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國際投資國際投資有何特點
國際投資,又稱對外投資或海外投資,是指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將其擁有的貨幣資本或產業資本,通過跨國界流動和營運,以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行為。
國際投資的內涵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參與國際投資活動的資本形式是多樣化的。它既有以實物資本形式表現的資本,如機器設備、商品等,也有以無形資產形式表現的資本,如商標、專利、管理技術、情報信息、生產訣竅等;還有以金融資產形式表現的資本,如債券、股票、衍生證券等。
2、參與國際投資活動的主體是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是指獨立行使對外投資活動決策權力並承擔相應責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機構、跨國公司、跨國金融機構及居民個人投資者。而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是其中的主體。
3、國際投資活動是對資本的跨國經營運活動。這一點既與國際貿易相區別,也與單純的國際信貸活動相區別。國際貿易主要是商品的國際流通與交換,實現商品的價值;國際信貸主要是貨幣的貸方與回收,雖然其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資本的價值增值,但在資本的具體營運過程中,資本的所有人對其並無控制權;而國際投資活動,則是各種資本運營的結合,是在經營中實現資本的增值。
國際投資的迅猛發展階段(1980年以後)
這一階段,由於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國際投資蓬勃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但不同國家的國際投資增長速度並不一致。其中美國的增長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長速度加快。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
1、國際直接投資繼續高速增長。
2、國際間接投資也得到迅猛發展。
3、發達國家之間的資金對流,即相互投資成為國際投資的主流趨勢。
4、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投資格局。
⑵ 國際投資名詞解釋
國際投資指資本以營利為目的跨國一國邊界,或沒跨過一國邊界但是卻是來自於外國投資者的經濟過程。
國際投資是投資者為獲取預期的效益而將資本(社會主義為資金) 或其他資產在國際間進行投入或流動,按照資本 (或資金) 運動特徵和投資者在該運動中的地位來劃分,國際投資有三類:
(1) 投資者投於國外的企業並對該企業的管理和經營進行控制的直接投資;
(2) 通過金融中介或投資工具進行的間接投資;
(3) 以上兩類投資與其他國際經濟活動混合而成的靈活形式投資。
注意。
雖然,具卓越知識的優勢可以解釋公司在國外競爭成功的原因,卻不能解釋公司為何去國外投資。這些優勢可以擴大外銷量,但是當外銷受到管制或競 爭的威脅時,國外生產就變成迫切的需要。國外公司一旦經由外銷產品或服務建立市場後,本地競爭者就會加入這個市場。因定額或關稅的保護,致使本地 公司有能力與外國生產者競爭,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完全取代外國生產者。
⑶ 境外投資怎麼樣怎麼進行境外投資
由於境外投資可以為企業帶來很多競爭優勢,例如可以提升企業品牌,強化競爭優勢,擴展利潤空間;可以進行投資重組、轉移生產基地,或者進行轉口貿易,規避歐美貿易及非貿易壁壘;可以合理調節企業營收,充分利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稅收差別合理避稅。現在越來越多的境內企業選擇到境外投資。
境外投資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設立所謂海外離岸公司,一種是進行實體投資。我國目前對設立離岸公司尚無法律規定,因而也並不涉及政府審批或者管理問題,相應地投資者也因此不能合法地匯出外匯或者將境內資產投資到境外。如果要合法地匯出外匯或者將境內資產投資到境外,則必須按國家相關規定履行相應的核准手續,即本文所要論述的境外實體投資問題。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要想到境外投資大致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1、 對投資所在地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
2、 對我國有關對外投資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進行了解;
3、 在上述調查的基礎上制定有關投資方案;
4、 起草有關文件、辦理國內核准手續;
5、 在投資所在地辦理有關登記手續,直至該投資項目成立。
以下將對上述步驟分別予以論述:
一、對投資所在地的調查
對投資所在地進行調研和考察,應該是境內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和最重要的一步,調研和考察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投資的成敗。一般來說企業對投資地區進行調查,大致應該分以下幾個方面:
1、 宏觀環境調查:包括政治局勢、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貿易物流環境等幾個方面。
2、 市場調查:包括商品的價格水平、商品的需求情況、商品購買力情況、產品認證和質量保證要求、商品進口情況的調查、地區性自由貿易區的情況、商品的出口情況、該國市場的銷售體系和銷售方式等。
3、投資環境調查:包括注冊成立公司的手續和費用、投資法律保護、對外來投資的優惠條件和鼓勵措拖、投資指導性目錄、生產資料的供給及價格水平、生產原材輔料的可供性及價格水平、稅收、出入境管制和居留、社會治安、國民待遇原則、當地合作夥伴情況的調查、一般日常生活費用等。
4、金融環境和外匯管理:包括該國流通貨幣的幣別以及該貨幣與國際主要硬通貨幣的匯率水平、外匯管制、銀行管制、銀行系統、流動資金的貸款、與國際金融組織間的關系企業一般可以通過各種媒體對上述情況予以了解,當然也可以委託投資所在地的律師或相關代理機構代為調查。值得一提的是商務部在近日剛剛建立了《國別投資經營障礙報告制度》,該制度是指我駐外使(領)館經商機構、境外中資企業等,以年度報告和不定期報告的形式,集中反映境外中資企業在東道國(地區)投資經營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障礙和壁壘,供國內各有關部門和企業參考,以便有關部門在全面跟蹤了解我國企業境外投資經營遇到的各類問題基礎上,通過多雙邊機制,維護我國企業合法權益的一項制度。該項制度給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向我國政府部門反映投資所在國(地區)投資環境和有關問題的平台,如不利於外國投資的法律法規,在公共治安和安合、企業誠信、政府廉政、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它涉及到其投資環境的問題。也為欲到境外投資的企業提供一個方便的了解渠道。
二、我國有關對外投資政策及相關規定
根據目前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境內企業在境外進行投資,需要同時獲得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外匯管理部門等至少三個不同政府部門的核准,具體有關規定為:
1、2004年10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台的《境外投資項目核准暫行管理辦法》。根據該規定,境內各類法人及其通過在境外控股的企業或機構,在境外進行的投資(含新建、購並、參股、增資、再投資)項目均需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或者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辦理核准或者備案手續,而前往台灣地區投資的項目和前往未建交國家投資的項目,不分限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准或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後報國務院核准。境內自然人和其他組織在境外進行的投資項目的核准,參照該辦法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受理項目申請報告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項目申請報告的核准,或向國務院提出審核意見。如20個工作日不能作出核准決定或提出審核意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批准延長10個工作日,並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項目申請人。境外競標或收購項目,應在投標或對外正式開展商務活動前,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書面信息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收到書面信息報告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出具有關確認函件。投資主體如需投入必要的項目前期費用涉及用匯數額的(含履約保證金、保函等),應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核准。投資主體憑國家發展改革部門的核准文件,依法辦理外匯、海關、出入境管理和稅收等相關手續。
2、2004年9月商務部公布了《關於境外投資開辦企業核准事項的規定》。《規定》明確了國內企業赴境外投資開辦企業的核准機關、核准內容、核准程序、申請材料;明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投資批准證書》的地位和作用;明確了商務部將運用電子政務手段實行網上申報和批准證書發放,進一步推進對外投資便利化。該規定規定商務部核准中央企業在境外投資開辦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在美國、日本等國家設立企業,地方企業在港澳地區投資開辦企業為從事境外間接上市、開展投資性業務在港澳地區投資開辦的企業也由商務部核准;其他企業在境外投資開辦企業的,則由商務部委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經商務部批準的外商投資企業赴境外投資開辦企業由商務部核准,其他外商投資企業赴境外投資開辦企業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核准。
商務部和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後,對於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同時徵求我駐外使(領)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室)的意見,並在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予以核準的決定。予以核準的,發給《批准證書》,國內企業憑《批准證書》辦理外匯、銀行、海關、外事等相關事宜。境內企業提出核准申請,除應提交申請書(主要內容包括開辦企業的名稱、注冊資本、投資金額、經營范圍、經營期限、組織形式、股權結構等)、境外企業章程及相關協議或合同和國內企業營業執照以及法律法規要求具備的相關資格或資質證明外,需要購匯或從境內匯出外匯的,還需提交外匯主管部門出具的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審查意見。獲得批準的國內企業,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報送統計資料、參加境外投資聯合年檢和境外投資綜合績效評價;經批准開辦的境外企業,在當地注冊後,應將注冊文件報商務部備案,並向我駐外經濟商務參贊處(室)報到登記。
3、有關外匯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境內機構向境外投資,在向審批主管部門申請前,由外匯管理機關審查其外匯資金來源;經批准後,按照國務院關於境外投資外匯管理的規定辦理有關資金匯出手續。另外,1989年發布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1990年發布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1995年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等都對境外投資的外匯管理事宜進行了規定。2001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資本項下部分購匯管理措施的通知》放寬了對購匯進行境外投資的限制。2003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又相繼出台了《關於簡化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深化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等規定,簡化了有關批准手續。
據悉,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在積極起草《境外投資核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以進一步放鬆外匯管制,推動國內企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同時外管局還在起草《跨國公司內部外匯資金運營管理辦法》,允許跨國企業將內部多餘外匯資金以債權的形式匯到境外,中國企業在境外開辦公司時也適用這一辦法。同時,針對境內企業私自劃撥資產到海外上市,外管局與商務部也在合作起草相關的措施。特別是急需制定與「換股」兼並等股權投資有關的政策法規。
上述第1、2項應是境外投資管理中兩個不同的管理環節。境外投資項目核準是發展改革部門對境外投資行為從維護經濟安全、符合產業政策、保障公共利益、資本項目管理等公共管理方面進行核准。對外投資開辦企業的核准由商務部門負責,主要是對境外企業合同、章程等進行核准。但我們也可以看出政府在對外投資的核准上,手續仍過於繁瑣,希望有關部門能簡化、合並核准手續,切實提高政府職能。
三、制定有關投資方案
企業究竟應該採取何種方式進入外國市場?我們認為應該針對各個企業的不同情況及境外投資的整體發展策略作出具體的規定。如企業在境外的投資應選擇獨資還是合資?通常認為建立合資可以有利於企業獲得當地的市場知識;有利於得到當地公司的關系網路,從而有利於同海關、稅務、投資委員會等政府部門溝通;減少投資規模,從而有助於降低風險;有利於樹立當地化形象,更容易得到當地人民的認同等。而獨資建立企業可以使企業對工廠有完全的控制權,經營上有較大的靈活性,公司的戰略更容易得到實施,利潤也可以獨享。其他諸如企業應選擇新建還是並購、是全球化還是當地化等各種問題,對於每一個試圖在對外直接投資中取得成功的企業,無疑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起草有關法律文件
比較重要的法律文件有境外企業的章程、合同或協議等,企業一般應聘請專業律師進行起草,以免存在法律隱患。
五、辦理有關境外企業的登記、注冊事宜
根據投資所在地的不同,在境外開辦企業的有關登記成立手續也不相同。該過程企業也可以聘請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的律師事務所或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當然企業成立後,還涉及一系列的建立企業規章制度等問題,直至該境外企業成常運轉。
你可以資詢蒙聯華蒙古投資網看看,那裡介紹的投資項目和資訊很全面。
⑷ 簡述國際投資環境的主要內容
國際投資環境是指外國投資者在一國進行投資活動時的各種條件的綜合體。國際投資與國內投資不同,投資者在東道國之外,風險很大,因此,國際投資環境的好壞,投資者對國際投資的了解程度與分析評估直接影響著投資效益的高低。
國際投資,可以分為狹義的投資環境和廣義的投資環境。
狹義的投資環境是指投資的經濟環境,包括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戰國際投資環境略、經濟體制、基礎設施、市場的完善程度、產業結構、外匯管制和經濟物價的穩定程度等。廣義的投資環境除包括狹義的投資環境外,還包括政治、法律、社會文化等對投資可能發生影響的所有的外部因素。我們所說的投資環境通常是指廣義的投資環境。
影響國際投資環境的因素很多,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它們是:自然資源、經濟狀況、政治法律和社會文化。
⑸ 國際投資的類型有哪些
國際投資主要分為三類:
1、投資者投於國外的企業並對該企業的管理和經營進行控制的直接投資;
2、通過金融中介或投資工具進行的間接投資;
3、以上兩類投資與其他國際經濟活動混合而成的靈活形式投資。
國際投資類型不同區分為:
1.以時間長短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
2.以投資經營權有無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區別:
基本區分標志是投資者是否能有效地控製作為投資對象的外國企業,即對國外企業的有效控制權。
國際直接投資的性質和投資過程比國際間接投資復雜。
投資者獲取收益的性質和風險不同。
3.以資本來源及用途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
拓展資料
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等等。
金融期貨是期貨交易的一種,期貨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集中的交易市場以公開競價的方式所進行的標准化期貨合約的交易。而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的買賣對象或標的物,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准化合約。
金融期貨合約的基礎工具是各種金融工具(或金融變數),如外匯、債券、股票、價格指數等。換言之,金融期貨是以金融工具(或金融變數)為基礎工具的期貨交易。
⑹ 我們熟知的國際投資有哪些類型
1.以時間長短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和短期投資(Short-term Investment)。
短期投資是指能夠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有價證券投資及不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短期投資主要利用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進行投資,具有投資風險小、變現能力強、收益率低等特點。
⑺ 國際直接投資有哪幾種主要方式
國際投資,又稱對外投資或海外投資是指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將其擁有的貨幣資本或產業資本,通過跨國界流動和營運,以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行為。下面由我為你介紹國際投資的相關 法律知識 。
國際直接投資的幾種主要方式一、國際直接投資的股權參與方式
1.股權參與的涵義:股權參與是指以所有權為基礎,以決策經營權為途徑(持有普通股),以實現對企業有效控制或影響的直接投資方式。
國際直接投資有哪幾種主要方式
2.擁有全部股權—獨資企業
(1) 對投資者的意義與影響
① 可擁有絕對的經營控制權
② 可擁有全部的國外利潤
③ 有利於保守技術訣竅和商業秘密
④ 必須獨立承擔風險
(2) 對東道國的意義與影響
① 可彌補東道國生產的不足
② 能增加東道國的收入(稅收、土地使用費、在東道國內購買設備和原材料的收入)
③ 增加就業
④ 市場份額被占,不能分享利潤
3.擁有部分股權—合資企業(包括多數股權、對半股權、少數股權3種)
(1) 在合資問題上思想的逐步解放—要求“絕對控股”→“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是開設在上海的企業,都可以視為民族企業”
(2) 出資方式—現金、實物、工業產權(商標、專利、Know-how等,有個核資問題)
(3) 積極方面—凝聚合資各方的能力,可引進和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式,合資各方的責、權、利明確
(4) 消極方面—多股多權的經營管理機制對少數股權的股東不利,處於相對被動的境地
二、國際直接投資的非股權參與(Non-Equity Participation)方式
1.合作經營(Contractual Joint Venture,契約式合營)
(1) 合作經營的含義
依照各方共同簽定的合作 經營合同 ,規定各方的投資條件、收益分配、風險責任及經營方式的一種非股權的契約式合營,通常通過設立契約式合營企業的形式來實現合作經營的 目標。
(2) 特徵
① 合營雙方的權利、義務通過協商,在合營企業中約定,而不像合資企業那樣,以認股比例為准繩
② 合作經營的出資形態不同於合資經營(可不以貨幣單位計算投資比例)
③ 合作經營的利益分配不同於合資經營(不是按資分配,而是按合作經營協議合同分配)
(3) 合作經營的組織形式
① “法人式”合作經營(雙方在一國境內設立具有該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有獨立的財產權和法律上的起訴權和應訴權)
② “非法人式”合作經營(雙方所設置的實體對合作企業財產只有使用權而無獨立的財產所有權,可設立聯合管理機構,也可委託一方,或聘第三方管理)
(4) 作用
簡便,靈活,合作意識強;審批程序及手續十分簡便;避免實物或技術入股作價等一系列復雜問題;管理機構可大可小,可繁可簡,具有相當的靈活性。
2.國際技術轉讓與技術投資
技術的含義—製造物品 方法 與經營管理有關的知識、技術訣竅和能力。可分為製造力、設計力、新技術開發力、管理力。
3.國際租賃(International Leasing)
(1) 含義
位於不同國家的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的在約定期內將出租資產交給承租人有償使用的租賃關系。出租人和承租人及供貨人可以是兩國或三國的自然人、法人或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出租對象一般是價值較高的動產或不動產,如成套設備、輪船、飛機等(二戰期間的租借法案)。
(2) 國際租賃的特點(集貿易、融資、投資為一體)
① 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
② 貨幣信貸與實物信貸相結合
③ 稅收方面易得優惠(投資減稅優惠或免繳財產稅)
④ 業務涉及面廣,需多邊合作,共同完成交易(3方關系—2個合同,即 買賣合同 和 租賃合同 。此外,還有貸款協議)
(3) 國際租賃的方式
① 融資租賃(Finance Lease)—當企業需要籌款添置機械、設備時,投資者通過設在東道國的租賃公司,向用戶轉租大型成套的生產設備、運輸設備。因此,融資租賃又被稱為設備租賃(Equipment Lease)。實質是以“融物”代替“融資”,即租賃公司並非直接給企業貸款,而是代其購進機器設備,然後租給企業使用。
② 經營租賃(Opreation Lease)—出租人在提供融資同時,又提供特別服務(辦理 保險 、維修等)、二者合為一體的租賃方式。一般用於在保養和管理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壟斷性的機器設備。
③ 維修租賃(Maintenance Lease)—典型的維修租賃是汽車租賃。租賃公司要向承租人提供包括購車、登記、上稅、保養、維修等在內的所有服務。
④ 杠桿租賃(Leverage Lease)
涉及的關系—承租人、出租人、長期貸款人、(託管人),包括買賣合同(出租人與供貨人)、貸款協議(出租人與貸款人)、租賃合同(出租人與承租人)
資金來源—貸款人而非出租人(其資金僅占約20%-40%)
租金償付相對平衡—租金費用較低,各期所付租金的金額也相對平衡(故也稱衡平租賃)。
⑤ 回租租賃(Sale and Lease Back Lease)—出租人從擁有和使用標的物的人那裡購進標的物,然後再將購進的標的物再租給原來的物主使用(多用於不動產方面)。
4.國際工程承包
(1) 主要內容:工程設計;提供機器、設備、技術、原材料及勞動力等;資金供應;施工與安裝;試車;人員培訓
(2) 特徵
耗資多、獲利多、競爭性強
(3) 分類
① 分項合同(Separate Contract)的工程承包(業主來分項)
② 交鑰匙工程(Turkey Contract)的承包
③ 分包合同(Sub-Contract)的工程承包(總承包商來分包)
相關閱讀:
國際投資的投資風險
在確定海外投資策略前,投資人必須首先了解海外投資的風險, 包括:
投資國貨幣和人民幣兌換的匯率風險: 投資國的貨幣匯率的不確定性和人民幣的升值將會影響到最後投資的回報率。
投資國法律和法規的健全性: 海外投資,不管是購買資產類產品或投資公司,如果沒有投資國穩定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越高的回報就有可能伴隨著越大的風險。
投資國制度的透明度: 投資國制度的透明度決定了你在投資過程中是否會碰到貪污和受賄的可能,如果有,將會大大增加你投資操作的復雜程度。
投資國的信用風險: 投資國整體和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會影響到你投資的長期價值。
國內政策的風險: 國內政策對海外投資的不一貫性可能會影響到投資的連貫性和操作性。 另外,投資人必須特別注意中國和投資國的外交和經濟關系的變化。
投資國的政策風險: 投資國對中國的外交和經濟關系的變化也一樣會影響投資的風險。
對海外投資風險的了解會幫助投資人更好的確定海外投資策略。
看過“國際直接投資有哪幾種主要方式”的人還看過:
1. 國際投資成功案例
2.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趨勢分析
3.2014年 考研 政治試題及答案解析(2)
4.國際經濟法概論模擬試題
5. 地理必修3各章節主要內容(2)
⑻ 什麼是國際投資國際投資有何特點
一、定義:國際投資(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稱對外投資(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資(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將其擁有的貨幣資本或產業資本,通過跨國界流動和營運,以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行為。
二、國際投資的特點:
1.增長速度加快,規模連創歷史紀錄。
2.跨國投資由發展中國家逐步轉向發達國家。
3.發展中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由東亞地區向拉美地區轉移。
4.投資自由化趨勢日益明顯。
5.跨國並購已成為國際投資的主要形式,並仍然成為今後外國直接投資迅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6.跨國投資向金融、保險、電信、流通等行業轉移。
三、發展與特點:
簡述
國際投資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隨著國際資本的發展而發展。當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以後,銀行資本與生產資本相融合並日益發展,促進了資本積累的進一步擴大,並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金融資本,出現了大量的資本過剩,以資本輸出為早期形態的國際投資也隨之產生。隨著國際經濟交易內容的不斷豐富,投資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演化。從國際資本活動的歷史進程來看,國際投資活動首先表現為貨幣資本的運動,即一國際借貸、國際證券投資為主要形式的國際間接投資,其標志是跨國銀行的出現;其次表現為生產資本的運動,即國際直接投資,其標志是跨國公司的出現。
國際投資的初始形成階段(1870—1914年)
這一時期,以電力革命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現後,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國際分工體系和國際壟斷組織開始性形成,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滲透融合,從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資本,為資本輸出提供了條件,以資本輸出為特徵的國際投資也隨之形成。這一時期的國際投資,表現出如下特點:1、投資國的數目很少。2、投資的形式以間接投資為主,直接投資比重極小。3、投資的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官方投資比重很低。4、投資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國、法國和德國流向其殖民地國家,目的突出地反映為尋找有力的投資場所,以便獲得超額利潤。
國際投資的低速徘徊階段(1914—1945年)
這一時期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戰爭的破壞,資金極度短缺,市場萎縮,使得國際投資活動也處於低迷徘徊之中。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1、國際投資不甚活躍,規模較小,增長緩慢。2、私人投資仍佔主體,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間接投資仍為主流,但直接投資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資國地位發生變化,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最大的對外投資國。
國際投資的恢復增長階段(1946—1979年)
自從1947年美國「馬歇爾計劃」的事實,大規模的對外投資活動拉開了序幕。加之,這一階段世界政治局勢相對平穩以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興起,使國際投資活動迅速恢復並快速增長。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1、投資規模迅速擴張。2、對外投資方式由以間接投資為主轉變為以直接投資為主。3、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加入到國際投資國的行列之中,特別是石油輸出國,其「石油美元」成為國際對外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
國際投資的迅猛發展階段(1980年以後)
這一階段,由於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國際投資蓬勃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但不同國家的國際投資增長速度並不一致。其中美國的增長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長速度加快。
這一時期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
1、國際直接投資繼續高速增長。
2、國際間接投資也得到迅猛發展。
3、發達國家之間的資金對流,即相互投資成為國際投資的主流趨勢。
4、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投資格局。
⑼ 想要對外進行投資需注意什麼
進行對外投資決策,必須分析、評價對外投資的基本條件、因素為前提,研究有關條件和因素的內容和要求,這些條件因素就是對外投資決策的依據。決策依據主要有:研究對外投資決策,要周密地研究影響對外投資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對外投資的盈利與增值水平。對外投資的收益與增值提高超過對內投資的收益、增值水平是進行對外投資的先決條件。 第二、對外投資風險。對外投資風險是指企業由於對外投資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或者說不能獲得預期投資收益的可能性。投資風險加大會破壞投資收益的安全性,因此,投資的風險又可稱為投資的安全性。誘發對外投資風險的因素很多,政治的、經濟的、技術的。自然的和企業自身的各種因素往往結合在一起共同對投資收益發生影響。 企業對外投資風險主要有以下五種:(1)利率風險。指由於銀行存款利率或其他的投資收益率變化,使得某項對外投資的收益有相對減少的風險。利率風險的發生具體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對外投資期限未滿之時,銀行存款利率上升,有時可能超過企業購買的債券利率或預期投資收益率;二是新近發行的證券利率高於先前發行的證券利率,舊證券的投資者的證券價格就會下跌,如不能及時將所持證券售出變現或轉換成新的證券,在經濟上肯定要蒙受損失,不能以同等數額的資金取得最大盈利。(2)物價風險。又稱「購買力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這是由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3)市場風險。是指由於政治性因素、自然災害等客觀因素和人為的主觀因素,導致投資者無法實現預期收益,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4)外匯風險。(5)決策風險。這種風險是指企業在對外投資中發生決策失誤或管理不善,致使受資企業經營虧損甚至破產,使企業應獲取的投資本利均受到影響。 第三、對外投資成本。對外投資成本是從分析、決策對外投資開始到收回全部投資整個過程的全部開支。包括:(l)前期費用,指從提出投資項目開始進行的可行性分析費用,到作出抉擇期間發生的調查費用、評估費用、准備費用等;(2)實際投資額,即用於投資的資金,如聯營投資額股票債券的購買價格;(3)資金成本,籌措對外投資所需資金而開支的籌資成本,如籌資手續費、利息、股利等;(4)投資回收費用。對外投資的盈利和回收額必須大於投資成本。 第五、籌資能力。對外投資決策要求企業能夠及時、足額、低成本地籌集到所需資金。 第六、對外投資的流動性。其要求對外投資的資金能夠以合理的價格、較快的速度轉換為貨幣資金。一般來說,短期投資的流動性高於長期投資的流動性;證券投資的流動性高於非證券投資的流動性。 第七、對外投資環境。對外投資不能脫離一定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是指企業內外影響企業投資活動的條件總和。有的屬於內部條件,是能被企業控制的;有的屬於外部條件,是企業不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