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旅遊工作的基本之策是什麼

國際旅遊工作的基本之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31 15:12:21

㈠ 國際旅遊業形成與發展的三個階段

1、中國外事接待旅遊發展階段(1950~1977年)
改革開放前,中國因為出入境管制以及戶籍政策管制非常嚴,加上人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還比較低,出入境國際旅遊和國內游基本上都處於停滯狀態,這時期的旅遊特點是以政務尋訪為特色的公務接待以及以外交出訪和考察為特色的外事接待,有少許商務游,但非常少,真正意義上的旅遊特別是是自己出錢消費的旅遊在這個階段基本不存在。
2、中國旅遊業起步階段(1978~1989年)
改革開放後,中國旅遊業發展模式走的是一條超常規的發展道路,即採取「積極發展入境游,適度兼顧發展國內游」方針。可以說,這個時期中央的重視力度很大,相應的政策力度也比較大,有力地推動了當時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使處於起步狀態的中國旅遊業明確了發展思路,很快步入了正軌。依據中國當時的實際情形,採取適合本國狀況的發展模式,使中國旅遊業在短時期內形成了比較強的國際旅遊產業體系,促進了入境旅遊人數的增加和旅遊外匯收入的快速增長,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作用更加突出。
這時期所謂的入境旅遊成為外匯創收的有效手段,有力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改革開放的發展,使得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和選擇的過程中,對旅遊業重視程度也大大提高,進一步促進了旅遊業的良性發展。
3、中國旅遊業持續高速成長階段(1990~2000年)
步入20世紀90年代,旅遊業獲得了全方位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進一步凸現。為了形成全面的旅遊產業體系和完善發展模式,政府在旅遊產業發展方面實施一系列的方針和政策。本階段中央政府所採取的政策發生了如下變化:
(1)本階段旅遊業經歷了從產業地位確立到培育新的增長點的過程,進一步強調了旅遊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
(2)本階段是旅遊產業標准化的階段,中國頒布16項旅遊標准,標准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對服務標准化工作起到了帶動促進作用。
(3)本階段政府主導型的旅遊業發展模式方針發生了重大改變:除了以往大力發展入境游的方針政策外,提出了積極發展國內游以及出台了組織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的辦法。在國家旅遊局提出的「大力發展入境游、積極發展國內游,適度發展出境游」的總體方針的指導下,中國旅遊市場打破了以往以入境旅遊為主的單一格局,出現了入境游、國內游、出境游三大市場,形成了入境游和國內游並進的新格局。
由於經濟發展形勢良好,相關政策的鼓勵扶持,這一時期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誕生了華僑城主題公園:包括1991年10月1日開業的「中國民俗文化村」,1994年6月18日開業的「世界之窗」;1998年9月30日開業的「歡樂谷」......據統計,1999年,華僑城旅遊景區全年接待遊客511萬人。(註:「錦綉中華」開業時間為1989年11月22日)
4、中國旅遊業走向成熟、邁向旅遊強國階段(2001至今)
步入21世紀,為了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的發展,提高產業素質,使中國由旅遊大國走向旅遊強國,中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地方政府也不遺餘力的推動、支持。這一時期中國的旅遊可以說真正迎來的大發展的春天,很多旅遊城市定位更加清晰明確,發展速度非常快,涌現出一批特色旅遊城市,如三亞、麗江、張家界等等。這一時期的發展特點如下:
(1)旅遊業由培育新的增長點到培育增長新亮點過程,不僅突出旅遊業產業地位,而且表明了旅遊業的增長潛力。
(2)旅遊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以國內旅遊為基礎、以入境旅遊為主導、以出境旅遊為補充的發展模式格局,特別是國內游被放到重要位置,突出了國內游在總體旅遊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最近的五年中,無論是國內旅遊人數、還是國內旅遊收入都在波動中得到快速穩定的增長和提高。
(3)本階段國家把對旅遊業的支持力度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不少政策(如2002旅遊工作會議提出的加快西部地區和西藏地區旅遊業發展的步伐,2009年年末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等支持政策),並且從旅遊業發展最為重要的環節(旅遊基礎設施)入手,總體上加強財政性資金和人力投入,從而構築了中國旅遊發展的合力,呈現出大手筆、大旅遊、大市場的發展格局。
(4)本階段是中國初步走向旅遊強國的階段,為提高對外影響力,中央政府採取政策、合理引導出境旅遊市場健康發展,出境旅遊人數在最近五年內穩步快速增長。
2009年我國旅遊業發展態勢良好,具體統計數據如下:
2009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率先復甦、穩定增長,我國旅遊總收入仍然達到了1.26萬億元,增長9.0%,占整個GDP的3.8%。
2009年國內旅遊人數約為1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突破1萬億元,增幅超過15%。
2009年1月至11月,我國入境旅遊人數為1.15億人次,同比下降3%:外匯收入約為390億美元,下降4.5%。
2009年出境旅遊人數約為4750萬人次,同比增長3.6%。

㈡ 旅遊策劃應該怎麼做

旅遊策劃

旅遊策劃的定義
旅遊策劃是用超常規思路和方法,對旅遊城市和景區進行定位策劃、產品策劃和營銷策劃,從而實現旅遊城市和景區獲得突破性發展的一系列方法和行為。
旅遊策劃之定位策劃
旅遊形象定位策劃要做好「三個一工程」,即唯一、第一和專一。所謂「唯一」是指人無我有;所謂「第一」是指要做天下第一;所謂「專一」是指不要隨便改變形象。你不是唯一和第一的東西,遊客就沒有來的必要性,世界最高的山珠穆朗瑪峰,第二高的山在叫什麼?亞洲最大的瀑布是黃果樹,一年四百萬遊客,第二大瀑布叫什麼?做老二就等於失敗!

旅遊策劃之產品策劃
旅遊產品策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先天的旅遊產品即「天造一半」,二是後天的旅遊產品即「人造一半」。對先天的旅遊產品關鍵在於進行概念包裝策劃,即吸引遊客的USP賣點包裝。對後天的旅遊產品重點在於創意性策劃,即以根據本地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為支撐,創造性打造人無我有的項目。
旅遊策劃之營銷策劃
旅遊營銷策劃包括:品牌形象策劃、目標市場策劃、營銷渠道策劃、價格體系策劃、地面推廣策劃、空中推廣策劃、新聞炒作策劃和網路策劃等整合營銷策劃。
旅遊策劃之賣點策劃
旅遊賣點策劃就是USP策劃,其中包括兩個條件:一是每個景區要有一個獨特的賣點,二是這個賣點是被大多數人接受並歡迎的。賣點就是人們願意掏錢消費的特點。民族的不是世界的,只有世界願意買單的才是世界的。特點是不同,賣點是好處。人們是為好處而買單而不是不同!人們不是買洗發水,而是買漂亮的頭發;人們不是買汽車,而是買速度和面子;人們不是買旅遊,而是買身心快樂!
旅遊策劃之廣告策劃
一級市場廣告:旅遊景區周邊重要城市及省會城市,這是旅遊景區初期主要目標市場,廣告方式主要採用網路廣告詳細展示,報紙廣告深度講解,戶外廣告簡明訴求
二級市場廣告: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京津地區、珠三角、長三角。廣告方式主要採用電視媒體空中轟炸,旅遊公司地面推廣
三級市場廣告: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及歐美國家,廣告方式主要採用銷區深入推介,網路鏈接滲透。

旅遊策劃之網路策劃

1、新聞。將企業發生的動態和信息以新聞的形式進行傳播。

2、廣告。採用純廣告的形式進行傳播。

3、軟文。以散文、詩歌、小說、故事等文字形式進行傳播。

4、圖片。用圖片進行傳播。

5、視頻(音頻)。用圖像和聲音進行傳播。

6、活動或者事件。以策劃活動或者事件樹立主題進行傳播。

7、口傳。將感受通過個人的影響力進行傳播。

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的區別?
「策劃」顧名思義就是為「出謀劃策」,「規劃」顧名思義就是「按策劃規定設計」,「建設」顧名思義就是「按規劃設計建造」在旅遊開發的過程順序是,先策劃,後規劃,再建設。即策劃指導規劃,規劃指導建設。沒有策劃指導的規劃是亂劃,沒有規劃指導的建設是亂建。

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公司
熊大尋策劃機構——中國旅遊王牌的策劃者!
(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智業機構)

公司地位:
2006年首屆中國智庫論壇評選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智業機構」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熊大尋策劃機構......

熊大尋:
* 中國十大策劃人第一名,策劃最高獎「金鑰匙」持有者
* 被第三屆中國策劃大會授予「中國策劃新一代掌門人」稱號
* 中國策劃20年十大策劃專家
* 《風光》報道「中國城市及旅遊策劃第一人」
* 《羊城晚報》報道:「中國策劃第三階段的代表人」
* 《經營者》報道:「中國商業模式策劃開創者」;「中國策劃少帥」
* 《新營銷.城市黃頁》報道:「中國策劃界第一怪傑」
* 策劃大理、遵義獲「中國策劃金獎」
* 著作《拳打策劃,腳踢廣告》、《江山入劃》

策劃理念:我出奇招,您出奇跡!
成功策劃中國旅遊王牌:大理、香格里拉、怒江、昆明、遵義、井岡山、南嶽衡山,半年炒熱石屏縣,被雲南省政府稱為「石屏現象」!策劃江川、姚安等地縣市
策劃成果:
一、城市及旅遊案例:
策劃大理:「風花雪月」城市形象口號提出者,從2002年為分水嶺,2002年以後大理遊客總數上升到500多萬人,幾乎翻了一倍!實現引資32億元!本案獲中國策劃金獎.大理市楊暉副市長:「熊大尋的策劃為我們頭腦注入核動力」
策劃香格里拉:《大香格里拉戰略策劃報告》經過上報國務院,到2003年,年財政僅5000多萬元的迪慶獲各種財政拔款及貸款4.2億元,2003年、2004年成為香格里拉縣城鎮開發年,機場兩次擴建,城市功能完善,大香格里拉門戶、中心和客廳的事實形成。
策劃昆明:對昆明國際旅遊節「狂歡之都」的定位及昆明「天天是春節」、「天天都是旅遊節」的策劃成為雲南省旅遊二次創業的標志性起點。
策劃南嶽衡山:曹時桂局長興奮地說:「湖南有5000人每天都在思考衡山的定位,一直懸而未解,沒想到你剛到衡山一天就完美解決了!」
策劃井岡山:被戴詩鵬董事長稱為:「20分鍾挽救了2個億的投資」
策劃遵義:遵義市市長慕德貴及規劃局張繼勇局長:「與我們合作過的策劃大師不少,臉紅過的也不少,唯一能征服四套班子所有人的只有熊大尋的方案,後面我們將請同濟大學和中科院,按照熊大尋策劃機構的策劃來進行規劃。」
策劃石屏:短短半年炒熱石屏縣,半年遊客增加四倍!以「海菜腔,煙盒舞,花腰歌舞甲天下!」打造「中國原生態歌舞之鄉」,形成了轟動全國文化旅遊產業的「石屏現象」。石屏縣建設局局長:「熊大尋給我們的『清泉石上流』這個定位,可以用一千年!」
策劃怒江:怒江州旅遊局李局長感嘆:「熊大尋是上帝派來做策劃的!」
策劃江川:江川縣領導評價:「我們在江川30年,不如熊大尋來3天!」其旅遊局及文化局兩位局長皆用「十分嘆服!」四個字評價熊大尋對江川的策劃。
策劃姚安:姚安縣李書記:「熊大尋為我們做的策劃:中國頂尖!無懈可擊!」
李副縣長:「熊大尋的策劃太牛了!把姚安策劃到了極致!」

策劃宿遷:宿遷市繆市長:「熊大尋的策劃方案我連看了三遍!我相信宿遷會因為熊大尋而聞名中外。」

策劃桂平:桂平市原旅遊局董局長:「聽了熊老師的策劃匯報,我很震撼,我在旅遊局八年從未聽過如此高遠的策劃。」桂平市劉副市長:「我非常敬佩熊大尋的才華!相信我們很快就能按照他的方案實現桂平旅遊騰飛。」

策劃無錫梅里古都:尤鎮長:「熊大尋為梅里古都做的策劃,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震撼』。」

策劃陝西勉縣:縣委王書記:「我做了十年的領導,看了無數的策劃、規劃方案,沒有一個能達到我的思想水平,只有今天,我服了。要是能早十年認識熊大尋,勉縣的旅遊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熊大尋的策劃太震撼了!」
策劃浙江寧海縣:縣委王書記:「熊大尋的策劃方案非常有創意,非常有操作性,我非常欣賞。」

㈢ 中國要成為世界旅遊大國 該採取哪些措施

我國旅遊業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新世紀新階段,既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戰略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世界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較快發展,全球化、區域化合作的日益深化,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加速發展,我國作為世界旅遊大國的形象日益鮮明,在全球旅遊界的綜合影響力顯著增強。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人民生活需求加速向物質與精神並重轉變,休閑消費的大眾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旅遊業發展面臨著更加美好的前景。

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旅遊強國,是全行業在世紀之交提出的奮斗目標。當前,加速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進一步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由滿足基本需求向強化服務質量轉變、由經濟功能為主向經濟社會功能並重轉變,切實推動旅遊業又好又快地發展。當前,旅遊業尤其需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關注以下問題:

旅遊強國指標要進一步科學化

2000年,國家旅遊局面向21世紀研究提出的旅遊強國目標,主要參考了世界旅遊組織的一項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的旅遊接待大國和第四位的客源輸出國」。除此以外,旅遊強國指標還應有哪些具體內容,一直是旅遊業界十分關注的問題。

目前,旅遊業界對旅遊強國指標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對旅遊大國特徵的認識水平,往往把發展規模、在世界排位,以及接近上述預測作為對躋身旅遊強國程度的判斷。對於世界旅遊組織的預測,我們應予關注和重視,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參考,但更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預測不等於一套完整的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也不宜作為衡量我國成為世界旅遊強國的單一指標。

從全球公認的旅遊強國的情況看,衡量的指標是比較寬泛的、多元化的一些數據。既包括了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過夜旅遊接待和旅遊創匯的世界排位,還包括了其它方面的數據指標。從WTTC每年發布的旅遊發達國家的統計數據看,包括美國、西班牙、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在內,不管其旅遊經濟規模是多大,相同的許多項指標佔了全國總份額的10%以上,例如,旅遊收入佔GDP的比例、旅遊就業占的比例、旅遊投資占的比例、旅遊稅收占的比例、旅遊出口占的比例等。這說明,旅遊業發達與否是一個綜合性概念,而不在於單項指標有多大。

近年來,海外人士十分關注我國經濟發展,對強國標准也多有探討,對我們理解旅遊強國有一定的借鑒。例如,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了《中國應為「盛世」做好准備》(2004年11月)的文章,認為強國不應是單一的國內生產總值或人均GDP水平,而應是一個復合型的指標體系,包括人民生活、教科文衛、思想文化等領域都應處於領先地位。

信息產業是旅遊產業的近鄰,都是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在建設強國問題上有一定借鑒性。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和單項產值的世界排位已超過了旅遊產業,但距信息產業強國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2006年,我國以年產9300萬台電腦、4.8億部手機的規模,成為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二大國,但世界各國公認的《全球信息技術報告》將我國排在全球信息化水平的第59位。排在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丹麥、瑞典、新加坡,雖產出規模小於我國,但技術創新和綜合競爭力明顯高於我國。從我國旅遊業發展水平看,我國入境旅遊總量已經超過英國、德國、奧地利、加拿大,但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還不夠強,這也是主要差距所在。

因此,旅遊強國目標是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既應具有橫向的可比性,更應能夠反映綜合產業素質。

旅遊要素建設要進一步產業化

產業化是對產業發展較高的要求,是產業發展機制逐步健全的目標。國家旅遊局在研究「十一五」發展目標時,把完善產業化體系列為三大任務之一,產業化問題受到空前重視。加快旅遊發展的產業化進程,實質上就是從體系和機制上推動旅遊業發展,全面按照產業經濟的發展規律辦事。

對於旅遊產業化問題,業內的研究還較為膚淺,相當一些人認為產業要素發展就是產業化,這種認識有些片面和偏頗。其實道理比較簡單,就如同僅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幾種機械,不能算是實現了機械化;把電話、傳真、電腦等僅作為辦公用具,也不等於實現了信息化。改革開放以來,為促進旅遊業發展,各級政府出台了涉及產業定位、產業政策、產業立法、資金扶持等鼓勵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旅遊各產業要素的發展,但對產業化體系建設則涉及不多。最近10年,國家旅遊局開展了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全國現有271個城市獲得了榮譽稱號,其評價體系包括20大項、176個評分點,既有對發展規模、產出水平、各產業要素的具體要求,更有很多事關發展環境、基礎設施、支撐條件、配套保障等「外圍」性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遊產業化體系的輪廓和框架。

產業化發展不是對所有地區提出的普遍性要求。旅遊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的地方,產業要素還正在萌芽,要求產業化發展是不現實的;而旅遊業已有相當發展基礎,並致力於把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產業的地方,產業化發展則是必然性要求;對於當前全國旅遊業來說,產業化發展則是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是促進旅遊產業升級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基礎。

促進旅遊要素的產業化發展,應著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促進旅遊產業要素的發展與升級。在大力推動產業要素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產業要素的配套發展,努力形成綜合配套、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要統籌協調與相關產業的要素關系,將旅遊新興領域和業態納入產業要素范疇。二是逐步完善旅遊產品體系。要全面提升觀光產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產品,積極培育專項旅遊產品,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復合型旅遊產品體系。三是加快完善協調配套的旅遊要素體系。旅遊業的投資者、開發者、經營者應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建立分工合理的市場利益共享關系;上下游企業之間、相關企業之間、同類企業之間,應實現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集團化、網路化、協作化。四是建立較為完善的旅遊法規、制度和標准體系,努力培育有利於旅遊發展的宏觀環境和旅遊消費環境。五是加快旅遊人才體系建設,積極培育旅遊業發展的良性機制。

旅遊發展機制要進一步市場化

開放性和外向型是旅遊業的天然特徵。旅遊資源的無限性和客源的廣闊性,決定了旅遊業是沒有邊界的,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經濟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市場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但不夠開放的現象仍然存在,並以對內開放不夠最為明顯,成為制約旅遊業發展的重要障礙。一是地方保護壁壘較多,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也影響了對外開放效應的整體發揮。二是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深入建立,一部分旅遊企業仍是國有體制,或者改制不夠徹底。以2005年旅遊星級飯店為例,國有的共5528家,佔全部總數的46.74%,國有的飯店房間62.67萬間,占總數的47.05%。三是市場在配置資源中尚未充分發揮基礎性作用,個別地方以行政決策取代市場規律和市場行為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四是旅遊市場監管過於行政化,動輒採取「運動式」的專項整治,對違規者採取「一次性死亡法」,但並未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大力推進旅遊發展機制的市場化,重點應抓好以下方面:一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旅遊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領導、統籌和推動,但絕不能替代或排斥市場化作用。各級旅遊部門要由對行業具體事務性的管理,轉向對旅遊業發展的促進、引導和服務,為旅遊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二是正確處理政府職能與市場作用的關系。政府要重點在戰略規劃、政策環境、市場培育、市場監管、形象宣傳、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設施建設、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職能作用;市場要重點在旅遊投資、市場開發、產品促銷、經營服務等與旅遊企業經營行為密切相關領域發揮導向作用。三是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並重。要盡快消除行政分割和地區壁壘,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市場准入制度,對從事旅遊經營的各類企業,應公平對待,不得區別歧視。與此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四是進一步創新企業機制。要以資產重組為契機,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內容,以培育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為著力點,深化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

旅遊增長方式要進一步集約化

集約化發展既是增長方式的問題,更是關乎旅遊發展觀的問題。它既是針對具體開發和建設項目的要求,也是對旅遊業總體發展方向的要求。「九五」時期,旅遊行業就提出要集約化發展,但至今成效不夠明顯,粗放型發展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例如, 2005年全國1.6萬家旅行社,僅實現利潤1.27億元;全國1.18萬家星級飯店,僅實現利潤10億元;4392家旅遊區(點),僅實現利潤22.59億元,其中,國內旅行社利潤為-1.7億元、內資飯店利潤為-12.91億元點。

當前,我國旅遊業又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時期,這一形勢非但不利於向集約化方向轉變,反而更易於延續粗放型發展的慣性。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集約化發展已是旅遊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一是隨著旅遊市場的迅速擴張,旅遊消費檔次和水平明顯提升,粗放開發的旅遊產品已越來越沒有市場;二是經過近30年的旅遊開發,大多數品位較高、開發條件較好的旅遊資源已被開發,今後推向市場的旅遊產品只有更具「賣點」,才可能占據一席之地;三是旅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現僅旅遊景區景點就已超過2萬家,被評定為A級(1-4A級)的旅遊景區達3000多家,集約化發展是旅遊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實現旅遊產業發展的集約化,關鍵要解決好以下問題:一是正確處理提升素質與擴大規模的關系。規模是基礎,素質是保障。做強旅遊產業是對產業素質和發展規模的雙重要求,既要在素質上做強做優,也要保持適當的速度和規模。關鍵在於切實轉變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偏重追求速度和規模向提升產業素質和效益轉變。二是科學借鑒旅遊發展經驗。我國旅遊業起步於「一窮二白」的基礎,曾創造了屬於那個時代的不少經驗。例如,「建個大門就收費」的起步發展;「邊開發、邊投入、邊收益」的發展模式;「以旅遊養旅遊」的「滾動發展」等。但任何經驗都是具體環境和條件的產物,不具有時間與空間的廣譜性。無論學習借鑒或宣傳推廣哪一方面的經驗,都應充分考慮時效性、差異性、局限性和針對性,突出強調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鼓勵自主創新,力戒照搬照抄。三是建立旅遊集約化發展的指標體系。這個體系可以包括旅遊統計、旅遊標准、旅遊指標等,除了體現產業規模和增長速度以外,還可反映綜合貢獻率、市場競爭力,也可包括拉動投資、安置就業、增加稅收、促進環保、優化生態等。四是發布旅遊產業政策或旅遊投資指導目錄。要明確鼓勵什麼,引導什麼,限制什麼,對於市場前景不大看好,市場需求明顯萎縮的旅遊項目,例如,一般化的人造景點、雷同化的民俗開發等,要進行警示或加以限制。

旅遊產業提升要進一步國際化

國際化水平是對一個產業與國際接軌程度的全方位、多層次、綜合性反映,起碼應包括三方面:一是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的情況,二是綜合發展水平與國際同一領域的接軌,三是對國際事務的參與程度和影響力。

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化程度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是國際服務貿易的總量和規模。2006年,我國入境旅遊接待1.25億人次(其中,過夜旅遊4991萬人次)、創匯339.49億美元,居世界第5位;出境旅遊3452萬人次,是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上述因素,奠定了我國作為世界旅遊大國的地位。其二是我國旅遊業的對外開放程度。這主要表現在「市場准入」方面。在加入WTO談判中,旅遊業成為服務貿易開放的重要領域。2001年11月入世以後,在飯店(包括公寓樓)和餐館領域,我國提前4年兌現了所有承諾,進入我國的外國飯店管理集團已達37個、世界知名飯店品牌達60個;旅行社領域全面開放,已成立外資旅行社27家(其中,外資控股的7家、獨資的11家),並從7月1日起,取消了對外資旅行社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在注冊資本方面實現了國民待遇。

但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化水平還不算高。目前,我國旅遊企業「走出去」發展的很少,影響力也還很微弱;在借鑒國際經驗、技術手段或發展模式方面,我們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我國旅遊服務貿易雖已有較大規模,但旅遊標准、服務規范等尚未推向世界各國;旅遊部門在世界旅遊組織、PATA等國際旅遊機構中,旅遊企業在WTTC等非政府組織中,尚未發揮與我國旅遊業地位相稱的作用和影響。

當前,加速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化程度,重點應做好下列工作:一是進一步開放旅遊市場。要抓住全面兌現加入WTO承諾的機遇,鼓勵外商投資我國旅遊業,吸引國外知名旅遊企業進入我國,推動國內旅遊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與此同時,要大膽學習和跟進國際上較為成熟的旅遊業態,例如,預訂系統、分時度假、汽車旅館、旅遊宿營地、極限運動,各種形式的俱樂部等,努力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二是積極提升旅遊國際服務貿易水平。要進一步重視入境旅遊的戰略地位,深入研究和開發入境市場,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入境旅遊穩定增長。要進一步重視和發揮出境旅遊的綜合功能,充分發揮出境旅遊在促進民間外交、緩解經貿摩擦、優化外貿結構等方面的作用,為國家「軟實力」提升做貢獻。三是要積極貫徹國家「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旅遊企業到國外投資發展,尤其是到我國出境旅遊較為成熟的目的地開展旅遊接待服務。四是加強國際雙邊、多邊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旅遊國際規則的制定,主動參與國際專業問題的研究和國際性的交流項目,積極反映我國旅遊業的利益訴求,發揮我國對世界旅遊業的建設性作用。五是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形象。為了維護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的尊嚴和權益,應適時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提出接待中國旅遊的必要條件,例如,提供中文翻譯、尊重飲食習慣、保證服務質量等,不斷提高我國作為旅遊大國的地位。六是加速旅遊人才隊伍建設的國際化。要本著「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原則,進一步拓展國外培訓的渠道,有計劃選派各種層次的、市場急需的旅遊人才到國外培訓,同時積極吸引在海外學習、工作的旅遊人才回國就業,適量選聘外國高級旅遊經營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適於旅遊強國需要的旅遊人才隊伍。

(配文)

中國旅遊消費正處在「爆發性增長」前夜

國家旅遊局綜合司

旅遊業被譽為全球經濟發展中規模最大、增勢最強、前景最好的產業之一。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20世紀 90 年代初,旅遊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總收入超過了石油和軍火工業。

目前,在世界旅遊業的排位中,中國已經從1978年的40位之後,躍升至世界第4位。

我國旅遊業發展起步於改革開放,得改革開放之勢,借改革開放之力,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從事業接待向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由旅遊資源大國向世界旅遊大國的歷史性跨越。2006年,我國接待海外入境旅遊者1.25億人次(其中,過夜遊客4991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340億美元;國內旅遊接待人數13.9億人次、旅遊收入5830億元,是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之一;出境旅遊3452萬人次,位居亞洲第一位。

旅遊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僅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了國家「軟實力」,而且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求,促進了全面小康與和諧社會的建設。

「十一五」是我國旅遊業繼續大發展的重要時期。旅遊發達國家的發展實踐表明,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將進入旅遊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據此並參考相關因素,業內專家判斷,目前我國旅遊消費正處於爆發性增長的前夜。主要依據:

第一,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旅遊業成長的土壤,旅遊業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劑。中外旅遊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國民經濟的發展變化直接影響著旅遊業的發展狀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較高增長,按照2005年修訂後的GDP數據計算,1979-2004年均增長率為9.6%,近三年仍連續保持10%左右的增長。目前,我國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預計2010年人均GDP將接近3000美元。這表明,我國人均GDP接近於旅遊消費「爆發性增長」的低線已為期不遠。從現實情況看,我國的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和北京、上海、天津等近40個縣級以上城市,人均GDP已經達到3000美元。

第二,我國旅遊業在全球增長最快。從20 世紀90年代開始,東亞太地區旅遊業迅速崛起,到2002年首次超過美洲,躍居世界第二位。我國旅遊業發展速度更快,「九五」以來以10%左右的增幅,高於全球旅遊業平均增幅3-5個百分點。由此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最近,根據我國旅遊業的強勁增勢,世界旅遊組織再次預測實現兩項指標的時間將提前至2015年。屆時,我國入境旅遊可達2億人次,國內旅遊26億人次,出境旅遊1億人次。

第三,大眾化旅遊迅猛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遊活動明顯向大眾化、生活化方向轉變。休閑是小康社會漸進與發展的重要體現,並且是與小康社會密切相關的新興生活方式;而旅遊是休閑的重要表現,旅遊業是休閑產業的主體性、緊密型產業。黃金周旅遊所以熱度不減,主要是迎合了大眾休閑的消費需求,並順應了日漸增長的消費趨向。我國自2000年「十一」實行首個黃金周以來,至今已經過了20個黃金周,累計接待國內旅遊17.9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40億元;黃金周出行人數從1999年「十一」的4000萬人次,迅速增長到2007年「五一」的1.79億人次。黃金周旅遊人數及收入幾乎呈指數上升,說明黃金周已成為規模龐大的大眾化市場,已經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長,類似黃金周等大眾化休閑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的選擇。據全球著名的傳媒機構尼爾森公司最新的調查,近年來,我國消費者的個人收入年均增長10%,超過半數(53%)的消費者計劃把節余的資金花在休閑旅遊上,其比例居亞洲14個國家之首,高於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和印度等。休閑旅遊的盛行突出表現出人們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有了明顯轉變,其注意力更多地從工作轉向休閑和娛樂。所謂的工作與休閑兩不誤,是大眾化休閑旅遊猛增的一個明顯特徵。

第四,國家經濟強大、基礎設施極大改善。我國社會安定團結,經濟高速發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日新月異,這些都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環境。民航、鐵路、公路、支線機場等旅遊交通條件有了根本性好轉,旅遊目的地可進入性大大提高。2006年,隨著與南美航線的正式開通,我國民航萬里航線進程加快;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全國鐵路六次提速,鐵路建設已步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公路在客運量、貨運量、客運周轉量等方面更是遙遙領先於其他運輸方式的總和,目前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連接率將達到85%,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5萬公里。旅遊景區、飯店、旅行社等直接領域數質量明顯提升。目前全國旅遊景區達兩萬之多;星級飯店近14000家,其中五星級298家;旅行社近兩萬家。其他如旅遊娛樂、旅遊購物等環境也有了根本性改變,質量進一步提高。中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足以開發滿足各類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目前,觀光旅遊是旅遊業的主體和基礎,但度假休閑旅遊快速發展,引領旅遊業的發展方向,近些年開發的許多旅遊項目順應了發展趨勢,全國涌現了一大批品種齊全、檔次較高的度假旅遊產品。從旅遊住宿、旅遊交通到旅遊產品,努力消除短缺「制約點」,旅遊生產力大大提高,確保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朝陽產業,前景無限。我國旅遊業能否適應這個爆發性增長機遇期的到來,根本的是能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提高保障能力是前提。目前我國人均國內旅遊僅僅只有1次,而韓國已經達到9次,我國人均出遊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預計2010年我國人均出遊將達2次以上,這就要求交通、鐵路、公路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應配套發展,確保硬體支撐條件跟得上,以充分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改善產品結構,實現由觀光產品為主向度假休閑產品的轉變,不斷優化旅遊產品結構,進一步適應市場多元化的需求。不斷提升產業素質,著眼建設旅遊強國,努力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由滿足基本需求向強化服務質量轉變、由經濟功能為主向經濟社會功能並重轉變,加快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旅遊產業素質,從根本上增強國際競爭力。

21世紀的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一輪上升期,這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國民旅遊消費又處於爆發性增長的前夜,更是為我國旅遊業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內動力。抓住機遇,科學發展,我國旅遊業必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躋身於世界旅遊強國之列。

㈣ 世界旅遊業的主要發展趨勢是什麼

世界旅遊業從形成到發展,現在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21世紀將是旅遊業的第二個黃金時代。旅遊業將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旅遊者將達到空前的規模,來自各個國家、各個階層的旅遊者將把他們的足跡印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盡管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以及旅遊業的發展模式不同,但就整個國際旅遊業來看,將出現下列發展趨勢。
一、旅遊業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
旅遊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產業,每年國際旅遊業的交易額已超過3000億美元。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00年底,國際旅遊人次可望達到6.6億,相當於世界總人口的10%左右。旅遊收入將增至5000 億美元,旅遊業將取代石油工業、汽車工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創匯產業。1992年世界旅遊與觀光理事會根據總收入、就業、增值、投資及納稅等幾個方面的分析,證明旅遊業作為世界上最大產業的態勢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遊與觀光理事會指出:旅遊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旅遊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就業部門,共產生1.27億個工作崗位,約佔世界勞動力總數的6.7%;旅遊業是創造高附加值的產業, 其增值額已達到14490億美元;旅遊是各國財政中主要的納稅產業之一, 全世界的旅遊企業及從業人員的納稅總額高達3030億美元。旅遊業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僅是產生的產值和提供就業崗位的貢獻,它同時還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的經濟效益。
二、國際旅遊區域的重心將向東轉移
歐洲和北美是現代國際旅遊業的兩大傳統市場。在80年代以前,它們幾乎壟斷了國際旅遊市場,接待人數和收入都佔世界總數的90%左右。80年代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區一批新興市場的崛起,使國際旅遊業在世界各個地區的市場份額出現了新的分配組合。尤其是東亞、太平洋地區,近些年來,國際旅遊增長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達到7.5%。預計到2010年國際旅遊者人數將達到1,9億。 在邁向21世紀的發展中,歐洲和北美地區國際旅遊市場上的份額將呈進一步縮小之勢,旅遊重心由傳統市場向新興市場轉移的速度將會加快。隨著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繁榮,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去鄰國度假者必定會增加,區域性國際旅遊將大大發展。特別是隨著全球經濟重心也相應東移,使亞太地區成為未來國際旅遊業的「熱點」區域。從中國的情況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間來華旅遊入境人數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長。1998年旅遊入境人數達6347.84萬人, 顯示出非常強勁的增長勢頭。
三、國際旅遊客源市場趨向分散化
長期以來,國際旅遊的主要客源市場在地區結構上一直以西歐、北歐和北美為主。這兩個地區作為現代國際旅遊的發源地,其出國旅遊人數幾乎占國際旅遊總人數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遊客源國中,除亞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亞外,其餘大都集中在上述兩個地區,其中僅德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就占國際旅遊消費總支
1/3

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國際旅遊客源市場在地區分布上畸形集中的局面,同樣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特別是當代世界經濟正在迅速分化和重新改組,初步形成了北美、西歐、日本、獨聯體、東歐和第三世界等6 大經濟力量相抗衡的態勢,直接影響各地區國際旅遊客源的發生、發展、消長和轉移,從而導致客源市場分布格局由目前的集中漸漸走向分散。到21世紀初,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脫穎而出的新興工業國,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可能逐漸取代傳統的旅遊客源國,而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市場。中國目前私人出境旅遊人數較少,但增長速度較快。 1994 年至1998年五年間,私人出境旅遊人數平均年增長18.6%。出境旅遊正在逐漸形成規模。
四、國際旅遊方式趨向多樣化
從近年來國際旅遊業發展的特點看,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眾多旅遊者越來越不滿足多年一貫制的觀光旅遊,而希望能夠在旅遊中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積極的探索、參與和休息,人們將更加重視精神疲勞的消除,這樣就要求旅遊企業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那些單純遊山玩水的消遣觀光,將逐漸為多樣化的旅遊方式和項目所取代。國際上傳統的旅遊方式分為四種,即娛樂型、觀光型、療養型和商務型,大多數旅遊活動更多的是各種方式特徵兼而有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方式是由其資源條件、地理位置、市場條件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同的旅遊方式也有不同的產品、價格、市場對策等,同時旅遊者也有不同的消費要求和消費特點。當今,國際旅遊消費動向的重大變化是消費由「目的」變為「手段」,人們消費是為了實現自我愛好,為了自由娛樂,表現豐富的感情等。傳統的觀光、娛樂等旅遊方式已不能滿足旅遊者的需求。旅遊方式朝著個性化、多樣化、文化化的方向發展,各種內容豐富、新穎獨特的旅遊方式和旅遊項目將應運而生。
五、中遠程旅遊漸趨興旺
旅遊距離的遠近受限於時間和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在本世紀上半葉,人們大都只能藉助於火車和汽車進行旅遊活動。當時飛機速度既慢且票價昂貴,還很不安全。因此,那個時代的人一般只能作短程旅遊。中、遠程旅遊,特別是橫渡大洋的國際旅遊的興起,是二戰後航空運輸大發展的直接結果。目前,飛機的飛行速度越來越快,續航技術日新月異,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距離在旅遊限制因素中的作用日趨減弱,人們外出旅遊將乘坐更快捷的飛機和高速火車。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新一代的超音速飛機,從倫敦飛到東京,航程9585千米,只需3小時; 短途旅行可坐時速550千米的超導火車, 速度比現在的高速火車快近一倍。加之閑暇時間增多,今後將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遠程旅遊的行列中來。1983年,歐洲共同體國家出國旅遊者中,7
9.7%的人是到毗鄰國作短程旅遊,中、遠程旅遊者僅佔20.3%;到1995年,出國作短程旅遊的那部分人數下降到72.7%,中、遠程旅遊人數升至27.3%。另據國際航空協會估計,世界航空運輸中,長途航運將成為主要手段,距離在2400千米以上的長途客運量可能從目前占航空客運量6%劇增至40%。因此,隨著更加快捷、安全、
2/3

舒適、經濟的新型航空客機投入運營,全球性大規模的中、遠程旅遊將成為可能。
六、國際旅遊對旅遊安全更為重視
世界局勢的緩和,使世界避免爆發全球性毀滅戰爭成為可能,但世界上局部戰爭和沖突時有發生。民族沖突、宗教沖突、國際恐怖主義將隨時對國際旅遊業的發展形成局部威脅。在具備閑暇時間和支付能力的條件下,惟一能使旅遊者放棄旅遊計劃的因素就是對安全的顧慮。旅遊者考慮的安全因素主要有:局部戰爭和沖突,恐怖主義活動;旅遊目的地政局不穩定,傳染性疾病流行,惡性交通事故的發生,社會治安狀況惡化等。旅遊者只有對各方面的安全因素確定無疑後才會啟程。因此,各旅遊接待國或地區都愈來愈重視安全因素對市場營銷的影響,力求從每一個環節把好安全關。針對一些不可預測的不安全因素為遊客預先代辦保險,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遊客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面,一旦事故發生,可以將其對市場的沖擊力減少到最低程度。

㈤ 試結合我國國際旅遊業的實際情況,論述如何制定我國的旅遊價格

旅遊管理旅遊經濟學試卷 不全面 但有些點可以用 不過實在沒完整答案

旅遊價格是人們為實現特定目的離開常住地去往他處綜合性消費價值的貨幣表現,是與旅遊消費相關的各種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的總和。作為整個價格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旅遊價格是調節旅遊市場供求關系和協調各相關經濟主體利益關系的重要經濟杠桿,它不僅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6要素,而且涉及旅遊景點、旅行社業、飯店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通訊業等領域,並始終貫穿著旅遊商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諸環節。入世後,隨著旅遊業競爭的加劇,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超前性與旅遊管理體制的滯後性之間的矛盾已嚴重阻礙我國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全面、深入地探討我國旅遊價格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政策,對實現我國旅遊業跨越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現狀分析

縱觀我國旅遊價格的歷史沿革,大體經歷了政府福利型(1950~1978年)、計劃主導型(1979~1991)和市場主導型(1992~)等3個階段。自1993年4月國家旅遊局會同國家物價局發布了《關於國際旅遊價格管理方式改革的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來,我國的旅遊價格改革基本適應了經濟體制的轉軌,逐步建立起了旅遊價格管理的中央和地方兩級協調制度,豐富了整個價格改革乃至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旅遊業的快速增長和國民經濟結構的逐步優化,促進和帶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建立了高效的旅遊價格管理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和價格形成方面起決定性的作用。旅遊價格的形成與管理也是在不斷總結經驗與提高認識基礎上逐步發展和完善的。目前,在旅遊價格的各構成要素中,旅遊交通價格、主要景點景區門票價格仍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而旅遊飯店、餐飲、娛樂、購物等項目價格由經營者自主定價,價格主管部門的管理重點將放在規范價格行為上,而不再參與具體價格制定工作。另外,旅遊行業的主管部門也積極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情況、新局面,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職能部門以各方利益的「協調者」和旅遊市場秩序的「維護者」的身份管理旅遊價格,使得市場在旅遊價格決定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旅遊價格管理部門角色的轉變和旅遊價格形成機制的變革,是旅遊市場高效運作的保證,也是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二)形成了較為合理的旅遊價格體系

旅遊價格體系的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是一項綜合性的大系統,各個旅遊經濟活動主體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旅遊價格的決定與調整,而旅遊價格體系是否完善健全反過來又會影響旅遊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行為,從而對整個旅遊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過去我們的旅遊價格體系過於僵化,沒有層次性和靈活性,往往表現為「鐵板一塊」,旺季淡季一個價,組團散客一個價,制約了旅遊產業的發展。通過旅遊價格管理體制的改革,將旅遊產品的定價逐步下放,各旅遊經營者有權根據市場供求情況採取更為靈活多樣的旅遊價格,豐富了旅遊價格的品種,增大了其調控旅遊市場供求關系的功能,把旅遊市場推向了更開放、更繁榮的新局面。如旅行社推出了統包價、半包價和小包價等多個價格品種,景點景區按旅遊旺淡季和旅遊人數不同推出了相應的旺季價、淡季價和團體優惠價,旅遊飯店推出了午夜房、兩天三晚周末房等等,形成了較為合理的旅遊價格體系。

(三)適時推出了景區門票的「一票制」

旅遊產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各景點景區的開發投資熱,使旅遊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長足的發展,為旅遊者瀏覽參觀提供了便利,但一哄而上的投資旅遊景區建設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如景區內管理混亂,出現了「多頭管理卻無人負責」的現象;亂收費、多收費、漫天要價、欺詐遊客問題突出;掠奪性的開發建設,不注意環境保護和永續使用,使一些景區的游覽價值大幅下降等。為了改變景區內管理收費的混亂局面,確保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大部分旅遊景區推出了「一票制」,並明確規定「游覽參觀點門票實行一票制,對於確實需要單獨設置門票的,須報省價格主管部門審批。」一票制的推出有利於明確並協調景區各相關單位的利益,解決亂收費問題;有利於保護景區資源和價格穩定;有利於降低景區管理成本,裁減冗員,是提高景點景區旅遊質量,維護旅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大舉措。

(四)重點旅遊景點的門票價格制定實行聽證制

門票價格聽證是指由旅遊門票價格主管部門組織社會有關方面,對制定或調整門票價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論證。《政府價格決策聽證暫行辦法》明確把主要旅遊景點門票列為需要聽證的商品和服務,舉行門票價格聽證會是實現政府價格決策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的重大舉措。如2004年12月,受湖南省物價局的委託,湖南省張家界市物價局主持召開了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對張家界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提出的調整核心景區門票價格方案進行了公開聽證。聽證代表由消費者代表(含消協團體代表)、經營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代表、相關部門代表組成,他們對申請方案進行了廣泛的論證和分析,並且充分表達了各自的意見和觀點。這種門票價格決策聽證制度使政府價格決策更加公開、透明,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增加了與會各方的市場意識和群眾觀念,協調了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利益和立場,是旅遊價格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

二、我國旅遊價格管理改革背景分析

(一)旅遊價格管理自身存在弊端

(1)旅遊市場競爭過度,旅遊價格秩序混亂。我國旅遊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高利潤行業發展到目前的低利潤甚至負利潤的行業,表明我國旅遊產業事實上已經步入了供過於求的局面。這種因供過於求所致的旅遊市場無序的、惡性的削價競爭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部分景區(點)的門票價格過高。據調查,我國不少旅遊區(點)的門票價格普遍「高」得驚人,在門票價格高的旅遊景區中,又以模擬仿造的「城」、「都」、「窗」、「館」之類的所謂文化景觀的門票價格偏高,且遊客普遍認為它們的文化品位、文化內涵「不值這個價」。「高定價、高回扣」,不正當競爭愈演愈烈,有的擅自搞「園中園」亂收費,在公園中硬塞進一些粗俗的表演和格調低下的游覽項目,搭車收費,一些飯店、餐館、娛樂場所不按規定明碼標價,高收費低服務,混水摸魚、「野馬」橫行,肆意宰客。二是賓館飯店價格過低。由於政府有關部門對旅遊項目投資的規模和結構把關不嚴,以致我國不少地區出現賓館、飯店供過於求,旅遊項目重復開發建設,旅行社發展失控,導致僧多粥少,經營者無奈只好實行「高標價」下的「高回扣」政策。這種現象主要存在於旅行社、賓館飯店和風景區等同質產品市場。不少旅遊企業,為了獲取最大限度的市場佔有率,完全不考慮利潤收益情況,盲目地大幅度削減旅遊產品價格,與同行展開惡性競爭,對行業協調造成極大破壞。而另一些旅遊企業為了保住或奪回自己原有的市場,也不得不紛紛削價參與競爭,如此反復,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旅遊企業自身利益嚴重受損,甚至連企業的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維持。 三是旅遊社低價惡性競爭,「零、負團費」現象時有出現。調查發現,一些個體旅遊社經營主體為了爭奪客源,紛紛採用降價這一低級而又直接的競爭方式,有的甚至不但不收取費用,還以各種方式對旅客進行獎勵和補貼。正規旅行社為應付旅遊個體經營主體的低價、「零、負團費」的做法,不得不也以低價相迎。這種低於成本的、惡性的削價競爭只會使旅客們的旅遊質量大幅下降,高額回報大行其道,嚴重擾亂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使旅遊市場環境趨於惡化,與其「朝陽產業」的產業特徵背道而馳。四是旅遊娛樂購物環節價格極不規范。調查發現,旅遊娛樂購物場所虛高定價、高回扣,導游私拿回扣、索要小費、欺客宰客等價格欺詐、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經營現象較為嚴重,旅行社與飯店、游覽參觀點單位、涉外商店等仍存在價格結算問題。一些定點旅遊購物商店和娛樂場所以高額回扣誘使導游和司機,從而出現在接待中總是安排遊客購物和消閑消費;加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天高皇帝遠」、監管不嚴,致使風景區內的一些兜售旅遊紀念品的小商販往往擅自哄抬物價,全然不顧其商品的質量和真正價值,從中牟取暴利,造成旅遊產品的價格與其價值嚴重背離,極大地損害了旅遊者的利益,也嚴重製約了當地旅遊產業的健康發展。

(2)旅遊價格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不夠健全。從旅遊業發展初期到現在,國家和地方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旅遊市場及其管理的法律、法規、條例。特別是近幾年來,全國和各省區直轄市的價格法制工作進展加快,先後頒布、修定了一批涉及到旅遊市場價格的法律、法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決旅遊糾紛、規范旅遊市場的作用。但目前直接涉及旅遊飯店管理和價格的法律法規極少。對於旅遊產業中的另一支柱行業旅行社業,雖然相關法律法規不少,然而大都只側重於強調縱向法律關系,即強調政府對旅行社的管理和控制,而對於旅行社經營活動方面及旅遊者與旅行社關系方面的規定很少,以致在出現問題時,執法部門很難找到適用的法律條文。旅遊價格管理立法滯後降低了打擊旅遊價格違法行為的有效性,形成了對旅遊產業健康發展、依法管理的制度約束,應當予以大力推進和建設。

(3)違反旅遊價格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未受到相應的打擊。由於旅遊價格管理的嚴重缺位,旅遊價格監管法規體系的不健全,加之政府職能部門對違反旅遊價格管理行為打擊不力,不能將旅遊經營者的行為有效控制在現行法律、法規容許的范圍之內,導致「劣商驅逐良商」,從而致使我國旅遊市場價格一直比較混亂,一些旅遊經營者的行為極不規范,大量違反旅遊價格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層出不窮,嚴重擾亂了旅遊市場的正常秩序。如在一些旅遊景點景區的門票上,隨意更改票價、強行投保、強行交納森林防火費;在旅遊旺季,旅遊企業服務質量並沒有隨旅遊價格水漲船高,多收錢少服務、欺詐宰客等行為經常發生;導遊人員變成了「導購」、「導餐」人員,強買強賣、高額回扣等現象屢見不鮮;一些商家違反明碼標價規定、違背誠信原則,大打虛假廣告,誤導旅遊者上當等。可以認為,造成這一混亂局面,除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嚴、打擊不力外,也說明了我國當前旅遊行業自律還是太弱,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我國旅遊價格管理自身的種種弊端,如若處置不當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進而危及我國旅遊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首先,它將嚴重影響旅遊服務行業的整體經濟效益,降低旅遊創匯效率,加大了創匯難度,致使外匯流失嚴重。其次,這種過度的削價競爭也使旅遊市場環境更趨惡化,使消費者對旅遊服務的價格、質量產生混亂,無所適從,致使旅遊外銷價格結構不合理,使從事旅遊接待和飯店經營的旅遊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沒有充足的積累去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多種旅遊設施,提高全行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最後,旅遊價格混亂,也使遊客對我國形象的評價下降,會形成很壞的廣告效應,減少潛在客戶及回頭客,長久以往將嚴重損害我國旅遊業發展。

(二)入世對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的影響

旅遊業是一個市場准入較為寬松的行業,幾乎沒有多少壁壘門檻,因此,其對外開放程度相對其他行業要高。我國旅遊業在經過20多年發展後已具有相當的產業規模和一定的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筆者以為,入世雖對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的整體影響是積極有利的,但同時又將挑戰我國旅遊管理體制。一方面,它將加劇我國旅遊管理的復雜性。入世雖然能夠給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帶來許多機遇,但是國際旅遊資本和國外大型旅遊公司的進入,將會加快國內旅遊行業的大調整和大洗牌,國內多數中小型旅遊公司將面臨著重組和倒閉的危險。按照我國加入WTO的承諾,我國旅行社行業將逐步放開合資旅行社中外商出資比例限制,在2003年底以前允許外商在合資旅行社中控股,在2005年底以前允許成立外商獨資旅行社。隨著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旅遊業的經營主體將日益多元化,這將加大我國旅遊管理的難度,從而給旅遊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現行旅遊管理體制也難以適應新形勢要求。我國是一個正在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中國家,體制因素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國旅遊業採取的是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戰略,至今實行的仍是根據1981年《國務院關於加強旅遊工作的決定》的精神,按照「統一領導,分散經營」的原則建立並實行政企分開的兩級管理體制。正是這種典型的部門管理體制,造成旅遊行業內部矛盾重重,旅遊市場混亂。當前旅遊行政部門由於缺乏宏觀調控的權力和手段,難以對旅遊業實行全方位的行業管理,使得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國內原有的旅遊市場秩序不規范,旅遊法規不健全,入世後隨著競爭的加劇,這種旅遊業發展的超前性與旅遊管理體制特別是旅遊價格管理體制的滯後性之間的矛盾已嚴重阻礙我國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完善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的政策選擇

黨的十六大提出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體系,而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市場的價格行為需要規范、統一、公開、有序。因此,旅遊價格管理要符合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長遠來看必須放鬆政府管制,堅持做到規范旅遊價格行為,發揮旅遊價格合理配置旅遊資源的作用,引導經營者運用價格手段開展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以保護旅遊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從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與價值規律的作用,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一)建立健全旅遊價格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市場經濟的建立、政府職能的轉變,使得行政命令不能再成為政府管理經濟的主要手段。具體到旅遊價格管理方面,就是要求物價職能部門通過深入的旅遊市場調查,發現當前旅遊市場價格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並且制定出符合旅遊產業發展、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規章制度,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製度與環境支持。第一,應實行旅遊標准化工程,通過制定國家或行業標準的旅遊合同文本來取代目前各旅行社自製的旅遊合同,以保護旅遊活動中的弱勢群體--旅遊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為日後可能出現的旅遊價格糾紛提供處理依據。第二,應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多方面協調機制,即國家旅遊局會同國家物價局等有關部、委、局,協調國內有關旅遊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整幅度和出台時間;各省旅遊局和物價局協商本地區有關旅遊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價幅度和出台時間;同時還應主動聯合與旅遊密切相關的交通、市政、文化、園林、林業、水利、文物等部門,通過建立有效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以形成綜合旅遊價格管理能力。第三,應構建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價格法規框架。

一方面,要根據國家現有的有關法律法規,從我國國情出發,大膽探索並制定出與旅遊價格配套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另一方面,也要以法制性規制來取代經濟性規制,對旅遊不正當競爭應進行法制化管理,加強聯合執法,依法維護良好的旅遊市場秩序。第四,應增強旅遊市場的信息透明度,引導旅遊者合理流向。中央和各省級物價部門應當時刻關注旅遊市場價格動態,做好旅遊價格與收費標準的預報工作,並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和現行價格水平,對下一年度市場價格行情作出適當預測。同時,還應加強與旅遊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的聯系,圍繞突出的旅遊價格矛盾開展協商對話,引導和規范旅遊市場競爭,調節其供求關系。

(二)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調控作用

對於入世後如何進行旅遊價格管理,目前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主張大部分旅遊價格實行政府定價;另一個觀點則主張全面放開旅遊價格。筆者以為,持前者觀點者明顯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思維模式在工作中的反映,它不符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持後者觀點者表面看起來似乎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其實違背了《價格法》,也不符合當前我國旅遊市場的實際。可以想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產業走上市場化發展的道路將是必然趨勢,政府將逐漸從旅遊市場退出,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和價格形成上起基礎作用。但是這種政府退出只能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和調控市場方式的轉變,因為大量事實表明,市場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如果沒有政府部門這只「看得見的手」,的適當介入,旅遊市場競爭同樣無法實現高效率。特別是在當前旅遊市場化發展的初期,旅遊價格基本放開之後,市場上出現了大量不規范的價格行為,價格欺詐嚴重,價格秩序混亂,各種亂漲價、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旅遊市場出現了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的局面。因此,旅遊價格的管理部門必須提高旅遊價格管理的全面性和權威性,充分利用價格杠桿來開發旅遊資源和發展旅遊產業,切實加強和改進旅遊價格管理,建立健全宏觀價格調控機制,完善價格形成機制,規范和引導旅遊市場價格競爭行為,實現旅遊產業的高效、平穩運行。

(三)大力加強旅遊價格執法監督檢查

對於旅遊市場上出現的價格違法、欺客宰客現象,必須下大力氣進行整治。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既要當好價格監督檢查的「裁判員」,還要當好調定價與仲裁價格的「裁判員」,共同做好旅遊價格執法監督的檢查工作以及對政府價格政策、法規、政府定價行為的評估等。第一,要完善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機制。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繼續深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工作的領導,加強與公安、交通、工商、監察、質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旅遊市場綜合治理力度,對旅遊市場價格秩序進行定期清理整頓,從而解決旅遊行業有法,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制止牟取暴利暫行規定》、《關於制止低價傾銷行為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第二,要建立旅遊價格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制度。為進一步加強旅遊價格行政執法工作管理,保證嚴肅執法,提高辦案質量,維護國家的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必須制定旅遊價格監督檢查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辦法。第三,要解決好「裁判」相對人自覺守法、依法辦事的問題。即通過聘請旅遊服務質量監督員,加強價格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行政執法檢查,形成強有力的旅遊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和旅遊服務質量監督網路,從而將行業管理行為和旅遊執法行為置於有效的監督之下。在行政執法檢查中,不僅要檢查價格主管部門、價格工作人員依法行政、依法治價情況,而且還要檢查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經營者等價格管理人的知法、守法情況,以提高社會的價格法制水平。

(四)完善旅遊行業協會組織的價格自律職能

國際經驗表明,旅遊價格管理應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強化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職能。因此,作為溝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與旅遊企業的橋梁和政府宏觀管理與企業微觀運營管理的中介工具,旅遊行業協會一旦發現企業存在低價傾銷或者價格壟斷行為,應從維護本行業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對其進行勸阻,並報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進行查處;對過度的價格競爭引致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現象,旅遊行業協會應該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產品的經濟技術標准、產品質量、性能標准規范,並組織和監督企業嚴格執行,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和政法部門,對通過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降低技術、質量、性能標准方式達到降價銷售目的的惡劣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在完善旅遊行業協會組織價格自律職能的同時,還應在地方性旅遊立法中規定旅遊企業必須加入行業協會,把質量保證金管理從政府轉向協會,減少保證金交納額度以增加激勵;以保證金利息代替會費、運作費,由政府推進旅遊行業協會成為旅遊行業管理主體之一。這樣,由於大部分的政府管制內容(如旅行業經營許可證、飯店餐飲企業的評星定級等)變為由行業協會承擔,無疑將大力推動旅遊行業協會在自律、協調和監督方面的職能作用,促進旅遊產業的長遠發展。

(五)加強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培訓工作,樹立面向全球的旅遊價格管理理念

旅遊業屬於勞動和知識密集型的服務產業,旅遊人力資源是旅遊企業最主要的資本。人世後,旅遊企業更需要新型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的支撐,留住人才對旅遊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下更好地生存發展顯得更為重要。筆者以為,我國旅遊跨越式發展目標能否實現,主要取決於旅遊人才的數量與質量;而要真正搞好新時期旅遊價格管理工作,就必須抓緊構築旅遊管理人才制高點,著重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具備全球旅遊價格管理理念的旅遊從業人員隊伍。為此,必須加大對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各地旅遊物價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國家政策和旅遊產業價格管理的中心任務,對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採取職業教育、分層培養、輸送到國內外深造等培訓方式,通過理念、方法、內容和管理等創新培訓和職業道德、紀律教育的強化,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充分發揮中高級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的龍頭作用,從而實現快速提升旅遊價格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樹立我國旅遊業在國際上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㈥ 我國應如何開發國際旅遊市場,採取何種措施吸引更多國際旅遊者

(一)中外旅遊市場營銷比較
1 .中外旅行社營銷管理比較
由於中外旅行社的市場不同、國情不同、發展歷程不同,因而在營銷管理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 l )旅行社營銷觀念比較
在營銷觀念上,中外旅行社之間受歷史因索的影響,二者之問差異明顯。西方旅行社的營銷觀念,深受其成熟的市場經濟的影響,歷經了市場營銷的整個發展演進過程,已由傳統的營銷觀念轉變成現代營銷觀念,在市場競爭中,已牢固地樹立了營銷戰略觀念和全球營銷觀念,觀念的進步有力地支持了它們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我國旅行社受旅遊.業起步較晚的影響,尤其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進行市場營銷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雖然我國大量借鑒了西方營銷理論和經驗,但受市場發展不夠完善等因素的影響,營銷觀念大多處於傳統營銷觀念向新營銷觀念的轉變過程之中,有些旅行社甚至連傳統營銷觀念都不具備。比較而言,樹立和更新營銷觀念,應是我國旅行社努力的方向之一。
( 2 )旅行社市場營銷策略比較
① 產品策略不同。在產品策略上,我國旅行社承擔著產品生產職能,銷售先國外後國內,產品種類單一;西方旅行社一般不承擔產品生產職能,銷售先國內後國外,產品種類品種繁多,既包括現成的系列旅遊產品,又包括臨時按旅遊者要求而設計的產品甚至單項服務。
② 渠道策略不同。西方主要是旅遊代理商支持近90 %的銷量,旅遊零售商連鎖化、專業化、技術化。我國旅行社則既充當組織者又充當接待者(被形象地稱為組團社和接待社),進人國際市場主要採用間接渠道。
③ 價格策略不同。中外旅行社在成本、竟爭需求、匯率、通貨膨脹的處理上基本相同,但在制定價格的技術上,差別很大,我國旅行社基本上採用成本加成法定價,而西方旅行社多根據市場供需情況的變化靈活定價。在政府對價格的影響下,我國與西方各國也存在較大差異。
④ 促銷策略不同。西方旅行社的促銷策略以顧客為中心,並採取有針對性的營銷,鼓勵全員營銷;而我國旅行社的促銷策略重國際、輕國內,重中間商、輕旅遊者的傾向明顯,傳播手段靠廣告,競爭靠削價,促銷形式單一,促銷水平較低。
由上述比較可以看出,中外旅行社在市場營銷上雖有共同之處,亦存在很大差異,也顯示了我國旅行社市場營銷存在的較大不足,面對未來市場競爭,必須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營銷能力。
2 .中外旅遊市場營銷的發展比較
我國旅遊業同西方旅遊業相比,西方旅遊業的發達水平高於我國旅遊的發展水平,相應地,我國市場營銷水平落後於西方市場營銷水平,存在明顯的差距。西方旅遊業快速發展中,經歷了與物質產品行業相同的過程,從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至今,完整經歷了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社會營銷觀念等營銷觀念的演變過程,市場營銷在其旅遊業的運用,也發展到了較高水平。
我國旅遊業的起步較晚,其全面發展始於20 世紀80 年代,進人80 年代中期,出現了第一次發展高潮,由於國際旅遊入境的大幅增加,使旅遊業面臨空前激烈的競爭局面。在這種背景下,旅行社自身的主動銷售行為開始出現,市場營銷被正式引進到旅遊業。特別是進人20 世紀90 年代後期,旅遊市場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旅行社的經營市場意識從覺醒走向成熟,全面的市場營銷觀點與方法開始為旅行社界所認可,傳統的銷售過渡到了比較成熟的市場營銷,旅行社的市場行為也從簡.單的銷售行為,開始轉向了市場營銷。旅行社開始調查、研究、預測市場需求,設計白己的產品,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確定現實日標市場和促銷策略,預測未來潛在市場,進行先期的市場培育,注承旅遊者對旅遊產品質量的反映和處理,抓好售後服務等。
3 .市場營銷策略比較
西方旅遊市場營銷管理由於受完善的營銷理論及市場環境影響,營銷策略的發展已相當完善。表現在產品策略上,生產職能明確,產品主體清晰,發展模式由國內到國外,產品種類多種多樣,產品的系列化、個性化特點突出;表現在渠道策略上,西方已形成完整的「四級系統」,渠道間相互支持,網路間相互溝通;表現在價格策略上,定價基礎牢固(根據市場供求而定),旅行社自主性強,干擾因素相對較少,對政策的依賴程度小,產品的價格形式多樣化,顧客的選擇空間大,價格競爭力強;表現在促銷策略上,圍繞顧客設計促銷策略,對市場促銷針對性強。加之促銷中龐大的資金支持和全員營銷的推動,促銷已成為旅行社成功的推動器。
比較而一言,我國的旅遊市場營銷,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成功借鑒西方進步營銷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近年來發展迅速,不論在國內、國際市場上都有不俗的表現,但從市場營銷整體發展水平來說,與西方仍有較大差距。在產品上,生產、銷售的職能不明,產品開發緩慢,缺乏創新,產品種類單一,觀光旅遊仍占據大半個產品市場。在產品價格上,決策的方法仍以成本加成法為主,受干擾因素較多,價格的調整與市場需求之間協調性不高。在渠道策略上,過重依賴中間商,直接營銷渠道尚沒有很好的利用和發展。促銷上,形式單一,對廣告促銷手段過分依賴,削價競爭的傾向有待於進一步克服。
通過中外旅遊市場營銷比較分析,雖然我國旅遊市場營銷相對於西方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各方面已開始迅速發展。受我國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政策日趨寬松,以及人力資源充足等積極因素的支持,我國旅遊市場營銷乃至整個旅遊業的騰飛是指日可待的。
(二)國際旅遊市場營悄組合策略
1 .國際旅遊市場的產品策略
( 1 )同中求異
旅遊產品的對象可分為國內旅遊者和國際旅遊者兩大類型。由於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旅遊主體其文化傳統和生活環境的差異,使他們在審美情趣、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准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別。這些相對穩固的社會性觀念滲透在他們各白的心理素質中,支配著他們的思想和行動,使他們在旅遊產品的價值判斷、消費偏好上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旅遊者之所以不惜花費巨資,不辭辛勞地到國外觀光旅遊,就是為了領略異國情調、體驗異族風俗、觀賞異地景觀,以滿足其求異的心理、店求。因此,制定國際旅遊市場的產品策略要突出「異」字。從形式到內容,民族特色越濃郁、文化差異越顯著的旅遊產品,就越能吸引外國旅遊者。
( 2 )產品組合
搞好旅遊產品組合是國際旅遊市場上的一條重要的產品策略。開發國際旅遊產品,很重要的一條是堅持以市場導向為原則,在不改變旅遊產品的情況下,對旅遊產品進行重新設計、規劃、組合,以便更有效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利用本國現有的基本景點,或將其中一些具有相同美學風格或類似性質的旅遊景點(或項口)結合在一起,組合成某項專題旅遊產品。如我國近年推出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三國旅遊線就是運用這種組合方法。另一種方法是將其中一些特色反差較大的旅遊景點或項目組合在一起,形成另一種富有二一吸引力的旅遊產品。
( 3 )因地制宜
中囚地域遼闊,在地現環境區域差異規律支配下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中國又是一個具有5000 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共有卜分豐富的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古長城等都是在國際上不可替代的旅遊資源優勢,開展國際旅遊要因地制宜地利用這些資源優勢。
( 4 )豐富多彩
近年來我國旅遊產品結構仍以觀光度假和商務旅遊為主,兩者占旅遊產品總量2 / 3 還多,其他旅遊產品不到1/3。旅遊產品形式單一,大大制約了我國旅遊產品的市場吸引力。並且觀光度假和商務旅遊也僅停留於資源的表層開發,影響了旅遊產品的增值能力。因此,深層次發展觀光度假和商務旅遊,不斷開發新的旅遊產品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目前每年的國際商務旅遊支出約有42 億美元,約占亞洲商旅市場的17 % ,若加上國內商務旅行支出,總的市場支出約為人民幣2000 億元。即將在中國舉辦的2008 年奧運會和2010 年此博會,更為中國商旅市場創造了極大的發展空間。資本的嗅覺無疑是最靈敏的。美國運通、羅森· 布魯斯等全球較大的專業商旅服務公司已經通過各種形式相繼涉足中國商旅市場。我國目前在商務旅遊領域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培育專業的商務旅遊公司。
此外,應加大開發旅遊新產品的力度,不斷推出文化類、康體類、教育類、交通類、探險類、生態類、節慶類、養生類和主題類等旅遊新產品,以增加我國旅遊產品的市場吸引力。2 .國際旅遊市場的定價策略
( l )國別定價策略
在國際旅遊市場營銷的定價決策中,旅行社必須首先決定:產品價格是與世界各地保持一致,還是針對各國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價格。旅行社實行統一定價,有利於在世界上樹立產品的統一形象,作出統一的市場定位戰略,便於控制整個營銷活動。但由於各國價格競爭、匯率、稅收等的差異情況,實行差別定價更適合各國的不同情況。旅行社究竟採取哪種定價策略,取決於以下情況:① 旅行社日標。如果旅行社在各國的營銷目標一致,宜採用統一定價;但如果旅行社在各國的營銷目標不同,宜採用差別定價。
② 競爭條件。如果旅遊產品在各國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一樣,可採用統一定價策略;反之,可採用差別定價策略。
③ 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如果旅遊產品在各國都處於相同的生命周期階段,旅行社宜採用統一定價策略;反之,應採用差別定價策略。
④ 銷售渠道。各國銷售渠道的結構和效率如果相同,則宜採用統一定價策略;如果不同,在銷售渠道的結構和效率好的國家,價格宜定得低些,在銷售渠道結構和效率差的國家,價格宜定得高些。
( 2 )匯率變動與價格策略
① 匯率上升時的價格策略。人民幣匯率上升意味著人民幣升值,這相當於產品的外匯價格提高,從而銷售收人增加;同時,人民幣升慎,會使旅遊產品的成本降低,這兩者綜合影響,使旅遊產品的銷售利潤增加。此時,我們既可選用人民幣來報價以提高收入,又可通過降低產品的銷售價格,以吸引更多的遊客。② 匯率下跌時的價格策略。人民幣匯率下跌意味著人民幣貶值,意味著產品成本提高。這時,我們既可選用外幣來報價以提高收人,也可使用人民幣報價,以吸引更多的遊客。
3 .國際旅遊市場的渠道策略
傳統的銷售渠道是旅遊供應商、旅遊批發商和旅遊零售商組成的鬆散網路,渠道成員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他們之間聯系時主要是討價還價,談判買賣條件。近年來,銷售渠道體系逐漸向聯合化發展,由渠道某一成員領導、組織,並控制整個渠道體系,渠道成員之問通過加強合作,使整個渠道體系的利潤得以提高。渠道聯合可分為縱向聯合和橫向聯合兩種。
( l )縱向聯合銷售渠道
縱向聯合銷售渠道是由旅遊供應商、旅遊批發商和旅遊零售商組成的完整、統一的渠道體系。縱向聯合銷售體系有二種類型:第一,法人吧縱向聯合銷代體系。第二,契約型縱向聯合銷售體系。第三,管理型縱向聯合銷售體系。( 2 )橫向聯合銷售渠道
橫向聯合銷售渠道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環節旅遊供應商、旅遊批發商或旅遊零瞥商進行短期或長期的聯合經營,或者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新的經營單位,這種組織方式稱為橫向聯合銷售渠道。採取這種渠道,可提高廣告、營銷調研等工作的效率。
4 .國際旅遊市場的促銷策略
( l )廣告促銷策略
旅行社在做國際旅遊廣告時一般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由旅行社內部的廣告部門做廣告業務;另一種是委託廣告代理商代辦廣告業務。由於國際旅遊廣告存在語言文字、教育、文化水平、風俗習慣、政府法規的差異,委託當地廣告代理商代理,容易取得預期效果。選擇廣告代理商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① 廣告代理商的背景。廣告代理商的性質和經營廣告業務的現狀、發展歷史和發展情況、公司人員及其顧客情況、經營宗旨和經營方式等。
② 廣告公司的能力經驗。
③ 廣告公司的聲譽。它包括廣告代理公司與其委託人之間合作的情況、公司人員的工作態度和精神面貌、委託人及公眾對公司的印象和評價等。( 2 )銷售促進策略
銷售促進活動在某些國家會受到限制。有些國家的法律規定,銷售促進活動只有獲得許可才能開展,有些國家的法律對批零交易的折扣比率加以嚴格限制,等等。旅行社在國際旅遊市場上開展銷售促進時,應事先了解這些限制或規定。
( 3 )營銷公關策略
國際營銷公關所面對的公眾處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其語言、風俗、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異,因此,制定國際旅遊市場的營銷策略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 了解外國公眾對旅行社及旅遊產品的態度以及客源國有關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情況。
② 了解並善用外國公眾經常接觸的新聞傳播媒介。因為新聞傳播媒介是營銷公關傳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③ 要使自己傳播的信息從內容到形式符合外國公眾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便他們接受。
④ 根據本旅行社的需要和可能,支持和贊助當地的社會發展計劃、社會慈善事業、文化體育活動等。
⑤ 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參加當地的社交活動。( 4 )國際旅遊市場的人員推銷策略
國際旅遊市場人員推銷的環境比國內旅遊市場人員推銷的環境要復雜得多,因而對人員的要求也就高得多。在國際旅遊市場營銷葉,,推銷人員可選用本國人員,也可以選用市場所在國和其他國家的推銷人員。
① 招聘
招聘是搞好人員推銷的基礎。從事國際旅遊市場營銷的推銷人員除應具備國內推銷人員的全部條件外,還須具備果斷決策的能力、市場調研的才能、文化適應能力。
② 培訓
旅行社在推銷人員的培訓中,對本國推銷人員和外籍推銷人員的培訓重點應有所不同。對本國推銷人員培訓貢點應放在熟悉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上,加強外語、禮儀、生活習慣和商業風俗等的訓練。對外籍推銷人員的培訓,重點應放在讓他們了解本產品特點、掌握必要的推銷技巧上。
③ 激勵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國家的人有著不同的需求和行為動機,旅行社應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推銷人員的個人貓求和行為動機,有針對性地使用激勵措施,充分調動推銷人員的積極性。

㈦ 昆明國際旅遊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做好哪些服務工作

昆明在全國的旅遊地位是十分突出的。
1、市場狀況分析要了解整個旅遊市場規模的大小以及競品對比的情況。
2、確定活動的主要方針政策。

閱讀全文

與國際旅遊工作的基本之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1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