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世界為什麼就不能統一貨幣!
雖然目前沒有全球統一貨幣,但是在貨幣一體化的道路上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比如說歐盟的歐元,但是不能不說,現在歐元區面臨著嚴重的金融危機,而這一切也不能說跟歐元沒有關系,因此,貨幣一體化的道路出現了波折。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出的特別提款權也是一種嘗試。
接著來說為什麼目前尚未實現全球貨幣的統一。
1.發行貨幣是一國主權的一種表現,是一國財政權的體現,在目前的世界經濟條件下,各國是否願意讓渡自己的財政權給一個統一的國際組織有待商榷,就算願意,這一組織的組成和表決的方式也是問題;
2.其次,如果全球統一貨幣,需要統一的系統,目前尚未形成;
3.貨幣的統一要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當兩國經濟發展懸殊的時候,其勞動力價格等都不一樣,而貨幣卻統一了,那麼會引起物價的大幅波動,助長大量投機行為,反而導致金融的不穩定。
『貳』 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沒參加聯合國
截止2019年3月,巴勒斯坦、梵蒂岡還未加入聯合國。
巴勒斯坦和梵蒂岡為聯合國觀察員國,未正式加入聯合國,世界上共有195個主權國家,包括193個聯合國會員國,2個聯合國觀察員國(巴勒斯坦、梵蒂岡)。
西撒哈拉、北塞普勒斯、科索沃尚未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也未加入聯合國,因此不計入。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該組織是在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情況類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構想出來的。「國際聯盟」是根據《凡爾賽和約》於191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和安全」。
同樣根據《凡爾賽和約》於1919年成立的國際勞工組織是國際聯盟的一個附屬機構。由於未能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國際聯盟隨後停止了其一切活動。
1945年4月25日,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舊金山,參加聯合國家國際組織大會。代表們起草了有111個條款的《憲章》,該憲章草案於6月25日在舊金山歌劇院獲得全票通過。次日,代表們在退伍軍人戰爭紀念堂的赫伯斯特劇院簽署了憲章。
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大多數簽署國的批准,《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
『叄』 實現祖國統一存在哪些阻礙
第一,祖國廣闊,人口眾多,然而各地人民缺乏流動,缺乏互相了解;
第二,地區發展不平衡,存在利益糾紛;
第三,地方官僚擅權,存在潛在的分裂割據危險;
第四,統一國內市場尚未形成;
第五,當局民族政策失當,造成民族離心;
第六,不明大義,無有統轄四海、引領人心之思潮;
第七,國際形勢嚴峻,周邊敵人虎視眈眈,妄圖分裂中國
『肆』 現在還有 第四國際嗎
第一國際
社會主義先覺者很早就主張各國工人運動有國際的聯絡和國際的組織之必要了。把這個必要說得最明白,最不含糊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遠在1847年,即距今99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起草的「共產黨宣言」中就斷言「無產階級無祖國」,就喊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口號。自此以後,他們的思想和斗爭就浸透這種國際主義精神。
到了1864年,這種國際主義精神第一次表現為組織形式。這年,英法德意四國工人代表在倫敦開會,決議創立一個「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為諸國工人團體聯絡機關。這個新團體底名稱直譯應為「工人底國際的聯合會」,這里「國際」二字是作形容詞用的。即「英法德意諸國工人聯合會」之意。馬克思當時代表德國工人參加這個新團體工作,漸漸以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整個組織了。不久,會務大大開展,小國工人也來參加這個組織,遂成為世界上一種勢力,為諸國政府所畏懼。會名太長,有時人們取它的第一個字,簡稱為「International」(「國際的」)以後成了習慣,整個團體就叫做「國際」了。這是第一次,這個形容詞變成了名詞。
1871年,巴黎工人暴動,「國際」底法國支部不僅參加,而且占據領導地位。可是這次有名的「巴黎公社」失敗了,「國際」受了極大打擊,外面資產階級政府底取締,裡面小資產階級思想底進攻,遂使組織力量一天比一天衰弱,終於在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馬克思領導的這個「工人國際會」在工人運動歷史上被稱為「第一國際」,以別於後來的幾個工人國際組織。
第二國際
第二國際
Second International
1889~1914年各國社會主義政黨的國際聯合組織。其名稱起自20世紀初,是相對於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而言。
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列寧領導創建的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團體的國際聯合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破產,十月革命的勝利,促進了各國共產黨的建立,客觀形勢要求建立新的國際組織。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開了國際共產主義代表會議,有來自21個國家的35個政黨和團體的52名代表參加。大會通過了《告國際無產階級宣言》、《共產國際行動綱領》、《關於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提綱》等文件,宣告第三國際成立。它的任務是宣傳馬克思主義,團結世界各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為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剝削制度而斗爭。它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大會,各國共產黨是它的支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代表大會選出的執行委員會負責向各國支部發布指示和監督他們的工作。總部設在莫斯科。第三國際在其存在的24年中共召開過7次代表大會、領導過65個共產主義政黨和組織。在捍衛馬克思主義,推動國際工人運動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反對法西斯主義和帝國主義戰爭,促進國際共運發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它在歐洲、美洲、亞洲幫助各國先進工人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協助他們培養了一批革命骨幹,加速了各國共產黨的成長。但是,它在工作中也有許多失誤,特別是長期受「左」傾思想的干擾,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帶來過消極影響,其高度集中的組織形式曾影響了各黨的獨立自主和各黨之間的平等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有效地組織反法西斯的斗爭,經各國共產黨同意,共產國際於1943年6月宣告解散。其機關刊物是《共產國際》和《國際新聞通訊》。
第四國際
第四國際
Fourth International
1938 年9月由托洛茨基分子組成的國際性聯合組織,其前身是1929年托洛茨基等人開創的國際左翼反對派運動,在政治上宣稱繼承第三共產國際前四次大會的政綱和決議(共產國際前三次大會的宣言乃至共產國際前身即齊美爾瓦爾德國際的宣言的主要執筆人正是托洛茨基)。全稱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
列夫·托洛茨基於1929年被蘇聯驅逐出境後,創辦《反對派公報》,建立國際托派組織,號召各國的支持者留在共產黨內作為一個左翼反對派以「糾正」黨的路線。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執政後,托洛茨基這才認為受斯大林主義支配的共產國際已不可救葯,宣布他們的活動方針不是對共產國際進行改革,而是同它決裂,認為蘇聯需要一場政治革命切除官僚專權集團這個惡性腫瘤,開始籌建第四國際。由於托洛茨基一直寄希望於通過社會革命使國際應運而生(有類似先例,即第三國際早在1915年就開始醞釀,但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和1918年德國革命後第三國際才有了空前廣大的建立基礎和迫切需要,第三國際於1919年建立),加上當時一些歐美資本國家出現了很可觀的工人階級革命高漲(尤其是30年代中期的美國、1935年以後的法國和西班牙),所以托洛茨基遲遲不打算宣布第四國際成立,因此他與他的追隨者也發生過許多爭論。1938 年9月在巴黎舉行第四國際成立大會,宣布建立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托洛茨基為大會起草了題為《資本主義的垂死呻吟和第四國際的任務》 (《 過渡綱領 》)的文件,宣稱建立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不僅已經成熟,「而且已經開始有些腐爛了」。人類出現的危機是「 革命領導的危機 」,第四國際的建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危機。主張實行「不斷革命」和「世界革命」,建立「世界社會主義聯邦」。它認為「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之間的劃分已經過時,而提出「過渡綱領」,即根據十月革命的經驗提出從怎樣計算工時到建立勞動者政府的一系列過渡性的要求 。
國際托派在其興起(30年代初期)以後的十餘年裡伴隨著世界革命高漲而一度壯大,例如在比利時、法國、美國等發達國家都有一定力量,在智利、古巴甚至有好幾年爭取到了左翼力量的多數(智利托派甚至參與了總統大選,提出十分激進的綱領,但卻被認為極有可能勝出,但由於年輕、粗淺和失策而被鎮壓下去)。但總的來說,竊取十月革命旗號、坐擁工人階級國家強大物質力量的蘇維埃及第三國際官僚仍支配著整個共運,並部分地由此導致世界革命的節節敗退(從中國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及導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到西班牙革命在1937年的巨大失敗等等)。直到90年代「蘇東波」之前,國際托派一直是一個規模不大但十分活躍的派別,有著人數雖少但思想力量很大、僅僅在局部地區擁有顯著優勢的特點(例如二戰後的島國斯里蘭卡)。據托洛茨基日記,在30年代中期,第四國際分子約有3000多人。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國托派約有750人。在遙遠的中國,1931年聚集起500多人的托派政黨(包括前共產黨總書記陳獨秀和一批中等幹部)。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托派興起時的大致規模。二次大戰極大地損傷了第四國際的多數支部,因為托派也積極參與了各種反壓迫斗爭因而被迫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中國托派投入了抗日戰爭和後來的解放戰爭,他們在山東省等地也組織過農村游擊戰,並有許多戰士為之獻身)。二戰後,第四國際黨員在所有的工人官僚國家(蘇聯、東歐、中國、越南、古巴等)最終都遭到大肆污衊、詆毀,以及殘酷迫害(中國的第四國際分子鄭超麟、周仁生等幾百名無產階級革命者,只是因為政見不同就在「革命政府」下坐了20多年牢,並長期被認為是「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的走狗」,部分托派如王凡西、樓國華、向青等則流亡海外或港澳地區)。在歐美和拉丁美洲,托派思想和活動卻漸漸復甦。第四國際1953年的大分裂後卻不斷陷於各種小的分裂,盡管有60年代初所謂的「重新統一」,但到70年代,仍分裂為7、8個各自為政的「第四國際」,它們互相指責對方為「修正主義」。盡管如此,托派思想仍對歐洲政治思想界產生了很大影響,1968年的法國五月風暴即深受託派思想及其活動的影響。70年代托派的傳統核心據點第四國際法國支部開始派出人員投入法國總統大選,盡管得票率很小,但造成很大轟動和社會影響。出於歐洲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的評估,第四國際「統一書記處派」(這是長期以來最正統也最大的一個國際托派)的主要負責人、社會活動家和理論家曼德爾曾說,七、八十年代的資本主義歐洲已具備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客觀條件。但為何事實上並未出現新的歐洲無產階級專政國家,這是值得第四國際分子乃至所有左翼分子反思的。
實際上第四國際在長期領導工人運動的過程中,受資本主義社會和日常改良事務行政化的影響,更由於遲遲不到的歐美社會主義革命,其上層也在發生為托派所喋喋詬病的官僚化傾向。第四國際另一名中央書記皮埃爾·弗朗克寫於70年代的黨史教材《第四國際》,已具有顯著的領導層本位意識,與工人階級的革命立場漸行漸遠。這種官僚化腐化的傾向以及不滿現狀的普通托派戰士的革新呼聲,是第四國際越來越陷於分裂和瑣碎爭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原因,也是運動僵而不進(例如1968年法國革命的大失敗和1975年葡萄牙社會革命的半途而廢)的結果之一。80年代初,英國利物浦反人頭稅的重大罷工斗爭催生了一支頗具朝氣的托派工人隊伍,他們後來被稱為「戰斗派」,組建了新的托派國際。但這個國際在1995年左右又陷於分裂,分裂為相對右翼的CMI(國際馬克思主義委員會)和相對左翼的CWI(工人國際委員會),後者相較於整個托派國際具有更多犧牲精神和年輕銳氣,因而吸引了從中亞哈薩克到非洲奈及利亞,從歐洲的愛爾蘭到美洲國家的許多新青年。
相對過去而言,90年代「蘇東波」之後的國際托派經過十年左右的反思和整合後反而取得了更大的發展(更因為越來越多人看清了斯大林主義蘇聯模式的教條以及看到資本主義「新自由化」帶來的巨大災難)。2003年,最大一支托派的第四國際統一書記處成功地召開了世界代表大會,討論了從西方工人運動、前社會主義國家的資本復辟到同性戀、生態危機等一系列世界政治議題,並通過一系列決議。2005年左右,最大的兩個托派(統一書記處派和國際委員會派)實現1953年大分裂以來的首次合並。各路國際托派更是投入到反戰爭和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戰斗第一線中去,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例如英國托派從反對伊拉克戰爭等大規模群眾運動中獲得了新的力量)。但另一方面,國際托派——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走得最前的派別,同樣面臨著領導層官僚化、失去傳統的產業工人階級基礎的危險,更要命的是,大多數國際托派實際上已喪失了當初托洛茨基的無產階級立場,而走到向改良主義討好調和的方面去(以1990年代為標志),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絕大多數國際托派目前都不同程度地支持和寬容烏戈·查韋斯為首的委內瑞拉資產階級改良政權,更墮落的是部分國際托派分子在21世紀初參加了以盧拉為首的巴西資產階級內閣,重蹈了一個世紀前修正主義者米勒蘭入閣(1903年)的覆轍,而第四國際統一書記處(即那個統一後的最大的托派領導集團)於2006年發布的決議並未堅決徹底處理變節分子。但是,部分試圖革新的國際托派為了打破前托派造成的政治格局,卻存在著不管良莠好壞急於招兵買馬的功利實用化傾向(例如CWI的許多國際支部)。
誠然,托洛茨基在臨死前留下遺囑「我堅信,第四國際必勝」,但他所說的「第四國際」與其說是一個永遠不變的政治組織,不如說是無產階級先鋒黨領導下的革命必勝的歷史前景(任何馬克思主義者都不相信存在永恆不變的事物)。正如當年托洛茨基盼望並力促群眾性的社會革命,以推動無產階級先鋒黨的革新和前進那樣,今天的第四國際——這個名字應理解來自革命馬克思主義運動傳統與當代工人革命運動有機結合的一面旗幟——要取得它名副其實並且具體豐富的政治內容,必須靠青年與工農勞動大眾中的先進分子去奮斗。
第五國際
第五國際--全稱第五共產國際聯盟,是繼第四國際後又一個無產階級聯盟,據稱「第五國際聯盟」英國支部的《工人力量》報2004年10月第290期上刊登了題為《誰是第五國際主義者?》的文章,提出針對帝國主義在全球統治造成的種種災難,革命力量要成立激進的旨在發動社會主義革命的世界性政黨——第五國際聯盟,同全球資本主義作毫不妥協的斗爭。現根據此篇文章和www.fifthinternational.org網上發表的另一篇文章《奔向第五國際》,將「第五國際」聯盟倡導者的主要政治主張介紹如下。
「第五國際」倡導者列舉了全球化條件下發達資本主義的統治對全人類造成的種種災難,認為蘇東劇變之後,帝國主義以為共產主義徹底垮台,自己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不會再出現任何其他替代性的社會制度,因而更加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帝國主義把觸角伸向世界各地,任意聚斂財富,隨意佔有人類勞動成果;如果誰違背了它的意願,就會遭到打擊、轟炸和封鎖;盡管生態環境已經嚴重惡化,資本主義國家和公司依舊我行我素地大量排放污染及有毒物質;不僅如此,資本主義還以自己為中心,肆意貶低、排斥、踐踏其他文化,煽動種族和宗教仇恨,分裂世界。
「第五國際」的倡導者認為,面對帝國主義造成的種種災難,工人階級的反抗和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文章列舉說,在北美和西歐,年輕一代和工人武裝力量正在出現,西雅圖、布拉格、魁北克、哥德堡和熱那亞等地,不斷引爆一場場針對自由貿易協定、破壞生態環境、唯利是圖剝削勞工的反抗運動。其中,在1999年的西雅圖斗爭中,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個非政府組織和數萬名抗議者不僅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抗議活動,還占據了交通要道、砸毀了麥當勞店的玻璃並與警察發生沖突,成為反抗資本主義全球剝削的一次標志性事件。在南半球,從恰帕斯到索韋托,從雅加達到加沙,也有成百萬的人奮起反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緊縮計劃」、踐踏人權及破壞生態環境。發展中國家的非政府組織還建立了一個聯合體,取名為「受夠了的50年」(50YearsisEnough),以反抗美國和歐洲大公司接管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和農業,反抗8國集團首腦主導的「路線圖」計劃。即使「9-11」之後反恐行動活躍全球,也沒能使這些運動偃旗息鼓。
「第五國際」的倡導者認為,迄今為止,工人運動斗爭分散、龐雜,受改良主義的誤導,戰斗無力。文章指出,各種自願自助的戰斗群體成分多樣(包括工聯主義者、生態保護主義者、人權行動主義者、無地農民、無政府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等等),運動鬆散,這束縛和分化了運動的能量和潛力,使它無法形成一種全球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如何加強種種革命力量之間的團結以建立一種更好的社會制度,大家還存在很大分歧,有的主張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改革,有的主張徹底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如左翼社會主義者或無政府主義者等激進派別,其中有的甚至主張採取暴力手段,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第五國際」的倡導者支持後者。他們認為全球資本主義在把世界推向毀滅的同時,再一次培養了自己的歷史掘墓人:正在以更多的數量、更大的潛力、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進行戰斗的全球工人階級。目前人們雖然採取了協調行動,卻沒能取得應有的勝利,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徹底革命的世界性政黨,帶領工人階級擺脫聯盟協會領導及改良主義者的控制。因而極力倡導成立與以前的四次國際不同的徹底革命的全球性政黨組織——「第五國際」。
這一組織的具體主張如下。
1、反對帝國主義。「第五國際」的倡導者認為,帝國主義是全球的共同敵人,正是它們的公司、利潤、專利、大眾傳媒、法律、政府、警察和軍隊,阻撓著人類去建立一個更為美好的新世界。在軍事方面,帝國主義仰仗其強大的軍事武器,總是不斷抵制和摧毀各種正義力量。因而,在堅決支持所有反對軍事帝國主義力量的同時,他們反對把任何一分錢投入到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軍事佔領當中,反對任何人投入到為其侵略和軍事佔領效勞當中,要求立即結束美國、英國及其同盟國對伊拉克人民的轟炸和奴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對民族壓迫、反對以色列種族主義的斗爭。在經濟方面,第五國際主義者主張向風行全球的「使絕大多數人日趨挨餓的」帝國主義金融體制,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等庄嚴宣戰,反對這些體制嚴厲苛刻的條款,反對私有化,反對各種「自由的」貿易和約。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惟一後果是進一步擴大了跨國公司的利益,因而也更加強化了對多國公司的屈從。
2、反對斯大林主義,主張反獨裁,反專權,反個人崇拜等等````
3、反對改良主義,主張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對工黨、社會黨、社會民主黨的理論、綱領和政策,「第五國際」的倡導者表示堅決反對,認為它們是改良主義的或機會主義的。他們認為資本主義不可能通過和平的議會道路或選舉方式加以改變,要推翻資本主義,只能靠廣大群眾的暴力革命和武裝斗爭。他們極力揭露在「各種面具掩蓋之下的改良主義企圖」,他們認為在建立新的共產國際的斗爭中,不僅要批判改良主義者,也要批判搖擺不定的中間道路主義者。如果與改良主義的資本主義政府分享權利,投靠混淆改革與革命差異的政黨,只能模糊工人階級的視聽。
「第五國際」的倡導者認為人類要獲得自由,只有一條路可走:階級斗爭以反抗各種剝削形式,其中既包括對工人、農民及城市貧民的剝削形式的反抗,也包括反對種族主義,反對民族壓迫、婦女壓迫、年輕人壓迫、同性戀壓迫。他們確立的當前任務是務必盡一切力量支持這些人的斗爭,團結廣大的年輕工人、新工業領域工人、沒有組織起來的手工藝人、工人以及各種富有戰斗精神的人群。
4、主張建立真正民主的社會制度。「第五國際」的倡導者認為沒有民主就不會吸引世界各國的工人階級,也不會達到真正的團結,形成國際戰略,反抗資本主義統治。因而他們主張一切權力都必須掌握到由工人階級代表組成的民主議會手中,這些代表要由人民大會直接選舉產生,並可以更換,而議會必須有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及其同盟的支持和保障。他們反對官僚控制工會,反對工會中的特權官員。決不答應讓那些得到的報酬比付出的勞動高得多的官員支配自己的組織,他們的群眾組織將具有百分之百的民主支配權,所有的官員都由選舉產生,並可以隨時撤銷、免職或更換,這些官員的收人也與他們自稱所代表的組織成員的平均工資持平。
他們還主張所有的生產和分配都要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以民主的形式進行組織,要徹底拋棄私有制,不再受市場的「盲目和殘酷的」法則的統治。同時呼籲社會公正,主張通過有計劃地合理分配原材料、交通運輸、通訊、技術、市場等資源來解決不發達地區的貧困問題。他們強調要突出年輕人的權利,認為年滿16歲就應該獲得選舉權,要求結束童工,實行全部免費的普及教育。他們認為應該由年輕人主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大企業服務,應該堅決討伐徵募士兵、軍國主義,不要使年輕的一代為了「主人的」戰爭成為劊子手或者炮灰。
5、反對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第五國際」倡導者認為種族主義不僅使人類分裂對立,更是造成全球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的罪魁禍首。為了伸張所有民族、種族的平等權利,他們要求結束種族歧視,揭穿種族主義者在大眾傳媒上散布的意在煽動起敵視黑人、亞洲人、拉丁美洲人、羅馬人、猶太人、阿爾巴尼亞人和土耳其人的種種謊言。他們呼籲避難的權力,認為所有人都可以自由流動和遷移。在他們看來,資本家用他們的金錢在全世界追逐最大的利潤,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更不用說這些金錢擅自撤離後導致的種種浩劫,而那些資本的犧牲品和受害者卻無處可逃,因為他們沒有任何自由流動和遷移的權利。為了打破國界、保護難民和幫助政治避難者獲得真正的庇護權,例如當有難民或少數族裔遭到襲擊時,「第五國際」倡導者主張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軀進行反抗和斗爭,徹底把「法西斯主義者」或「反動派」趕回去。
對於婦女問題,他們主張要把婦女從顯在的或隱性的制度不平等和性別歧視中解放出來。從沉重的家務負擔、性別剝削、低工資報酬、家庭暴力以及沒有生育自主權等困境中解放出來。進而建立一個消滅性別壓迫、兩性和諧的社會。
此外,「第五國際」的倡導者還主張保護生態環境,抵制人為造成的氣候惡劣變化和全球變暖,抵制那些拒不採取任何措施解決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公司和企業,抵制那些把龐大的石油、電子及汽車工業的利潤凌駕於物種生存利益之上的各種政策,等等。
現在,蘇聯解體了
我們中國的共產黨是領導世界共產主義斗爭的主體
今後只有我們領導世界人民進行斗爭
那裡還會輪到別人領導我們
『伍』 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未完全統一
現在世界上尚未完全統一的只有:
中國(大陸和台灣)
朝鮮和韓國
『陸』 歐洲早期國際關系經歷那幾個階段
所謂國際關系格局,實際上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形成的國際秩序和利益分配體系。隨著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矛盾、利害關系的變化,國際關系格局必然隨之調整乃至完全打破舊的格局。所以說,國際關系格局演變的根本原因是實力對比的變化,它包括經濟、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等,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一流強國,在上述三個方面
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方面比較突出。
一、近現代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及特點
從19世紀初至當代,國際關系格局先後經歷了四個局面,即維也納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和世界格局多極化。
1814~1815年間,戰勝拿破崙帝國的歐洲各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這次會議由俄、普、奧、英四國操縱,會議通過了恢復封建秩序、限製法國再起、分割法屬殖民地、重劃歐洲版圖、維護德意分裂等決議。從而形成了維也納體系。為鞏固該體系,又先後成立了神聖同盟和四國同盟,旨在鎮壓歐洲和一切革命運動。維也納體系體現了歐洲專制君主以高壓手段,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它反對社會進步,任意踐踏弱小民族利益。但用召開會議的辦法解決國際爭端,在客觀上使近代國際關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維也納體系內部矛盾重重,大國之間為了各自利益互相勾結又互相爭奪,瓦解是必然的。19世紀20、30年代歐洲的革命運動動搖了維也納體系,並使之走向瓦解。希臘獨立首先打破了維也納體系所規定的歐洲版圖,歐洲封建統治秩序不斷遭到沖擊,嚴重動搖。法國七月革命後,維也納體系名存實亡。1848年歐洲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
一戰結束後,戰勝國分別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巴黎和會及其協約國及參戰各國與戰敗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包括對德的凡爾賽和約,對匈牙利的特里亞農條約,對奧地利的聖日爾曼條約,對保加利亞的納伊條約,對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2)國際聯盟的建立。(3)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九國公約)。在凡爾賽體系中戰勝國的要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滿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凡爾賽條約第231條規定德國和其盟國應當承擔戰爭責任,這實際上就使戰勝國對戰敗國索取賠款合法化,於是條約規定德國和其他戰敗國要向戰勝國賠款。(2)對德國領土的安排和軍事力量的嚴格限制,以及對德國殖民地的瓜分,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權全部移交日本等,滿足了法、英、日的一些要求。(3)對波蘭的復國,對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和南斯拉夫國家獨立的承認,部分尊重了民族自決權。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戰勝國列強在共同宰割戰敗國,瓜分殖民地和反對各國人民革命中所達成的暫時妥協。這個體系是不牢固的,因為它不但沒有消除戰勝國之間的矛盾,而且加劇了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國主義宗主國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具體說來:①凡爾賽體系是建立在對戰敗國的掠奪基礎上的,這就必然導致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的加劇,擁有極大經濟潛力的德國決不會忍受凡爾賽和約的壓制,隨著經濟力量的恢復和增長,必然會拒絕履行直至撕毀和約。②戰勝國之間矛盾重重,也是削弱凡爾賽體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凡爾賽體系是戰勝國列強妥協分贓的產物,它沒有也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的矛盾。法國對巴黎和會沒有完全實現其肢解德國、奴役德國的計劃不滿,為了鞏固它在歐洲大陸的霸權,繼續採取削弱德國的政策。英國則在歐洲大陸上繼續推行抑法扶德的均衡策略,在經濟上、政治上支持德國,指望以此來削弱法國的陣地。美國不甘心在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它留在凡爾賽體系之外,在歐洲扶植德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同日本、英國展開了新的爭奪。③由於凡爾賽體系的帝國主義性質,它遭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對。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政府的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土耳其人民通過民族解放戰爭,埋葬了色佛爾條約,打開了凡爾賽和約的缺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以及戰敗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有力地沖擊著凡爾賽體系的基礎。正如巴黎和會沒有消除帝國主義的矛盾一樣,華盛頓會議也未能解決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日本不滿意華盛頓會議的結果,這就預示著日美矛盾的必然激化和英日分歧的擴大。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也決定了華盛頓體系的脆弱性。隨著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戰勝國之間因分贓不均所帶來的矛盾,以及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這些矛盾的發展必將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導致帝國主義爭奪霸權的新戰爭。
雅爾塔體系指1943年底到1946年初二戰後期到戰後初期雅爾塔會議前後,以美蘇為主的大國間所達成的一系列戰後國際政治秩序的協議。它包括: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三次三大國首腦會晤等國際會議的協議,戰後初期東歐地區版圖的變化,德國的分治,聯合國初期的活動以及大國有關的遠東地區勢力范圍的安排等。該體系的特點是: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中心的兩極結構,取代了傳統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結構。雙方的沖突不僅是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的沖突,而且是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根本對立。斗爭的主要方式是冷戰,在亞、非、拉等地區,則有各自支持的國家間的局部戰爭。美蘇冷戰對立的標志是:政治上:杜魯門主義的形成,歐洲共產黨中央情報局的建立與1950年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簽訂;經濟上:馬歇爾計劃的提出,經互會的成立;軍事上:北約和華約的建立。雅爾塔體系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經歷了冷戰、冷戰與緩和的交錯,美攻蘇守、美蘇對峙、美蘇互有攻守的演變過程。雅爾塔體系的演變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始終以美蘇關系為主線,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和協調為中心,冷戰共處貫串始終,但戰略態勢互有變化;美蘇在多處熱點上出現全面對抗,但從未爆發面對面的熱戰。雅爾塔體系的建立是以戰後初期國際力量對比為基礎的,由於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使各國在國際上的對比力量發生變化,使雅爾塔體系受到沖擊,兩個超級大國對各自盟國的控制力也不斷減弱。首先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獨立,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給美蘇兩極格局以有力沖擊。如在聯合國中,改變了超級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局面。其次,日本、西歐重新崛起,使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局面,逐漸轉變為美、日、西歐三個經濟中心。東歐國家獨立自主的傾向不斷增長,兩極格局的基礎終於動搖了,世界多極化趨勢迅速發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東歐劇變,德國重新統一,華沙條約組織解體,尤其是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它標志著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為主要特徵的國際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雅爾塔體系最終瓦解,世界政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當前世界格局的特點是,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終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世界正處於新舊格局交替的過渡時期。格局轉換時期的特點為:(1)這次格局轉換是在和平條件下發生的。過去的世界格局都是通過戰爭來進行的。一戰打破了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格局,在戰勝國的安排下形成凡爾賽體系。二戰打破了法西斯集團和反法西斯集團的格局,在戰勝國特別是美、蘇的安排下形成了雅爾塔體系。(2)從兩極格局向多極格局轉換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將有一個比較長的過渡時期。(3)在這次新舊格局轉換過程中,斗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為什麼說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因為:(1)兩極格局終結,美國雖然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但美國想一家獨霸世界已經力不從心。(2)當前世界上,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這四種力量,無論哪一種都不可能做為獨立的一極來與美國抗衡。因此說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二、近代現代國際關系的基本線索與階段特徵
世界近代現代的國際關系,若依據國際關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變化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進行分析。
1.從17世紀下半期至一戰為第一時期。此時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國際關系的中心舞台在歐洲。在這一時期,歐洲列強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展開激烈的角逐和斗爭,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早期殖民擴張時期的國際關系:時間為17和18世紀,其中法國、西班牙、荷蘭和英國四大商業強國的沖突,構成了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中心內容之一。在這場斗爭中,先是英國打敗西班牙,17世紀下半期,英荷之間又發生了三次戰爭,結果荷蘭的殖民優勢被摧毀;在北美,英國奪取了荷屬阿姆斯特丹(改名紐約)。17世紀晚期到18世紀,英國又同法國多次發生戰爭,奪取了法屬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地區,並奪取了法國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盤。在長期殖民戰爭中,英國掌握了海上霸權,搶佔了廣大殖民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這一時期,新崛起的俄羅斯帝國與瑞典的北方戰爭、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擴張,構成了國際關系的第二個內容。俄國彼得一世、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的擴張表現在領土的侵佔,這與英、法等國殖民地擴張有所不同。同時,此種擴張更多地帶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擴張,則是早期資產階級原始積累的性質。在這一時期,強國之間的關系隨著各自利益的需要而變化,如普奧,既有戰,又有結伙瓜分波蘭的舉動。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和發展時期的國際關系:時間從18世紀法國大革命開始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止。18世紀以前,封建君主專制國家對國際事務擁有重大影響。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體系。歐洲各國封建勢力內外勾結,組成反資產階級革命同盟。因此這一時期的國際關系首先表現為法國與歐洲列強的關系。在法國大革命中,先是普奧組成干涉軍,失敗後,英國為同法國爭奪中東的利益和進行海上爭霸,組織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後,法國與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間的關系,是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與傳統的封建勢力之間關系的繼續,並使新生政權得到鞏固和發展;法國與後來反法同盟之間的關系,帶有明顯的爭霸特點;而對西班牙和俄國的進攻,則是侵略行徑。1815年,拿破崙戰爭失敗後,戰勝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建立了具有一定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際政治體系--維也納體系。當時的歐洲列強俄、英、普、奧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在歐洲劃分了勢力范圍,奠定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這個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封建專制國家在其中占據支配地位,組成了多極均勢結構,以恢復、鞏固歐洲封建秩序,消滅各國革命為目的。19世紀中期,為了爭奪海外殖民地和歐洲霸權,資本主義列強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導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國際戰爭,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為爭奪土耳其,英、法、俄之間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在德意統一過程中,也滲透著復雜的國際關系,德意志統一進程包含有普奧與丹麥的關系、普奧之間的關系和普法之間的關系。義大利統一主要體現了奧意的關系、意法的關系、法奧的關系等。
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和一戰時期的國際關系:19世紀末,隨著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英國的工業生產由70年代的世界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法國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美國由世界第四位躍居第一位;德國超過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這種新的力量對比與當時勢力范圍的劃分、殖民地的佔領不相稱,世界領土又已經被瓜分完畢,於是新老帝國主義之間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和斗爭變得空前尖銳。由於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德國的領土野心和殖民擴張對老牌頭號殖民帝國英國的威脅最大,英德之間的矛盾成了當時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德奧意三國同盟和以英國為首的英法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侵略集團,雙方瘋狂擴軍備戰,終於在1914年爆發了一戰。一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掠奪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雙方在西線、東線、南線以及亞洲部分地區進行了交戰。1918年德國戰敗投降,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2.從一戰後至二戰期間為第二時期。此時,美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與之相反,歐洲主要國家卻因戰爭而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時,十月革命的勝利和蘇聯的誕生,從根本上動搖了舊的國際秩序,在這一歷史變化的影響下,國際關系的中心開始從歐洲向它的兩側轉移。這一時期的國際關系呈現出更為復雜的局面。
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繼續進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但是由於戰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爭霸的對手由兩大軍事集團變為戰勝的協約五強--英、法、美、意、日,戰敗的同盟國暫時失去爭霸的資格。同時,美日的崛起沖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國際格局。在全球范圍內,英美之間的爭奪成為主要矛盾;在歐洲,法國同英美相互對立;在遠東,日、美、英三國斗爭中,日、美之間的爭奪尤為劇烈。爭霸的方式從戰場移到和會的談判桌上。先後召開了巴黎和會。在會上,英法美三國都想按自己的意圖處置戰敗國,安排戰後世界。因而矛盾重重。在殖民地和國聯問題上,美國企圖依靠其強大的經濟金融實力,操縱國聯,控制英法,充當盟主,領導巴黎和會,進行殖民地分割,以實現自己稱霸世界的野心,但遇到軍事實力更為強大的英法等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充當世界霸主的計劃落空,加上國內黨派斗爭,美國沒有參加國聯,國聯被英法所操縱。在處置德國疆界和賠款問題上,英美則聯合反對法國,相互之間展開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斗爭,經過激烈爭吵,簽訂了對德和約和對其他戰敗國的和約,在爭霸的中心地帶歐洲和西亞、非洲重新瓜分了勢力范圍,暫時調整了列強在西方的關系。為了解決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列強爭霸矛盾,戰勝國又召開了華盛頓會議。這次會議在承認美國優勢的基礎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軍軍備和瓜分中國等問題達成了協議。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確立了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從而完成了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所謂"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帝國主義與蘇俄之間的關系也是構成戰後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帝國主義國家對蘇俄進行了經濟封鎖和長達三年的武裝干涉,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兩種社會制度由軍事沖突轉到和平共處局面。
20年代,英法美圍繞德國賠款問題的斗爭,已不單單是賠款本身,而是上升為帝國主義爭奪歐洲霸權的復雜問題。爭奪的結果,英美乘法國佔領魯爾的失敗,把賠款問題的主動權抓到自己手中。道威斯計劃的通過和實施,說明法國謀取歐洲霸權的努力失敗,英美特別是美國取得在賠款問題上的控制地位,增強了它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這是繼華盛頓會議之後,帝國主義之間關系的又一次調整。這次調整發生了有利於美英而不利於法國的變化。1925年簽訂的洛迦諾公約是道威斯計劃在政治上的繼續。它雖然在總體上沒有打破凡爾賽體系,但進一步削弱了法國,抬高了德國,導致了歐洲大國之間相對地位的微妙變化。法國對德國違反"和約"的行為已不能實行單獨制裁,法國的東歐同盟體系遭到削弱,本身的邊境安全置於英美兩國的空頭保證之下。法國在歐洲的領導權被嚴重削弱。德國恢復了國際關系中的大國地位,加入了國聯,並任常任理事國。英國取得了平衡歐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間沖突的仲裁者和法國的保證人。
30年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新的變化,1929年德國工業生產再次超過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重新加入了帝國主義爭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組合。德意日法西斯結成了侵略集團,撕毀了"和約",沖破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擴軍備戰,發動對外侵略。英法美面對法西斯的步步緊逼,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行退讓妥協的綏靖政策。它們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不加干涉,聽任日本擴大侵華戰爭,縱容德意侵佔弱小國家,甚至同法西斯國家一起演出了"慕尼黑"丑劇。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和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交相助長,使國際局勢越來越滑向全面爆發世界大戰的邊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仍然是帝國主義制度及其爭奪世界霸權的侵略擴張在整個戰爭中起了決定的作用,英美也捲入反法西斯戰爭,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結成了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這就使二戰演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戰初期,德國憑借著優勢兵力,橫掃大半個歐洲。法國敗降,義大利參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法西斯國家勢力一時達到頂峰。1942年中期到1943年初,以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海戰、北非阿拉曼戰役等三大戰役為轉折點,法西斯國家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結束。大戰中,蘇美英等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盟國之間在政治上互相協商,軍事上互相配合,物質上互相支援,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當然,由於聯盟的參加國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標之外還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聯盟內部也存在著矛盾和沖突,大戰中期主要圍繞著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大戰後期集中表現在戰後世界的安排問題上。然而,打敗法西斯畢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標,因此協調戰略,互相支援的聯合趨勢始終佔主導地位。從聯盟建立到大戰結束,國際反法西斯聯盟並未破裂。最後反法西斯聯盟國家終於在1945年相繼打敗德日,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二戰後至今為第三個時期。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格局經歷了由兩極對峙到多極化的演變趨勢。
從1945年到50年代末,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峙與抗爭時期。二戰後期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戰時同盟的政治基礎動搖,美蘇兩個大國之間全球戰略的分歧逐漸擴大,戰時同盟發生分裂。美國憑借它在戰時膨脹起來的經濟軍事實力,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把戰前對抗的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糾集在一起,組成了帝國主義陣營。蘇聯同新生的歐亞人民民主國家一起組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美國要稱霸全世界,遇到了蘇聯這個最大的障礙。美蘇由聯盟轉為敵對。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戰中的法西斯國家同反法西斯聯盟的生死較量變為兩大陣營的全球對抗。歐洲是美國對外擴張的全球戰略的重點,蘇聯是主要對手,"冷戰"是美國採取的主要方式和政策。1946年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進行"冷戰"宣傳。1947年美國拋出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方針--杜魯門主義,公開打出反蘇反共的旗幟,"冷戰"全面展開。接著美國又實施了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的馬歇爾計劃,1949年建立了以美國為盟主的西方防禦體系"北約"組織。針鋒相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55年建立了"華約"組織。在歐洲形成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
『柒』 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和大陸統一
選D 新疆是在49年9月25日和平解放 不算在開國大典之後
『捌』 世界上有哪些事實獨立卻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國家
索馬里蘭共和國(注1) 哈爾格薩
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尼科西亞(注2)
西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國(或稱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阿尤恩(注3)
邦特蘭共和國(注4) 加洛威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斯蒂班納克特(注5)
阿布哈茲共和國(注6) 蘇呼米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注7) 蒂拉斯波爾
(不被國際社會廣泛承認但確實獨立存在的微型國家及私人國家):
馬爾他騎士團國 羅馬(注8)
西蘭公國(注9)
埃貝斯菲爾德共和國(注10)
赫特河省公國(注11)
塞波加大公國(注12)
威斯塔克迪卡大公國 彼得一世島(注13)
注1:索馬里蘭位於非洲索馬里的西北部,1991年5月,索馬里北部屬迪爾族的諸部落宣布獨立,成立索馬里蘭共和國,目前佔有原索馬里十八個省中的五個。該國大致位於衣索比亞、吉布地和亞丁灣之間,面積137,600平方公里,迪爾族在該國人口中占據了絕對的多數,首都哈爾格薩。該政權目前雖然尚未獲得任何國家的承認,但實際上保持了穩定的存續,並透過代表處的形式與其他國家有所交流。
注2:北塞普勒斯位於塞普勒斯島北部,這個主要是由塞普勒斯島上的土耳其族建立的政權控制了島上北邊約1/3面積的領土。北塞浦路於1974年時宣布脫離塞普勒斯獨立建國,目前只獲得土耳其一個國家的承認。希、土兩族政權各自瓜分首都尼科西亞的一部分,該首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分裂的首都。
注3:西撒哈拉位於非洲西北部,位處撒哈拉沙漠西部,西濱大西洋,與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相鄰,人口約26萬,面積266000平方公里,最大城市為阿尤恩。該地是一個有爭議地區,摩洛哥聲明對此地區擁有主權。目前,西撒哈拉(或稱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僅統治極小部分領土,其餘大部分為摩洛哥所佔領。共有55個國家承認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注4:邦特蘭位於索馬里東北部地區,1998年宣布獨立。該國現狀如何不得而知。
注5:是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的自治州,人口超過95%為亞美尼亞人。1991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宣布獨立,但除了亞美尼亞以外不被國際所承認。目前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由亞美尼亞支持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軍隊也控制著亞塞拜然西南部的許多土地。
注6:本是喬治亞的自治共和國,首府在蘇呼米。阿布哈茲事實上處於獨立的狀態,然而它不被喬治亞及國際社會承認。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茲宣布獨立,喬治亞軍隊於同年8月進入阿布哈茲,但在1993年9月被擊敗。
注7:國際上普遍認為這塊區域是摩爾多瓦領土的一部分(蘇聯解體前屬於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是事實上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已經獨立,並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Transdniestrian Moldovan Republic),定都蒂拉斯波爾(Tiraspol)。該地區人口中大部分說斯拉夫語,並恐懼被羅馬尼亞吞並。在該地區還有43%的人說羅馬尼亞語。
注8:馬爾他騎士團國(S.M.O.M)是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國家。實際上,這個國家「位於」羅馬孔多迪大街68號,一幢佔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里即馬爾他大廈。騎士團國的居民只有幾十人。它擁有自己的貨幣"斯庫多"和郵票。目前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它的規模比梵蒂岡更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值得一提的是該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領土的國家(小到沒有領土了)。
注9:是一個由個人宣稱建立而未被承認的國家(實體)。它聲稱怒濤塔(Roughs Tower?)是該國的領土(也是僅有的一塊陸上「領土」)。這是一個位於北緯51°53′40″,東經1°28′57″的廢棄人造建築,座落於英吉利海峽之上,大約距英國的薩福克郡
(Suffolk, England)海岸10公里(6英里遠)。該國自建立以來一直由其元首派迪·羅伊·貝茨(Paddy Roy Bates?)和他的家人以及合作夥伴占據。西蘭公國的常住人口很少超過五人,其可供居住的領土面積大約有550平方米。擁有自己的錢幣「西蘭元」和郵票,西蘭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私人國家。
注10:埃貝斯菲爾德共和國(Republic of Ebbersfield)是位於巴哈馬群島上一座面積為2萬余平方米的珊瑚礁。該國人口只有兩人,且是一對年過七旬的兄弟,他們出生在美國,早年曾做油漆生意,經常到巴哈馬群島經商,看中了這個小島,便用2萬美元將小島買下,並向外界宣布這座小島獨立,成立「共和國」,哥哥任總統兼駐美國大使,弟弟任總理。該國曾在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當政時獲得美援。該國現況如何不得而知。
注11:澳大利亞聯邦西部珀斯以北400餘千米處的一個18000英畝的小麥農場,固定居民60人,自稱赫特河省公國。農場主自封為「萊昂納德親王」。因不滿澳大利亞政府以小麥產量設定的限制,他援引英國一項古老的法律《帝國叛逆法》中有關條文宣布建國。他自封為親王,並選定國旗,發行郵票和貨幣。澳大利亞並不承認這個所謂的「公國」,但是澳大利亞政府至今也沒有採取任何法律措施來結束這場「建國」鬧劇。
注12:塞波加大公國本是義大利西北部里維埃拉地區一個普通的鄉間小村,居民只有353人。該國竟擁有自己的憲法、貨幣、國旗、郵票、護照和軍隊!1963年,27歲的嬉皮青年西格諾·卡波恩在查閱村裡老神父寫的村史後,發現村子起源於公元954年,曾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公國。1861年,義大利統一後,塞波加大並沒有列在當時義大利清單上。因此卡波恩宣稱,它從來就不曾是義大利的一部分。卡波恩提出這一驚人觀點後,立即得到塞波加大村民的一致擁護。眾村民決定「復興公國」,並選舉他成為「塞波加大公國」的國王——喬治一世大公。1963年,卡波恩正式宣布塞波加大公國獨立,並正式建立國家。1995年,該國還通過《憲法》,「選舉」國王喬治一世為「終身大公」,並組有8個部長的內閣,餐館老闆兼任外交部長。此外,該國還另設一個24人議會,由雜貨店老闆娘任議長。塞波加大公國已和4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但義大利政府只當是個笑話。盡管意政府不把他們當回事,但所有塞波加大公國的公民都對外稱自己是「塞波加大人」。塞波加大公國如今擁有353名人口,並有自己的憲法、國旗、護照、郵票和貨幣。塞波加大公國的貨幣是「luigino」,1個「luigino」相當於6美元,可在該村的商店和酒吧中使用。塞波加大還有自己的軍隊。在該國的入口處,設有出境入境的「海關」。海關和邊境由一支「國家軍
隊」嚴密守衛。這支「軍隊」只是幾個手無寸鐵的士兵而已。
注13:2001年8月,美國一個名叫特拉維斯(Travis)的青年在「研究」世界上歸屬模糊的地方時發現,南極洲的馬利伯德地可能是這個洲唯一沒有被任何國家宣布佔有的地方。他找來《南極條約》,認為條約雖然禁止政府再向南極洲大陸提出新的主權要求,但並沒有阻止個人行為。於是,他下決心要對這一區域提出主權要求。他向9個國家的極地管理局發出信件,「正式」提出主權要求,並任命自己為「亞該亞人領土」的「總領事」。那些國家自然沒有把他的聲明當回事,但在特拉維斯看來,這表示他們對此沒有異議。2004年6月,他將「國家」改名為「威斯塔克迪卡大公國」,封自己為「特拉維斯大公」,該國有自己的國旗、國歌;他們有自己的官方語言——英語;他們甚至還有首都——彼得一世島(Peter I Island)。盡管挪威也對彼得一世島提出了主權要求,但威斯塔克迪卡稱「兩國」正在進行雙邊談判,爭取使其成為特別行政區域。
『玖』 世界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國家還有哪些
中國的大陸和台灣.朝鮮韓國本為一國.日本有島嶼被俄國占據.阿根廷.波黑.埃及.剛果.等等
『拾』 第三世界國家有哪些中國現在還是嗎
如果理性的分析下當下中國,我們會發現,中國是國力最雄厚的發展中國家,但在經濟發達程度、科技、教育、文化軟實力等方面同美國、歐盟和日本還有很大差距;中國是利益和影響迅速向全球擴展的亞洲大國,但並未能在亞洲發揮主導作用;中國是政治體制和價值體系獨特的社會主義大國,正在經歷深刻變革,領土尚未完全統一,受到民族分裂主義的威脅;中國是現存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受益者、參與者和改革者,同時受到西方主導的國際規則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