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服如何復制裝備探險家喬治

國際服如何復制裝備探險家喬治

發布時間:2022-12-29 10:24:49

⑴ 如何征服北極地區的人們

如果我們從地球上的各個地點,對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後大家總會在一個地點見面,這個地點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們稱它為「北極」。

有人把北極叫做「世界的頂峰」,以這個頂峰為中心,向南畫一個大約2500千米長為半徑的大圓圈,這個大圓圈就是「北極圈」。北極圈可不是什麼鐵絲網或木棍所圍起來的實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學工作者按地理特點在地圖上畫出的緯線圈。

北極圈以北大多是海洋,這就是「北冰洋」。它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一個洋,面積為1300萬平方千米,我們也把它稱作北極地區。

早在幾百年前,人類就想過:在這地球最北端的海洋上,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曾有人坐著帆船,離開陸地到那裡去探索。可是,漫漫的長夜,刺骨的風雪,一座座巨大的、浮動著的冰山,給探險家們的生活和航行帶來了很大的障礙。長期以來,為了探索北冰洋的秘密,人們走過了漫長而艱險的道路,多少勇敢的極地勇士在征服北極的冒險事業中獻身。在無數個不幸的遭遇中,最悲慘的莫過於19世紀40年代英國的約翰·富蘭克林爵士率領的129名探險隊員竟無一生還,兩艘船很快就被浮冰擠毀。前人的教訓總是為後人積累了經驗,19世紀末,挪威的南森博士成功地藉助浮冰的自然漂流規律,成為深入北極心臟地區的第一人。而挪威的阿蒙森則在與浮冰與冰山的斗爭中,打通了西北航道。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人羅伯特·E·皮亞里,成功地踏上了北極極心,這些探險家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必須克服的冰障

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證明了地圓說。按地圓說,達·伽馬和麥哲倫開辟的西歐和東方的海上聯系的兩條航道,都太遙遠,若能穿過北冰洋區,可能就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最短航路了。可當時人們對北冰洋是個什麼樣,尚不清楚。有人說北極地區有塊很大的陸地,有人說它是充滿冰雪的海洋。而地理學家們堅信,穿越北極地區的最短航道是存在的。一代代的極地探險家,前去探路,不是被浮冰所阻,被迫返航;就是被圍困在冰海之中,無法脫身,長眠在荒涼的冰島上。那巨大的冰山,在海面上漂浮著,又給航行帶來了另一層危險。

1585年,英國探險家戴維斯從加拿大和格陵蘭之間的海峽向北航行,後來被茫茫的冰山擋住去路,不快返航,就可能被接二連三的高大冰山擊沉,無奈只好返航。為此,他到達的這一帶海洋稱為戴維斯海峽。31年後,英國的威廉·巴芬,冒著極大的危險,沿這一航路,比戴維斯走得更遠,後來,也為冰山和浮冰所阻,被迫返航,他到達的海域稱為「巴芬灣」。

這一帶航路之所以冰山層出不窮,是因為自然界有一家天然的、日產20多座冰山的工廠的緣故,它坐落在格陵蘭西岸和巴芬灣一帶。

原來,在嚴寒的格陵蘭島上,終年雪花飛舞。即使在盛夏,不強的陽光也化不盡地上的積雪,何況在漫長的極地冬夜裡,太陽老是躲在地平線下不肯露面,氣候更加寒冷,積雪越增越厚。多少年來,格陵蘭的寒冷沒有顯著的變化,堆積如山的冰雪承受不住強大的壓力,漸漸變成淡青色的透明冰塊,覆蓋格陵蘭的全部土地,厚達1500多米,最厚達3000多米。它沿傾斜的山地向下滑行至浩瀚的海洋,經海流、潮汐、海浪、陽光的綜合作用,逐漸崩裂,發出陣陣巨響,碎成巨大的團塊,隨波逐流。一路上,陽光、風雨、海浪把它們蝕成各種形狀,有的恰似輝煌的金字塔,有的似山巒,似橋洞,無奇不有,蔚為壯觀,這就是人們所見的冰山。

這些冰山有的長達千米,高達百米,無異於一座浮動的小島。然而,這只是人們看得見的高度,在水下,它還隱藏著十分之七、八的身軀,它的龐大,是可想而知了。

一座座北極冰山,從冰川分離出來獨立漂流,可維持兩年的時間,在海洋里游過3000千米的路程。當它到達溫暖的海域,終於無法生存而融化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可在巴芬灣一帶,冰山正值鋒芒畢露的時候,常給極地探險者的船隻帶來無窮的災難。

為躲避冰山的威脅,荷蘭的威廉巴倫支從格陵蘭東部海洋北上,果然很順利地進入北極海域,來到一群島嶼面前,後稱為「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意為「尖峭的山地」。這一帶海域很富饒,海豹、鯨、海象比比皆是,一時間,這里的捕捉業發達起來,但這些繁榮景象都是在夏季。冬天一到,北極的漫漫長夜即將來臨。在巴倫支海域,冬夜長達100多天,從10月下旬到次年的2月,氣候更加寒冷。後來,幾個英國人因事故不得不留下來過一個極地的冬天,安然無恙地迎來了夏天,這才消除了人們對於極地冬天的恐懼心理,對以後的探險業起到促進作用。

探險家們不斷總結經驗,使航行越來越向更北的地區挺進。但隨之而來的浮冰也越來越多,有時藍色的海面竟完全被浮冰所覆蓋,探險船隻經常為冰所禁錮,動彈不得。

浮冰和冰山同是極地探險隊的勁敵,但浮冰似乎比冰山的危害還大。浮冰不是來自陸地,它是海水本身凍結而成。淡水攝氏零度結冰,海水含鹽,冰點降低。當溫度下降到某程度後,海水結冰。起初是薄冰,隨溫度下降形成廣闊的冰原。由於波浪、海流、潮汐作用,冰原往往碎裂成大大小小的冰塊,漂浮在海面上,就成浮冰。若海面平靜,這些冰就會凍在一起。所以探險船隻要被浮冰包圍,有的就凍結在其中,造成無法逃脫的危險。多少探險隊因此而喪生。

1845~1846年,英國著名的極地探險家富蘭克林,率領129人的探險隊,考察北極。盡管他們使用的是當時動力最大、裝備最好的船,船上有蒸汽機、螺旋槳推進器,而且還安裝了前所未有的、用以取暖的熱水管系統,但仍然未能抵擋住冰的力量。從富蘭克林考察日記的一段描寫中,可看出這些探險者們的遭遇:「暴風整整地怒吼了一夜,冰也一夜都在發出破裂的響聲。到了早晨,人們看見他們的船,只剩下一些被打碎的木片、幾根倒在冰上的桅桿和亂纏在桅桿上的繩索了。可是還好,遠處隱隱約約可望見幾條海岸線,和覆蓋在上面、放出藍光的冰雪。人們從破冰中間把放著糧食的小舢板推向伸向海岸的浮冰塊,向岸邊拉去。他們凍得直發抖。努力了兩天才靠岸。在這段艱難的道路上,有四個人沉到冰下面去了。同伴們搶救也來不及,浮冰一下子就在這幾個不幸的人的頭上合攏了。……到了陸地上,這些旅行探險者也沒有什麼可高興的。這里1000千米以內,沒有人煙,只有覆蓋著冰的岩石和冰原。從這里往前走很遠,有些美國人的采購站,要幾個月才能到達。糧食不多了,富蘭克林鼓勵同伴繼續前進。人們受到鼓舞,增添了力量,繼續南行。白天越來越短,刺人皮膚的雪花,隨風襲來,寒冷徹骨。每天晚上躲在舢板下避風,天剛亮就上路。

「第二個星期快完的時候,糧食吃光了。星期五的夜晚,兩名隊員因寒冷和飢餓而死。天一亮,和往常一樣地南行。他們發現一所小房子,但沒有人住,只有一架白熊的骨骼,上邊還有一點干肉。富蘭克林勸大家刮下來分吃。第二天,又有一些人不聲不響地死去……」

129名探險隊員,就這樣先後都長眠在冰雪之鄉。在以後的30年內,英國人曾裝備過多個考察團去尋找他們,同時,也去尋找最短的航道,去接近北極極頂。然而,他們尋找的結果只能是冷酷的事實。盡管獲取了許多有關北極區域的知識,但北極極心地區仍是未解之謎。

南森的浮冰漂流探險

冰山和浮冰雖然給極地探險隊帶來嚴重的威脅,卻擋不住人類探索極地的決心。盡管1881年,美國的喬治·華盛頓·德郎探險隊,試圖隨浮冰塊往北漂流,以達到北極或其周圍的陸地的探險以失敗而告終;美國的另一支格利里探險隊也因指揮不當在冰天雪地中得不到救濟,成為19世紀北極探險史上第三個遭遇不幸的隊伍。挪威南森博士領導的「先鋒」探險隊卻依然勇闖北極,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南森成為深入北極心臟地區的第一人。

南森回顧過去別人北極探險的教訓,他很慶幸能具有10年前那些不幸的探險家們所不具有的許多知識,尤其是第一屆國際地球極年為北極的經驗知識提供了大量氣象方面的數據。他認為,格利里探險隊的經驗教訓表明:一支探險隊伍應該要能自足,不應依賴外部的援助。而德朗探險隊乘坐的「珍妮特號」的傳奇,以事實駁斥了有北極大陸存在的學說。這些根本性的資料表明,冰塊圍繞北極地區的各個海洋領域進行大環流運動的速度是有多快的。因此,南森給自己定下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是:有計劃地把船牢牢地凍入浮冰塊中,隨著它漂流到高緯度或漂到北極去。

南森是非常善於思考的,他的計劃的建立,是在他掌握許多事實和現象的分析基礎上提出的。首先,他知道西伯利亞的浮木可以被沖擊到格陵蘭島的海域;其次,他還知道受到冰凍的「珍妮特號」就是向北漂流的;再次,就是聽到「珍妮特號」被冰塊擠碎之後3年;在北極盆地的另一側的格陵蘭的西南岸,發現了該船的部分殘骸。南森分析道,既然殘骸凍結在流動的浮冰塊中,能從亞洲的這面漂流到大西洋那面繞北極轉一圈,為什麼不能讓設計得很好的船也那麼隨冰塊漂一圈呢?

1890年,南森向挪威地理學會提出了他的大膽的、創造性的計劃,將船凍結在浮冰上,隨浮冰一起漂過北極。為此,他還建議,建造一隻特別的船隻,船頭和船尾設計成尖形的,兩側是斜形的,這樣,就可經受住浮冰的壓力。

南森的計劃提出後,遭到許多著名的探險家的反對,說這是一個狂妄的計劃。一些英國的著名北極探險家認為,無論船隻設計得怎樣堅固,也抵擋不住北極浮冰的壓力。而另一些北極探險家認為,一旦船隻被凍結在浮冰上,就會完全失去自由,欲進不能,欲退無路,那就永遠回不來了。事實上,以前的探險船隻正是為浮冰所困才多有喪生事件的發生,因而這個計劃,確實是有很大的風險的。面對著種種反對意見,認真思考後,南森不僅沒有灰心動搖,反而對這次北極之行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1893年6月24日,南森一行13人,備足了5年的糧食,乘坐由南森親自參加設計和裝備的「弗拉姆號」,離開挪威,駛向新西伯利亞群島以西的地方。「弗拉姆號」的船體設計的形狀,像個西瓜那樣,當加在船體上的壓力變得太大時,它就將被擠到冰塊上,而當壓力減少時,它又會再往下回降。

浮冰從四面八方涌來,南森把「弗拉姆號」深深地沖入浮冰塊內,直至無法再前進為止。1893年9月25日,當太陽降落到地平線後,「弗拉姆號」已被浮冰凍結。正如想像的那樣,冰塊把船體托起來,就這樣平穩地漂泊。在這人跡渺茫的冰天雪地之中,孤獨地生活,難免令人緊張、充滿恐懼,畢竟船隻生活在浮冰上是一種冒險性的嘗試。漂流初期,船隻時而漂向東方,時而漂向南方。到10月末,幾乎又回到了原地。漂流路線很曲折,前進速度很緩慢。關於這一點,是出乎南森意料之外的。但「弗拉姆號」畢竟經受住了巨大冰壓的考驗,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1893年聖誕節前夕,南森根據恆星確定了自己的船位後,才知道3個月的時間才漂流了60千米,並且正向著東南方向而不是預期的北方前進,不免擔憂起來。正在這時,大自然幫了他們的忙,一陣強勁的東南風,把船向西北方向吹去。狂風不停地向他們襲來,浮冰不停地向他們沖擊,可奇特的「弗拉姆號」始終巍然不動。船員們的衣服破碎了,身體疲乏了,但他們仍然充滿樂觀的精神和堅強的信念。在四周死一般的沉寂里,借著皎潔的月光和絢麗多姿的極光所帶來的一點光亮,他們觀看著孤舟周圍暗淡的景色,唱著、跳著,吃著魚肉、布丁,舉杯共慶1894年聖誕節的到來,預祝即將到達北極極頂的勝利。

1895年3月14日,南森一行漂流到離北極極頂只有500多千米的地方,再也無法前進了,無邊無際的冰原一直伸向遠方。根據漂流路線,南森分析後認為,「弗拉姆號」到達北極極頂已不可能,但若從這里乘狗拉雪橇前往北極極頂,只要50天便可到達,為什麼不能作一次冰上旅行呢?於是,南森決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把船交給船長沃·斯維爾德洛普指揮,自己則與炊事員約翰遜二人帶著狗、雪橇、愛斯基摩人用的皮船兩條,以及足夠100天用的糧食,向北極極頂進發。

然而,道路是極不平坦的,他們遇到了像岩石一樣巨大的冰塊重重疊疊,冰面高低不平,且不時為冰湖所阻,他們像蝸牛般地向前行進。他們並不是不能再走快些,只是若不探索著前進,隨時都有掉進冰縫、墜入海中的危險。有一次,兩個人站在迅速裂開的冰塊兩邊,約翰遜不小心掉入冰水中,南森驚慌萬分,但又拉不著他,只得繞過很遠一段冰區,才來到已經凍僵了的同伴身邊,把他救了出來。

不管道路怎樣艱辛,兩個人仍然毫不畏縮地向前。當他們走到離極項只有360多千米時,冰凌壘壘的沼澤和一片汪洋擋住了去路。兩位勇敢的探險家也已疲憊不堪,不得已,只好於4月8日返回。但他們已比所有的北極探險家走得更北,超過前人270多千米,是深入北極心臟地區的第一人。

這時,他們與「弗拉姆號」已經失去聯系,於是,他們艱難地前進,於1895年8月到達法蘭士約瑟夫群島,期望在那裡找到一個過冬的場所。

兩個人互相鼓勵著前進。一天,當走到大群浮冰邊沿時,突然一隻北極熊從他們身後追來。南森回頭看時,兇猛的北極熊正伸出鋒利的腳爪向他撲來。他機敏地向旁邊一閃,北極熊撲了個空。約翰遜趁機向北極熊射擊,才解除了一場災難。冰和水的航路交替地出現,航行非常困難,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北極的冬季降臨了,兩人只得尋找一個石穴,更加孤寂地在冰天雪地里度過又一個極地漫長的夜。

他們憑著堅強的毅力,迎來了次年春天的來臨。於是,兩個人又欣喜地上路了。他們時而在冰原上駕著雪橇馳騁,時而乘獺皮船在冰海中漂流,艱苦是不難想像的。有一次,正當他們劃著獺皮船前進時,一隻海象突然從水中鑽出來,把船推翻了,幸而兩個人動作迅速,爬上了冰塊,才免於滅頂之災。這晚,兩個人只得在冰塊上宿營。

正當他倆十分困難的時候,1896年6月,他們喜出望外地在該島的南端遇到了英國探險家傑克遜。搭乘他們的船隻返回挪威,那是1896年8月15日,他們離開祖國已3年又兩個月了。

說來也巧,「弗拉姆號」自南森離船後,繼續隨冰漂流。後來,終於擺脫了冰的束縛,在南森之後一星期也回到了挪威。

南森之行的探險的結果固然輝煌,但他較之先輩們更勝一籌的是,還進行了深入的科學考察,獲取了大量的科學資料。他首先證明了北極並不是一塊巨大的陸地,而是充滿冰雪的海洋。在這遼闊的海洋世界裡,有一條橫越而過的海流存在。其次,他對北冰洋的深度進行了測量,更正了在此之前人們的錯誤看法,即北極地區不是淺水域,而是一個深海盆。再次,他們發現北冰洋一個有趣的水溫反常現象:表面(0~100米)為冷水層,水溫冷達零下攝氏2度;但在以下300~400米處溫度反而升高到零上2度。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冰塊的浮流與風向有關,冰的浮流方向偏向風的右側,這與地球自轉偏向力有關。

皮亞里挺進極心的勝利

南森深入北極心臟地區,進一步激勵了極地探險家的探險行動。1903年6月,挪威一位才華出眾的年輕的探險家愛德華·阿蒙森率隊在浮冰中遨遊,終於找到了最短航路,在極地探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時,北極地區的探險已轉為爭先到達極點的競賽。

什麼地方是向北極發起最後沖擊的有利地點呢?「珍妮特號」的經歷看來否認了西伯利亞近海群島以北有陸地的可能性;而南森的漂流則否定了歐洲以北高緯度有陸地的可能性;剩下的問題是格陵蘭北部是否有陸地直達北極了。

有一個人用其畢生精力來尋求這個答案,深信他本人是世界上唯一命中註定能征服北極的人。這就是一位新型的極地探險家,美國人羅伯特·E·皮亞里。

以往的極地探險家大都認為極地的冬季非常可怕,因此,常常夏季去探險,冬季就撤回來,大部分時間用在往返跋涉上,效率低。後來的一些極地探險家敢於在極地穴居過冬來贏得來年的時間。皮亞里不相信這些觀念,他認為,極地的冬天並不可怕,正是探險的最好季節。夏季浮冰表面融化,道路凸凹不平。而冬季的嚴寒,可使冰面堅硬而平滑,冰蓋面擴大,提供了狗拉雪橇到達極頂的可能性。他對此很有信心,認為極地探險要輕裝前進,但要帶足糧食。他決心用這種新型方式。

為了到達北極,皮亞里用了20多年時間,成了格陵蘭冰原旅行的專家。因為他認為:從格陵蘭北端到極心的直線距離僅700多千米,無需船隻,只乘狗拉雪橇,越過冰原,就可到達北極極心。但20多年的探險實踐,也使他感到,從格陵蘭向極心挺進無疑是極為困難的。於是,他不得不重新考慮,從加拿大的哥倫比亞角出發,向北極極心前進。他注意鍛煉自己的意志,並深信定能拿到這項巨獎。

在皮亞里看來,阿蒙森於1906年找到過去很長時期在尋找的大西洋與太平洋溝通的航道完全是可有可無的,而南森等人的發現也未命中靶心。只有到達北極極心,才是最高的成就。

1906年,他排除千難萬險,到達離極頂只有273千米的地方。這次雖沒有成功到達極頂,但並未灰心。

兩年後,1908年7月的一個悶熱的日子裡,皮亞里乘坐「羅斯福號」從紐約出發,向北航行,來到加拿大的哥倫比亞角出發點,那裡,離極頂只有650千米。

當時在格陵蘭西北部史密斯海峽沿岸,散居著225個愛斯基摩人,他們對北極生活了如指掌。對他們來講,皮亞里是他們所尊重的一個朋友,也是一個要求太多的朋友。在過去的20年間,皮亞里依靠這些「忠實的異鄉朋友」的技術和忍耐力,縱橫格陵蘭北部未勘察過的冰地,越來越迫近北極。他們給皮亞里供應雪橇、愛斯基摩狗、毛皮和糧食,在皮亞里每次重要的探險中擔任探險隊的駕雪橇員、獵手及開路先鋒。皮亞里寫道:「我愛上了這些天真浪漫的純朴人民。他們部落里每個人我都認得,也叫得出他們的名字。我曾拯救過他們的整個村落,使其免於餓死。大人告訴孩子們說,如果他們長大能成為好的獵手或裁縫,『皮亞里大爺』會很好地獎勵他們的。」

這次決定性的沖刺仍舊得益於這些忠實的朋友的幫助。在哥倫比亞角,這些愛斯基摩人為皮亞里准備好了狗拉的雪橇,禦寒用的毛皮外皮,船上裝有150噸重的鯨魚肉和海象肉,246隻咆哮的狗。在55人的探險隊伍中,有49名愛斯基摩人,他們主要是擔任運輸服務性工作。其次6名成員有:船長、外科醫生、秘書、兩名年輕探險家、一個助手。

皮亞里是位很有經驗的北極探險指揮家。3月1日,當回歸的太陽在地平線下朦朧發光時,皮亞里已開始棄舟登陸,指揮著他的探險隊踏上了艱苦的越過冰野的征程。他把大部分人員編入支援隊伍,他們唯一的任務便是把他的6人小組帶到發起沖擊的有利地點,保證小組有足夠的狗、糧食和精力來發起決定性的沖刺。

在風的影響下,冰面呈鋸齒狀的山脊,雪橇就像在山路上奔駛,顛簸地行進著。強行軍、體力下降、睡眠不足以及極度焦急不安給探險隊帶來極大困難,隊伍要時刻提防冰間水路的出現,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有連人帶雪橇一起掉入極地深淵的危險。那些冰間水路往往無任何徵兆便會出現,耽誤探撿隊的行程。有的冰間水路可利用浮冰渡過去;有的可在剛剛形成的薄冰層上慢慢地越過去。有一冰間水路竟使皮亞里為等它合攏而花了6天時間。

但皮亞里仍在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他在回憶錄《北極》中寫道:「我的理論是盡可能用支援部隊工作。那些我從一開始便期望成為主力的人,需要一路上為他們安排盡可能的舒適。」這種合理的安排類似於今天攀登最高山峰的分組制。皮亞里還決定把最後階段的隊伍組織得盡可能小,他認為,隊伍越大,行進越慢。因此,在往北行進期間,他分期分批逐步把支援隊伍遣回基地。

4月1日,他把最後一支支援隊伍遣送回去,這時,他們離北極只剩246千米。

皮亞里為最後沖擊留下最好的狗、4個精選出來的愛斯基摩人以及一位43歲的黑人馬特·享森——皮亞里20年北極探險所信賴的夥伴、北極地區最優秀的駕橇手之一。

這時天氣晴朗,他們向北極沖刺,繼續翻越從未被征服過的冰原。皮亞里在日記中寫道:「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再持續三天!」但天有不測風雲,為防萬一,他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前進,每天行程40千米。這個任務是艱巨的,況且皮亞里本人因1899年在一次北極探險中雙腳凍傷而失去腳趾,所以這次在大部分行軍中只能乘坐一個雪橇。

4月6日上午10時,皮亞里命令停止前進,他已經看到了目的地。盡管極頂近在咫尺,但他們個個都累得動彈不得了。皮亞里寫道:「北極極頂就在眼前,可我們太疲倦了,無法再邁出最後的幾步……,那時我已到了精疲力盡的程度,不能意識到我已到達了一生奮斗的目標。」這里,離極點只有8千米。在使用六分儀確定他們所在的位置後,他們迅速地築起愛斯基摩式圓頂冰磚屋,吃完飯,睡了幾小時絕對不可缺少的覺。

醒來後,大家體力得到恢復,便又忙著向北挺進。終於,他們的腳踏上了北極極頂。在這里,分不出東、西、北方,向任何地方都是南下。皮亞里興高采烈地寫道:「300年來人們追求的巨獎,我20年中的夢想和目標,今天終於拿下來了。」

皮亞里在世界之頂插了幾面旗幟——其中一面美國國旗是他妻子縫制的,在20年的北極探險中一直攜帶著它——然後剪下一塊埋在雪地里,上面寫著:「1909年4月6日,抵達北緯90度,皮亞里。」他讓隊員們手持旗幟拍照,享森則帶領4個愛斯基摩人齊聲歡呼3次,相互握手祝賀。53歲的皮亞里寫道:「我很滿足。」

以後的30個小時內,他們在那裡進行了測探、天氣觀測和休息。他們的回程,相對極地而言是順利的。4月25日,皮亞里凱旋登上「羅斯福號」,北極極頂的征服,似乎是那麼不合理地輕易。

北極揭秘

1926年,阿蒙森首次乘飛艇飛越北極盆地,使他成為到達過南、北兩極的第一人。以後,人類多次到達北極,看清了它的許多秘密。

北極區域沒有陸地,僅是為冰雪覆蓋的海洋。冬天,洋面上堅實的冰雪,竟厚達2米多。島嶼邊緣的冰塊斷裂滑到海里,形成高大的冰山,常常被誤認為是陸地,因而有無數個「會融化的陸地」的傳說。如極地探險家曾命名的「桑尼克夫陸地、彼捷爾曼地、安德烈地」等,以後又消失了。有人說,這是海市蜃樓,後來的研究證實,這是些「會融化的陸地」。它由埋藏冰構成,是一些大型冰塊擱淺,加上風從南方帶來的礦土漸漸堆積,並逐漸長出一些稀稀落落的植物,而偽裝成小島。有時,它的上面還可做奇妙的觀測場所,起落飛機。但隨溫度變暖,它們從底部融化而消失。

過去人們曾稱它為「北極海」是不對的。它是個大洋,不但大而深,且有獨立的洋流規律地運動著。它過剩的海水分別流入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它比其他三大洋淺得多,平均只有1200米深。但它的中部卻是個廣大的深海盆,最大深度5449米,因而,有地球上「最大的陷阱」之稱。它的底部有高有低,並有一條海底山脈,高達2500~3000米,脈長達1500千米,它對海水的流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里的氣候非常寒冷,全年很少開凍,見不到雨,只有亮晶晶的粉狀冰粒,堆成雪田和冰原。只有暖流吹來時氣候稍暖些。在這寒氣襲人的地方,綠藻、褐藻、紅藻依然十分茂盛。還有很多艱苦奮斗的動物,除出沒於冰水之間的海豹、海象外,還有善於使用陰謀詭計的北極熊,游泳健將鯨魚等,他們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近年來還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和前所未見的龍蝦。

極地有漫漫的長夜和無夜的白晝。它不像我們這里,用24個小時來安排,而是幾乎用一整年的時間來安排。即在北極附近,有連續半年的白天,這時,暗淡的陽光怎麼也不離開北冰洋面,是少有變化的白天;而從9月以後,又一連半年見不到太陽,是漫漫的黑夜。只有絢麗的極光恍惚地照耀著探險家的身影。它似火、似帷幕、似畫卷、似探照燈、……五彩紛繽,變化多端,引起人們的各種遐想。此外,還有幻日、蜃樓現象。經研究,這都是空氣中帶電粒子在太陽風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引起的「高空閃電」或折射現象造成的。

⑵ 土庫曼火坑:燒了49年,損失五百億,為何不撲滅

古詩中提到: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其實火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物質,人們發現了燒火的方法,這才慢慢開始有了文明。在現代,人們如果不好好利用火,很有可能火就會變成災難。



2019年,土庫曼的數據專家已發表了各種數據表明。49年時間以來,土庫曼的3號坑,因為燃燒天然氣而陸續累計在一起,損失超過了500億,而且還是美元單位。地球上的很多資源,在開采之前顯得非常豐富,但是也經不起浪費,3號坑的地獄之火也算是人類的損失。

⑶ 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勇士是誰

世界最高峰的身影最早進入了歐洲山地探險家們的視野。1921年,英國登山探險家喬治·馬羅列勇敢地踏上探索珠穆朗瑪峰奧秘的征途。馬羅列和他的探險隊此行的目的,首先是要找到這座披著神秘面紗的山的具體位置。他們歷經艱辛,費盡周折,終於在中國和尼泊爾之間找到了珠穆朗瑪峰。雖然一切現代交通手段在它那裡毫無用處,但在當地夏爾巴人的幫助下,馬羅列一行對珠峰進行了一系列的詳細考察,為日後攀登珠峰打下了基礎。

1924年,馬羅列隨同一支裝備先進的英國登山隊來到喜瑪拉雅山麓,准備向珠峰發起沖擊。當地的舍普族人都習慣於山地生活,他們幫助登山隊把沉重的給養和設備背到了7800多米的高山營地,成了最理想的幫手。馬羅列和他的隊友便從這里向頂峰攀登。

登山探險是一種既充滿樂趣又危機四伏的運動,因此登山探險家不僅要具備勇敢沉著、機智靈活的心理素質,而且要有強壯的身體和豐富的山地生活知識。低溫嚴寒、暴風雨雪、極度缺氧被列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三大不利條件,探險家們在艱難地攀越冰障陡坡時,稍不留神就有被嚴寒凍傷的危險。有時候,松動的冰層忽然斷裂,冰雪以排山倒海之勢滾滾沖向山下,推倒它前面的一切,甚至把整個村莊埋在雪中。在那雪峰頂上,突然颳起的暴風雪,常常會把人卷得無影無蹤。空氣中的氧氣是人類維持生命的重要條件之一,珠峰地勢高,空氣稀薄,只有濃度的50%,缺乏人們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氧氣。所以在登山途中,探險家們常常會因為氧氣不足而頭昏眼花、舉步艱難。

馬羅列的兩名隊友在第一次攀登中登上了8300米的高度,突破了當時世界登山史上的最高紀錄。然而,可怕的暴風雪阻擋了他們前進的步伐。暴風雪把他們颳得暈頭轉向,好不容易等到風勢稍弱,他們攜帶的氧氣已剩下不多,不能確保向頂峰攀登的成功。他倆只好懷著懊悔的心情,踏上歸途。

當天氣好轉,風力減弱,馬羅列和一個年輕力壯的隊友又接著向頂峰攀登。他們艱難地越過了一道道峭壁冰川,在充滿死亡威脅的道路上勇敢地前進著。好不容易到達了8500米的高度,他們抬頭望去,白雪皚皚的峰頂已近在眼前,他倆心裡真有說不盡的高興,恨不得一步走完那剩下的300多米路程。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更為猛烈的暴風雪在剎那間降臨了,馬羅列和隊友被大風颳得無影無蹤。直到10年後,人們才在珠峰腳下的積雪中找到了一把他們遺留下來的雪斧,成為他們的惟一遺物。

整整十年過去了,在這期間一共有9支探險隊一次又一次向珠峰發起沖擊,企圖征服這座神秘險峻的山峰,但是,他們的努力都因各種原因遭到失敗。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英勇無畏的探險家們雖然連續遭受了10次失敗,但他們勇敢的嘗試,給後來者提供了信心和經驗。

1953年3月,第11支,也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支登山探險隊匯集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准備再次攀登珠峰。不久,這支探險隊就出發到設在海拔3900米的第一登山營地。探險隊在營地里搭起了20個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帳篷,用來住宿和存放食品、氧氣等物品。一支由舍普族人組成的運輸隊擔負運送一切給養和設備的任務。

探險隊到達營地後,立即開始了嚴格的登山練習和適應氣候的訓練。隊員們都清楚地知道,面對珠峰這難以捉摸的「凶神」,只有作好最充分的准備,否則即使是最先進的設備和最周密的計劃也無濟於事。因此,人們不厭其煩地練習爬山技巧,擴大肺活量和增強肌肉,為從南坡攀登珠峰作精心的准備。

經過三個星期的嚴格訓練,探險隊的基地移到海拔5400多米的昆布冰川,它橫跨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大山峰之間,是攀登珠峰的第一難關。這里不僅坡陡路滑,而且氣候變化無常,常常會發生雪崩等意想不到的危險。

在高山基地稍事休整後,勇敢的登山隊員們開始投入正式攀登。希拉里和另三位隊員擔負在冰坡上開辟階梯的任務,好讓龐大的運輸隊負重在上面行走。由於暴風雨、雪崩和冰川移動等影響,這項工作既艱苦而又復雜。他們緩慢而艱難地向上攀登,彼此間都用系繩連結著,以防有人不慎滑下冰坡時,同伴能及時把他拉上來。他們藉助鋁梯,爬過一個又一個深不可測的冰窟窿。遇到又滑又陡的冰坡,他們每前進一步都必須用雪斧鑿出台階。在經歷千難萬險之後,他們總算通過了這一冰川地區,轉到了珠峰的南坡。這時,可怕的高山反應出現了,不少隊員產生了思考力減退、萎靡不振的病狀。在困難面前,探險隊員們表現得非常堅定沉著,他們不知疲倦地在冰上開辟道路,順利到達了分別設在海拔7000米和7200米的第六營地和第七營地。

5月26日早晨,第一支頂峰突擊隊開始出發攀登頂峰。查理斯·埃文和湯姆·鮑迪倫作為第一小組率先出發,他們在越來越險的道路上奮力攀登。在山口極目遠望的人們,看到遠處有兩個身影正在努力向頂峰攀登,營地上立即沸騰起來,大家都期望他們能一舉成功。

中午過後,埃文他們登上了海拔8700米左右的南高峰,在此以前從未有人到達過這樣的高度。向上仰望,通向頂峰的道路像一條狹窄的刀鋒般的脊樑,它的一邊是一個滑向幾千米深冰河的陡坡。另一邊則是一條冰柱懸掛的峭壁。他倆都渴望繼續沿著先下傾爾後上接頂峰的脊嶺前進。那多少年來,人們可望不可及的頂峰,離他們僅僅100多米。在這令人振奮的時刻,埃文和鮑迪倫顯得非常鎮靜,他們計算一下往返大約需要五小時的時間。真遺憾,時間已經太晚,此外,他們所帶的氧氣即將耗盡,經過一天的攀登,人也筋疲力盡。他倆只好懷著終生的遺憾,踏上歸途。可是這時,他倆的腳似乎都有些不聽使喚。忽然,埃文腳下一滑摔倒了,強大的慣性使他直往下滑,鮑迪倫急忙拉緊系繩,但他不僅沒有拉住埃文,自己反倒被拉了下去。兩人一前一後急速地往下滑去,離深不見底的深川僅有幾米遠了!危急時刻,鮑迪倫奮臂揮斧卡住冰坡,下滑的速度漸漸慢下來,埃文和鮑迪倫才死裡逃生。此後,他倆更加謹慎小心,但仍摔倒過好幾次。

回到營地,埃文他們的臉上沾滿冰霜,像是從其他星球上來的天外來客。稍事休息後,埃文他們便把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告訴給第二個頂峰突擊隊的希拉里和坦辛。希拉里和坦辛都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但他們滿懷必勝的信心。

珠峰的氣候變幻無常,當夜氣溫驟降,希拉里和坦辛開始向珠穆朗瑪峰頂峰挺進。爬到陡坡的半腰間時,他們發現時間已經耗去過多,所幸的是支援隊及時為他們送來了足夠的氧氣。於是,他倆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在海拔8500米處的一塊陡峭的岩壁旁搭起帳篷,准備在此過夜。吃過晚飯,他倆爬進各自的鴨絨睡袋,商量著明天的計劃,慢慢進入了夢鄉。

一覺醒來,已是黎明時分。希拉里發現他的登山靴被凍得硬邦邦的,他只好把靴子在爐子上烘烤,足足烘烤了一個多小時,才把靴子上的冰熔化掉。然後,他倆背上沉重的儲氧器,一起向南高峰進發。

在積雪深厚的山坡上,他倆一前一後艱難地攀登著。他倆爬上了那個刀刃般的狹脊,埃文和鮑迪倫曾從這里死裡逃生。那條狹脊上積雪的陡坡,一直通向南高峰。希拉里在前開路,他用破冰斧鑿出一個又一個台階,他們就這樣一步一步地爬著,終於爬上了這個巨大的雪坡。他倆都感到疲憊不堪,但誰也不願意停止前進的步伐,哪怕是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動,也要攀上頂峰。經過幾個小時的頑強拼搏,希拉里和坦辛登上了南高峰,看到了通向峰頂的最後一個脊嶺。他們深知能否翻越這條威嚴可怕的脊嶺,是這次攀登計劃能否實現的關鍵。他倆十分仔細地觀察了周圍的地形,發現只有在兩邊峭壁夾峙的積雪斜坡上開辟一條能立足的小道,他們才能夠前進一段路。

希拉里繼續在前開路,坦辛牽著系繩,緊跟在他的後面。一個多小時後,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擋住他們的去路。

這是一塊有12米多高的巨大岩石,它的左面光滑得像一面鏡子,無法爬過去。右面只有一條夾在岩石和峭壁間的狹長裂縫,只能容納一個人勉強擠進去。要攀上懸崖的惟一辦法,是用背部和肩膀緊緊貼住裂縫的一邊,而把腳牢牢地頂住另一邊,藉助身體各部的力量把自己推上去。主意已定,希拉里用這種辦法先爬上了石壁,接著,他幫助坦辛用同樣的辦法登了上來。眼看離峰頂越來越近,希拉里和坦辛顧不得勞累,繼續在斜坡上一邊開路,一邊前進,恨不得一步跨上頂峰。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攀登似乎還沒有盡頭,他們都不免有些焦急起來。就在這時,走在前面的希拉里突然發現前面的脊嶺不再繼續上升,而忽然下降了。他抬頭望去,啊,在他們的上面,除了繚繞的雲霧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任何東西。他們興奮地向上爬了幾步,高傲冷酷的「女神」終於第一次被勇敢無畏的探險者踩在腳下。這時是1953年5月29日。此時此刻,希拉里和坦辛感到萬分高興,他們互相握手、擁抱,然後坦辛打開了聯合國、英國、印度和尼泊爾的國旗,希拉里拍下了這難忘而又珍貴的鏡頭。

希拉里和坦辛從南坡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消息,迅速傳遍世界各地,它標志著人類在探索地球奧秘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位於中國境內的珠穆朗瑪峰北坡,由於地形開闊、高峻無比、風大雪多和氣溫低寒等自然地理條件,不僅氣候比南坡更加惡劣、地形更加險峻,而且極有利於冰川發育。其中東絨布冰川和中絨布冰川緊貼著珠峰巨大的山體,成為攀登珠峰的極大障礙。

英國登山探險隊從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消息,使熱衷於珠峰探險的人們大受鼓舞。此後,各國的登山探險家紛紛來到珠峰腳下,有的企圖從它的南坡繼續攀登。有的則試圖另闢蹊徑,從北坡攀上它的頂峰。許多世界著名的登山探險家都雄心勃勃地企圖開辟從北坡征服珠峰的道路,但珠峰北坡惡劣的環境和氣候條件,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登山探險家從這里攀上珠峰的努力。因為從北坡攀上珠峰的頂峰,除了要克服嚴寒、缺氧及戰勝陡峭的冰坡以外,還必須越過兩個極其艱險的天然障礙:「北坳」和「第二台階」。因此,人們把珠峰北坡稱為「不可攀越之路」、「死亡路線」。但是後來它還是被勇敢無畏的登山隊員們征服了。

⑷ 26歲截肢,44歲患癌,69歲登頂,夏伯渝的登山夢到底有多難

「我知道自己遲早會登頂,只是沒想到用了43年。」 ——夏伯渝·序

1975年,夏伯渝在心裡給自己鑿了一座大山,他夢想著爬上去,在上面拍兩張照,一張,舉著拐杖,指向藍天,一張,展開五星紅旗,任它飛揚。

那座山,有一個很漂亮的名字,叫珠穆朗瑪峰(下稱珠峰)。

這山,高8848.84米,危險系數,百分之百。

也是這座山,在他26歲那年,吞噬了他的雙腳,成了他這一輩子都舍不下的執念,最後,他花了43年,用一雙假肢,一對拐杖,在古稀到來之際,站在了那座山的頂端。

1923年,《紐約時報》曾問探險家喬治·馬洛里: 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

喬治·馬洛里回答: 因為山就在那裡。

在這之後,馬洛里對這世界第一峰的探險,以他的失蹤告終。

夏伯渝大約是和喬治·馬洛里一樣,因為山就在那裡,所以他們渴望去征服它,至死不渝。

我們都知道,要登上這座山很難,尤其是以殘疾之軀,更難,那麼,夏伯渝究竟趟過了多少坎,才到達那個地方的呢?

01 、為一次體檢,鑿一座山

25歲之前,夏伯渝從來沒有想過要當一名登山員。

他只是自小便對體育,對足球有濃厚的興趣。

當然,這大約跟他的父親相關,夏伯渝的父親喜歡運動,還特別有跑步的天賦,跑起來很快,漸漸地,夏伯渝兄妹幾個,也喜歡上了運動。

因為長期的運動,夏伯渝體能不錯,順利被體校錄取。

在這之後,他便開始在體校足球隊踢足球。

體校停課以後,他被分到青海一家機床鑄造廠當鉗工: 「那個時候當工人可以說是很自豪的一件事,可是我呢,還是喜歡搞體育。」

正確來說,他還是喜歡踢足球,對於登山,他一無所知,更沒想過去了解。

1974年,中國登山隊的選拔隊伍,來到了青海。

「我聽說可以免費體檢,還能去北京轉一圈,就報名了。」

得益於踢足球的運動經歷和在青海生活的經歷,體能不錯,又能適應高海拔生存的夏伯渝成了第二批珠峰登山隊的一員,開始了攀登珠峰的相關訓練。

第二年,他和隊友們出發了。

早在50年代的時候,就有人認為,這世界上,要從北坡登頂,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連飛鳥也無法飛過」。

其實早在1960年,我國登山隊員就已經曾從北坡登上珠峰,但由於證據的缺失,不被國外認可,於是有了1975年,夏伯渝這一隊的再登珠峰。

當時,夏伯渝跟一眾隊員在抵達珠峰8600米處,遭遇惡劣天氣,在高寒缺糧缺氧氣的情況下,強撐了2天2夜後,登山隊不得不做出下撤的決定。

此時,夏伯渝距離珠峰頂端的距離,只剩下248.13米,不遠。

誰也不知道,剩下的200多米,夏伯渝竟然用了43年,才走完。

當時的處境,攀登不易,下撤更難,冰雪濕滑,狂風不止,登山隊有隊員扛不住,直接墜滑身亡。

下撤到7600米的時候,他們在山上過夜。

當時,有一位隊友體力透支,睡袋也丟失了,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素有「火神爺」之稱的夏伯渝心生不忍,便將自己的睡袋給了他。

「那時候我在登山隊有個外號叫『火神爺』,因為不怕冷,一年四季都可以用冷水洗澡,於是我沒有猶豫,把自己的睡袋給了他。」

可回到大本營之後卻發現,他的鞋子脫不下來了,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腳面上的皮膚從正常膚色,變成粉藍色,再變成紫色,最後變成黑色。

他的腳,嚴重凍傷了,回到北京後,夏伯渝做了第一次的截肢手術。

本該風華正茂的人生,因為雙腳截肢,蒙上了一層灰,更痛的是,他的父親,也在他攀登珠峰的過程中離世,而他沒能見著最後一面。

這一年,他才26歲。

02 、絕處逢生,是最美妙的詞彙

因為一次攀登,沒能到珠峰頂端看一眼,卻失去了雙腳,沒能見著父親最後一面,夏伯渝後悔過嗎?

沒有後悔過。

多年後,夏伯渝面對一些小學生的詢問,他直言不會後悔。

以一雙腳,換隊友一條命,是值得的;

登一次山,讓他感受到了人和大自然的親近和魅力,找到了攀登的樂趣和夢想,他當然是不悔的。

「我覺得我的體能、耐寒能力和適應性都很適合登山,在登山過程中這種刺激性、冒險性和挑戰性也很適合我當時年輕的心態。登山過程中你看那個冰裂縫那麼危險,但它又不是純粹的冒險,它有很多對生命的保護措施。」

當然,截肢後,他也頹喪過,躺在病床上,聽著收音機里,部分隊友登頂的消息,夏伯渝悲喜交加。

為他們完成任務而高興,卻又為自己無法參與,甚至只能一輩子坐在輪椅上而失落。

好在不久後,一位國外專家給他做了全身的檢查後,給他帶來了一絲希望:「 你裝上假肢之後,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甚至可以再登山。」

絕處逢生,於他而言,大概是最美妙的詞彙了吧。

那時候,因為截肢,他的小腿末端的骨頭裸露在外,沒有皮肉的包裹,要讓骨頭長肉,就必須刮骨治療。

可麻醉葯的注射,卻成了難題,只能在腰部麻醉,可夏伯渝惦記著訓練,一天都不想落下,於是拒絕了腰部麻醉的做法,硬扛著。

「當時就覺得,即便疼,那也總比動不了強吧,就幾分鍾,忍忍就過去了。後來才知道,那是真疼啊,骨頭嘎巴嘎巴響,要不是腿被綁在手術台上,早就踢飛了。」

古有關公刮骨療傷,今有夏伯渝刮骨治療腿。

那種痛,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想像,而這還只是開始。

康復後,他被分配到登山隊相關單位上班,成了一名檔案管理人員,那個登山夢,似遠似近的,始終拉扯著他。

夏伯渝的兒子夏登平是在他截肢後的第八年出生的,他清楚地記得,在他小時候,夏伯渝的小腿還在。

在那前後,夏伯渝到底做過多少次的截肢手術,至少是3次以上,具體的,他不記得了。

那時候,假肢相對比較粗糙,加上夏伯渝的長期高強度運動,他的傷口總是被一次次磨破,長期裹著一層又一層的紗布。

甚至有一次,他騎自行車去上班的路上,假肢掉了,他摔倒在地,起都起不來。

之後的那許多年裡,他就這么安分地守著一個登山夢,日復一日地 上班、訓練、治療 ,漫長的人生里,好像就剩下這三件事一般。

03 、那是一個很漫長很漫長的過程

1993年,夏伯渝要面對的另一道坎,來了——淋巴癌。

這一次,他徹底失去了那雙小腿。

如前文所說,夏伯渝在用著粗陋的假肢的前提下,長期高強度運動,傷口血液不循環發生病變,最終被確診為淋巴癌中晚期。

不得已,他只好又動了截肢手術,從雙腳,到小腿看,沒人知道當時的夏伯渝在想什麼,那一次次截肢的痛,到底有多沉重。

即便是多年後,人們再次問起,他也不願多提,只用一句 「那是一個很漫長很漫長的過程」 代替。

那時候,住在醫院里,夏伯渝一度焦慮自己活不長了。

尤其是,同一個病房裡,還有6個癌症患者,每個病床前,總是圍繞著哭哭啼啼的家屬,更影響情緒了。

想做的事還沒做,想登的山還沒登,夏伯渝不甘心就這么躺著等死。

於是,他任性了一回,不住院了,白天騎車去醫院放療,結束後撐著滿身的疲憊、惡心、全身無力,騎車回家裡住。

治癒之後,他沒閑著,開始參加各種殘疾運動項目,攀岩項目,甚至拿到了不少好成績,可這並不是他的目標,站在珠峰的頂端才是。

人體的腳,踩在什麼地方上,會馬上感覺得到,並且迅速做出反應,調整平衡,可假肢不行,假肢既沒有知覺,也不能跳躍,更不能協助身體作出對應的配合動作。

登上珠峰的那條路,踩在上面的地方是不是平整,岩石有沒有松動,是不是有危險,如何保持平衡?

這些,他都沒法依靠那雙假肢給自己傳遞訊息,這是他登山最大的阻礙。

可是,要怎麼克服呢?

夏伯渝曾說: 這些年,最難的,不是在登山路上,而是在登山之前每一天的體能訓練和力量訓練。

那些年,他日復一日地5點起床,借著假肢快走、騎車、訓練上肢的力量、練習攀登。

假肢不能平衡,那就緊緊握著兩根登山杖確保平衡;

假肢不能跳躍,那就每周的一三五去登香山;

假肢不能快跑,那就每周二四六快速徒步10公里,周日再給自己休息一天緩一緩;

「負重深蹲、負重仰卧起坐、引體向上、登香山……」。

登山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危險,他就針對什麼去訓練,確保把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登山狀態中。

很快,時間來到了2008年。

2008年,那年,國內最大的盛事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而就在前一年,登山隊有一項重要使命,那邊是奧運聖火傳遞珠峰,作為登山隊的某戰略合作夥伴,他們開始組織志願者前往珠峰大本營考察相關事宜。

出發前的發布會上,夏伯渝也到場了,他問了一句: 「我是一個殘疾人,我能不能跟你們去珠峰?」

2008年,夏伯渝正式接受邀請,前往珠峰大本營。

那天,大本營搞了個歡迎儀式,可夏伯渝連這個都顧不上了,剛下車便往大本營旁邊的一個小山頭上走。

當時,大傢伙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他穿著一件短袖就跑了。

他看著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親切。

04 、想不顧一切沖上去,哪怕下不來

失去了雙腿的夏伯渝對於是不是真的能回到珠峰,其實也是忐忑的,他需要找回當年勇往直前的勇氣。

時隔33年回到大本營,攀登那座小山頭,便是他借著假肢,重啟珠峰夢的開始。

他想登上大本營旁邊的山頭,找找穿假肢登珠峰的感覺,試探試探自己的體能還能不能適應珠峰。

在這之後,他徹底相信了假肢能帶著他回到珠峰這件事。

只是,他的准備還不夠,還要再等等。

2011年,義大利舉辦的攀岩世錦賽首次設立殘疾人組,已經60歲的夏伯渝借著自身長期的運動優勢和體能優勢,拿下了2項世界冠軍。

這項賽事,算是打開了夏伯渝的知名度和國民度。

對於一個登山員來說,知名度好像並不重要,但其實不是,攀登,本身就是一項很昂貴的運動項目,而退休工資只有6000多的夏伯渝缺錢,很缺。

同一年,夏伯渝第一次嘗試著用假肢攀登青海珠玉峰。

他在陡峭的珠玉峰山壁上,迎著風雪,一次次跌倒,再站起來,一次次找感覺,總結經驗,最終成功登頂。

在這之後的幾年裡,夏伯渝每天要做的事不同了,原本的 上班、訓練、治療 「三件套」變了,變成了 訓練、攀登找經驗、上節目 三件套。

他開始陸續地攀登了慕士塔格峰、巴朗山、四姑娘山、徒步穿越騰格里沙漠等。

他上了好幾檔勵志型的綜藝節目,借著「知名度」賺錢。

「 我並不想被媒體過度包裝,但我需要費用,需要讓更多人知道我的故事。 」

換句話說,有了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有了更多節目的加持,他可以得到更多的贊助,藉助那些贊助,為自己的珠峰夢做准備。

2013年,夏伯渝正式向那座暌違了近40年的珠峰出發,可惜的是,啟程前夕,夏伯渝摔傷了,錯過了當年的攀登計劃。

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不甘心的夏伯渝從尼泊爾一側登山,可到達大本營後,卻遭遇了尼泊爾登山史上最大的山難。

突發的雪崩,導致16名攀登夏爾巴向導遇難,那一年,當地的所有攀登活動全部取消。

2015年,夏伯渝第三次攀登。

這一次,他率先選擇珠峰旁邊,不論難度、氣候環境都與珠峰相近的島峰開始攀登,當他走到海拔6000多米,准備突擊頂峰的時候,大地震來了。

尼泊爾當地發生8.1級大地震,營地遇難人數達28人,夏伯渝死裡逃生,攀登珠峰計劃再次擱淺。

可他還活著。

「既然活著,那我還要繼續登珠峰。」

2016年,夏伯渝又來了。

這一年,他67歲,一個殘疾的老年人,做這樣的運動,在外人眼裡,那就是拿命在玩,就連夏伯渝自己也覺得,這大約是自己的最後一次了。

只可惜,在登上8750米,距離峰頂只剩下94米的時候,他們遭遇了暴風雪。

眼前霧蒙蒙的一片,風大雪大,什麼也看不見。

其他一同出發的隊伍,早已有人已經登頂,並開始下撤,也有其他隊伍的隊友早在這之前已經墜滑身亡。

「我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沖頂。我想不顧一切沖上去,哪怕下不來了。」

可看著自己身邊5個只有20歲出頭的向導,夏伯渝艱難地選擇掉頭下撤,盡管他也擔心這是自己的最後一次攀登了。

他不是一個人在走這條路,他的身前,還有5個年輕人,當年他願意為了隊友放棄自己的睡袋,如今也做不來犧牲別人成全自己夢想的自私事。

「他們不能因我的夢想而死,我決定下撤。」

而這一次回到北京,夏伯渝因為血栓導致腿部腫脹,醫生提醒 「不能再去登山了」, 這無疑是最絕望的宣判。

一次次惡劣天氣,沒能讓他的攀登夢擱淺,可血栓卻向他做出了夢想破滅的宣判。

身邊人勸他: 「差一百米,也算你人生的高度了。」

是差不多了, 但還差點兒,他要的是0米,而不是差100米。

05 、他有兩個拍照姿勢沒來得及拍

可夏伯渝從來就不是一個認命的人。

當年,專家說他可以用假肢登山,別人都不信,他信了;如今,醫生說他再也不能攀登,別人都信了,可他不信;

他好像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認命的人,否則,這么多年來,他不會上上下下的折騰,而是認命地做一個普通殘疾人。

為了克服血栓的影響,他重新制定訓練計劃,在原本的訓練強度上逐日遞增,試圖通過訓練改善自己的血液循環狀況。

他也繼續去攀岩、徒步、走戈壁、穿越騰格里沙漠、爬香山、甚至加強各種力量訓練。

就連當初對他作出宣判的醫生都說: 「你可以再去嘗試一下。 」

2017年底,夏伯渝遞交了登山申請手續,第五次向珠峰前進。

可就在2018年初,尼泊爾這邊給登山員增設了一道坎。

那是一道禁止老年人和殘疾人登山的禁令,而夏伯渝,二者都佔了,可是,克服了所有困難,已經堅持了42年的珠峰夢,就這么斷了嗎?

夏伯渝不甘心。

他通過人權組織,跟尼泊爾ZF打起了官司,爭取暫停禁令,好在,官司的結果是好的,隨後,夏伯渝快速調整狀態,購買裝備,並迅速抵達大本營。

這一次的攀登,時間並不充裕,他准備的很倉促,珠峰的天氣多變,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費,夏伯渝在大本營做好了各種訓練。

5月8日,北京時間凌晨5點,夏伯渝從珠峰大本營出發了。

這一次,他的兒子夏登平也悄悄出現在了大本營里,在這里守著,等他安全下山。

上山的時候,他帶了兩副不同用途的假肢,一副走岩石,一副踏冰雪,作為一個沒法以雙腳傳遞攀登踩踏感覺的人,夏伯渝在珠峰上走的每一步,都帶著風險。

經過近7天的艱險,他終於站在了世界之巔。

站在那裡,他努力地想用自己那雙沒有知覺的假肢多走幾步路,到山的邊緣瞧瞧,看看這座吞噬了他雙腿的山峰,是如何的偉壯。

其他登山員拉著他合影,而他預設的兩個拍照動作還沒來得及做,風暴便來了。

「我想好的兩個照相姿勢都沒來得及擺。」

直至今日再提,他仍為這兩張來不及拍的照片感到些許的遺憾。

站在世界之巔的時候,夏伯渝什麼都顧不上想,他在上面,待了不到10分鍾便只能跟著大家緊急下撤。

可下撤同樣有下撤的難和險,暴風雪的肆虐,假肢的不便,懸崖峭壁的濕滑、體力不支的風險……每一種都有可能帶著墜滑喪生的可能。

暴風雪也確實讓他的登山鏡鏡片一片白茫茫,假肢多次卡在冰縫里,只能靠著向導鑿開冰縫往下走,這每一步,夏伯渝都走的比上山要驚險。

「我當時想,完蛋了。萬一假肢卡在冰縫里從腿上脫落,我會死在雪山上吧。」

好在,花了2天的時間,他總算安全回到了大本營里。

這一次的攀登,成功了,他成了全球第一位從南坡登頂珠峰的雙腿截肢登山員,是第一位依靠假肢登頂的中國人,也打破了中國人登頂珠峰最大年齡的記錄。

這一年,他69歲,馬上便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結尾

夏伯渝就像一個中國的登山奇跡,他付出了多少,我們幾乎無法想像,他的執著,也是無法復刻的。

要說誰最了解他,應該要數他的兒子夏登平了吧?

夏登平提到過,珠峰對於夏伯渝的意義,跟其他登山員是不同的: 「我覺得他不是因為喜歡登山,他心裡就那麼一座山,就是珠峰,他就那麼一個目標。可能就是因為他1975年的時候沒有爬上去,而且他的雙腳也是因此失去的。」

也就是說,夏伯渝攀登的目的很純粹,只是因為1975年,他是在珠峰「跌倒」的,所以他想在那兒「站起來」。

夏伯渝曾經在參加《中國夢想秀》的時候,自我介紹: 「我叫夏伯渝,今年66歲,我本來應該和我的老同事們一塊兒,在公園里跳跳舞、舞舞劍啊,但是我不甘心就這樣頤養天年——因為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不能實現,我將遺憾終生!」

其實,與其說是他的一個夢,不如說,那是1975年,他在心裡鑿的一座山。

那座山,埋葬了他的雙腿,落下了不能送父親最後一程的遺憾,雄赳赳氣昂昂的出發,卻沒能讓他的父親親眼看到他站在世界之巔的苦澀,都讓他潛意識里,想在珠峰上「找回場子」,哪怕,要耗盡他的一生。

12月3日,以夏伯渝的故事為背景拍攝的紀錄片《無盡攀登》即將全國上映,他的風姿,他為夢堅持的故事,我們該去看看。

PS: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⑸ 第一個登上珠峰的人是誰

世界最高峰的身影最早進入了歐洲山地探險家們的視野。1921年,英國登山探險家喬治·馬羅列勇敢地踏上探索珠穆朗瑪峰奧秘的征途。馬羅列和他的探險隊此行的目的,首先是要找到這座披著神秘面紗的山的具體位置。他們歷經艱辛,費盡周折,終於在中國和尼泊爾之間找到了珠穆朗瑪峰。雖然一切現代交通手段在它那裡毫無用處,但在當地夏爾巴人的幫助下,馬羅列一行對珠峰進行了一系列的詳細考察,為日後攀登珠峰打下了基礎。

1924年,馬羅列隨同一支裝備先進的英國登山隊來到喜瑪拉雅山麓,准備向珠峰發起沖擊。當地的舍普族人都習慣於山地生活,他們幫助登山隊把沉重的給養和設備背到了7800多米的高山營地,成了最理想的幫手。馬羅列和他的隊友便從這里向頂峰攀登。

登山探險是一種既充滿樂趣又危機四伏的運動,因此登山探險家不僅要具備勇敢沉著、機智靈活的心理素質,而且要有強壯的身體和豐富的山地生活知識。低溫嚴寒、暴風雨雪、極度缺氧被列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三大不利條件,探險家們在艱難地攀越冰障陡坡時,稍不留神就有被嚴寒凍傷的危險。有時候,松動的冰層忽然斷裂,冰雪以排山倒海之勢滾滾沖向山下,推倒它前面的一切,甚至把整個村莊埋在雪中。在那雪峰頂上,突然颳起的暴風雪,常常會把人卷得無影無蹤。空氣中的氧氣是人類維持生命的重要條件之一,珠峰地勢高,空氣稀薄,只有濃度的50%,缺乏人們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氧氣。所以在登山途中,探險家們常常會因為氧氣不足而頭昏眼花、舉步艱難。

馬羅列的兩名隊友在第一次攀登中登上了8300米的高度,突破了當時世界登山史上的最高紀錄。然而,可怕的暴風雪阻擋了他們前進的步伐。暴風雪把他們颳得暈頭轉向,好不容易等到風勢稍弱,他們攜帶的氧氣已剩下不多,不能確保向頂峰攀登的成功。他倆只好懷著懊悔的心情,踏上歸途。

當天氣好轉,風力減弱,馬羅列和一個年輕力壯的隊友又接著向頂峰攀登。他們艱難地越過了一道道峭壁冰川,在充滿死亡威脅的道路上勇敢地前進著。好不容易到達了8500米的高度,他們抬頭望去,白雪皚皚的峰頂已近在眼前,他倆心裡真有說不盡的高興,恨不得一步走完那剩下的300多米路程。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更為猛烈的暴風雪在剎那間降臨了,馬羅列和隊友被大風颳得無影無蹤。直到十年後,人們才在珠峰腳下的積雪中找到了一把他們遺留下來的雪斧,成為他們的惟一遺物。

⑹ 滄海藍粟

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感謝貴校校長授予我名譽客座教授的頭銜。我向你們保證,我的第一次演講會很簡練。

我很高興來到這里,尤其高興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這里。

我們相聚在這所以知識著稱的大學,這座以進步著稱的城市,這個以實力著稱的州。這三者我們都需要,因為我們是相聚在變革與挑戰並存之時,在希望與恐懼交織的年代,也是在知識與無知同在的時代。我們掌握的知識越多,我們暴露的無知也就越多。

一個驚人的事實是,全世界已知的大多數科學家目前都在世,並且致力於科研,還有一個事實是,美國自己的科研人才數量每12年就能翻一番,是整體人口增長速度的3倍還多,盡管如此,但未知事物、未解問題和未竟事業之廣袤深邃,仍然遠遠超過我們所有人的理解范圍。

沒有人能夠完全知曉人類歷史有多久遠、發展有多快,但不妨把人類的5萬年歷史濃縮成短短半個世紀的跨度。以此說來的話,我們對最初的40年知之甚少,只知道人類在這40年的最後階段學會了用獸皮蔽體。然後,按這個標准,人類在大約10年前走出洞穴,開始建造其他類型的住所。直到5年前,人類才學會了書寫和使用帶輪子的馬車。基督教起源於不到2年前。印刷機是今年出現的。在人類歷史的這整個50年間,蒸汽機在不到兩個月前才開始為我們提供新的動力來源。

牛頓探索到了重力的意義。上個月,電燈、電話、汽車和飛機變成現實。直到上周,我們才發明出了青黴素、電視機與核能。如果美國的新型航天器能夠成功飛抵金星,那我們將在今天午夜前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摘星」。

這是令人驚嘆的速度,這樣的速度在革除舊弊的時候勢必也會產生新的弊端、新的無知、新的問題和新的危險。當然,太空所展現的遠景承諾了高回報,但也預示著高成本和高難度。

因此,有人會主張我們在原地稍作停留、休息等待,這也就毫不奇怪了。但是,休斯敦這座城市、德克薩斯這個州和美國這個國家的締造者們不是消極等待之輩,不是安於現狀之人。是勇往直前者征服了這個國家,他們也必將征服太空。

1630年,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提及普利茅斯港殖民地的成立時說,所有壯舉都伴隨著艱難困苦,行動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成功,困難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克服。

要說這部濃縮版的人類進步史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那就是人類在探求知識和進步的過程中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無論我們美國參加與否,太空探索都會繼續下去,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探險之一。任何希望領先於別國的國家都不會希望在這場太空競賽中落於人後。

我們的先輩確保這個國家趕上了工業革命、現代發明和核能技術的第一波浪潮,而我們這一代人也不希望在即將來臨的太空時代浪潮中無所作為。我們要加入其中,我們要引領潮流。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太空、投向月球以及更遙遠的星球,而我們誓言絕不讓太空臣服於對手的旗幟之下,而應飄揚自由與和平的旗幟。我們誓言不讓太空充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是布滿獲取知識和見解的儀器工具。

然而,我們國家只有領先於人才能兌現這些誓言,因此我們也決意爭先。簡而言之,我們在科學和工業上的領導地位,我們對於和平和安全的渴望,我們對於自身和他人的責任,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做出努力,為了全人類的福祉解開這些謎團,成為世界領先的航天國家。

我們要在太空這片新海域揚帆啟航,因為那裡有新的知識要我們去獲取,有新的權利要我們去爭取。我們必須為全人類的進步去贏得和利用這些知識和權利。這是因為,跟核能科學和其他所有科技一樣,太空科學本身並無善惡之分。它的力量之善惡取決於人類。只有美國占據優勢地位,我們才能幫助決定,這片新的太空海域將會是和平之海,還是可怖的新戰場。我並不是說,我們應當或者將會對惡意利用太空的行為毫無防範,正如我們也會防範惡意利用陸地或海洋的行動。但我要說的是,太空的探索和利用可以不必煽起戰火、不必重復人類在我們的星球上犯過的錯誤。

到目前為止,外太空尚不存在爭斗、偏見和國家沖突。太空中的危險因素會降臨在所有人的頭上。征服太空的事業值得全人類全力以赴,和平合作的機會可能永遠不會重來。但有人會問,為什麼要登月?為什麼要選擇月球作為我們的目標?他們很可能還會問,為什麼要攀登世界的最高峰?為什麼我們要在35年前飛越大西洋? 為什麼萊斯大學隊要與德克薩斯大學隊比賽?

我們選擇登月, 我們選擇在這個十年登月以及選擇實現其他目標,不是因為它們容易,而是因為它們困難,因為這一目標有助於我們最大限度地組織和衡量我們的能力和技能,因為這個挑戰是我們樂於接受的,因為這個挑戰是我們不願推遲的,因為這個挑戰是我們志在必得的。對於其他的挑戰,我們也是一樣。

正是因為這些理由,我認為,去年提升太空計劃優先順序的決定是我在本屆總統任期內做出的最重要決定之一。

在過去的24小時里,我們已經看到一些設施正在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和最復雜的探險而建立起來。我們感受到了土星C-1火箭試飛產生的震動和沖擊,它的威力數倍於把約翰·格倫(John Glenn)送入太空的阿特拉斯火箭,功率相當於1萬輛汽車油門踩到底。我們看到了將多台F-1火箭發動機組裝起來建造更先進的土星火箭的場地,這種發動機每一台的威力都相當於8台土星火箭發動機,其組裝工作將在卡納維拉爾角即將興建的大樓中進行。這幢建築有48層樓高,寬達一個街區,長度超過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體育場的兩倍。

在過去的19個月中,至少有45顆衛星進入了太空。其中約有40顆為「美國製造」,它們比蘇聯的衛星先進得多,為世界人民提供的知識也多得多。

「水手」號飛船正在向金星進發,這是太空科學史上最復雜的航天器。其發射精度堪比從卡納維拉爾角向我們所在的這個體育場發射一枚導彈,讓它落在40碼線之間。

海事衛星正幫助我們的海上船舶在更安全的航線上航行。氣象衛星可以為我們提供前所未有的颶風和風暴警報,同樣也可以用於森林火災與冰山預警。

我們經歷過失敗,但是別人也經歷過,即便他們不承認。他們或許沒有我們這么公開。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目前落後於人,而且在載人航天領域還將繼續落後一段時間。但是,我們不打算落後下去,在這個十年中,我們將迎頭趕上。

我們所獲得的關於宇宙與環境的新知識,新的學習、繪圖與觀測技術,用於工業、醫學和家庭的新工具和計算機,所有這一切都將促進科學和教育的發展。像萊斯大學這樣的技術院校將得益於這些成就。

最後,盡管航天事業本身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它已經催生了許多企業和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航天工業和相關工業正在產生對投資和技能人才的新需求,而本市、本州和本地區將在很大程度上分享這種增長。曾經的西部舊疆域邊陲將成為科學與太空新疆域的前哨站。休斯敦,你們的城市休斯敦,連帶著這里的載人航天中心,將會成為一個大型科學與工程社區的心臟。在接下來的5年中,美國宇航局(NASA)預計讓這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翻一番,將薪資和經費支出提高到每年6,000萬美元;投資2億美元左右建設工廠和實驗室設施;並花費10億美元為本市的航天中心直接實施或外包新的太空項目。

當然,這一切會花掉我們一大筆錢。本年度的航天預算是 1961 年 1 月時的三倍,比過去8年航天預算的總和還要多。這個數字目前達到了每年 54 億美元,數額之大令人瞠目,但仍舊沒超過美國人每年在香煙和雪茄上的花費。 航天支出將很快出現更大的增長,計入美國所有人口的人均開支從每周40美分提高到50美分以上,因為我們賦予這項計劃很高的國家優先權——盡管我明白,鑒於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有什麼好處在等著我們,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信念與憧憬之舉。

但是,同胞們,如果我要告訴你們,我們要將一枚巨型火箭從休斯敦控制中心發射到24萬英里外的月球上去;這枚火箭高度超過300英尺,相當於這塊橄欖球場地的長度,用新型合金材料製成,其中某些材料還有待創造;它要能夠承受的溫度和壓力比現有火箭高出數倍,其裝配精度比最精密的手錶還要高;它要運載著用於推進、導航、控制、通訊、進食和生存所需的全部設備,到一個陌生的天體上去執行從未嘗試過的使命;它還要安全地返回地面,要以超過每小時25,000英里的速度重返大氣層,因此會產生約為太陽表面溫度一半的高溫,猶如今天這里的酷熱。我們要做到這一切,做好這一切,而且要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搶先完成這一切。那麼,我們就必須勇往直前。

我才是那個正在做所有工作的人,所以希望諸位稍安勿躁。

然而,我認為我們要去做這件事,我認為我們必須付出需要付出的代價。我認為任何資金都不容浪費,但我們應該完成這項工作。它將在這個60年代內完成。當這項工作完成時,你們當中的某些人可能仍然在這所大學讀書。當這項工作完成時,現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某些人將仍然在任。但無論如何,這項工作將會完成,並且會在這個十年結束之前完成。

作為美國偉大國家事業的組成部分,我很高興載人登月計劃有這所大學的參與。

多年前,偉大的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在珠穆朗瑪峰遇難。此前,有人問他為什麼要攀登珠峰。他說:「因為山就在那裡。 」

是的,太空就在那裡,而我們將要去攀登;月球和行星就在那裡;知識與和平的新希望就在那裡。因此,在啟航之際,我們祈求上帝保佑這項人類有史以來所從事的最危險和最偉大的探險事業。

謝謝。

⑺ 中國第一登上珠峰的人是誰


王富洲: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與貢布、屈銀華一起從東北山脊登上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首創從北坡登上珠峰的世界紀錄。 1953年曾經有人從珠峰南坡登頂成功。而北坡在中國境內,因地勢險要,當時沒有一名登山隊員由此登頂。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一面五星紅旗插在了珠峰峰頂!沒有歡呼,沒有跳躍,也沒有淚水,王富洲只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務,所考慮的就是趕緊下山,活著回去!登山運動的殘酷也許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有體會。 王富洲1935年生於河南西華,1958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勘察系。同年被選入中國登山隊。1958年他登上了蘇聯境內海拔7134米的列寧峰;1959年登上海拔7546米新疆境內的慕士塔格山,1964年他又登上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1985年他籌建成立了中國國際體育旅遊公司;1992年擔任中國登山協會主席。 目前,擔任中國科學探險家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的他,仍然離不開山,離不開地質。1999年7月,他還組織了對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考察。

⑻ 揭秘歷史上那些偉大的考古學家和探險家

最富傳奇色彩的探險者兼考古學家的熒幕形象可能要數系列電影《奪寶奇兵》中的主角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了,他首次登上銀屏是在1981年。

幾十年來,全世界都看著他在秘魯茂密的植被中用砍刀劈出一條通道,駕駛飛機離開上海,勇敢地進入老鼠出沒的威尼斯地下墓穴。

最近一次,他甚至偶然撞見了擁有水晶頭骨的外星生物乘坐一艘由神廟改裝而成的宇宙飛船飛走了。

盡管如此,印第安納·瓊斯也並非是一個純粹的虛構人物,而是 幾位真實存在的考古學家和探險家的結合體 。

其中便包括重新探索了馬丘比丘,即所謂「印加失落之城」的 海勒姆·賓厄姆 ,和曾洗劫埃及陵墓和神廟的馬戲團大力士 喬瓦尼·巴蒂斯塔·貝爾佐尼 。

[意] 馬克·羅塞(Mark Rose)

[比] 埃蒂 ·博恩-穆勒(Eti Bonn-Muller)

[意] 喬治·費雷羅(Giorgio Ferrero)

2020年7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海勒姆·賓厄姆

海勒姆·賓厄姆是20世紀著名的考古學家,也是耶魯大學教授。

一直以來,他都希望能拓寬自己對拉丁美洲的了解,以便與學生們分享。但是,在一次探險之行中,他來到印加帝國的古都庫斯科(Cusco),便轉而對所耳聞的 「印加人最後的安息之地」比爾卡班巴 (Vilcabamba)的傳說產生了興趣。

他對尋找和探索印加最後一個據點的想法非常著迷,便於1911年7月在耶魯大學和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財政支持下隨耶魯大學秘魯科學探險隊(Yale Peruvian Scientific Expedition)返回秘魯。

帶著17世紀的著述,在當地一名警察的引領下,這支小分隊騎著騾子出發了。

然而,當地一位名叫梅爾喬·阿特亞加(Melchor Arteaga)的農民所提供的關於附近令人印象深刻的廢墟的線索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幫助引導探險隊沿著安第斯山脈攀登了兩天。

在到達頂峰後,他們看到了令人驚嘆的場景。

賓厄姆在這里進行了兩季發掘(1911-1912年和1914-1915年),在此期間,他拍攝並記錄下遺址。

最初他認為這是傳說中的比爾卡班巴,這個解釋直到20世紀中葉還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不過今天,學者們已經獲悉這是 馬丘比丘 。它建於15世紀,主要是 印加皇室的夏季避暑高地 。

賓厄姆通過諸如1913年4月出版《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等刊物,使馬丘比丘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然而在今天,賓厄姆和他的偉大發現卻仍然籠罩在爭議之中,國際上圍繞其從該遺址帶回來在耶魯大學博物館展出的文物的所有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這位現實生活中勇敢無畏的南美洲考古學領域探索者在去世50多年後仍然占據頭條,他那激動人心的生平甚至會讓他的好萊塢翻版為他脫帽致敬。

喬瓦尼·巴蒂斯塔·貝爾佐尼

喬瓦尼·巴蒂斯塔·貝爾佐尼是19世紀這個偉大歐洲探險家雲集的時代中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身材魁梧,按照阿拉伯的習俗蓄著濃密的胡須,他憑借所取得的非凡發現以及多才多藝、充滿活力的個性和堅定的意志,令大眾為其神往。

貝爾佐尼於1778年出生在帕多瓦(Paa),後來動身到了倫敦,在那裡 以表演馬戲為生 。

在一次表演中,他以自身力量勇猛地扛起了一個由10人組成的 「人體金字塔」,收獲了「巴塔哥尼亞參孫」(Patagonian Samson)的名號,這也使他有機會周遊歐洲。

在開羅的時候,貝爾佐尼與偉大的瑞士探險家約翰·路德維格·布爾克哈特建立了親密的友誼,也正是這段友誼改變了貝爾佐尼的命運。事實上,這讓他認識了新上任的英國駐埃及總領事亨利·索爾特(Henry Salt)。

為了豐富歐洲的博物館收藏,索爾特和他的法國同事貝爾納迪諾·德羅韋蒂(Bernardino Drovetti)召集了許多歐洲探險家來埃及,讓他們在這里 搜尋文物 ,甚至可以說是 掠奪 。

1816年,這位領事給貝爾佐尼分配了他探險生涯中的 第一個「考古」任務 :搬運拉美西斯二世祭廟遺跡中一尊巨大雕像。

這尊雕像位於尼羅河西岸,靠近盧克索(即底比斯古城)。法國人和布爾克哈特本人曾多次試圖搬運,但都以失敗告終。

這個機會對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來說是極度誘人的,因為這件物品會給他們的收藏增加相當大的價值。

貝爾佐尼以他一貫的熱情來對待這項工作,盡管他在這個領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經驗。

當他到達盧克索時,他招募了一隊當地人來幫助他運送這座沉重的雕像。

在七月炙熱的陽光下,貝爾佐尼的手下 僅用兩周時間 就把雕像從神廟搬到了尼羅河岸邊。

他們採用了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工具: 繩子和滾木 。載著雕像的船沿河而下,雕像最終於1818年抵達倫敦。

在等待船隻抵達盧克索時,貝爾佐尼決定執行另一項任務, 向南前往阿布辛貝神廟的探險 ,這個遺跡幾年前由他的朋友布爾克哈特發現。

當時拉美西斯二世的大型神廟幾乎完全被埋在沙子里,入口也被掩埋。這位法老的巨大雕像裝飾著正面,但只有最上面的部分是可見的。

1816年9月,貝爾佐尼來到這里,希望能在神廟里找到令人驚嘆的寶藏。但是技術上的困難和缺乏資金迫使他暫時放棄了這個項目。

1817年7月,貝爾佐尼帶著兩名英國海軍軍官倫納德·厄比(Leonard Irby)和詹姆斯·曼格斯(James Mangles)以及秘書亨利·比奇(Henry Beechey)回到阿布辛貝,重新開始工作,並終於設法在1817年8月1日早晨進入了神廟。

盡管酷熱難耐,他們還是仔細勘察了這座神廟,發現了巨大的 俄塞里斯石柱 和神廟牆壁上 精細的浮雕 ,但這並不是他們所渴望的。

在對阿布辛貝神廟進行第一次視察之後,不知疲倦的貝爾佐尼回到了盧克索。他想要探索帝王谷,1816年,他已經在那裡發現了法老阿伊的墳墓。

1817年10月18日,貝爾佐尼的人在山谷中挖掘時,偶然發現了一座無名墓葬的入口。他發現了 塞提一世(KV 17)的墓葬 ,這是帝王谷中極大、裝飾極其華麗的陵墓之一。

貝爾佐尼寫道:「我會把這一天稱為幸運的一天,或許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好運)給了我這種滿足感和極度的喜悅,這是財富所買不到的。發現了長期以來苦苦追求的東西, 向世界展示一座新的、完美的埃及古代遺跡,這是一種樂趣 。」

他在墳墓里找到了一些壁畫,並將其中部分運往了歐洲各大博物館,這在當時是一種常見的做法。 塞提一世之墓至今仍被稱為 「貝爾佐尼之墓」 。

當這位富有進取心的探險家決定搜查吉薩 哈夫拉金字塔 的內室時,他的名聲註定變得更加響亮。

從規模上看,第四王朝法老的金字塔僅次於胡夫金字塔。

在13世紀,一位阿拉伯旅行者曾對它進行過探索,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冒險進入這座陵墓的中心地帶。

貝爾佐尼的這項任務也取得了成功。1818年3月2日,他借著火光進入墓室,呼吸著幾個世紀以來從未改變過的陳腐空氣。

按照慣例, 貝爾佐尼將他的名字和日期刻在了墓室里 ,為他的發現留下了永久的記號。

貝爾佐尼在埃及繼續其他探險,並取得更多的發現:在紅海沿岸發現了托勒密時期的貝列尼斯-特羅格羅迪卡港(Berenice Troglodytica);從菲萊(Philae)島找回一座方尖碑;成為 第一個看到巴哈利亞綠洲的歐洲人 。

1819年,他離開埃及,回到歐洲,記錄下他在法老土地上的冒險經歷,出版了《關於埃及和努比亞的金字塔、寺廟、墳墓的發掘行動及近期發現》一書。在倫敦和巴黎還舉辦了展覽,貝爾佐尼在埃及4年工作期間發現的重要文物都向公眾進行了展示。

貝爾佐尼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他富有冒險精神和浪漫情懷,固執而進取,他身處在埃及古物學尚未成為一門科學的時代 ,在埃及古物學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

1823年11月3日,他在貝南(Benin)的一個小村莊去世,當時他正試圖完成他生命中又一個新的冒險——探索傳說中的城市廷巴克圖(Timbuktu)。

[意] 馬克·羅塞(Mark Rose)

[比] 埃蒂 ·博恩-穆勒(Eti Bonn-Muller)

[意] 喬治·費雷羅(Giorgio Ferrero)

2020年7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霍華德·卡特

除了以上兩位傳奇而又備受爭議的探險家以及他們的偉大發現之外,霍華德·卡特以及他對圖坦卡蒙墓的探索發現,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考古大事件之一。

卡特於1874年出生在英格蘭。他以藝術家的身份來到埃及,在埃及探索基金會的指導下執行考古任務時,只有17歲。

他在與一些傑出的考古學家合作的過程中,以及在參與一些神廟、遺址的發掘工作中,很快就掌握了 埃及古物學的技術和秘密 ,並習得了 扎實的訓練和實地經驗 。

1899年,年僅25歲的卡特被埃及文物局任命為 上埃及文物總督察 。

他負責的第一個項目包括安排將1898年由一名法國埃及古物學者維克多·洛雷(Victor Loret)在帝王谷的阿孟霍特普二世墳墓中發現的王室木乃伊運輸至開羅。

而帝王谷也成為卡特餘生所痴迷的一個地方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那座帝王谷中開展自己的發掘項目,能夠實現像洛雷一樣的發現。

1907年,他遇到了一位富有的英國貴族—— 卡那封伯爵 (Lord Carnarvon),愛德華·曼德爾·赫伯特(Edward M. Herbert)。赫伯特 得到了在帝王谷發掘的特許權 ,兩人開始了長期的合作。

卡特的夢想是找到圖坦卡蒙的墳墓 。圖坦卡蒙是一位鮮為人知的第十八王朝法老,生活在阿瑪納王朝末期。這位法老的名字被刻在埋藏於帝王谷中的一些物品上。

然而,盡管進行了長期的系統而細致的發掘工作,他所期望的結果也並沒有出現。

1922年夏天,卡那封伯爵決定下一季之後就會 終止資助這個項目 ,這將是卡特最後的機會。

卡特於當年11月1日再次展開挖掘,他鎖定了一塊面向拉美西斯六世墓入口呈三角形狀的區域。

陵墓工人的屋棚遺跡已經陷沒在了沙土中。這個地方似乎很有希望,它離每天引領遊客游覽帝王谷的小徑太近,還未被探察過。

11月4日,卡特的團隊在岩石中發現了一個台階,就在其中一間茅屋的正下方。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又有16級台階被發現,它通向一扇被嚴密封閉的門。毫無疑問這意味著卡特在這座山谷中 發現了一座未被發掘的墳墓 。

帝王谷是一個不尋常的聚會地點,但是為了慶祝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茶點還是出現在這里,以慰勞考古團隊成員。

11月6日,他在英格蘭給卡那封伯爵發了封電報。11月23日,卡那封伯爵和他的女兒伊夫琳(Evelyn)在帝王谷與卡特會合。

美國工程師阿瑟·卡倫德(Arthur Callender)趕到現場協助行動。

這扇封閉的大門在古代曾被打開並重新密封過,上面清晰可見封印和圖坦卡蒙的印章。

在門的另一邊,卡特發現了一條滿是碎石的下行過道,到11月26日已被清理干凈。那天,卡特在過道盡頭那扇密封的大門上開了一個洞,第一次看到圖坦卡蒙墓中令人驚奇的寶藏。

雖然它在法老時代曾被盜墓者闖入過,但並沒有像山谷里的其他陵墓一樣被洗劫一空。事實上, 這位法老的陪葬品庫幾乎完好無損 。

葬禮床

這一驚人發現迅速傳播開來,帝王谷瞬間擠滿了記者、好奇的旁觀者和當局人員,他們都前來圍觀清理這些文物的過程。

卡特處理這些文物時非常小心翼翼,其團隊共花了8年時間才清理出墓中 近3500件物品 。

在此期間,這些出土物被編目、拍照、修復,最後被運到了開羅博物館,如今在那裡可以看到這些珍品。

墓室的第一部分是前廳,裡面滿是隨意堆放的物品:戰車、葬禮床、木箱和器皿、武器、雪花石膏罐、椅子和凳子、珠寶以及衣服。

其中最珍貴的物品無疑是國王的金色王座,其椅背上有年輕的法老和他的妻子安克姍海娜曼(Ankhesenamun)華麗的浮雕像。

在1927年至1928年間,堆放在前廳不遠處一個耳室的物品被移走了。

前廳內還有一扇封閉的門,兩側立著兩尊圖坦卡蒙木雕像。這扇門於1923年2月17日被正式打開,顯露出裡面的景象。

這座陵墓唯一一處有壁畫的就是這間墓室,它幾乎完全被用鍍金木頭建造的木槨占據著,裡面裝有法老的石棺。

墓室通向最後一個房間—— 寶藏室 ,那裡堆放著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物品。這些物品中有一尊雕像,描繪的是伏坐在木箱上、胡狼形象的阿努比斯神。

在一個鍍金的木製聖體龕里發現了4個裝有法老木乃伊器官的雪花石膏制容器,即卡諾皮克 (Canopic)罐。

從1924年到1925年,墓室成為卡特和他的團隊日夜忙碌的地方,但那也是其中一段最微妙的歲月,艱難、謹慎與激動相互交織著。

卡那封伯爵於1923年4月去世,未能在這一工作的關鍵階段提供幫助,既而助燃了「 法老的詛咒 」這一傳說。

《偉大的考古學家與探險家:31個揭秘歷史的考古傳奇》

[意] 馬克·羅塞(Mark Rose)

[比] 埃蒂 ·博恩-穆勒(Eti Bonn-Muller)

[意] 喬治·費雷羅(Giorgio Ferrero)

2020年7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全面了解世界古文明寶藏的網路全書

涵蓋人類歷史上 31個重要的考古發現事件 ,匯集 250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手繪插圖和文物圖片 ,圖文並茂、條理清晰地呈現發掘與探索的史實、秘辛、成果和偉大意義,帶我們足不出戶遍覽這些古文明遺跡,堪稱是一部 全面、權威的古文明網路全書 。

☾考古學家和探險家的極簡傳記

集中呈現 24位考古學家和探險家的傳奇人生 ,帶我們重溫他們那些驚心動魄、熱血沸騰的「發現時刻」,領略考古、探險的獨特魅力,是 歷史、考古、探險愛好者的必讀經典 。

☾專業作者背書

原版引進自 義大利白星出版社 ,由 三位考古學、古物學專家 傾情撰寫,匯集海量史實資料及前沿學術研究成果,以小說般的講述方式進行呈現,專業性與可讀性兼具,成就 值得珍藏的古文明巨著 。

延伸閱讀

《塵封的盛世:探尋古代文明的無價寶藏》

[意] 阿爾貝托·西廖蒂 (Alberto Siliotti)主編

2019年6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這是一本博物館級的 全球「古墓發掘檔案」 。全書以地域為線索,介紹了歐洲、非洲、亞洲和美洲著名的古代墓葬遺址和其中出土的文物、藝術品。

通過 12位 不同領域專家的解析,以及 數百張高清實景照片 ,引讀者為遺址和墓葬的發掘而驚喜,為塵封寶藏的出土而贊嘆;同時,也讓讀者更能感悟不同文明對生與死的理解,領略人類文明的多彩神奇。

⑼ .泰坦尼克號的歷史資料

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又譯作鐵達尼號,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下轄的一艘奧林匹克級游輪,排水量46000噸,於1909年3月31日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港的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動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工試航。

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有「永不沉沒」的美譽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處女航中,泰坦尼克號便遭厄運——它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科夫(Cobh),駛向美國紐約。

1912年4月10日,號稱 「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開始了自己的處女航,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駛往美國紐約。富家少女羅絲(凱特•溫絲萊特)與母親及未婚夫卡爾坐上了頭等艙;另一邊,放盪不羈的少年畫家傑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也在碼頭的一場賭博中贏得了下等艙的船票。
羅絲厭倦了上流社會虛偽的生活,不願嫁給卡爾,打算投海自盡,被傑克救起。很快,美麗活潑的羅絲與英俊開朗的傑克相愛,傑克帶羅絲參加下等艙的舞會、為她畫像,二人的感情逐漸升溫。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面臨沉船的命運,羅絲和傑克剛萌芽的愛情也將經歷生死的考驗。

《泰坦尼克號》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_FYw_HSJBIRpHN7tJ7Scw

?pwd=fpuq 提取碼: fpuq

⑽ 人類賴以生存的恆星,熊熊燃燒的火球,有何奧秘

太陽里有什麼?一場由內而外的星球之旅

簡介:地球接受太陽的照耀已數十億年,你知道太陽的秘密嗎?本文簡單介紹了太陽的內部組成。

1.1 太陽里是什麼?

圖源:Space

太陽影響、塑造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百萬年之久——我們離不開太陽,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了解它所有的秘密。這些謎團比我們想像得有更深遠的影響,因為太陽是我們周圍的恆星當中最易於研究的。經過數十年辛勤的科學研究,我們至少知道了太陽里是什麼樣的,即使我們不能完全理解它是怎麼運作的。在這里,我們要介紹我們生命中每年都要圍著轉一圈的氣體組成的發光的球里包含的東西。

1.2 核反應區

圖源:Space

太陽深處是它的核反應區,這是為恆星提供能量的核聚變發生的地方。這意味著沒有合適的形容詞來描述核反應區有多熱、密度有多大。核的溫度超過了2700萬華氏度(1500萬攝氏度),內部的物質被擠壓在一起,密度比鉛的十倍還要大。

1.3 輻射區

圖源:Space

光子離開核反應區後,就向外移動,開始了漫長的旅程。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每個光子從核反應區到達輻射區的外界邊緣,都需要10萬年的時間,這是因為它們總是上下彈跳,而不是沿直線運動。

1.4 對流層

圖源:Space

對流層的起點是物質密度減少的地方。在這里,從太陽深處開始的熱傳遞繼續進行著。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光子在這個區域加速,熱等離子體的大氣泡迅速上升穿過對流區。

1.5 光球層

圖源:Space

光球層是太陽可見層的最外層,人們常會認為它是太陽的表層。太陽黑子在這里形成,最終到達地球的可見光也從這里出發。光球層的溫度相對溫和,大約在一萬華氏度(5500攝氏度)。

1.6 色球層

圖源:Space

人們通常非常難看到色球層,因為它只是在太陽周圍留下一層微紅的光暈。但科學家們認為,這個不起眼的圈層可能是將熱能從太陽內部傳導到熾熱的外層大氣的關鍵。

1.7 日冕層

圖源:Space

日冕層是太陽的最外層,它非常稀薄,只能在日全食時被看到,因為這時候月亮遮住了光球層的光芒。日冕可被觀測到的時機太少,使得對日冕層的研究非常困難——但今年晚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向太陽發射探測器,試圖解開它揮之不去的謎團。

1.8 太陽風

圖源:NASA

嚴格意義上來說,太陽風並不是太陽結構的一部分,但這些不斷從太陽流出的高帶電粒子流是太陽影響其他星球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地球上,大氣層很大程度上保護我們不受太陽風影響,但是它對衛星和太空旅行還是有巨大的危害。太陽風也定義了我們的太陽系,太陽風所能到達的地方都屬於太陽系。

相關知識

太陽(又稱日),是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13][14]。它的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 106)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3倍;質量大約是2 1030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15]。從化學組成來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73%),剩下的幾乎都是氦(~25%),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16]。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見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非正式地歸類為「黃矮星」[17][18]。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 C),V則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巨變成氦的核聚變反應,其核心每秒鍾能聚變6.2億噸的氫。

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19][20]。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於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從地球上看來,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視星等達到 26.74[21][22]。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23][24]。

BY: Meghan Bartels

FY: Ludwig_XU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多瑞果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WJ網路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原文來自 :3. 原文來自 :https://www.space.com/41439-inside-the-sun-layers.html

注意 :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全文排版 :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

浩瀚宇宙,吾將上下求索,而人類又將如何探尋地外文明?

諾大的宇宙,地外文明驅使著人類的不懈 探索 ,人類在這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頭戴浣熊皮帽子,他們沒有腰佩博伊刀,但他們像早期的拓荒者一般,憑借堅定的信念,憑借無限的熱愛,毅然在荒野中跋涉前行,在「地球的邊境」瞭望,在漫無邊際的漆黑荒涼的宇宙中不懈 探索 。

航天工業的成就、計劃以及人們對宇宙的憧憬每年都會在國際宇航大會(IAC)上展出。大會持續一周,數以千計的火箭工程師、各國國家航天局代表、衛星製造商蜂擁而至,來參加一系列全體成員會議以及令人興奮的航天展覽。與早期開拓美國西部的邊境英雄不同,他們不佩戴軟呢帽和博伊刀,取而代之的是西裝革履。事實上,今天的太空 探索 者與過去的邊境拓荒者除了服裝差異之外,沒有太大區別——盡管都面臨著無數艱難險阻,但他們為那些亟待 探索 的未知世界而深深著迷。

1971年以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就納入了國際宇航大會,成為大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們通常會用一整天的時間展示有關地外文明搜尋的最新數據、技術及其 社會 意義。今年的大會是在溫哥華召開的。這座加拿大的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以十八世紀最有成就的探險家之一英國海軍上校喬治·溫哥華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三面環山、一面背靠太平洋,猶如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鑲嵌在山光水色之中。

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研究范圍非常廣泛,從最新的望遠鏡工程到地外文明發出的信號中可能使用的語言,等等。這篇報告材料字數非常多,可能非常考驗讀者的耐心,因此我精選了下面幾項內容:

加利福尼亞大學嘗試繼續擴大他們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研究生亞倫·帕森斯(Aaron Parsons)展示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光學SETI項目。與其他光學項目一樣,該項目也在尋找恆星瞬間發出的納秒級閃光(十億分之一秒或更少)。該項目運用架設在舊金山以東幾十英里山上的30英寸洛伊施納(Leuschner)望遠鏡,到目前為止已經搜尋了7500個恆星系統和132個星系。

除了光學項目之外,伯克利團隊開創性地提出要嘗試尋找無線電脈沖。這個被稱為天文脈沖(Astropulse)的項目將用超強的計算能力來驗證「無線電波在無邊無際的星際空間中傳播時,其強度會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變得非常微弱」。

伯克利團隊最主要的項目是「搜尋來自近地外智慧生命群落的無線電波計劃V」(SERENDIP V)。該項目使用大型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收集宇宙信號,並為SETI@home伺服器提供數據支持。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信號接收器擁有近10億個波段,總共涵蓋300兆赫的無線電撥號,比有線電視的信號接收器強大將近50倍。

伯克利團隊將SERENDIP項目接收到的百分之一的數據分配給SETI@home網路伺服器。項目期間,有超過五千萬志願者參與SETI個人項目,並在在電腦上安裝SETI@home屏幕保護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參與者的電腦可以在後台利用多餘的運算空間處理數據,每天都有2000多台電腦參與數據處理。這些電腦的計算能力總和相當於一台運算速度高達每秒65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比(2004年)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還要快。

SETI研究所的戴夫·德波爾(Dave DeBoer)介紹了艾倫望遠鏡陣列(Allen Telescope Array)的最新情況。該陣列目前正在加州北部建設,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ATA的碟形天線數量將增長到32個,這些天線足以啟動一些正式的觀測項目。除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學研究之外,ATA-32還將開始其SETI任務——掃描銀河系的中心平面。顯然,銀河系的中心是恆星表觀密度最高的地方,恆星越多發現地外文明的概率越大,觀測項目從這里開始是理所當然的。

得益於專門的光束發射硬體和軟體,ATA-32將能夠同時觀察天空中的16個區域。換句話說,與過去的SETI實驗項目不同,這台望遠鏡將能夠同時檢查許多天體目標。ATA最終將建成一個由數百個天線組成的龐大陣列,至少比之前SETI實驗項目的探測速度快兩個數量級。這個規模空前的項目足以登上新聞頭版。

與上述方法不同,另一種尋找地外文明的方法是尋找建築物。幾十年來,SETI領域有一種流行的假說。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最先提出這個假說,他認為一個真正先進的文明可能會在其母星周圍建設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為該文明的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這樣一個完全包圍恆星的太陽能電池陣列被稱為戴森球體(Dyson sphere)。

這種假說的理論依據是:沒有任何能量轉換器可以達到百分百的轉換率,包括太陽能電池。也就是說,太陽能電池工作時一定有部分能量轉化為熱能的形式,這樣戴森球體就會升溫,向太空釋放紅外(熱)輻射。如果你發現一顆發出比正常情況更多紅外線的恆星,那麼你可能就能確認這個文明的大致生存范圍。

芝加哥費米實驗室的理查德·卡里根(Richard Carrigan)為了尋找這樣的恆星一直在查閱幾年前由IRAS紅外衛星收集的數據,但他始終沒有找到理想的恆星。「路漫漫兮其修遠兮」,然而人們尋找地外文明的熱情絲毫沒有降溫,還有許多像卡里根一樣的人孜孜不倦地在星海里 探索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依靠更先進的紅外望遠鏡可以找到這樣的恆星。

國際宇航大會的SETI會議一如既往的引人入勝。但這並不奇怪,畢竟這3000萬萬億立方光年的宇宙空間可能不僅僅只是一片荒蕪,也可能存在像我們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這多麼令人振奮啊!

BY: Seth Shostak

FY: 周星河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閱讀全文

與國際服如何復制裝備探險家喬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