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的中國文化專家有哪些
▪ 理查德·西爾斯 ( 「漢字與詞源」網站的創辦者) ▪ 史景遷 ( 美國歷史學會主席)
▪ 魏斐德 ( 原美國國際研究委員會會長) ▪ 費正清 (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 宇文所安 ( 哈佛大學教授) ▪ 季北慈 ( 中國問題專家)
▪ 芮瑪麗 ( 耶魯大學顧問) ▪ 白魯恂 (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 施樂伯 (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主席) ▪ 盧公明 ( 美國公理會傳教士)
▪ 芮沃壽 ( 佛教研究學者) ▪ 杜贊奇 ( 芝加哥大學教授)
▪ 德效騫 ( 牛津大學教授) ▪ 牟復禮 ( 美國儒學學者)
▪ 傅高義 ( 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 ▪ 費慰梅 ( 中國藝術與建築學者)
▪ 傅漢思 ( 耶魯大學教授) ▪ 柔克義 ( 美國外交官)
▪ 恆慕義 ( 美國公理會教士)
這些都是在美國的著名漢學家(都是老外,不是華人)。這些人的具體資料你可以去網路上一一搜索,都是比較全面的
『貳』 馮驥才與民俗文化的資料
保衛傳統文化的「箱底兒」 嘉興在線新聞網 2006年05月1日 09:18:12 悠悠中華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結晶,是鐫刻著人類智慧光芒的「活化石」。 中國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江南水鄉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煙,東方海島之漁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黃土高原之窯洞,東北密林之木屋,西南邊陲之寨子……千姿百態,魅力迷人。 但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現代演進,許多歷史街區、古鎮、古村落正遭遇著被忽視、甚至被毀滅的命運。 這些即將消失的歷史遺存,在中國的文化中占居著何等的地位,它們目前的境遇如何,現在的人們又該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和利用?帶著這些疑問和擔憂,近日中外專家聚首西塘,探討古村落保護之法。 在前來參加論壇的五十多名專家學者當中,有被稱作「民間文化守望者」的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畫家馮驥才;有以「罵」著稱、且被媒體稱為「保護古城的衛士」的國家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還有遠道而來的兩位日本民俗學界的領軍人物: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福田亞細男和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菅豐博士。 另外,國內外具有典型意義的古村落——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順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數到場,為論壇帶來了更多的聲音。讓我們借著專家的智慧,試著尋找延續這些傳統文化的良方。 宣言書 4月27日清晨,銀色的月光剛剛退去,蘇醒中的古鎮西塘充滿了生機,鳥鳴聲、搖櫓聲、腳踏車聲、還有清風拂柳的婆娑聲裊裊不絕於耳……一如「生活著的千年古鎮」本色。 而此時,馮驥才和西塘鎮黨委書記沈國強兩人早早地就出現在了「明清食代」的二樓露台上,參加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的節目錄制,主題正是「古村落保護」。 第二次來到西塘的馮驥才還是老樣子,一頭桀驁不馴的頭發,說起話來慷慨激昂。這幾年他一直為搶救民俗文化而奔忙,走了不少地方,今年他把保護的重點放在的古村落上,他堅定地認為,在民間文化遺產和搶救過程中,古村落是民間文化的「箱底」,因此從2005年3月至今,他已輾轉考察了國內七八個省的古村落。他說:「時間很緊迫,我們現在連多少古村落都不知道,怎麼保護?因此在這里開這個會議,希望集中各方力量探討今後古村落的出路。」 「古村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農耕文明留給後人的財富,我不希望我們的後代只能在博物館里看到鐮刀、鋤頭,那將是無比的悲哀。」這是他最大的擔憂。 不止在一個場合,馮驥才用「來晚了」來形容對西塘的感受,他也不止一次講述他第一次到西塘時偶遇的一個細節:「我去年第一次到西塘,鎮長陪我在岸邊走,走著走著天有些涼了,我看到一個老太太正把支窗戶的棍子拿起來關窗戶,同時把一盆窗外的花拿進去。我注意到當時花盆上落了一隻蝴蝶,老太太拿起花盆,輕輕一抖,蝴蝶飛走了。西塘連生活的詩意都保存下來了,這種和諧讓我感動。」 馮驥才認為西塘的經驗是一種生態的保護方式,它延續了當地人生活的原態,是以人為本,可以作為典型供其他地方學習。當談到為什麼選擇西塘作為論壇主辦地時,他說,除了西塘的保護做得成功之外,當地政府的觀念也讓他感動。 「當時西塘鎮領導有兩句話給我印象特別深,一句是『對於古村落的保護,責無旁貸是政府的事』,還有一句是『當經濟的GDP和文化保護發生沖突時,我們要把根留住。』一名基層的領導能有這樣的先見之明和文化責任感,讓我看到了希望。」 帶著這樣的希望,馮驥才把論壇帶到了西塘,並發出了旨在呼籲開展古村落保護的《西塘宣言》。他說:「必須要抓緊時間,不然的話,很多古村落可能我們還沒來得及認識它,就要失去它。」 觀點論 一批重量級專家、學者、官員的到場無疑為本次論壇增色不少,他們在會場上激烈的觀點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絕倫的火花。 馮驥才:古村落遺產,比萬里長城還大 「我一直認為古村落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比萬里長城還大。」馮驥才這樣解釋他的觀點,「從規模上講,我國有5000年到7000年的農耕文明,56個民族,960萬平方公里,約1600個縣,19000個鎮,按照一個鎮10個行政村來算,我們有20萬個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來估計中國的古村落大約有3000個到5000個。但後來聽說僅貴州黔東南地區就有六七百個古村落。所以我們心裡應該有個數,我們的古村落數量至少過萬。」 他認為,古村落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准: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歷史文化遺存,基本保留原來村莊的體系以及鮮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歷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體。它的建築,它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規劃,都是其物質遺產,還有很多諸如民俗之類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關於民俗,他補充道:「我所說的民俗,包括人們生產、生活的民俗,商貿的民俗,婚喪嫁娶的民俗,起居飲食的民俗,節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還有類似神話、故事、諺語、歌謠之類的口頭文化。民間戲劇、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等藝人們身懷的民間技藝和民間手藝都是這個村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什麼要進行保護?馮驥才這樣回答:「我們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價值、學術的價值、見證的價值、歷史文化的價值、審美的價值、欣賞的價值,但最終的價值還是它的精神價值。我們之所以傳承文化遺產,最終的目的就是傳承我們民族的獨特文化,就是把我們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傳承下來。」 他認為我們的文化遺產有一個問題,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化這種同質化的文化,它把我們的文化變成了同一個樣子。同時它又是商業文化,能成為賣點的就利用,不能成為賣點的就拋棄、甚至毀掉。「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化危機,也是我們這一代文化人的失職。」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從去年開始做的,但是由於目前沒有法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現在只能做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關方面正在加緊相關法律的制定。 阮儀三:村落是最後的「凈土」 「阮儀三」這個名字,對於關注中國遺產保護的人並不陌生。作為一名建築學家,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就發起了山西平遙古城的保護運動,而他最讓人熟悉的「力作」莫過於周庄古鎮的保護了。 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紀80年代,北京、西安、開封、揚州、洛陽等城市相繼被列入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遙、江蘇周庄、雲南麗江等又在上世紀90年代同時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行列;進入21世紀,阮儀三又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潯、烏鎮、西塘等古鎮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擴展文化內涵」的道路,為中國留下了嘆為觀止的「水鄉」。 阮儀三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城市建設熱潮使許多傳統歷史地域遭到了滅頂之災。許多舊城在「舊貌換新顏」的同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風貌。 他說:「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種精神文明的傳承,需要載體。而我們所說的非物質的東西,民俗文化的東西,就依存在建築等物質載體當中。所以那些具有價值的物質與非物質的遺存都應該保護。比如江南水鄉,就要保護構成江南水鄉的構建: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建房、鄰水建鎮的特點,這是它的靈魂。」 在談到「城市記憶」這一概念時,阮儀三舉了「上海猶太人保護區」的例子,那裡是中國人民與猶太人民友好的見證,現在是上海市第12塊歷史風貌區。 「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殘酷屠殺猶太人,在許多國家拒絕接納四散逃亡的猶太難民時,也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蹂躪的中國人民友好地接納了3萬多猶太人。曾任美國卡特政府財政部部長的布魯門撒爾60年後舊地重遊時,淚流滿面,對身邊的女兒說,『記住,沒有上海就沒有我們一家,沒有中國就沒有我們這些猶太人的活路。』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個街區反映了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慈愛之心,是和世界人民和諧相處的里程碑。這個街區就是重要的城市記憶,記憶著一代人的友誼,這不是語言能夠承擔的。相反,如果承載著歷史信息的載體消亡了,負載在其上的歷史和文化也必然會被沖淡或消亡。」 他對把旅遊與保護等同起來的看法嗤之以鼻:「我們通常認為用保護來發展旅遊,來搞經濟開發,把保護等同於賺錢。」他認為保護不應該圍繞著商業利益,因為商業利益的背後必然是破壞。「保護不是為了政績,不是為了開發旅遊,為的是留存我們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民族建築的精華、和諧的人與自然相處的環境。而這些是我們今後創造新城鎮、新建築的規范。」 青島泰之:保護活態的文化 聯合國教科文駐亞太地區總代表青島泰之應邀出席了論壇。他在發言中表示,古村落是一個特定文化歷史發展的珍貴的有形見證,反映了人們文化、哲學和審美價值的演變過程。與考古遺址和廢墟相比,這些歷史遺產群落是活態的遺產。 青島泰之認為,在快速的經濟發展、社會轉型以及全球化過程中,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正面臨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傳統建築和街道正不斷被現代建築所替代。因此,保護歷史遺產群落的非物質文化元素與保護其物質形態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而在保護這類遺產的努力中,提高當地社團保護遺產的意識,促進他們的參與至關重要。 他說,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在中國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文化遺產保護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平遙古城、麗江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西遞和宏村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他同時希望中國政府、非政府機構和組織以及地方社團都能夠參與到遺產保護工作中來。 他山石 在「中國古村落保護」(西塘)國際高峰論壇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順化等地代表的經驗發言也為其他古村落的保護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江西婺源——文脈的延續 婺源的鄉村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馮驥才對婺源也是贊不絕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磚、灰瓦、白牆、翠綠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藍色的山野、紅色的霞光,簡直像一幅畫。」 婺源縣政府根據各村落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不同的保護方式。包括景區式、博物館式、分區保護式和原始生態式。 由於婺源境內徽派建築遍布鄉野,獨具地方特色的儺舞、徽劇、茶道等文化絢麗多彩,因此政府出資對分散在鄉村的古建築進行普查、登記、建檔,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保護性規劃,同時成立了「婺源縣歷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設管理領導小組」,還制定了詳細的農村建房審批流程,以抑制亂拆亂建的現象。 為了增強古村落的生命力,該縣還專門成立「婺源文化研究會」,研究會下設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藝文化和民間故事等9個分會,負責對全縣民間民俗文化進行保護性挖掘整理。 今年,婺源儺舞、婺源徽劇、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硯製作技藝等4項民間藝術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榆次後溝古村——民居博物館 後溝古村以古樸的農耕文化、精美的建築文化、傳統的信仰文化、靈動的生態文化,構成了完整的民間文化體系。特別是精巧別致的古戲台、玉皇殿、觀音堂等堪稱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後溝古村因地制宜、順勢選址、擇吉而居,強調和諧的「田園山水」和「耕讀文化」。2005年,在經過周密論證的基礎上,當地政府對後溝古村進行了搶救性的整理和修復開發。同時還成立工作組,圍繞村民生產生活的自然形態開展調查、挖掘、整理、引導工作,再現了古村久遠的民間藝術、獨特的飲食文化、特色地域節慶活動,並籌建了農耕民俗博物館。 在搶救和保護古村過程中,始終貫穿「簡單不簡陋,民俗不粗俗」這一主線,在修復保護過程中,力求展現其簡單而精巧的建築、悠久而古樸的風俗、厚重而傳統的民風,使「田園風光、淳樸民風、古村風貌」躍然而出。 越南順化——新舊的和諧 順化市是承天化的省會,位於越南的中部。在順化市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和金屬時代遺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當時受南方考古文化的影響和北方青銅時代文化的影響。因此從古代起,這里就成為獨特文化的十字路口,也奠定了多樣風格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基調。 順化的一個特點是博採眾長,歷史上所有的獨特藝術形式都為順化文化所吸收利用;而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宮廷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共存與互融。 順化是一個都市,但仍保存著歷史中形成的諸多傳統。因此,順化不僅扮演著多樣城市和歷史城市的角色,其實它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館,在這座博物館里有著很多的可觸與不可觸的文化遺存。 很不錯哦
『叄』 請問有哪些著名的民俗專家
當代最著名的民俗專家是鍾敬文,被譽為中國"民俗學之父
『肆』 求五個或以上的專家學者對民俗學的分類,急求,希望各位能說明各學者的理論出於哪本書,萬分感謝!!
1.[施愛東]《中國民俗通志》
《通志》的分類經驗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普通民眾的經驗知識,二是傳統民俗學的分類形式,三是既有的民俗研究范疇。 民眾的經驗知識是最直接的實用分類系統
2.《中圖法》【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文獻信息研究所 民俗學是一門研究民間風俗習慣及其它生活文化傳承的社會科學。1846年英國學者湯姆斯(W·J·Thoms)首先採用Folklore一詞,把民俗學定義為關於民眾知識的學問。由於民俗現象的普遍存在,民俗學遂在世界各國比較普遍地得到承認和發展。中國歷史上有關各類風俗的資料記錄和理性認識,悠久而又深厚;現代科學意義的中國民俗學,於上世紀初葉,受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產生,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構成部分,涌現出許多民俗學專家、學者,各類學科研究的書籍汗牛充棟。
3.民俗學概論 作者:王娟
本書主要介紹民俗學學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類型及其研究理論和方法。在運用先進的理論重點闡述神話、故事、傳說、諺語、民歌、民謠、史詩、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民間建築與服飾等民俗事項中,不乏新的內容和體系。
4.民俗學與民間文學》 作者鍾敬文
本文主要借用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理論和愛丁堡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理論,試圖從科學哲學的角度,集中考察鍾敬文在1979年重長學壇之後民俗學學科建設方面的幾點思考,分析這些學科構想在指導今天科學實踐中的合理性問題。
5.林惠詳《民俗學》和方紀生《民俗學概論》我國兩部最早的民俗學著作——林惠詳的《民俗學》和方紀生的《民俗學概論》〔5〕,其民俗分類體系,實際上就是濫觴於班尼修訂後的《民俗學概論》(Handbook of Folklore)的分類法。因此,二書的章節體例極其相似,有別的只是結合中國民俗詳略不同而已。
『伍』 鄧啟耀的資料
鄧啟耀,男,漢族,廣東順德人,1952年2月生於昆明,是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教育和工作簡歷
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車運輸總站,車工、美工;當美工期間(1972-1978)多次在少數民族地區寫生。
1977-1978年在雲南大學中文系新聞短訓班學習,其間在藏區生活4個多月。
1978—1982年考入雲南大學中文系,任校學生會秘書長;讀書期間,參加民間文藝教研室組織的民俗學調查多次。
1982-1986年當過雜志編輯和公務員。
1986年調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為助理研究員。
1992年4月破格晉升副研究員,任副所長。
1993年8月破格晉升研究員,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學科學術帶頭人。
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雜志》社長兼主編。
2000年2月調入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雲南大學西南邊疆民族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雲南大學和雲南民族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探險協會人文及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副主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特邀專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負責人。
研究興趣
民俗學,視覺人類學
教學情況
主要講授課程:
中國民俗學
當代民俗學與文化問題探討
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影視人類學
攝影基礎
人類學與中國社會
南方少數民族文物
民族服飾
民間藝術
非常意識狀態和非常意識形態
田野考察的設問及相關論域等(含調入中山大學前為國家文物局相關培訓班及其他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的課程)。
教學及相關學術活動
·雲南廣播電視大學畢業論文指導教師(1988);
·雲南民族學院客座教授(講授「田野考察的設問及相關論域」,1995);
·雲南大學客座教授(講過「田野考察」、「文學人類學」等,1996、1997);
·國家文物局「民族文物搶救與鑒定研討班」(1995、1999、2001)教授(講授「民族服飾」、「民間工藝」和「南方少數民族文物」);
·德國弗萊堡Friedrich-weinbrenner-Gewerbeschule學院,講授「雲南民間藝術與現代版畫」,並主持「雲南版畫」展覽(1994年);
. 昆明醫學院精神病學系研究生(1999)、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系慶系列講座(2001)、98級本科(2002)講授「非常意識狀態和非常意識形態」;
.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97、99級本科「中國民俗學」(2000-2001);
. 中山大學公共課「攝影基礎」(2000,代課);
.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2000、2001級碩士「當代民俗學與文化問題探討」(2001);
.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2000、2001級本科和研究生「人類學與中國社會」(2000-2002);
.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2001級本科「滇藏文化帶考察」(2002)
.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99-02級本科「影視人類學」(2002-2004);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03級本科「視覺表達」(2003);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生和碩士生「民俗學理論與方法」(2004);
科研情況
主要著作:在國內外發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包括個人專著10餘部、合著多部、論文百餘篇、合作譯著2部,影視人類學紀錄片8部42集,其他藝術人類學和藝術創作圖像作品數百件,主編叢書6種,雜志1種,個人參與組織和主持的國家級、省級和國際課題10餘項。
1、民俗學:《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1992,1996)、《中國巫蠱考察》(1998,1999)、《滇藏文化帶考察》(合作,2000)、《靈性高原——茶馬古道尋訪》(1998)、《變遷中的高原蒙女》(1995,中、英文版)、《訪靈札記》(2000)、《鼓靈》(1999)、《古道遺城――茶馬古道滇藏線巍山古城考察》(2004);合著《邊地中國》(2004)、《口述中國》(2004)、《秘境節祭》(1991,中、英文版)、《雲南少數民族》(日文版,1990)、《雲南國土資源》(1990)、《西南民族道德研究》(1990)、《雲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續管理研究》(1993)、《雲南網路全書》(1999)等。
2、視覺人類學研究:《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1991),另有系列配套著作如:《中國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藝術》(上下冊,1992,1995)、《中國西部少數民族服飾》(1993)、《衣裝上的秘境》(1993,1993)、《中國民族服飾博覽》(合作, 2001);《服飾文化象徵》(2005);
《雲南民族民間藝術》(上下冊,合作, 1994))、《中國象徵文化》(合作,2001)、「雲南民族美術全集」之《南詔大理國雕刻繪畫藝術》(合作,1999)、《雲南岩畫藝術》(合作,即出);
《雲南現代重彩畫》(合作,1993)、《雲南現代重彩畫技法》(合作,1993)。
『陸』 王作楫的簡介
王作楫,1939年3月27日出生於北京。祖父王紹棠曾在清代光緒年間在太醫院從醫,祖母何曉帆在北京女子師范任訓育主任。自幼隨舅祖父何夢祥(曾任段祺瑞政府財政部長)學習五經、四書,受其啟蒙教育。從7歲起隨父親做小生意,制售北京小吃,打小鼓收舊物。先後做過小販、壯工,當過司爐燒火工,教過書,養過豬,也從事過行政基建領導工作。1999年正式退休。
『柒』 咱國研究民俗學較好的大學老師有哪些
遼寧大學研究民俗學在國內比較著名的。多年來在烏丙安教授的帶領下,取得累累碩果。遼寧大學民俗學現有專人任職教師5名,分別是周福岩、江帆、王巍、吉國秀、隋麗。
烏丙安,中國著名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筆名烏克,1929年11月3日生,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祖籍喀喇沁,蒙古族人。作為世界級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教授以《民間文學概論》、《民俗學叢話》、《中國民俗學》、《民俗學原理》、《民俗文化新論》、《中國民間信仰》、《神秘的薩滿世界》和《日本家族和北方文化》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里程碑意義的民俗學專著,為中國與國際民俗學事業和民俗學專業教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當代民俗學史冊上,被譽為「我國第二代最富有聲望的民俗學家」。
遼寧大學民俗學導師──周福岩教授
周福岩,男,1970年5月生,遼寧沈陽人。1995年於遼寧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師從烏丙安教授。1998年於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民俗學博士學位,師從鍾敬文教授。現為遼寧大學文學院民俗學專業教授, 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2008年獲教育部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赴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系作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俗與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民間傳承與大眾傳播的文化比較、口承文藝美學與民眾社會意識研究。主要學術兼職:中國民俗學會會員、遼寧省民俗學會副秘書長。
主持200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民俗與日常生活──關於民俗學若干理論問題的思考」,1998年以來主持並參與省級科研項目若干。現講授中國民俗學、中國民俗學史、社會學原理與方法、當代西方社會人類學、當代西方社會哲學、符號學、民俗學概論、社會學概論等碩士生及本科生課程。
2002年起連續評為遼寧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2005年獲遼寧大學首批優秀青年教師稱號,2006年評為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專著《民間故事的倫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為對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3);編著4部;於國家核心學術期刊《民俗研究》、《人文雜志》、《民族文學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社會科學輯刊》、《文藝理論與批評》等發表論文20餘篇,成果在國內學界產生廣泛影響。
遼寧大學民俗學導師──江帆教授
江帆,女,1952年生,遼寧省沈陽市人,現任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教授,民俗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遼寧省民俗學會副會長。
主要從事東北區域民族與文化、生態人類學與民俗學、民間文學及傳承人研究。其中,對著名民間故事家譚振山長達二十年的追蹤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頗有影響。近十餘年來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著有學術著作7部,田野采錄作品集2部,參編民間文學教材2部。學術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及省級獎,1995年被授予「遼寧文藝新星」稱號,1999年被遼寧省命名為「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家」。
主要著作有:《生態民俗學》、《滿族生態與民俗文化》、《山林.人.文化--遼北山區生態民俗與可持續發展》、《民間口承敘事論》、《民俗學田野作業研究》、《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合著)、《中國民族村寨調查——沈陽錫伯族新民村》(合著)等。
主要獲獎有:《民俗學田野作業研究》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獎」二等獎(2001);《生態民俗學》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獎」三等獎(2004);論文《女性的民間信仰與變遷》獲遼寧省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999);論文《民間敘事的即時性與創造性》獲中國文聯第五屆文藝評論獎理論文章一等獎(2005)。
遼寧大學民俗學導師——吉國秀教授
吉國秀,遼寧清原人。1993年7月畢業於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1998年9月考入遼寧大學民俗學專業,2001年7月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師從鍾敬文先生和萬建中教授學習民俗學。2004年6月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任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學院教師。2012年9月,始任遼寧大學文學院民俗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教授。研究領域:區域民俗學;民俗學方法論反思。
著作:
1.《婚姻儀禮變遷與社會網路重建:以遼寧省東部山區清原鎮為個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7;
2.《中國節》,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1,第二著者。
遼寧大學民俗學導師--隋麗副教授
隋麗,女,漢族,1974年出生,遼寧大學文學院民俗學專業教師,講師。1993年考入遼寧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1997年畢業後留校工作。1999年至2002年在遼寧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考入遼寧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2008年獲文藝學博士學位。2005年開始在遼寧大學文學院新聞系任教,2011年調入民俗學教研室。
在學術研究方面,前期一直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先後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專著1部:《現代性與生態審美》(學林出版社2009年出版),參編著作4部。代表性的論文有《中國現代文學生態主題的演進與變遷》(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3期);《生態審美視域中「征服主題」的差異》(遼寧大學學報, 2008年第5期);《東方意象生態視角的審美特質》(遼寧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女性文學女兒化審美心態的對抗與突圍》(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等。
『捌』 文化產業或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專家及老師有哪些
我知道首都師范大學徐海龍老師
耐克就沒有啊耐克就沒有啊麥當勞就沒有啊麥當勞就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