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象棋里代表什麼

國際象棋里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02 22:10:00

A. 在國際象棋中,每個棋子的象徵或者說含義是什麼

(3) 後Queen。這是站在王旁邊的棋子,它最初的走法僅相當於象棋中的士,到了1475年,我們上面提到過,浪漫的法國人將它威力驟增,橫、豎、斜均可以走,最多可以控制1/3的戰場。性別也變了,成了王的妻子。義大利稱它為Robioso(狂暴的棋子),指其威力巨大。由此可見資產階級文藝復興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在古西方的歷史上,女權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女王的統治屢見不鮮,著名的就有埃及女王、英國女王、丹麥女王、瑞典女王等等。但是盡管它是威力最大的棋子,說到底仍沒有王重要。
而中國象棋里是沒有「後」這個棋子的,可以說整個中國封建歷史就是一部「父權的歷史」。將(帥)旁邊是兩個士,喻意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
(4) 車Rook。兩個棋種中,唯一一個走法完全相同的子;最初國際象棋里的車也是「戰車」的意思,與中國象棋一樣。後來才被確認為城堡。
(5) 象Bishop,馬Knight。國際象棋的象在最初是「戰象」,然後改為「傳令官」,到了文藝復興時代,隨著教會勢力的增大,變為「教士」。它與中國象棋中的相(象)的區別是沒有河界的阻隔。「相」是個文官,所以在中國象棋里它是不出門打仗的。
國際象棋的馬與中國象棋中的馬最大的區別是在行棋中不被蹩馬腳。在走法上,國際象棋的要求比中國象棋的要求松得多,大概是西方當時的社會制度比中國封建的社會制度要寬松許多的緣故吧。中國的封建社會,朝廷忠奸難辨,官場腐敗,勾心鬥角,常常使用「絆馬腳」的伎倆,縱使你是一匹良駒俊馬,志在千里,但一旦被人使壞「絆了馬腳」就動彈不得,只得老驥伏櫪,無可奈何了,這種現象在中國象棋可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6) 兵Pawn。無疑這在兩個棋種中都是人數最多的子,站在最前方,用自己的身體保衛王朝,而且是只能沖鋒不能後退的,在這點上中西方對士兵的要求都一樣。
不同的是中國象棋中的小兵永遠都只是一隻小兵,最多在過河之後變得稍微厲害了一點。但國際象棋中的小兵就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如果勇敢地沖到底線將升格為除了王以外任意一子。這個規定也是經過了幾個世紀的演變最終才確定的。最初人們不願接受一方有兩個甚至多個後,這不就變成了一夫多妻了嗎?但游戲畢竟是游戲,還要考慮到它的趣味性和邏輯性。兵的區別恰恰又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制度與西方「論功行賞」的傳統。

B. 國際象棋的棋子各代表什麼

1、王(King),英文原意「國王」,英文簡稱「K」,棋子數量1個。

2、後(Queen),英文原意「皇後」,英文簡稱「Q」,棋子數量1個。

3、車(Rook),英文原意「戰車」,英文簡稱「R」,棋子數量2個。

4、象(Bishop),英文原意「主教」,英文簡稱「B」,棋子數量2個。

5、馬(Knight),英文原意「騎士」,英文簡稱「N」,棋子數量2個。

6、兵(Pawn),英文原意「禁衛軍」,英文簡稱「P」,棋子數量8個。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走法不同:

一、國際象棋

(1)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

(2)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3)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4)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5)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6)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二、中國象棋

(1)帥/將: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

(2)仕/士: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能是九宮內的斜線。士一次只能走一個斜格。

(3)相/象: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4)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

(5)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與車完全相同,但炮在吃子時,必須跳過一個棋子,我方的和敵方的都可以。

(6)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

(7)兵/卒:只能向前走,不能後退,在未過河前,不能橫走。過河以後還可左、右移動。

(2)國際象棋里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是世界上一個古老的棋種。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古印度、中國、阿拉伯國家等。

1、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年在《亞洲研究》上發表《印度象棋》一文,認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

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次大陸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ji)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徵著印度古代的軍制。

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游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2、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指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

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

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C. 國際象棋象是什麼代表

國際象棋象是代表大象,象棋的棋子分別代表古印度的步兵、武士、戰車等,很多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是起源於古印度的,逐漸傳到中亞細亞、中國、波斯和歐洲,但是說法存在著眾多的爭議。

國際象棋中象是走斜線的,每次走的格子數量是不受限制的,但是過程中不能越子,走法和吃法相同,每方都有兩個象,一個在白格一個在黑格,行走的范圍就是在白格和黑格裡面。

後在國際象棋中是威力最大的棋子,可以橫沖直撞也可以斜飛,每一次走的格子數量是不受限制的,但是走的時候不能越子,走法和吃子方法一樣。

馬走法是走兩格拐一格,就是大寫的英文字母「L」,馬可以越子,也可以後退。

車走的時候是橫沖直撞的,橫、豎都可以走,行走的格子數量不受限制,不能斜走,不能越子。

兵只能向前走,不能後退、不能側走、不能斜走,直走斜吃,如果兵的斜前方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斜進一格然後將其吃掉。

D. 國際象棋里車馬象分別代表什麼

一般認為,在公元500年之前,在印度北部就有了這類游戲。當時的棋子比起今日的國際象棋在著法上簡單得多,它們代表在古印度的步兵、武士、戰車和大象。在棋盤上,國王和他的維齊(即今天的後)統帥一切。據多數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從印度逐漸傳到中亞細亞、中國、波斯和歐洲。11世紀時盛行於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西斯61康姆涅紐斯很喜歡的一種消遣。
這種游戲一傳到西方,有個別棋子的名稱和設計便與當時歐洲的封建制度中的社會階層掛上了鉤。王和兵當然沒有改變。大象在印度軍隊中是一種重型的力量,在西方則由主教替代,主教在當時中世紀教會中頗有權力,而大象在西方戰事中沒有人知道其威力無比。棋史學家列維在敘述第二次普尼克戰爭中漢尼伯曾經在義大利本土上使用獸力作戰。印度棋盤上的武士,變成了馬,世人公認為是騎士制度的一個代表。古戰車變成城堡(德文"turn",西班牙文"torre",法文"tour",均為"城堡"的意思),英文中則為「rook」(城形棋子)。此字源出於波斯文"ruhk"(戰車的意思)或者是出於義大利文"rocco。"(城塔的意思)。最後,維齊轉而名為後,是中世紀宮廷的主要人物。
15世紀末,國際象棋規則在歐洲起了一個自然而然的變化。
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後從依附於王而變成在棋盤上極具威懾力量的角色。另外,兵起步時可以選走兩格,象可以在斜線上自由行走以及王能夠和車易位。這些變化可以說已經和今日世界上159個國家和地區所開展的國際象棋走法十分接近了。這種走法已被當今國際棋聯這個國際象棋世界性組織所屬的500萬注冊棋手所認可。直到進入20世紀時,國際象棋仍被認為是貴族和富有閑人的游戲。而今天,自從1917年十月革命後,在蘇維埃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推動下,使得國際象棋逐漸普及起來。如果說,國際棋聯現有五百萬注冊棋手和數以億計會下國際象棋(據國際棋聯20世紀90年代的統計數字,現全世界大約有三億)的人,那麼,其中除了少數尖子棋手把它作為藝術和終生職業外,其餘都是這種游戲的愛好者。
的確,在前蘇聯和接過前蘇聯"國際象棋王國"旗幟的俄羅斯,國際象棋是國家體育,被奉為"國棋",比足球更受人喜愛。由於國家和群眾的大力推動,在20世紀40年代以來,前蘇聯特級大師們或多或少地控制了世界國際象棋的棋壇,雖然他們的優勢很快受到了英國、美國等西方國際象棋強國的挑戰。
在所有棋盤游戲中,國際象棋是一種把戰略戰術和純技術融為一體的理想游戲。和西洋雙陸相比,勝負決定於骰子一擲,誠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國際跳棋相比,棋子的規模化控制了技術上的勝負。和國際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學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日本將棋和中國的圍棋、象棋。
國際象棋幾乎就是融藝術、科學、知識和靈感為一爐的一種游戲。分析對局時是一種邏輯的實驗使用,而在攻王的戰斗中和戰略問題的運籌的時候,就需要有一種創造性的靈感。不過,國際象棋不是像縱橫字謎那樣單純是一種文字智力的測試。國際象棋的競爭使雙方投入一場不流血的戰斗,是雙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場激烈尖銳的戰斗以及體力上的堅韌不拔的較量。
尤其是,國際象棋具有古老的和顯眼的歷史。這種游戲對許多國家數百年來的文化階層間有著連綿不絕的延續性。讀者可以在本書中看到千年以前的局面。這些棋局,迄今尚能引起許多棋手的興趣。或許,未來的讀者們對今天這些美妙的思想產物也會同樣地深感興趣,這才是今人羨古人,後人羨今人呀。
國際象棋起源的傳說
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曾經有種種饒有興味的傳說。其中較為著名的一個是這樣的:在古代印度有一個國王,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難以計數的財富。但是權力和財富最終使他對生活感到厭倦,渴望著有新鮮的刺激。有一天,來了一位老人,他帶著自己發明的國際象棋朝見國玉。國王見了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歡,就與老人對弈起來。但是他一下上手,就捨不得放下了,竟留著老人一連下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早上,國王感到非常滿足,就對老人說道:"你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為了獎賞你,我現在決定,你可以從我這兒得到你所要的任何東西。"
國王不高興了,他皺起了眉頭,嚴肅地說道:"說,哪怕你要的是半個王國。"於是,老人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請國王下令在棋盤的第1一格上放一粒小麥,第二格上放兩粒小麥,第三格上放四粒,第四格上放八粒,就這樣依次每格增加一倍小麥數量,一直到第六十四格為止。"
"可憐的人啊,你的要求就這么一點點嗎?"
國王不禁笑了起來,他立即命人取一袋小麥來,按照老人的要求數給他,但是一袋小麥很快就完了。國王覺得有點奇怪,就命人再去取一袋來……接著是第三袋、第四袋……小麥堆積如山,但是離第六十四格還遠得很吶。只見國王的臉色由驚奇逐漸轉為陰沉,最後竟勃然大怒了。原來國庫里的小麥已經搬空了,卻還只是數到了棋盤上的第五十格。國王認為老人是在戲弄他,就下令把老人殺了。
其實,老人的話沒有錯,他的要求的確是滿足不了的。根據計算,棋盤上六十四個格子小麥的總數將是一個十九位數,折算為重量,大約是兩千多億噸。而即使是現代,全世界小麥的年產量也不過是數億噸而已。
還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大約兩千年前,在印度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爭,戰爭過後,屍骨成山,血流成河,真是慘不忍睹。一個聰明人眼看這種景象,便塑造了一些形態各異、戴盔披甲的將士作為棋子。他把戰場上的戰斗再現在棋盤上,終於把孔武善戰、恃強好勝的國王、將軍及婆羅門貴族的興趣吸引、過來。從此,以棋盤上的智力較量,取代了戰場上的血腥廝殺。
這些傳說雖然很有意思,能給人以啟示,但並不能幫助我們追根溯源,找到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實際上,國際象棋也像其他許多游戲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當人類的力量在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之後尚有富餘時,游戲便自然產生了。不能說國際象棋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人的發明,而只能說,它是勞動人民的創造,人類智慧的結晶。

閱讀全文

與國際象棋里代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