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護士如何保護病人隱私
1、護士應當遵循《護士條例》中規定的護士的義務,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2、護士在工作中有獲得與患者疾病治療、護理相關信息的權利,應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患者的隱私。
3、在工作中不隨意談論患者及家屬不願公開的患者信息。
4、在進行暴露性護理、治療、特檢操作時,應關門、用隔簾或屏風保護患者隱私。
5、對涉及到患者隱私或敏感問題的醫療護理信息收集時,應選擇合適的環境和場所,避免信息傳播。
6、教學、參觀等活動應提前告知患者,並徵得患者同意。
更多關於護士如何保護病人隱私,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62d921615828672.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Ⅱ 患者隱私權包括哪些方面
患者的隱私權是指患者擁有保護自身的隱私部位、病史、身體缺陷、特殊經歷、遭遇等隱私,不受任何形式的外來侵犯的權利。
病人的病情和健康狀況被視作私人信息和秘密,因此受到隱私權的保障。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有為保密的義務。同時,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隱私是基於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共同生活中。有社會生活自然存在『隱私』, 而醫療行為又是社會活動的一部,病人當然需要『隱私』。 『醫療隱私權』屬基本人權的一種,對病人隱私的保障,可謂對「人」表示尊重的具體表現。基於人性尊嚴的考量,應保障病人隱私。
(2)愛康國際如何保護病人的隱私擴展閱讀:
數病人就醫行為是基於個人對身體的自主控制,進而提供自身的醫療資料。保障病人隱私的另一層意義,是對個人行使自主權的尊重。
由醫病關系來看,醫病之間的信賴是病人提供充分資訊的基本要件。病人期望醫事人員對其資料絕對保密,同時認為法律會給予嚴密規范,因而在需要治療時,願意充分提供個人完整資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病歷隱私權
Ⅲ 愛康國賓北京宣武門體檢中心的國際領先體檢設備
全新模式的是愛康國賓全數字化健康體檢設備,國際頂尖品牌,精準、科學、綠色環保。全數字化、電子化的體檢報告和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可長久存儲體檢資料,充分保護客戶隱私。
放射檢查
有新一代德國產影美克斯全數字化X光機,作為新代DR產品,其曝光時間短,檢查過程中需要接受的X射線輻射極低,只有通常X光透視的1/100。但圖像清晰度卻遠遠高於傳統的X光透視和照片,極高清晰X影像可充分保證臨床高診斷的高符合率和低疾病漏診率。
超聲檢查診斷
有日本飛利浦EnVisor彩色B超診斷儀具有強大的超聲成像和圖像查看功能,可執行包括3D模式和全景模式的不同模式下的成像任務。能夠存儲、管理、查看、測量和計算圖像,可三維超聲模擬立體成像,執行對腹部器官、心臟、男女性器官、甲狀腺、血管等的全面檢查任務。憑借其高度清晰的圖像可對器官大小、構造、正常、異常做出准確評估,對心臟各腔室形態、血流變化、血流速度、血管形態給出精準圖像,是簡單、快捷、可靠並可階段性追蹤的人體器官檢測儀器。
實驗室檢查方面
強大的中心實驗室和精乾的體檢中心實驗室由強大的內網系統實時連接,協同工作,可完成血尿便常規、血糖、血脂、血沉、血流變、肝功、腎功、血電解質、心肌酶、血清免疫學、微生物學檢查和腫瘤標記物檢查等全面的臨床實驗室檢查,為體檢客戶提供精準的檢驗數據。
MetriScan骨密度測量儀
採用X線放射數字圖像及手法來計算非常泳手的第二第三第四手指的中間指骨的骨密度,曝光時間短(0.3秒),輻射劑量低,操作快捷簡單,檢測准確。
Ⅳ 保護患者隱私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保護患者隱私的管理規定
各科室:
為切實尊重和維護病人的合法權益,保護病人的隱私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 《侵權責任法》、《護士管理辦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特製定本規定。
一、患者具有的隱私權利以及醫務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應尊 和維護患者的隱私權。
(一)患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由於醫療需要而提供的個人的各種秘密或隱私,有要求保密的權利。醫務人員應嚴守私密,不隨意向外人泄漏。
(二)患者有權對接受檢查的環境要求具有合理的聲音、形象方面的隱蔽性。由異性醫務人員進行某些部位的體檢治療時,有權要求第三者在場;
(三)在進行涉及床邊會診、討論時,可要求不讓不涉及其醫療的人參加;有權要求其病案只能由直接涉及其治療或監督病案質量的人員翻閱。
二、醫務人員既是病人隱私權的義務實施者,同時是病人隱私的保護者。醫務人員應為病人保守醫療秘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的隱私。
三、醫務人員應尊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應一視同仁。
四、嚴格執行《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執業醫師法》第22條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要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護士管理辦法》第24 條規定:護士在執業中得悉就醫者的隱私,不得泄露。
五、為使患者的隱私得到切實保護,醫務工作人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了解患者的民族、信仰、風俗、習慣、忌語,使其在不違反醫療、護理規定的原則下得到尊重。
(二)醫務人員未經患者本人或家屬同意,不得私自向他人公開患者個人資料、病史、病程及診療過程資料。
(三)醫務人員要注意言談中不得擅自議論患者及家屬的隱私。
(四)對特殊疾病的病人,醫務人員床頭交接時不應交接醫療診斷,應為患者保守醫密。
(五)對異性患者實施隱私處處置時,應有異性醫護人員或家屬陪伴。
(六)危重症病人在更換被服、衣物、翻身時,應盡量減少暴露。
(七)為患者處置時要拉簾或關閉治療室的門或掛 「處置或檢查中,請稍候」的提醒標牌。
(八)醫護人員進行暴露性治療、護理、處置等操作時,應加以遮擋或避免無關人員探視。
(九)對於院內或科室內安排的涉及患者隱私的參觀、學習活動,應徵得患者本人同意,並告之學習內容。
(十)除實施醫療活動外,不得擅自查閱患者的病歷,如因科研、教學需要查閱病歷的,需經病案統計科同意,閱後應立即歸還,不得泄露患者隱私。
(十一)單位集體體檢涉及個人隱私相關材料一人一袋封存,直接交給交給體檢單位領導。
六、凡是違反上述規定,引起病人及家屬投訴,經查情況屬實的,將報院紀委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Ⅳ 病人隱私保護措施怎麼寫
隨著病人對隱私保護認識的清晰,用法律衡量護理行為和後果的意識亦不斷增強[1]。醫療行為又是一種不得不探觸病人隱私的行為,對疾病的診斷、檢查、治療護理等,始終是隱私侵權的敏感區[2]。婦科病人因其女性獨特的生理、心理及疾病特點[1],婦科更是一個隱私侵權密集的領域,作為婦科護士應持慎重的態度自覺保護好病人的隱私,避免無意的侵權行為,減少醫療糾紛[3]。�
1 隱私和隱私權的基本內涵�
1.1 隱私 關於病人隱私的概念,目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有學者認為病人的隱私就是指病人個人生活中和個人身體、心理等方面不願被公開的情況,包括:器官、健康、疾病、家庭、日記、信函等[4]。也有學者認為所謂病人隱私就是指病人不願告知他人或不願意公開的有關人格尊嚴的私生活秘密[5]。還有學者認為病人隱私是指病人在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時所表現出的涉及病人自身,因診療服務需要而被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合法獲悉,但不得非法泄露的個人秘密[6]。病人的隱私包括不願被人看到的身體部位和不願被人知道的事情兩方面[7]。目前我國醫學界和法律認可第三種觀點。�
1.2 病人的隱私權 學界尚無統一定論。有學者認為,病人隱私權應指病人擁有保護自身包括軀體的隱私部位、某些疾病、病史、生理缺陷、特殊經歷、遭遇等隱私,不受任何外來形式侵犯的權利[8]。筆者贊同以下觀點,病人的隱私權是指病人在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時所表現出的,涉及病人自身因診療服務需要而被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合法獲知,但不得非法泄露的個人秘密。這一觀點突出了病人隱私的特殊性、重要性。隱私權包括了四種權能:隱私隱瞞權、隱私利用權、隱私維護權、隱私支配權[9]。�
2 婦科病人的特點�
2.1 疾病的特點 由於婦科疾病往往涉及生殖系統,病因也可能與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隱私問題密切相關[1]。許多病人覺得羞於啟齒,不便詳談或不願向外透露診療信息,不能正確敘述症狀、疾病的經過。如臨床高度懷疑宮外孕時,需要了解病人的婚姻史、交友史、性接觸史、月經史等。�
2.2 心理特點 婦科病人具有女性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心態復雜多樣,在婦科方面表現為生殖器官的暴露、生殖器的畸形、異常婚育史、不孕不育史、婚外性伴侶及性疾病傳播史等,一旦泄露被他人所知,將會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和心理變化。主要有畏懼、緊張、害羞、焦慮、依賴等。�
2.2.1 緊張、害羞 女性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心理上有自己的一般特徵,女性容易受傳統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老年女性,所以婦科病人在性意識方面有較強的害羞心理。有的農村病人患婦科病後怕被人誤解而非常緊張,有的甚至不願到醫院就診。入院以後不願與醫護人員交流,醫護人員更應該給予理解和尊重。�
2.2.2 焦慮、畏懼 婦科病人特別是婦科手術病人,入院後有畏懼情緒,不僅擔心手術過程、手術後傷口疼痛,還害怕切除子宮、卵巢後失去女性特徵,影響夫妻關系,癌症病人表現更甚。�
2.2.3 憂郁、自卑 如未婚先孕、女孩子月經的初潮、宮外孕等情緒波動就比較大。性病病人擔心婚姻破裂;已婚者對愛人則是能瞞則瞞,擔心朋友、同事知道後受冷落,未生育者擔心今後的生育問題等。由於缺乏對性病的認識或聽信某些傳言,擔心自己染上了類似艾滋病一樣的不治之症,採取聽之任之、坐以待斃的態度,從而產生悲觀憂郁、自卑心理[10]。�
2.2.4 依賴 婦科病人患病後受著疾病折磨和精神上的痛苦,自理能力下降,渴望得到醫護人員和周圍人的幫助與關心,大都產生一種依賴的心理,表現為退卻、事事依賴別人去做,行為變得被動順從,情感反應脆弱、敏感、幼稚。�
3 護理工作中隱私保護的現狀分析�
3.1 日常的護理操作 在診療護理操作中,需要暴露病人的身體隱私部位的情形經常發生的[9],如導尿、術前備皮、隱私部位的換葯、會陰部擦洗、灌腸、臀部肌肉注射等處置,如果護士沒有評估環境和顧及病人的感受就有可能導致病人隱私的暴露。�
3.2 常規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習慣 病房床頭卡和護士站病人一覽表上標有病人姓名、年齡、性別、疾病名稱、護理級別等信息,是防止醫療差錯的重要環節。但床頭卡和一覽表的設置使得進出該病房的人都一目瞭然地了解每位病人的隱私,在無意中暴露了病人所不願意外漏的信息。�
3.3 護士的法制觀念弱 個別護士由於法制觀念不強,在護理工作中沒有注意從細節方面保護病人的隱私,有意或無意地把病人的個人信息傳揚出去。如在護士站、走廊、病房等地方隨便談論病人病情、隱私或有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大聲詢問病人的私生活情況、生育情況,可能被病房其他病人或其陪伴聽見進行傳播。�
3.4 臨床實習帶教活動 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還延續著老的帶教方法和思路,未經病人同意,把病人作為教學上的「活教具」,而擅自讓學生觀摩、教學,尤其是關於病人的個人信息、身體的隱私部位、個人的秘密,這使病人感到是對自身人格、自尊的侵害和傷害,此種情況時有發生[8]。國內已經發生了多起女性病人在進行人流等婦科手術時被觀摩而產生的糾紛案件。�
3.5 醫療文書保管不善 婦科病人的許多隱私問題,如生長發育史、婚外性行為、婚前性行為、性病病史等在病歷資料等醫療文書中都有反映[11]。如果將這些資料隨意存放,就有可能被他人翻閱,而導致病人隱私的暴露。�
4 保護婦科病人隱私的措施�
4.1 加強護理人員法律知識的培訓 護理人員要注意改變傳統的醫療護理觀念,增強法制意識,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如《母嬰保健法》《護士條例》《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等。讓護理人員明白:病人的同意是醫療、護理合法性的前提[12]。從制度上和實際行動上保證病人的隱私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4.2 護理操作過程中的隱私保護 在做婦科手術時,從安置體位開始到手術結束,自始至終做好隱私部位遮擋,手術期間不談論病人的隱私[13]。護理人員在治療及護理操作前,關上房門或用屏風遮擋,並做好解釋工作,取得配合;操作時尊重病人,讓陪伴或其他病人迴避,盡量減少或避免病人隱私部位的暴露。�
4.3 改善診療環境 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下,努力改變硬體環境,如病床間設置床簾;收費處、掛號處設一米安全線;做好導診和分診工作,為病人提供一個醫患一對一私密的診療護理空間;如果不能達到獨立診室標準的醫院,應設有隔斷相對獨立的診區;設置不同規格的獨立診室,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要。�
4.4 樹立護理人員崇高的職業道德 醫療機構以及醫護人員有依法承擔為病人病情、隱私進行保密的法定義務,《護士條例》中第3章第18條規定:護士應當尊重、關心、愛護病人,保護病人的隱私,如有「泄露病人隱私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母嬰保健法》第43條規定:從事母嬰保健工作的人員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為當事人保守秘密。�
4.5 營造隱私保護的就醫、教學環境 婦科的臨床實習最容易涉及病人的隱私問題,針對帶教與保護病人隱私這一矛盾,筆者認為:一方面建議教學醫院建立、健全相關的醫學教學管理制度。在教學過程中,應先向病人解釋,說明臨床教學的重要性,讓病人認識到病人有支持醫院教學、科研,發展醫學科學的義務[12],取得病人及家屬同意,才可進行操作。對有特殊要求的病人,例如希望有單獨醫生或護士操作、要求女醫生檢查等應在不影響操作及治療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其要求,保護病人應有的隱私權。另一方面探索新的醫院教學實習方法,如澳大利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虛擬手術系統」,可以讓實習醫生通過一個虛擬人體進行手術。這可同樣有效地提高醫療水平且對保護病人隱私起到較好的作用[14]。�
4.6 加強病人個人資料的管理 保管好病歷資料是保護病人隱私的重要環節[11]。在教學、科研、臨床總結時,要刪除能直接表明病人身份的內容,對病人負責。醫院床頭卡暴露病人的隱私,床頭卡是掛還是不掛,目前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在病人床頭卡上去掉疾病診斷欄,其他內容可以保留。�
保護病人隱私權是我國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等始終堅持的原則,體現了對病人隱私權的尊重和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保護病人這一義務要求的重視[15]。針對醫患關系的特殊性、護理行為的二重性,病人隱私保護的立法工作有待盡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可以考慮制訂統一的《病人權益保護法》或《醫療法》,對侵犯病人隱私的行為規定具體的法律責任,以便更好地維護病人的隱私。
Ⅵ 精神病患者的隱私信息該如何保護
現實中許多精神病人和我們普通人一樣正常工作著,只不過對於他們有一些工種是限制的。只要是允許工作的工種他們都是可以從事的。因為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及大家對它的不了解,認為精神病就等同於那些肇事肇禍的精神病人。
當然有些肇事肇禍的精神病人要及時向醫生詳細清楚,這一類病人是危險的,正常情況下要住院治療。也需要向用人單位說明清楚,不然在工作中發生意外的可能性特別大。
全社會都應該關心、幫助精神病人。他們中的許多生活困難,所對對他們多一分關心。
Ⅶ 在對病人體檢或處置時應如何保護病人身體的隱私
醫護人員不要扎堆進行圍觀。還有不要到處亂說,亂講就行。醫護人員如果與患者有性別上的差異的必須要有同性別的其他人員在場。
Ⅷ 病人隱私保護制度
法律分析:(一)患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由於醫療需要而提供的個人各種秘密或隱私,有要求保密的權利。醫務人員應嚴守私密,不隨意向外人泄漏。(二)患者有權對接受檢查的環境要求具有合理的聲音、形象方面的隱蔽性。由異性醫務人員進行某些部位的體檢治療時,有權要求第三者在場。(三)在進行涉及床邊會診、討論時,可要求不讓不涉及其醫療的人參加;有權要求其病案只能由直接涉及其治療或監督病案質量的人閱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二十二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Ⅸ 1、 保護病人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保護患者安全的措施:保護具的應用,輔助器的應用。
一、保護具的應用
1.適用范圍:
(1)小兒患者。
(2)墜床發生幾率高者。
(3)實施某些眼科特殊手術者。
(4)精神病患者。
(5)易發生壓瘡者。
(6)皮膚瘙癢者。
2.使用原則:
(1)知情同意原則。
(2)短期使用原則。
(3)隨時評價原則。
3.常用保護具的使用方法:
(1)床檔:主要用於預防患者墜床。
(2)約束帶:主要用於保護躁動的患者,限制身體或約束失控肢體活動,防止患者自傷或墜床。
(3)支被架:主要用於肢體癱瘓或極度衰弱的患者,防止蓋被壓迫肢體而造成不舒適或足下垂等並發症。也可用於灼傷患者採用暴露療法需保暖時。
二、輔助器的應用
1.目的:
幫助身體殘障或因疾病、高齡而行動不便者進行活動,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2.常用的輔助器:
(1)拐杖。
(2)手杖。
(3)助行器。
3.注意事項:
(1)使用者意識清楚,身體狀態良好、穩定。
(2)選擇適合自身的輔助器。不合適的輔助器與錯誤的使用姿勢可導致腋下受壓造成神經損傷、腋下和手掌挫傷及跌倒,還會引起背部肌肉勞損和酸痛。
(3)使用者的手臂、肩部或背部應無傷痛,活動不受限制,以免影響手臂的支撐力。
(4)使用輔助器時,患者的鞋要合腳、防滑,衣服要寬松、合身。
(5)調整拐杖和手杖後,將全部螺釘擰緊,橡皮底墊緊貼拐杖與手杖底端,並應經常檢查確定橡皮底墊的凹槽能否產生足夠的吸力和摩擦力。
(6)選擇較大的練習場地,避免擁擠和注意力分散。同時應保持地面乾燥,無可移動的障礙物。必要時備一把椅子,供患者疲勞時休息。
Ⅹ 患者隱私保護制度
患者隱私保護制度為,醫務人員不得強行探問與醫療無關的患者隱私,不得向任何除患者及家屬以外人員透漏患者的病情。日常查房,會診,手術,給學生示教等時,不允許在患者床邊進行病情討論、講解。對病情危重或不治之症的患者以及性病、艾滋病等特殊疾病患者,床頭交接時不應交接醫療診斷,要做好保密工作,醫技科室在為患者檢查時,發現預後不良疾病時,不得隨意告訴患者,不得做關於疾病預後的任何解釋工作。
患者隱私權的保護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相關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要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在診療護理活動中,醫務工作者既是病人隱私權的義務實施者,同時也是病人隱私權的保護者。保護病人的隱私權是對患者人格的尊重,是醫護人員應盡的義務。
個人信息處理者向其他個人信息處理者提供其處理的個人信息的,應當向個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和個人信息的種類,並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接收方應當在上述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和個人信息的種類等范圍內處理個人信息。接收方變更原先的處理目的、處理方式的,應當依照相關規定重新取得個人同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第六十四條 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在履行職責中,發現個人信息處理活動存在較大風險或者發生個人信息安全事件的,可以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對該個人信息處理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或者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委託專業機構對其個人信息處理活動進行合規審計。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在履行職責中,發現違法處理個人信息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