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人士著重考慮的問題。
七、國際化關於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有各種說法,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為了本文論述的方便,在這里將其內涵歸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大學教育面向世界,以具體多樣的高等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吸收、借鑒世界先進辦學理念為核心,改造高等教育及其管理模式,進而達到提高本國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效益的活動。是將國際的多文化的因素綜合到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功能中的一個過程,是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是有利於各國利用國外資源,促進本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的需要。
(一)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我國從1978年開始積極推行高等教育國際化,9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與國外高校的跨國交流與合作辦學的范圍在迅速擴大,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國內各個大學都很重視與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尤其是知名大學更是重視這一點。北京大學自從1998年百年校慶後,掀起了新一輪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熱潮。目前,北京大學已經和遍及世界47個國家和地區的174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系。清華大學近年來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120所大學簽訂了校際交流協議。在擴大與國際教育、學術機構交流的同時,清華大學與海外企業界也保持了良好的互利合作關系,企業合作委員會海外部成員已達28家,增強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實力,促進了學校整體水平的提高。除了知名大學的國際化行動之外,國內其它地方大學也在積極地推進自己的國際化進程。通過與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我國高校的國際知名度,有力地促進了國內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及社會服務能力。
(二)入世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要求
目前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與中國進行雙邊市場准入談判的三十七個世貿組織成員中,已有三十六個同中國結束談判,只剩下墨西哥還沒有同中國簽協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重點已經由雙邊談判轉入多邊談判,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和工作組報告書等多邊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如果後續談判順利的話,我國將在21世紀初葉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人世將會使中國經濟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如何在對外經濟貿易中維護中國的利益,充分利用國外資源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都從客觀上要求我國高等教育能夠培養出大量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熟悉國際規則的高素質國際型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的高等教育將進一步向國際開放,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開放式大學和高等教育國際化將成為我國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