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哪些地區生產菜籽

國際哪些地區生產菜籽

發布時間:2023-01-12 17:29:42

① 油菜是重要的綠色蔬菜,為什麼幾乎只有長江流域才種植

油菜籽是我國國產植物油的第一個乳源,也是我國第二大飼養用蛋白質的來源。而且油菜生產主要利用冬季閑置地,具有不與糧食作物爭吵的優勢,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收購政策取消後,我國油菜籽產量和油菜種植面積明顯下降,近年來,由於畝產的增加,我國油菜籽產量反彈,2020年國內油菜籽產量達到1380萬噸。目前,中國油菜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在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如何確保農業產業發展平穩過渡至關重要。探討中國油菜產業目前面臨的問題,深入分析中國油菜產業發展的困境及其原因尤為迫切。

現階段,我國進口油菜籽主要來自加拿大,由於中加外交事件的影響和加拿大自身的自然災害,油菜籽產量下降,近年來我國油菜籽進口量波動較大,我國油菜籽進口量為238.35萬噸,進口額約為1.4億美元。自2009年我國取消油菜籽進口配額限制以來,油菜籽及其產品進口大幅增加,沖擊了中國油菜籽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口油菜籽加工效率遠高於國產油菜籽,因此,長江流域等主產區的油菜籽加工企業陷入困境,不利於油菜籽加工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另外,由於土地流通規模和數量不足,我國油菜籽種植機械化作業程度較低是顯而易見的事實,這直接導致我國油菜籽的生產成本遠高於進口價格。

② 油菜種植面積

不知你是那的,,若是知道到是好分析點

世界油菜種植及發展介紹 02-9-6

1.從食用油結構來看
菜籽油和豆油、葵籽油、花生油及棉籽油共同組成了世界五大食用植物油,約佔世界食用植物油總量的88.8%(1993年統計資料)。1950~1980年30年間,全世界油料作物以向日葵、大豆增長最快,總產分別增長6.4倍和3.5倍,而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只分別增長148%、98%、13%及5%。進入80年代以來,世界油料生產結構發生了改變,向日葵、大豆總產增長速度降低,只分別增長66%和39%,而同期油菜總產增長速度大大加快,全世界油菜總產增長了160%(1995年統計資料)。1980~1985年世界菜籽油平均總產量為547萬噸,占食用植物油14%,總產居食用植物油第三位;1993年菜籽油總產量為903萬噸,占食用植物油18.9%,僅次於大豆居第二位。

2.從油菜生產面積和產量來看
60年代以來,隨著優質油菜品種的育成和推廣,油菜產品進入了國際市場,種植面積迅速擴大,70年代末世界油菜生產面積達1200萬公頃,油菜籽總產量達900多萬噸;至80年代末,總產量超過了2000萬噸。1980~1990年10年間世界油菜生產面積增長了49.2%,單產提高了45.4%,總產增加116.8%,其中1992年全世界油菜生產面積為3000萬公頃,總產達2782萬噸。從1986~1990年油菜種植來看,中國面積第一,佔全世界油菜面積30.26%,印度次之,加拿大第三,分別佔27.24%和18.02%;單產以西歐國家最高,東歐次之,加拿大第三;總產中國第一,佔世界總產的26.86%,加拿大第二,印度第三,分別佔17.45%和16.23%。
世界各國加快油菜生產的原因有二:一是為了滿足國內需要;二是為了搶占國際市場。歐美常在油菜進出口配額方面發生沖突,甚至連以豆油及豆粕在國際市場上獨占鰲頭的美國也正在加快油菜生產,試圖與加拿大和歐洲爭奪國際市場。

3.從油菜起源中心來看
油菜有三個起源中心,一是以中國和印度及中東一帶為主的亞洲起源中心,它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起源地;二是以歐洲和地中海沿岸為主的歐洲起源中心,它是甘藍型和黑芥油菜的起源地;三是以非洲東北部為主的非洲起源中心,它是衣索比亞芥菜的起源地。一般采說,與起源中心相鄰的主要農業地區均適宜種植油菜,是油菜的主產地區,例如中國的長江流域、北美加拿大的西部草原地區以及歐洲北部是世界三大油菜主產區,也是全世界甘藍型油菜生產最集中的三大產區。據資料記載,中國、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中國青海、甘肅、新疆及內蒙古等地可能是中國油菜栽培最早的地區,中國現在栽培的甘藍型油菜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從日本和歐洲引進的。從中國油菜發展過程來看,首先是北方旱作區開始種植,逐步擴展到南方水稻區大量種植;從栽培方式來看先是春播直播栽培,進而發展成秋播和育苗移栽或直播與移栽兩種並存;從利用來看,最初是采莖葉作蔬食,其後是取籽榨油供食用和點燈,並由此發展成多方面綜合利用;從栽培技術上看,由粗放栽培發展為高度精耕細作。印度在公元前2000~1500年就種植白菜型油菜品種「沙遜」。在歐洲蕪菁油菜是栽培最為久遠的油菜品種之一,在瑞士東北部的蘇黎世曾發現青銅器時代的蕪菁型油菜種子,歐洲各國大約在公元工3世紀開始種植油菜,到16~17世紀甘藍型油菜在比利時、荷蘭、德國、瑞典、瑞士有了比較廣泛的栽培。美洲、大洋洲種植油菜是從上述起源中心傳播而來的。

4.從油菜產區分布來看

世界上有中國、加拿大、印度次大陸及歐洲四大油菜主產區。
(1)中國產區。中國是世界第一油菜種植大國,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已接近世界1/3。1998年中國油菜種植面積666.9萬公頃,每公頃單產1240.5千克,總產達827.0萬噸。中國油菜主產區的精耕細作水平較高,但施肥及機械化程度較低。中國油菜產區可分春油菜產區及冬油菜產區,春油菜產區以一年一熟的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為主,約佔中國油菜總面積10%以上,春油菜產區的南界東起長城至太行山東麓,西經山西的歷山、甘肅的六盤山,到岷山東麓,它包括內蒙古、河北長城以北、山西及陝西北部、寧夏、甘肅中部和河西走廊、新疆、四川北部、青海、西藏及東北各省;冬油菜產區以一年兩熟或三熟制為主,約佔中國油菜面積90%左右,大體可分為華北關中區、雲貴高原區、四川盆地區,長江流域區及華南沿海區。
(2)印度次大陸產區。主要指印度及巴基斯坦。上述地區處於亞熱帶或熱帶,以種植生育期較短的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為主,且主要作冬作物栽培,一般產量不高,每公頃單產在750kg左右,種植面積約533.3萬公頃左右。
(3)歐洲產區。歐洲種植油菜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其中,以法國、德國、波蘭、英國及瑞典等國種植面積較大,這些地區處於北緯度,以種植甘藍型冬油菜為主,但北歐也有部分春油菜。歐洲種植油菜單產水平很高,居世界領先水平,油菜品種已經優質化。
(4)加拿大產區。加拿大氣候寒冷,主要種植春油菜。白菜型油菜種植面積約50%左右;甘藍型油菜種植於偏南部地區,其緯度和氣候與中國東北和西北地區相似。油菜品種主要有韋斯塔、托爾、奧羅等,油菜籽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等地。

5.從油菜生長條件來看
油菜是長日照作物,性喜冷涼或較溫暖的氣候,油菜整個生育期是在日平均氣溫22℃以下完成的,當氣溫高於3℃時,油菜籽才能發芽出苗,因地區間氣候有差異,導致油菜種植季節不同,因而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分。在平均氣溫下限為10℃、最冷月平均氣溫下限為-5℃時的油菜仍可安全越冬,具有這種氣候條件的地區可以種植冬油菜,中國南方長江流域各省,冬季冷涼、春季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種植冬油菜,冬性強的中、晚熟品種出苗後,需在0~5℃左右的低溫下經過15~30天的春化才能現蕾、開花、結果,冬油菜在秋季播種夏季收獲;冬季平均氣溫為0~10℃,最暖日均氣溫在20℃以下的寒冷地區可種春油菜,春油菜品種對低溫要求不十分嚴格,既能秋播夏收,也能春夏播種、夏秋收獲,歐洲北部、北美加拿大以及中國東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冬季氣候乾燥、夏季冷涼濕潤、日照長、晝夜溫差大,適宜於種春油菜。油菜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在沙土、粘土、紅黃壤土等各種土質上,只要採用正確的耕作方法和合理的栽培技術,就可獲得高產。油菜能在土壤pH5~9.8范圍內生長發育,在pH值為7的土壤中栽培產量最高。芥菜型油菜根系發達,耐旱性強,能在土壤肥力差、氣候乾旱的條件下栽培。油菜對硼元素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硼時,會導致死苗、死蕾或花而不實。

6.從油菜品種分類來看
根據植物學形態特徵和農藝性狀,可將油菜分為白菜型油菜、甘藍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衣索比亞芥菜四大類,後者種植面積少,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只種植前三種類型的油菜。

7.從油菜油菜育種目標來看
世界各國油菜育種專家在油菜育種目標的制定上都在致力於高產優質育種及雜種優勢的利用上。普通油菜品種在食用品質上最大的缺點是芥酸含量高(>40%),對人體健康有利的油酸及亞油酸含量低(兩者之和<30%),而大豆、花生及芝麻等植物油不含芥酸,其油酸及亞油酸含量超過80%。油菜低芥酸育種目的在於降低芥酸,增加油酸及亞油酸含量,使菜油品質在脂肪結構上發生改變,達到與芝麻、花生、大豆油相近的營養水平。國際上要求油菜品種原種種子芥酸含量<1%,菜油芥酸含量<5%。甘藍型油菜的芥酸含量由二對基因控制。當前油菜優質育種的又一重點在降低硫代葡萄糖苷(簡稱硫苷)含量,油菜籽榨油後,約有60%左右是菜餅,菜餅約含40%的蛋白質(相當於水稻及小麥3~4倍),是飼料的優質蛋白源,但普通油菜品種含有120~150微摩爾/克的硫苷,雖硫苷本身無毒,但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會產生惡唑烷硫酮、異硫氰酸鹽及腈等有毒物質,故不能作飼料。硫苷受3~6對基因控制。加拿大等國對硫苷含量要求嚴格一些,1997年執行硫苷低於30微摩爾/克(餅)的標准,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規定硫苷含量低於40微摩爾/克(餅)。

③ 中國哪裡油菜籽出油高一一

一、發展現狀

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主產區,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集中產區。全流域面積達180多萬平方公里,涉及滬、浙、蘇、皖、鄂、贛、湘、川、黔、滇、渝等11個省(市)和河南信陽地區,油菜播種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85%以上。長江流域冬季農業資源豐富,是我國「雙低」油菜優勢產區,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

(一)基本情況

1.產區相對集中。油菜是我國5個種植面積超億畝的作物(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之一。我國油菜生產分布比較廣泛,目前除北京、天津、遼寧、海南外,其它27個省(區、市)均有種植,其中產量居前五位的是湖北、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南。根據氣候、生態條件的不同,我國油菜生產可劃分為四個區域,即長江流域冬油菜區、西北油菜區、東北春油菜區和華南冬油菜區。其中長江流域冬油菜區是最集中的油菜產區,2001年油菜面積9239萬畝、產量1018萬噸,佔全國的87%和89%,佔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高於歐洲和加拿大。

2.生產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以後,我國油菜生產快速發展,面積超過花生成為第一大油料作物。2001年與1990年相比,面積擴大2387萬畝,年均增加217萬畝;單產提高22.2公斤,增幅達26%;產量增加了437萬噸,增幅為63%,年均增產近40萬噸。

3.品質改良成效顯著。「雙低」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按農業部部頒標准,商品菜籽芥酸含量5%(油)以下,硫甙含量45μmol/g(餅),通稱「雙低」油菜。低芥酸菜籽油中油酸、亞油酸含量大幅度提高,營養品質顯著改善;低硫甙餅粕降低了毒性,提高了菜籽餅粕的利用價值。世界上除印度和中國外,都已普及「雙低」油菜。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雙低」油菜育種,目前已選育了一批雜交「雙低」或常規「雙低」油菜品種,並實現了優質高產的基本目標,如華雜系列、中雙系列、油研系列、湘油系列等品種,為「雙低」油菜的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90年代以來我國「雙低」油菜品種推廣迅速。1990年全國「雙低」油菜面積只有292萬畝,1995年增加到1610萬畝,2001年達到6000萬畝,11年間增長了19倍,年均增加近520萬畝。2002年「雙低」油菜品種的比重已達到62%,湖北、湖南等省已達到85%以上。

4.產業化經營起步。1990年我國油菜籽開始了種子和商品菜籽產業化經營的嘗試,並取得初步成效。湖北、四川、江蘇、湖南、安徽、江西、貴州等主產區先後成立了由科研、推廣、銷售、加工等部門相互組成的聯合開發體,目前已由初期的鬆散型向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股份公司轉變,創建了一批油菜品種及其加工產品品牌。一些加工企業採取「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對農戶提供「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收購」的四統一服務,油菜產業化經營開始起步。

(二)主要問題

1.多品種插花種植。油菜是常異花授粉的十字花科作物,生長期間極易串花授粉,當年即可導致菜籽品質下降。由於我國在油菜品種審定、種子經營、市場准入等方面沒有強制性管理措施,生產和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標准和品質監測手段,導致生產上普通油菜品種、單低品種和「雙低」品種共存,插花種植現象普遍,種植「雙低」油菜品種,生產不出真正的「雙低」油菜籽。

2.品質比進口菜籽差。與進口油菜籽相比,我國油菜籽內在品質上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商品菜籽含油率偏低。長江流域大部分商品菜籽含油率39-40%,比進口菜籽低2-3個百分點;二是「雙低」油菜品種芥酸和硫甙含量偏高。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品種芥酸含量一般在3%左右,比國外高1-2個百分點,硫甙含量40-45μmol/g(餅)之間,比加拿大高20μmol/g(餅)以上;三是商品菜籽大都在自然條件下風干,含水量比進口菜籽偏高;四是在凈度、整齊度等外觀品質上也有一定差距。

3.勞動力成本高。由於我國油菜生產的全過程基本是手工操作,一畝油菜從種到收大約需要12-14個工日,僅用工費就接近150元,占生產成本的60-70%。而加拿大等出口國油菜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畝用工量不到1個,勞動力成本很低。按照全口徑計算成本,我國油菜生產效益不高。

4.加工企業帶動力弱。我國油菜籽初加工能力接近3000萬噸(含小型榨機),以國有企業和農村小油房為主,大多數國有企業年加工能力在10萬噸以下。由於加工能力過剩、規模小、設備陳舊、能耗高、加工工藝與技術落後、產成品等級低,難以有效帶動「雙低」油菜的開發。特別是長江上中游地區菜籽榨油多採用蒸炒預榨浸出法,油腳中部分營養物質被破壞,菜餅飼用價值降低。日本油廠採取冷榨工藝將油腳中營養物質回收利用,產值是菜籽油的11倍以上。

二、市場前景與競爭力分析

(一)市場前景分析

1.世界油菜籽生產、貿易、消費同步增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油菜籽生產發展很快,1979-1998年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分別增長了2倍多和3倍,成為世界上僅次於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近五年,世界油菜籽播種面積為3.8億畝左右,產量3600萬噸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國、加拿大、印度、德國、法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波蘭和捷克等國家,這些國家油菜籽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世界油菜籽進出口貿易迅速發展,近五年年均貿易量1000萬噸左右,占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菜籽油、餅粕的貿易量占產量的47%。出口國家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1996-1999年,加拿大年均出口油菜籽364.5萬噸。進口國家主要在亞洲,包括中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其中日本每年進口菜籽210萬噸。

2.國內植物油和餅粕需求增長較快,市場空間大。由於人口增長、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養殖業的迅速發展,我國植物油和飼用餅粕的消費量大幅度增長,產需矛盾突出。1996-2000年,全國植物油消費量增加了243萬噸,平均每年增加約60萬噸,2000年消費量達到1246萬噸(其中菜籽油消費量419萬噸,占植物油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而當年我國油料折油(不含食用籽實和種子)產量為855萬噸,產消缺口391萬噸。由於產消缺口較大,導致油料或植物油大量進口,2000年我國凈進口植物油430萬噸(含進口油料折油),其中進口油菜籽296.8萬噸,菜籽油7.5萬噸。近5年來,我國飼用餅粕消費量年均增加160萬噸,年均增長7%。

3.市場需求潛力大。目前我國人均植物油消費量不足1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5公斤。根據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近幾年植物油消費增長速度綜合分析,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植物油消費量還將繼續保持年均增長近50萬噸的水平,略低於「九五」期間的增長速度。到2007年預計全國植物油消費量將達到1600萬噸,比2000年增加354萬噸。油菜既是含油率比較高的油料作物,也是飼料作物,發展油菜生產是增加植物油和飼料供給的最佳途徑之一。

(二)競爭力分析

長江流域的油菜籽在國內市場佔有明顯優勢,只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提高產業化水平,就能在穩定佔領國內油菜籽市場、減少油料進口沖擊的同時,參與周邊國際市場的競爭。

1.具有明顯的生產優勢。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單產水平最高、技術儲備最好的地區。2001年長江流域11個省(市)油菜籽平均畝產110公斤,高於西北和東北地區,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接近主要出口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水平。與本地區小麥等冬季大宗作物相比,油菜生產效益較高。長江流域2000年油菜凈產值120元/畝,而小麥只有88元/畝。該區冬季耕作替代作物少,不與主要糧食作物爭土地和勞力資源。

2.具有較好的市場區位優勢。從國內市場看,該區油菜基本是就地生產、就近消費,市場區位優勢明顯。長江流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目前11省(市)油菜籽人均佔有量只有17.5公斤,折油6公斤,難以滿足當地植物油消費的需要。從國際市場看,油菜籽、植物油、餅粕進口量較大的幾個國家都與我國毗連。特別是出口運往日本、韓國等可以從長江黃金水道直接出海,實行江海聯運,運距短,並可以採用中小型貨輪運輸,運輸和經營成本低。從長遠考慮,可以靈活地運用國際市場進行資源市場轉換。

3.具有搶占市場先機的優勢。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主要都是春油菜,每年3月播種,8月以後才能收獲;歐洲是長生育期的冬油菜,也要8月份才能收獲。而我國長江流域種植的是生育期較短的冬油菜,每年5月就可收獲上市,上市時間比國外油菜早2-3個月。另外,國內其他油料作物也全部在秋季收獲。冬油菜生產是滿足加工企業周年生產的一項重要條件。

4.具有相對的價格優勢。在世界菜籽價格最低的2000年,進口菜籽到我國港口的價格高於國產菜籽。2002年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加拿大菜籽到我國長江流域的到岸價為每噸2400-2600元,而在長江流域本地收購菜籽的價格每噸為1700-2000元。菜籽餅粕每噸900-1000元,也低於進口餅粕價格。雖然目前長江流域油菜籽品質不如加拿大,但由於價格差距較大,只要國產油菜籽供應得上,加工企業願意使用,可以相應減少進口。此外,長江流域已選育出了含油量達到42%以上的「雙低」油菜品系,正在試驗示範。隨著油菜籽品質的提高,該區的優勢地位將進一步發揮出來。

閱讀全文

與國際哪些地區生產菜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