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信息素養的評估標准主要論述了哪幾個一級指標
國外的信息素養標准很多,其中以美國ACRL標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ANZIIL標准以及英國SCONUL標准最為著名。
(1)ACRL標准。美國的大學與圖書館協會(AC-RL)在2000年頒布的美國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和86個項具體的三級指標構成。 (2)ANZIIL標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高校信息素質聯合工作組(ANZIIL)在2004年頒布的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它由6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和67個三級指標組成。
(3)SCONUL標准。英國的國家與大學圖書館標准協會(SCONUL)在1998年提出的信息素質能力模式,該模式在名稱上不是指標體系,但實際上是一個高校信息素質能力的指標體系,由7個一級指標和17個二級指標組成。
B. 地震是如何分級的,世界上最強的地震時幾級
地震研究部門在報道某地區發生的地震時,往往要冠以發生了XX級的地震,烈度達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級和烈度並不是一回事。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
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在實際測量中,震級則是根據地震儀對地震波所作的記錄計算出來的。地震愈大,震級的數字也愈大,震級每差一級,通過地震被釋放的能量約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實際影響,表示地面運動的強度,也就是破壞程度。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在不同的地方會表現出不同的強度,也就是破壞程度。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在不同的地方會表現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為12°,它是根據人們的感覺和地震時地表產生的變動,還有對建築物的影響來確定的。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
震級
震級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有關。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1000倍。也就是說,一個6級地震相當於32個5級地震,而1個7級地震則相當於 1000個5級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級為8.9級。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以上發震時刻、震級、震中統稱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與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區的土質條件等有關。
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葯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是烈度。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大體如下:
小於三度人無感覺,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
三度在夜深人靜時人有感覺;
四~五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搖晃;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裂縫;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一~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有史以來最強的地震是智利大地震,震級為9.5級。
1960智利中南部海岸地區從1960年5月21日開始發生一系列的大地震。20世紀板塊邊界大地震中最突出的事件。從北面的康塞普西翁市到南面的瓦爾的維亞市,在一個月之內發生7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有3次是7.7級以上的巨大地震,最大的一次為8.5級。由於面波震級MS的飽和效應,8.5並不能說明此震規模之巨大,如按矩震級MW計算,此震應為9.5級(見震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板塊邊界巨大地震的破裂面是非常之大的,超過了面波震級所表示的范圍。
由於此震規模巨大,地球的整體受到首都聖地亞哥市容一次罕見的沖擊,因而發生地球自由振盪。此外,地震激發的海嘯也是罕見的,15小時後海嘯的大潮波傳到夏威夷群島,22小時後傳到日本東海岸,造成巨大損失。