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動因舉例說明

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動因舉例說明

發布時間:2022-12-15 03:51:34

Ⅰ 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動因

根本動因是生產方式的變革,新的生產方式使得一些國家由邊緣上升到中心,而另一些傳統大國逐漸實力下降,最終形成格局的變化。
在變化的過程中,民族性、文化傳統、關鍵轉折期決策層的政策、霸權轉移時期戰爭的勝負等等,都會影響格局的走向

Ⅱ 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的構成要素和本質

把握戰略主動,才能贏得先機。

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可能一帆風順,而是時刻面臨危機和挑戰,處處充滿曲折與坎坷。只有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才能從容不迫應對各種危機與挑戰。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是我們黨的寶貴經驗和傳統優勢。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的奮斗以武裝斗爭為主,對戰略主動的把握集中體現在軍事斗爭上。

國際戰略格局面臨深刻調整,世界主要國家在政治、經貿、軍事、科技等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西方敵對勢力對我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一直沒有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日趨嚴峻,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的任務艱巨繁重。

(2)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動因舉例說明擴展閱讀:

國際戰略格局的相關情況:

1、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國際問題如果處置不當,極易影響我國發展,使黨和國家工作陷入戰略被動。實踐證明,把握戰略主動是化解戰略難局、困局和危局的重要手段。

2、面對國際形勢新變化,我們只有始終心懷戰略警醒、保持戰略定力、拓展戰略視野、加強戰略謀劃,通過周密的戰略運籌爭取有利的戰略環境,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才能應對好復雜國際形勢。

3、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宏闊的戰略視野和高超的戰略運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Ⅲ 影響國際戰略格局演變條件通常包括哪些

影響國際戰略格局演變條件通常包括:

1、國際上各種基本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

2、國家間關系經歷深刻變化。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個國家或地區政治力量的對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劃分情況。包括主權國家、國家集團和國際組織等多種行為主體在國際舞台上以某種方式和規則組成一定的結構,由各種政治力量對比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態勢和狀況。

當前國際局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國際體系處在深刻變遷之中,不論是力量格局結構,還是國際關系的性質以及全球治理規范,都在發生重大改變。

(3)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動因舉例說明擴展閱讀

國際戰略格局基本趨勢和特點

第一,世界形勢仍將繼續保持總體和平穩定,但局部戰爭和沖突仍難以消除,一些地區還可能出現激化趨勢。

在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世界形勢發展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將有所增加,但從整體上看,世界既難以進入一種有序的軌道,也不會失去控制;到處充滿動盪和矛盾,但又保持著總體上的平衡。

第二,國際力量對比加速調整,但難以出現顛覆性的根本變化。國際體系變遷首先體現為國際權力轉移。

力量對比變化所引發的權力轉移不是直接表現為既有霸權國家被一個新的霸權國家所取代,而是西方傳統大國的主導權仍在但出現明顯衰頹,且面對國際難點問題多有力不從心。與此同時,非西方新興大國整體力量上升,國際角色日趨多元。

第三,體系變遷帶來的不平衡性更趨顯現,經濟體系轉型快於政治安全轉型。國際體系在一些方面出現了階段性變化和轉型態勢,軍事、經濟、安全、文化以及全球文化等各個方面均有所體現,但各個領域的調整並非完全同步,相互間的差異與不平衡性比較明顯。

第四,競爭與合作、沖突與協調並存,將成為國家之間尤其是大國關系的基本形態。

Ⅳ 二戰後國際關系格局發生了怎樣的重大變化,並分析其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由於歐亞11個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和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加上社會主義蘇聯、1924年建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59年勝利的古巴革命,形成了由14國組成的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從而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其次,戰後迅速興起的以相對論、量子力學、分子生物學和系統科學為基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意義深遠,並使得各科技領域特別是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宇航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都有了驚人的發現和突破。美、蘇兩國很快成為核大國。新科技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成為各國的普遍現象。同時,隨著戰後世界殖民地體系的瓦解,第三世界形成,並成為反帝反殖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Ⅳ 論國際戰略格局

國際戰略環境的演變經歷了以下幾個方面:一,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戰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648-1815)。近代國際關系格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17 世紀初期,其標志是該時期席捲歐洲的30年戰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成為現代國際關系史的開端。和約確立的國家無論大小、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均能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國際協議的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載入史冊。如果用國際關系學「多層分析」方法去總結這段歷史,則可見此時期發生了多層變化:(1)從國際層面上看,神聖羅馬帝國控制歐洲局面已經走向衰落;(2)從國家層面上看,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成為國際舞台的主要角色;(3)從決策者個人層面看,王權逐步代替了神權,各國君主的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國際關系中的紛爭更多地體現了決策者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觀意願。總之,此階段是建立在主權國家基礎上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形成階段。2、維也納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815-1871 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更新, 增強了主權國家的綜合國力。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以後, 國際關系中的重要特點就是西歐向世界各地的擴張。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均以各種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進行宗教文化滲透。歐洲擴張的結果之一是導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結果之二是導致了歐洲強國因殖民地等問題而進行的無休止的激烈較量。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 國際關系中形成了以法國、英國、奧地利、俄國和普魯士等佔主導地位的多極格局。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勝利沖擊了歐洲封建主義制度,對英國霸權地位形成嚴重挑戰。然而,拿破崙1805年稱帝後,法蘭西帝國的擴張導致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建立。英普聯盟和西班牙、兩個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兩個反法集團, 經過一系列生死較量後, 迫使拿破崙帝國的解體。戰後於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6 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 確立了列強並立的「維也納」體系。由於奧地利總理梅特涅在建立這一體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主謀作用,因此人們又稱這一體系為「梅特涅體系」。英國、法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相互制約與平衡, 形成多極均勢國際體系中的主宰。這一格局大體維持了40-50年的時間。3、法蘭克福格局: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1971-1918)。在維也納格局的發展過程中,歐洲工業的進步促使各國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余的革命斗爭迅猛發展。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義為開端,革命運動席捲歐洲大陸,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等同先後爆發了起義。1848年3月維也納起義後,梅特涅被解職並流放英國,「梅特涅體系」宣告解體。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後,先後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的戰爭。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的萊茵河以北22個德意志國家和3個自由市組成了北德意志聯邦,並成為法國在歐洲的勁敵。拿破崙三世力圖通過戰爭阻止德國的統一,俾斯麥亦決心通過戰爭的方式實現德國統一。1870年7月,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戰爭開始後,法國接連失利,在9月1日的「色當會戰」中慘敗,拿破崙三世率l0萬軍隊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聯邦與普魯士簽訂聯合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三年付清後德國佔領軍開始撤退。5月,兩國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和約》、確立上述內容。為確保對法勝利成果,戰後,俾斯麥組織了新的反法聯盟,並於1873年建立了德奧俄「三皇同盟」,共同遏製法國。於是在歐洲大陸形成了新的以《法蘭克福和約》和「三皇同盟」為基礎的新的戰略格局,史稱「法蘭克福格局」。出於俾斯麥在其中起著主謀作用,亦稱「俾斯麥體系」。在普法戰爭中,德意志實現了統一,在歐洲中心,一個強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國出現在開始衰落的俄國、法國和奧地利的身邊,使得歐洲的均勢開始動搖。但英、法、德、奧、俄仍是左右歐洲乃至世界形勢的主要強國,當時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種群雄角逐的多極狀態。因此,「法蘭克福格局」也稱「法蘭克福多極格局」。這一格局大致維持了40年左右。二,全球戰略格局的形成。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格局(1918-1945)。1914午6月至1918年11月歷時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義大利後來轉向協約國)失敗而告終,從而使維持了40年的「俾斯麥體系」宣告結束。隨著對戰敗國的處理,一個新的戰略格局便開始形成。1919年的巴黎和會於6月28日簽署了《凡爾賽和約》,以重新確定德國邊界、限制德國軍備、瓜分德國殖民地和從德國榨取巨額賠款為基礎,在歐洲形成了新的均勢,確立了一戰後歐洲國際關系的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列強筋疲力盡的同時,在戰爭期間才加入協約國的美國和日本則在戰爭中發了橫財,美國的海軍力量迅速發展起來,動搖了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為了確立美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支配地位。1921年底,在美國操縱下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先後炮製了《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和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通過這次會議,美國不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敗了日本獨霸中國的野心,而且使英國接受了美國與其在海上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樣便在承認美國實力優勢的基礎上,劃分了一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凡爾賽體系」與華盛頓會議確定的「華盛頓體系」合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格局局面,顯示出北美和亞太地區在國際戰略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一統天下,開始改變幾個歐洲列強左右世界形勢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帝國主義國家為維持和保護其瓜分世界的現狀,採用暫時擱置它們之間的矛盾的戰略,以便共同對付十月革命後出現的革命浪潮,國際戰略格局便逐步由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的抗爭,轉向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抗爭。2、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1945-1991)。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際層次上看, 歐洲中心地位不復存在。從國家層面上看, 歐洲主要大國綜合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以致喪失了昔日主宰國際事務的能力和地位:曾經囂張一時,橫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徹底失敗,在戰後相當長時期的國際事務中被排除出去;法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稱雄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國江河日下,被戰爭搞得疲憊不堪,淪為二等強國。而美國卻在戰爭中得到巨大的發展, 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政治、軍事和經濟超級強國。蘇聯雖在戰爭中損失巨大, 但是經受住了考驗, 成為歐亞大陸強國。在大戰末期, 國際政治舞台上美蘇兩大國已經成為兩支主要力量。舊的傳統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宣告終結,以美、蘇兩大強國為首的兩極格局即雅爾塔體系開始形成。雅爾塔體系的形成以二戰末期的一系列美、英、蘇三國首腦舉行的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標志,其中尤以雅爾塔會議最為重要。這些會議達成的協議和諒解,除協調了同盟國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計劃和行動,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戰的結束外,更主要的是確定了美、蘇兩國的勢力范圍,標志著兩極格局初步形成。此後,美蘇「冷戰」加速了兩極格局的形成。1949年,美國拉攏加拿大等國成立了針對蘇聯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與其針鋒相對,於1955年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美蘇兩極格局的最終形成。經過60 年代世界力量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急劇變動之後,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都分崩離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主要原因是蘇聯和蘇共的大國主義、大黨主義行徑。中蘇關系的破裂,並發展為敵對關系是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重要表現。資本主義陣營的解體主要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它們之間經濟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兩大陣營解體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以全球爭霸取代了兩個陣營的對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成了兩個超級大國謀求世界霸權的戰爭工具。戰後開始的東西方冷戰逐漸演變成以美蘇爭霸為主要特徵的兩極格局。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持續了40多年,隨著東歐劇變,兩個德國實現統—,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而宣告終結。在此期間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國際關系中出現了多極化傾向,主要表現在:美蘇爭霸, 力量互相削弱;西歐成為與美國抗衡的力量;日本成為經濟大國,開始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但上述挑戰遠未構成對兩極體制的挑戰。主要因為:這種傾向是在兩極體制下發生的,受到了兩極體制的嚴密控制;在當時,也還沒有別的國家或集團向美蘇的領導地位提出挑戰,形成一極。3、冷戰後「多極化」國際格局的形成與發展(1991-)。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世界發生了對人類歷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巨大變化, 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國際關系格局進入了一個轉型期。兩極世界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況的結束, 給國際關系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世界各種力量經過發展和重新組合後, 新的「多極化」世界格局已經初見端倪。由於視角的不同,學術界對新格局的看法不盡相同。然而, 盡管國際格局的發展仍有若干變數, 但用「一超多強」來形容目前世界格局, 是相對全面的一種概括方法。

Ⅵ 當今國際戰略格局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國際戰略格局是指國際社會中國際戰略力量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對穩定的力量對比結構及基本態勢。

本質:國際戰略格局本質上是一種國際戰略力量的對比。

基本特徵:

一、國際戰略格局與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關。

二、國際戰略格局同世界經濟格局相適應。

三、國際戰略格局同國際秩序相互作用。

四、國際戰略格局各層次相互獨立相互影響。

演變的動因:

一、國際戰略力量及其相互關系的重大改變。

二、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形勢特點:

一、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城多極化趨勢。

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試圖建立一個新的安全結構。

三、經濟因素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在上升。

四、武裝沖突和局部戰爭對國際安全的影響相對突出。

五、軍售競爭和大幅度軍費投入對穩定產生不利的影響。

發展趨勢:

一、戰略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

二、世界"五大力量"關系將日趨復雜化。

三、中國的地位與作用將越來越突出。

(6)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動因舉例說明擴展閱讀:

威斯特伐利亞格局

近代國際關系格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17世紀初期,其標志是該時期席捲歐洲的30年戰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成為現代國際關系史的開端。和約確立的國家無論大小、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均能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國際協議的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載入史冊。

如果用國際關系學"多層分析"方法去總結這段歷史,則可見此時期發生了多層變化:

1、從國際層面上看,神聖羅馬帝國控制歐洲局面已經走向衰落;

2、從國家層面上看,民族國家(nationstate)成為國際舞台的主要角色;

3、從決策者個人層面看,王權逐步代替了神權,各國君主的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國際關系中的紛爭更多地體現了決策者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觀意願。總之,此階段是建立在主權國家基礎上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形成階段。

國際格局的形成與發展(1991-)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世界發生了對人類歷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巨大變化,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國際關系格局進入了一個轉型期。兩極世界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況的結束,給國際關系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世界各種力量經過發展和重新組合後,新的"多極化"世界格局已經初見端倪。由於視角的不同,學術界對新格局的看法不盡相同。然而,盡管國際格局的發展仍有若干變數,但用"一超多強"來形容目前世界格局,是相對全面的一種概括方法。

參考資料:互動網路-國際戰略格局



Ⅶ 國際戰略格局演變條件是什麼

國際戰略格局指的是各國家或者國家集團之間的一種相持狀態。
改變國際戰略格局通常是由以下幾點原因:
1、重大的科技成果;比如工業革命徹底的讓人們進入了蒸汽時代,各國爭霸的格局形成;
2、大國之間的博弈;比如第一次世界戰爭,幾個西方大國爭奪話語權、
3、經濟的發展;比如經濟是第二次世界戰爭爆發決定性因素;
總結來說就是科技、政治、經濟之間影響了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

Ⅷ 國際戰略格局為什麼向多極化加速演變

2008年金融危機,但是2008年是國際戰略格局加速轉換的關鍵一年,俄格武裝沖突、北京奧運盛會、世界金融危機等三大事件標志著冷戰後形成的「一超多強」與「一超獨霸」的國際戰略格局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變化:
1)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由於對外過度擴張、對內透支消費並放鬆經濟監管,導致危機爆發,內外交困。(大家都知道是,國際資本的貪得無厭,國際金融資金鏈供應不上,戰爭也無濟於事,遇到強大阻攔,迫不得已才引爆了金融危機,讓全球買單)布希政府對外奉行憑借武力推廣「民主」價值觀的「新保守主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極力在「大中東」、『『大中亞」、東歐和亞太等地區擴張,將針對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反恐戰爭」擴大化與長期化,遏制並圍堵俄羅斯、中國等新興大國,以至陷入反恐「無底洞」,招致俄羅斯強硬反擊,對外稱霸戰略四處碰壁。布希政府對內奉行自由放任的市場原教旨主義,一味舉債,寅吃卯糧,致使次貸危機惡化為金融危機。在此情況下,美國「軟」「硬」實力均遭重創,其「一超」優勢地位明顯下滑。
2)「多強」發展加快,中、俄、印度、南非、巴西迅猛崛起。歐盟不斷深化一體化進程,對外聯合自強,自主性、「軟」實力與經濟規模效應日益突出;日本對內改革調整,對外加強日美同盟和亞洲外交,爭當政治軍事大國;俄羅斯內外並舉,自強不息,上演「王者歸來」;印度外交左右逢源,經濟增長總體向好,不甘只當地區大國;中國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國際影響力舉足輕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3)大國關系加快重組。俄格沖突導致美俄矛盾長期化,美國和日本極力拉攏印度,美日印「新三角」引人注目,西方大國對華玩弄「兩手」,一方面利用合作,另一方面防範戒備。 以印度最為明顯。如果大家不太懂,可以看看我的前幾篇文章,關於印度的。
4)國際戰略格局多極化明顯加速。「一超」的「單極」迷夢已告破滅,「多強」地位上升,影響增大,「一超(美)五強(歐盟、中、俄、日、印度)」的格局日益推進。
5)其實,綜合國力就是三個:中俄歐美。論經濟金融綜合實力:人民幣、歐元、美元。

Ⅸ 軍事科學以什麼為研究對象就其本質而言屬於

假想敵,歷史性的戰例,如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印戰爭,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動因舉例說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