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洛陽最值得去的景點有哪些
洛陽最值得去的景點有:白馬寺、小浪底風景區、白雲山、上清宮、汝陽觀音寺。
1、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座管辦寺院,其影響力和地位可以說是非常之高,被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
② 洛陽國際壯丹園四月份除了牡丹花、還有什麼花開放
還有油菜花開放,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稱得上花的海洋,,
③ 洛陽牡丹的名園簡介
位於洛陽市南昌路和九都路的交接處,原名植物園,因建於隋代西苑遺址上,故更名西苑公園。該園建於 1958年,總面積13.14hm*m. 種植牡丹10000m*m以上,近200個品種,共6000餘株。該園風景秀麗,植物配置優美,是觀賞牡丹的好地方。
全園佔地面積13.3公頃,分為瀏覽區和生產管理區兩大部分。游覽區面積佔四分之三。該區觀賞植物按照門、綱、目、科、屬的進化系統分類,結合園林藝術及景觀需要進行配置,分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三個區。此區現已從國內外收集引種120個科、300多屬的園林植物達八百多種。其中有中國特有的鄉土樹種,又有國外名貴花木及珍奇植物,植物品種之多享譽中原。
公園內面積2.1公頃的園林建築,採用青瓦粉牆,玲瓏典雅的江南園林風格,錯落有致,構思精巧,可謂匠心別具。以1.6公頃的人工湖為中心的游覽區,依山傍水,建有瀛洲、牡丹二島,島上奇花異木,亭閣相映成趣;曲橋、平橋、拱背橋、荷葉橋、玉帶橋和樹樁橋相溝通。湖之西石山、瀑布飛流;東有平川,花木繁茂;南有牡丹園,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北有月季園、竹園、物種交替變幻。登高府瞰,湖光山色,綠樹紅花,遊人輕舟,盡收眼底。湖周垂柳依依,櫻花、碧桃爭奇斗艷。一年一度的櫻花、碧桃游園會 引得遊人摩肩接踵、紛至沓來。相伴花會盛世,不斷推陳出新的游園活動,更是精彩紛呈,遊人如織。 是洛陽以牡丹著稱的公園。位於澗西區西苑中路中段。建於1956年,總面積5.87hm*m。牡丹為該園的主要花木,有牡丹花壇10個,總面積5660m*m種植牡丹3960株,200多個品種。園中牡丹以花大色艷而為遊人稱道。
牡丹公園位於洛陽市澗西區國營大廠、科研院所和商貿中心,東連牡丹路,南臨西苑路,北、西同郊區工農鄉唐村為鄰。牡丹公園始建於1956年,是在隋西苑遺址上規劃建設的以洛陽牡丹文化為特色,應用現代園林建築風格融水上娛樂、休閑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休憩公園。全園規劃用地總面64000平方米,綠地率 78.64%,綠化覆蓋率81.82%
牡丹公園的主要功能分區有:牡丹觀賞區、水上娛樂區、兒童活動區、花卉生產區。
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種植草坪15000平方米,各類喬木4000株,花灌木4400株。植物種類豐富,季相變化鮮明,園林景觀優美,生態質量上乘,深受廣大中老年人歡迎。
花卉生產區,地處牡丹公園西北部,規劃用地5300平方米,建有溫室3棟,面積220平方米,每年生產草花約20萬盆,溫室花卉約3萬盆,對城市節日彩化、美化,活躍城市生活發揮重大作用。 國色牡丹園又名中國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 位於洛陽市區北部邙山310國道旁。建於1985年,199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命名為國家牡丹基因庫。因該園地處邙山,花期晚於市區,使遲來洛陽的遊人,也能欣賞到洛陽牡丹的天姿國色。位於洛陽市邙山中溝西。佔地面積700畝,其中牡丹觀賞園分南園和北園,面積400畝,育苗300畝,搜集國內牡丹園藝品種500餘個,野生種6個,培育新品種72個,數量50餘萬株,引進國外園藝品種100餘個,數量5萬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種齊全,花大色艷的優質商品牡丹30萬株。當前,已成為野生牡丹引種馴化,新品種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國內最大生產基地。
2002年3月迎來了國色牡丹園發展的大好機遇,全面實施改擴建工程,新建了北院大門,停車場8000㎡,休閑廣場10000㎡,旅遊公廁5座,鋪設園林新道20000m,人工湖1500㎡,擴大國內外牡丹精品觀賞園300畝,增加綠地20000㎡。栽植各類綠化樹木1.2萬株,園容園貌煥然一新,一個全新的國色牡丹將在牡丹花會笑迎賓客。 洛陽國際牡丹園,地處機場路與連霍高速公路洛陽西出口交匯處的邙山鎮,與洛陽古墓博物館隔機場路相望。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奇異絢麗的國內外牡丹名品,獨具特色的建園設計,將使之成為國內高品位的牡丹觀賞園與國際牡丹名品生產示範基地。
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晚花牡丹園及中外牡丹精品園,佔地約30公頃。當前,該園已栽植國內牡丹品種300多個、日本、法國、美國等牡丹品種100多個、以及中國芍葯品種300多個。牡丹自然花期為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自建園開始,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光臨,是「洛陽牡丹花會」與「五一黃金周」期間賞花的好去處。洛陽國際牡丹園觀賞區由國際牡丹精品區、國內牡丹精品區、中外名優芍葯區、中外寒牡丹區等四部分組成,主要有四大特點,即「精、晚、新、奇」。 花是美的象徵,愛美是人類的天賦。賞花是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精神文明之舉。
牡丹觀賞區內定植牡丹30餘萬株,匯集國內外牡丹品種400多個,姚黃、魏紫、洛陽紅、火煉金丹、飛燕紅妝、玉版白、二喬、狀元紅、豆綠、盛丹爐、藍田玉、墨撒金、潑墨紫、茄藍丹砂、夜光白、青龍卧墨池、嬌容三變、首案紅、趙粉、胡紅、大棕紫、王紅、丹爐焰、冰凌罩紅石、洛神、似荷蓮、硃砂壘、赤龍換彩、凌花曉翠、銀粉金鱗、御袍黃、葛巾紫、酒醉楊妃、冠世墨玉、珊瑚台、貴妃插翠、寶石蘭等傳統名品,雍容華貴,盡顯芬芳;日該品種海黃、金閣、金帝、新七福神、白王獅子等;法國金色愛麗絲等海外奇葩爭奇斗艷,各展英姿。
數百畝的牡丹花爭相鬥艷,形成花的海洋,赤、橙、黃、綠、青、藍、紫萬斑爭榮。蝶戀蜂戲,鳳舞龍翔,汪洋恣肆,光彩映天。春風拂面,陽光燦爛,和風熙瑞,天地生輝,設身處地,亦仙亦幻,使人心曠神怡。遊客處處笑語,猝然妙趣橫生,情意絲絲纏綿,與花比美,以花比心,連連道奇稱頌,不僅浮想聯翩,怦然心動,又可提筆述懷:「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應知我非世情,與爾相看動幽感。」
有稀世珍品──中華國粹百米牡丹藝術長廊;國韻閣內坐落著中國最大的漢白玉歐陽修的雕像──洛陽牡丹甲天下的歷史見證,四周陳列了20餘幅當代國畫大師的精品佳作,向中外遊客系統講述了洛陽牡丹發展的輝煌歷程;富貴樓內大型室內寫真噴繪,圖文並貌,集中全面展示了牡丹文化、牡丹技術、牡丹應用、牡丹藝術等,使人們深刻地了解了牡丹與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發展的內在聯系。
神州牡丹園的優勢之一是科技優勢。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神州牡丹園立足文化、依託科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走在國際前沿。當前,我園已同中國林科院、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所、上海植物園、上海復旦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大型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業務關系,國家「863」牡丹科研試驗示範基地已落戶神州牡丹園,牡丹高科技育種和新品種培育計劃正在實施之中。為了加大牡丹的科研發展力度,我園先後投資600多萬元,用於牡丹的科研和開發。並高薪聘請了10多名牡丹、芍葯知名專家和博士後從事科研開發,把我園建成中國一個牡丹芍葯科研中心。 中國國花園位於洛南隋唐古城遺址上,東起洛陽橋,西至牡丹橋,南臨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園南堤。總規劃設計面積1548畝。
自西向東共分為六個景區,即:西入口景區、牡丹文化區、牡丹歷史文化區、堤面游賞區、東入口景區、生產管理區。其中種植牡丹300餘個品種20餘萬株,種植喬、灌木及各類植物100多個品種 200餘萬株。在環境布置上以植物見長,自然流暢,突出體現了傳統皇家園林的造園風格。
中國國花園以隋唐歷史文化為基礎,以牡丹文化為主要內容,融歷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園林景觀為一體。艷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態的植物、奇石疊翠的山巒、風情各異的亭台、碧水盪漾的湖泊、古豐古韻的建築……美景無限,占盡風流,國花園之美、之情、之幽,堪稱洛陽園林之翹楚。
中國國花園的東主入口景區,主體是古建築群,額基部的彩繪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繪有牡丹、鳳凰的彩圖,象徵著富貴、吉祥,並附有洛陽著名的旅遊景點龍門石窟、白馬寺和享有盛名的「洛陽唐三彩」,個個色彩斑斕、絢麗多彩! 洛陽國花園、先農牡丹園、白雲山高山牡丹園、雞冠洞高山牡丹園、小浪底牡丹園、龍門西山牡丹園
④ 丹青路周圍的小學和幼兒園
1.丹青花園附近有:合肥365幼兒園。費用2千多一學期。 2.綠怡居小去:有小金豆幼兒園,環境不錯的。費用2千多一學期。 3.樂購超市附近,華府駿苑,有洪崗幼兒園,不錯。費用2500一學期。 這幾個都在政務區或者附近的不錯。
⑤ 洛陽有什麼好玩的具體都在什麼地方
嘿嘿,先是好吃的。
漿面條 漿面條,既經濟、又可口,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沐。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麵糊使之呈湖狀。然後,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
洛陽名小吃及地址 2008-06-16 15:16 | (分類:默認分類)
漿面條
漿面條,既經濟、又可口,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沐。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麵糊使之呈湖狀。然後,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
洛陽漿面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閻家羊肉湯
閻家羊肉湯,已傳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第二代人閻順生,對羊肉湯進行了創新,使調料配置適當,湯味更加鮮美,從此,閻家羊肉湯聞名豫西城鄉。
閻家羊肉湯的特點是:用鮮羊肉,當天用肉,當天宰羊;香料齊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鹹淡適口,湯味鮮美。
張家餛飩
張家餛飩,又稱「馬蹄街餛飩」。創始人為張須,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1920年,張家餛飩第二代傳人張坤對配料和品種加以創新和改進,以白面雞肉、雞血、薄雞蛋餅、嚇仁、水粉絲、榨菜等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醬油、雞湯、豬肉湯、陳醋等為輔料,冬天配韭黃、大蔥,春天配嫩韭、香椿。從而使張家餛飩具有製作精細、味道鮮美、噴香適口〓酸辣具全的特點,漸漸名聲大振。
尚記牛肉湯
尚記牛肉湯,是吳家街人尚老概括經營,迄今40多年。牛肉湯有甜咸兩種,其特點:肉肥湯鮮,煮湯輔料全,用油炸過的辣椒和大蒜,滲一起搗碎,味道尤鮮。洛陽人早晨愛吃牛肉泡饃。拿饃去泡,或將湯買回泡,吃驚牛肉泡饃的人甚多,今日,不管早中晚均有吃牛肉泡饃的。
潘金和燒雞
潘金和燒雞在洛陽久享盛名。創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開始營業,以其風味獨特,經營靈活,故生意興隆,遠近馳名。如今經營潘金和燒雞的是金和之子栓柱。
配料:丁香、草果、卜撥、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
特點:製作精細,味道純正、皮色黃中透紅。肉質外焦里嫩,食後滿口余香,遠銷省內外。有詩為證:「佳餚名聲噪,顧客千里至。」
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配料「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特點: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別具特色。
張記燒雞
榆樹園張記燒雞,為洛陽經營燒雞的後起之秀。創始人張新忠。其子張鐵林於1962年承其父志,經營燒雞。張記燒雞現為洛陽名牌燒雞。1982年《河南日報》、《市場報》、《洛陽日報》均有報導。
主料:丁香、大茴、小茴、草果、芘(艹加不)、桂子、涼姜、當參、掛皮、肉蔻、陳皮、沙仁、花椒、草蔻。 輔料:鹽、糖、食品油。
特點:爛、嫩、香。不腥、不硬、不膩、一抖,肉就會掉下來,離骨異常。
新安燙面餃
新安燙面餃,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千里隴海線上聞名。
新安燙面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餃,上籠清蒸,十分鍾即可。特點: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具全,鮮香不膩。
胡辣湯
胡辣湯是洛陽別具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方便群眾、聞名城鄉。始於老城,現遍及大街小巷。
主料「精粉面、粉條、肥豬肉。
配料、花生仁、芋頭、山葯、金針、木耳、蔥花、蒜片、麵筋泡。
調料:洛陽名菜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洛陽 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葯、蘿卜、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洛陽水席在洛陽極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館隨處可見,但以老城區南大街附近幾家專營水席的「水席園」為佳。當地人並非以大店「真不同」首選。糖色、花椒、茴香、乾薑、桂籽、胡椒、精鹽、醬油。
洛陽美食
一、湯類:
肉湯
1、人民西路迎賓館南側胡同東關牛肉湯,味道醇厚,隔壁豆腐湯門口賣的油餅也非常好吃。
2、華林路與九都路口東大石橋的驢肉湯(原先在大石橋)。
3、爽明街老洛一高南側的陳記驢肉湯,2、3、5元/碗。
4、啟明東路馬傑山牛肉湯,近些年退步了。
5、青年宮廣場對面胡同里的馬小道甜牛肉湯。
6、九都路洛八辦隔壁的南關雜肝湯。
7、金業傢具城旁邊的小胡同里喝雜肝湯的。
11、唐宮路毛家全驢湯。
12、玻璃廠路的一飄香驢肉湯。
13、道南路鐵路口岸大酒店劉記虢國羊肉湯,靈寶風味。
14、金谷園的老丹牛肉湯也不賴。
15、洛埔路小碗牛肉湯。
16、道北李記甜牛肉湯,麵粉廠向東不到春都。
17、九都西路(實際是長江西路)第二中醫院東側的陝西李記牛肉湯,肉爛湯濃,味道不錯。
19、洛陽三中,東邊的牛肉湯不錯。
20、第二中醫院東邊還有一家何師傅羊雜湯。
21、陵園路上有個買牛肉湯的,味道也不賴,烈士陵園對面。
24、新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西南角鐵菊花(人稱洛陽第一勺,老早的洛陽報上介紹過她)牛肉湯(絕對一流)。
25、九龍鼎南邊,金業路上的匡家小碗滋補驢肉湯!
26、道北陵園路與春都路交叉口北30M(陵園路上)的羊肉湯不錯。
27、北關機床廠對面白記豆腐湯和韓城羊肉湯。
28、康樂巷老馬家甜牛肉湯。
29、大石橋湯城的馬順齋甜牛肉湯。
30、珠江路上的小郎牛肉湯也不錯!
31、機車工廠洛源牛肉湯,比馬傑山家的生意還火爆。
33、老城的黃梅路有一家牛肉湯。正宗甜牛肉湯,清真的。在一運公司家屬院邊上。
34、建設路(銅加工廠往西氣站旁)小碗牛肉湯,好喝!
35、凱旋西路過澗東路路口後向西100米路南有個胡同口,進去有家金家甜牛肉湯,味道不錯!
36、新街北段鐵繼花家羊肉湯。
37、啟明西路白果家羊肉湯。
38、啟明東路穆斯林新村對面的羊肉湯。
39、孫記羊雙腸湯:凱旋東路(市土地局對面)。
素湯類:
1、洛埔路九都路路口東北梁記豆腐湯不錯,油餅也不錯。
2、民主街和東大街路口的劉建國丸子湯。
3、民主街與中州東路路口西北角有一「不翻湯」,晚上出攤,很多很多年了!
4、澗西區四中對面長春路菜市場銅加工廠幼兒園對面的李記豆腐湯(原小李村李記豆腐湯)。
5、爽明街老洛一高斜對面,食品廠北邊的金記豆腐湯不錯。
6、唐宮路家電市場門口有家豆腐湯也不錯。
7、啟明東路小健豆腐湯。
8、真不同的豆腐丸子湯。
9、唐宮毛線市場斜對面〔偏東一點〕的「張家豆腐湯」,味道不錯。
10、老城西大街,離麗京門不遠了,有家「不翻湯」不賴,I去吃過幾次,還遇見外國人在吃呢,比較有民族特色。
11、啟明西路黃委會對面的豆腐湯。
二、三皮一線類
米皮
1、長安路與景華路路口西北角,玉英米皮,味道好。
2、廣百大樓對面飲食街里的莫記米皮味道不錯,辣椒油也單賣。
3、凱旋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路東(還在凱旋路上)滿口香米皮。
4、玻璃廠路與凱旋路交叉口,碗底香米皮涼皮都還可以。
5、市公安局大樓附近的老薛家米皮也是遠近聞名的。
6、黃河路的陳記米皮、無名包子店(是水煎包喲)、張記肉夾饃。
7、麗春西路202漢中米皮,不放辣椒也味道好極了!
8、道北曹記米線。
涼皮(釀皮)
1、涼皮第一人民醫院東邊清真寺下邊有一家味道好極了。
2、夾馬營路北端的胖妞涼皮
擀麵皮
1、長春路菜市場旁邊的擀麵皮味道不錯。
2、老城十字街口的董記擀麵皮。
3、解放路和唐宮路交叉口北邊一百米左右,解放路路東,店名好象就叫擀麵皮。
4、武漢路中部的一家擀麵皮大王不錯
5、玻南路西城量販對面的擀麵皮。
6、牡丹廣場天津路交叉口的原廣州市場擀麵皮大王。
7、二胖的擀麵皮,就在老城南大街,八角樓西二十米,他家的擀麵皮和米線都不錯
米線(含米粉、牛筋面、麻辣面等)
1、道北麵粉廠往東走,鄰近春都廠的曹記米線,牛骨湯、大塊牛肉,味道不錯。
2、凱旋路解放路路口向東100米路北側的魏記單鍋雞湯米線,米線和煮雞蛋都不錯。
3、長春路菜市場銅中大門東側的楊記蓋澆米線。
4、西工影院街的王素娥麻辣面也很好吃。
5、湖南路與湖北路交叉口的東邊小李村裡面的吳記紅燒雞塊米線干凈衛生味道還很好。
6、聯盟路澗西小商品市場對面很小門面的「桂林米粉」味道不錯。
7、湹河區熙春東路東段(回中往東)有家馮記米線,很美味。
8、行署路上的田氏米粉,炸醬米粉最好吃,在金城賓館邊上。
9、澗西區江西路上小商品市場側門旁邊的"趙記米粉"。
三、麵食類
燴面(削麵泡饃等)
1、歐陸傢具城後面「林家飯店」的燴面。
2、纏河東來順西邊小巷裡的孫記單鍋燴面。
3、丹城路好像也有一家林家飯店,也賣燴面,肉是炒出來的,很好吃。
4、偃師華夏廣場南邊「曲記刀削麵」湯味香濃,回味悠長。
5、燴面還有一家紗廠南路健康路口的國安燴面。
6、還有紗廠西路的醬牛肉刀削麵,無需我多講,大家的口碑很不錯的。
7、七一路距凱旋路30米路東的陝西油潑面,有很久歷史了,味道不錯。
8、機車廠飲食城第二排東邊第一家的清真燴饃,燴菜也是很誘人的。
9、青年宮下坡那裡有家「清真」滋補繪面也不錯!
10、一拖集團東方賓館斜對面新開了一家錦陽川,茄汁刀削麵很好吃。
11、長安路上的長霞砂鍋面好吃,另外那裡的砂鍋也很有特色,10塊錢一鍋,能就著米飯當盤菜吃!
12、王城路凱旋路路口東路北的吳記四川面館,味道不錯。
13、七一路的雞湯刀削麵也很有特色。
14、老成居業小吃園裡面的吳記刀削麵裡面的面和泡饃都不錯。
15、白馬集團醫院東隔壁的穆斯林削麵館!
16、青年宮下坡的妞妞繪面。
手工面(手擀麵、糊塗面等)
1、青年宮廣場的白記刀鍘面都是老字型大小了,有特色。
2、九都路13中學(外國語學校)東150米的楊記手擀麵,有點小歷史了。
3、開發區創業路國稅局對面的新地面館的手擀麵,味道還行。
4、丹城路妞妞面館的糊塗面不錯。
5、啟明西路與夾馬營路西那裡的平安糊塗面漿面條,兔子頭也是一絕。
6、位於九都路與玻璃廠交叉路口「百歲雞」飯店向西30米「清真馬記漿面條糊渡面」。
7、(小建糊塗面)總店廛河東來順後清真寺旁 分店唐宮路消防隊旁
8、百貨樓西工飯店裡的漿面條。一塊錢一碗,味道介乎漿面條和糊塗面之間,恰到好處。那裡的涮牛肚值得推薦,一塊錢五串,刷上多多的辣椒油,味道超好,是魚每去必吃的小吃。往裡走右拐,有家賣手工桂花小湯圓的,味道不錯。一塊五一碗,湯香甜解渴,另加另算錢。
9、道北家電市場對面的史記手工面很火暴,還有道北麵粉廠斜對面有家陝西肉加饃很有特色好吃。
擔擔面(含排骨、牛肉麵等等)
1、小街天府餐館的川味麵食小吃和川菜都不錯。
2、上海市場步行街北口(景滬商場西門對面)原長安路「賀記」麻辣面(涼面)。
3、長春路菜市場里九龍包子店拐彎的「成都小吃」,他家的擔擔面和粉蒸排骨粉蒸牛肉吃著不錯。尤其牛肉,經常賣完。
4、解放路和凱旋路交叉口往北走一點有個鄭記四川小吃,那邊的擔擔面也不錯,別的還有牛肉麵、排骨麵還有鹵肉。
5、中州路玻璃廠路口「三中」斜對面的「四川擔擔面」是四川人開的,味道很正宗。另外裡面的牛肉麵和一些炒菜也味道不錯,也挺實惠的。
包子(餃子、餛飩、燙面角、鍋貼等)
1、天津路老田餛飩。
2、景華路東頭與延安路附近的開封第一籠的罐湯包。
3、青年宮下坡那的李記餛飩、燙面角都很不錯的。
4、長春路市場南門東的九龍王包子。
5、西工八一路與唐宮路交叉口的煲仔和雲吞,味道不錯,生意很好啊!
6、民主街口的胖嫂雲吞和灌湯包。
7、新安縣轉角樓附近的老王燙面角不錯。正宗的新安縣燙面角。
8、廛河橋頭,一院對面的清真包子。
肉夾饃
1、聯盟路太原路口向西路北側的肥肥臘汁肉夾饃,普通的2.5元/個,生氽丸子味道能趕上西安本地,在凱旋路西也有分店,大清花東邊。
2、廣百大樓後面西南側的偃師府店肉合,好吃,有特色。
3、上海市場南麥當勞對面誠記山西白吉饃夾肉堪稱一絕。
4、廣百大樓後的袁記兄弟「好吃大王」肉夾饃不錯,那裡的小碗湯也是很棒的。
5、長安路五號街的鄧記肉夾饃。
四、燒烤涮類(烤肉、烤魚、涮牛肚等)
1、馬坡村的村委會、二蛋等燒烤,回民村,真材實料的羊肉,味道也好。
2、塔西村搞的燒烤涮廣場,很多家,其中「青年宮王胖子總店」還不錯。
3、南昌路與九都路路口東南角花園酒店南側的牛肚王涮牛肚。
4、洛南趙村的悠然苑烤全羊,最早一家烤全羊,味道還不錯。
5、牡丹廣場北邊的大喜大韓式烤肉,洛陽比較工薪的韓式烤肉店。
6、南苑路的漢江韓式烤肉,檔次較高。
7、七一路的漢城之約韓式烤肉,環境好,味道也不錯。
8、邙山森林公園旁邊快活林燒烤和烤全羊。
9、邙山森林公園的瑞林山莊烤全羊不錯,還有眼睛燒烤在快活林上面。
10、江西路牛肚王涮鍋。
11、澗西的寧記牛肚涮鍋很不錯,總店在景華路與康滇路交叉口往西200米,珠江南路走到頭也有分店。
12、建設路中橋綠城大門的東邊鄧記烤羊排。
13、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1元5串肉、板筋、小腰子(不去腰腥,大塊),可以去解摻,吃到撐死也化不了多少錢。澗西丹尼斯麗新西路口處,1元兩串肉(羊肉)、板筋、小腰子(去腰腥,小塊),建議吃他家的生烤板筋和一元一串的羊鞭。小李村菜市場,湖北路走到頭,和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的類似。
八、其它類美食
1、玻璃廠路洛玻賓館對面的王記牛肚的炒海河鮮。
2、天津路中原電影院小弟河鮮。
3、啟明南路的馬記大盤雞不錯。
4、西工長樂街的郭記豆付腦不錯,1.3元。
6、老城居業家園小吃街的張波鹵肉吃著肥而不膩。
7、機車廠飲食城的大盤雞。
9、天津路(原中原電影院)的范記臭豆腐!
10、麗新路周口葉氏豬蹄。
12、九都路與下園交叉口的大盤雞。
13、青年宮下坡妞妞大盤雞。
14、老城居業家園有家老王橫水鹵肉不錯。
15、中州路定鼎路口西印刷廠招待所門口有一家「××路飯店」的雞頭做的味道好極了。
16、天津路南段725所南邊的老三卷餅那是相當了得!從來就沒有見過那麼多人排隊吃卷餅的!
17、八號牡丹路口中州西路上的「大砂鍋」不錯!那裡的砂鍋品種齊全,味道也是一流的!
⑥ 去洛陽旅遊有什麼最值得去的景區嗎
【雲台山】焦作雲台山,一直是河南比較熱門的一個景區,國家AAAAA級景區
2.【老君山】洛陽欒川老君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3.【龍門石窟】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4.【少林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5.【清明上河園】開封清明上河園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一座以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歷史文化公園
6.【白馬寺】河南省洛陽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7.【開封府】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譽為天下首府,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8.【洛陽牡丹園】山水園林景觀,集中收集國內外名優牡丹品種1021個,40餘萬株牡丹!
9.【洛陽白雲山】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0.【麗景門十字街】麗景門作為老城區的小吃街,又兩條主街組成,十字街。
⑦ 洛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洛陽的古跡很多,但大部分都在地下。著名的有五大遺址:1.夏都斟鄩(二里頭文化遺址);2.商都西亳;3.周都洛邑;4.漢魏洛陽故城;5.隋唐東都城。其中隋唐東都城已被辟為遺址公園。 與歷史有關的旅遊項目: 1.龍門石窟: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我國古代佛教藝術的「三大石窟」。它創始於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4年),歷經北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北宋等諸朝,鑿造時間長達500年。石窟依山而建,東西兩山現存石窟1352座,大小佛龕758座,佛塔40餘座,佛像10萬多尊,碑刻題記3600多塊。現在龍門石窟和香山寺、白園共同組成龍門風景旅遊區。 2.關林:位於洛陽市洛龍區,是埋葬三國蜀將關羽首級的墓冢,人稱「關帝冢」。因在冢前建有廟,亦稱關帝廟。由於關羽被尊為武聖,我國古代聖人之墓皆曰「林」,所以通稱關林。 3.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12公里的洛陽市洛龍區白馬寺鎮,創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白馬寺是中國第一所官辦寺院,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建立的第一座寺院,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近2000年來,在中國佛教界被稱為「釋源」「祖庭」。 4.上清宮:位於洛陽城北4公里的邙山之巔翠雲峰上,相傳是道教始祖李耳煉丹的地方。所謂上清,就是道家幻想的仙境。李耳被人們稱為「太上老君」,故上清宮又稱「老君廟」。現已被洛陽市政府辟為森林公園。 5.呂祖庵:又稱呂祖廟,在洛陽北邙山上,規模不大,為清代建築。呂祖就是呂洞賓。庵面東背西,門前萬丈深谷,背後梯田層層。主殿供奉呂洞賓雕像,大門兩側廂房有鐵拐李、鍾離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8人的塑像。 6.千唐志齋博物館:位於洛陽西40公里處的新安縣鐵門鎮,是我國墓誌石刻的集中地之一,內存墓誌石刻1413件,其中唐志1185件,還存有墓誌蓋及書法、繪畫、造像、經幢等石刻藝術品。國學大師章太炎根據其所存唐志千片以上,題額「千唐志齋」。 7.玄奘故里:位於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玄奘俗名陳禕,他從印度取經回來,被唐太宗封為「三藏法師」,故又名「唐三藏」他一生主要從事取經和經卷翻譯工作,《西遊記》使其名字家喻戶曉。 8.靈山寺:位於洛陽西39公里的宜陽縣城西靈山北麓。相傳是周靈王的葬地。靈山寺創建於金世宗大定4年(公元1164年),現有山門、中佛殿、大雄殿、藏經樓等建築,每年春天有靈山廟會。 9.洛陽古墓博物館:建於1985年,位於洛陽市北郊邙山之巔,內有洛陽市為保護地下珍貴墓葬而從歷年來發掘的上萬座古墓中精選、搬遷、復原的西漢至北宋的22座典型墓葬,為我國目前唯一的古墓博物館。 10.漢光武帝陵:俗稱「劉秀墳」,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位於洛陽北30公里的孟津縣白鶴鄉,佔地百畝,現有古柏1500多株。門前的鐵謝羊肉湯盛傳數百年,遠近聞名。 11.洛陽民俗博物館:位於洛陽老城區東關新街潞澤會館內,潞澤會館建於清乾隆9年(公元1744年),為山西潞安府(今天的山西長治市)、澤州府(今天的山西生晉城市)商賈捐資所建,館內設信俗廳、習俗廳、婚俗廳、壽俗廳和節俗廳,地方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郁。 12.天子駕六博物館:古代規定天子出行六駕,但是沒有實物為證,洛陽市在建設東周王城廣場時,考古發掘出天子駕六實物,市政府就地建設博物館,該館地處鬧市區,地上是東周王城廣場。
⑧ 洛陽旅遊景點
關鍵你想玩幾天?
登封(嵩陽書院, 中嶽廟,三皇寨,少林寺,塔林),洛陽(白馬寺,龍門石窟,古墓博物館),焦作雲台山,安陽(殷墟博物苑)
現在來沒有牡丹,如果是四五月份有牡丹看。吃的住的洛陽這邊都不貴。不用特意安排,過來再找就可以。可以喝喝河南胡辣湯、豆腐湯、驢肉湯,這些小吃店都不起眼,不過特別香的。還有就是洛陽水席。
洛陽是中國的九朝古都,好玩的地方非常多,不僅有歷史古跡,還有非常多的自然風景,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洛陽好玩的地方都有哪些吧。
1 龍門石窟。推薦指數:5(滿分)。
龍門石窟是一定要看的,它是洛陽的精華景點,世界文化遺產,票價原為每人60元,現在和對面的白園(白居易墓)、香山寺捆綁銷售,一票制80元,大家可能會有些不滿,哎也沒辦法呀。票為明信片式樣的門票,售票處對面就有個郵筒,可直接把門票撕下,將明信片郵寄回家收藏。買票的同時最好花5元錢租個導游機聽介紹。
從火車站前乘81路、53路公共汽車均可達龍門石窟。參觀龍門石窟最好上午去。因為上午陽光直照石窟西山,光線充足,便於攝影。參觀完龍門石窟從南邊的漫水橋過去在對岸遠眺石窟,然後參觀東山石窟,出來後參觀香山寺、白園。這樣下來整個景區參觀時間約為4-5小時。龍門石窟景區停車場北邊附近有個廣化寺,有網友在其中被算命的陷阱騙過錢,大家要注意了,不要上當。
2 白雲山。推薦指數:4。
在火車站一運汽車站可以坐車,早上7點半發車,一人45,直接到山上。你可以去太原路上的中旅報個散客的團,150管來回車費和住的地方。我們住的是雲峰度假村,感覺還不錯,能洗澡,標間一晚上就50左右,蟲子不是很多。建議你最好避開周六周日,在工作日去,這樣人會少點。白雲山有兩條旅遊路線,一條是九龍瀑布,一條是玉皇頂。建議這樣安排:第一天早上7點半坐上車,估計12點半到景區。安排好住的地方,吃過午飯後就開始出發。先去九龍瀑布。建議穿涼鞋,因為可以玩水。先步行道停車場,坐景區里的導游車,一人5塊,到離景點比較近的地方再步行。然後可以沿途游覽青龍潭、棧道、珍珠灘等景點,最後到九龍瀑布,之後坐索道到停車場,一人40,也可以走回去,估計要1個多小時,之後是步行還是坐車可以自己選擇,看天色怎麼樣了。第二天可以去玉皇頂看日出,事先要和當地的人聯系好,讓他們開車送到離景點稍近的地方,一人5塊。不想看的就8點出發,坐導游車到玉皇頂停車場步行上山。快到玉皇頂的階梯很陡,一定要穿球鞋。下山的時候一定要做滑道,很好玩的,一人25,可以搞價到20。估計12點能到山下住的地方。一運在那有停車點,每天兩班車,12點半一班,1點半一班,建議坐12點半的,四個小時到洛陽。整個行程很累的,一路上一定要准備好水,山上一瓶水要10塊,值得去的地方就是九龍瀑布和玉皇頂了,一定要下到水裡玩,還要登上最高峰,無限風光在險峰。白雲湖、牡丹園等其他地方就不用去了。
3 王城公園。推薦指數:牡丹花季5,非花季1.
洛陽王城公園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洛陽博物館西的東周王城遺址上。 地跨澗河兩岸,中間仿玉拱橋相連,佔地一千零八十畝,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也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為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是洛陽觀光、文化交流、 休閑娛樂的最佳去處。
牡丹觀賞區主要由「洛陽牡丹園、紫斑牡丹園、精品 牡丹園」三大園組成,國色牡丹,萬花一晶,園內共有牡丹品種840多個,10萬余株。王城公園牡丹花會(20張)
位於圓內中心地段,共分6個觀賞點,即牡丹仙子壇、武後賞花壇、牡丹閣、紫斑牡丹園、珍品牡丹、珍品牡丹園及橋北牡丹園,共計佔地50000平方米,擁有牡丹5萬余株,680個品種.王城公園牡丹觀賞區匯集了中外牡丹的名優品種,有黑、粉、紅、紫、白、蘭、綠、復色,各色牡丹爭奇斗艷。著名品種如姚黃、魏紫、豆綠、煙絨紫、二喬、洛陽紅、趙粉、葛巾紫等,是洛陽市歷屆牡丹花會的主會場和賞花中心
洛陽名勝古跡 :
【橋北村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約85公里處嵩縣庫區鄉橋北村。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8.75萬平方米。1956年冬發現,1959年夏復查。出土陶器以細泥紅陶、粗紅陶和白衣彩陶為主,還有少量夾砂粗陶;石器有鑽孔石刀、石鐮、石鑿、石輪、石斧等。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蘇羊遺址
【蘇羊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75公里處宜陽縣張塢鄉蘇羊村。東西寬800米,南北長1000米。文化層堆積達6米。陶器有泥質彩陶、泥質黑陶、夾砂灰陶;石器有刀、鐮、斧、鏟、網墜、圓形器等。蘇羊遺址面積大,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對研究新石器文化有重要價值。
唐坡遺址
【唐坡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70公里處洛寧縣澗口鄉唐坡村。東西寬3000米,南北長400米。主要遺物為陶器和石器,陶器有細泥彩陶、素麵紅陶、夾砂粗紅陶,石器有網墜、斧、鐮等。
祿地遺址
【祿地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108公里處洛寧縣陳吳鄉祿地村。南北長800米,東西寬60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陶器為夾砂粗陶、細泥灰陶、磨光黑陶、夾砂紅陶等。器型有鼎、鬲、盆、小口罐等。石器有石斧、石刀。含仰韶、龍山兩種文化。
土門遺址
【土門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33公里處伊川縣白元鄉土門村。東西長80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20萬平方米。1965年發現,經考古部門調查,發現房屋4座,瓮棺葬3座。灰坑呈圜底,有袋形、鍋形兩種,器物有泥質紅陶缸、釜、釜形鼎、盆等,還有紅項缽、尖底瓶、高頸瓮等。以圖案別致的瓮棺"伊川缸"最有名。文化特徵接近洛陽王灣遺址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邵窯遺址
【邵窯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20公里處宜陽縣尋村鄉邵窯村。東西長900米,南北寬240米,文化層厚達6米。1978年發現。陶質為泥質紅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黑陶等;石器有斧、鏟、刀、紡輪、環狀器等。該遺址面積大,堆積豐富,保存較好,對研究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過渡有重要意義。
墁子頭遺址
【墁子頭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約200公里處欒川縣城關鎮墁子頭村。1958年發現。遺物有陶片、石斧、石鏃等。上層為龍山文化,下層為仰韶文化。
灰嘴遺址
【灰嘴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南約40公里處偃師市緱氏鎮灰嘴村。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自上而下依次疊壓為商代文化層、龍山文化層、仰韶文化層。三層總厚度約5米。如此三層疊壓的情況,在黃河以南屬首次發現,對研究三者承襲關系有重要價值。
卦溝遺址
【卦溝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13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卦溝村。被溝分為東西兩部分,溝西面積為2.2萬平方米,溝東面積為6.4萬平方米。出土有炭化穀物遺痕、泥質灰陶碗、夾砂灰陶片等,還有少量石刀、石鐮等。
高平寨遺址
【高平寨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40公里處新安縣鐵門鎮高平寨村。總面積2.24萬平方米。分東西兩部分。遺物、遺跡有灰坑、紅燒土塊、石器、陶器等。陶器以紅陶為主,有陶缽、尖底陶瓮等。含仰韶、龍山兩種文化類型。
東干溝遺址
【東干溝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1公里處東干溝(東澗溝)村。1958年開始發掘,先後三次共揭露面積1800平方米,清理龍山文化灰坑5個,二里頭型灰坑126座,窯址4座,墓葬5座。該遺址以二里頭文化為主,文化層厚2米,面積在15萬平方米以上。
白元遺址
【白元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38公里處伊川縣白元鄉白元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50米。1979年發掘。遺址中有房基、墓葬、灰坑等。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銅器等。該遺址提供了河南龍山文化向二里頭文化過渡期及二里頭文化早期的實物資料,有重要學術價值。
南崗遺址
【南崗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40公里處新安縣鐵門鎮南崗村。總面積4.25萬平方米。主要器物有磨製石器斧、刀、鏟,陶器有大口尊、鬲、鼎、高頸罐等,均為泥質灰陶。遺址保存完整,對研究夏、商文化有很高價值。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約25公里處偃師市翟鎮鎮二里頭村。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文化遺存可分為四期,一、二期屬於夏文化,三、四期屬於商文化。此處即夏都斟尋阝故址。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多種。所出青銅器如刀、爵、鈴、鏃等,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青銅器。墓葬顯出差別。第三期發現宏偉的宮殿遺址,其台基略呈正方形,坐北面南,東西108米,南北100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闊8間、進深3間的大殿遺址。此外還有鑄造、制骨、制陶作坊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1959年開始的大面積發掘,至今仍在進行中。二里頭遺址范圍廣大,遺存豐富,地層關系清楚,對探索夏文化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屍鄉溝商城遺址
【屍鄉溝商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32公里處偃師市城關鎮洛河北岸屍鄉溝一帶。西南距二里頭約6公里。此處即商都西亳遺址。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桀後,在此建都立國。城址略呈長方形,南北長1700餘米,東西寬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四面有城牆遺址。共發現城門7處,東垣、西垣各3座、北垣1座。城內道路縱橫交錯,城外有寬4.6米的環城路。城內中偏南部,分布3座小城,宮城居中,正方形,長寬各200餘米。在其東部偏北和東南隅有兩座宮殿遺址,另兩座小城分別位於其東南部、東北部,可能屬營房、庫房一類。出土有石器、骨器、陶器、銅器等。
西周冶銅遺址
【西周冶銅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北1公里處氵廛河鄉北窯村氵廛河西岸。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73年發現並試掘,1975年鑽探並開始發掘。這處大型青銅器冶煉鑄造作坊遺址,時間相當於西周初年到平王前後,另外包含東周以及唐宋等文化堆積層。出土西周遺物有大量陶范、熔銅爐殘壁、銅渣、木炭末、紅燒土以及陶器、石器、骨器等。主要鑄造青銅容器、車馬器和兵器等。從出土的卜骨、卜龜以及非正常死亡的遺骨看,當時開爐澆鑄之前,可能有占卜和人祭活動,以禱求澆鑄成功。該遺址是研究兩周青銅冶鑄技術的重要遺址。
春秋滑國故城遺址
【春秋滑國故城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南43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原為春秋時滑國都城,後被秦所滅。遺址南北長約2.25公里,北端寬約1.5公里,南端寬0.5公里。故城依地形而造,城垣屈曲呈弧形。附近文化遺物豐富,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周、西漢及唐代遺物。
西漢壁畫墓
【西漢壁畫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存洛陽市古墓博物館。1957年發現於洛陽老城西北約1公里處,後搬遷復原於今址。墓葬年代約為西漢中晚期,為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壁畫墓之一。墓室以特製空心磚和小磚混砌而成,分前堂、後室、左右耳室等部分,分別為會客飲宴、寢卧之處以及廚房、車馬間等,在前堂頂部繪以日、月、星、雲等天象圖;隔牆正面繪有"二桃殺三士"、"孔子師項橐"等歷史故事及方相氏打鬼圖等;墓室後壁繪有"鴻門宴"歷史故事;墓門內上額有"伏魔(旱魃)降吉祥"畫面;隔牆背面有墓主人乘龍升仙畫面等。繪畫色彩艷麗,筆觸簡練流暢,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場面布局緊湊,是兩千年前繪畫藝術的珍品。
卜千秋壁畫墓
【卜千秋壁畫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0.5公里處郊區邙山鄉澆溝村邙山南麓洛陽市麵粉廠內。1976年發現並由文物考古部門發掘,出土銅印上陰刻有篆書"卜千秋印",故名。墓洞穴磚室,包括墓道、主室、左右耳室三部分。主室由特製空心磚砌築而成。年代當在西漢中期稍後。在此墓的門內上額、頂脊、後壁山牆正中等處皆繪有壁畫,畫有仙人王子喬、女媧、仙翁、仙女、伏羲、方相氏的形象,以及彩雲、月亮、太陽、雙龍、梟羊、朱雀、白虎、黃蛇、蟾蜍、兔子和墓主人乘鳳升仙等。繪畫之前,先在磚上塗一層白粉,然後著墨上彩。壁畫繪制精工,色彩鮮明,保存完好,是研究西漢時期繪畫藝術的重要資料。
漢光武帝陵
【漢光武帝陵】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本稱原陵,亦稱漢陵,俗稱劉秀墳。位於洛陽城東北25公里處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南依邙山,北臨黃河。陵冢高大,周長約1400米,高約20米。陵園四周有短牆圍護,內存古柏千餘株。陵園西為光武祠。陵冢前巨碑立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上刻"東漢中興世祖光武皇帝之陵"12個大字。光武帝劉秀(前6~57),字文叔,湖北棗陽人,高祖劉邦九世孫。削平割據勢力,統一全國,成為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定都洛陽。在位32年。
三漢冢
【三漢冢】分別稱作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冢,位於洛陽城東北20公里處孟津縣漢魏故城西北邙山上。由北向南,一字排開,高大巍峨,雄偉壯觀。清代龔崧林分別定為漢明帝(劉庄)顯節陵、漢章帝(劉*')敬陵、漢和帝(劉肇)慎陵。陵前石碑為清代乾隆時龔崧林所立。顯節陵高約25米,底部周長377米。陵南不遠處象庄村南,留存有高大的石象一尊,雕工古樸,形象雄渾,為東漢石雕藝術佳作,可能原來即為東漢皇陵神道兩側所置之石獸作品。
白馬寺
【白馬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12公里處洛陽市郊區白馬寺鎮白馬寺村。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是中國國家興建的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據傳東漢明帝劉庄夜夢金人,遣秦景等18人赴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得見佛經佛像。永平十年,漢使梵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洛陽,翌年建寺,遂以白馬為名。唐代時規模宏大,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曾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夾薴乾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跡。齊雲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在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東漢永平十二年(69),漢明帝敕建佛塔,定名齊雲塔。今存之磚塔,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塔為四方形密檐式,13層,通高約25米。第一層塔檐之下飾砌以仿木構式斗拱,頂覆寶瓶式塔剎,外輪廓略作拋物線形,玲瓏挺拔,古雅秀麗。白馬寺北依邙山,南望洛河,綠樹紅牆,梵殿寶塔,顯得庄嚴肅穆,是中外禪俗各界瞻仰游覽的勝地。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15公里洛陽市郊區、偃師市、孟津縣毗連處。北靠邙山,南臨洛河。更始三年(25),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此,其後三國魏、西晉、北魏也以此為都,歷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戰亂中化為廢墟。今存遺址內城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長3700米,南垣已為洛河所淹,殘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牆皆夯土板築而成,周長約14公里。城內主要建築為宮城、宮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太極殿為宮中正殿。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太學村附近。始建於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萬餘人。熹平四年(175)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塊,史稱熹平石經。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達3萬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東漢靈台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靈台創建於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靈台遺址范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余。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78~139),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唐初,洛陽縣治設金墉城,貞觀六年(632)移於東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廢。經勘察發現三座小城連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環流,各城門闕皆有遺跡。城內發現夯築台基多處,以及磚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時,增修外廓城,長、寬各約10公里。城內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寧寺最為豪華壯麗。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擊焚毀。據勘測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為木塔,木塔基座為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今地表之下,上層基座長寬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壘砌鑲包。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給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另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平等寺北齊造像碑俗稱寺里碑,在漢魏故城內城東垣外,今偃師市寺里碑村南。計四通,下部皆深埋於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約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薩、弟子像,結跏趺坐的六佛圖,姿態優美的飛天,慢步行進的大象,造型生動的猛獸,以及帳幔、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為北齊所遺存下來的少數佛教藝術珍品之一。1962年開始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北魏長陵
【北魏長陵】位於洛陽城西北約15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官莊村邙山之顛。此處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分別為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後之陵。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七年(493)率軍南下,翌年決定由平城(今大同)遷都洛陽。他實行漢化政策,並規定死後葬洛陽。
北魏景陵
【北魏景陵】位於洛陽城西北約7公里處洛陽市郊區邙山鄉冢頭村邙山之顛。冢高25米,底部周長126米,高大巍峨,氣勢壯觀。是宣武帝元恪的陵墓。元恪為孝文帝第二子,在位16年,崩於延昌四年(515),享年33歲。近年已進行了發掘。
北魏元?墓
【北魏元?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8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前海資村洛孟公路西側。冢高約15米,底部周長63米。1949年前被盜,墓誌現存開封博物館。1976年洛陽市文物考古部門進行了清理。墓門向南,墓室平面呈方形,磚砌,四壁原存壁畫,多被盜墓者颳去,頂為圓形,上繪天象圖。出土墓誌蓋殘角一塊,與開封博物館存江陽王元?墓誌蓋所缺之角相符。元?,字伯亻雋,小字夜叉,娶靈太後之妹馮翌郡君為妻,恃寵驕盈,誣清河王元懌與靈太後私通,囚太後於後宮,殺清河王元懌。後靈太後返政,以謀反罪賜死。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處洛陽市郊區龍門鎮。這里因伊水東西兩岸之香山和龍門山對峙如天然門闕,故古稱"伊闕"。石窟密布於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4)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造達150多年。東西兩山現存窟龕共2100多個,佛塔40餘座,碑刻題記3600多塊,全山造像10萬余軀。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看經寺、奉先寺等都是代表性的洞窟。奉先寺在西山南部,唐代咸亨三年(672)始鑿,至上元二年(675)完成。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龕。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6米。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11尊大像。主尊盧舍那佛高17.14米,頭部高4米,身披袈裟,面容豐滿秀麗,雙目寧靜,嘴角微翹,顯現出無限的智慧和慈祥;弟子迦葉嚴謹持重,阿難溫順虔誠;菩薩端麗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雄強威武。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魏碑精華"龍門二十品"是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之稱始自清代,其篇目始見於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及方若《校碑隨筆》。內容一般表達造像者祈福消災。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隸的基礎上發展演化,從而形成了端莊大方、剛健質朴、既兼隸書格調、又孕楷書因素的獨特風格。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體的代表。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或稱褚遂良碑,在西山賓陽中洞與南洞中間,通高約3.65米,寬1.9米。原應為開鑿賓陽洞的造像碑。唐代貞觀十五年(641),重刻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母親文德皇後長孫氏開窟造像的發願文。由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丹。計1600餘字。字體清秀端莊,剛健有力,是標準的初唐楷書,也是書法藝術史上的珍品。
水泉石窟
【水泉石窟】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南約30公里處偃師市寇店鄉水泉村萬安山斷崖上。坐東向西,背山面水。洞窟一座,深6.5米,寬4.8米,高約12米。窟平面略呈方形,後壁中央雕主佛兩尊,現僅存北側一尊,高約3米。窟壁間雕大小佛龕400餘個,龕內多雕一佛、二菩薩、二弟子或交腳彌勒佛等。龕楣及其近旁刻有飛天、化生、蓮花、幃幔、瓔珞等。佛座下有金剛力士及形象生動的蹲卧獅獸等。雕刻技法簡朴,系北魏造像風格。窟外北壁雕有唐代像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面容豐滿。另存有北魏普泰二年(532)及唐開元元年(713)等造像題記。
西沃石窟
【西沃石窟】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北50公里處新安縣西沃鄉西沃村黃河南岸崖壁間。自東而西依次有浮雕石塔4座,石窟2座,塔與窟之間有小佛龕。主要洞窟高1.5米,寬1.74米,深1.56米。門外雕二金剛力士。窟正壁一佛結跏趺坐於方台上,兩側為二獅子、二弟子、二菩薩。開鑿於北魏時期。因將被小浪底水庫淹沒,已整體搬遷到千唐志齋。
虎頭寺石窟
【虎頭寺石窟】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26公里處宜陽縣城關鄉周苗村。窟平面略作方形,高約2.5米,進深和寬各3米。造於北魏正光六年(525)。原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窟南一峭壁高約10米處,刻佛像774尊。該窟總造像計約800尊,另有依山雕鑿的碑石二方。
鋪溝石窟
【鋪溝石窟】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60公里處嵩縣田湖鎮鋪溝村。現存7窟。東部6窟自上而下錯落毗鄰,高1.55~1.7米,深1.11~1.7米,寬1.15~1.6米。西部1窟,俗稱"六郎窟",平面近方形,高5米,寬6.6米,正面佛像,高1.8米。7窟造像,面部豐滿而稍長,深目高鼻,兩肩平方,衣紋流暢而多褶,應為北魏晚期作品。
北魏寺溝造像碑
【北魏寺溝造像碑】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36公里處偃師市山化鄉寺溝村。通高3米,碑首六龍環繞,正中雕龕,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兩側有飛天。碑身雕龕三層,上層、中層並列三龕,下層為一大龕,兩側雕8個飛天。
西晉皇陵
【西晉皇陵】位於洛陽城東20公里處偃師市首陽山鎮、城關鎮。其中潘屯、杜樓兩村北枕頭山西晉墓地一號墓,為晉文帝崇陽陵。墓道長46米,寬11米,墓室長4.5米,寬3.7米,高2.5米。南蔡庄村北西晉墓地一號墓,位於最東端,規模最大。墓道長36米,寬10.5米,墓室長5.5米,寬3米,高2米,為晉武帝峻陽陵。
周公廟
【周公廟】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市區定鼎南路。傳由隋代末年王世充為奉祀周公而建。現存大殿、二殿、三殿、左右廂房等建築。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額題"定鼎堂"3字,取周公定鼎洛邑之意。九脊歇山頂,上覆琉璃瓦,保存明代建築風格。殿內原供奉周公像和召公、畢公、伯禽像,今無存。廂房原祀歷代名臣像,今無存。周公姬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分封諸侯,制禮作樂,並營建洛邑。近幾年,經過全面修葺後,辟為都城博物館。
隋唐東都城遺址
【隋唐東都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體包括今洛陽市區,北接邙山,南對龍門,東氵廛西澗,城跨洛河兩岸。其外廓城(羅城),東北角在唐寺*(村,西北角在苗溝村,東南角在城角村,西南角在古城村。共有8座城門,東3、南3、北2,以南面中門定鼎門最宏偉。城垣遺址周長約27.5公里,略呈正方形。內由宮城、皇城、東城、圓璧城、曜儀城、含嘉倉城等組成。其中宮城地處郭城西北隅,四面有牆,東牆長的1275米,西牆長約1270米,南牆長1710米,北牆長1400米。共有6座城門
⑨ 洛陽有什麼吃的大神們幫幫忙
告訴你,最好吃的:牡丹燕菜,羊肉湯(關林有)
⑩ 洛陽牡丹好看么
牡丹上中國名花之一,花朵碩大,花容端麗,雍容華貴,超逸群卉,素有「花王」之稱。牡丹的根皮在中葯中叫丹皮,是具有清熱化瘀功效的良葯。牡丹原為野生的落葉小灌木,在中國大約有1500年的栽培歷史。 自唐代以來,牡丹之盛,莫過於洛陽,以「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於世。宋人歐陽曾賦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來稱贊洛陽牡丹。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的洛陽牡丹有一百多個品種,而且有不少名貴品種,其中的「姚黃」、「魏紫」,被譽為牡丹的「王」和「後」,尤為人們所喜愛。 現在每逢「清明」,「穀雨」時節(即每年四月下旬),浴陽市內各公園里的牡丹競放:「姚黃」金光燦燦,「魏紫」光彩灼灼,「洛陽紅」噴紅吐艷,「煙絨紫」墨里含金,「二喬」紅白斗艷,「豆綠」美如碧玉,……紅白黛綠,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每年四月,洛陽都要舉行盛大的牡丹花會,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竟相觀賞,真正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是中國傳統的著名花卉。洛陽牡丹,品種繁多,花色奇麗,自古盛名,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譽。每年4月15日至25日舉辦洛陽花會,同時還舉辦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和牡丹燈會,屆時中外遊人雲集洛陽,花海人潮,熱鬧非凡。 傳說唐後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後,便又下令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 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京城洛陽,牡丹從此衰落.但自從洛陽牡丹享譽之後,各地慕名者紛紛前來求購,這就使得洛陽牡丹流傳全國。 建國後,洛陽十分重視牡丹的恢復和發展工作組織園林科技人員擴大繁殖,建立了牡丹花園和牡丹花壇,牡丹又恢復生機,並於1982年被正式命名為市花,同時決定舉辦牡丹花會。現在,洛陽的牡丹已由三十多個品種發展到數百個品種。 每年清明前後,牡丹花會拉開序幕,數十萬株牡丹發蕊齊放,五彩繽紛,蔚為壯觀。使得洛陽變的更加絢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