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跨國公司的經營特點有哪些
1、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目的是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而國內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
2、跨國公司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國外的企業實行控制,而國內企業對其較少的涉外經濟活動大多是以契約的方式來實行控制。
3、國內企業的涉外活動不涉及在國外建立經濟實體問題,國內外經濟活動的關系是鬆散的,有較大偶然性,其涉外經濟活動往往在交易完成後就立即終止,不再參與以後的再生產過程。
而跨國公司則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領域,全面進行資本、商品,人才、技術、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動,並且這種「一攬子」活動必須符合公司總體戰略目標而處於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國企業一樣參加當地的再生產過程。所以,跨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必然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管理。
(1)國際企業有哪些基本特點擴展閱讀:
跨國公司的經營方式:
1、橫向型水平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主要從事單一產品的生產經營,母公司和子公司很少有專業化分工,但公司內部轉移生產技術、銷售技能和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的數額較大。
2、垂直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按其經營內容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不同行業的、但卻相互有關的產品。它們是跨行業的公司,主要涉及原材料、初級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行業,如開采種植→提煉→加工製造→銷售等行業。
另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同一行業不同加工程度或工藝階段的產品,主要涉及汽車、電子等專業化分工水平較高的行業。
如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是前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它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采,以管道、油槽和車船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經營大型煉油廠,從原油中精煉出最終產品,批發和零售幾百種石油衍生產品。
世界集團、亞太國際集團、華夏國際集團更是首屈一指的超型綜合型集團,業務遍布全球,幾乎涉足各行各業。
而法國的珀若一雪鐵龍汽車公司則是後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公司內部實行專業化分工,它在國外的84個子公司和銷售機構,分別從事鑄模、鑄造、發動機、齒輪、減速器、機械加工、組裝和銷售等各工序的業務,實現了垂直型的生產經營一體化。
3、混合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經營多種產品,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不同的產品,經營不同的業務,而且它們之間互不銜接,沒有必然聯系。
如日本的三菱重工業公司即是如此。它原是一家造船公司,後改為混合多種經營,經營范圍包括:汽車、建築機械、發電系統產品、造船和鋼構件、化學工業、一般機械、飛機製造業等。
㈡ 國際企業管理 現代國際企業有哪些特徵
現代國際企業的共同特徵:
(1) 在眾多國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並設有分支機構或子公司。
(2) 規模龐大。
(3) 具有寡頭獨占性質。
(4) 實行全球經營戰略。
(5) 實行高度的內部分工。
㈢ 國際企業的內涵、戰略思想及其特點是什麼
1、國際企業的內涵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國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70年代初,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組成了由知名人士參加的小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跨國公司的各種准則和定義後,於 1974年作出決議,決定聯合國統一採用「跨國公司」這一名稱。
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經濟實體所組成,並從事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性大型企業。又稱國際公司或多國公司。跨國公司的雛形最早出現在16世紀,成長於19世紀70年代之後,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國際化和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內容、表現和主要推動力。跨國公司的主要特徵有:1、一般都有一個國家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為主體,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或收購當地企業的方式,在許多國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2、一般都有一個完整的決策體系和最高的決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公司雖各自都有自己的決策機構,都可以根據自己經營的領域和不同特點進行決策活動,但其決策必須服從於最高決策中心;3、一般都從全球戰略出發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尋求市場和合理的生產布局,定點專業生產,定點銷售產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潤;4、一般都因有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有快速的信息傳遞,以及資金快速跨國轉移等方面的優勢,所以在國際上都有較強的競爭力;5、許多大的跨國公司,由於經濟、技術實力或在某些產品生產上的優勢,或對某些產品、或在某些地區,都帶有不同程度的壟斷性。
2、國際企業的特點
一、跨國公司具有全球戰略目標和高度集中統一的經營管理
跨國公司作為在國內外擁有較多分支機構、從事全球性生產經營活動的公司,與國內企業相比較,是有其一些區別的。這些區別表現在:
1.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目的是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而國內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
2.跨國公司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國外的企業實行控制,而國內企業對其較少的涉外經濟活動大多是以契約的方式來實行控制。
3.國內企業的涉外活動不涉及在國外建立經濟實體問題,國內外經濟活動的關系是鬆散的,有較大偶然性,其涉外經濟活動往往在交易完成後就立即終止,不再參與以後的再生產過程;而跨國公司則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領域,全面進行資本、商品,人才、技術、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動,並且這種「一攬子」活動必須符合公司總體戰略目標而處於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國企業一樣參加當地的再生產過程。所以,跨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必然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管理。
二、跨國公司從事綜合多種經營
(一)跨國公司搞綜合多種經營的形式
1.橫向型水平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主要從事單一產品的生產經營,母公司和子公司很少有專業化分工,但公司內部轉移生產技術、銷售技能和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的數額較大。
2.垂直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按其經營內容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不同行業的、但卻相互有關的產品。它們是跨行業的公司,主要涉及原材料、初級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行業,如開采種植→提煉→加工製造→銷售等行業。另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同一行業不同加工程度或工藝階段的產品,主要涉及汽車、電子等專業化分工水平較高的行業。如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是前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它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采,以管道、油槽和車船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經營大型煉油廠,從原油中精煉出最終產品,批發和零售幾百種石油衍生產品。而法國的珀若一雪鐵龍汽車公司則是後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公司內部實行專業化分工,它在國外的84個子公司和銷售機構,分別從事鑄模、鑄造、發動機、齒輪、減速器、機械加工、組裝和銷售等各工序的業務,實現了垂直型的生產經營一體化。
3.混合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經營多種產品,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不同的產品,經營不同的業務,而且它們之間互不銜接,沒有必然聯系。如日本的三菱重工業公司即是如此。它原是一家造船公司,後改為混合多種經營,經營范圍包括:汽車、建築機械、發電系統產品、造船和鋼構件、化學工業、一般機械、飛機製造業等。
(二)跨國公司重視搞多種經營的原因
1.增強壟斷企業總的經濟潛力,防止「過剩」資本形成,確保跨國公司安全發展,有利於全球戰略目標的實現。
2.有利於資金合理流動與分配,提高各種生產要素和副產品的利用率。
3.便於分散風險,穩定企業的經濟收益。
4.可以充分利用生產餘力,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增加利潤。
5.能節省共同費用,增強企業機動性。
二、以開發新技術推動跨國公司的發展
戰後以來,全世界的新技術、新生產工藝、新產品,基本上都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這是跨國公司能夠幾十年不衰反而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之一。通常跨國公司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例如,80年代中後期,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研究與開發中心平均每年的研究經費高達 19億美元,並聘用了1.5萬名科研人員,其中2100人獲博士學位,4人曾先後獲得4 項諾貝爾物理獎。又如,著名的 3M公司, 1994 年夏季就新上市近400種半組合式五金類用品,其新產品層出不窮,其原因用3M加拿大分公司DIY產品部門行銷經理的話解釋為:該公司每年營業額的7%用在研製新產品上,業務宗旨是每年必須有 30%的銷售收入來自 4 年前尚未上市的新產品。由此可見其研究的超前。跨國公司不僅注重開發新技術,而且非常善於通過對外轉讓技術獲得高額利潤及實行對分、子機構的控制。
三、競爭是跨國公司爭奪和壟斷國外市場的主要手段
在國際貿易中,傳統的競爭手段是價格競爭。即指企業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以低於國際市場或其他企業同類商品的價格,在國外市場上打擊和排擠競爭對於,擴大商品銷路。而今,由於世界范圍內尤其是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耐用消費品支出占總支出比重的增大,及世界范圍內的持續通貨膨脹造成物價持續上漲,產品生命周期普遍縮短等因素影響,價格競爭己很難為跨國公司爭取到最多的顧客,取而代之的是非價格競爭。事實證明,非價格競爭是當代跨國公司壟斷和爭奪市場的主要手段。非價格競爭是指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增加花色品種,改進商品包裝裝潢及規格,改善售前售後服務,提供優惠的支付條件,更新商標牌號,加強廣告宣傳和保證及時交貨等手段,來提高產品的素質、信譽和知名度,以增強商品的競爭能力,擴大商品的銷路。目前,跨國公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商品非價格競爭能力:①提高產品質量,逾越貿易技術壁壘;②加強技術服務,提高商品性能,延長使用期限;③提供信貸;④加速產品升級換代,不斷推出新產品,更新花色品種;⑤不斷設計新穎和多樣的包裝裝潢,注意包裝裝潢的「個性化」;⑥加強廣告宣傳,大力研究改進廣告銷售術。
四、跨國公司經營方式多樣化
和一般的國內企業或一般的涉外公司相比較,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生產經營方式明顯較多,包括進出口,許可證、技術轉讓、合作經營、管理合同和在海外建立子公司等。其中,尤以在海外建立子公司為主要形式開展和擴大其全球性業務。
3、戰略思想是:實行全球化戰略目標。
㈣ 國際企業的特點
作為經營成果的產品、工業產權和管理體系,在國際企業中會因進行交換而在國際間流動或作為經營資源加入國際經營過程。如產品的國際營銷, 工業產權的國際貿易和管理體系的國際性輸出與轉化等。
㈤ 國際化經營的特點是什麼
國際化經營的特點:
第一,國際化經營的主要活動領域是國際市場。
第二,通過在國外設立的經營機構來開展活動。
第三,主要利用國外資源來開展國際化經營。
第四,企業國際化經營往往是跨行業、多角化的綜合經營。
約翰費耶維舍認為,盡管人們可以給國際化經營一個非常復雜的定義,但它只有一個最基本的特徵:它涉及兩個或更多國家的經營活動,或者說其經營活動被國界以某種方式所分割。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企業的資源轉化活動超越了一國國界,即進行商品、勞務、資本、技術等形式的經濟資源的跨國傳遞和轉化,那麼這個企業就是在開展國際化經營。
(5)國際企業有哪些基本特點擴展閱讀:
由於國際企業的產品需要在多個國家進行銷售,在某些情況下,公司必須考慮在不同國家中的不同需求。當不同國家的客戶的品味和喜好存在差異時,當地化反應帶來的強大壓力隨之產生。當不同國家的習慣不同的時候,當地化反應帶來的壓力也會應運而生。
不同國家之間分銷渠道和銷售方式的差異也會帶來本地化反應的壓力。東道國政府在經濟和政治上的要求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當地化反應壓力。
㈥ 德國國際企業的企業文化特點是什麼
答案:
德國國際企業的企業文化特點主要有縮短工時,高附加值經營,雙重教育培訓制度,注重創新研究開發等
擴展閱讀:
李興萬老師的《德國企業文化特點》在國際市場上,德國製造和德國標准通常代表著高品質,是消費者可以完全信賴的。在這方面,就連一向以高品質取勝的日本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風。對於這種現象,日本經濟學家進行了潛心的研究。根據相關的研究成果,日本經濟學家認為,德國企業的高質量產品主要取決於德國企業的高質量的文化。與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相比,德國企業文化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顯著特點:
1.縮短工時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30年中,德國工人的工時已經減少了500小時。在工資和工時關繫上,德國是工資不斷上升、工時逐漸減少;日本盡管工資高,但工時卻相當長;英國、美國雖然工時也在減少,但遠不如德國明顯。
2.高附加值經營
比較日本和德國兩國的貿易品種單價就可以發現,在機器設備和汽車方面,兩國價格相差2至4倍。日本出口的往往是大路貨,而其他國家從德國買入的卻是清一色的高級產品。德國的實踐證明,高附加值經營的關鍵是高度專業性,促其形成的因素有文化、國民性、思維方法等。具體體現在管理上,就形成了德國特有的技師制度。具體體現在研究開發上,就是集中優勢力量,深入研究有限領域,從而產生非凡的獨創性和獨特性。技師制度和研究開發中的獨創性是德國企業通常採用的兩種方法,這也是德國經濟持久強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3.雙重教育培訓制度
在教育培訓制度方面,德國通常實行雙重教育培訓系統,形成學校教育和工廠企業教育培訓雙重機構。德國教育系統的特色十分鮮明,有七至八成的學生在十五六歲時就已區分各自的主攻方向,確定了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標。由此產生的高度專業性也就成為德國工匠卓越技術的源泉。從世界范圍來看,技師制度的確是德國特有的一項制度。以小汽車為例,組裝完成的汽車從生產線上出來時,技師就上場工作了。整個裝配工作的三分之一是由德才兼備的技師親自處理的收尾工序,其產品的質量自然有了絕對的保證。盡管日本的汽車品質非常高超,但卻始終難以超越德國汽車的水準,關鍵原因正在於此。因此,雙重教育培訓制度下形成的技師制度確實是德國企業文化的一大亮點。
4.注重創新研究開發
長期以來,德國企業高度重視開展創新活動,並為此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目前,德國研究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2.9%,位居世界前列。德國人始終相信一句話:真正決定企業未來的前途命運的應當是研究與開發,而不是別的不能人為把握的什麼客觀因素。不管經濟如何不景氣,德國企業始終不削減開發費用。事實證明,德國企業的這種戰略眼光確實是非常高遠的。在研究中重視高度的獨創性和高度的專業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創造潛力,這正是德國研究與開發體制的一大長處。
㈦ 國際企業組織結構有哪些基本種類其特點分別是什麼
1. 國際企業的組織結構形式一共有八個類型,出口部結構,國外子公司結構,國際業務部結構,全國性職能組織結構,全球性產品組織結構,全球性地區組織結構,全球性矩形陣式或多維立體式組織結構,全球性網路式組織結構。
2. 優點: 使海外事業管理一貫化,易於貫徹企業宗旨,便於進行資源的綜合調配。
3. 缺點: 國際事業部協調和支持海外活動的能量有限,各部門之間容易發生沖突。
拓展資料:
組織結構的形式多種多樣,矩陣結構為現今眾多大型組織和跨國企業所採用。尤其是產品部門化和區域部門化相融合的二維矩陣組織,是跨國企業經營的基本模式。區域分公司形成矩陣組織的橫向結構,而產品事業部則形成矩陣組織的縱向結構。
矩陣式組織結構具有靈活、高效、便於資源共享和組織內部溝通等優勢。然而,由於雙重命令鏈的存在,員工往往無所適從,命令統一性消除後,模糊性就大大增加了,容易導致混亂和沖突,使組織內出現爭權奪利的傾向。在矩陣組織中,區域分公司和產品事業部之間的權利爭斗始。
正因為矩陣組織結構存在這種內在的變動因素,當外界環境變化時,它就有調整的要求。至於為什麼跨國企業在當前經濟低迷時期紛紛採取垂直化整合,轉向縱向為主的組織結構,是與他們的企業戰略密切相關的。下面就從戰略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矩陣式組織結構的變化與經濟周期變動的關系。首先,經濟環境變動可能導致企業戰略轉變。就大型組織而言,企業採取的競爭戰略主要有兩種類型,即成本領先。
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㈧ 跨國公司有哪些特徵
主要有以下五種特徵:
1、一般都有一個國家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為主體,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或收購當地企業的方式,在許多國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
2、一般都有一個完整的決策體系和最高的決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公司雖各自都有自己的決策機構,都可以根據自己經營的領域和不同特點進行決策活動,但其決策必須服從於最高決策中心;
3、一般都從全球戰略出發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尋求市場和合理的生產布局,定點專業生產,定點銷售產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潤;
4、一般都因有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有快速的信息傳遞,以及資金快速跨國轉移等方面的優勢,所以在國際上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5、許多大的跨國公司,由於經濟、技術實力或在某些產品生產上的優勢,或對某些產品、或在某些地區,都帶有不同程度的壟斷性。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國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
70年代初,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組成了由知名人士參加的小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跨國公司的各種准則和定義後,於 1974年作出決議,決定聯合國統一採用「跨國公司」這一名稱。
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
網路 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