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空間站載人運行20周年,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裡
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雖有數千年的 歷史 ,但直到 20 世紀,人類才開發出了進入太空的航空技術。2000 年,人類首次進入外太空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也才真正擁有了從地球以外反觀地球的空間視角。
2000 年 11 月 2 日,載有美俄三名宇航員的 「聯盟 TM-31」 號宇宙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核心艙成功對接。從此,國際空間站正式開啟至今長達 20 年的載人飛行史。
國際空間站不僅是宇航員們 探索 宇宙空間的高 科技 之家,更是一個理想 「天然實驗室」。國際空間站這個獨特的實驗室可以允許機組人員進行許多在地球上無法進行的實驗, 探索 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活的科學研究。
ISS 不僅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而且該空間還擁有大量的實驗資源,為研究人員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實驗條件,更為太空醫學、地球和太陽研究以及微重力實驗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台。
20 周年似乎並不是一個里程碑,對於在危險的太空環境中運行的復雜機械而言, 國際空間站正接近老齡化。 近年來,它也遇到了幾個問題,比如,最近俄羅斯模塊 Zvezda 發生了漏氣事件。
國際空間站的運行史已經證明人類可以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但上面的環境如何?是否存在著能夠威脅常駐機組人員生命 健康 的微生物或細菌?
對於未來的載人太空 探索 任務,了解人們在空間站這個遙遠、危險、封閉的環境中該如何繁衍生息,必然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畢竟太空旅行並非那麼簡單。
空間站一直被認為是未來太空移民的實驗場,然而人類對於載人空間站或衛星的最早構思要追溯到 19 世紀。
1869 年 10 月至 1870 年 2 月之間,美國作家愛德華・埃弗里特・黑爾(Edward Everett Hale)的科幻小說《磚月》(Brick Moon)向讀者介紹了在地球以外生活的想法,其中描述了一個直徑 200 英尺、用磚砌成的磚月亮,它是船隻導航的一個輔助物,然而在載人的情況下被意外帶入地球軌道。
1923 年 6 月,羅馬尼亞火箭先驅 Hermann Oberth 創造了 「空間站」 一詞。他在經典著作《飛往星際空間的火箭》(The Rocket into interplanetory)中,設想建立一個環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平台,該平台將成為執行月球和火星任務的起點。
Oberth 的想法得到了奧地利人 Herman Noorng 的認可,Noorng 於 1928 年發布了一張軌道前哨基地的藍圖,基地由多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都有其獨特的功能。
Oberth 和 Noorng 都幻想他們的空間站將由大型火箭發射上天,而那時美德等國的火箭研究正在大力推進。美國電視連續劇 Tomorrowland 最早向公眾展示了對輪狀空間站的設想,該軌道平台將包括地球觀測站、微重力實驗室以及天文台。是執行月球和火星任務的起點,成為人類 探索 內部太陽系的基石。
1969 年,美國航天局提議建立一個可容納 100 人的名為 「空間基地」 的空間站。其想法是建造一個平台,用作支持科學研究和工業發展的微重力研究實驗室,同時可以作為核動力空間拖船的母港,以便將宇航員從月球的前哨站基地運送過來。
1971 年 4 月 19 日,蘇聯發射了人類 歷史 上第一個真正的太空站 「禮炮一號」,然而在飛行 5 個多月後,於 1971 年 10 月不幸墜入地球大氣層燒毀。隨後十年,蘇聯相繼在 「禮炮」 計劃中增加了 6 個空間站。
1973 年,美國發射了第一個太空站 Skylab。隨後的一年,Skylab 接待了三名機組人員,最終證明人類不僅可以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而且還可以在大規模的軌道建設中發揮作用。
1986 年,蘇聯發射的 「和平號」 空間站是建造的首個核心站,後來又在其基礎上增加了其他模塊。直到 1998 年國際空間站發射首批艙體時,「和平號」 空間站仍在軌道上。在 2001 年,「和平號」 被擊落,穿過大氣層時發生解體,艙體上倖存下來的東西很可能最終被埋入太平洋底部 5000 米深的水下。
國際空間站最初的建設由美國國家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以及巴西航天局六個國際主要太空機構聯合推進,來自全球 25 個太空機構和組織參與研製。
2000 年 10 月 30 日,「遠征一號(Expedition 1)」 搭乘 「聯盟號」 火箭發射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美俄三位機組人員成為第一批在軌道哨所長期生活和工作的人,人類多年的太空生活夢想得以實現。
國際空間站現由 16 個模塊組成,其中四個俄羅斯的,九個美國的,兩個日本的和一個歐洲的。它的大小相當於一個擁有五間卧室大小的房子,上面最多可容納六名機組人員,他們一次可在空間站內居住六個月。
1961 年,前蘇聯宇航員尤里 - 加加林(Yuri Gagarin)首次在繞地球軌道上航行了一周,證明了人類可以在太空生存。但想要在太空中長期生活面臨卻困難更多的困難,遠比大多數科幻小說或電影中所呈現的要復雜得多。
當代的空間站不會自轉來提供重力,空間站也沒有上下之分。生活在地球上,我們不斷感受到重力的牽引力,我們的身體會自動做出反應,以在向下牽引的世界中保持姿勢和運動。
而在微重力環境中,人體不會適應這些恆定信號。宇航員在到達空間站以後,往往會需要幾天的適應時間,以應對身體的期望與身體的實際感覺之間存在沖突,他們每天飲水或洗漱等日常活動,都需要提前計劃。
國際空間站的艙內處於微重力狀態,在設計之初,考慮到機組人員的工作生活,艙中安裝了充當 「重力點」 的工具,包括扶手、帶子、夾子、搭扣點等,這樣機組人員在活動的時候就可以藉助他們固定身體不飄走。
國際空間站在 24 小時內,就會繞地球旋轉 16 圈,在這樣高速旋轉的空間內,想要辨別方向就顯得沒有那麼容易。在俄羅斯艙內,為了幫助宇航員們更加准確地定位方向,面向地球的表面(「向下」)設計成了橄欖綠色,而背向地球的牆壁和表面(「向上」)則設計成了米色。
不僅如此,顏色在空間站的其他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顏色對於宇航員心情的重要性,Skylab 就色彩很單調,宇航員甚至通過盯著用於校準攝像機的彩色卡片,來打破如此單調的氛圍。
在大部分科幻電影中,空間站往往是 科技 感十足、干凈整潔的內部環境,而現實中的國際空間站卻大相徑庭。
2012 年的一篇報道中曾提到,宇航員Scott Kelly 將國際空間站的獨特香氣描述為類似於防腐劑和垃圾的混合物。
國際空間站內臭氣熏天、噪音大,亂七八糟,到處都是脫落的皮膚細胞和碎屑,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中,機組人員甚至都無法擁有一個好的睡眠。研究發現,在國際空間站普遍存在一種被稱為 「放線菌」 的皮膚細菌,這種細菌可能使宇航員發生從食物中毒到皮膚感染等各種疾病。
但是,透過不足看美好,艙內的圓頂模塊(Cupola mole )提供了一個人類可能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欣賞到的美景:向下俯視 180 度的地球全景。
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成本非常高,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年支出的成本費用就高達 34 億美元,許多人對此提出質疑,這么大的支出是否值得。如果沒有更多的商業投資,國際空間站可能會在 2028 年脫離軌道,並墜入海底。
人類 探索 太空的腳步前行不止,國際空間站的退役必將催生新一代空間站,屆時人類 探索 太空的棲息地又將在哪裡?
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領導的深空 探索 「Lunar Gateway」 項目,計劃在月球軌道上建設一個微型空間站,用作太陽能通信樞紐、科學實驗室、短期居住場所、漫遊車以及其他機器人的存放區,而 Gateway 的建設也預示著下一個階段的空間站生活很可能會轉移到繞月球的軌道上。
這個被稱為 「Gateway」 的深空前哨站是美國 NASA 「Artemis」 計劃的一個關鍵要素,Gateway 的建設基於國際空間站,但規模比國際空間站要小,計劃在未來十年內送入月球軌道,宇航員可以在上面生活一個月的時間。
Lunar Gateway 的一項初步設計有四個可擴展的乘員艙,可以為宇航員們提供更加寬廣的空間,但是對其他空間進行了壓縮設計。
Gateway 的核心包括一個棲息地模塊和一個動力和推進元件,計劃在 2023 年底一起發射,其他一些部件可能會在以後加入前哨。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Gateway 將作為載人和不載人的月球表面之旅的中轉站。
Artemis 計劃的目標是在 2024 年將兩名宇航員運送到月球南極附近,但 NASA 希望到 2028 年,在月球上和周圍建立一個持久的、可持續的人類存在。
Artemis 計劃的另一個關鍵目標是為前往火星的航空任務鋪平道路,NASA 希望在 2030 年代開始發射火星。這些最初的飛行可能會成為火星上的研究前哨,科學家們可以從這個基地尋找火星生命的跡象,並進行一系列其他實驗。
參考資料: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to-live-in-space-what-weve-learned-from-20-years-of-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144851
https://astronomy.com/news/2020/11/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serves-as-a-template-for-the-future
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19-0666-x
https://www.popsci.com/brief-history-space-stations-before-iss/
https://theconversation.com/space-invasions-what-to-do-when-stuff-falls-from-the-sky-4961
https://www.space.com/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future-off-earth-outposts
2. 國際空間站還能撐多久NASA:10年之內,墜入南太平洋里
在地球附近的太空中,目前有兩座大型人造設置,它們分別是我國嶄新的 天宮空間站 ,以及以美俄為首垂垂老矣的 國際空間站 。
從數據上來看,國際空間站是人類目前為止建造的最復雜也最龐大的在軌航天器,寬109米長73米凈重444噸,雖然內部的容積達到了915.6立方米, 但在數量龐雜的機器和電子設備面前,國際空間站的常駐宇航員們並沒有多少活動空間 ,在傳回的一系列宇航員生活照中,我們看到的也始終是一個電線密布雜亂不堪的狀態,不如我國的天宮空間站簡潔。
國際空間站的首次發射早在1998年就進行了,其後的20多年裡,在以美俄兩國技術和運載火箭為主的情況下,國際空間站開始不斷擴大規模吸引更多國家的航天員。
然而到了今天,國際空間站卻已經破爛不堪了,主要是當時的設計在今天以及落後的,能在空間站做的實驗也早就做完了, 因此NASA准備讓國際空間站壽終正寢墜入南太平洋。
目前劃定的時間點是2031年,也就是差不多10年之後,國際空間站就將徹底退役報廢。
雖然目前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暫時還沒影響到國際空間站上的合作,但過去數年時間里國際空間站側翻以及漏氣現象卻經常發生,讓這樣一架三天兩頭出毛病的大科學設備再在環境嚴酷的太空中待10年,似乎並不現實。
所以現在很多人更擔心的是,隨著空間站的日益老化, 未來這個重達444噸的龐然大物會不會突然從天上掉下來?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空間站以及人造衛星為什麼能長期繞地球公轉:
牛頓很早就意識到,如果以極快的速度朝遠方扔一塊石頭的話,這塊石頭就會飛行很遠的一段距離然後再落地, 而根據地球的引力強度計算,如果石頭的飛行速度達到了7.9km/s ,那麼它就能飛出地球大氣層進入太空。
由於太空中並沒有阻力存在,所以石頭可以長時間保持7.9km/s的速度飛行,由此引發的直接後果就是,石頭會不斷向地球墜落卻無法墜落到地球, 因為地球引力施加的「向心力」與石頭高速運動產生的「離心力」剛好達成了平衡。
國際空間站之所以能長久運行而不墜入地球,就是因為它一直在以7.66km/s的速度繞地球公轉, 但又因為它的速度沒達到7.9km/s ,所以稀薄的大氣粒子還是會不斷減緩國際空間站的公轉速度進而降低軌道高度的。
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國際空間站其實就會耗費燃料自動提高軌道高度,以免受到更多的大氣粒子干擾減緩公轉速度, 否則以每個月高度下降2公里的幅度來看 ,要不了多久空間站就會因為失速而墜入稠密的大氣層里燒毀。
如果未來真的因為地球上發生的事,而導致國際空間站不得不提前損毀的話,宇航員們都會有一套完整的生命保障系統,足夠地面指揮中心發射火箭把他們接回來,或者乾脆駕駛返回艙從空間站上脫離,提前返回地球。
根據美國《國家評論》雜志的說法,國際空間站如果砸中地面的話會造成一個 直徑1300米,深450米的大坑。
但這數據很明顯是扯淡,因為國際空間站又不是核武器,它本質就是一團從天上掉下來的鋼鐵而已,而且絕大部分還會被大氣層燃燒殆盡,為數不多的空間站碎片墜落地面造成的傷害, 撐死了也就相當於300多千克TNT爆炸而已。
不過在海洋佔地球表面積70%的情況下,國際空間站大概率其實是會掉到海里的,人類世界基本上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3. 國際空間站2030年退役墜入太平洋,NASA將啟用商業運營平台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報道,自2000年以來一直與其他國際空間機構合作的國際空間站(ISS)項目將於2030年底退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在國際空間站退役後將其墜入南太平洋,而將讓商業運營的空間站取代它。
今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項過渡計劃,介紹了國際空間站將墜入南太平洋的細節,具體目標是尼莫點(即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偏遠的地點)。該計劃估計,國際空間站將和其他太空碎片一起沉入「海洋墓地」,自1971年以來,俄羅斯、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已經在這里墜落了263塊太空碎片。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多國項目,聯合了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歐盟等五方,以及其他國際組織在太空領域的發展和科學成就,已經涉及來自19個不同國家的200多名宇航員。NASA表示,由美國主導的商業運營平台將取代國際空間站。
這些協議總價值為4.156億美元,被選中的公司包括總部在華盛頓州肯特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商業太空公司、得克薩斯州休斯頓的Nanoracks硬體服務公司以及弗吉尼亞州杜勒斯的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系統公司。
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表示,「隨著商業公司提供到近地軌道的運輸服務,我們正與美國公司合作,開發人們可以訪問、生活和工作的太空目的地,使美國宇航局在促進商業太空活動的同時,繼續為人類開辟一條太空之路。」
報道稱,國際空間站協助科研人員取得了許多成就,比如發表了700多篇科學論文,涉及生理學和營養學、抗癌葯物、氣候變化、對暗物質的理解、DNA測序,以及向來自49個國家的4300多萬名學生提供教學服務。
然而,盡管國際空間站在科學實驗方面提供了幫助,但即使有加拿大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維護幫助,空間站的技術壽命也是有限的。
4. 國際空間站是怎樣的一個存在經歷過哪些驚險時刻未來何去何存
答 :作為實驗對象? 宇航員被戳、刺、折磨得筋疲力盡、活體檢查,每天都被觀察。他們為研究者提供生物醫學數據和樣品以作重要研究。
如果有一天我們要在太陽系進行更深入的 探索 ,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那些在太空中長久停留的人身上會發生些什麼。他們的骨骼和肌肉會發生什麼變化?他們的心理上會發生變化嗎?他們去完成一件任務的能力會隨著時間削弱嗎?通過過去16年來對宇航員的觀察,我們從長期的太空飛行中了解了很多。我們採取鍛煉和改變膳食來應對這些問題,這些措施已經減少了骨骼和肌肉的損失。
宇航員也更多地在實驗中作為參照對象來對比關注那些在地面上的人。比如說,研究微重力環境下宇航員骨骼的快速流失和研究用來影響骨骼流失的方案的效果,可以幫助我們更多的了解生活在地面上的老年人所經歷的骨骼流失的情況。我們觀察到了那些不易預測的改變,比如說在長期的太空飛行中眼鏡形狀隨眼睛形狀的改變而改變。
完成實驗需要靈巧的操作
我們能在地面上設計機器人來很好地完成任務,但是那些機器人非常專業化和過於龐大。為每一個可能的太空任務帶上機器人將進入太空是不現實的。我們在測試一個叫做機器人宇航員的機器人前往國際空間站。它的操作還不是特別熟練。
一些實驗需要人類雙手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比如說,解剖一條魚並准備解剖學用的薄層切片。
替換和修理損壞的設備
設備在太空中損壞。損壞的設備需要被保養、修理或者替換。
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以後,政府一度計劃取消哈勃太空望遠鏡最後一次的維修任務。一個團隊被召集起來去設計一個機器人維修任務。他們總結說是一些簡單的任務依舊不能通過機器人來完成。
大約十二年之前,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中央計算機因為內部腐蝕而導致失效。俄羅斯宇航員們不得不執行可視化故障排除來修理那些計算機。如果那些計算機不被修理好,國際空間站的推進器的狀況將不得而知,並會阻礙引擎的周期性燃燒而使國際空間站無法保持在軌。
最後但不是最重要的是---在太空中的人們可以告知我們從太空中來看地球是多麼渺小和脆弱。
在國際空間站上有什麼機械無法代替的工作需要人類去做?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
國際空間站(ISS)是一個近地軌道空間站(可棲居的人造衛星)。國際空間站計劃由五個太空機構參與合作: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美國)、俄羅斯太空署Roscosmos(俄羅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日本)、歐洲航天局ESA(歐洲)、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加拿大)。空間站的所有權和使用由政府間的條約和協議來確定。
國際空間站作為一個微重力和太空環境研究實驗室,可以讓宇航員們在其中實施生物學、人類生物學、物理、宇航、氣象學、以及其他領域的實驗。空間站可用於開展去往月球及火星任務的航天器系統和設備的測試。國際空間站憑借重啟調動紅星模塊引擎保持在一個平均高度為400千米(250英里)的軌道上並接受航天器訪問。國際空間站大概每92分鍾環繞地球一圈,或者每天環繞地球15.5圈。
國際空間站被劃分為兩個節段,由俄羅斯運作的俄羅斯軌道段(ROS),由許多國家共同使用的美國軌道段(USOS)。俄羅斯太空署將會維持國際空間站的運作直到2024年,但是俄太空署計劃預先使用俄羅斯節段的基礎來建造一個新的被稱作軌道領航集合和實驗綜合體(OPSEK)的空間站。至2018年12月,國際空間站預期會運轉至2030年。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網路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quora- Odyssey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5. 俄羅斯將退國際空間站項目,未來太空競爭態勢將會如何演化
因為太空競爭一直非常劇烈,雖然歐洲國家聯合在一起。但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根本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合作。我們國家也從沒有任何基礎一步步走到了現在。所以說當俄羅斯宣布很有可能在4年後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競爭劇烈化的標志。在不久的將來太空競爭態勢一定非常激烈,很有可能是歐美國家對抗我國和俄羅斯等國家。
從小時候開始,每當家人問你以後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職業的時候。我相信大多數孩子的第1個回答就是,我以後要當宇航員。在中國第1次載人航天成功以後,楊利偉已經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英雄。我們國家就和我們這些青少年一樣,心中一直懷揣著對宇宙探索的心。在這些年裡,我們國家一直在發展航天事業。多次送人了太空行走。空間站項目也發展的非常好,天宮1號天宮2號測試也非常完美。
為什麼要發展航天事業?
或許許多人不明白,每個國家為什麼要耗費這么長的時間,耗費這么多的財力和物力去發展航空航天事業。貌似宇宙離我們非常遠,貌似我們這一代人根本探索不到宇宙的奧秘。但是我們要明白,航天事業是以後發展的必要趨勢,每一個國家都要為了自己以後進行科學研究。我們雖然不能預測未來,但是我們一定明白,如果你不發展航天事業就一定會落後,落後就會挨打。而且宇宙對於我們來說太過於神秘,我們必須去了解它。
6. 俄羅斯宣布2024年後退出國際空間站,空間站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途
空間站其實就是載人航天器,這種載人航天器可以在近地軌道長時間的運行,同時還可以供多名航天員巡訪,可以讓多名航天員長期的在太空上面工作和生活,所以空間站也被稱之為太空站或者是航天站。空間站的體積是非常大的,而且在軌道上飛行的時間也特別的長,整體的結構比較的復雜,功能性也是相當的齊全,在太空當中,宇航員可以依靠著空間站來開展多項太空科研項目。
除此之外,空間站還可以提供一些在軌服務,你比如說在空間站上可以對本體或者是對其他的航天器進行維修,如果航天器的設備出現了問題,也可以在空間站上進行更換。另外在太空當中,還可以把空間站當成其他航天器的過渡站來使用,也可以把空間站當成其他航天器的加油站和供應站來使用。總而言之,空間站的作用是非常廣泛的,有了空間站之後,人類就有了在太空上長時間生存的本錢。
7. 中國空間站有多硬核,我國空間站在全球處於怎樣的地位
我國的空間站現在在全球處於第二的地位,因為目前太空中活躍的空間站只有兩座,一座是國際空間站,一座就是我國的中國空間站。但是國際空間站馬上就要退役了,所以說在未來的兩年裡,我國的空間站將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空間站。
3、空間站實驗:
我國的空間站預計在宇宙中實現13項科技實驗,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宇宙植物和超導金屬,我國的宇宙植物將在六個月之內完成生長期,由於有宇宙射線的輻射將會形成一定量的變異,我們將會對植物的變異進行研究,嘗試解析出宇宙輻射對植物DNA的影響。另外超導金屬和記憶性金屬也是我國科研的重頭項目,這些生產出來的科技金屬,將在我國未來的軍事行業起到重要作用。
8. 國際空間站還能再堅持幾年宇航員努力維修也沒用,堅持失去意義
眾所周知,太空空間站是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在太空領域最大的成就。有了空間站,不僅可以助力世界各國在深空探測方面大跨步前進,更能為宇航員提供一個長時間在宇宙逗留的地點。美國宇航員利用空間站,在太空完成了多項前所未有的實驗,各種在大氣層內無法合成的金屬居然神奇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說空間站就代表了前沿 科技 ,只有空間站才能為人類的再次飛躍提供幫助。
那麼現在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是歐洲航天局、美國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還有英德法等15個國家在航天領域的 科技 結晶。從1998年的開始建造,再到2010年的正式服役,已經走過了20多個年頭。不過也有朋友要問了,才服役20多年,真的已經到了不可以再用的地步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俄羅斯怎麼會甘心退出呢?
要知道,這個重達500多噸的龐然大物,在宇宙中可是一秒不停地在工作,我們平時居住的房屋,如果24小時不停運動,能維持多少年呢?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其實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畢竟當時建造時預計壽命只有15年,按照預想來看,他已經超額工作了6年了。這里要解釋一下,使用壽命不能從2010年開始算,雖然在1998年才開始建造,但很多艙體已經開始了工作。
大概是去年的時候,國際空間站公布的壽命要在2024年完成最後的工作,但是在2020年開始,空間站已經開始頻發泄漏等故障。可以說現在美國宇航員在太空的任務,絕大多數都是在從事「縫縫補補」的工作。除此以外,空間站還多次出現水泵異常等故障,可以說現在的太空站就是一位「不願咽下最後一口氣的老者」。要知道空間站在近地軌道不斷運行,每一個半小時就會和太陽面對面,所以損耗非常嚴重,可以說現在空間站之所以冒著風險依然在維持,就是在等待新空間站的建造完畢。
(文/軒仔)
9. 未來的國際空間站將會發生什麼
21年前,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太空艙被送入軌道。在過去的20年裡,它已經成為數百名宇航員的家,並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來幫助我們改善地球上的生命。但是這個空間站還有多長的生命呢?當它最終退休時會發生什麼?在這段視頻中,我們將看一看國際空間站的未來會承載什麼。
與太空站相似的事物第一次被提及是出現在愛德華•埃弗雷特•希爾1869年的著作《磚月亮》中。在20世紀的早期,第一次被嚴肅、科學理智地提出空間站這個定義的人是齊爾考夫斯基和赫爾曼•奧伯特。1929年,赫爾曼•波托奇尼克的《旋轉輪的問題》出版了,出現了第一個去想像為了創造人造重力帶有旋轉輪的空間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提出了概念化的 「太陽槍」 ,是一種理論上的軌道武器,繞地球飛行的高度為8,200公里 (5,100英里),但並沒有進行過進一步的研究。1951年,韋納 · 馮 · 布勞恩 引用波托奇尼克的想法,在《科利爾周刊》上發表了一個旋轉輪空間站的概念。然而,旋轉站的開發在20世紀從未開始。
10. 俄決定2024年後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他們為何不在航天領域發展了
航天領域發展需要十分先進的技術
航天事業是一個需要尖端科技的事業,如果沒有科技的支持,那麼一個國家的天 事業就會停滯不前;而俄羅斯雖然也是曾經的航天強國之一,通往國際宇宙空間站的載人航天飛船都是從俄羅斯發射,可見俄羅斯也是一個航天強國;但是俄羅斯的航天科技多半延續蘇聯的老舊技術,雖然依舊能夠進行使用,但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所以俄羅斯在2024年之後選擇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相信俄羅斯的航天事業發展比較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